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4193689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摘要】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是当前教育界极为关注的问题之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学活动的迫切任务。本文结合幼 教特点,力求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 力。1、激发兴趣,提高创新意识。2、学会观察,丰富感性知识经 验和技能。3、鼓励质疑,开发创新的潜能。 【关键字】学生;创新能力;教学 【正文】所谓创新能力是指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创 新是一个名族的灵魂;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在创造人才培养中处 于非常重要的基础地位。陶行知先生指出, “人人是创造之人,处处 是创造之地。 ”凡是具有正常智力的学生都具有创造潜能,并且这种 潜能可以通过

2、实施创造教育得以更好的开发。那么,如何在教学中 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呢?现就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体会。 一、激发兴趣,提高创新意识。 陶行知先生说过:“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部精神去做事体, 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 ” 兴趣是儿童乐于学习、积极 创造的动力。对于小学生来说,做任何一件事有了兴趣,他们就会 去观察、去积极探索新事物。陶先生还说过,一个人创造的兴趣越 浓,创造力就越能发挥。小学生的精神世界是一个充满新奇幻想、 光怪陆离的世界,他们喜欢问问想想,经常向大人提出各种各样的 问题,像“天上的星星为什么不会掉下来?” , “刮风时为什么会呜 呜作响?” , “早晨的太阳为什

3、么从东方升起来?”等等。其实多问 就是儿童思维主动性的表现,是其求知欲的萌芽。 “发明大王”爱迪 生从小喜欢刨根问底,有时问得别人无话可答,他还要问:“你为 什么不知道?”可见,他的巨大创造力就是从这种寻求根究的精神 中迸发出来的。因此我们老师必须发现并尊重小学生的各种发问, 保护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对他们提出的各种发问,应尽量 不厌其烦的予以形象、准确、浅近的回答,也可以通过观察实验、 制作等活动,让孩子们悟出其中的道理,那是更好。另外,还要让 他们形成创造思维的习惯。 (事例分析):在一次思维训练活动中: 老师问:“小皮球掉进洞里怎么办?” 孩子说:“用小手掏出来。 ” 老师又问:“

4、洞很深,小手掏不到怎么办?” 孩子说:“用夹子或其他工具夹出来。 ” 老师又为难他们说:“洞是弯的,夹不到。 ” 孩子动了动脑筋说:“向洞里灌水,皮球就浮上来了。 ” 老师还是不放过继续问:“洞是漏水的,水一灌下去就流走了, 怎么办?” 孩子们这下被难住了,这时有个孩子就说:“这个皮球我不要 了,再买一个。 ” 当然这个孩子的回答不能说正确,但从求异思维来看,他的回 答非常好,因为他突破了问题的情境,换了一个角度去看待问题。 我们就要有意识的训练幼儿学会灵活改变思维的角度去寻找问题的 答案,久而久之,使孩子们形成创造性思维的意识,甚至成为习惯。 二、学会观察,丰富感性知识经验和技能。 心理学家

5、早已指明:“想象力是人脑中对已有事物的表象进行 加工改组,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即一个人事物表象越丰富,提供 想象的材料也就越充足。反之,表象贫乏,想象力就会受到局限, 而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是丰富的想象力。所以,培养儿童创新实践能 力,除有意点拨、启迪之外,还得为他们创设必要的、充分活动的 机会和环境,使其吸取丰富的感性知识,储备丰富的表象。所以说 经验的积累是创造首要条件,而观察又是丰富知识、技能最好的途 径。 观察是一个人认识世界的基本能力,人只有具备敏锐的观察力, 才能正确的认识客观的事物,进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创造性的 解决问题。 比如课外活动是丰富小学生生活经验、扩大视野、陶冶情操

6、、 激励创新的有效阵地,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它为儿童创 新思维能力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智力营养” 。孩子在这种集知识性、 科学性、趣味性的活动中,可以不受教材范围和教师倾向的束缚, 独立自主地发展。这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 解放了空间,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展其内 在之创造力。 ”因此,有必要把孩子们带到大自然的怀抱中,让他们 留心观察千变万化的自然景物,带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让他 们看到人们是怎样劳动和创造的,从而大量的丰富幼儿的知识、经 验,激发小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以及探索、创造的欲望,并从中受到 激励、启发,产生联想、灵感,增添创新的意向,

7、训练和培养他们 的创新能力。而知识、技能是进行创造的必要条件。新的设想不是 凭空而来的,只有当“新、旧知识相互延伸、碰撞,进而优化组合” 时,才能产生智慧的火花,使故知发生转化,从而达到创新的目的。 (事例分析):我在组织学生自编母鸭带小鸭的律动时, 我先让学生认识鸭子的三态(形态、动态、神态) ,在此基础上让学 生进行律动的创编。很多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忆和感受展开想象,从 自身兴趣出发,把鸭子的不同特征揉合到即兴表演中。有的学生表 现小鸭在水里游、有的表现用嘴整理羽毛、有的表现小鸭在陆地上 一摇一摆的走路。可见,知识的积累是创新的前提。虽然知识越多 并不意味着创新越多,但是却为创新提供了更为有

8、利的条件。这就 要求成人在平时一定要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打好创新的 根基,并鼓励幼儿多动脑多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来活跃孩子的思 路,进而出现创新的可能。 三、鼓励质疑,开发创新的潜能。 陶先生指出:“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 “学贵知疑,大 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不疑则不进” ,他认为,有了疑难,就是成 功的一半,疑难是创造之师,是学生追求真理、创造的内驱力,有 了它,教师勿庸频挥教鞭,学生仍自进不息。可见,质疑是思维的 开端,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动力源泉。因此,教师应通过合理的 教学设计,把问题蕴含于有结构的材料中,引导学生独立分析,发 现问题,鼓励学生不盲从,不迷信书本权威,敢

9、于质疑。 (事例分析):在美术活动手指印画中,我先不讲手指印 画的方法,而是让学生自己观察作品,猜一猜这幅作品是用什么方 法画出来的,并让动手尝试自己的想法,再讲一讲你是怎样画的。 有一位学生提出:“用棉签画。 ”课堂上有的觉得是,有的幼儿觉得 不是。此时,我没有学生直接给予否定,而是在听取了孩子的发言 后,首先肯定了他的画法有新意,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实验: 对于他的这种画法,你有什么意见?马上就有学生站起来质疑:“用 棉签画,点子小,而且点子上没有花纹? ”这时又有的学生提出: “是不是用纸球画?” “是不是用手指画的?”教师最后也请学生一 一尝试了,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孩子学习的热情。幼儿从有疑到敢问, 从敢问到敢想,是积极思维、创新求知的表现。可见,质疑、设疑 能有意识地点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参考书目: 1、刘以林主编 实用素质教育指导丛书创造性思维的 能力与技巧 华语教学出版社 2、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 陶行知全集 湖南 教育出版社 1999 年 行之杯征文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太和县城关镇第六小学 张 丽 2016 年 6 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