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教材分析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物质的变化单元的第 6 课。本课有两部分组成,一是观 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二是初步归纳化学变化伴随 的现象。通过本课教学总结化学变化的一些现象,帮助学生从现象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然后 通过寻找证据,判断是否产生了新物质,最后确定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2. 硫 酸 铜 溶 液 和 铁 钉 会 发 生 化 学 反 应 , 产 生 新 的 物 质 。 能力目标: 继续学习“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情
2、感态度价值 观目标: 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了解化学反应的一般现象。 教学难点 做好硫酸铜溶液和铁的化学反应实验。 教学准备 学 生 分 组 实 验 器 材 : 1 号试管(内 装 有 2/3 的硫酸铜溶液) 、 2 号试管(空试管)、 3 号试管(内装少许氢氧化钠 颗粒) 、 一 根 细 铁 丝 (表 面 用 砂 纸 打 磨 洁 净 , 一 端 卷 成 小 团 , 小团直径小于试管内直径,另一端长度超过试管的长度) 教师演示实验器材:少许淀粉、碘酒、一个培养皿、一支蜡烛、一盒火柴、生锈和不生锈的铁钉各一个、装 有小苏打粉的试管、装有白醋的试管 教学过程
3、2 教 学 环 教师活动 媒体应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3 节 一、 导入 1谈话:我们生活 PPT 及 板 全 体 或 个 别 回顾前几课所学 在物质构成的世界 书: 回答:物理变 的物质变化的两 里,物质变化有哪两 物理变化 化 和 化 学 变 种形式 种形式? 化学变化 化。 2提问:物理变化 PPT 及 板 个别回答: 没 再次理一下关于 的特点是什么?化 书: 有 产 生 新 的 物理变化与化学 学变化的特点? 没有产生新 物质的变化, 变 化 的 本 质 区 的物质的化 是物理变化。 别,为今天认识 产生了新物 产 生 了 新 物 化学变化所伴随 质的变化 质 的 变 化 是 现象
4、做准备 化学变化。 二、科学 探究 1谈话:今天还要 PPT: (一)观 来研究一些物质的 观察硫酸铜 明确任务 察 硫 酸 变化 溶液与铁丝 铜 溶 液 的反应 与 铁 钉 2(出示装有硫酸铜 板书: 观 察 硫 酸 铜 这是学生第一次 的反应 溶液的试管)谈话: 硫酸铜溶液 溶液 接 触 硫 酸 铜 溶 这种物质是硫酸铜 液,教师出示时 溶液。 就直接告诉学生 此溶液的名称 3谈话:仔细观察 PPT: 观 察 后 个 别 观察、描述、记 桌上的硫酸铜溶液, 蓝色、透明、 回答:蓝色、 录硫酸铜溶液在 描述你所观察到的 液体 透明、液体 反应前的外观特 这种物质的特征。 征极其重要,这 将作
5、为反应后是 4 否有新物质产生 的一项重要的证 据 5 4( 出示铁丝) 谈话: 板书:铁丝 观 察 后 个 别 同样,对于反应 仔细铁丝,说说它的 PPT: 回 答 : 灰 白 前铁丝的外观特 特征? 灰白色、有 色、有金属光 征的观察、描述、 金属光泽、 泽、固体 记录极其重要, 固体 这也要作为对比 反应后是否有新 物质产生的一项 重要的证据 5 (实验方案指导) 分 组 讨 论 实 制定研究方案 谈话:今天我们要来 验 方 案 ( 用 研究铁丝放入硫酸 图、文字列出 铜溶液后会发生什 简单方案) 么变化。说一说,我 们 可 以 怎 么 来 研 究? 6组织学生汇报、 交流、汇报、 完善
6、研究方案 交流实验方案, 引导 修 改 实 验 方 学生修正方案(着重 案 引导学生注意如何 留样来做对比) 7. 根据学生制定的 教师演示操作, 实验方案,指导学生 帮助学生掌握正 实 验 : 从 装 有 硫 酸 铜 确的实验操作方 6 的 1 号试管中倒出 法 一半的硫酸铜溶液 到一个 2 号空试管 中, 倒时要小心不要 将溶液洒在手上, 如 洒上后及时用湿抹 布擦去。将洁净的细 铁丝卷起的一端小 7 心放入硫酸铜溶液 中 , 让 铁 丝 在 溶 液 中 浸泡 2 分钟左右后 取出放在培养皿的 盖上,仔细观察比较 铁丝和硫酸铜溶液 变化。 8巡视指导实验 分组实验: 分组实验,观察 填 写
7、 观 察 记 硫酸铜与铁丝的 录 反应发生变化 9谈话:请小组派 小 组 派 代 表 一名代表上前交流 交 流 实 验 情 实验情况 况 10小结谈话: 我们 板书: 引导学生关注实 看到硫酸铜溶液与 颜色变了 验中发生物质发 铁丝反应后,铁丝由 生变化时出现的 原来的灰白色变成 现象 了棕红色,硫酸铜溶 液颜色变淡了。 11提问:那么这些 PPT: 小组研究, 寻 引导学生通过寻 变 化 是 化 学 变 化 硫酸铜溶液 找证据, 填写 找证据来说明硫 吗?小组讨论一下, 与铁钉反应 实验记录 酸铜与铁丝的反 8 拿出你们的证据! 化学变化? 应是化学变化 板书: 化学变化? PPT: 证据?
8、 9 12谈话:请实验小 小 组 派 员 汇 通过对比反应前 组汇报你们的讨论 结果 报:铁钉表面 由 原 来 的 灰 后溶液与铁丝的 变化来说明变化 白 色 变 为 了 中 产 生 了 新 物 棕 红 色 , 说 明 这 已 不 是 铁 质,这是化学变 化 这种金属的, 这 是 一 种 新 的 物 质 。 硫 酸 铜 溶 液 颜 色 变了,说明它 也 不 是 原 来 的 硫 酸 铜 溶 液了,而有了 新 的 不 同 于 硫 酸 铜 溶 液 的物质。 因 此 我 们 认 为 这 个 变 化 是化学变化。 13谈话:同学们从 PPT: 小 组 讨 论 后 了解铁丝表面生 颜色变化这个现象 动态演
9、示硫 回答:根据铁 成了新物质是铜 10 中判断产生了新物 质,是化学变化。你 酸铜溶液与 铁丝发生的 丝 表 面 物 质 的 颜 色 上 是 们的观察分析十分 有道理,科学家经过 化学变化 棕 红 色 , 和 金 属 铜 的 颜 色 研究发现,硫酸铜溶 液与铁丝反应的过 很 相 似 , 而 且 硫 酸 铜 溶 液 程中会产生新的物 里有个铜字, 质。这其中的一种就 是附着在铁钉表面 由 此 推 测 出 实 验 变 化 中 11 上不同于铁的一种 新 物 质 , 推 测 一 下 这 种 新 物 质 是 什 么 吗? 产 生 了 铜 这 种新 物质。 14 谈 话 : 对 , 经 科 学 家 研
10、 究 测 定 , 这 种 板书: 产生新物质 再次强调颜色变 化是因为产生了 新物质就是金属铜, (擦去“化 新物质的缘故, 而硫酸铜溶液里之 所以颜色变淡, 是因 学变化”前 的?) 是化学变化 为生成了硫酸亚铁 这种新物质。这个实 验 生 成 了 新 物 质 , 所 以属于 化学变化。 15归纳小结: 当一 板书:颜色 认识可以通过观 些物质发生化学变 化往往会伴随颜色 变化 察实验变化中是 否出现颜色变化 变化等现象,这些现 象正是由于产生新 等现象来推测是 否 产 生 了 新 物 物质引起的,因此反 过来,我们也可以通 质,由此可以初 步判断是否是化 过观察实验变化中 是否出现颜色变化
11、、 学变化 沉淀物等现象来推 12 (二)认 测是否产生了新物质。 1谈话:我们再来 PPT: 识 化 学 重温一些化学变化, 这五个实验 变 化 常 伴 随 的 看看在这些化学变 化中产生新物质的 的图片 13 一 些 现 同时出现了哪些现 象 象呢? 2演示实验: (1)碘酒滴在米饭 板书: 米 饭 + 碘 酒 观 察 演 示 实 验,汇报这些 通过一些实验了 解化学变化常伴 上 (2)铁钉生锈(录 颜色变化 铁 钉 生 锈 化 学 变 化 伴 随的现象 随的现象:颜色 变化、发光发热、 像展示过程) (3 ) 蜡烛的燃烧 颜色变化 蜡烛的燃烧 产生气泡 (4 ) 小苏打与白醋 发光发热
12、小苏打与白 醋 产生气 泡 3指导学生完成化 板书: 分组实验, 汇 通过这一实验让 学实验:氢氧化钠与 氢氧 化钠+ 报:这是化学 学生了解沉淀现 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硫酸铜溶液 变化,有发热 象也通常会伴随 (提示学生注意, 不 出现沉淀 现象,颜色变 化学变化而出现 要将药品洒到试管 了,出现了沉 外) 淀。 4小结归纳:物质 板书: 形成概念:化学 发生化学变化时常 产生了新物 变化会伴随各种 会伴随颜色变化、发 质 现象,根据这些 光发热、产生气体、 现象可以初步判 14 出现沉淀等现象, 这 断物质是否发生 些现象都是因为物 了化学变化。 质发生化学变化产 生的新物质引起的。 人们也
13、往往依据物 质发生变化时出现 的这些现象来推断 是变化中是否产生 了新物质。当然最终 15 还要经过检测来确 定到底有没有产生 新物质,以及产生的 什么新物质。 三、巩固 1演示实验:茶水 观察、讨论、 趣味实验可以加 应用 墨水茶水, 汇报 深学生对“依据 观察现象,推断有没 有产生新物质, 是否 变化时出现的现 象可以初步判断 是化学变化。 所发生的变化是 否是化学变化” 2 评 价 学 生 的 判 断 , 这一概念的理解 同时告诉学生在这 个中确实发生了化 学变化。 3总结谈话:通过 本课学习,我们知道 了从一些物质变化 时伴随的现象中可 以初步判断是否是 化学变化,而真正地 确定这个变
14、化是不 是化学变化还要进 一步去研究。 4谈话:课后观察 更多的变化时的现 课 后 观 察 研 究 课后拓展,巩固 应用 16 象,区分出化学变 化。 板书设计 17 化学变化? 伴随的现象 颜色变了 硫酸铜溶液 +铁钉 实质 产生沉淀 产生了新物质 米饭 +碘酒 颜色变化 铁钉生锈 颜色变化 蜡烛的燃烧 发光发热 小苏打 +白醋 产生气体 氢氧化钠 +硫酸铜溶液 产生沉淀、产生气体 实验报告记录单 实 验 记 录 实验日期: 课题:教科版科学六下第二单元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学校: 班级: 实验者: 观察研究硫酸铜溶液与铁丝的反应。 18 观察 硫酸铜溶液 铁丝 反应前 反应后 研究问题 硫酸
15、铜溶液与铁丝反应是化学变化吗? 我的研究 结论 我的证据 观察记录化学变化伴随出现的各种现象。 物质的化学变化 伴随的主要现象 19 米 饭 +碘 酒 蜡 烛燃烧铁钉生 锈 小苏打与白醋 氢氧化钠 +硫酸铜溶液 教 学 反 思 这个单元是全新的一个单元,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 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一、本课教学的收获: 1. 重视反应前的观察记录,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物 质 的 变 化 学 到 这 一 课 , 学 生 已 经 经 历 了 许 多 物 质 变 化 的 过 程 , 看 到 了 许 多 物 质 反 应 的
16、现 象 。 本 课 的 目 的 是 让 学 生 明 白 , 单 单 看 表 面 现 象 是 不 够 的 , 最 关 键 的 是 寻 找 证 据 来 支 持 结 果 。 所 以 在 本 课 的 教 学 中 对 于 反 应 前 物 质 的 观 察 极 为 重 视 , 于 是 我 意 识 地 引 导 学 生 细 致 观 察 并 记 录 , 并 将 这 个 观 察 记 录 作 为 反 应 后 物 质 作 为 物 质 发 生 化 学 变 化的一项重要证据。实际教学中发现重视这一环节对教学极有帮助。 改进实验器材,获得理想实验效果: 课前试做实验时将一根铁钉用砂纸打磨光亮后将一半浸入硫酸铜溶液,不一会儿,
17、铁 钉 表 面 出 现 了 一 层 棕 红 的 物 质 , 效 果 极 明 显 , 这 是 铁 将 硫 酸 铜 溶 液 中 的 铜 置 换 了 出 来 。 可 是 , 与 此 同 时 却 发 现 硫 酸 铜 溶 液 颜 色 却 没 发 生 明 显 变 化 。 溶 液 浓 度 不 对 ? 重 新 配 制 , 先配制硫酸铜饱合溶液,然后按 1: 11: 10 的比例调配了 10 种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 液再分 别进行实验。可实验效果仍不理想,浓度低的硫酸铜溶液不论是铁钉还是硫酸 铜溶液变色都不明显;中浓度、高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铁钉变色现象明显,但硫酸铜 溶液变色现象不明显; 一般 硫酸铜溶液要放置
18、10 分钟左右才略微能感觉到颜色有些 变 化了,时 间长、效果不理想。于是,又尝试改变与硫酸铜反应的铁钉,先后换用粗细 不同的铁丝分别试做实验,经过多数 实验比较,发现将细铁丝多卷折几下(细铁丝多 次卷折可增加了与硫酸铜溶液的接触面积) ,放入中浓度硫酸铜溶液中,大概 1、 2 分 钟无论是细铁丝还是硫酸铜溶液都出现了明显的变色现象,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 2 引入趣味化学实验,激发学 生的探索愿望 本课在巩固应用时本人选择演示趣味实验: “茶水 墨水茶水 ” ,教学效果十分 20 理想。 视频展示台上放置一杯棕黄色的茶水,用玻璃棒在茶水中搅动一下,大喊一声“变, 此 时 , 茶 水 立 刻 变
19、 成 了 蓝 色 的 “墨 水 ” 。 接 着 , 又 将 玻 璃 棒 的 另 一 端 在 “墨 水 ”杯 里 搅 动一下,大喊一声“变” ,果然,刚刚变成的蓝“墨 水”又变成了原来的“茶水”色 了。 进行这个演示实验时,由于有了前面的教学,学生很快会依据所看到了实验现象 颜色变化来判断这是化学 变化。这时可简单介绍一下这个实验的原理:原来玻璃棒的 一 端 事 先 蘸 上 绿 矾 粉 末 , 另 一 端 蘸 上 草 酸 晶 体 粉 末 。 绿 矾 粉 末 遇 到 茶 水 会 产 生 新 物 质 , 从 而 使 茶 水 变 成 了 “墨 水 ”。 而 草 酸 具 有 还 原 性 , 可 将 产
20、生 的 蓝 色 的 “墨 水 ” 消 失 了 , 重新显现出茶水的颜色。神奇的实验现象,鲜明的颜色变化,给孩子留下了深刻印象 颜色变化这是因为发生了化学变化。这是个十分有趣的化学变化,学生兴趣十分浓厚邀,激发了学生进 一步探索的愿望。 二、本课教学有待改进之处: 1 个 人 认 为 这 个 内 容 还 是 有 些 难 的 , 这 节 课 的 学 习 中 需 要 很 多 之 前 的 知 识 的 积 累 , 同 时也能比较好的反应出学生之前知识掌握的情况,所以课前还要多提供更 多的生活中的化学变化来丰富学生的认识。 2. 平时还要多多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实验的记录习惯,并重视培养如何运用这些记 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