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3第十三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第29讲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教学案.docx

上传人:bo****9 文档编号:4197771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10.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3第十三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第29讲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教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3第十三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第29讲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教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3第十三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第29讲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教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3第十三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第29讲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教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3第十三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第29讲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教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第 29 讲 20 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一、三民主义 考点 1|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知识整合 厘清史实 1. 背 景 : 面 对 鸦 片 战 争 之 后 亡 国 灭 种 的 危 局 , 许 多 志 士 仁 人 提 出 的 各 种 变 法 救 国 主 张 均 告 失 败。 2. 思想渊源 (1) 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 (2) 中国传统“大同”思想。 (3) 信奉进化论与欣赏美国亨利乔治的“单税社会主义”思想。 3. 提 出 : 1905 年 11 月,孙中山为民报 撰写发刊词,首次提出三民主义。 4. 内容 (1) 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 (2)

2、民权主义: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国民一律平等。 (3) 民生主义:重新分配社会财富,实行“平均地权”。 5. 意义 (1) 集中代表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 (2) 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 (3) 推 动 了 资 产 阶 级 民 主 革 命 的 发 展 。 二、 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 1 背 景 2 (1)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以及反袁、 护国、护法斗争的相继失败, 使孙中山萌发了“重新革命” 的念头。 (2) 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的影响。 (3) 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2. 提 出 : 1924 年 1 月,中国国民党

3、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3. 内容 (1) 民 族 主 义 : 对 外 反 对 帝 国 主 义 , 谋 求 中 华 民 族 与 世 界 其 他 民 族 的 独 立 和 平 等 , 对 内 反 对 民 族压 迫,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强调各民族的平等和自决。 (2) 民权主义:授予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个人与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利。 (3)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改善农民和工人的生活状况。 4. 核心: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是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核心。 5. 评价 (1) 是三民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与发展,是指导新时期国民革命的

4、思想理论体系。 3 (2) 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是国民革命的政治基础。 素养对接 融会贯通 素 养 1时 空 观 念 素 养 2史 料 实 证 ?探究 三民主义及其发展 史料 关于民权一方面的方法 第一个是选举权。现在世界上所谓先进的民权国家,普 遍 的只实行这一个民权。专行这一个民权,在政治之中是不是够用呢?专行这一个民权,好比是最初 次的旧机器,只有把机器推到前进的力,没有拉回来的力。现在新式的方法除了选举权之外,第 二个就是罢免权。人民有了这个权,便有拉回来的力。这两个权是管理官吏的 如果大家看到了 一种法律,以为是很有利于人民的,便要有一种权,自己决定出来, 交到政府去执行

5、。关于这 种权,叫作创制权,这就是第三个民权。若是大家看到了从前的旧法律,以为是很不利于人民的, 便要有一种权,自己去修改,修改好了之后,便要政府执行修改的新法律,废止从前的旧法律。 关于这种权,叫作复决权,这就是第四个民权。人民有了这四个权,才算是充分的民权;能够实行 这四个权,才算是彻底的直接民权。 摘编自孙文讲演、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 编辑民权主义 1924 年 8 月版 问题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民权思想的内容,并简析孙中山宣扬民权思想的原因及其 影响。 解读 4 首先,进行“时空定位”。由史料出处中“孙文讲演”“民权主义”“ 1924 年 8 月”等关键词可知, 史

6、料论述的是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 其次, 解读有效信息: 体现了孙中山民权思想的 内容,即民权包括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和复决权,说明孙中山 发展了三民主义的“民权主义”思想。 试答 内容:民权包括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和复决权;选举权、罢免权管理官吏;创制权和复 决 权 管 理 法 律 。 原 因 : 贯 彻 三 民 主 义 的 精 神 ; 推 动 国 民 革 命 的 开 展 。 影 响 : 阐 释 了 民 权 概 念 , 启导国人直 接参与管理国家,有利于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素养 3历史解释 比较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 名称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新发展 5 反对民族压迫, 民

7、族 反对满洲贵族 统治 推翻封建帝制, 民权 建立资产阶级 民主共和国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民族自求解 放;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 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之个人及团体, 均 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由不反帝到反帝;由反满 到 民 族 平 等 ( 联 俄 、 联 共 ) 民权由资产阶级掌握到 平 民共有;明确提出反帝 反 封建的主张 ( 联共 ) 更加关注工农的利益 ( 扶 民生 平均地权 耕者有其田、节制资本 素养 4唯物史观 多角度认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从时代 助农工 ) 背景看 从纲领 内容看 从民生 意识看 从民主 政治看 从时代 发展看 三民主义产生于辛丑

8、条约签订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趋于汇流 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要求推翻清朝统治 三民主义借鉴欧美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同情人民疾苦,呼唤社会公平 三民主义倡导民权,指导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确立三权分立式的责任内 阁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民主政治的进程 三民主义与时俱进,由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进程 1 同盟会会员在国内宣传革命时,只强调“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而对“建立民国,平均 地权” 多不提及。这表明他们 ( ) A 突出民族革命目标 B 重点反对列强侵略 C 缺乏动员民众意识 D 弱化宪政民主任务 A 根据材料“只强调驱除鞑

9、虏,恢复中华”,属于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部分,故 A 项正确;三民主义中未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 6 故 B 项错误;缺乏动员民众意识与弱化宪政民主任务在材料中未体现,故 C、 D 两项错误。 21905 年,孙中山在东京留学生欢迎会上说:“吾侪不可谓中国不能共和,如谓不能,是 反 夫进 化之公理也,是不知文明之真价也。 鄙人愿诸君于是等谬想淘汰洁尽,从最上之改 革着 手,则同胞幸甚!”由此说明,孙中山 ( ) A. 建立了进步力量大联盟 B. 首创了民主共和思想 C 借 助 维 新 变 革 挽 救 危 亡 D 主 张 通 过 革 命 实 现 共 和 D 本题考查孙中山的共和思想。由材料

10、中的“不可谓中国不能共和”和“公理”等可知, 孙中山强调了共和的必要性,故选 D项;材料并未体现革命力量的联合, A 项错误;孙中山早 7 在 1894 年创立兴中会时就提出了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张, B 项错误;维新 变法早已经失败, C 项错误。 3(2018 广西检测 ) 基于革命实践的需要,孙中山提出借鉴马克思主义,表示 “师其意而不 用其 法”,在中国要用民生主义。由此可见,民生主义与革命实践的关系是 ( ) A 借新理论宣扬革命的正义性 B 用 均 贫 富 的 办 法 来 消 除 革 命 C 以 平 等 观 激 发 群 众 革 命 热 情 D 革 命 的 首 要 问

11、题 是 民 生 问 题 C 本 题 考 查 孙 中 山 的 三 民 主 义 思 想 。 由 材 料 分 析 可 知 , 孙 中 山 认 为 在 欧 美 那 些 高 度 发 达 的 资本 主义国家,贫富悬殊,马克思主义主张开展阶级斗争、消灭资本主义是正确的。但中国 资本主义不发达, 贫富差距不大, 中国只要实行 “民生主义”就可以了。 对马克思主义要“师 其意”就是要学习借鉴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即以实现社会公平来激励广大工农群众的革 命热情。由此可知 C 项正确。 4 蔡元培认为: “三民主义虽多有新义, 为往昔儒者所未见到, 但也是以中庸之道为标准。 ” 据此推断,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中最符合

12、蔡元培观点的是 ( ) A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 创立民国,实现共和 C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D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D 本题考查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主张反对帝国主义,实现民族平等, 与中庸无关,故 A 项错误;“ 创立民国,实现共和”主张政治上推翻封建帝制,实行 民主,这是阶级斗争,不能体现中庸思想,故 B 项错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意味着国 民 党主动寻求与俄国、中国共产党的合作,支持农民和工人的利益诉求,其中无关中庸之处, 故 C 项错误;“平均地权”在改善农民待遇和限制地主之间寻求平衡, “节制资本”在自由市 场和国家干预之间寻求平衡,故 D 项正确。 考

13、点 2| 毛泽东思想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 知识整合 厘清史实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 背景:受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一些新文化人士开始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 2. 表现 (1) 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庶民的胜利等文章,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 8 (2) 新 文 化 运 动 中 后 期 , 一 批 具 有 初 步 共 产 主 义 思 想 的 知 识 分 子 翻 译 、 出 版 了 关 于 社 会 主 义 的 著作, 进一步传播马克思主义。 (3) 毛泽东在湖南组织新民学会,创办湘江评论 。 1919 年来到北京,接受了科学社会主义 思 想。 3. 意 义 : 1921 年 ,

14、 中 国 的 先 进 分 子 以 马 克 思 列 宁 主 义 为 指 导 , 建 立 了 中 国 共 产 党 , 开 展 新 民 主主义 革命。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9 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酝酿 等文章,阐明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农民问题的重要地位和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 争的极端重要性 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探索出工农 形成 武装割据,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 1940 年 1 月, 新民主主义论 发表,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成熟; 1945 年 成熟 春,中共“七大”正式确立毛

15、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丰富发展 (1) 提 出 过 渡 时 期 总 路 线 , 奠 定 了 工 业 化 的 初 步 基 础 , 开 辟 了 一 条 适 合 中 国 国 情 的 社 会 主 义 改 造道 路。 (2) 主持召开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当时中国国内主要矛盾变化和主要任务。 (3) 提出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3. 评价 (1) 以实事求是为基本原则,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 (2) 是 中 国 共 产 党 人 集 体 智 慧 的 结 晶 , 在 它 的 形 成 过 程 中 毛 泽 东 做 出 了 主 要 的 贡 献 。

16、三、 邓小平理论 1. 发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中央主要领导人继续延续“左”倾错误;关于真理 背景 标准问题的讨论奠定了思想基础 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 内容 现代化建设上来;肯定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 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重新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的思想、政治和组织路线;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 意义 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一次重要的历史性转折 10 2. 形 成 20 世 纪 80 年代 (1) 背 景 : 20 世 纪 80 年代以来,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2)

17、 内 容 : 提 出 关 于 社 会 主 义 精 神 文 明 建 设 的 理 论 ; 提 出 科 学 技 术 是 第 一 生 产 力 的 思 想 ; 提 出 解决 台湾、香港、澳门问题的“一国两制”理论。中共“十三大”系统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理论。 3. 深 化 20 世 纪 90 年代 (1) 1992 年 邓 小 平 的 南 方 谈 话 , 极 大 地 解 放 了 人 们 的 思 想 , 深 化 了 改 革 开 放 , 使 “发 展 才 是 硬 道理” 的论断深入人心。 (2) 中共“十四大”正式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3) 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

18、导思想。 4 影 响 : 在 邓 小 平 理 论 的 指 导 下 , 中 国 的 社 会 主 义 现 代 化 建 设 进 入 一 个 新 阶 段 , 取 得 了 飞 速 发展,中国国力得到极大增强。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 背景: 世纪之交, 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11 2. 主要内容 (1)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 地 位 确 立 : 中 共 “十 六 大 ” 把 “三 个 代 表 ”重 要 思 想 确 立 为 党 必 须

19、长 期 坚 持 的 指 导 思 想 并 列入党章。 4主要作用 (1) 揭 示 了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是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 社 会 主 义 民 主 政 治 和 先 进 文 化 的 有 机 统 一。 (2) 它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 (3) 是 新 世 纪 中 国 共 产 党 和 中 国 人 民 全 面 建 设 小 康 社 会 的 指 南 。 五、 科学发展观 1提出 (1) 2003 年 7 月,胡锦涛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建设应坚持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 (2) 2003 年 10 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

20、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2 内 容 : 第 一 要 义 是 发 展 , 核 心 是 以 人 为 本 , 基 本 要 求 是 全 面 、 协 调 、 可 持 续 , 根 本 方 法 是 统 筹 兼 顾 。 3评价 (1)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2) 是 对 中 国 社 会 经 济 发 展 规 律 认 识 的 一 次 升 华 , 促 使 中 国 社 会 经 济 迈 入 良 性 、 健 康 发 展 的 轨 道。 素养对接 融会贯通 素 养 1时 空 观 念 12 素 养 2史 料 实 证 ?探究 1 毛泽东思想的特点 史料 同城市相比,农村是落

21、后的。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却历史地成为中国民主革命走向 胜利 之路。这条道路最初虽然表现为失败后的退却,然而它包含着国情对于革命的制约, 因此,它 最终又成为一种自觉的选择。 由于共产党的领导,新式的农民战争不同于旧式 的农民起义;由于农民参加了革命,土地革命战争又比辛亥革命具有更强韧的生命力和深厚的社 会基础。 陈旭麓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问题 13 根据史料,指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取得成功的原因。 解读 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开创的,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将马列主义同中 国国情相结合,开创了中国式革命道路。关键信息分别从国情、领导力量、民众支持方面 体现了工农武装割据道

22、路的正确性。 试答 原因: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符合中国国情;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农民参与和支持都推动革命胜利。 ?探究 2 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关系 史料一 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先进的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 形式主义的吸收 外国的东西,在中国过去是吃过大亏的。中国共产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也 义发展壮大的历史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2014 年 ) 问题 人民日报刊文:邓小平理论继承 根据史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不同点及其内在联系。 解读 (1) 由史料一中“中国共产主义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 “新民主主义论”等关

23、键词, 明确其主旨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应用的思考,关键信息反映了毛泽东的马克思主 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史料二 邓小平同志是我们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 心。他创立的邓小平理论作为承前启后的思想理论,不仅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而且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挥了奠基、开创和指导作用。邓小平理论在中国化马克思主 14 义中国化思想。 (2) 由 史 料 二 中 “邓 小 平 理 论 ”“奠 基 、 开 创 和 指 导 作 用 ”“中 国 化 马 克 思 主 义 ”等 关 键 词 ,

24、 明确 其主旨是邓小平理论的意义。关键信息阐明了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及在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 试答 不 同 点 : 毛 泽 东 思 想 主 要 是 在 中 国 民 主 革 命 时 期 形 成 , 主 要 解 决 了 中 国 民 主 革 命 的 道 路 问 题 。 邓小平 理论是在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逐步形成,核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 内在联系: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都是中国 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都体现出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 素养 3历史解释 邓小平理论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1继承继承了毛泽东思想关于社

25、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成果 (1) 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邓小平坚持毛泽东把社会主义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 15 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级的理论,系统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2) 在 社 会 主 义 社 会 基 本 矛 盾 问 题 上 , 邓 小 平 坚 持 毛 泽 东 对 社 会 主 义 社 会 的 基 本 矛 盾 仍 然 是 生 产力 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的判断,进一步提出了用改革来解决社会 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 (3) 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道路问题上,邓小平坚持毛泽东从中国国情出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 路的思想 ( 或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

26、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统一战线问题上,邓 小 平继承了这一民主革命的成功法宝,进一步提出了实现祖国统一的爱国统一战线的理论。 2 发展 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1) 确 立 了 以 经 济 建 设 为 中 心 的 指 导 思 想 , 实 现 了 由 以 政 治 革 命 为 中 心 到 以 经 济 建 设 为 中 心 的 转变。 (2) 提 出 了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理 论 , 实 现 了 由 高 度 集 中 的 计 划 经 济 向 充 满 活 力 的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济 的转变。 素养 4家国情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 1 以毛泽东为主 要代表的中国

27、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 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 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 理论飞跃。 2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主要围绕“什么是社会 主义,怎 样建设社会主义” ,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引导中国人民走上了强国之 路, 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理论飞跃。 3 中共十三届 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伟大实践中,创立 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的第三大理论成果。 1(

28、2019 湖 北 宜 昌 高 中 协 作 体 联 考 )1921 年 1 月 , 新 民 学 会 会 员 在 一 起 连 续 讨 论 3 天 , 解 决 学 会 应 以 什 么 做 共 同 目 的 、 达 到 目 的 须 采 用 什 么 方 法 等 问 题 。 经 过 激 烈 讨 论 , 与 会 18 人 中 赞 成 布 尔 什 维 克 主 义 者 12 人。这种现象在当时普遍存在。这表明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 ( ) A. 选 择 马 克 思 主 义 绝 非 偶 然 B 赞 同 成 立 先 进 阶 级 政 党 C 照 搬 俄 国 十 月 革 命 的 道 路 D 反 对 资 产 阶 级 民 主

29、革 命 16 A 由材料可知,新民学会会员讨论 3 天,与会 18 人中有 12 人赞成布尔什维克主义即俄国 化 的马克思主义,而且这种现象普遍存在,这表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绝非偶 然,是经过慎重考虑的,故 A 项正确; B 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受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不等于 照搬 其革命道路, C 项错误;当时中国进行的革命就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 项错误。 21927 年毛泽东说:“大家不应只看到一个广东,湖南也是很重要的。湖南民众组织比广东 还要广大,所缺的是武装,现已适值暴动时期,更需要武装。 ”他强调湖南暴动“纵然失败, 17 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 。这一思想的提出 (

30、 ) A 完善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B 说明了武装斗 争是中国革命的唯一斗争方式 C 体现了中国革命道路的 新构想 D 表明了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C 材料说明毛泽东主张武装斗争,如果暴动失败可以走向山村,实际上是以农村为中心的 革命道路,故 C 项正确。此时毛泽东尚未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故 A 项错误;材料主旨是毛 泽东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而不是强调斗争方式,也不是强调农民问题,故 B、 D 两项错 误。 3. 毛 泽 东 在 一 篇 文 章 中 说 : “很 清 楚 的 , 中 国 现 时 社 会 的 性 质 , 既 然 是 殖 民 地 、 半 殖 民 地 半 封 建 的 性

31、质 , 它 就 决 定 了 中 国 革 命 必 须 分 为 两 个 步 骤 。 ”该 文 发 布 的 背 景 是 ( ) A 中 共 “二 大 ” 制 定 出 民 主 革 命 纲 领 B. 全 民 族 抗 日 战 争 进 入 战 略 相 持 阶 段 C 人 民 解 放 战 争 即 将 取 得 最 后 的 胜 利 D 社 会 主 义 制 度 基 本 确 立 起 来 B 题干信息是 1940 年毛泽东发表的 新民主主义论 中的内容,中共“二大”召开是在 1922 年,故 A 项错误; 1938 年武汉会战之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故 B 项正确; 新民主主义论发 表于全民族抗战时期,不是解放战争时期

32、,故 C 项错误;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起来是在 1956 年, 故 D 项错误。 4. “南方谈话”既有政治上的鲜明性和针对性,也有理论上的深刻性和创造性,它把邓小平 理论提到了新的高度, 是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的集大成之作。 邓小平“南方谈话” ( ) A 最先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 B. 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 C. 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 D 打 破 了 认 识 误 区 , 坚 定 了 改 革 信 心 D “南方谈话”是在 1992 年,最先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在 20 世纪 80 年代,故 A 项错误; 1979 年,邓小平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

33、经济,时间不符,故 B 错误; 1997 年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时间不符,故 C项错误; 1992 年的“南方 谈话”,邓小平提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打破了认识误区坚定了改革信心,故 D 正确。 5. 右图反映了新时期党的理论发展情况。 对图片解读正确的是 ( ) A 体现了新时期理论成果的内在一致性 B 体现了邓小平个人 思想的不断发展 C 新时期理论的核心均是党的建设问题 D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着眼于科学发展 18 A 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三个 代表”“科学发展”都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探索,体现了新时期理论成果的内 在一致性,故

34、 A 项正确;“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不属于邓小平个人思想,故 B 项错误; C 19 20142018 年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 项说法绝对,排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着眼于党的建设问题,故 D 项错误。 考情分析 本讲全国卷考查较少,对孙中山三民主义的理解成为考查的重点。结合当前全国卷高考的考 查特点,毛泽东思想可能会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考查,邓小平理论可能会结合经济体制 改革考查。另外, 2018 年突出了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考查。 真题研练感悟考法 1. 考查点: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 (2018 全国卷 29)1923 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 何

35、 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 战八年而始得独立, 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 惟今俄国有之, 殊可为我党师法。 ”其意在 ( ) A 走苏俄革命的道路 B 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 C 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 D 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 C 孙中山的革命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故 A 项错误;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 表,目的就是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故 B 项错误;由材料“ 1923 年底”的时间信息可知, 孙 中山意在吸取俄国革命成功的经验,并用“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读三 民主义,促成国共两党合作,加强了革命的领导核心,故 C 项正

36、确;孙中山终生致力于反封 建革命斗争,且材料只是提及要借鉴俄国革命经验,并没有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故 D 项 错误。 2. 考 查 点 : 20 世 纪 20 年代各地军阀标榜主义 (2014 全国卷 29)1926 年,有报纸评论说: “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 20 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 ( 爱国、爱民、爱敌 ) ,东三省有人主张 三权 ( 民权、国权、人权 ) 。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 ”这种现象反 映了当 时 ( ) A. 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 B 标 榜 主 义 成 为 军 阀 自 保 的 主 要 手 段 C 民

37、主 思 想 已 经 成 为 社 会 潮 流 D 各 地 军 阀 对 三 民 主 义 理 解 存 在 差 异 C 从材料中的三民主义到三爱、三权可以看出 A 项中“趋同”的表述错误;从材料信息来 看, 蒋介石、孙传芳乃至四川有些军人也要标榜“主义”,说明民主思想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很大,故 C项正确; B、 D两项均属于没有正确理解材料信息而得出的片面性结论。 3 考查点:毛泽东早期革命思想 (2012 全国卷 31)1920 年 12 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 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 怖的 方法。”这表明在当

38、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 ( ) A 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B. 在 中 心 城 市 举 行 武 装 暴 动 是 当 务 之 急 C 暴 力 革 命 是 进 行 社 会 改 造 的 必 然 选 择 D 改 良 仍 旧 是 改 造 社 会 行 之 有 效 的 方 法 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 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这体现了当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认 为,要改造中国社会,必须采用俄国式革命暴力革命的方式,故选 C 项。认识到俄国革命道路必须 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在 1927 年秋收起义失败后,排除 A 项

39、;认为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是 在 20 世纪 20 年代后期,排除 B 项; D项与题干相矛盾。 模拟精选直击考法 1. 考查点:孙中山对民生主义的重视 1921 年 6 月,孙中山说:“因中国积弱,主权丧失已久,宜先求富强,使世界各强国皆不敢 轻视中 国,贱待汉族”,实行“积极的民族主义”,不惜用革命的手段反对外侮。这说明孙 中山 ( ) A意识到民生主义比民族主义更重要 B认为民生主义有助于实现民族独立 C首倡以革命的手段实现民族主义 21 D吸收了中共革命纲领的合理成分 B 由 “因 中 国 积 弱 , 主 权 丧 失 已 久 , 宜 先 求 富 强 , 使 世 界 各 强

40、国 皆 不 敢 轻 视 中 国 , 贱 待 汉 族” 可以看出,孙中山强调的是富强,结合三民主义的内容可知,这是民生主义的内容,因 此孙中山意在强调民生主义有助于实现民族独立,故 B 项正确。民生主义和民族主义没有优劣 之分, A 项错误; C 项中的“首倡”与题干时间“ 1921 年 6 月”不符,排除;题干没有涉及 中 共革命纲领,故 D 项错误。 2. 考查点:孙中山民族主义的含义转变 22 1894 年成立的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为誓词。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后,孙 中山指出“国家之本,在与人民。即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这一 转变说明孙中

41、山 ( ) A. 深 入 剖 析 了 民 主 共 和 制 的 实 质 B 近 代 民 族 国 家 的 构 想 逐 渐 丰 富 C 提 倡 建 立 反 清 的 民 族 统 一 战 线 D 明 确 提 出 反 帝 反 封 建 革 命 目 标 B 材料反映的是孙中山民族思想的演变,并没有涉及民主共和的实质,故 A 项错误;从兴 中会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到临时政府的“国家之本,在与人民。即合 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可见其民族思想发生重大变化,由狭 隘的民族主义到真正的民族主义,故 B 项正确;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清政府已被推翻,故 C 项错误;明确提出反帝反封

42、建革命目标是在新三民主义中,故 D 项 错 误 。 3 考查 点:美国学者眼中的毛泽东思想 (2019 湖北襄阳四校联考 ) 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他第一次把农 民 置于 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作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 超过了列宁。 这些就是他学说中的孪生支柱。”这表明毛泽东的学说 ( ) A 超过了列宁主义的成就 B. 坚 持 马 克 思 主 义 和 中 国 实 际 相 结 合 C 是 当 今 世 界 最 先 进 的 思 想 主 张 D 坚 持 农 民 阶 级 对 革 命 的 领 导 权 B 抓 住 材 料 关 键 信 息 “第 一 次 把 农 民

43、 置 于 马 克 思 主 义 革 命 计 划 的 中 心 ”“把 帝 国 主 义 当 作 他所 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毛泽东的学说正是中国特殊国情的产物,是中国化的马克 思主义,故 B 项正确;毛泽东的学说是对列宁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A 项错误; C 项表述错误, 排除; D 项表述错误,毛泽东始终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但不 是领导者。 4考查点:毛泽东、邓小平具有时代特点的义利观 (2018 衡阳二模 ) 毛泽东义利观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 上, 它更多地强调精神;邓小平的义利观形成于改革开放时期,他认为:“如果只讲牺牲精 神,不讲物 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由此说明两人的义利观 ( ) A 都反映了社会现实 B 各自具有片面性 C. 都是为了发展经济 D 从根本上是对立的 A 一定时期的思想是一定时期经济政治的反映,毛 泽东和邓小平对义利观认识的不同,是 23 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紧密联系的,故 A 项正确;各自具有片面性说法错误,故 B 项错误;毛泽 东的义利观是为了革命,故 C 项错误;二者的观点本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故 D 项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复习参考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