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支气管扩张-中医难病诊治 支气管扩张是指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因慢性炎症损害管壁,以致支气管扩张变形的 一种病症。以慢性咳嗽、咳吐脓痰和间断反复咯血为主要临床表觇。支气管扩张在中医学 中,可归属干“肺痿” 、劳嗽“等范畴。肺痿之病名,首见于金匮要略:”其人咳,口 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何?师曰:为肺痿之病。 “诸病源候论对肺痿的成因、转归作了探讨。 唐代孙思邈将肺痿分为热在上焦及肺中虚冷两类。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诸气门所述” 用帝痿或咳沫,或咳血“,与支气管扩张症颇为相似。明代戴原礼在证治要诀中亦有 介绍:”劳嗽,所嗽之痰,或脓,或时有血腥臭异常。 “也比较符含本病症的表现。清 代医家,重点探索了辨
2、治之法,如张璐将肺痿的治疗要点归结为:”缓而图之,生胃津, 润肺燥,下逆气,开积痰,止浊痰,补真气。 “而李用粹在证治汇补中强调:”治宜养 血润肺,养气清金。 “总之,古代医家已积累了一定经验。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其发病率仅 次于肺结核。现代西医学除采用控制感染和清除痰液外,尚乏根治之法。 现代中医治疗支气管扩张,最早应用的是针灸,见于 1956 年。60 年代初出现多篇中 医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有的还积累了一定的样本数。用白芨等治疗亦取得较好效果。 但自此以后直至 70 年代中,这方面的文章所见不多。从 80 年代开始,有关临床报道迅速 增加。这一时期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应用辨证分型、
3、专、方专药及针灸等疗法进 行了大置的治疗观察;二是将不少传统方剂,诸如凉膈散、旋复代赭汤、龙胆泻肝汤等等, 引进本病症的治疗,使疗效有所提高。在这一基础上,对本病症的中医治疗规律有较深入 的认识。如通过对固定处方、辨证施治及中西医结含三法治疗的对照观察,结果发现以固 定处方疗效最好。从目前临床来看,确有以专方治疗为主的趋势。也有主张在发作期辨证 施治,缓解期用专方治疗。 从总体情况看,中医治疗支气管扩张的总有效率平均在 90%左右,但临床痊愈率仍较 低,而有关机理的研究,做得很少,主要还是从传统中医学理论进行探讨。均有待于今后 加强。 一、病因病机 在古人经验的基础上,经过 40 余年的实践,
4、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本病症的病因主要与 体质因素、外邪侵袭及嗜好烟酒等有关,其病机可概括为: 火热 因怒气伤肝,郁久化热;或因平素嗜好吸烟,肺有痰热;或外邪犯肺化热;或饮 酒过度,胃中积热,上熏于肺。热甚生火,灼伤肺络,而致出血。 痰湿 寒邪犯肺,积寒生湿,聚湿成痰,痰湿阻肺,痰出咳减,旧痰虽一时排出,但湿 邪未除,新痰复生。痰浊恋肺,郁而化热,痰热内壅,化毒成脓,脓痰蓄肺,咯出不利, 日久积少成多,故时有脓痰排出。 阴虚 素体阴虚,或病程日久,热灼阴伤,以致肺燥津枯,燥热日益耗阴,其阴难复, 肺失清肃,宣降失司,津液不布,而吐痰沫;阴虚火旺,灼伤肺络而出血。肺阴虚亦可涉 及脾、肾诸脏,而使之亦
5、现虚损证候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上述病理因素,可互相转化、影响,以致症情复杂难治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二、辨证分型 支气管扩张各地分型较多,常见的有以下几型。 肝火犯肺 咳嗽阵作,胸闷胁痛,痰中带血或纯血鲜红,烦躁易怒,口苦口干,便秘尿 赤。舌红,苔薄黄,脉弦或弦数。 痰热伤怖 发热胸痛,咳嗽多痰,色黄粘稠,痰中夹血,或咯血,牙龈肿痛,口臭便秘。 舌苔黄,脉弦数或滑数。 阴虚火旺 颧红盗汗,干咳少痰,咯纯血鲜红,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形体消瘦,或兼 心悸遗精等。舌红质干,脉象虚数。 另外尚有燥火伤肺、气不摄血、阳虚水泛、瘀血阻滞等分型,但有关资料不多。上述 3 型的构成比例问题,各地报道不一,有
6、认为阴虚火旺型多见,有的则统计以痰热伤肺为 多。尚有待进一步探讨。 三、分型治疗 (1)肝火犯肺 治法:清肝泻肺,凉血止血。 处方:龙胆草 10 克,制大黄 12 克,桑白皮 12 克,地骨皮 10 克,丹皮 10 克,黄芩 10 克,生地 12 克,旱莲草 10 克,仙鹤草 15 克,白芨 10 克,黛蛤散 12 克。 加减:咯痰不爽加冬花、瓜蒌皮;气逆加金沸梗、苏子。 用法:每日 1 剂,水煎 2 次,分 2 次服。 疗效:以上法观察 64 例,具体标明疗效的 44 例中,显效 22 例,有效 19 例,无效 3 例,总有效率为 93%. 常用成方:泻青丸、清金汤等。 (2)痰热伤肺 治法
7、:清泄肺胃,涤热化痰。 处方:桑白皮 12 克,黄芩 10 克,黄柏、知母各 12 克,栀子 12 克,杏仁 10 克,瓜 蒌 10 克,川贝母 10 克,金银花 12 克,前胡 10 克,枇杷叶 10 克,炒侧柏叶 10 克,白茅 根 15 克,仙鹤草 15 克,生大黄(后下)9 克。 加减:风热重加荆芥、薄荷;痰热重加竹沥、海浮石、法半夏。 用法:每日 1 剂,水煎 2 次,分 2 次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疗效:共治疗 63 例,其中 45 例具体标明疗效,临床痊愈及显效 37 例,有效 7 例,无 效 1 例,总有效率为 97.8%. 常用成方:清胃散、银翘栀芩汤等。 (3)阴虚内热
8、治法:滋阴润燥,清热止血。 处方:百合 10 克,麦冬 12 克,北沙参 12 克,生地黄 15 克,丹皮 10 克,川贝 10 克, 白茅根 15 克,枇杷叶 10 克,地骨皮 10 克,旱莲草 15 克,炒侧柏叶 10 克。 加减:偏肾阴虚加六味地黄丸、二至丸;偏肺阴虚加生脉散合百合固金汤;气阴两虚 加生脉散合清金汤。 用法:每日 1 剂,水煎 2 次,分 2 次服。 疗效:共治疗 64 例,标明具体疗效 52 例,显效 23 例,有效 25 例,无效 4 例,总有 效率为 92.3%. 常用成方:沙参麦冬汤、百合固金汤等。 四、其他疗法 (1)针灸 体针 取穴:主穴:大椎、天突、尺泽、丰
9、隆。配穴:足三里、列缺、肺俞、肾俞。 操作:主穴均取,酌加配穴。咯血期,进针得气后用泻法,留针 30 分钟。缓解期,施 平补平泻手法,留针 1520 分钟。隔日 1 次,10 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 12 周。 疗效:以上法共治疗 30 例,结果显效 12 例,有效 14 例,无效 4 例,总有效率为 87%. 穴住注射 取穴:孔最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操作:药用鱼腥草注射液。咯血期间取双侧,血止后用单侧。以装有 5 号齿科针头的 注射器抽取药液 24 毫升,快速垂直刺入穴位,再缓慢送针至得气,深约 1 厘米,回抽无 血,注人药液。咯血期间每日 1 次,每侧 2 毫升;缓解期隔日 1 次,左右交
10、替,一侧剂量 同上。 疗效:共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 100 例,治愈 93 例;显效 3 例,有效 1 例,总有 效率为 97%. (2)单方验方 脑益嗪 组成:肉桂之有效成分提取物,药名为玉桂苯哌嗪。 用法:每日 3 次,每次 50 毫克口服。中等量咯血者加倍服用。近期疗程 1 周止血后, 可长期或间断服用。部分重症者可配合用抗菌素。 疗效:共观察 44 例,均为支气管扩张咯血,大部分病例在 24 小时内咯血量明显减少, 咯血完全控制时间为 27 天。本药的副作用为咽干、嗜睡,但多可耐受。 白芨粉 组成:白芨。 用法:上药研末,每次 24 克,每日 3 次,连服 3 个月为一疗程。 疗效;
11、共治疗 21 例,20 例咯血停止,咳嗽及吐痰量明显减少,观察 610 个月,咯 血未发作。 三叶青散 组成:三叶青、坤草。 用法:三叶青研粉,坤草炒炭(存性)研粉,分别过 100 目筛,两者按 3:2 混匀。日 服 3 次,每次 10 克。饭后开水送服。 疗效:共治疗 6 例,均在 8 天内咯血停止,1 周内浓粘痰消失,随访 35 年未咯血, 但遇外感仍有脓痰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食疗 虎荞汤 组成:虎杖 250 克,金荞麦 100 克,猪肺 1 具。 用法:将上药加水炖后去药渣,服汤和肺脏,每日 23 次,每剂服 3 天。如无猪肺可 用猪五花肉代替。为巩固疗效,可将虎杖 200 克,金荞麦 900 克,水煎服 24 周。 疗效:本方主要用于支气管咯血,一般服 23 剂可止血。急性发作时,宜配合抗甲素 抗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