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 小学生所学古诗词、诗歌及其译文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课本 【小学一年级】 上册:静夜思李白 - 静 夜 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诗词注释 又作: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701 762) 中国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 【注解】:、举:抬。 【韵译】: 皎洁的月光洒到床前, 迷离中疑是秋霜一片。 仰头观看明月呵明月, 低头乡思连翩呵连翩。 【评析】: 这是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它不追求想象的新 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
2、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曲的内容。境是境,情是情, 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绎。无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 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绎,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 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玄 圃纳凉诗中就有“ 夜月似秋霜” 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诗人张
3、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 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可是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 而在诗中出现的。这诗的“ 疑是地上霜”,是叙述,而非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 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象,这两句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 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 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象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围的 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 空是如此的明净
4、!这时,他完全清醒了。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 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 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 从“疑”到“ 举头” ,从“ 举头” 到“ 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 月夜思乡图。 - 2 -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 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 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从这里,我们不难
5、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 “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下册:春晓孟浩然, 村居高鼎, 所见袁枚, 小池杨万里 * 春 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诗词注释 孟浩然(689740)中国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 注释:1春晓:春天的早晨。2闻:听。 【赏析】: 诗歌从春鸟的啼鸣、春风春雨的吹打、春花的谢落等声音,让读者通过听觉,然后运用想象的思维 方法,转换到视觉,在眼前展开一夜风雨后的春天景色,构思非常独到。诗歌语言自然朴素,通俗易懂, 却又耐人寻味:不知不觉的又来到了一个春天的早晨,不知不觉的又开始了一次花开花落。思想着
6、这一 年一度的春 色,人生的感慨便会油然而起,或淡或浓地萦回心头。 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 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整首诗的风格就象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然而悠远 深厚,独臻妙境。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 宝藏。 自然而无韵致,则流于浅薄;若无起伏,便失之平直。 春晓既有悠美的韵致,行文又起伏跌宕, 所以诗味醇永。诗人要表现他喜爱春天的感情,却又不说尽,不说透, “迎风户半开”,让读者去捉摸、 去猜想,处处表现得隐秀曲折。 “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 ”(张戒
7、岁寒堂诗话引)写情,诗人选取了清晨睡起时刹那间 的感情片段进行描写。这片段,正是诗人思想活动的启始阶段、萌芽阶段,是能够让人想象他感情发展 的最富于生发性的顷刻。诗人抓住了这一刹那,却又并不铺展开去,他只是向读者透露出他的心迹,把 读者引向他感情的轨道,就撒手不管了,剩下的,该由读者沿着诗人思维的方向去丰富和补充了。 写景,他又只选取了春天的一个侧面。春天,有迷人的色彩,有醉人的芬芳,诗人都不去写。他只 是从听觉角度着笔,写春之声:那处处啼鸟,那潇潇风雨。鸟声婉转,悦耳动听,是美的。加上“处处” 二字,啁啾起落,远近应和,就更使人有置身山阴道上,应接不暇之感。春风春雨,纷纷洒洒,但在静 谧的春
8、夜,这沙沙声响却也让人想见那如烟似梦般的凄迷意境,和微雨后的众卉新姿。这些都只是诗人 在室内的耳闻,然而这阵阵春声却逗露了无边春色,把读者引向了广阔的大自然,使读者自己去想象、 去体味那莺啭花香的烂熳春光,这是用春声来渲染户外春意闹的美好景象。这些景物是活泼跳跃的,生 机勃勃的。它写出了诗人的感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宋人叶绍翁游园不值诗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古今传诵的名句。其实, 在写法上是与春晓有共同之处的。叶诗是通过视觉形象,由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把人引入墙内、 让人想象墙内;孟诗则是通过听觉形象,由阵阵春声把人引出屋外、让人想象屋外。只用淡淡的几
9、笔, 就写出了晴方好、雨亦奇的繁盛春意。两诗都表明,那盎然的春意,自是阻挡不住的,你看,它不是冲 - 3 - 破了围墙屋壁,展现在你的眼前、萦回在你的耳际了吗? 施补华曰:“诗犹文也,忌直贵曲。 ”(岘佣说诗 )这首小诗仅仅四行二十个字,写来却曲屈通幽, 回环波折。首句破题,写春睡的香甜;也流露着对朝阳明媚的喜爱;次句即景,写悦耳的春声,也交代 了醒来的原因;三句转为写回忆,末句又回到眼前,由喜春翻为惜春。爱极而惜,惜春即是爱春那 潇潇春雨也引起了诗人对花木的担忧。时间的跳跃、阴晴的交替、感情的微妙变化,都很富有情趣,能 给人带来无穷兴味。 春晓的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一点也看不出人工雕琢的
10、痕迹。而言浅意浓,景真情真,就 象是从诗人心灵深处流出的一股泉水,晶莹透澈,灌注着诗人的生命,跳动着诗人的脉搏。读之,如饮 醇醪,不觉自醉。诗人情与境会,觅得大自然的真趣,大自然的神髓。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 是最自然的诗篇,是天籁。 - 村 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 扬柳醉青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 东风放纸鸢。 诗词注释 高鼎(dn),字象一、拙吾,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是清代后期诗人。 注释: 村居:住在农村。 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 醉:迷醉,陶醉。 散学:放学。 纸鸢: 鸢(yu n):老鹰。纸鸢:风筝。 【译文】
11、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早春二月,草长 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方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 “乐春图 ”。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 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气,烟雾般地凝聚着。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迷醉 了。村里的孩子们放学以后,一路上没什么耽搁,回家挺早,赶忙趁着东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 天。 【赏析】 村居描写出了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图画。是一幅自然景物和
12、活动着的人 物融合在一起的、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农村生活图画。读了这首诗,我们好像跟诗人一起饱览了农村 的美丽春景,分享着孩子们放风筝时的欢乐。 第一句写时间和自然景物。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 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杨柳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 里醉得直摇晃。第二句写的是人物活动。孩子们放学回来的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儿童、 东风、纸鸢,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 诗出背景:清咸丰年间,政府政治腐败。一心想通过科举考试踏上仕途的高鼎怀才不遇,和众多的 心高志远却失意人生的读书人一样苦闷彷徨。一天,在朋友的邀请下,郁郁寡
13、欢的高鼎去村郊散心 解闷。一瞬间,他一下子领悟到了归隐山村的那一份恬淡的心境,心也不由得向往和热爱起这乡村安 逸无忧的生活了。此情此景,高鼎情不自禁地写出:“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 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 4 - 所 见 (清) 袁 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诗词注释 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简斋、随园老人,浙江钱塘(杭州)人,清代诗人,散文家、曾任知县,辞 官后于江宁(南京)小仓山下修筑随园定居,自号“仓山居士”。 注释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欲:想要。 捕:捉。
14、鸣:叫。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 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赏析】 野外林阴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 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木全给他惊动了。 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 高高的树梢。 “知了,知了,知了 ”树上,一只蝉儿也在扯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 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一手呢!这情景,全被诗人看在眼里,写进诗中。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 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
15、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厅多事的形象,刻画 得活灵活现。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想象了。 小 池 (宋) 杨 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诗词注释 注释: - 5 - 1.泉眼:泉水的出口。 2.惜:爱惜。 3.细流:细小的流水。 4.照水:倒映在水面。 5 晴柔:晴天 柔和的风光。 6.尖尖角:指刚出生的、紧裹着的嫩小荷叶尖端。 【作者背景】 杨万里(1124-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是我 国古代写诗最多的作家之一。他
16、的诗通俗清新,流畅自然,人称“诚斋体” 。诗的内容以山水风光自然景 色为主,所以他的好朋友曾经幽默地跟他开玩笑说“处处山川怕见君” 。 【译文】 泉眼悄无声是珍惜细细的水流,树阴映水面是它喜欢晴日的温柔。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 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 【名句赏析】“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这首诗抒发了者热爱生活之情,通过对小池 中的泉水、树阴、小荷、蜻蜓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 情趣的生动画面:泉眼默默地渗出涓涓细流,仿佛十分珍惜那晶莹的泉水;绿树喜爱在晴天柔和的气氛 里把自己的影子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叶刚刚将尖尖的叶角伸出水面
17、,早就有调皮的蜻蜓轻盈地站立在 上面了。全诗从“小”处着眼,生动、细致地描摹出初夏小池中生动的富于生命和动态感的新景象,用 来形容初露头角的新人 【小学二年级 】 上册:赠刘景文苏轼, 山行 杜牧, 回乡偶书贺知章, 赠汪伦李白 * 赠 刘 景 文 (宋) 苏 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诗词注释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北宋文学家、知 名画家, “唐宋八大家” 之一。与其父洵、弟辙,合称“ 三苏 ”。 【注释】 (1)擎:举,向上托。(2)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3)最:一作“正”。
18、 【译文】 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 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景是在初冬橙黄 桔绿的时节啊! 【背景赏析】 此诗是苏轼于宋哲宗元佑五年(年)任杭州太守时所作。刘景文名季孙,原籍开封,是北 宋名将刘平的小儿子。刘平驻守宋、夏边境,力拒西夏,因孤军无援战死。身后萧条,诸子早卒,只剩 景文一人。苏轼在杭州见刘时,刘已五十八岁。经苏轼向朝廷竭力保举,刘才得到小小升迁。不想只过 了两年,景文就死去了。苏轼此诗虽似写景,但每句都切合刘的身世,并用以勖勉对方。这在苏诗中确 属精心之作。我们必须透
19、过表面的景物描写,才能领略诗中的积极涵义。刘固以世家子弟而潦倒终身, 年近六十,犹朝不保夕。作者第二次到杭州做官,与刘一见如故。既悯伤其愁苦,又希望他振作,不致 因老病困穷而长此颓唐下去。 就此诗首句而言,荷所以比君子;而时值岁尾,荷枯叶尽,正以喻君子生不逢辰,难免潦倒失路; - 6 - 次句言菊,菊所以喻晚节,而景文晚年并无亏缺,犹有凌霜傲雪之姿。但人到暮年,加上一生失意,总 不免多向消沉颓唐一面着想;而对于读书人,特别是对有理想抱负者来说,却还有收之桑榆、获取丰收 的一面。所以诗人乃以三、四两句对刘勖勉有加,给以支持,使刘认识到前景还是大有可为的。 “橙黄 橘绿”才是人生最成熟的收缘结果之
20、期,这使刘不仅看到荷枯叶尽的一面,还有傲霜雪抗严寒和收成果 实的一面,希望他能振作起来,坚持下去。只是诗人纯用比兴手法,没有把本意直截了当地说出来罢了。 山 行 (唐) 杜 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诗词注释 杜牧(公元 803852),字牧之,唐京兆万年(现在陕西省西安市)人。晚年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 后世因称之“杜紫微”、“ 杜樊川” 。 杜牧的诗、赋、古文都负盛名,而以诗的成就最大,与李商隐齐名, 世称“小李杜” 。其诗 风格俊爽清丽,独树一帜。尤其长于七言律诗和绝句。 【注释】: 1山行:在山中行走。2 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3 径:小
21、路。 4斜:此字读 xi. 5白云生处:白云缭绕而生的地方。6坐:因为;由于。 【译文】 石路蜿蜒远远地伸向山崖,白云升腾处依稀有些人家。停车只是因为喜爱傍晚的枫林,经霜枫叶竟 红过二月的鲜花。 【赏析】 诗歌通过诗人的感情倾向,以枫林为主景,绘出了一幅色彩热烈、艳丽的山林秋色图。远上秋山的 石头小路,首先给读者一个远视。山路的顶端是白云缭绕的地方。路是人走出来的,因此白云缭绕而不 虚无缥缈,寒山蕴含着生气,“ 白云生处有人家” 一句就自然成章。然而这只是在为后两句蓄势,接下来 诗人明确地告诉读者,那么晚了,我还在山前停车,只是因为眼前这满山如火如荼,胜于春花的枫叶。 与远处的白云和并不一定看
22、得见的人家相比,枫林更充满了生命的纯美和活力。 回 乡 偶 书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 问客从何处来。 诗词注释 贺知章,字率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萧山) 人。初唐诗坛中的一位佼佼者,少以文词知名。 - 7 - 【注解】:、鬓毛摧:两鬓的头发已经斑白。 【韵译】: 少年时离乡,到老了才回家来; 口音没改变,双鬓却已经斑白。 儿童们看见了,没有认识我的; 他们笑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 【评析】: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返回故里的感怀诗。全诗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 感慨。一、二句,诗人置于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环境中,心情难于平
23、静。首句写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 次句写自己的“老大” 之态,暗寓乡情无限。三、四句虽写自己,却从儿童方面的感觉着笔,极富生活情 趣。诗的感情自然、逼真,内容虽平淡,人情味却浓足。语言朴实无华,毫不雕琢,细品诗境,别有一 番天地。全诗在有问无答中作结,哀婉备至,动人心弦,千百年来为人传诵,老少皆知。 贺知章在天宝三载(744),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已八十六 岁,这时,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回乡偶书 的“偶”字,不只是说诗作得之偶然,还泄露了诗情来自生活、发于心底的这一层意思。 以上是他的第一首。 他的第二首是这样写的
24、: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赠 汪 伦 (唐) 李 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诗词注释 【注释】: 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 十分动人。这首诗体现了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想落天外的诗歌特色。1汪伦:桃花潭附近居民。2 踏歌: 边唱歌边用脚踏地作节拍。3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 【赏析】 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告别诗。李白正要乘船离开桃花潭,好友汪伦深情地唱着歌赶来送行。天宝十 四载(755),李白从秋浦(今安徽贵池)前往泾县(今属安徽)游桃花潭,当地人汪
25、伦常酿美酒款待 他。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了这首诗留别。 诗的前半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 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这句使我们仿佛见到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 送行者是谁呢?次句却不象首句那样直叙,而用了曲笔,只说听见歌声。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 走边唱前来送行了。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说忽闻而不用遥闻。这句诗虽说得比较含蓄, - 8 - 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 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 又为结句预伏一笔。 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
26、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 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 汪伦送李白的情谊更有多少深呢?耐人寻味。清沈德潜很欣赏这一句,他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 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显然,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 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这首小诗,深为后人赞赏,桃花潭水就成为后人抒写别情的常用语。由于这首诗,使桃花潭一 带留下许多优美的传说和供旅游访问的遗迹,如东岸题有踏歌古岸门额的踏歌岸阁,西岸彩虹罔石 壁下的钓隐台等等。 下册:草白居易, 宿
27、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望庐山瀑布李白,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 *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 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 满别情。 诗词注释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 白居易的思想,综合儒、释、道三家。他的这种诗歌理论对于促使诗人正视现实,关心民 生疾苦,是有进步意义的。 白居易曾将自己的诗分为讽喻、闲适、感伤和杂律四大类。白居易还是词创作的有力推动 者,忆江南、浪淘沙、花非花、长相思诸小令,为文人词发展开拓了道路。 【注释】: 又作草。此乃“五律”诗词。、离离:
28、历历,分明的样子。、远芳:伸展到远处的草。 、萋萋:茂盛的样子。 【韵译】: 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每年春来茂盛秋来枯黄。任凭野火焚烧不尽不灭,春风一吹依旧蓬勃生长。 远处芳草掩没古老驿道,延至荒城一片翠绿清朗。春绿草长又送游子远去,萋萋乱草可比满腹离伤。 【评析】: 这是咏物诗,也可作为寓言诗看。有人认为是讥刺小人的。从全诗看,原上草虽有所指,但喻意并 无确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作为一种“ 韧劲” 而有口皆碑,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 - 9 - - 此诗作于贞元三年(787 ),作者时年十六。诗是应考的习作。按科场考试规矩,凡指定、限定的 诗题,题目前须加“赋得” 二字,作法与咏物
29、相类,须缴清题意,起承转合要分明,对仗要精工,全篇要 空灵浑成,方称得体。束缚如此之严,故此体向少佳作。据载,作者这年始自江南入京,谒名士顾况时 投献的诗文中即有此作。起初,顾况看着这年轻士子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虽是拿居易的名字打 趣,却也有言外之意,说京城不好混饭吃。及读至“野火烧不尽”二句,不禁大为嗟赏,道:“道得个语, 居亦易矣。”并广为延誉。(见唐张固幽闲鼓吹)可见此诗在当时就为人称道。 命题“古原草送别” 颇有意思。草与别情,似从古代的骚人写出“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楚辞招隐士)的名句以来,就结了缘。但要写出 “古原草” 的特色而兼关送别之意,尤其是要写 出新意,仍
30、是不易的。 首句即破题面“古原草” 三字。多么茂盛(“ 离离”)的原上草啊,这话看来平常,却抓住“ 春草”生命 力旺盛的特征,可说是从“春草生兮萋萋”脱化而不着迹,为后文开出很好的思路。就“古原草”而言,何 尝不可开作“秋来深径里” (僧古怀原是秋草),那通篇也就将是另一种气象了。野草是一年生植物, 春荣秋枯,岁岁循环不已。“一岁一枯荣”意思似不过如此。然而写作“枯荣”,与作“荣枯”就大不 一样。如作后者,便是秋草,便不能生发出三、四的好句来。两个“一”字复叠,形成咏叹,又先状出一 种生生不已的情味,三、四句就水到渠成了。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 枯荣”二字的发展,由概念一变而为形
31、象的画面。古原草的特性 就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是斩不尽锄不绝的,只要残存一点根须,来年会更青更长,很快蔓延原野。 作者抓住这一特点,不说“斩不尽锄不绝”,而写作“ 野火烧不尽 ”,便造就一种壮烈的意境。野火燎原, 烈焰可畏,瞬息间,大片枯草被烧得精光。而强调毁灭的力量,毁灭的痛苦,是为着强调再生的力量, 再生的欢乐。烈火是能把野草连茎带叶统统“烧尽”的,然而作者偏说它“烧不尽”,大有意味。因为烈火 再猛,也无奈那深藏地底的根须,一旦春风化雨,野草的生命便会复苏,以迅猛的长势,重新铺盖大地, 回答火的凌虐。看那“离离原上草”,不是绿色的胜利的旗帜么!“春风吹又生”,语言朴实有力,“ 又生” 二
32、字下语三分而含意十分。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说此两句“不若刘长卿春入烧痕青 语简而意尽”,实 未见得。 此二句不但写出“原上草”的性格,而且写出一种从烈火中再生的理想的典型,一句写枯,一句写荣, “烧不尽”与“吹又生 ”是何等唱叹有味,对仗亦工致天然,故卓绝千古。而刘句命意虽似,而韵味不足, 远不如白句为人乐道。 如果说这两句是承“古原草”而重在写“ 草”,那么五、六句则继续写“ 古原草”而将重点落到“古原”, 以引出“送别”题意,故是一转。上一联用流水对,妙在自然;而此联为的对,妙在精工,颇觉变化有致。 “远芳”、“睛翠 ”都写草,而比“原上草”意象更具体、生动。芳曰 “远”,古原上清香弥漫可嗅;
33、翠曰“晴”, 则绿草沐浴着阳光,秀色如见。“侵”、“ 接”二字继“又生”,更写出一种蔓延扩展之势,再一次突出那生 存竞争之强者野草的形象。“古道”、“ 荒城”则扣题面“古原”极切。虽然道古城荒,青草的滋生却使古原 恢复了青春。比较“乱蛬鸣古堑,残日照荒台”(僧古怀原上秋草)的秋原,该是如何生气勃勃! 作者并非为写“古原” 而写古原,同时又安排一个送别的典型环境: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 如此迷人,而送别在这样的背景上发生,该是多么令人惆怅,同时又是多么富于诗意呵。“王孙”二字借 自楚辞成句,泛指行者。“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说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怀思行游未归的人。而 这里却变其意而用之
34、,写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增送别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叶都饱含别情,那真是: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这是多么意味深长的结尾啊!诗到此点明“送别”, 结清题意,关合全篇,“古原”、“ 草”、“送别”打成一片,意境极浑成。 全诗措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虽是命题作诗,却能融入深切的生活感受,故字字含真情,语语有余 味,不但得体,而且别具一格,故能在“赋得体”中称为绝唱。 宿 新 市 徐 公 店 - 10 - (宋)扬万里 篱落疏疏小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诗词注释 【注释】:此乃“七绝”诗词本诗作者杨万里,南宋著名诗人,一生写诗两万多首,其中有大量的
35、写景 诗。他的诗清新风趣,构思巧妙,语言通俗,自成一家,在当时与陆游等人齐名。本诗是一首描写田园 风光的七言绝句。宿:住宿。新市:地名,位于今湖北省京山县东北。徐公店:一个姓徐的人家开设的 客店。公:古代对男子的通称。诗题暗示了诗歌内容为诗人在徐公店住宿时所看到的景象。 【语意理解】 篱落:篱笆。 疏疏:稀疏,稀稀落落的样子。 小径深:一条小路很远很远。 径:小路。 树头:树的枝头。 阴:树阴。 未成阴:是新叶还没有长得茂盛浓密,未形成树阴。 急走;快跑。无 处寻:找不到了,此处有“分不清”之意。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已 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阴
36、。儿童们奔跑着,追扑翩翩飞舞的黄色的蝴蝶,可是黄 色的蝴蝶飞到黄色的菜花丛中,孩子们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们了。 望 庐 山 瀑 布 (唐)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诗词注释 【注释】此乃“七绝”诗词。“日照”句:太平寰宇记:“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贺,烟云聚 散,如博山香炉之状。” 【品评】香炉,指庐山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乐史太平寰 宇记)。可是,到了诗人李白的笔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 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
37、美,而且 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为不寻常的瀑布创造了不寻常的背景。接着诗人才把视线移向山壁上的瀑布。“遥 看瀑布挂前川”,前四字是点题;“挂前川” ,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象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 山川之间。“挂” 字很妙,它化动为静,维妙维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谁能将这巨物 “挂”起来呢?“ 壮哉造化功”!所以这“挂”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第三句又极写瀑 布的动态。“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 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然 而,诗人犹嫌
38、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疑是”值得细味, 诗人明明说得恍恍惚惚,而读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才更为生动、逼真,其奥妙就 在于诗人前面的描写中已经孕育了这一形象。你看!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 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到象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可见,“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 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它夸张而又自然,新奇 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 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显示出李白那种“万里一泻,末势犹壮
39、”的艺术风格。 宋人魏庆之说:“七言诗第五字要响。所谓响者,致力处也。”(诗人玉屑)这个看法在这 - 11 - 首诗里似乎特别有说服力。比如一个“生”字,不仅把香炉峰写“活”了,也隐隐地把山间的烟云冉冉上升、 袅袅浮游的景象表现出来了。“挂”字前面已经提到了,那个“落”字也很精彩,它活画出高空突兀、巨流 倾泻的磅礴气势。很难设想换掉这三个字,这首诗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中唐诗人徐凝也写了一首庐山瀑布。诗云:“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 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场景虽也不小,但还是给人局促之感,原因大概是它转来转去都是瀑布、瀑 布,显得很实,很板,虽是小诗,却颇有点大赋的气味。比起
40、李白那种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有形 有神,奔放空灵,相去实在甚远。无怪苏轼说:“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 不与徐凝洗恶诗。”(戏徐凝瀑布诗)话虽不无过激之处,然其基本倾向还是正确的,表现了苏轼 不仅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也是一位颇有见地的鉴赏家。 绝 句 (唐) 杜 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 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 东吴万里船。 诗词注释 杜甫 (712 770 ) 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 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 【注释】: “两个黄鹂”这首诗是广德二年(764)春,
41、杜甫初回草堂时写的,是杜诗中写景佳作。这一四句皆对,一 句一景的七言绝句,犹如一幅绚丽生动的彩画: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色调淡雅和谐,图象有动有 静,视角由近及远,再由远及近,整个画面给人以既细腻又开阔的感受。结尾一句,也隐约流露出诗人当 时意欲乘舟东下的打算。 【赏析】 公元七六二年,成都尹严武入朝,蜀中发生动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翌年安史之乱平定,再过一 年,严武还镇成都。杜甫得知这位故人的消息,也跟着回到成都草堂。这时他的心情特别好,面对这生 气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写下了这一组即景小诗。兴到笔随,事先既未拟题,诗成后也不打算拟题, 干脆以“绝句”为题。 诗的上联是一组对仗句。草堂周围
42、多柳,新绿的柳枝上有成对黄鹂在欢唱,一派愉悦景象,有声有 色,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翠”是新绿,“ 翠柳”是初春物候,柳枝刚抽嫩芽。“ 两个黄鹂鸣翠柳”, 鸟儿成双成对,呈现一片生机,具有喜庆的意味。次句写蓝天上的白鹭在自由飞翔。这种长腿鸟飞起来 姿态优美,自然成行。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青天”映衬下,色彩极其鲜明。两句中一连用了 “黄”、“翠”、“ 白” 、“ 青”四种鲜明的颜色,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首句还有声音的描写,传达出无比欢 快的感情。 诗的下联也由对仗句构成。上句写凭窗远眺西山雪岭。岭上积雪终年不化,所以积聚了“千秋雪”。 而雪山在天气不好时见不到,只有空气清澄的晴日,它
43、才清晰可见。用一“含”字,此景仿佛是嵌在窗框 中的一幅图画,近在目前。观赏到如此难得见到的美景,诗人心情的舒畅不言而喻。下句再写向门外一 瞥,可以见到停泊在江岸边的船只。江船本是常见的,但“万里船”三字却意味深长。因为它们来自“东 吴”。当人们想到这些船只行将开行,沿岷江、穿三峡,直达长江下游时,就会觉得很不平常。因为多 年战乱,水陆交通为兵戈阻绝,船只是不能畅行万里的。而战乱平定,交通恢复,才看到来自东吴的船 只,诗人也可“ 青春作伴好还乡”了,怎不叫人喜上心头呢?“万里船”与“ 千秋雪”相对,一言空间之广, 一言时间之久。诗人身在草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胸次何等开阔! 全诗看起来是一句一
44、景,是四幅独立的图景。而一以贯之,使其构成一个统一意境的,正是诗人的 - 12 - 内在情感。一开始表现出草堂的春色,诗人的情绪是陶然的,而随着视线的游移、景物的转换,江船的 出现,便触动了他的乡情。四句景语就完整表现了诗人这种复杂细致的内心思想活动。- - 【小学三年级 】 上册:夜书所见叶绍翁, 九月九 忆山东兄弟王维, 望天门 山李白,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 夜 书 所 见 (宋) 叶 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 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 篱落一灯明。 诗词注释 叶绍翁 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 水)叶氏。 他是江湖
45、派诗人这是他 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诗。 【注释】:萧萧:风声。梧:梧桐树。 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挑:捉。促织:俗称蟋蟀,有的 地区叫蛐蛐儿。 篱落:篱笆。 【解析】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 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 吧。 【赏析】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他深夜难 眠,透过窗户,看到不远处篱笆间有盏灯火。于是他明白了原来是有孩子在捉促织。挑,读上声,指以 细枝从缝穴中轻轻挖出蟋蟀。“挑” 字用得极为准确。钱钟书 宋诗选注说:
46、“这种景象就是姜夔齐天 乐咏蟋蟀所谓:笑篱落呼烟,世间儿女。 ”若补上陈廷焯评姜词所云:“以无知儿女之乐,反衬出有 心人之若,最为入妙”(白雨斋词话 卷二),便可想见诗人此时内心深处的悲哀了。 一 、 作 者 在 诗 中 抒 发 了 多 种 感 情 作 者 抒 发 了 一 种 思 乡 念 亲 、 怀 想 故 园 的 感 情 。 诗 中 一 、 二 两 句 写 梧 叶 飘 飞 , 寒 声 阵 阵 , 秋 风 瑟 瑟 , 江 船 漂 泊 , 有 力 地 烘 托 出 诗 人 客 居 他 乡 、 辗 转 漂 泊 的 凄 凉 心 境 。 三 、 四 两 句 描 写 儿 童 挑 灯 夜 游 、 捉 弄 蟋 蟀 的 生 活 场 景 , 自 然 容 易 引 发 诗 人 的 联 想 。 他 会 想 起 自 己 童 年 时 代 也 是 如 此 天 真 浪 漫 , 开 心 有 趣 ; 他 会 想 起 故 土 家 园 的 温 馨 美 好 ; 他 会 想 起 亲 人 朋 友 的 音 容 笑 貌 一 种 如 归 故 里 , 如 返 童 年 的 亲 切 感 油 然 而 生 。 诗 歌 抒 发 了 作 者 客 居 他 乡 、 归 无 定 所 的 孤 寂 落 寞 之 感 。 一 二 两 句 写 景 , 借 落 叶 飘 飞 、 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