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同济李庄医院规划设计任务书 (征求意见稿) 一、历史背景 1、建设单位简介 宜宾市第三人民医院成立于 1951 年,是宜宾市翠屏区区 属最大的一所非营利性的国家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也是国 家级爱婴医院。医院集医疗、急救、教学、科研任务于一体。 目前是泸州医学院、宜宾市卫生学校的临床教学实习基地, 广州珠江医院、成都肛肠专科医院技术合作医院,华西医科 大学附属医院、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的网络医院、宜宾市 交通事故定点医院、各级社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 各类商业保险定点医院。 医院现有床位 344 张,员工约 558 人,设有临床及医技科 室 20 个,其中外一科(腹腔镜、肛肠、普外科
2、)、外二科(肿瘤 科、脑外科)、外三科(泌尿专科)、外四科(骨科、疼痛专科)、 妇产科、内一科(呼吸、神经内科)、内二科(心血管、消化内 科)、内三科(肾内科、血液透析室)、麻醉科及手术室等九个 临床科室;专家专科门诊、口腔治疗中心、体检中心、急诊科、 五官科、中医科、皮肤科等门急诊科室;影像中心(普放室、 CT 室)、超声科及功能检查科(心电图、脑电图、脑血流图、 胃镜肠镜室、病理检查室)、检验科、药剂科等医技科室。各 科室均有临床经验丰富的高级医师和学科带头人。 2 医院承担着全区 83 万人口的医疗、急救任务。2009 年 1-12 月门诊 123662 人次,住院 8286 人次,各类
3、手术 2740 台 次,业务收入 5594 万元; 2010 年 1-12 月门诊 140473 人次, 住院 11156 人次,各类手术 3877 台次,业务收入 7868 万元。 医院还长期承担翠屏区辖区内的医疗保健和疾病预防、控制 及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医疗救治任务。 二、设计目标 根据医院集团发展战略,为配合李庄组团加快开发进程, 按照区政府规划,依据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建标 110-2008), 医院将用 2-3 年的时间,在李庄组团新建一所设置床位 400 张,医技人员约 600 人, 以呼吸、心血管、肾病、泌尿、疼痛、 肛肠、肿瘤、骨科等疾病诊疗为特色的二级甲等现代化综合 医院。
4、因本项目所处地块用地狭小,地形复杂,故设计单位 的技术能力和现场处理能力尤为重要。 本项目进行总体设计,分三期施工。其中,一期建筑为一栋 李庄卫生院,建筑面积为 1500 平方米。等待 2 期完成时,改 变为体检中心大楼,二期建设为 53500 平方米,地下室为停 车场、功能用房和配套设施用房等。以下是本项目主要技术 指标: 3 序号 项目 单位 面积 备注 1 医院规划用地 28651 其中 可建设用地 22086. 2 总建筑面积 55000 其中地上建筑面积 55000 地下室面积 3000 地下室 1 层 4 机动车泊位数 360 5 总建筑密度 % 25 6 综合容积率 2.5 按用
5、地面积 22085.82 平方米计算 7 绿地率 % 30 8 床位数 床 400 9 建筑高度 m 60 具体的规划设计条件最终以宜宾市住建局批文(批复)的 相关文件为准。 医院总用地面积为 28651.41 平方米,平均每床占地 72 平 方米。医院总建筑面积(指医疗区)控制在 55000 平方米以内。 大型建筑设住院大楼一栋,建议设置 13 层,门急诊医技大楼 一栋,体检中心一栋(先期建设的 1500 平方米),行政学术中 心一栋,后勤大楼一栋。其他辅助建筑另外。 三、方位图和总图 详见附图。 4 四、工程规划和立项文件 详见附件。 五、建筑设计要求 1、设计原则 1.1 严格按医院的功
6、能定位规划设计,在保证医疗、教学、科 研、防保、康复、急救“六位一体” 功能的同 时要注重现代化医 院的运行辅助功能、后勤保障功能、科技服务功能、安全防 范功能的规划和设计(包括临床教学示教室、科研实验室)。 各功能之间要相辅相成、相互协调。科学地布置医院的门急 诊部、医技部、住院部、后勤保障供应、学术交流中心,在布 局上及功能使用方面充分考虑医疗卫生的特点,做到各功能 区布局合理、明确,医患及洁污线路清楚,尽可能满足用户 需求。 1.2 新建筑物除了要符合智能化、自动化、集中化的要求,其 医疗流程还必须满足专业流程需要,清污应分开。 1.3 在医疗布局上要做到动静分区、洁污分流、上下呼应、内
7、 外相连、集分结合、流程便捷的科学布局,以有利于医疗、有 利于保障、有利于安全。在建筑布局方面要做到最大程度的 资源共享,减少人流、物流对患者的影响,同时合理考虑整 合周边医疗资源。建筑设计应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在使用 上应具有较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各功能分区既要相对独立, 又要整体连贯,便于统一管理。 5 1.4 根据医疗卫生的特点,遵照国家规范,妥善处理好防火、 防潮、防噪音、防尘、保温等问题。 1.5 除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建设规范标准外还应符合一般综合 医院建设的相关标准。 1.6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注意建筑的生态化设计和节能设 计,合理利用环境和资源。严格执行限额设计的标准,为业 主节
8、省投资。 1.7 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1)节能设计原则; (2)宜人设计原则; (3)灵活性设计原则; (4)建筑与环境科学相结合原则; (5)应有完整绿化规划设计。 1.8 总平面要求布局紧凑,节约用地,强调重视功能,充分体 现方便适用的原则,便于资源共享;各医疗区既相对独立,又 内外双通,平常时期能相互联系,非常时期能做到区域隔离, 独立应对,便于管控,最大方便的满足医院运行和患者就医。 1.9 以人为本: 人是医院的使用者。空间与建筑的整体是围绕人的使用 来进行的,创造舒适宜人的可人环境。首先考虑到使用者的 要求,以人的活动空间和流线、尺度感和自然体验为依据去 体验人性化空间的设计,注
9、重关注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注 6 重开放性、私密性等方面的内容,将人文关怀贯穿医疗、护 理、服务和环境的全方位、全过程,最大程度的方便患者,为 患者服务。 1.10 公共交流空间的创造 病人是社会的人,需要与他人进行信息、思想和感情沟通。 人在患病的情况下,更需要与他人交流,这样,可以减轻痛 苦的困扰,缓解心理压力,对康复极为有利。 1.11 舒适宜人的声、光、色环境 为住院病人创造安静的康复环境,除合理进行医院的总 体布局外,还需在病房内有效的运用建筑材料与构造手段, 防止噪音的干扰。 病人都是来自多姿多彩的生活环境,只有多色彩的病房 环境才能使病人消除对单一的“白色病房所产生的陌生,紧 张
10、等不良心理。 2、总体设计要求 2.1 建筑设计要有特色,要有李庄特点,可以作为地标。立面 造型以庄重、典雅、大方,方正为主,内部装修应反映医疗建 筑特点,体现现代、实用、经济、美观的设计思想。 2.2 将现代化医院与中国古朴、大方、庄重建筑有机地融为一 体。其色彩运用和外形设计应与周围环境协调,妥善处理功 能、技术、形象的关系。在建筑形式和风格上突出特色的同 时,要充分体现医院的人文关怀。 2.3 规划设计应根据现代化医院的设计理念,结合新医院的 7 建设规模,采用功能分区合理的布局形式,充分考虑医院各 单位布局之间的相互关系,结合现代医疗流程、交通、动线 及不同人流、物流分流的要求,保证医
11、院日常运转的经济、 高效和合理及与周边环境的有机结合。 2.4 各专业设计必须满足医院医疗设备和各相关系统的要求 且合理设置:如医护人员的行走路线不宜过长,有足够的空 间给医护人员使用使之更好地工作、学习和休息,照明应特 别注意避免眩光等等。 2.5 实行人车分流、人货分流、洁污分流、医患分流。医院的 交通组织要与外围的城市道路交通相衔接,设置三个或以上 出入口,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流线清楚。医院出口附近应按 要求设置机动车清洗消毒场。 2.6 停车要求停车泊位应综合考虑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 泊位的合理分配以及项目各建设期的设置;非机动车停车场 地的设置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2.7、设计
12、者对建筑外型、色彩、灯光、内部功能布局及空间环 境应精心考虑,要求装饰风格应与整体空间相协调;装饰材 料与原设施材质相协调,无明显修饰感;光色最好选择显色 性好且略偏暖色的。根据使用功能及工艺要求,充分考虑自 然采光和通风,简洁明快而又不失稳重,素雅柔和中体现时 尚美观。病房内应充分体现人性化要求,突出营造亲切、温 馨、舒适的氛围,注意色彩、材料组合产生的视觉效果,营造 家庭式气氛,并符合卫生学要求。 8 2.8 设计不但要侧重外形的美观大方和柱网结构合理,能表 明建筑方案的设计构思和特点、建筑群体和单体的空间处理、 立面造型和环境营造、环境分析(如日照、通风,采光)等,还 要站在全院整体规划
13、的角度去理顺功能分区、交通流线等布 局。尤其应该突出内涵,即按照医院住院大楼的流程去优化 设计方案,合理布局医疗功能用房以及医疗流程、详尽阐述 布局特点。通过图形、文字、数字等方式清晰、明确反映交通 组织(包括水平、垂直、各出入口的布局以及安全疏散设计和 与其他建筑关系),无障碍、楼内人流(医患)、物流、洁污流 程。 3、规划条件 3.1 用地概况 用地位置:同济李庄医院在李庄镇开发区 E2-2/01C5 位置, 占地面积为 22085.82 平方米,E2-1/01G1 位置(公共绿地面 积),占地面积 1197.47 平方米,,E2-2/01C5 位置(公共绿地面 积)5368.12 平方米
14、,合计为 28651.41 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地 面积为 6565.59 平方米。 3.2 城市设计要求 城市设计要求要符合李庄文化特点,污物排放要符合规定和 流程。 4、建筑规模 4.1 拟建项目等级:国家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4.2 门诊容量:1200 人天 9 4.3 总建设规模(总床位数):400 床; 4.4 总用地面积:为 28651.41 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化为 6565.59 平方米 4.5 总建筑面积:55000(地下室一层大约:3000;地上总 建筑面积一期工程 1500、二期工程总建筑面积 53500) 4.6 机动车泊位:360 个 5、具体设计要求 (1)功能分区与建
15、设规模表: 序号 功能区 规范比例 参考面积(2) 1 门、急诊、医技大楼 45 20000 2 住院部 39 20000 3 体检中心 1500 4 后勤保障系统、院内生活 12 6000 5 行政、学术交流中心 4 7500 合 计 55000 说明:以上各功能区建筑面积均为建议指标,各设计单位可 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 面积分配大致比例:急诊部 3% 门诊部 15% 住院部 39% 医技科室 27%,保障系统 8% 行政管理 4% 院内生活 4%。 (2)病房科室配置见下表: 科别 床位 科别 床位 10 内一科 32 床 外一科 32 床 内二科 32 床 外二科 32 床 内三科 3
16、2 床 外三科 32 床 内四科 32 床 外四科 32 床 内五科 32 床 儿科 32 床 妇产科 32 床 ICU 32 床 门急诊 16 合计 400 床 5.1 急诊部 5.1.1 建筑组成 急诊区包括挂号、收费、候诊、诊断室、输液区、治疗室、 清创室、换药室抢救室、抢救监护室、急诊药房、观察室、检 验室、急诊手术室、医务人员办公区、接诊分诊、护士站、器 械存放区污洗室、杂物贮藏室、值班更衣室、厕所等。可选择 设置挂号室、病历室、药房、收费室、化验室、X 线诊断室、功 能检查室、重症监护室。 5.1.2 设计要求 (1)设计应体现现代急救医学特点,反映先进的急救中心的 设计理念。 (
17、2)急诊部应自成一区,单独设置出入口,应便于急救车、轮 椅车的停放。 11 (3)急诊部与门诊部、医技部、手术部应有便捷的联系,急救 车应可直接到达急诊部。 (4)急诊部内除按常规设置相应功能外,必须设置以下功能: 抢救室 2 间、小型手术室 1 间。 (5)抢救室应直通门厅,有条件时,宜直通急救车停车位,面 积不应小于每床 30,门的净宽不应小于 1.10m。 (6)应配置供给氧气、吸引等医疗气体的设备管道。 抢救监护室内平行排列的观察床净距不应小于 1.20m,有吊 帘分隔者不应小于 1.40m,床沿与墙面的净距不应小于 1m。 (7)平行排列的观察床净距不应小于 1.20m,有吊帘分隔者
18、不 应小于 1.40m,床沿与墙面的净距不应小于 1m。 (8)根据需要设隔离观察室或单元。并应设单独出入口,入口 处应设缓冲区及就地消毒设施。 (9)应配置供给氧气、吸引等医疗气体的设备管道。 (10)输液室由治疗间和输液间组成,应配供氧终端。 5.2 门诊部 5.2.1 建筑组成 门诊区包括门诊、住院西药房、中药房、门诊检查治疗中 心、胃肠肛门专科、泌尿外科、内科、妇产科、骨科、耳鼻咽 喉头颈外科、口腔科、眼科、普通外科、胸外科、颅脑外科、 肿瘤综合治疗、营养咨询门诊、疼痛门诊、发热门诊、中医科、 皮肤科、康复理疗科门诊、行政办公用房等。 5.2.2 设计要求 12 (1)日门诊容量:12
19、00 人次。 (2)科室的分布要符合医疗流程,使病人能尽快按流程办理 挂号、分诊、就诊、收费、检查、治疗或取药等就医手续,减 少人群交叉走动。 (3)每个诊区应设相对独立的候诊区,各区间可有相互连通 的通道,各专业诊区分布应科学合理,配备相应的普通诊室、 主任诊室、医务人员办公室、更衣室、门诊、手术室、检查室、 治疗室、消毒间、储物间等,同时按专业的要求配备设备和 家具。 (4)其他辅助设施 a.可 单 独设 置、公用或利用医技科室的用房及设施:X 线检查 室、功能检查室。 b 各科酌情设置:换药室、处置室、清创室; c 厕 所 设置要求: 1)病人使用的厕所隔间的平面尺寸,不应小于 1.10
20、mX1.40m,门朝外开,门闩应能里外开启。 2)蹲式大便器宜,大便器旁应装置“ 助力拉手” 。 3)厕所应设前室,并应设非手动开关的洗手盆。 4)如采用室外厕所,宜用连廊与门诊、病房楼相接。 5)应设无障碍专用厕所。 6)男、女公共厕所应各设一个无障碍隔间厕位。 7)无障碍专用厕所和公共厕所的无障碍设施与设计要求应符 合有关的无障碍设计规 13 厕所按日门诊量计算,男女病人比例一般为 1:1,男厕每 100 人设大便器 1 个,小便器 2 个;女厕每 100 人设大便器 3 个。 病人卫生间与医护人员卫生间宜分开设置,卫生间宜 设置前室,病人卫生间的蹲位数可按病人全日门诊人次计算。 (5)、
21、设发热门诊:约 100 平方米,发热(隔离筛查)门诊应 自成一区,靠近急诊部,要求有直接对外出口,设隔离室(带 卫生间)、治疗室(两间)、门诊室、卫生间各一间。 (6)、一般诊查室的开间净尺寸不应小于 3m,进深净尺寸 不应小于 3.90m,面 积不小于 12m。单 人诊查室的开间净尺 寸不应小于 2.60m,进深净尺寸不应小于 3m,面积不小于 8m,诊断室最好医患分开进入,拥有各自的区域,不交叉。 (7)妇科设人流手术室、咨询室、隔离诊室、妇科检查室、 手术室、休息室及专用厕所。宜采用不多于二诊室合用一个 妇科检查室的组合方式。妇科应自成一区。有条件时,宜设 单独出入口。各室应有阻隔外界视
22、线的措施。 (8)耳鼻喉眼科设诊断室、手术室、测听室、前庭功能室室、 内镜检查室(包括气管镜、食道镜等)。初检室(视力、眼压、 屈光)、诊查室、治疗室、检查室、暗室。 (9)口腔科设 X 光室、暗室、镶复室、消毒洗涤、矫形室资 料室。要求 1.诊查单元每椅中距不应小于 1.80m,椅中心距 墙不应小于 1.20m。2.镶复室宜考虑有良好的通风。 5.3 医技部分 14 医技部的布局应本着方便各相关科室使用的原则,并应 最大限度的提高使用效率。科室内布局应满足医疗设备的使 用要求,体现科学合理的使用流程,并为科室发展预留必要 的发展空间。医技部设置放射科、检验科、药剂室、功能检查 中心、病理科、
23、血库、营养部、超声科、手术室等功能科室。 a 放射科建议配置: CR 机、 DR 机、CT 机、数字造影机等。 b 检验科配置:临检、生化、免疫、微生物、遗传等功能。 c 超声配置:B 超、彩超等。 d 病理科设置:解剖室(宜与停尸间结合设置)、诊断室、技术 室、巨检室、标本室等。 e 窥镜设置:各种 窥镜诊疗 台。 f 血库设置:配血、储血、发血等功能。 g 功能检查设置:肺功能室、心脑电图室、超声心动室、电生 理室等。 h 介入治疗配置:DSA 机、B 超介入治疗机等。 i 血液透析设置:血液透析室 k 理疗设置:理疗室、运动治疗室等。 l 手术室应便于和外科病房及医技部联系。 m 药剂室
24、设置:门诊药房、住院药房、煎药房等,也可考虑配 液中心运行模式。 n 营养部:为患者提供医疗营养治疗功能, 医技部的布局应本着方便各相关科室的使用原则,并应最大 限度的提高使用效率。科室内布局应满足医疗设备的使用要 15 求,体现科学合理的使用流程,并为科室发展预留必要的空 间。 5.3.1 建筑组成 主要由放射科、功能检查室、血库、药剂科、静脉输液配制 中心、临床营养科、检验科、透析中心、中心供应、病理科、 科研中心、外科 ICU、阅览室等。 5.3.2 主要设计要求 (1)放射科: a、由放射设备机房控制室、 办公室、登记室、接诊候诊区、 工作区、医务人员值班休息室等。 b. 放射科设 C
25、T 两台、DR 一台、CR 一台。 c.放射检查 室采用病患者与医 务工作人员分别使用不同通道 的复廊式布局。 d.独立供电,变电房与设备房的距离不超过 200 米。 e.透 视 ,摄 片室前宜 设候诊处。设有肠胃检查室者,应该调钡 处,暗室宜与摄片室贴邻,并有严密的遮光措施 f.x 光治疗室应该自成一区,设 x 线深浅部治疗室各一间, 。防 护门和迷路净宽不应该小于 1.2 米,转弯处净宽不应该小于 2.1 米。对诊断室和治疗室的墙身,楼地面,门窗,防护屏障 按规定采取安全可靠的保护措施。 G 方便病人使用 (2)功能检查室 包括各种检查室(肺功能、脑电图、肌电图、脑血流图、心 16 电图、
26、超声等);处置室、医办、护士站、治疗室;病人、医护人 员更衣;厕所。 要求:1 脑电图适宜采用屏蔽措施。2、功能检查区采用病 患者与医务工作人员通道分离的复廊式布局。3、超声、电生 理、肺功能宜各自成一区 4.与门诊部、住院部有便捷联系。 (3)检验科 设临床检验室、生化检验室、微生物检验室、血液实验室、细 胞检查室、血清免疫、洗涤间、试剂室、材料库房、主任办公 室、值班室、更衣室,办公室。 A临床检验科应设于近检验科入口,为门诊服务的临床检 验应有标本采取室和等候处。 b 生化检验室应该设置通风柜,仪器室,药物室,防震天平 台,并有贮藏贵重药物和剧毒药品的设施。 c 细 菌 检验 室应该设
27、置于检验科的尽端,设置无菌接种室时, 应该有前室。 d.如设培养室,操作台应右侧采光。 (4)血库 由贮血、配血、发血、清洗、灭菌消毒、工作人员更衣厕所 等组成, 要求 1.宜自成一区,宜邻近手术部。 2.贮血与配血室应分室设置。 3 应配置发血化验核查小间,贮血与配血应分成独 立小间。 17 (5)药剂科 构成为:门诊药房:发药处、调剂室、药库、办公、值班、更衣; 住院药房:摆药室、药库、发药厅、办公、值班、更衣; 中药房:中成药库、中草药库、煎药室。 中西药房面积可按药房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 1-3%。平均 2%。可以按 药房面积=(病床数+门诊病人数)(0.3-0.4)平方 米计算。 要求
28、:1.门急诊药房与住院部药房应分别设置。 2.药库和中药煎药处均应单独设置房间。 3.门诊、急诊药房部份的中、西药房宜分开设置。 4.儿科和各传染病科门诊宜设单独发药处。 (6)静脉输液配制中心 要求与药剂科、临床营养科相邻,需设置净化空调系统、药 物储备室、清洁区、半清洁区、污染区、更衣区等。 (7)病理科 由取材,制片,标本处理(脱水、染色、蜡包埋、切片)、镜 检,标本阵列,洗条消毒,以及病理解剖等组成。 要求:1.自成一区,宜与手术部邻近。 2.病理解剖室宜和太平间合建,与停尸室宜有内门 相通;并应设工作人员更衣及淋浴设施。 (8)内窥镜 各种纤维内窥镜检查室(上消化道内窥镜检查室、下消
29、化 道内窥镜检查室、膀胱镜检查室、支气管镜检查室、胆道镜 18 检查室、输卵管镜检查室、腹腔镜检查室)、准备间、处置室; 等候、休息、厕所;病人、医护人员更衣;下消化道检查应设 置卫生间、灌肠室、观察室(麻醉); 要求:1.自成一区,与门诊部有便捷联系。 2.各检查室宜分别设置。上、下消化道检查室应分开设置。 (9)理疗科由电疗、光疗、水疗、体疗、蜡疗、泥疗、针灸、 按摩等疗室组成;理疗科设计应按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 (JGJ40-87)有关规定设计。 (10)介入治疗 设 DSA 机房、控制室;机械间、洗手准备、无菌物品间, 治疗间、更衣、厕所、办公、会诊、值班、护士站、资料房,与 急诊部、手
30、术部。 洁净区、非洁净区应分区设置。 (11)营养部:主食制作、副食制作、主食蒸煮、副食洗切、冷 荤熟食、以及库房、配餐、餐车存放、办公、更衣等。 要求:1.自成一区,靠近病房,应有便捷的联系。 2.宜与营养部办公室紧邻或合设,配餐室和餐车停 放室(处),应有冲洗和消毒餐车的设施。 3.营养厨房应避免蒸汽、噪声和气味对病区的窜扰。 4.布局应遵守生产程序和工作流程间的相互关系。 5.4 住院部 19 5.4.1 建筑组成 每层设 1 个护理单元,主要由内 1 科住院部、内 2 科住院 部、内 3 科住院部,内四科(中医科)住院部,内五科(内分泌 科)住院部,儿科住院部,外 1 科住院部、外,2
31、 科住院部、外 3 科住院部、外 4 科住院部、妇产科住院部、手术部、综合 ICU 中心等组成。 5.4.2 设计要求 (1)住院楼走廊中间布置医护人员空间和护士站,以便最 快捷的服务各个病室。医务工作区与病室区分开设置,独立 成区,将朝向景观好的方向让出布置病房。 (2)医务人员与病患通过分设的医务梯和病床梯到达各 病房层,实现医患分流,互不干扰。 (3)消毒供应中心的医疗物品和住院部首层营养食堂的 食物经中央洁梯到护士站和配餐间,再由护士分发到各病室。 污物及尸体通过两端的污梯送至地下层,经过污物出口运出。 (4)病房设单独卫生间、阳台、衣柜。 (5)护理单元配备用房: a 必 须配备的:
32、病房,重病房,抢救室 1 至 2 间、病人盥洗, 浴室,配餐室,库房,护士站,医生办公室,治疗室,医生值 班室,护士值班室,主任办公室,护士长办公室、医护厕所、 工人房、男、女更衣室、配药室、治疗室、污物间及公共卫生 间、配电间、储物间、垃圾间。使打扫工具从病员视线中消失、 20 平车轮椅放置处。 重点监护病房,病人活动室,换药室,处置室,示教室,小化 验室。 c.病房:病房门净宽不应小于 1.1 米, 门扇应设观察窗 单人、双人病房、三人病房比例为:1;2:7。 双人房要考虑扩张到 3 人床 平行二床的净距不应小于 0.80m,靠墙病床床沿与墙面的净 距不应小于 0.60m。 单排病床通道净
33、宽不应小于 1.10m,双排病床(床端)通道净 宽不应小于 1.40m。 病房门应直接开向走道,不应通过其它用房进入病房。 抢救室宜近护士站。 病房走道两侧墙面应设置靠墙扶手及防撞杆。 d 护士站:护士站宜以开敞空间与护理单元走道连通,到最远 病房门口不宜超过 30m,并宜与治疗室以门相连。护士站宜 通视护理单元走廊。 e 配餐室:配餐室应近餐车入口处,并宜有烧开水和热饭菜的 设施 f 污洗室:污 洗室应近 污物出口处,并应有倒便设施和便盆、 痰杯的洗涤消毒设施。 重症监护: g 重点护理病房适宜靠近护士室,不超过 4 床,重病房(抢救 室)适宜靠近护士室,不超过 2 床。 21 h 重症监护
34、室: a.重症监护 病房(ICU)宜与手术部、急 诊部、放射诊断部就近 布置,并有快捷联系。 b.心血管监护病房(CCU)宜与急诊部、介入治疗部就近布置, 并有快捷联系。 c.护 士站的位置宜便于直视观察病人。 d.监护病床的床间净距不应小于 1.20m。监护单元每床不小 于 12m2。 e.应 配置供给氧气、吸引、 压缩空气的设备管道及多个电源 插座。 (6)护理单元盥洗室和浴厕 a 病房厕所宜 设置于每 间病房内。集中设置使用厕所的护理 单元,男女病人比例一般为 1:1,男厕每 16 床设一个大便器 和一个小便器;女厕每 12 床设两个大便器。 b 医护人员厕所应单独设置。 c 设 置集中
35、使用盥洗室和浴室的护理单元,每 12-15 床各设 一个盥洗水嘴和淋浴器,但每一护理单元均不应少于各 2 个。 盥洗室和淋浴室应设前室。 d 病房内的浴厕面积和卫生洁具的数量,根据使用要求确定。 并应有紧急呼叫设施和输液吊钩。 e.病房楼不得设置垃圾管道; 护理单元内不得设置垃圾管道。 (7)妇产科 a 妇产科设检查 室、治 疗室、产前检查 室、待产室、手术室、 22 隔离分娩室、分娩室、隔离待产室、产期监护室、产休室。如 条件限制,隔离待产室和隔离分娩室可兼用。 b 产房.产房应该自成一区,入口处应设卫生通过室和浴厕。 待产室临进产房。一般产房尺寸适宜为 4.25.1 米,剖腹产 为 5.4
36、5.1 米二者的室内装修和 设施和无菌手术室相同。 c.婴 儿室 . 1、应该临近产房区和产休室,设置观察窗。 2.婴儿室宜朝南,应设观察窗,并应有防鼠、防蚊蝇等措施。 3.洗婴池应贴邻婴儿室,水嘴离地面高度为 1.20m,并应有防 止蒸汽窜入婴儿室的措施。 4.配乳室与奶具消毒室不得与护士室合用。 e.洗手池的位置必须 使医护人员在洗手时能观察临产产妇的 动态。 f.母婴同室或家庭产房应增设家属卫生通过,并与其它区域 适当分隔。 (4)手术部 手术区须考虑污物、医护、病人三通道。 手术部自成一区,与外科护理单元就近设置,同时合理组织 医疗路线,在需要时可方便、快捷地直通介入治疗科、ICU、
37、病理科、中心供应室、血库等功能科室。手术室的平面布置 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区要求。 a.布局:手术室的位置和排列必 须避免无关人员进入手术室。 设计必须便于手术套间指定区域内病人、医务人员进出的交 23 通。必须有明确的标识指出手术室的服装要求。 b.手术室的净面积按国际标准不得低于 40 平方米。建有与手 术室控制站进行紧急通话的系统。必须提供能够同时观察四 片的 X 光片观片灯箱。 c.手 术 区域的交通必须满足洁污分流。 d.满足微创手术的设计需要。 e.满 足 净化 层流洁净 手术室的空间高度和相应设备机床面积, 注意避震防吵音。 f.手术室设置以下用房:主任办公室 1 间、医生办公室
38、 1 间, 护士长办公室 1 间,护士办公室 1 间,医生休息室 1 间,护 士值班室 1 间,护士休息室 1 间,男女更衣室各 1 间,手术 室 15 间。就餐室,术前接待室 1 间,病人家属等待区 1 处, 库房 2 间,器材库 6 间,标本处理间,污物间 1 间,敷料器械 准备间 1 间,麻醉器械贮藏室 1 间,每 24 间手术室配备 1 个刷手间、1 个麻醉准备间,清洗室 1 间,消毒室 1 间等。 考虑手术室独立使用的消毒供应室,每间约 20 平方米。 g.手术室的门净宽不小于 1.1 米,手术室除去设施后的净高 宜为 3 米。 h 应设置医用气源装置。 i 手术室应采取防静电措施。
39、 g 手术室、清洁辅助用房不应有明露管线。 k 手术室的吊顶及吊挂件,必须采取牢固的固定措施,手术 室吊顶上不应开设人孔。 24 l 病人视线范围内不应装置计时器。 m 手术室内不应设地漏。 (5)重症医学科(ICU) 设中心 ICU 病区,床位数至少为 20 张。装配垂直层流空气 交通化系统,能独立控制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6) 血液透析室、可自成一区。治疗床(椅)之间的净距不 得小于 1.20m,通道 净距不得小于 1.30m。 病人浴厕应单独设置,同时设有淋浴器和浴盆。应符合三级 净化标准,并在入口处设第二次换鞋、更衣处。 应设观察窗。 5.5 行政楼 包括院办、人事、医务、护理、学术会
40、议厅(兼电化教室)、信 息中心、病案室、医学统计室等。 5.6 医院保障系统 保障系统主要有自动制供氧气系统、消毒供应室、耗材库房、 后勤物资库房、煎药处、洗涤中心、病人营养食堂、停尸房、 尸验间、医疗废物暂存点、污水处理、配变电间、超市、职工 活动中心及其他用房。 a.中心消毒供应室:中心消毒供 应室由收受,分类,清洗,敷 料制作,消毒,贮藏,分发和更衣等室组成。区域划分为污染 区:收件、分类、清洗、消毒、推车清洗。 清洁区:敷料制备、器械制备、灭菌、质检、一次性用品库、 要求 1.应自成一区,设置在医疗区,宜靠近手术部,并有直 25 接联系。 2.严格按“三区制 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
41、设置,并应按 单向流程布置。工作人员辅助用房,自成一区。 3、平面布置应该符合工艺流程和洁污分区的要求。消毒室应 该贴邻贮存,分发室,并有传递窗相通。清洗室应分别设置 通用和专用洗涤池。 b.辅助用房:设置洗涤中心、太平间, 洗衣房:设收件、分类、浸泡消毒、洗衣、烘干、烫平、缝纫、 贮存、分发、休息、更衣等室。 要求 1.如洗衣房设施社会化,应设收集、分拣、储存、发放。 2.自成一区,应按照工艺流程来进行平面布置。 3.污衣入口和洁衣出口处应分别设置。 4.宜单独设置更衣休息和浴厕。 5.设置在病房楼底层或地下层的洗衣房应避免噪声对病区的 干扰。 6.工作人员与病人的洗涤物应分别处理。 太平间
42、:, 1.宜独立建造或在病房楼的地下层设置。 2.解剖室应有门通向停尸间。 3.尸体停放数宜按不低于总病床数 1%计算。 4、太平间适宜设遗体告别室。室内应该防老鼠。 c.防火与疏散:除遵守国家现行规范外,且应该满足综合医院 防火与疏散的有关规定。 26 d.太平间应该在医院的隐蔽处,与主体建筑有适当隔离,尸 体运送路线禁止与出入路线交叉。医疗废物暂存点要与病区 有一定距离,出入方便。 5.7 地下室 包括污水处理、太平间、地下停车场等。其中: 考虑今后机械停车库的扩容。 考虑防洪。 考虑路面标高等。 5.8 会议教学中心:500 人多功能会议厅 1 间、100 人多功能 会议厅 2 间、50
43、 人多功能会议厅 2 间。 5.9 体检中心 先期按 1500 平方米建设成李庄卫生院,今后可改为体检 中心,设置各诊断检查室,需有接诊、候诊、休息区,预防保 健科设宣教室、档案室、儿童保健室、妇女保健室、免疫接种 室、更衣室、办公室。心理咨询室、优生优育咨询室。 6、其他专业要求 6.1 结构设计要求 (1)结构设计应先进合理,经济实用,方便施工。 (2)结构设计应充分优化钢筋、混凝土等主材的设计,在保证 结构符合国家有关规范和安全的前提下,降低造价,节约成 27 本。 (3)充分考虑工程一期与二期施工结合处结构施工工艺的科 学性,确保经济、合理性。 (4)充分考虑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期间周围已
44、有建筑物的结构 安全性,设计补强图纸。 6.2 给排水设计 供水按 600 张床位考虑,设置集中热水供应。排水、雨水及 各种污水处理按市政有关规定、规范设计并充分考虑与医院 现状条件的衔接。 6.3 机电设计要求 空调通风系统:空调:设置中央空调、通风系统。空调系统应 依据不同的功能进行合理分区,选择恰当地位置设立分液装 置,便于节能、操作维修以及管理,不同的部位应根据医院 设计规范的要求设置一般或恒温空调。大楼内新风配比合适, 即保证一定地新风比例,要求高效节能。空调的回风口应安 装有效的过滤消毒设备,新风口应远离冷却塔排风口、烟囱 排烟口及所有排气口,新风口排气口间应有足够的距离。要 结合
45、气候特点,按建筑功能不同的需求和特点设计合理的空 调系统(含生物洁净空调系统),有效防止院内交叉感染,达 到容量合理、布局科学、切换方便、使用方便。考虑节能环保 要求,手术室、ICU、放射科等系统要独立控制。符合应符合 规范的要求, 医疗气体:设液氧站、真空泵站,采用调频、射流等技术实施 28 中心供氧、中心吸引及压缩空气集中供应。手术室设笑气、 氮气(咨询麻醉科)等独立供气系统。氧气管路布局必须符合 安全要求,负压吸引管路需有防堵技术设施。 强电系统:采用双回路不间断供电系统,保证用电安全、节能、 可靠。整体建筑群设可靠防雷设施,应按国家标准考虑等电 位接地。 弱电系统:弱电系统应包括消防自
46、动报警和自动喷淋系统、 物流传输系统、闭路电视系统(联通有线电视)、电话系统、广 播系统(如背景音乐)、多功能呼叫对讲系统、病房闭路电视 监控系统(如手术室、重症病房)、楼宇自控及安保监控系统、 闭路电视教学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多媒体查询系统、会 议扩声及系统、防雷接地系统。等。 电梯(包括垂直及手扶电梯):满足各类医患人流、物流使用 要求,洁污分流、医患分设;电梯的位置和数量应按需要合理 设置:门急诊应设手扶电梯、垂直电梯应考虑与步梯(走火通 道)相邻。 物流传输系统:特指除电梯等垂直交通系统以外,其他目前 医院使用管道传输系统或轨道传输系统等,设计单位可以在 设计方案中提出有关建议。 6
47、.4 环保节能设计要求 设计应将环境保护工作作为建设的首要条件,以建设绿 色医院为基本原则,医院将在下列各方面严格执行国家各级 政府部门的有关规定和标准: 29 把环保保护作为建设规划的目标之一,以建设绿色医院为理 念,广泛采用环保技术与材料,本大楼的污水、污物、粪便等 处理方案遵照政府环境保护部门的环境评价、核定处理方案 进行,做到处理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 使用。医院在下列方面严格按国内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规定 和标准进行实施:废水排放、污水管理;生物化学废物 措施;放射性屏蔽措施危险品的安全处理和储存;卫 生排废管理医疗安全消防和安全措施药品管理(9) 环保型建筑材料的选择
48、与使用(10) 医用垃圾的处理措施等。 6.5 消防设计要求 6.5.1 医院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 6.5.2 防火分区 6.5.3 医院建筑的防火分区结合建筑布局和功能分区划分。 防火分区内的病房、产房 、手术部、精密贵重医疗装备用 房等,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1 小时的非燃烧体与其他部分隔 开。 6.6 室外配套设计 6.6.1 室外配套设计包括室外道路、景观等。 6.6.2 合理布置绿化、水体及景观,方便户外交流休息,室外 交通流线清晰,满足消防要求,室内外功能与视觉效果完美, 建筑与景观和谐统一。 6.6.3 将在四周建立较宽的绿化带,并设置了休息廊和亭以供 病人休息,调节心情,有利病人
49、的恢复。为了争取更大的绿 30 化面积,院内停车场用植草砖,为环境提供更多的绿地。 6.6.4 在靠近公路的边界种植高大的观赏乔木,同时种植迎春 花、夹竹桃等灌木,以阻隔公路及汽车噪声影响。 六、交通要求 医院的交通流线是否通畅,直接关系到医疗行为和就医 流线的便捷和效率。医院的交通组织,除应符合一般的交通 组织原理外,还应符合医院的医疗流程,并充分考虑到医院 组织模式的可变性,为医疗流程的变化留有余地。 6.1 组织便捷的建筑外部交通 6.1.1 总平面布置中考虑急诊与门诊入口分设,单独留出急诊 “绿 色通道” 6.1.2 留出医护人员单独出入口,突现医患分流。 6.1.3 充分考虑机动车拥有量的大量增加,结合人车分流,将 停车场库放入地下,采用地下地上结合。 6.2 设计流畅的建筑内部交通 创造出良好的建筑就医环境为病人服务。在设计中,明确 医护人员完整独立的工作区域,符合专业学科细分,边缘学 科渗透,功能区域可变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最终达到如 下目标:目标明确、流线清晰、联系迅速、医患分流、各自领 域不被穿越,建立一个以病人为中心,医护人员方便使用的 医院诊疗环境。 31 七、公建配套要求 拟建项目的用水由市政供水管网提供。 雨水经医院的排水设施汇集排入市政管网。 生活污水排入经汇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