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路勘测设计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道路通行一般有(基本通行能力) 、 (可能通行能力)和(设计通行能力)三种。 2公路采用回旋线作为缓和曲线是在(前轮转角小于 5) 、 (速度恒定)和(转向角速 度恒定)三方面进行选择。 3道路勘测设计的依据有(技术标准) 、 (交通条件) 、 (自然条件)和(道路网) 。 4工程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对工程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技术可行性) 、 (经济合理 性)和(实施可能性)四个方面进行综合研究。 5新建公路的标高设计一般有()和()两种,在弯道路段为() 。 6汽车行驶理论里的 D 称为(动力因素) ,它的物理意义是(单位车重的有效牵引力) 。 7平
2、面交叉存在交错点是影响交叉口行车速度、通行能力和交通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 其中以(冲突点)对交通的干扰和行车安全影响最大,其次是(合流点)再其次是(分 流点) 。 8互通式立交根据交叉处车流轨迹的交错方式和几何形状的不同,可分为(完全互通 式) 、 (部分互通式)和(环形互通式立交)三种类型。 9平面线形是由(直线) 、 (缓和曲线)和(圆曲线)三种线形要素组成。 10越岭线垭口两侧的展线方式有(自然展线) 、 (回头展线)和(螺旋展线)三种。 11汽车行驶理论的 D 称为(动力因素) ,它的物理意义是(单位车重的有效牵引力) , 它的表达式 D=(T/G-R w/G=(f+i)+/g) 。
3、12汽车行驶阻力包括(空气阻力) 、 (道路阻力) 、 (惯性阻力) 。 13直线最大长度包含两个方面,即(长直线最大长度)和(短直线最大长度)两种。 14从线形的协调性看,基本型线形组合宜将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之长度比设计成 (1:12:1) 。 15道路净空由(净高)和(净宽)两部分组成。 16公路根据(交通量)及其(使用任务、性质)可分为五个等级。 17 规范规定同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就不小于行车速度的(6 )倍为宜。 18山岭区公路按路线所处的位置不同大体可分为(沿溪线) 、 (越岭线)和(山脊线) 三种线。 19道路勘测设计的程序有(一阶段设计) 、 (两阶段设计) 、 (三阶段设
4、计) 。 20汽车行驶的横向稳定性包括(横向滑移和横向倾覆) 。 21汽车行驶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牵引力等于各种行驶阻力之和,牵引力小于或等于轮 胎与路面之间的附着力) 。 22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应采用(停车)视距,其它各级公路除应满足(会车)视距外, 还应在适当间隔内设置保证(超车)视距的路段。 23我国现行规范 将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 、 (主干路) 、 (次干咱)和(支路)四 类。 24越岭线的展线方式有(自然展线) 、 (螺旋展线) 、 (回头展线) 。 25确定道路竖曲线最小半径时,凸形竖曲线一般以(视距)为控制因素。凹形竖曲线 一般以(缓和冲击)为控制因素。 26常用的定线方法有(
5、纸上定线)和(实地实线)两种。 27路拱的形式有(直线式) 、 (抛物线式) 、 (直线加曲式)等。 28常用的交通组织方法有(限制车流行驶方向) 、 (设置专用车道) 、 (渠化交叉口) 、 (信号管制) 。 29平面交叉口的布置形式有(加铺转角式) 、 (分道转弯式) 、 (扩宽路口式)和(环形 交叉)四种。 30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当平面曲线半径小于等于(250 米)时,应在平面线(内 侧)进行加宽。加宽分(三)类,其中(四)级公路和(山岭、重丘区的三级)公路采 用第一类加宽。 31行驶在公路上的汽车是多种多样的,但作为设计依据分三类,即(小客车) 、载重 车和(半挂车) 。其中高速公
6、路和一级公路以(小客车)设计车型。 32沿溪线的选线要点是(河岸的)选择, (路线高度的)选择和(跨河地点的)选择。 33机动车行车道宽度的确定主要取决于(交通量) 、 (设计车辆尺寸)以及(安全距离) 。 34超高缓和段的形式过程有(直线)和(缓和曲线)两种形式。 35越岭线的纵坡设计中,除了控制最大纵坡和坡长外,也应控制(平均纵坡) 。为了 争取高程,不得设置(反坡) 。 36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其重心轨迹的几何特点是(连续) 、 (曲率连续)以及(曲率变 化率连续) 。 37新建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对于有中央分隔带的公路是指(中央分隔带的边缘) ; 无中央分隔带的公路是指(路基边缘) ;在
7、设有超高加宽路段为(未超高未加宽前路基 边缘) 。 38我国的城市道路网一般有(方格网式) 、 (环形放射式) 、 (自由式)和(混合式)四 种结构形式。 39在公式 =G a/GT 中, 称(海拔荷载修正系数) , 称(海拔系数) 。 40立体交叉按相交道路结构形式划分为(上跨式)和(下穿式)两类。 41汽车行驶理论的 D 称为(动力因素) ,它的物理意义是(单位车重的有效牵引力) , 它的表达式 D=(T/G-R w/G=(f+i)+/g*) 。 42作为决定道路等级和拟建道路修建次序的交通量是(设计)交通量。 43不设超高的平曲线半径公式是(R=V2/127(-i h) ) 。 44平面
8、线形的主要组成要素是(直线) 、 (缓和曲线) 、 (圆曲线) 。 45按照道路在城市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城市道 路分为四类:(快速路) 、 (主干路) 、 (次干路) 、 (支路) 、 46平面交叉布置的形式有(加铺转角式) 、 (分道转弯式) 、 (扩宽路口式)和(环形交 叉)四种。 47常用的路拱形式有(抛物线) 、 (直线接抛物线) 、 (折线形)三种。 48目前常用的土石方调配方法是(土石方计算表调配法) 。 49超高缓和段的形成过程有(直线)和(缓和曲线)两种形式。 50 (合流点) 、 (分流点) 、 (冲突点)统称交错点。 51公路纵断面要素为(
9、直线)和(抛物线)两种。 二、判断题 1挖方路段不能设置 0.25%的纵坡。 () 2交通量小于通行能力。 () 3土石方计算和调配中,1m 3 普通土不能填筑 1m3 路基。 () 4对向行驶的双车道公路,根据需要应设置保证具有超车视距的路段。 () 5土石方调配复核时,有借方就不会弃方,反之有弃方就不应有借方。 () 6中央分隔带是由中间带和两条左侧路缘带组成。 () 7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规定:只有平曲线半径小于 250 米时,才在平曲线内侧加宽。 () 8缓和曲线设置的可能条件一定是:2。 () 9明弯与凸形竖曲线及暗弯与凹形竖曲线的配合是合理的,悦目的。 () 10V/C 比值越大,
10、则道路的服务水平越高,反之亦然。 () 11越岭线可根据需要设置反坡。 () 12只修建一座立交桥的立交一定是部分互通式立交。 () 13同一等级道路的凹形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小于凸形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 () 14中央分隔带就是中间带。 () 15为了克服高差,越岭线可以不断交替地运用最大纵坡(并达到极限坡长)和缓和坡 段。 () 16无交通管制的情况下,四路交叉时的冲突点有 16 处。 () 17设计锯齿形街沟的目的是为了加速排水,从而保证行车安全。 () 18V/C 比值越大,则道路的服务水平越高,反之亦然。 () 19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规定:只有平曲线半径小于 250 米时,才在平曲线
11、内侧加宽。 () 20汽车的最高速度与最小稳定速度的差愈小,表明汽车对道路阻力的适用性愈强。 () 21当圆曲线半径大于一般最小半径时,可以不设超高,因此一般最小半径也称为不设 超高的最小半径。 () 22中央分隔带就是中间带。 () 23挖方+借方=填方+弃方() 24汽车行驶的必要条件是驱动力必须大于或等于各种行驶阻力。 () 25 规范规定反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以不小于 6V 为宜。 () 26经济运距就是免费运距。 () 27确定最大纵坡只需要考虑汽车的爬坡性能。 () 28为了克服高差,越岭线可以不断交替地运用最大纵坡(并达到极限坡长)和缓和坡 段。 () 29平纵线形配合得好是竖曲
12、线的起、终点分别放在平曲线的两个缓和曲线上。 () 30大中桥起点之间的土石方数量,应计入路基土石方工程数量内。 () 31计价土石方=挖方数量+ 借方数量。 () 32越岭线纵面设计既要控制最大纵坡,还要控制平均纵坡。 () 33当计算所得的超高横坡小于路拱坡时,应路拱横坡作为超高横坡。 () 34计价土石方=挖方+ 填方+借方。 () 35CAD 是词组 Computer Aided Drawing 的缩写。 () 36从视觉分析的角度考虑,回旋线参数 A 的取值范围 RA3R。 () 37雨水管管顶最小覆土深度一般不小于 0.5 米。 () 38道路用地和道路建筑限界的意义是一样的。 (
13、) 39控方+借方=填方+弃方。 () 40设置环形交叉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消除冲突点。 () 41设置缓和曲线的可能条件是 2。 () 42公路设计由公路几何设计、公路结构设计组成。 () 43对向行驶的双车道公路,全线都应保证超车视距。 () 44纵向调运方+借方= 填方。 () 45大、中、小桥位的选择都必须服从于路线走向。 () 46平、竖曲线组合设计时,不管半径多大,平曲线都应与竖曲线重合。 () 47交叉口的交错点中合流点最危险。 ( ) 48选线就是选定公路的中线。 () 49菱形立交为部分互通式立交。 () 50当计算所得的超高横坡小于路拱坡时,应路拱横坡作为超高横坡。 () 51
14、外业测量中所在长度取至厘米已能保证精度。 () 52对向行驶的双车道公路,全线都应保证超车视距。 () 53公路设计包括几何设计、结构设计两类。 () 三、名词解释 1平均纵坡:一定长度的路段纵向克服高差与路线长度之比。 2临界车速:每一排挡都存在各自的最大动力因素,与最大动力因素对应的速度为临 界车速。 3、行车视距:为了保证行车安全,司机识别前方信息作出的正确反映而必须的沿路面 行驶的最小必要安全距离。 4断背曲线:两同向曲线以短直线相连接。 5设计车速:设计速度(又称计算行车速度) ,是指当气候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 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几何要素、路面、附属设施等)的影响时,中等驾
15、驶技术的 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 6冲突点:来自不同方向的车辆以较大角度相互交叉的地点。 7横向力系数:单位车重的横向力。 8合成坡度:路线纵坡与弯道超高横坡组合而成的坡度。 9经济运距:填方用土来源一是路上纵向调运,二是就近路外借土,是移挖作填,纵 向调运还是路外借土有个限度距离,在这个限度距离内移挖作填,纵向调运经济,超过 这个限度距离,路外借土经济,这个限度距离就称为经济运距。 10停车视距:汽车司机看到前方障碍特直到前方障碍物安全停车,汽车沿路面行驶所 必须的安全距离。 11路幅:公路路基顶面的两路肩外侧边缘之间的部分。 12交织角:是进环车辆轨迹与出环车辆轨迹的平均
16、相交角度。它以距右转机动车道的 外缘 1.5 米和中心岛边缘 1.5 米的两条切线交角来表示。 13道路红线:区分城市道路用地与生产用地、生活用地及其它用地的界限。 14动力因素:某型汽车在海平面高程上,满载情况下,每单位车重克服道路阻力和惯 性阻力的能力。 15识别距离:为了保证行车安全,司机识别前方信息作出的正确反映面必须的沿路面 行驶的距离。 16部分互通式:相交道路的车流轨迹线之间至少有一个平面冲突点的互通立交。 四、选择题 1高速公路道路净空高度要求为(C 、5.0m) 。 2当设计速度 V=100Km/h,其不设超高的一般最小半径为( C、4000m ) 。 3下列几组平纵组合设计
17、中,最佳的组合为(B) 。 4确定车道数和车道宽度所采用的交通量是(C、第 30 位小时交通量) 。 5双车道公路平曲线上路面加宽值与(D、平曲线半径)有关。 6汽车在平坡路段匀速行驶时,不存在(C、坡度阻力 D、惯性阻力) 。 7三阶段设计的编制顺序为(A 、初步设计 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 。 8目前我国采用的设计小时交通量取“交通量频率曲线”的:(A 、第 30 位小时交通 量) 9在某瞬间,汽车的动力因数为 D,道路阻力为 ,若汽车为加速行驶,则: (C、D) 10线形设计时,在景色单调的地点直线长度最好控制在以下范围内:(A 、20V 以内) 11下列平曲线和竖曲线的线形组合哪种是合理
18、的(A. 暗弯与凸形竖曲线 B.明弯与凹形 竖曲线) 12某路段填方为 2000 m3,挖方普通土 2100 m3,本桩利用后为:(A、填缺) 13三阶段设计的编制顺序为(A 、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 14 标准中规定的各级公路所能适应的交通量是指(C、年平均日交通量) 15新建二级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是以(C、未加宽前的路基外侧边缘)标高为准。 16在交通量不大,车速不高且转弯车辆少的交叉口宜采用(B、加铺转角式) 17公路弯道加宽一般在(C 、内侧)进行。 18新建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方式一般采用(A 、内边线旋转) 。 19在路中央画线,严格实行分道行驶的双车道公路一般情况应保证(
19、A 、停车)视距。 20横净距是指视距线至(D、行车轨迹线)的法向距离。 21 标准里对纵坡度为 6%的坡长限制为 800m,纵坡度为 7%,的坡长限制为 500m。某路段纵坡设计为二段连续陡坡,i1=6% ,坡长为 125m,则 i2=7%的第二段坡长 最大只能用(C、422)m。 22平原区布线应合理考虑路线与城镇的关系,一般是(C、靠近城镇) 。 23不采用任何措施的平面交叉口上,产生冲突点最多的是(B、左转弯)车辆。 24当海拔高度大于(B、3000 米)时,纵坡设计需要进行折减。 25有信号控制的平面交叉口,一个行车道设计宽度一般在(B、3.5 米)以内。 26匝道设计车速一般是主线
20、车速的(D、 7050%) 。 五、问答题 1、圆曲线半径有哪六种,它们在设计中如何运用? 答:极限最小半径,极限最小半径是路线设计中半径的极限值,采用时需要经过技术、 经济比较,是在特殊困难条件下不得已才使用的,一般不轻易采用。一般最小半径, 一般最小半径是在通常情况下推荐采用的最小半径。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不设超高 最小半径就是指不必设置超高就能满足行驶稳定性的最小半径。最大半径,规范 规 定圆曲线的最大半径不宜超过 10000m。回头曲线极限最小半径,三、四级公路越岭 线在自然展线无法争取需要的距离以克服高差,或因地形、地质条件所限不能采取自然 展线而必须在同一山坡采取回头展线时,方可采
21、用回头曲线。不设缓和曲线的临界半 径,在转向相同的两圆曲线间小圆半径大于不设缓和曲线临界半径且满足一定条件,可 在两个圆曲线间直接相接。 2一个道路工程勘测设计分为哪几种设计方法?并说明各种设计方法的内容及适用条 件? 答:三种:一阶段施工图设计、两阶段设计、三阶段设计。对于技术简单、方案明确的 小型建设项目可采用一阶段施工图设计,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一般采用两阶段设计, 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技术上复杂而又缺乏经验的建设项目或建设项目中的个别路 段,特殊大桥,互通式立交,隧道等,必要时采用三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 和施工图设计。 3纵断面设计中标准 对纵坡设计有哪些主要控制指标?
22、答:最大纵坡;最小纵坡;合成坡度;平均纵坡;高原纵坡折减;坡长限制和缓和坡段; 竖曲线最大、最小半径和竖曲线最小长度。 4汽车的行驶条件充分必要条件是什么? 答:汽车在道路上行驶,当驱动力等于各种行驶阻力之和时,汽车就等速行驶;当驱动 力大于各种行驶阻力之和时,汽车就加速行驶;当驱动力小于各种行驶阻力之和时,汽 车就减速行驶,直至停车。所以,要使汽车行驶,必须具有足够的驱动力来克服各种行 驶阻力,即:T=R ,上式是汽车行驶的必要条件(即驱动条件) 。只有足够的驱动力还不 能保证汽车正常行驶。若驱动轮与路面之间的附着力不够大,车轮将在路面上打滑,不 能行进。所以,汽车能否正常行驶,还要受轮胎与
23、路面之间附着条件的制约。汽车行驶 的充分条件是驱动力小于或轮胎与路面之间的附着力,即 TG k 5.什么是纸上定线?纸上定线有什么优越性?目前应用中还存在什么问题? 答:在地形图上选定公路中心线的方法。优越性是能在很短时间内,借助各种比例的地 形图快速定出多种方案,从而合理取舍。存在问题的,地形图可能与实际情况有误差, 地质,水文地质等不明。故需实地检查。 6选定立交位置根据的条件? 答:相交道路的性质;相交道路的任务;相交道路的交通量;地形条件;经 济条件。 7简述环形交叉的优缺点? 答:车辆连续运行,设有冲突点、美化市容、但占地大,通行能力有限。 8城市道路网有哪几种结构形式? 答:方格网
24、式,环形放射式,自由式、混合式。 9高原纵坡应进行折减,其原因是什么? 答:空气稀薄,燃料燃烧不充分而降低爬坡能力;另外水的沸点低、易开锅、产生汽阻 现象、导致熄火。 10汽车行驶具备何种条件?根据这种条件对路面有什么要求? 答:驱动力大于或等于道路阻力,同时驱动力须小于轮胎与路面间的附着力,这就要求 路面不仅要有一定平整度、而且要有一定粗糙度。 11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 Ls 或回旋线参数 A 由哪些方面确定? 答:旅客感觉舒适;超高渐变率适中;行驶时间不过短;视觉协调、美观; 线形内部协调和外部协调。 12公路曲线的省略条件是什么? 答:在下列情况下可不设缓和曲线:在直线与圆曲线间,当圆曲线
25、半径大于或等于 “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半径不同的同向圆曲线间,当小圆半径大于或等于“不 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小圆半径大于下表所列临界曲线半径,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时: 临界曲线半径 设计速度(Km/h) 120 100 80 60 40 30 临界曲线半径(m) 2100 1500 900 500 25 0 130 小圆曲线按规定设置相当于最小缓和曲线长的回旋线时,其大圆与小圆的内移值之差 不超过 0.10m。设计速度80 Km/h 时,大圆半径(R 1)与小圆半径(R 2)之比小于 1.5。 设计速度80 Km/h 时,大圆半径(R 1)与小圆半径(R 2)之比小于 2。 13回旋线参
26、数 A 或长度 Ls 的确定要考虑哪几种方法? 答:根据离心加速度的变化率确定;按汽车在回旋线上行驶的必要最小时间 3 秒确 定;从超高渐变率考虑;根据视觉条件考虑。由线形协调确定。 14土石方的调配原则是什么? 答:先考虑移挖作填横向平衡;大沟不作跨越调运,尽可能避免和减少上坡运土; 选择适当的运输方式,确定合理的经济运距;综合考虑其它因素,如借、弃方占地。 青苗补偿等;土、石方分别调配;位于山坡上的回头曲线段,先考虑上下线的土方 竖向调运;妥善处理借、弃方问题。 15汽车牵引力是如何产生的?并说明汽车行驶的充要条件? 答:在发动机里,热能转化成机械能,使发动机曲轴产生扭矩。扭矩作用汽车驱动
27、轮而 使轮胎对路面产生水平力 PK,当车轮与路面间有足够的附着作用时,即产生牵引力,该 牵引力与水平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路面对车轮的切向反作用力 Pt,P t 称为汽车的 牵引力。汽车行驶的充要条件是:汽车行驶时应具备牵引力等于各项阻力之和且牵引力 小于或等于道路附着力。 16路桥配合的原则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大、中桥应服从路线总方向并满足桥头接线的要求,桥路综合考虑。一般桥位中线 与水主流方向正交桥梁和引道最好都在直线上,如果在引道布设曲线时,应在桥两端保 持一定的直线段并尽量采用较大平曲线半径。当条件限制时,如斜交过大或河沟过于弯 曲可采取改河措施或改移路线。小桥涵服从路线。
28、 17绘出由下例两种情况下的超高设计图? 圆-反向回旋线 -圆;大圆-回旋线-小圆 18绘图说明道路设计时从哪几方面保证行车视距? 19平面设计中,有哪几种控制半径,如何使用? 答:有极限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不设超高的一般最小半径、最大半径、回头曲线 极限最小半径、不设缓和曲线临界半径六种。 极限最小半径一般不采用,需经过技术经济比较;一般最小半径是一般情况下半径最小 取值;不设超高的一般最小半径是区分是否设置超高的界限;最大半径为 10000 m;回 头曲线极限最小半径只在越岭线的三级和四级公路才能采用,也需经过技术经济比较; 不设缓和曲线和曲线临界半径为转向相同的两个圆曲线间是否可以省
29、略缓和曲线的判断 条件之一。 20什么是经济运距? 答:土石方调配所需费用与借方所需费用相等时,调配的距离,平均运距是挖方中心与 填方中心之间的距离。 21缓和曲线有哪些作用? 答:缓和曲率;缓和超高;缓和加宽。 22道路勘测设计分为哪几种设计阶段?并说明各种设计阶段的内容及适用条件? 答:三种:一阶段施工图设计、两阶段设计、三阶段设计。对于技术简单、方案明确的 小型建设项目可采用一阶段施工图设计,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一般采用两阶段设计, 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技术上复杂而又缺乏经验的建设项目或建设项目中的个别路 段,特殊大桥,互通式立交,隧道等,必要时采用三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
30、和施工图设计。 23试述平、纵组合设计的原则。 答:应在视觉上能自然诱导司机视线,保持视觉的连续性。平、纵线形技术指标大 小应均衡。选择组合得当的合成坡度,以利于路面排水和行车安全。注意道路与周 围环境的配合。 24汽车行驶受到哪些阻力?汽车行驶的充分条件是什么? 答:汽车行驶受到的阻力有空气阻力 Rw;道路阻力 RR;惯性阻力 RI。牵引力等于各种 阻力之和,引力小于或等于轮胎与路面之间的附着力。 25什么是高线?它有何优缺点? 答:高线是指路线高出设计水位较多,基本不受洪水威胁的路线。优点:不受洪水侵袭, 废方较易处理。缺点:路线随山势曲折弯曲,线形差、工程大、遇缺点时需设较高挡或 其它构
31、造物,如避让不良地质路线较低线难。 26勘测设计分为哪几种设计阶段?并说明各种设计阶段的内容及适用条件? 答:三种:一阶段施工图设计、两阶段设计、三阶段设计。对于技术简单、方案明确的 小型建设项目可采用一阶段施工图设计,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一般采用两阶段设计, 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技术上复杂而又缺乏经验的建设项目或建设项目中的个别路 段,特殊大桥,互通式立交,隧道等,必要时采用三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 和施工图设计。 27纵断面设计有哪些主要控制指标? 答:最大纵坡;最小纵坡;合成坡度;平均纵坡;高原纵坡折减;坡长限制和缓和坡段; 竖曲线最大、最小半径和竖曲线最小长度。 28汽车行
32、驶的充要条件是什么? 答:牵引力等于各种阻力之和,牵引力小于等于路面所能提供的最大摩擦力。 29平曲线的连接方式有哪几种? 答:基本型、 “S”型、 “C”型、凸型、卵型、复合型。 30有中央分隔带公路超高有哪几种方式? 答: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绕中央分隔带中心旋转、绕行车道中心旋转。 六、计算题 1已知 JD1 平面曲线要素如下:缓和曲线 Ls=100m;转角 =203030;半径 R=800m;交点桩号 JD1=K1+987.65,JD1 至 JD2 的距离为 1500.35 米。 求:.五个主点的里程桩号;.JD2 的里程桩号。 2某等级公路,其纵断面指标如下表,现有连续三段纵坡 i1
33、=2%,i2=6%,i3=7%,现 i2 坡长为 300m,问坡度 i3 的最大坡长能设计多长? 坡度(%) 5 6 7 8 陡坡坡长限制 700 500 300 200 3已知设计车速 V=60Km/h,横向力系数 =0.10,路拱坡度 i =2%,试求平曲线半径应 为多大?(取整数)若因地形条件限制,只能设 200m 的半径,应怎样处理? 解:R=V 2/127(- i)=60 2/127(0.10-2% )=354 米 设超高 i= V2/127-=60 2/127-0.10=4% 设 4%超高 4某二级公路,变坡点桩号为 K5+030.00,高程为 427.68m。i1=+5%;i2=
34、-4% ;竖曲线 半径 R=2000m,试计算竖曲线诸要素以及桩号 K5+000.00 和 K5+100.00 处的设计高程。 解:= i1- i2=5%-(-4%)=9% L=R=20009%=180 m T=L/2=90 m E=T2/2R=902/20002=2.025 m 竖曲线起点桩号:K5+030-T= K5+030-90=K5+940 m 竖曲线起点高程:427.68m-90 5%=423.18 m 竖曲线终点桩号:K5+030+T= K5+030+90=K4+120 m 竖曲线终点高程:427.68m-90 4%=424.08 m K5+000.00 设计高程:= 423.18
35、+605%-602/20002=425.28 m K5+100.00 设计高程:= 424.08+204%-202/20002=424.78 m 5已知:变坡点的桩号及高程分别为 K1+580 和 123.40m;i1=+5% ;i2=-4%;竖曲线半 径设为 1500m。计算该竖曲线起、终点及 20m 整桩的设计标高。 解:L=(i1- i2)R=135 m T=L/2=67.5 m 起点桩号为:K1+580-T= K1+580-67.5=K1+512.5m 高程为:123.40-67.55%=120.03m 终点桩号为:K1+580+T= K1+580+67.5=K1+647.5m 高程为
36、:123.40- 67.54%=120.7m 6已知设计车速 V=60Km/h,横向力系数 =0.10,路拱横坡 ih=2%(反超高) ,试问此 平曲线半径应为多大? 7已知某一个平曲线 =3240;R=400m;Ls=100m;JD 里程=K4+855.94,试计算此 平曲线的五大桩号里程? 8二级公路变坡点桩号为 K5+030;高程为 452.30m;i1=+5% ;i2=-4%;竖曲线半径为 1800m。计算:竖曲线要素 竖曲线起点, K4+400,K5+000,K5+030,K5+060 及终点 的设计标高。 9已知:Ls=100m;=203 030;JD=K1+987.65;R=80
37、0m。求五个主点里程。 10某三岭重丘区三级公路,变坡点为 K5+480,00,其高程为 186.32m,两相邻坡度为; i1=-4%;i2=+3%;竖曲线半径设为 1000m。求竖曲线起、终点和桩号 K5+465.00, K5+500.00 的设计标高。 11已知设计车速 V=60Km/h,横向力系数 =0.10,路拱横坡 i=2%,试问此平曲线半径 应为多大(取整数)?若因地形条件限制只能设 190m 的半径,应怎样处理? 12,已知 右 =30; R=400m;Ls=80m; JD 里程=K1+500 ,试问此平曲线测设元素以及 平曲线主点的里程。 七、论述题 1道路设计是从哪些方面保证行车视距的?绘图说明怎样检查的? 八、绘图题 1绘图说明弯道设计时如何保证弯道行车视距? 2分别绘出绕边轴旋转的下列情况下的超高设计图。 直线-回旋线 -圆; 圆-反向回旋线-圆 3绘制一个四路菱形立交; 绘制一个四路苜蓿叶立交。 4作图:S 型、卵形的平面线形; 作图:喇叭式立交交叉。 5绘制一个四路平面交叉口视距三角形;绘制一个三路平面交叉口视距三角形。 6绘制一个半苜蓿叶式立体交叉(必须有车流动线图) ;绘制一个三路子叶立体交 叉(必须有车流动线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