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浅释 作者:宣化上人 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于旧金山佛教讲堂 一九六八年十一月至一九六九年四月 开 经 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A1. 总释名题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浅释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这一部经在这个般若时里边说的。论到五时八教,这属 于别教,是般若时;第四般若时,也就是第四时。在这个四教里边,属于别教。佛说 的般若部,有六百多卷。这金刚经,是六百多卷里边其中的一卷。 讲起般若部,这个般若经非常重要。怎么显出它的重要呢?佛说这个般若部 的时候,用了二十年;二十年说般若,在这二十年说了六百卷的般若经。最后, 佛说过这样一句话,说这
2、个般若经,将来大兴于震旦;震旦就是中国。说将来这 个般若推行到每一个国家去。所以在唐玄奘翻译般若经的时候,有一千多个比丘 共同在一起来翻译这般若经。一千多比丘,在家人有两千;两千多在家居士,在 大兴善寺。 那个大兴善寺,当时从方丈室到山门去关门,要怎么样关门呢?要骑著马去关门。 那么现在的时候,可以用一个自行车去关。距离有多远呢?由方丈到山门那个地方, 有十里路;十里路远,所以关山门的时候要骑著马去关山门。因为它这么大,所以就 能容纳当时从事翻译经典的工作的三、四千人,来做这件事情。那么翻译大般 若经的时候,这一年桃开六度。这个桃花,就是结桃子的这种树,在这一年之中开 了六次花;开了又落,落了
3、又开,这叫桃开六度。这是表示甚么呢?就表示翻译般 若经这种的工作是殊胜的,是特别的重要。所以花、草、树木神,都来拥护这个法 会。所以这一年的期间桃花就开了六次,有这种祥瑞。那么由这种祥瑞,证明般若 经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现在再讲这个金刚经的因缘。我最初到旧金山来,曾经讲过一次金刚 经。当时预备一般听经的人,有的听得懂的,有的听不懂的,那么以后这么多年就 没有讲过。为甚么没有讲经呢?就因为我愿意隐遁,不愿意让很多人知道有这么一位 法师。所以我到美国自己给自己取个名字,就叫“墓中僧” 。墓,就是坟墓;中,就是 在坟墓里边:坟墓里边的一个和尚。虽然我现在没死,可是已经钻到坟墓里头去了, 所以和外边的
4、人很少接近。那么,由去年有白文天、韩光先、易象干、客尔康等等从 西雅图来,就硬把我从这个坟墓里头拖出来!拖出来干甚么呢?就打禅七。这是在美 2 国第一次打禅七。早起六点到晚间九点,一般人都认为是这是很辛苦了,其实这是很 方便的,并不紧。这个工作要紧的时候,应该早起三点钟开始到晚间十二点钟,这是 正式打禅七的一种工作。 那么由那一次,我第一次见著这个韩光先,就是果璞。他和我一讲话,我就听他 这个声音好像山东人的声音,我叫他山东老乡,就是山东人。那么他呢,在以前也没 有皈依过;可是没有皈依,见著我他就叩了个头。在这美国人里这样是很少的,所以 我说这个真是正牌的中国山东人。那么我对于这班人的印象,就
5、很不错。所以我觉得 这几个人都可以提拔,在佛教里做一番事业。果然在今年夏季暑假的时候,这一班人 就都来学楞严经。学楞严经学完了之后,现在又讲法华经。正在讲著 法华经,有一天,大概是那一天呢?是不是观音菩萨出家那一天?果璞和果能, 就要求讲金刚经。那么“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虚行,遇缘则应。” 怎么叫法不孤起呢?这个佛法,必须要有人请法,才能说法;要没有人请法呢, 这个法就不容易说的。有人请法,就是有人要求讲某一部经,这叫请法。那么法不孤 起也就是这个法不能自己生起。仗境方生,有这个境界才能生出这个法来。道不虚行, 这个道不会空走的。遇缘则应,有缘就应;就应付这个缘。这叫道不虚行,遇缘则应。
6、那么既然有他们几位想要听金刚经,于是乎我也不管我会讲不会讲,就冒冒 失失答应了,说可以。并且他们都过去已经听过金刚经了。听过谁呢?听过,那 个 Kenneth 先生讲过金刚经。不过他说,当时因为初学,也大约听得不太懂,现 在要再听你讲一遍。那么我就答应了,所以在今天才有这个金刚法会的成立。以后, 无论你们某一个人想要听某一部经的,都可以请法师说法。这要请法;要有人请法, 才可以说法。 那么讲法华经,这是甚么因缘呢?讲这法华经,我告诉你们这个因缘。 这因为现在我在美国,要造就和尚,要造就未来的佛教的继承人。所以现在有一个果 前,他发心出家。那么发心出家,听了楞严经,对于佛法还是一知半解。所以我
7、这个法华经的因缘,就是为著要果前,在前边;这一些果果果果,果甚么果甚么 像这个果宁昨天讲这个唧唧喳喳,都要在后边跟著。所以我看这一班人,还都对 佛教有一点兴趣。所以有的栉风沐雨,就是刮风也来听经,下雨也来听经,在对面这 么远,又要跑这么远的路。在二十九街过来,也要搭巴士,又要等车,又要在那个地 方风吹雨打的,这都很不容易的。我看这一班人还有一点诚心。所以我就继续讲这个 法华经。 现在又讲金刚经。我们现在讲这个金刚经要简单一点,就不要讲这个七 种立题、五重玄义,都不要讲它。我们现在就开门见山,就讲这个总释名题,就讲第 一,就是总释名题;第二、讲译人;第三呢,是别解文义,分出大科,分出这么三种 讲
8、法。 “金刚”:甚么叫“金刚”呢?怎么又“金刚般若波罗蜜”?甚么叫金刚呢?我告诉你, 就是那个金刚心。金刚的心也就是那个金刚性,也就是那个金刚的般若。金刚的心也 就是金刚性;金刚性也就是金刚般若。说出来这么多的名,合而言之是一个。为甚么 要说这么多名呢?你不知道这一个,知道那一个;你不知道那个,就知道这个;你那 个、这个都不知道,你又知道这个般若。所以多举出几个名字来,你张三也就是那个 张和,也就是那个张老三。这么说好几个名字,你就认识他。这金刚也这样子。那么 金刚怎么说是自性呢?我们这个自性,是永远不坏的。我们这个金刚自性也就是金刚 心,金刚心也永远不坏的。我们这个金刚般若,就是实相般若。这
9、实相的般若也是永 远都不坏的,永远存在。所以这一部经的名字,这“金刚” 是个比喻;“般若波罗蜜”是法, 这一部经就是法喻为名。在七种立题里边就是法喻为名:以金刚来做比喻,比喻般若。 3 那么这个讲法固然是对,可是不如我说它是金刚心、金刚性、金刚般若。这个般 若就是金刚,不用比喻。这个心也就是金刚,不用比喻。这个性也就是金刚,不用比 喻。这个就是甚么呢?金刚,不要比喻,比较直接了当。这个讲法,是很少人这么讲 的。可以说是这样,一般的法师,要是对金刚般若波罗蜜没有认识的,都不这样讲。 怎么样讲呢?都作为法喻为名。我现在,是不是不以法喻为名?不是,也是用法喻为 名。可是我把它合成一个,这个法也就是喻
10、,喻也就是法:法喻是一个。分而言之, 是金刚般若波罗蜜;合而言之,也就是金刚经。所以普通中国人叫它叫金刚经 ,没有般若波罗蜜。那么再可以说,也就是般若波罗蜜经。那么这法,我常常对 你们讲,应该讲活了,不要把它讲得死板板的。所以现在把它讲成一个也可以,讲成 两个也可以,甚至于讲三个、讲四个都可以,这没有一定法!金刚经里边说:“无 有定法,是名般若波罗蜜多!”你要把它讲成死板板的,好像那个钉是钉,卯是卯,总 有一定的:那就成一个不活动了。 我们讲来讲去,究竟“金刚” 的这个意思,我还没有明白。你讲一个也好,两个也 好,三个也好;你讲了这么多个,但是我还没明白!这怎么办呢?那好了,我现在再 给你把它
11、解释解释。金刚具足三个意思。三个意思是甚么呢?第一个就是坚固;第二 个就是光明;第三个是锐利,也可以说锋利。甚么叫锋利呢?就像那个刀刃,非常锋 利,非常快,切金断玉,削铁如泥:这都是金刚。削铁如泥,砍到铁上,就好像砍到 那个泥上一样,一点也不能挡得住它。金刚的体,是坚固的,金刚本体是坚固的,不 坏的。它不可能为一切所坏,它坏一切所不能坏的;坏一切所不能坏的,就是甚么呢? 摧伏天魔,制诸外道。 天魔外道这种邪知邪见,是不容易制伏的,可是你有这个金刚的体,就把这个天 魔外道都给它破坏了,这金刚体是坚固的。金刚的相是光明的,金刚,它是透明体的, 光明的。光明而不为一切黑闇所破坏,而它能破坏一切的黑闇
12、。所有世间一切的黑闇, 你有金刚都可以把它破坏了。说那是破坏主义,你破坏这黑闇,才能得到光明!这是 破坏邪法,而不是破坏正法。你把邪法破了,正法才能久住;你邪法不破,正法就不 能久住了。所以,这是破坏一切的黑闇。金刚的用,它的功用,是锐利的。这个锐利 得,也是无坚不摧,无邪不破。 讲到这个金刚心,我们一般人不要误会了,以为是我们胸腔里边这个心。这个心, 是个肉团心。这肉团心,没有甚么用。这肉团心,它的形相犹如一个倒挂的一朵莲花 这么样子。白天,它就开了;晚间,它就合上。合起来,像一个倒挂莲花一样;开, 甚么时候开了呢?这个心里边有孔,那个孔窍白天它就开了;晚间睡觉的时候,那孔 窍就合上了。所以
13、这个心,是个肉团心,没有甚么用处。那么还有一个心,叫妄想心。 妄想心又叫第六意识,第六意识心。眼耳鼻舌身意各有它的识:眼有眼识,耳有耳识, 鼻有鼻识,舌有舌识,身有身识,意有意识,这叫六识。在这个第六意识,一般人以 为肉团心是他的心,这是第一个错误。 第二个错误,又以为他这妄想心是他的心,就好像楞严经上;听过楞严经 有这么一段文,你们还记得不记得?这一段文是这样说的:“佛告阿难。此非汝心。乃 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无始。认贼做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这一段 经文,有的人记得吗?这一段经文,是很要紧的。这一段经文就是说的这个第六意识 尽打妄想;他妄想这本领非常大。他这个打妄想,忽东忽
14、西,忽南忽北,忽上忽下。 他不要坐火箭,就到了月球去,不要藉著火箭的力量。他这一个打妄想,月亮在那儿, 跑到那个地方去了。一瞬间打妄想又到了西天;一瞬间打个妄想又到了东土:甚么地 方都可以打。你想到日本,你打著妄想,日本那个街道,就现在你这个眼前了。你到 过德国,到过法国,到过你所到过地方,你这一打妄想,也到那个地方了。现在一般 人研究到月球去,这由甚么造成的?就都是由这个妄想。现在打这个妄想,就要实现 这个妄想,这都是从第六意识发生出来的。所以,这第二是妄想心。 4 阿难就认为妄想心是他的心了;对佛讲,但是佛就告阿难,“此非汝心” :这个不 是你的心哪!那么是甚么呢?“乃是前尘。虚妄相想。”
15、 这是一种前边的尘相,“虚妄相 想”;虚妄的那个相,是由你那个妄想生出来的。“ 惑汝真性”:迷惑你自己的真性,把 你自己的真性迷惑了。“ 由汝无始 ”:从无始劫以来到现在,你都认为它是心了, “认贼 作子。”你认贼作你的儿子啰!“ 失汝元常”:把你自己本来固有的宝珍,都丢了。原来 常住不坏的那个宝贵的性,宝觉,明心,都失去了。“故受轮转” :所以就在六道轮回 里头出头没,这么样子,总也无有了期。这一段文就是说这个妄想心。 那么第三是甚么呢?真如心。这个真如心,也就是实相的般若,也就是实相。这 个真如,这个心,是大而无外,小而无内。你说它大,没有再比它大的;你说小,也 没有再比它小的了。没有法子
16、再找到比它小的,也没有法子再找到比它大的,这叫真 如,真如心。这个心,才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真心,这心有这三种。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 这两个字已经讲一个大概。现在讲这个 “般若”。甚 么是般若?“ 翠竹黄花,无非般若。 ”这个绿的竹子和这黄色的花,都是般若。般若是 印度语,在五种不翻之中,它属于“多含不翻” 。因为翻过来中文,祗可以翻译一个意 思,而不能翻译它这样多的意思,所以不翻。那么多的意思有多少呢?有三种般若。 这三种般若就是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那么般若翻译成中文就是智慧。智 慧祗有一种的意思,所以就保留它原来这个梵语来尊重,不翻;尊重这个般若,所以 就不翻它。那么般若有多
17、少呢?般若,光这个般若经,那就有很多。本来是说有 八部,但是详细地分析来,它有十个种类的般若。十个种类的般若都是甚么呢? 第一是大般若经。这大般若经有多少?有六百卷。我以前不讲过吗?玄 奘法师翻译大般若经的时候,桃开六度。那个桃花在这一年之中,开了六次。不 是说六年开了六次;要六年开六次,那是很正常的。在这一年之中,桃花开了落;落 了之后又开;开了又落。那么大约两个月开一次,一年十二个月开六次,两个月一次。 虽然我没有看见,但是也不会相差太远,这叫“桃开六度” ,翻译大般若经的时候。 大般若经,就有六百卷。 第二,放光般若。放光,佛放光而说这个般若。有多少卷呢?有三十卷。 第三就是摩诃般若。这
18、摩诃般若也是大般若,但是这个叫摩诃般若,和 那个大般若又不同了。这个有多少卷呢?也有三十卷,这第三是摩诃般若。 第四,叫光赞般若。由佛放光而赞叹说这个般若,这是第四。 第五,叫道行般若。道,就是道德那个道;行就是行为的那个行,行走的那 个行。道行般若,这是第五。 第六,学品般若。这个光赞般若、道行般若、学品般若,这每 一种有十卷,这合起来也是三十卷,这就六百九十卷了,这是第六。 第七,叫胜天王所说般若,这有七卷。 第八就是仁王般若仁王护国般若经,有两卷。 再第九是实相般若。有这个实相般若,一卷。 第十是文殊般若,一卷。这合起来大约是七百零一卷。这是般若经。 不是说,知道这个般若有这么多够啦!那
19、么,他在甚么地方讲的?讲了多少处? 有多少法会讲过般若?这我们也要知道的。我们研究般若部,对于这些个问题,虽然 是一些个皮毛,但是也都应该明白的。那么这个般若经,说的有四处说般若部; 四个地方说般若,有十六个法会,都是说这个般若的。四个地方是甚么地方呢? 第一就是王舍城,鹫峰山王舍城,就是室罗筏城。鹫峰山就是灵鹫山,这儿说了 七会。第二就是给孤独园,说了七会,就是现在这个经的,这个地方,这是第二。第 三呢,是在天上说的。甚么天呢?他化自在天;在他化自在天摩尼宝藏殿,说了一会。 第四是在竹林园白鹿池的旁边,说了一会。这合起来是四个地方,说了十六会。你看! 王舍城灵鹫山七会,给孤独园七会,这十四会
20、了;他化天,摩尼宝藏殿一会,这十五 5 会。再加上竹林园,白鹿池的旁边,说了一会。这统统是十六会,四个地方,这是般 若。我们要知道这个般若有多少种、有多少会所说的,这是应该知道的。 这一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在哪一个地方所说的呢?是在哪一会呢?这要应 该知道的。这是在第二次,在给孤独园。你看那个经文上不是说:“如是我闻。一时佛 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所以我说这个在第二处,没有错的,绝对不会错的!为甚 么?如果错了,我也不讲了。那么第二处的第三会;这是在第二处的第三会所说的这 一部经。这一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在这个大般若六百卷里边的第五百七 十七卷。你要不相信,也可以去查一查看,这第五百七十
21、七卷。那么这是这一部经的 来源,它的历史。 那么般若,由这个文字般若而起观照的般若;由观照的般若,而达到实相的般若。 甚么叫文字般若?就是我们看这个经文,这不有文字?这叫文字般若。那么文字般若, 你要没有观照的智能,你光有文字,你看来看去也是不懂的。你不懂就是没有般若了; 没有般若就是没生出智慧了。这智慧本来是你有的,但是你没有栽培灌溉,没有用般 若的水来灌它,所以它就不生出来;不生出来,你就没有观照的智慧。你没有观照的 智慧,没有观照的般若,你就不明白实相的般若。你必须要有观照的般若,以这个正 观的智慧来观这个般若,然后才能达到这个最后的目的,这实相般若。般若大约的意 思是这样子。 “波罗蜜
22、 ”:有的人说波罗蜜是甜的。不错,波罗蜜是甜的。中国有那个波罗,那 个波罗就是 before, we had this ?(弟子:啊!)叫波罗。这个波罗蜜是甜的,不 错。但是这个波罗蜜,不单是甜的,而且甜中的甜的,是怎么样呢?离苦得乐。这是 把苦离了而得到乐,这就是波罗蜜。甚么叫波罗蜜呢?这波罗蜜也是印度话。这印度 人,甚么事情做好了,就说波罗蜜。这个事情做完了,也说波罗蜜了。就像英文说 finish ,这个意思。英文是 finish ,完了;这个波罗蜜,说这个事情做得好了,叫 波罗蜜。 波罗蜜翻译成中文, 叫“到彼岸” 。甚么叫彼岸呢?我们现在在旧金山到奥克兰去, 或者在这个桥上走过去,或者
23、坐船过去;这从这一边到那一边了,这叫波罗蜜了,这 叫到彼岸。这到彼岸的意思,也就是譬如,你到小学里边去读书,在小学校里头毕业 了,得到小学文凭,这是波罗蜜了。你到中学,由开始到最后,得到中学的证书了, 这也叫波罗蜜了。你由大学开始,把大学读完了,这也叫波罗蜜。你由这个学士得到 硕士了,这也是波罗蜜。由硕士得到博士,这也是波罗蜜。那么,为甚么讲这么多? 讲这么多,你就懂这个波罗蜜的意思了。 我们现在是由甚么地方呢?由生死的此岸,经过烦恼的中流这个烦恼,就是 好像个海似的到涅盘的彼岸;到达涅盘的彼岸,这也叫波罗蜜了。这个波罗蜜, 说起来,甚么都可以说是波罗蜜。你这儿坐禅,没有开悟;你从现在开始坐禅
24、,等到 你开悟了,这是波罗蜜。好像我们今年夏天这个暑假楞严讲修班,这一开始的时候, 这是此岸,等终了了,把这暑假三个月零六天的时间都圆满了,这也是摩诃般若波罗 蜜了。这是般若波罗蜜了!总而言之,把甚么事情做完了,又是很圆满,这都叫波罗 蜜。 我们现在修佛法,一开始这是很难懂的,所以有的人听一次,就不感觉兴趣了, 不来了。为甚么呢?这个是最不容易的了。第一要有善根;第二,要有忍力,要有这 一种的,认为佛法比任何的事情都重要。我如果不明白佛法,那我就是好像没吃饱饭。 我所以一定要去听经闻法,比到饭馆子去吃最好的东西,都没有这么香。你要有这么 一个,好像吃东西,又好像你这个欲心,贪欲你所愿意的东西。
25、那么你所愿意的东西 是甚么?我不知道,你自己会知道的。你把这种,最欢喜的这种的心理,放到这个听 经上;听完了,这也是得到波罗蜜了。这波罗蜜,讲起来,那太多了。 这个“经 ”的意思,已经讲好多次了。那么再重复一下。经者径也。做什么的径呢? 6 就是修行的一条径路,由这个生死的路,走到没有生死的那条路去,就是从凡夫可以 达到圣人,达到佛的境界,这条路。你想要从凡夫走到佛的果位上去,必须要依法修 行。这个法就是经。昨天我不是讲那么多的意思了吗?这个“经” 又有一个意思。 今天我再给你们讲多几个意思。甚么意思呢?就叫“出生” 。这个意思就出生,从 这个出就是出来了,生出来了。这从佛口生出来的,这个是经
26、。又有一个意思,叫“显 耀”。显,就是显露的那个显;耀,就是光耀的耀。这个经典,能把世界上都照得光明 了,这个是显耀。又“ 经”是一种,永远不变的一种方法,所以叫 “常” 。无论你古往今来,这经典是不变的,一字不可去,一字不可偏,是不增不减的, 所以这叫经。又有“ 贯” 的意思。这贯,就是贯穿起来,把它串起来,这一行一行的经, 从开始到最终,这是贯穿起来。贯穿起来甚么呢?义理,把义理贯穿起来;贯穿圆满 了,这是贯。“ 摄” ,昨天我们也讲,就好像吸铁石似的,把所有的众生都吸收来了。 众生,就等于铁,那个经,就等于吸铁石,把众生都吸到这个吸铁石上来了,就是令 众生都完全明白佛法。这个摄,摄所化机
27、。又有“法” 的意思。这个法,就是所有一切 人,都依照这个方法去修行去;过去、现在、未来,这三世,都遵守这种的法律,这 种的规则,所以这“ 经” 就有这么多的意思。 那么“经 ”还有一个意思,我不妨和你们大家再讲一讲。这个“经”字的意思,前边讲 了很多,还有一个意思是甚么呢?就是涌泉。涌就是从地里边涌出来的这一个水泉, 好像水似的,从地里涌上来了,这涌泉。涌泉涌出来这个泉水,普润大地一切众生, 令大地众生都得到法喜充满了,都得到禅悦为食,法喜充满。涌泉也是这个“经” 的意 思。 合起来,这“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是这个经的名字。 7 A2. 译人 这一部经是谁翻译的呢?这一部经是在姚秦的时候
28、,三藏法师鸠摩罗什翻译的。 那么是不是这一部经就单单鸠摩罗什法师翻译过了?不是的。还有谁翻译的呢?还有 其它五个法师都翻译过。那么其它五个法师,是不是和鸠摩罗什法师一同翻译的呢? 不是的。时候不同的。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这部经叫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还有在 这个元魏的时候,有一个叫菩提流支;菩提流支法师也翻译过这一部金刚般若波罗 蜜经。名字和鸠摩罗什法师的名字相同的。菩提流支这几个名字,我已经写到黑板 上了。他翻译这一部经的名字,和鸠摩罗什法师相同,这是第二个翻译。 第三个人翻译,叫真谛法师。这个真谛法师,在后陈的时候也翻译过这一部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他的名字也和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相同,这金刚般
29、若波罗 蜜经,是以上这三个法师翻译的,名字相同。 在隋朝的时候,就有一个笈多法师。这个笈多法师,翻译这一部经的名字就不同 了。叫甚么名字呢?叫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加上“能断” 两个字。这是笈多法 师翻译的。 那么在唐朝贞观十九年,玄奘法师也翻译过这部经典。他这个名字又不同了,叫 甚么名字呢?调过来了,他这个名字叫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这个笈多的叫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他叫“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 。这个“能断”两个字,颠倒 过来。那么究竟这是英文的文法,是中文的文法,是印度文的文法?这是文法的问题。 方才我讲那个玄奘法师。玄奘法师是中国一个大德高僧,很高的,或者比果宁都 高,但是或者没有他
30、那么胖。因为,我相信玄奘法师是这样,怎么说他不那么胖呢? 他好跑路,从中国一直跑到印度去,从西伯利亚那儿,一去甚么马都没有,就用跑路。 一跑,一定跑得很瘦的,所以比果宁会瘦得多。玄奘法师,是唐朝最高的一个高僧, 在印度留学十四年,回到中国,翻译了很多经典。那么这是第五个,玄奘法师翻译的, 叫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 第六个翻译是谁呢?叫义净。这个义净法师,也是到印度去留学的。留学回来, 在唐朝不有个武则天?就在武则天那个时候,他回来的。他回来,武则天也是装模作 样的说是好佛法,于是乎就叫他来翻译经典。他也翻译过这一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那么他翻译的这个名字,和玄奘这个名字相同,也叫金刚能断般若波
31、罗蜜经。 这一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有六种翻译。这六种翻译,我们研究佛法的,也应 该知道的。那么这六种翻译之中,还是鸠摩罗什法师所翻译的版本,流通得最盛行。 一般人,都欢喜读他所翻译的经典。为甚么欢喜诵读鸠摩罗什法师所翻译的?因为, 8 在中国唐朝有个道宣律师。这个道宣律师专门修戒律的。修戒律是在行、住、坐、卧 这四大威仪里边非常严整的。楞严经里不说“严整威仪。肃恭斋法” ?这个“严整威 仪”,为甚么要严整威仪呢?因为你这个人,要是威仪好,不单人天恭敬你,那个鬼神, 也都恭敬你,鬼神都要崇拜你。所以道宣律师精持戒律,专门研究戒律的这个法。怎 么样子呢?站有站的相,有站的样子;坐有坐的样子;走路有走
32、路的样子;那么卧有 卧的样子:都有个样子。因为你有一个榜样,一般人才可以向你学习。 所以我今天对果前讲,我说,“我到这个美国来,你是头一个跟著我出家的,必须 要一切一切的,都要往好了做。你不能马马虎虎的,你不能随随便便的。甚至于你说 话也不能随便乱讲话,你走路不能随便乱走路。你到街市上去,一定要行端,体直, 这个身形,要直的。到街上也不要东张西望的,好像要偷东西呢!人说:哦!这是不 是来个贼和尚啊?穿著和尚衣服,想要偷东西啊。”不能这样的。一定要目不斜视,耳 不旁听,这样子。那么走路,但是也不像木头似的,那么板板直直的,那又错了。总 而言之,也要像个人那么有一种生气,可是,目不旁视。 行住坐卧
33、,这叫四大威仪。四大威仪,那么在行,“行如风” 。这个风,不是像飓 风那么样子,把山也刮崩了,树也拔出来了,连根拔了,把这个楼房也刮倒了;不像 那么大风,就像那个微风徐来。微风,那个风看不见;水波不兴,水上都没有波浪, 那种风。这种风,是人人都欢喜的,行如风。“立如松” ,站著的时候,像一棵松树似 的。那个松树要直的,如果弯的就没有人欢喜。“坐如钟” ,坐在那个地方像一个钟似 的。但是像钟,不要像钟的那个摆。那个钟摆这么摇摇晃晃的这么晃,叮叮当的,不 要像那个钟摆;要像古来那个坐钟,纹丝的不动,那个才够定力。“卧如弓” ,躺著像 一张弓似的,要吉祥卧。释迦牟尼佛入涅盘,就是吉祥卧入的涅盘。怎么
34、叫吉祥卧呢? 就是右手托腮,左手搭在腿上,这叫托腮搭胯,叫吉祥卧,卧像一张弓似的。这各有 各的样子,所以这是威仪三千威仪,八万细行。 因为道宣律师他的威仪最好,所以感应得怎么样子呢?天上人给他送饭吃。我们 人,你谁想要做个高僧,就要修持戒律。你受所受的戒律,就要守著;守著这戒律, 那护法善神都拥护你。你要破戒了呢?那护法就不护持你了。所以必须要守戒。因为 道宣律师他守戒清净,这所谓“严净毗尼,弘范三界。” 严净毗尼,楞严经不说严 净毗尼?毗尼就是律,所指的这个律。“弘范三界” ,作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一个榜 样。所以这个天人就给他送饭。 有一天他就问这个天人,他说:“怎么现在一般人都欢喜读鸠摩
35、罗什法师翻译这个 经典呢?”这个天人叫陆玄畅,就对他讲:“ 因为鸠摩罗什法师,过去七佛都是他翻译 经典。他是过去七佛的译经师,所以他翻译的经典,和佛的心是一样的,深得佛心。 所以,一般人都欢喜读诵他所翻译的经典。”并且鸠摩罗什法师临终的时候也说过: “我临命终后,把我这个身体用火化的时候,我所翻译的经典,不知道有没有错?如果 我所翻译的经典没有错的话,我这个舌头,火烧不坏的;如果我翻译的经典翻译错了 的话,和佛的心意不相合的话,我这个舌头会烧化。”所以鸠摩罗什法师圆寂之后,用 火焚化,果然这个舌头还是红红的,和我们这口里舌头一样的,一点都没有变。所以 由这一件事,就证明鸠摩罗什法师所翻译的经典
36、,是正确的,是完全都对的。他是一 个翻译经典的法师。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现在讲这个鸠摩罗什法师。“姚秦” :是个时代的名字,它和嬴秦和苻秦都不同的, 所以叫姚秦。这个皇帝呢,最初是叫姚苌。姚苌死了之后,就是姚兴继位。在这一个 时候的朝代就叫姚秦。在姚秦前边就是苻秦。苻坚,是被姚苌杀死的,所以改了朝代 就叫姚秦。在这个以前,秦始皇那时候叫嬴秦,所以现在,注明这个时代就是姚秦的 时代。姚秦的时代,在长安那个地方,在中国,正统的时代是在后晋,司马懿的后人 那个晋朝,那个时代。 9 “三藏法师 ”:“三藏”,就是经、律、论三藏。因为晚间讲 法华经,还讲这个鸠 摩罗什法师,现在这儿就简单讲一讲,晚
37、间再详细讲。三藏就是经律论三藏。经藏是 属于定学;律藏就属于戒学;论藏就属于慧学。经律论所包含的意思就是戒定慧,所 以叫,经藏、律藏、论藏:这合到一起叫三藏。“法师” :甚么叫“法师”呢?“ 法师”两个 字就是以法施人,以佛法布施给人,所以叫法师。那么又有一个讲法,是以法为师, 以佛法做自己的师父,所以这就叫法师,以法为师。这个法师,又有好多种。有讲解 的法师,就讲经说法这个法师。有的就是读诵法师,读诵经典,这也叫法师。那么讲 解的法师就是给一切的人,讲解经典。读诵的法师呢,就是为人读诵经典。 那么读和诵又有甚么分别?读,对著本子来念,这就叫读经;不需要本子来念, 这就叫诵经:对本曰读,离本曰
38、诵。离开这个书本子,这叫一个诵,这读诵法师。又 有书写的法师。书写就是用笔写经典,抄录经典,给你写一部经,给他写一部经,这 写。那么你或者是讲解,或者是读诵,或者是书写,或者受持;受持,就自己给自己 念。读诵有为人读诵的,有为自己读诵的。受持的法师,就是专专为自己来受持。我 念这个经,给我自己念经,不为众生回向,这个受持法师。 以上所说这个种种的法师都叫法师。但是有的不是三藏的,有的或者祗读经藏, 或者单单研究律藏,或者单单研究论藏。那么单单研究一种,这就不能称三藏法师。 我们这一位法师,他三藏通晓:经藏,他也明白;律藏,他也明白;论藏,他也明白: 所以这通达三藏,这叫三藏法师。这个法师是谁呢
39、?就是鸠摩罗什,就是那个在小孩 子的时候,头顶起来那一个钵,自己生了分别思量心,就顶不动。那时候相信就会叫 妈了,就是那位法师。 那么这“ 鸠摩罗什” ,听来听去,甚么叫 “鸠摩罗什”?这个意思是甚么呢?这个意思 是很有意思的。不是像昨天我讲那个天,没有意思。昨天我讲那个“天” 字,说天字, 才没有意思。为甚么没有意思?它是自然,自然为义,那么自然就是没有意思。这个 鸠摩罗什法师,这个名字真有意思。有甚么意思呢?这是梵语,“鸠摩罗什” 翻译成中 文,就叫“童寿 ”,说他童年而有耆德。虽然他年纪很轻的,可是他有老人的德行。 他一天就可以读诵一千首的偈颂。这一千首偈颂,每一首就有三十六个字。这一
40、千首偈颂就有三万六千个字。你看!这三万六千个字,他一天就背诵熟了。这一部 法华经,他祗需要两天的时间就可以把它背得出了;一部法华经,两天就可 以背得出。所以他虽然是个小孩子,但是他的这种德行,这种道德,和那个老人是一 样的,所以叫童寿童年而有耆德。这个耆德呢?就是有老人之德,有老人的这个 德行。所以他的名字就是这个意思。那么他翻译这一部经典,在大般若经里边, 它是第五百七十七卷。那么在这个四处、十六会里边,它是第二处第三会所说的这一 部金刚经。 10 A3. 别解文义 B1. 法会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 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
41、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 己。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这一段经文是第一分,“法会因由分第一” 。本来这 “法会因由分第一”、“ 善现启请 分第二”,在经文上没有的。那么后人加上去的,我们能明白这个意思就可以了。这是 说这个说法聚会的因缘所由来的,这第一。这个说法聚会,谁说法聚会呢?就是佛, 释迦牟尼佛说法聚会。 那这个“ 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这个“食”字,不读 , shi1 ,读 shi4 。 “如是我闻 ”:这是六种成就,这六种成就在每一个讲经的人,都应该知道的。如 果不知道六种成就,那你没有法子讲这个经的。以前有人讲经,到这儿来,问他六种 成就,他一
42、就也不就;连一种成就都没有,你怎么讲经呢?没法子讲,这个经也不能 成就的。六种成就是甚么呢?第一就信成就;第二是闻成就;第三是时成就;第四是 主成就;第五是处成就;第六就是众成就:这六种成就。这个“如是” 就是信成就。“我 闻”就是闻成就。 “一时”就是时成就。“佛”就是主成就。“舍卫国” 就是处成就。“舍卫国。 祇树给孤独园” ,就处成就。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就是众成就。 这是在每一部经前边,都有这六种成就;这六种成在经上叫通序。通序后边一段 文就是别序了。在由这个“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 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这是
43、别序。怎么叫通序? 怎么叫别序?通序是通于诸经的,所有的经典,都有这个通序。别序是别于诸经的, 就单单这一部经有这个意思,其它的经也有别序,但是和这个是不同的,所以叫别序。 这有通别的说法。 那么每一部经有这六种成就,证明这个经是可信的,是佛所说的。那么这个通序, 通序又有一个名字,叫甚么呢?就经前序在经的前边,就是果前那个前,你们记 11 得,说这个经前序,在经的前边;这一部经一开始,在经的前边,这叫经前序。那么 又有一个名字,叫甚么呢?叫经后序,这个名字也叫经后序。所以讲经,你说它是前 也可以,说它是后也可以。说,那怎么没有一定吗?当然没有一定了嘛!要有一定, 那又不是佛法了。等讲到金刚经
44、内容就知道了。 “无有定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你要有一定了,有一定就有所执著; 有所执著,就有了障碍;有了障碍就有烦恼。无所执著,你就空了;你空了,那就没 有烦恼了。甚么事情都空了,有甚么值得你计较的?有甚么值得你放不下的呢?你都 空了,又有甚么可生烦恼的呢?为甚么你生烦恼?就因为你看没空,你没有看破,没 有放下!所以就处处是荆棘,处处碰壁。 怎么叫处处碰壁?就是走到甚么地方撞到墙上,走到甚么地方撞到墙上。荆棘是 甚么呢?荆棘就是长刺的那种树木,刺到身上很痛的。为甚么把你刺痛了?你这个身 体没有看空,没有放下,所以你就觉得走到那个荆棘里头,刺得痛了。你要根本就无 我,无人,无众生
45、,无寿者,甚么都没有了,痛又是谁痛啊?!连一个痛的人都没有, 你生甚么烦恼?这烦恼又从甚么地方生出来?这个讲是这样讲,行是很不容易的。 所以,又叫经后序。怎么叫经后序呢?因为说经的时候,这一段文没有的,佛没 有说“如是我闻 ”。这“如是我闻”是阿难添上去的,在最初说这个经的时候,这一段文没 有。这是,经后序。这个结集经藏,阿难在说经以后,他叙述出来的,所以又叫经后 序。这个经前序,又有一个名字,叫甚么?叫发起序。是这个经的发起。所以,前边 这六种成就,就叫经前序也可以,叫经后序也可以。但是你要明白这意思,你就讲得 出来;要不明白这个意思,哦!经前序怎么又跑到经后边去了呢?那么就不明白它的 意思
46、,也就讲不通了。你要明白这个意思,哦!为甚么叫经前序?因为这一部经,它 把这一段文叙述到这个经的前边,所以叫经前序。为甚么又叫经后序?哦!释迦牟尼 佛当初说经的时候,没有这一段文,这是阿难尊者结集经藏的时候,把它写下去的; 好像作文章,叙述这个因缘,所以这叫经后序。 “如是我闻 ”:在佛经上,一开始的 “如是我闻”这四个字,为甚么用这四个字呢?这 四个字是佛指定的。说,我所说这个经典,在经的前边要用“如是我闻” 这四个字。这 四个字有很重要的因缘,所以我们每一个研究佛经的人,应该把这四个字的来历;它 的来源,和它的为甚么用这四个字,要彻底明白。这个四个字在佛所说经典的时候, 并没有说“如是我闻
47、 ”这四个字。因为佛,说完了 法华经和涅盘经、佛遗教 经,和地藏经,然后将要入涅盘这个时候,佛的弟子就统统都哭起来了:菩萨 也哭了,是罗汉也哭了,那一切的凡夫比丘更哭了。哭甚么呢?那么菩萨、罗汉为甚 么还有一种情感呢?因为他对于佛所说法,这种教化的法乳的深恩法,这佛法的 法;乳就是奶,就是牛乳的那个乳,从牛出乳佛,好像一个牛,那么在牛身上出 很多牛乳,来喂这一切的菩萨、罗汉、声闻、缘觉,在这么多年受了这种法乳的深恩, 所以感激得没有法子再表示这种感激的情形了,所以听说佛要入涅盘了,一切的天人 众,天上的人也哭,是人间的人也哭,大家都哭。在这个哭的时候,阿难尤其哭得最 厉害。 阿难哭得眼泪一把、
48、鼻涕一把!甚么也都不知道了,哭得迷迷茫茫,就甚么也不 会想了。这时候这个阿那律尊者,他因为没有眼睛,他有天眼,又有天耳,听得这一 些个人这么样哭,这么样子发狂似的,他头脑大约比较清醒一点,所以就把阿难叫到 一边,就说:“ 喂!你现在哭甚么? ”他说:“佛已经要入涅盘了,以后再见不著佛了。 怎么你问我哭甚么呢?” 阿那律就说: “你呀,不要哭了!你还有重要的事情,你要担 当起来。”阿难: “我有甚么重要的事情啊?佛都入涅盘了,我还干甚么?我要跟著佛 去呀!”他要跟著佛死去。阿那律尊者说:“ 不可以的!你这样想,那是一种错误。 ”阿 难说:“那怎么办呢?你叫我干甚么?” 阿那律尊者就对他讲,说:
49、“现在有四个问题, 你应该请示佛的指示。” 阿难说: “四个问题,这么多啊?现在佛要入涅盘,怎么还有 12 问题?莫非说你可以不叫佛入涅盘吗?” 阿那律尊者说:“ 不是的。 ”说:“那有甚么问题?”说:“ 第一个问题,佛入涅盘, 将来佛所说的经典要结集经藏。结集经藏,在这个经的一开始,应该用甚么字来代表? 应该有甚么样的规矩?” 阿难一听: “这个是很重要的。你现在告诉我,我认为这个也 是应该问的,还有甚么问题?”阿那律尊者说:“ 第二个问题,佛在世的时候,我们和 佛住在一起。佛灭度之后,入了涅盘之后,我们又应该住到甚么地方呢?”阿难把眼泪 擦一擦,把鼻涕也抹一抹,他说:“哦!这个事情也重要。对的!佛在世的时候,我们 大家一千二百五十个比丘和佛在一起住。那么现在佛入涅盘了,我们还要举出一个首 领,我们要依靠谁去住呢?这对的,这个也重要,我应该问的。”于是乎就说:“ 你快 讲,第三个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