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击风暴》的-Moodle365学习平台.ppt

上传人:ga****84 文档编号:433093 上传时间:2018-10-05 格式:PPT 页数:172 大小:4.6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迎击风暴》的-Moodle365学习平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2页
《迎击风暴》的-Moodle365学习平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2页
《迎击风暴》的-Moodle365学习平台.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2页
《迎击风暴》的-Moodle365学习平台.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2页
《迎击风暴》的-Moodle365学习平台.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从创新的视角看学校教育的改革,赵中建 博士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副所长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中心 主任Email: ,今天想谈四个方面的内容一、为何从“创新的视角”二、从若干著作看教育改革的外部因素三、教育管理类的译著举例四、我们的实践,2,创新是今天世界各国都在认真思考的话题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出席2007年非洲开发银行集团理事会年会开幕式前在上海考察工作时(5月16日)说,一个城市、一所学校、一个企业,不在于搞多大,有多么气派,而在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是最根本、最长远的。(最根本、最长远的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3,掌握新技术 要

2、善于学习 更要善于创新 邓小平,1984年为宝钢的题词,4,在欧洲:欧盟提出创建创新型欧洲(2006)2004年欧洲创新政策(2004) 2006年欧洲创新进展报告(2006) 创新启动之试点优异行动:结果和政策建议(2003)服务业之创新:现状问题与趋势((2004)创新管理和知识驱动之经济 (2004)评价创新计划之实践指南 (2006)瑞典提出创新型瑞典:革新促发展战略(2003)英国贸工部在2003年提出全球经济竞争中的创新挑战、英国竞争力:迈向下一阶段,5,美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创新的家园。这是我们的DNA,与生俱来的领先于时代的对自由的渴望。 美国教育部:回应变革世界之挑战创新精神

3、是决定美国在21世纪获得成功的唯一最重要因素创新精神一直深深地植根于美国的国家精神之中我们美国人一旦停止创新,就不再是真正的美国人。 美国竞争力委员会:创新美国,创新引领世界,6,美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创新的家园。这是我们的DNA,与生俱来的领先于时代的对自由的渴望。当面临挑战时,我们就进行了发明:从第一部电话到全球卫星通讯;从第一部计算机到互联网(www);从怀特兄弟(Wright Brothers)到尼尔阿姆斯特朗(Neil Amstrong)。在美国人看来,创新(innovation)意味着创造一个更富生产力的、更为繁荣的、更易变化的、更为健康的社会。创新激活我们的生活方式并提高我们的生

4、活质量。而创新之源则在于教育。,7,周末画报(2007年2月17日)Cowboy Spirit “牛仔”的开创式生存商业新牛仔时代“自由、冒险、进取”的牛仔精神曾经推动了美国商业文明的崛起,铸就了一代又一代富有影响力的商业领袖。在财富的历史上,一切变革性的进步均来自于人类的创造力和冒险精神,“牛仔”永远是一个引领一个时代的人物,也是最可能触及财富的那批人。商道永远遵循这样的定律:在开拓中得以生存和发展。,8,9,列举的人物逝者:他们已经退出舞台,然而他们精神中那些不朽的东西,仍在影响商业文明的进程。J.P.摩根,摩根投资银行创始人。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洛克菲勒财团创始人萨姆沃尔顿,沃尔玛创始人

5、哈兰桑德斯,肯德基创始人安迪格鲁夫,Intel创始人,10,影响:他们是引领这个时代的颠峰力量,他们改变了什么,他们正在改变什么,他们还将改变什么比尔盖茨,微软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苹果电脑创始人菲尔奈特,NIKE公司创始人弗莱德史密斯,联邦快递创始人约翰马龙,自由媒体创始人,11,力量:他们的奋斗,他们的荣耀,他们的理想,他们用创造力颠覆世界。拉里佩奇 & 塞尔吉布林,Google创始人汤姆安德森 & 查尔斯德沃夫,Myspace创始人 (社区网站,2003年创办,2005年夏天被默克多以5.8亿美元收归到新闻集团旗下)陈士骏 & 查德赫利,YouTube 创始人(28岁,工程人才 & 29岁

6、,美术)(视屏网站,与人分享影片,2005创办,2006年10月被google以12.5亿美元收购)扎克伯格(Mack Zucherberg),人称“盖茨第二”的哈佛大学辍学生(19岁),创办的交友网站已成为美国第二大交友网站。雅虎先以10亿,再以16.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但遭拒售。,12,革命的乔布斯与乔布斯的革命1976年4月21日,21岁的乔布斯与沃茨尼亚克共同创建了苹果。iMac:PC不再只是黑与白。1985年8月15日,彩色的iMac正式面世,立刻在当时只有黑白两色的PC市场引起轰动。乔布斯也借此重新奠定他在电脑业的大师地位。iPod:听音乐,请付费。2001年10月,苹果推出iPo

7、d播放器,进入全新领域。这不仅改变了免费获取数字音乐的用户习惯,同时也形成了苹果“产品+内容”的盈利模式。截止2010年1月,iPod全球总销售量突破2.5亿部。(2007年4月iPhone推出时售出1亿部。),13,iPhone:重新定义手持设备。2007年,苹果推出iPhone,引领手机产业进入触摸屏时代,将移动电话、可触摸宽屏以及邮件功能的因特网设备这三种产品完美地融为一体,重新定义了手持设备。(2007年1月苹果从Apple Computer Inc改名为Apple Inc.)iPad:平读时代。2009年7月,做完肝脏移植手术的乔布斯刚从死亡边缘回归苹果。2010年1月28日,被奉为

8、“iGod”的乔布斯携iPad再次亮相。,14,“平读时代”的来临如苹果的iPad,苹果同时推出电子书商店iBooks,让传统的书本、杂志和报纸拥有声音、视频和互动功能,传统出版业几百年来的静态发展轨迹将因此被彻底颠覆。如亚马逊的Kindle电子阅读器(使用电子墨技术E-ink),如今占据全球电子阅读器超过60%的市场份额汉王,占据国内90%的市场份额,内置1500本免费版权书,第二是韩国的Iriver,第三是金科,还有爱国者。中国内地公司在全球占出货量的10%。最新的“毕升一号”,15,Phenomenology,Concepts,Components,Ideas,Interest,Supp

9、ort ($),INNOVATION,Increased Supply of Science & Engineering Students & Intellectual Capital,New Technologies & New Products,New S&T Skills & Communities,Innovation Path,Powered by Ideas,创新引领世界,17,1. 美国竞争力计划:在创新中领导世界2创新议程:致力于保持美国第一的竞争力3新一轮美国创新4美国研究和开发投入之评估:研究的发现和建议的行动5. 维护国家创新生态系统:信息技术制造和竞争力的报告6维护国家

10、创新生态系统:保持美国科学和工程能力之实力 的报告7为了21世纪的科学82005年国家创新法9国家创新教育法10回应变革世界之挑战:为21世纪而加强教11领导力的检验:美国高等教育未来指向附录:美国、中国和印度三国工程师教育之比较(格雷菲、沃德瓦),创新引领世界:美国创新和竞争力战略,创新引领世界,18,二、从若干著作看教育改革的外部因素 一本值得一读的著作 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Fridman): 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2005年)(2年不到的时间内全球发行了250万册),19,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美国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Fridman)纽约时报记

11、者,三度普利策奖得主,著有凌志车和橄榄树:理解全球化(1999) 。在世界是平的(2005)一书中,他解释了世界的平坦化趋势是如何在21世纪发生的?这个趋势对于国家、公司、社会和个人而言意味着什么?政府和社会要做出而且必须做出怎样的调整以应付这种趋势?,世界是平的,20,世界是平的,21,碾平世界的十大动力,第1大动力1989年11月9日 创新时代的来临:柏林墙的倒塌和Windows操作系统的建立第2大动力1995年8月9日 互联时代的到来:Web的出现和网景上市第3大动力工作流软件:让你我的应用软件相互对话第4 大变平因素上传(uploading)驾驭社区的力量(博客:上传新闻和评论)第5大

12、变平力量外包:Y2K(千年虫),世界是平的,22,碾平世界的十大动力,第6大因素离岸经营:和瞪羚一起赛跑,和狮子一起捕食第7大变平力量在阿肯色州吃寿司(沃尔玛,全球供应链,以最低的价格给消费者带来最好的商品)第8大力量内包:(联邦快递和UPS应被列入令世界变平的力量:配送包裹,也做物流,让全球供应链实现同步,UPS全球港配送中心)(内包过程一种水平合作和创造价值的新形式,它既是平坦世界的结果,也令世界变得平坦。)第9大变平力量提供信息Google,雅虎和MSN搜索服务第10大力量数字的、移动的、个人的和虚拟的类固醇,世界是平的,23,碾平世界的十大动力,第6大因素离岸经营:和瞪羚一起赛跑,和狮

13、子一起捕食第7大变平力量在阿肯色州吃寿司(沃尔玛,全球供应链,以最低的价格给消费者带来最好的商品)第8大力量内包:(联邦快递和UPS应被列入令世界变平的力量:配送包裹,也做物流,让全球供应链实现同步,UPS全球港配送中心)(内包过程一种水平合作和创造价值的新形式,它既是平坦世界的结果,也令世界变得平坦。)第9大变平力量提供信息Google,雅虎和MSN搜索服务第10大力量数字的、移动的、个人的和虚拟的类固醇,世界是平的,24,“必备的知识”,第一,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第二,培养激情和好奇心第三,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第四,开发右脑(全脑),尤其着重 于艺术教育 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25,“高

14、概念”与“高接触”,为了能在这个时代更好地生存下去,我们需要用“高概念(high concept)和“高接触”(high touch)的天资来补充已经相当发达的高科技。 弗里德曼引用全新的头脑(丹尼尔平克著)“高概念”包括创造艺术美和情感美的能力,发现特点和机会的能力,撰写令人满意的叙述文的能力和创造发明的能力。“高接触”包括换位思考的能力,理解人类交往精妙之处的能力,寻找自身快乐和给别人带来快乐的能力,以及在探求目标和意义的过程中超出日常范围的能力。,世界是平的,26,由此而引出的“培养目标”或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四个学会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存,27,清晰而有效的沟通者(C

15、ommunicator)自我指导的终生学习者(Learner)创造性和实际的问题解决者(Solver)负责的和参与的公民(Citizen)合作的和优秀的工作者(Worker)整体的且富有信息的思考者 (Thinker),28,能力建设(capacity building)获取必要技能部长委员会要求的工作能力。美国政府的获取必要技能部长委员会(Secretarys Commission on Achieving Necessary Skills, SCANS)早在1992年的一份国家报告中,认为其中的一些工作能力和理念是熟练工人就业成功所必需的。 SCANS要求的工作能力,高效的工人能够有效地运

16、用:资源他们知道怎样分配时间、金钱、材料、空间和员工。交往技能他们能够在团队中工作、教育别人、服务顾客、进行领导、善于协调并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士共事。信息他们能够获得和评估数据、组织和保存档案、解释和交流,并用计算机来处理信息。系统他们理解社会的、组织的和科技的系统;他们能够监控和修正行为;他们能够设计或改进这些系统。技术他们能够选择设备和工具,应用技术于具体的任务,并能维护和检修设备。,29,SCANS要求的基本技能高成就工作场所的熟练工人需要:基本技能阅读、写作、计算和数学、听和说。思维技能学习、推理、创造性思维、做出决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个人素质个人责任感、自尊和自我管理、社交、融通和诚

17、实 。,30,一些哲学家(M. Canto-Sperber & J-P. Dupuy)认为,核心能力是良好生活所不可或缺的,是能够在家庭、经济生活和政治领域中取得成功、负责和有效行为的能力(capacity)。这些能力超越了学科知识,它们是以“知道怎样做”(know-how)而非“知道是什么”(know-that)的形式出现的。人类学家(Goody, 2001)则认为,主要能力(major competencies)必须是指一个人在其生活的社会框架中如何最好地度过其工作和休闲时光的能力。欧洲企业家圆桌会议期望“新欧洲”不仅要具有技术技能(skills),还必须具备作为一个雇员和公民的进取心(e

18、ntrepreneurship,企业家精神)。在这种背景下,进取心指一种在创造性、革新性、灵活性、团队工作和知识兴趣方面的能力。,31,综上所述,不论skills、capacity或competencies,不论其前面加上key、core、major、essential还是basic, 它们首先都是对任何个体与整个社会而言所必需的和有益的。其次,这些能力必需能使个体成功融入一些社会网络,同时保证个体在熟悉和陌生环境下能独立并有效地行动。最后,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下,一种核心能力必需使人们能够持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便随时跟随最新的发展和变化。,32,美国唐泰普斯科特的数字化成长3.0版(云帆译

1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33,作者唐泰普斯科特系美国新经济作家、趋势大师。10多年前的数字化经济预言了新经济时代的到来;10年前的一本数字化成长预言了N世代的到来;2年前的维基经济学揭示了与Web2.0相关的商机,这一本数字化成长3.0版则是真正向全世界宣告:N世代已经到来。,34,泰普斯科特把伴随着数字与通讯技术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代青少年称为“N世代”,也就是“网络一代”,这一代孩子正以与他们父母截然不同的方式在积极地学习、玩乐、沟通、工作以及创造社群;他们只要利用指尖就可以毫不费力地横跨世界。他们崇尚自由和选择权,追求个性化,喜欢交谈,讨厌说教,天生善于协作,会仔细监督

20、组织,速度是生活的常态;创新是生活的一部分。,35,传统上,儿童成长为青年的过程中,需要面对三个世界。第一个是日常生活世界,待人接物的良好方式依靠家庭和社会一点一点熏陶出来。第二个是知识世界,这是学校发挥作用的场域,所有和知识范畴有关的都要通过学校教育来完成。第三个是心灵世界,心灵的世界等于是人性的世界,这对孩子来说是最重要的世界。今天在这三个世界外,青少年还需要面对第四个新的世界:虚拟世界。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通讯技术突飞猛进,飞速发展的电脑、移动通信、多媒体、因特网等,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乃至人们的生存方式。由“比特”组成的信息世界和符合化空间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数

21、字化生存”空间。,36,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从文化传递的方式出发,将这个人类文化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前喻文化、同喻文化和后喻文化。前喻文化的特征是年轻人向有经验的老年人学习,传统支配一切;同喻文化的特征是向同事、同学等同类人群学习;而后喻文化是指老一代向下一代学习,是一种“将来”支配“现在”的社会。米德指出:当代社会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孕育了一种和以往完全不同的文化形态,即后喻文化,这是一种全新的文化传递方式,即由年轻一代将他们对不断变动的社会的理解和不断涌现出的新知识传递给他们生活在世的前辈。,37,第5章 学习中的N世代:互动教学PK单向教学N世代在数字化里长大,不会满足于坐着静静听老师

22、讲课。他们希望能反驳,交流,选择学习的内容、时间、地点、方式。他们想学习和现实生活相关的内容,学起来轻松,有趣。“老师已经不是知识的源泉了,因特网才是。” 教育系统应该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 教师应该以和学生互动为主,以讲课为辅,让学生自己发现。 学校应该因材施教,不要一成不变的教学。 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彼此协作,不要让他们孤军奋战,38,该章中的一些小标题: 学校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教师为中心 从授课到互动教学 从教导到发现 从个人学习到协作学习 从统一内容到因材施教,39,OECD教育研究与创新中心著:大趋势形塑教育,40,大趋势形塑教育讨论了包含26个趋势的9大主题:社会老龄化;全球性挑战

23、;经济新图景;变化中的工作世界;学习型社会;新一代信息通讯技术;公民与国家;社会关系与价值观;富裕的可持续性。这本书并不直接讨论教育问题,而是在简要阐述趋势后提出这些趋势“对教育意味着什么?”,41,例如第六章 新一代信息通讯技术涉及三个趋势。我们来 看一下这些趋势”对教育意味着什么?“”数字革命“对教育意味着什么? 技术发展的步伐很快。学校追赶的脚步快不快?或者需要去追赶吗?在越来越多信息技术设备被用于学习时,我们如何提高教师的知识和技能,如何使他们更好地适应需要? 数字时代孩子的成长会受到哪些影响?作为学习者,他们的能力和需要会受到什么影响?在多大程度上,尽管不是全部,教育需要重新组织才能

24、得到在数字环境下成长的年轻人的认可? 信息通信技术允许自定节奏、互动和自我完善的学习风格吗?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其它有学习发生的地方,个性化学习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还需要多久?,42,“万维网的广泛使用”对教育意味着什么? 信息通讯技术的进步一直不断地扩大网络连接、远程教育和自我学习的可能性。学校对此有何感觉呢?是被看做增加了更多的可能性,还是被看做极具威胁性的另一种选择? 随着信息海量增长,学校如何培养学生批判性地处理这些信息的能力?如何帮助他们分清重要的和不重要的、好的和坏的信息? 因特网上海量的信息通过关键词和超文本能够被自由地查询。它将怎样影响知识的组织形式?是否逐步减弱知识的学科分类,

25、去倡导跨学科的、开放的知识组织形式?,43,“走向Web2.0?”因特网最初是被作为一种信息源,但现在越来越多因特网用户的参与和互动拓展了它的用途。用户自建内容的增加已经成为因特网世界的一个核心特征。单个的因特网用户已经不再只是在网上冲浪,而是做着个人的贡献。用户自建的内容形式十分丰富,从分享视频(Youtube),图片(Flickr),到建立维基百科(Wikipedia),或者创建自己的博客。尽管有些内容无疑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它们发出了一种信号:教育需要与这样的发展同步,而且需要积极使用它们。,44,“走向Web2.0?”对教育意味着什么? 由于网络能够提供如此多的信息,人们开始争论学校教授

26、事实性知识是否还那么重要。因此,事实性知识的基础对于学习有多重要?教学生消化和诠释信息的技能应该采取什么方式? 教育机构、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很容易地进入各种在线资源,任何个人和群体都可以使用它们。在线教育资源到底有多重要?未来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在等着我们? 随着用户自建内容的增加,因特网不再只是下载东西的地方,上传也很重要。这会逐渐削弱学校、已有的课程知识体系的地位,还是能够增强教育的质量?或者它与教育的核心领域并不特别地相关?,45,得到的启发:从教育以外看教育。,46,三、教育管理类的译著举例约从2002年起,一些主要是美国出版的教育管理著作纷纷被译成中文予以出版,其中略为知名的教育管理译丛译

27、著如下所列。教育管理前沿译丛(冯大鸣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从2002年起予以出版,迄今已含: 郑燕祥著,陈国萍译:学校效能与校本管理:一种发展的机制(2002) 美布里奇斯、海林杰著,冯大鸣主译:以问题为本的学习在领导发展中的作用(2002),47,美萨乔万尼著,冯大鸣译:道德领导:抵及学校改善的核心(2002) 美约翰逊、约翰逊著,唐宗清等译:领导合作型学校(2003) 美萨乔万尼著,张虹译:校长学:一种反思性实践观(2004) 澳卡德威尔、斯宾克斯著,胡东方等译:超越自我管理学校(2005) 美汉森著,冯大鸣译:教育管理与组织行为(2005,48,学校管理新趋向译丛(褚宏启主编),重庆大学

28、出版社从2003年起予以出版,包括: 美约翰雷等著,张新平主译:学校经营管理:一种规划的趋向(2003) 美倍根、格莱叶著,周海涛主译:学校与社区关系(2003) 美瑞布著,褚宏启等主译:教育人力资源管理:一种管理的趋向(2003) 美厄本恩等著,黄葳等主译:校长论:有效学校的创新型领导(2004),49,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译丛:学校经营与管理系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英Lan G. Evans著,王烽、周玲译:学校营销从理论到实践(2005.1) 美Wayne K. Hoy & C. John Tarter著,廖申展译学校决策者解决实践问题的案例(2005) 美 Christopher A.

29、Simon 徐玲等译:学校运营从行政型与学习型组织视角分析(2005.2) 美L. David Weller Jr. & Sylvia Wellwer,杨英等译:学校人力资源领导中小学校长手册(2005.4) 美C. William Garner著,孙志军等译:学校财政战略规划和管理(2005.5) 美L. Dean Webb & M. Scott Norton著,徐富明等译:教育中的人力资源管理 人事问题与需求(2005.10),50,我们似乎还应提及的译著可能包括:美坎宁安、科尔代罗著,赵中建主译:教育管理:基于问题的方法,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美Fred C. Lunenburg

30、& Allan C. Ornstein著,孙志军等译:教育管理学:理论与实践,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1) 美韦恩K.霍伊 & 塞西尔G.米斯克尔著,范国睿主译:教育管理学:理论研究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美Petra E. Snowden & Richard A. Gorton著李敏、杨全印译:学校领导与管理:重要概念、个案研究与模拟练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1,美Allan A. Glatthorn著,单文经等译:校长的课程领导,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美Edward Sallis著,何瑞薇译:全面质量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美 奥登、匹克斯著

31、,杨君昌等译:学校理财政策透视(列入金算盘现代理财译丛),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52,53,我国台湾近年来出版的一些著作也值得一提:台湾艺文文化公司出版的学校经营与管理台湾高等教育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高等教育经营学校本位经营的理念与实践高等教育行政全面品质管理学校领导研究从混沌理论研究彩绘学校经营的天空学校领导:理念与校长专业生涯等。,54,由此引出的教育管理主题探讨仅仅从如上所列译著的书名中,我们就可看到如下可以概括的主题,如校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学校财政、学习型组织、学校文化、校长论(学)、课程领导、道德领导、学校营销、教育全面质量管理、学校经营、学校与社区等。这里我们仅对若干

32、主题略作展开。,55,1学校经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和完善,“经营”一词的使用频率也在不断得到增强,其使用范围更是日益广泛,从工商企业界不断向外扩展,应用于各种服务性行业,甚至应用于政府管理。今天,“经营”一词同样走进了教育界,走进了学校。美国学者约翰雷等人合著的学校经营管理:一种规划的趋向(Schoo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A Planning Approach),或许就是国内较早使用学校经营管理译名的著作,但该书着重探讨的是教育财政和学校财务问题,强调了“规划”这一观念,“在于它凸显了各项管理功能是如何从合乎逻辑的、有序的规划观念发展而来的思

33、想”(作者中文版前言)。尽管此书名为学校经营管理,但未能使读者明确经营管理的内涵。这里试图对此作一分析。,56,“经营”与“管理”在英文上往往为management,经常被视为同义词使用,缺乏公认而明确的界说与区分,因此人们一般认为两者没有显著差别。“经营”一词,在基本的概念上同于“管理”,其重点在于强调如何使组织创造价值与财富,如何增加生产力,同时追求组织的最大边际效益。学校管理,已经从强调由“事务性”的静态管理(如教务管理、总务管理、人事管理),逐渐地转变为“人际”、“资源”与“技术”等的动态经营(如强调实践运用、资源分配、信息管理、专业发展、人际关系)。,57,“以经营的理念来办理学校,

34、其目的在于强调学校是一个动态组织,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其必须适应社会环境的变迁,更必须在达成绩效之外,引导前瞻性的发展策略,一方面除增进学校效能外,另方面则开创新局,促动社会成长。因此,目前学校经营在概念的范围上涵盖了学校管理。” “学校经营意指学校经营者采用管理学的知识与技术,纠合学校成员的人力,透过行政程序运用各项资源与策略,达成学校经营目标,增进学校组织效能,促成学校组织的变革与发展,以因应社会变迁及学校的需求。”,58,2。校本管理(school-based management) 校本管理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于美、英、澳等西方国家的教育改革中,以改善中央或上级集权决策方式无

35、法有效处理教育问题与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困境。作为一项重要的改革举措或运动,校本管理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学术界都引起过广泛的学术关注,并不同程度地得到实验和实践,其中尤以美国为代表。 近一二十年来,曾经被誉为“科学”的科层制的组织结构受到质疑。一种新的管理理念是:把科层制中上位控制的权力向下转移,把分解了的任务和责任重新整合,让直接操作者具有决策权,组织结构上从直线型走向扁平型,决策中心更加贴近外部需求。,59,校本管理就是这种盛行于管理界和企业界的管理理念在教育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在各国中小学的教育管理体系中,科层结构是其明显的特征,决策是由上级部门做出的,而中小学校只是一个个具体的操作单位。即

36、使在地方分权的美国,长期以来是地方学区掌握着学校教育实际的管理权,或者说“地方控制”是美国中小学教育管理的基本特征。作为学区教育行政当局的地方教育委员会负责学区内各中小学的经费分配、人员聘用和课程设置等。尤其自1983年国家在危急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教育报告问世以来,这种属于科层结构的“地方控制”的教育管理体制受到了质疑,因为“权力集中的科层体制是许多城市教育问题的根源教育科层体制是改进城市教育质量的主要障碍”,人们因此要求教育管理权力的进一步下移。,60,校本管理,主要就是强调教育管理权和重心的下移,把中小学作为决策的主体,运用分权、授权、协作、团队等组织行为学的原理和技术,来构筑学校与外部

37、(上级主管部门、社区等)及学校内部(校长、教师、学生等的相互关系)的新型关系。在美国80年代的教育改革运动中,校本管理更是成为研究和实践的主要内容之一。,61,隶属于美国教育部的“教育研究办公室”在1993年的一份消费者指南中是这样界定校本管理的(Office of Research, 1993):校本管理是一项通过将重要的决策权从州和县转移到每一所学校的改进教育的策略。校本管理向校长、教师、学生及其家长提供了控制教育过程的更多权利,让他们负责预算、人事和课程。通过教师、家长和其他社区成员参与这些重要的决定,校本管理可以为儿童创造更为有效的学习环境。,62,校本管理概念基本上包含有这样一些要素

38、: 1学校管理的决策权应该从上级行政管理部门下移到学校; 2那些最接近决策的实践、最易受决策结果影响或对决策执行负有基本责任的人士,应该成为学校决策的制定者; 3学校教师在校本管理中将成为重要的参与者; 4学校将在财政、人事和课程等方面获得更多的权力。,63,学校自主和共同决策: 校本管理的基本特点“ 校本管理自主+共同决策(SBMAutonomy + Shared Decision Making)”,这是时为美国湾区研究团体主任的戴维(Jane L. David)于1989年在其校本管理研究综述的论文对校本管理进行的概括,它反映了校本管理的基本特点。学校自主( 又说学校自治)和共同决策是紧密

39、相关的要素。,64,学校自主学校自主主要包括财政、人事和课程3个方面的自主,亦即我们所说的财权、人事权和课程权。财政自主。预算规划和经费控制在校本管理中是权利下放的主要方面,因为预算自主在很大程度上显示了学校拥有了较大的自主权,而校本预算或校本财政也因而成为校本管理中的常用术语。财政方面的自主可以是大部分的,也可以只有很少一部分。例如佛吉尼亚州威廉姆王子县曾给予5所学校很大的财政权利,即让学校在人事、教学、日常运作等方面做出预算并分配经费,但这一预算须由校长、教师和家长等共同做出。也有学区是在扣除教职工的工资经费、校舍维修、校车、教科书等开支费用后,再根据学生人数将其余的小部分经费拨给学校,由

40、学校自由支配。,65,人事自主。人事自主是校本管理中一个关键的授权要素,且又是争论较大的方面,与经费使用密切相关。在有关人事自主方面主要包括确定职位和挑选人员。一旦根据学生人数确定了招聘合格教师的人数后,学校可以用剩余的钱款(通常非常少)来招聘另一个教师,或几个非全日制专家、教学辅助人员或办公室人员。有些学区将一个全日制名额给学校,由学校自行决定如何使用这一名额。第二个由学校自行决定的领域是当因退休、调动而留有空额或增加了名额时,学校可以根据需要决定如何使用这一空额。校本管理下的人员招聘,往往由校长和教师一起从申请者中进行挑选,而这一申请名单通常由学区提供。从程序上说,校长根据教师们的意见提出

41、聘用建议,最后由学区雇佣。,66,课程自主。校本管理研究和所建议的实践中的一个明确方面,就是每一所学校开发自己的课程和教学计划,通常是在学区或州确定的目标和核心课程的框架下编制课程和选择或编写教材,亦即校本课程开发。这实质上是一种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民主决策过程,教师、校长、课程专家乃至学生家长和社区成员共同参与编制学校课程计划及其实施和评价。有专家认为这种协作型课程设计的最理想模式,就是把标准化课程中的最积极要素同校本课程中的最积极要素结合起来。这种课程设计的完成包括了合作的课程规划、对教师和校长进行有效教学和领导的培训以及上级中心人员作为课程和教学知识资源而不断提供的支持。显而易见,

42、这在对课程进行严格规定、对教科书有要求以及统一考试的学区是不大可能的。,67,共同决策校本管理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 共同决策”,这里主要是指教师、家长和社区成员(有时也包括学生)参与学校的各项决策,如经费的使用、人员的聘用、课程的编制、教材的选择以及其他各种事务等。“ 共同决策”往往是由校本管理委员会做出的。在实施校本管理的学校中,一般都成立有这类校本管理委员会,其成员来自于各个方面的代表。成立校本管理委员会的目的,如新泽西州的一个学区所指出的,在于“ 提供一种改进学校内的教育计划和条件的合作手段”。,68,3。教育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原是企业界的一种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是企业质量管理发展

43、进程中的第三个阶段。如从管理模式的发展而言,全面质量管理是从以泰勒制为代表的“ 机械模式”及尔后以标准化管理为基本特点的“ 生物模式”发展而至的“ 社会模式”。它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强调在尊重人的价值的前提下,注重战略规划、全员参与、团队精神、协调工作等,但它并不否定生物模式中标准化管理(如ISO 9000)的作用,而是客观地将它用作为全面质量管理的一种手段。,69,全面质量管理界说: 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而达到长期成功的途径。其目的在于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 ISO 9000标准,70,全面质量管理基本思想的10个方面1以人为主体思想。强调人对质

44、量的作用,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提高质量的根本保证。人是组织质量管理的主体,是与质量关系最密切的因素,只有通过提高每个人的工作质量,才能保证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倡导“始于教育,终于教育”的理念。 2预防为主思想。全面质量管理采用现代管理技术和工具,尤其是统计技术来分析影响质量的关键问题,找出主要因素,并采取措施以消除质量问题的产生。,71,3重点控制思想。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在质量形成的全过程中有效地控制人、机、料、法、环等各种影响因素,对影响质量关键的主要因素采取技术和管理的措施,实行重点控制。 4不断改进思想。人们和社会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因此,组织不能满足现有的质量水平,而必

45、须不断加以改进和提高。,72,5系统管理思想。质量形成的过程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各项活动,因而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对与质量有关的所有活动进行全面的研究、系统的分析、综合的管理。 6为用户服务的思想。一是企业内部所有工作环节之间都有“下道工序就是用户”,要求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服务;二是用户存在于企业外部,全面质量管理要求企业生产(提供)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服务),并做好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73,7专业技术与管理技术相结合思想。管理技术可使人、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三要素处于最佳结合状态。把专业技术和管理技术紧密结合,是提高企业素质,提高产品(服务)质量不可缺少的两个轮子。8质量与效益相统一思想。全面质

46、量管理既反对只讲数量不讲质量,也反对盲目追求过剩质量、不讲成本的所谓“质量”。用最经济的手段生产(提供)用户满意的产品(服务),走质量效益型的发展之路。,74,9用事实和数据说话思想。全面质量管理提倡实事求是地进行科学分析,反对凭经验、凭印象、“差不多”、“可能是”等工作方法和态度。 10质量经营思想。全面质量管理反对把质量与经营分隔开列,企业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以质量为主线,以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为指导。 资料来源:上海市质量管理协会,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非正式出版),第2527页。,75,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的两个核心观念: 消费者中心 质量的持续提高,76,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认为,一个组织的重要外部功能就是向消费者提供优良的产品和周到的服务,强调尊重消费者的利益和要求并置消费者于整个管理体系的最重要位置。在全面质量管理推广至学校领域时,就有必要视教育为一种“ 服务”,视学生及其家长和社会为“ 消费者”。,77,教育的消费者可以分为如下几个层次:外部消费者 第一类直接接受教育的学习者,即学生; 第二类家长、教育官员和资助学校的 个 人,他们对具体的个人或学校拥 有直接的联系; 第三类教育非直接的消费者,如未来的 雇主、政府和社会。内部消费者学校中的教师和教辅人员。 学校中内部消费者之间的和谐而密切的关系是满足外部消费者需要的保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