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训练22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doc

上传人:温*** 文档编号:445454 上传时间:2018-10-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时训练22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课时训练22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课时训练22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课时训练22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课时训练22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课时作业 22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 ) 1.2013武汉模拟 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 “ 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 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粮食。 ” 这一措施实行于 ( ) A 1917 年十月革命时期 B三年国内战争时期 C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 D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它实行于三年国内战争时期。 答案: B 2.2013温州调研 苏俄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变到新经济政策,其根本原因是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遭到农民的坚决 反对 B社会主义革命任务完成 C

2、苏俄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实际 D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发生转变 解析: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局限性反映出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反映了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发展水平,所以政策的调整实际上是生产关系的调整,是从苏俄当时社会生产力实际出发的。 来源 :Zxxk .Co m 答案: C 3.2013烟台质检 “ 为什么不是改善工人 的生活状况,而是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呢? 因为要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就需要有粮食和燃料。从整个国家经济的角度来看,现在最大的 阻碍 正是这方面引起的。 ” 这则史料作 为背景材料可用于研究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苏俄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

3、戈尔巴乔夫改革 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这段话体现了对农业和农民问题的重视,提出要改善农民生活状况,苏俄新经济政策含有这方面的内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对农民的剥夺;斯大林模式、戈尔巴乔夫改革注重发展重工业,均可 排除。 答案: B 4列宁提出,俄共将力求尽量迅速地实行最激进的措施,来准备消灭货币。这一观点的提出最有可能是在 ( ) A 1918 1921 年 B 1921 1925 年 C 1921 1927 年 D 1925 1936 年 解析: 本小题主要考查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 “ 消灭货币 ” 意味着取消自由贸易,这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其实施的时间是 1918 1921

4、 年。 答案: A 5 20 世纪 30 年代,西方经济趋于崩溃,而苏联经济发展迅速,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记者林肯 斯蒂芬斯从苏联回国后声明: “ 我 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 ”“ 它 ”是指苏联的 ( ) A农业集体化道路 B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C社会主义制度 D利用五年计划发展经济的做法 解析: 本题关键是对材料的理解,考查苏联经济政策对美国经济的借鉴作用。美国经济危机爆发是由于美国经济处于无政府状态,生产的盲目扩大与人民实际购买力降低之间的矛盾加剧,美国可以借鉴苏联计划经济的做法,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答案: D 6据统计,在苏联农村中,从 1929 年 7 月到 1930

5、 年 7月,牛减少了 32%,马减少了13%,猪减少了 33%,羊减少了 26%,造成这种结 果的原因是 ( ) A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B政府政策的失误 C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影响 D “ 一五 ” 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解析: 1929 年 7 月 1930年 7 月,牛、马、猪、羊减少的原因是政府的农业集体化政策牺牲农业、农民太多引起的结果,故选 B。 A项,时间不符,排除; C 项,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1936 年才确立,排除; D 项与题干无直接关系,排除。 答案: B 7 1926 年,斯大林在关于苏联经济状况和党的政策报告中说:现在我们已进入新经济政策的第二个时期。 如果不及时供给农业

6、机器、拖拉机和工业品等,农业本身 就不能有进展。因此,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要依靠而且已经依靠工业的直接扩展了。此番讲话意在 ( ) A继续执行列宁新经济政策 B实现农业的机械化 C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D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解析: 结合材料中的信息 “ 依靠工业 ” 等主要信息,可知材料说明苏联经济政策要转向优先发展重工业。 答案: C 8.2013定州模拟 “ (20 世纪 30 年代苏联 )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 按照西方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 ” 西方国家作出 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苏联的五年计划 ( ) A没能促进经济发展 B实行余粮收集

7、制,损害了农民利益 C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强制劳动 D强调国家利益而忽视民生改善 解析: 材料提供的信息 “ 按照西方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 ” 反映了苏联五年计划期间,人民的利益受到了损害。 A与材料反映的内容不符; B、 C体现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答案: D 9决定苏联 20 世纪 30 年代形成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根本原因是 ( ) A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B巩固无产阶级政权的需要 来源 :学科网 Z X X K C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形 成 D粉碎外国武装干涉的需要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原因的理解。当时的苏联,小生产占优势的社会经济结

8、构、经济文化落后以及缺乏民主传统都是这种体制形成的原因。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角度分析,苏联 20 世纪 30 年代形成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根本原因无疑是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答案: A 10 “ 改革不是某种心血来潮,不是恍然大悟 改革的实质恰恰在于:它把社会主义和民主结合起来,从理论上到实践上完全恢复列宁的社会主义构想。 ” 材料中所说改革的情况是指 ( ) A斯大林改革 B赫鲁晓夫改革 C勃列日涅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解析: 在以上四个人的改革中,斯大林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仅仅是在经济领域,只有戈尔巴乔夫改革把社会主义和民主结合起来。 答案: D 11有学者认

9、为 “ 勃列日涅夫时期 的改革是苏联历史上最为稳妥的改革 ” ,此观点得出是基于 ( ) A摆脱了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B当时苏联经济的较快发展 C农业轻工业得到显著发展 来源 :学 |科 |网 D继续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 解析: 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在他任期内,仍注重发展重工业,对赫鲁晓夫的政策做出了一些调整, A、 C、 D 三项错误。 答案: B 12 1970 年,苏联著名物理学家萨哈罗夫等发表了一封苏联科学家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党政领导人的呼吁书,其中谈到: “ 在社会政治范围内,阻碍我们经济的障碍物很多,凡是不能取消这些障碍物的措施都是无效的。 ” 据此判断 (

10、 ) A萨哈罗夫不满赫鲁晓夫的改革 B萨哈罗夫认为经济改革的前提是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C萨哈罗夫的这一观点成为戈尔巴乔夫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D萨 哈罗夫的观点促进了苏联的思想解放 解析: 赫鲁晓夫 1964 年下台, A项错误;材料中作者特别提到 “ 在社会政治范围内 障碍物很多 ” ,因此 B项符合题意, C、 D 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且缺乏史实依据,可排除。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13 题 20 分,第 14 题 20 分,共 40 分 ) 13.2013银川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联建立后激起了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希望,甚至有人认定这是 “ 一

11、块让人类再次得救的新大陆 ” ,代表着 “ 人类精神的新方向 ” 。可是,当他们亲自踏上那块 真实的土地时,反应是多么的不同啊!印度大文豪泰戈尔在大加赞赏苏联的成就的同时,甚至断言:“ 布尔什维克可能只是一种治疗方法,但是这种疗法是不能持久的。 ” 摘编自在苏联这面镜子里我们看到了什么 材料二 1935 年 6 月,法国著名作家罗曼 罗兰访问苏联。他把自己敏锐的观察和思考,写入了罗曼 罗兰日记。在日记中罗曼 罗兰写道: “ 我从这次旅行中得出的主要印象和感觉是: 无比高涨的生命力和青春活力的强大浪潮 , 他们正在为全人类更美好的、最好的、灿烂的未来而工作 ,一方面又认为那里 正在不人道地形成贱

12、民阶 级,必须承认这一切 青年不可能自由地将自己的智力成就和思想与他们的西方朋友的成就相比较。真担心有朝一日突然发生这样的事,就会产生动荡 。 ” 摘自莫斯科日记:罗曼 罗兰 在苏联看到了什么? 材料三 我们必须考虑积累的界限问题,投资的最大界限问题。在我们这里弦绷得太紧了。把它绷得太紧,使商品荒更加尖锐化,已经不行了 不从供求平衡角度作详尽的分析,这自然不是 “ 表面的 ” 缺点,不是 “ 形式上的 ” 疏忽,而是一个深刻的内在的错误 为了使国家工业化得到实现 不仅应当保证对建筑材料等需求的相应的货币,而且 应当保证这种建筑材料相应的供应 (无论如何 )也不能用 “ 未来的砖头 ” 建造 “

13、 现实的 ” 工厂。 摘编自布哈林一个经济学家 的札记 (1928 年 9 月 )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 20 世纪 20 年代初至 30 年代中期的苏联成为东西方人共同向往之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来源 :Zx x k .Com来源 :Zxx k.Co m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泰戈尔和罗曼 罗兰在苏联看到了什么?作为苏联经济学家的布哈林又看到了什么?从上述材料中你得出怎样的启示? 答案: (1)原因: 20 年代初:十月革命的成功,让东方殖民地半殖 民地国家看到了新的曙光,因此成为他们的向往之地; 30 年代中期: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打击,法西斯主义兴起,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

14、日渐凸显,而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成就突出,吸引了西方人对苏联的热情。 (2)他们一方面看到苏联因掀起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建设高潮,充满青春活力而取得的工业成就;另一方面也看到集权体制和特权阶层形成,践踏民主的现象,并引起担忧。布哈林看到苏联没有按客观经济规律发展工业,发展的速度过快。启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创新;社会主义建设要从国情出发,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要注重改善民生,协调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国民经济各部门应协调、平衡发展。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赫鲁晓夫在 1957 年提出三四年内苏联的人均肉类、牛奶

15、、黄油产量赶上美国的目标,为此不顾苏联的气候条件,要求各地都来扩种玉米以增加饲料。结果很多地方因气候条件恶劣造成玉米歉收,其他粮食作物也由于播种面积减少而减产。 材料二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 40%。由于军备竞赛和改革停滞,生产效 率和经营水平与西方发达国 家的差距越来越大,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较大的提高。 材料三 1985 年,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认为苏联必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 提出了 “ 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 ” ,并开 始进行经济改革。 1986 1988 年,苏联经济不但没有加速发展,相反国

16、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仅为 2.8%,低于 1980 1985年的 3 .2%,戈尔巴乔夫认为,现行政治体制是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1)从三则材料看出,苏联三位领导人当时改革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 (2)从三则材料看出,他们各自的经 济改革有哪些缺点?共同的不足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 (1)赫鲁晓夫:农业;勃列日涅夫:重工业;戈尔巴乔夫: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2)各自缺点:赫鲁晓夫提出的目标不切实际,不顾自然条件的差异推行种植玉米,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勃列日涅夫与美国争夺霸权,进行军备竞赛,导致经济停滞不前,人民不满情绪高涨。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没有实现 “ 加快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 ” ,经济增长率下降。共同的不足:没有真正解决因斯大林体制的僵化而导致的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问 题。 (3) 历史原因: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和一些政策上的错误。 现实原因 (直接原因 ):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是导致苏联解体的直接和主要原因。 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 “ 和平演变 ” 战略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