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 第 1 页(共 11 页) 中学历史 教学 园地 史 界 朋友 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注:本资料由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独家提供。试题精选自 2013 年 四川省 各 市 高考 文综 模拟 试题 历史部分 ,按照 2013年 四川省 高考 文综 历史科考试说明和考纲 分解而成, 排版工整、合理,欢迎各位历史同行交流使用, 因时间有限,如有遗漏和错误,望广大同行指正、批评 。同时园地真诚希望各位同行尊重园地解析和分解的成果,请不要把该资料上传到其它网站,谢谢合作! 整理人: 张 秋鸿 春秋战国时期 的 百家争鸣 1.( 2013 四川省成都市一 模 1) 先秦诸子常
2、用寓言来说明哲理,熔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炉。某 思想家用“守株待兔”的故事,以反讽的形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他的观点是 ( ) A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B兼相爱、交相利 C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D弱者道之用 【考点】 百家争鸣 【解析】 “ 守株待兔 ” 比喻不想努力 ,而希望通过侥幸获得成功。 典故 出自 法家代表人的著作 韩非子 五蠢 ,因此 A 正确。 【答案】 A 2.( 2013四川省 南充 市 一 模 2) “ 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尚 贤使能则民知方”“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下列观点与材料观点属同一思 想派别的是 ( ) A“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
3、不能屈” B“兼相爱,交相利”,“以自苦为极” C“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 D“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 【考点】古代中国主流思想 【解析】 由材料中“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尚贤使能则民知方”和“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 可知题干材料信息反映了荀子的“礼法 并施”主张。荀子是儒家代表。四个选项中, A是儒家孟子的思想主张, B 是墨子的思想主张, C 是道家庄子的思想, D 是法家韩非子的思想。故选 A。 【答案】 A 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 第 2 页(共 11 页) 中学历史 教学 园地 史 界 朋友 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3.( 2013四川省 绵阳
4、市 三 模 2) 奶奶不断唠叨:“老天爷爷,你怎么不睁眼,这雨没完没了地 下,你还叫我们穷人活不活。”“奶奶”的话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天”的敬畏。下列选项中, 对“天”的理解与上文不一致的是 ( )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天人相感,阴阳相和” C“灾者,天亡谴也,异者,天亡威也” D“爱人利人者,天必福 之,恶人贼人者,天必祸之” 【答案】 A 4.( 2013 四川省德阳市一 模 26) 看待少数民族(或外来民族)与华夏族关系的夷夏观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认为仁对于少数民族,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如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
5、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又如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孔子民族观试探 ( 1)材料一反映出孔子的民族观有何特点?( 2 分) 【答案】 特点:具有民族平 等思想的因素。( 2 分,若答具有“仁”的思想只给 1 分) 5.( 2013 四川省凉山州一 模 14) 文化生活、家庭伦理、风俗的变化是社会变迁的反映。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论语里仁 ( 1)中国古代强调“父母在,不远游”,这种观念的经济和思想基础是什么 ?( 4 分)在现代 社会中,你如何看待这一观念 ?( 2 分) 【解析】“原因”从古代小农经济和儒家思
6、想来分析;“看待”注意客观分析,既要看到“孝道” 积极意义,也要看到局限; 【答案】 经济基础:以家庭为单位 的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 2 分) 思想基础:儒家伦理道德。(或儒家思想,如果回答儒家伦理道德具体内容一一忠孝及两者关系的可酌情给分,( 2 分) 看待:这一传统观念有其积极意义,应重视传统观念的现实价值;不应固守传统,这一观念在当今的淡化是一种社会进步。(任意一方面 2 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6.( 2013四川省 南充 市 一 模 14) 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
7、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 第 3 页(共 11 页) 中学历史 教学 园地 史 界 朋友 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道家之学、 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词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地主要接受三晋学术。但以各地所出文化人才而论,则以关东的齐鲁三晋郑卫周等地最为兴盛。 摘自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 1)据材料概括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 4 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 现象对中国古代学术发展的影响。( 4 分) 【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知, 春秋战国时期 ,不同诸侯国盛行不同的思想,这体现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回忆教材知识,结合
8、思想解放对政治的影响回答“影响”。 【答案】 特点: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 4 分 ,答“百家争鸣”可得 2 分) 影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先河;奠定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地域风格;有利于中国思想文化宽容开放和“兼容并包”;为中国古代治国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任答 两点 4 分)。 7.( 2013 四川省广 安 市二 模 1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子曰: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 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乌)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 ( 1)概括材料一中关于财
9、富与道德 的主要观点。( 4 分) 【答案】 观点:追求财富是人的本能;要以符合道德的途径获得富贵;道德比富贵更重要(仁是 道德的根本,要坚守仁)。(每点 2 分,答 2 点即可,共 4 分) 8.( 2013 四川省乐山市二 模 13) 选择正确的改革道路,对于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以及国家稳定和社会进步至关重要。 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理,有耻以格。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论语 ( 1)归纳材料一的主要观点。( 4 分)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指出这些观点的积极 意义。( 4 分) 【答案】 观点:渐进改良,礼德
10、治国;(任 1 点 2 分)以民为本,藏富于民。(任 1 点 2 分) 背景:春秋末年诸侯纷争社会动荡;( 2 分) 意义: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有利于民生的保障与改善。( 2 分) 9.( 2013四川省 绵阳 市 二 模 14)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社会变革推动观念革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 第 4 页(共 11 页) 中学历史 教学 园地 史 界 朋友 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材料一】 公元前 8 世纪到公元前 3 世纪在中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飞跃,是人类精神的大 觉醒时期。诸子百家思想学说的鲜明的多元特征与强烈的原创精神,对后来大一统王朝政治 产生
11、了深远的影响。 ( 1) 概括说 明先秦诸子百家思想与当时社会变革的关系。( 4 分) 【答案】 关系:“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法家思想指导各 国变法,推动封建制度确立和国家统一。( 4 分) 10.( 2013四川省 资阳 市 二 模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 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五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 1) 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 举例说明“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
12、想”,并简要分析在战国“思想大一统被提到十分醒目的位置”的历史背景。(分) 【答案】 例:思想家韩非将“法”、“术”、“势”三者糅合为一,并吸收道家思想,将法家理论系统化,构成自己的君主专制的法治思想体系,为大一统服务。(分) 背景:战国后期,国家由分裂割据走向统一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通过商鞅变法等,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逐步确立。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基本形成。( 4 分,两点即可) 11.( 2013 四川省凉山州三 模 13) 社会转型时期往 往发生激烈的变化。 ( 1)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 18 19 世纪的欧美各国都属于礼会转型期。请从两个时期经济、 政治、思想方面的变化归纳
13、导致以上礼会转型的共同因素。( 6 分) 【答案】 共同因素:经济:新兴经济成分的产生及发展成为社会变革的经济基础(春秋战国时 期的封建经济,欧美资本主义经济)( 2 分) 政治:新兴阶级力量的形成(春秋战国时的新兴地主阶级、士、商人等;欧美资阶级力量的发展)。各国改革或革命运动的推动。(答对一方面即可给 2 分) 科技文化的进步和思想解放运动的促进(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欧美近代自然科学诞生,启 蒙运动)( 2 分)(言之有理可给分,答对三个方面才给 6 分。学生如果只列举具体的史实没有概括性结论酌情给分) 汉代儒学 成为正统思想 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 第 5 页(共 11 页) 中学历史 教学
14、园地 史 界 朋友 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1.( 2013 四川省成都市一 模 4) 董仲舒在论证“人性与教化”的关系时写道:“天生民性,有 善质而未能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可见,他把教化民众的权力和责任首先归之 于 ( ) A圣人 B儒者 C官吏 D帝王 【考点】 汉代儒学 【解析】 根据材 料“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可知立王以使民尽善,此处的王即封建帝王。故 D 正确。 【答案】 D 2.( 2013 四川省乐山市三 模 1) 李世民 是 唐朝第二 个 皇帝, 曾受 封 “ 秦王 ”,以“ 玄武门之变 ” 夺位登基 。李世民的夺位行为违
15、背了 ( ) 孔子的 “礼” 董仲舒的 “纲常” 西周的 宗法制 老子的“道” A B C D 【答案】 A 3.( 2013四川省 内江 市 一 模 13) 中国封建社会历经漫长的时期。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右图是漫画胜出。图中台上站着两个人,汉武帝高举儒家牌子。另一人左手做出胜利的手势,这一人显然是得到了汉武帝的大力支持。台下站着一群人,个个气势汹汹,不甘失败。 ( 1)图中台上做出胜利手势的人是谁?( 2 分)台下站着的一群人应该是当时什么人群的代 表?( 2 分)漫画反映了汉武帝时代的什么历史现象?( 2 分) 【解析】 材料信息反映了儒家思想取得胜利,因此材
16、料信息反映了西汉时期儒家正统 地位的确立,回忆教材知识即可解答。 【答案】 谁:董仲舒。( 2 分) 代表:儒家以外的其它各家学派。( 2 分) 现象: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 2 分。或:儒学地位开始提升) 宋明 时期儒学的发展 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 第 6 页(共 11 页) 中学历史 教学 园地 史 界 朋友 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1.( 2013 四川省乐山市一 模 6) “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这里朱熹关于“天理”与“人欲”论述 ( ) 强调“人欲”是“天理”产生的根本基础 认为“天理”和“人欲”相互依存、互相包容 具有关注社会现
17、实和百姓生存的民生意识 与统治阶级的“天理”有一定的差别 A B C D 【考点】 宋明理学 【解析】 宋代理学家认为 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故表述错误。其他三项表述与材料信息相符,故选 B 项。 【答案】 B 2.( 2013 四川省凉山州一 模 4) 与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 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 (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问渠那得清如 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考点】理学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问题分析的能力。材料两句名言反映了理学积极影响
18、,即重视社会责任感。 A 反映的是人际关系, B 反映的是研究问题方式, D 反映的是儒家义理观, C 项强调以国家为重, 反映高度社会责任感。 【答案】 C 3.( 2013 四川省广元市二 模 3) 李申在简明儒学史中指出,古代儒学的演进可划分为两个 阶段,即重视礼乐教化阶段和重视心性理论阶段,其中“重视心性理论阶段”是指 ( ) A汉代经学 B隋唐儒学 C宋明理学 D清代考据学 【答案】 C 4.( 2013四川省 绵阳 市 二 模 4) “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下列言论中,与该观点同属一个学派的是 ( ) A.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19、 B. “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C. “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 D. “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答案】 A 5.( 2013四川省 宜宾 市 二 模 4) 儒 家 思想的特征之一是重视道德规范要求。下列四项中对应错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 第 7 页(共 11 页) 中学历史 教学 园地 史 界 朋友 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误的是 ( ) A 孟子 仁、义、礼、智 B董 仲舒 三纲五常 C 朱熹 存天理,灭人欲 D陆九渊 知行合一 【答案】 D 6.( 2013四川省 资阳 市 二 模 1) 南朝吴均在齐春秋中记载:“有病邪者,以问欢(人名)。欢曰君家
20、有书乎?曰:惟有孝经三篇。欢曰:可取置病人枕边,恭敬之,当自瘥(治愈)。如其言,果愈。后问其故,欢曰:善禳祸,正胜邪,故尔。”这则故事反映了 ( ) A儒学正统地位开始确立 B思想界出现三教合一趋势 C儒家经典在民间被神圣化 D儒学影响中医治疗方法 【答案】 C 7.( 2013 四川省成都市一 模 13) ( 30 分) 经世济民,以天下为己任,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 仆诚赖天之灵,偶有见于良知之学,以为必由此而后天下可得而治。是以每 念斯民之陷溺,则为之戚然痛心,忘其身之不肖,而思以此救之。 (王守仁王阳明全集)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21、指出王阳明提出的经世济民方案的核心内容。( 2 分)并分 析他强调该核心内 容的政治社会背景。( 4 分) 【解析】 材料一“良知之学 而思以此救之”可见王阳明经世济民方案的核心内容是致良知。 政治社会背景:可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来归纳明朝中后期的政治特征、人民生活状况来回答。 【答案】 内容:致良知。( 2 分) 背景:明代中后期,政治黑暗(或皇帝专制、特务横行、宦官专权等);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 之中(或“民之陷溺”);伪善流行(或社会风气败坏)。(每点 2 分,共 4 分,任答两点即可) 8.( 2013 四川省广 安 市二 模 1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子曰:富与
22、贵,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 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乌)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 【 材料 二】 朱子曰: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被夹杂者。朱子曰:富贵,身外之物,求之唯恐不得,纵便得之,于身心无分毫之益,况不可必得乎?若义理求则得之,能不丧其所有,可以为圣为贤,利害甚明。人心之公,每为私欲所蔽,所以更放不下,但常常以此 两端体察,若见得时,自须猛省,急摆脱出来。 (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在财富与道德的 论述上有何变化?( 4 分)概述材料二的思想对中 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 第 8
23、 页(共 11 页) 中学历史 教学 园地 史 界 朋友 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4 分) 【答案】 变化:由肯定人性及合理的财富要求,到否定人性,否定财富的作用,追求纯粹的义理 道德。(每点 2 分,共 4 分。) 影响:积极:重视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积极作用。(每点 1分,共 2 分) 消极:扼杀人的自然欲求,维护专制统治产生了消极影响。( 2 分) 明清之际的 儒学思想 1.( 2013 四川省成都市一 模 5) 乾隆、嘉庆时期的学者奉顾炎武为考据学的开山大师,道光、 咸丰时期的学者则推崇他的经世致用之学。这一学风 的变化折射出
24、 ( ) A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削弱 B政府文化专制政策松动 C科举考试内容发生巨变 D清朝后期社会危机加剧 【考点】 明末清初儒学思想活跃的局面 【解析】 经世致用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当时城市商业的发展、市民阶的壮大, 社会危机加剧 , 清朝统治由盛而衰 , 清朝学风也相应地发生着变化 , 经世之学崛起 。当时儒学仍处于统治地位,文化专制盛行,科举考试的内容仍为儒家经典。故 ABC 错误 。 【答案】 D 2.( 2013 四川省广 安 市一 模 10) 清代学者颜习斋评价士林风气时讥讽地说:“儒者却习成妇女 态,甚可羞。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颜习斋的思想,与下
25、列哪一位学者比较接近 ( ) A李贽 B陆九渊 C顾炎武 D程颐 【答案】 C 3.( 2013 四川省乐山市一 模 4) 李贽在史纲评要中说:“( 李斯建议焚书的上书 )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当战国橫议之后,势必至此。自是 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下列对此信息的解读,与李贽本意相符的是 ( ) A 政治统一必然要求思想统一 B 统治者实施新政必须要坚决 C 儒家思想并非万世不变之理 D 专制集权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考点】 古代主流思想 明清之际的新儒学 【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李贽认为,李斯建议“焚书”是英雄言论,经历了战国时期的列国纷争,势必要求加强思想统一,这是时
26、代的需要,只不过手段残暴了一点罢了。儒生怨不得李斯和秦始皇。也就是说, 战国之后,国家要求统一,只有思想统一才能服务于政治统一。即 政治统一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 第 9 页(共 11 页) 中学历史 教学 园地 史 界 朋友 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必然要求思想统一 ,故 A 项符合题意。 B、 C 与材料信息不符, D 项与材料信息主旨不符。 【答案】 A 4.( 2013四川省 南充 市 一 模 5) 16 世纪后期,传教士利马窦来到中国,他说汉语、穿儒服, 同时宣传西方科学知识,赢得一部分开明封建士大夫的好感。他得到士大夫好感的主要原因是 ( ) A带来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B符合了
27、士大夫经世致用之学 C天主教有利于新儒学发展 D借天事教冲击儒学统治 地位 【考点】明朝时期的西学东渐 【解析】利马窦说汉语、穿儒服,可以得到士大夫的好感,同时宣传西方科学知识,符合了士大夫经世致用之学的需要。故选 B。其他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 【答案】 B 5.( 2013四川省 宜宾 市 一 模 4) 马克垚认为:明清之际中国在经济和政治方面出现的新思想是 很重要的,如果按照这种思路发展下去,则可以有助于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目标。下列思想与之对 应的有 ( ) 黄宗羲 “工商皆本” 陆 九渊“心即理也” 顾炎武“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王夫之“循天下之公” A B C D 【考点】明末清初
28、思想活跃的局面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理解能力。 属于对封建政治制度服务的专制思想,不符合题干中 “ 中国在经济和政治方面出现的新思想是很重要的 ” 。其余选项符合明清时期新的反封建反专制思想的要求。 【答案】 B 6.( 2013四川省 资阳 市 一 模 2) 戴震( 1724 1777 年): “ 尊者以理责卑,长者以理责幼,贵者以理责贱,虽失,谓之顺;卑者、幼者、贱者以理争之,虽得, 谓之逆。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 该材料 ( ) 反映了理学对人性的压制 批判了清政府实施残酷的刑罚 客观上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要求 所呈现的思想预示着中国文化即将向近代转型
29、A B C D 【考点】明清活跃的儒家思想 【解析】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运用能力。有材料“卑者、幼者、贱者以理争之,虽得,谓之逆”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 第 10 页(共 11 页) 中学历史 教学 园地 史 界 朋友 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可知正确;材料没有提到清政府实施残酷的刑罚,排除 ;由戴震生活时间“ 1724 1777 年”是清朝,依据所学,明清时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市民阶层的扩大,开始滋生民主思想的萌芽,可知正确。 【答案】 C 7.( 2013四川省 自贡 市 二 模 1) 诗话中华上下五千年记载 :“著书立说顾炎武,宁死不为清朝官。经年编写日知录,教诲世人道德观。”其“
30、道德观”是指 ( ) A “ 经世致用,保天下有责 ” B “ 孤秦陋宋 ” C “ 天下为主,君为客 D “ 存天理 ,灭人欲 ” 【答案】 A 8.( 2013 四川省广元市一 模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 客的民主思想,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终至神州荡覆,宗社丘墟。 中国儒学史论 (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黄宗羲、顾炎武的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 4 分) 有什么共同之处?( 2 分)简要说明这些思想产生的原因。( 4 分)
31、 【答案】 主张:黄宗羲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等民主思想,反对君主专制;顾炎武主张“天 下兴亡,匹夫有责”;提倡经世致用,批判“心学”。( 4 分) 共同 : 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 2 分) 原因:明清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商品经济发展;( 2 分)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 2分) 9.( 2013四川省 绵阳 市 二 模 14)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社会变革推动观念革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 至 17 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 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黄宗羲、顾炎武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 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 步思想与 18 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 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 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张伤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 学知识,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为什么只能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不能成为“近代社会 的宣言书” ?( 8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