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医藏像理论文化基础的研究意义.ppt

上传人:ga****84 文档编号:451676 上传时间:2018-10-08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6.3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讨中医藏像理论文化基础的研究意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探讨中医藏像理论文化基础的研究意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探讨中医藏像理论文化基础的研究意义.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探讨中医藏像理论文化基础的研究意义.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探讨中医藏像理论文化基础的研究意义.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西医的抉择狼与羊的故事,主讲人:何清湖 教授、博士生导师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中国教育部中西医结合专业教指导委主任委员 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一、释名解义浅析“中医”,二、五种属性决定中医本质,四、从中西医比较看中医,目 录,三、中西医学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五、中医发展面面观,2,1、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2、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3、中和之医,一、释名解义浅析“中医”,一、释名解义浅析“中医”,Traditional传统的重视传承的技艺,Chinese中国的本土的烙印,

2、Medicine医药不分的学问 学科,一、释名解义浅析“中医”,上医天人合一整体观念未病先防,中医以人为本,下医针对疾病,一、释名解义浅析“中医”,中和之医,1. “和”文化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礼记乐记“乐以和其声”,“其声和以柔” :音和而成乐,乐以和为美 国语“和实生物”:和谐、融合才能产生、发展万物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可以使万物得到发展,生生不息。,2. 中医“生理观”和,一、释名解义浅析“中医”,中和之医,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形者神之体,神者形之用;无神则形不可活,无

3、形则神无以生。 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3. 中医“疾病观”不和,一、释名解义浅析“中医”,中和之医,“阴平阳秘, 精神乃治; 阴阳离决, 精气乃绝。”,4. 中医“诊断观”察其不和,一、释名解义浅析“中医”,中和之医,综合运用八纲、脏腑、气血津液、六经、卫气营血等辨证方法,5. 中医“治疗观”调其不和,一、释名解义浅析“中医”,中和之医,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调其不和,6. 中医“养生观”维持和谐,一、释名解义浅析“中医”,中和之医,维持和谐,二、五种属性决定中医本质,二、五种属性决定中医本质,二、五种属性决定中医本质,二、五种属性决定中医本质,二、五种属性决定中医本

4、质,二、五种属性决定中医本质,三、中西医学文化的交流与碰撞,羊的故事,三、中西医学文化的交流与碰撞,羊的故事,马王堆医书,黄帝内经,张仲景,华佗,诸病源侯论,孙思邈,钱乙,王惟一,金元四大家,张景岳,叶天士,温病学派,三、中西医学文化的交流与碰撞,狼的故事,三、中西医学文化的交流与碰撞,狼的故事,神学医学模式,自然医学模式,宗教医学模式,机械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三、中西医学文化的交流与碰撞,狼的故事,整体医学,转化医学,系统生物医学,亚健康观,三、中西医学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三、中西医学文化的交流与碰撞,1.萌芽时期(1583-1840) 始于西学东进。 西学东渐第

5、一人利玛窦的西国记法内记有西方的神经医学、心理学等内容 ,随后西医学的人体解剖、生理、病理、药物、治法等方面书籍陆续进入中国,被中医界的部分人士所吸收。 邓玉函于16191630年于中国传教,致力于医学研究,著有泰西人身说概、远西奇器图说等作。,三、中西医学文化的交流与碰撞,2.中西汇通(1840-1911) 中西医汇通,任应秋释为会聚、沟通。 中西医汇通派:简称汇通派,十九世纪末开始在我国出现的一个医学流派,十九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西方医学大量传到我国,一部分中医试图用改良的方法,沟通中西医学,他们或则以西医的解剖学、生理学等知识印证中医的古典医理;或则以中医的有关论述印证西医的有关知识。 中

6、医大辞典定义 其代表人物有唐宗海、朱沛文、恽铁樵、张锡纯等 其间多有牵强附会,汇而未通,故有很大的局限性,但 “不存疆域异同之见,但求折中归一”的革新求善精神值得肯定。,三、中西医学文化的交流与碰撞,3.救亡图存(1911-1949) 五四运动:德先生、赛先生。 新文化运动。 出现一批反对中医的权威人士,以俞樾为滥觞,以余云岫为代表,孙中山、鲁迅等皆有代表性的反中医言论。 为反对“废止中医案”,全国中医奋起抗议,于1929年3月17日抗议成功,就此定于该日为“中国国医节”。,三、中西医学文化的交流与碰撞,4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结合(1949至今)(1)初始时期: 20 世纪50年代的临床实验性描

7、述阶段。主要以西医诊断,中医治疗或联合用药。按西医指标观察疗效。6070年代开始的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阶段。在临床上主要采用辨证分型的方式分析疾病,并开展实验研究,已经出现一批如针刺麻醉、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和治疗急腹症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三、中西医学文化的交流与碰撞,(2)体系初建建时期(1980-至今):上世纪80年代,中西医结合学科一级学科地位得以确立;90年代、湖南、泸州最先开始了中西医结合高等和学位教育,此后各地陆续展开各学历层次的教学工作;新千年后,统一的中西医结合规划教材付诸使用;数百家基础研究和临床科研基地陆续建立标志着中西医结合学科初成体系。,四、从中西医比较看中医,四、从

8、中西医比较看中医,四、从中西医比较看中医,四、从中西医比较看中医,四、从中西医比较看中医,1.病证结合,中西结合优势病种治疗方案的规范 西医的病与中医的证是中西医两种医疗模式下的概念,将二者结合起来不仅是中西医的交融,更重要的是为中西医结合提供了切入点。在今年5月召开的第三届国家中医药发展论坛(珠江论坛)上,陈可冀院士等与会专家提出“疗效是中医的生命线,选择好病证结合的切入点(优势病种),借助于高科技、多学科参与,用科学方法实现病证结合,建立相关病证的科学标准和规范化方案”。 个人认为所谓病证结合,就是将西医的辨病与中医的辨证论治相结合治疗疾病的一种模式。实际上,在我国,四、从中西医比较看中医

9、,古代,就已经开了病证结合的先河。如黄帝内经就有疟论、咳论、痹论、痿论等的论述,东晋的肘后备急方则完全是辨病的。所以说中医古典的辨病很多还是很科学的。 那么,简单地将西医的病与中医的证结合就是科学的病证结合吗?其实不然。中医强调在治疗过程中要自始至终坚持辨证论治,达到一个动态的过程。虽然这样实现了病人的个体化治疗,但是要清楚,医生也是一个个体,同样诊断一个病,每位医生所辨的证不一定相同,开的方剂,四、从中西医比较看中医,也不一样,这样将导致同病同证不同方。因此,要根据不同的证型设计出亚组,针对目标根据组证来进行监测,也可以根据终点指标、症状、状态、整体生活质量分组评价结局。所以,病证结合实现的

10、基础是采用科学的方法。,四、从中西医比较看中医,2.方剂配伍科学内涵、组分中药的标准化研 近年,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1-2012年项目立项结果公布,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教授任项目首席科学家,天津中医药大学作为第一承担单位申报的治疗心血管疾病有效方剂组分配伍规律研究获批立项,专项资助经费3000万元。 该项目由天津中医药大学为第一承担单位,同时整合了中国中医科学院、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军事医学科学院、浙江大学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等6家院校和科研单,四、从中西医比较看中医,位的研究力量,充分发挥科研合作优势、协同创新。 当前。应当重视对中医药重大理

11、论科学内涵的现代研究,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选择药效物质作用机理相对清楚的临床有效方剂,以药物间相互作用为切入点,围绕方剂配伍的体内过程、药效物质间相互作用、多靶点多途径药理毒理机制等方面开展研究,重点探索组分配伍优化设计方法学及应用规律、组分配伍减毒增效机制、组分配伍体内药代动力学、组分配伍多靶点相互作用、组分配伍网络调控机制和组分配伍方药临床应用基础研究,初步揭示多组分体内过程及药代,四、从中西医比较看中医,属性特征,探讨组分配伍网络调控机制,初步阐述“君臣佐使”、“七情和合”等方剂配伍规律的科学内涵,为完善组分配伍创制现代中药理论基础与技术体系,为制订组分中药注册标准提供科学依据,积极推动

12、国家现代中药创制。,“方剂组分活性跟踪与配伍方法的建立与实践”,“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 (973项目),“著名古方生脉散基础研究成果”,四、从中西医比较看中医,3.依转化医学,促基础研究与临床有机结合 转化或转换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是近年来国际医学健康领域出现的新概念,从患者出发开发和应用新的技术,强调的是患者的早期检查和疾病的早期评估。在现代的医疗中,我们看到研究进程向一个更加开放的、以患者为中心的方向发展,以及对于从研究出发的医学临床实践的包容。 传统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被一系列的障碍分隔,这些障碍就像“篱笆墙”。新药的研发隔离于临床在实验室中进行,

13、而当需要进行安全测试和临床试验时才不可避免地被“扔过篱笆”。许多制药公司正在建立转化医学团队,,四、从中西医比较看中医,来增强基础研究和临床医学的沟通。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转换医学倡导以患者为中心,从临床工作中发现和提出问题,由基础研究人员进行深入研究,然后再将基础科研成果快速转向临床应用,基础与临床科技工作者密切合作,以提高医疗总体水平。因此转换医学研究主张打破以往研究课题组单一学科或有限合作的模式,强调多学科组成课题攻关小组,发挥各自优势,通力合作。,四、从中西医比较看中医,4.循实证研究方法,兴中医的客观化、标准化 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成果进入临床,必须严格规范。不仅要有可测、可行、有效的

14、客观标准,而且要便于评价、判断,对病人、医生双方负责,并维持正常医疗质量管理秩序。研究、贯彻执行我国医学范畴的标准化、规范化工作,有利于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有利于促进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发展,有利于推动中医药事业走向世界。 有关中西医结合的标准化、规范化工作也逐渐引起重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先后组织中医、中西结合,四、从中西医比较看中医,以及有关管理方面人员,制定了经穴部位标准、中医病案书写规范,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ZY/T001.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3637-1995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和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国家药品与食品监督管理

15、局颁布了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此外,中西医结合学会制定了“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血瘀证诊断标准”和部分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标准等。这些中西医结合的标准、规范,为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和研究等工作,提供指南,也为今后规范化、标准化工作摸索了经验,打下基础。,四、从中西医比较看中医,5.中西医结合学科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上世纪80年代,中西医结合学科一级学科地位得以确立;90年代、湖南、泸州最先开始了中西医结合高等和学位教育,此后各地陆续展开各学历层次的教学工作;新千年后,统一的中西医结合规划教材付诸使用;数百家基础研究和临床科研基地陆续建立标志着中西医结合学科初成体系。 但是,中西医结合学科作为

16、新兴学科,仍需不断完善,特别是其基础理论体系尚未能打破中医、西医各自的局限性,未能将两者有机融合,未能更有效地指导临床和实验等实际工作。,四、从中西医比较看中医,当前正处于从实验医学向整体医学过渡的时期,中西医结合正好汲取了中医学的宏观整体和西医学微观局部的各自优势,我们应当依托“病证结合”、“整体与局部并重”等关键环节,推动中西医结合学科体系在基础理论、实验研究、临床应用、教学体系等全面完善、发展。,五、中医发展面面观,中医文化,师承教育,重点学科,名医工程,临床基地,适宜技术,学术流派,重点专科,临床能力,未病工程,中医产业,地域中医,国医大师,五大资源,六位一体,基层服务,医疗改革,中医科普,公民素养,规范标准,中医国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