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一个有思想的学习、探索、实践者 执教 “ 翻转课堂 ”教学观摩 课的心路历程 上海市育才初级中学 范琪斌 今年的 4 月 11 日, 由华师大慕课研究中心主办,我们 静安区教育局 承办的C20 慕课联盟 “ 翻转课堂 ”教学观摩研讨 活动在 我区隆重 举行,来自全国各地 中小学联盟学校参加了此次慕课盛会。 在上午的教学观摩活动中, 我作为 初中学段的教师代表之一展示 了一堂 六年级语文课 马来的雨。 从 3 月接到 开课任务一直到 411 的开课 成功 , 这一个 多月 沉醉其中,痛并快乐着的的经历,而今 再 回首细 品 ,依然是那般的清晰真切,恰如 王国维 被世人 广 为 传颂的 精妙文字
2、 三种境界 那般 , 令人 感慨万千,回味无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最初的 思考 与 选择 最早听说“翻转课堂”这个名词,是 在 四年前的一次朋友聚会上, 记得 当时听朋友说起“翻转课堂” 及其视频学习、 先学后教等 基本理念 和特征 时,我还自豪地 戏 说这和我们育才 在 上世纪七十年代 就先行提出 的“八字教学法”、“茶馆式教学”的 教改经验 十分相似 , 可谓 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是他们换了个新名词而已。没想到 机缘巧合, 不久 之 后 区 教育局 的新课题“走向个性化” 就 全面推进了,每个学校均围绕着“个性化”申请了引领学校未来教 育教学发展的龙头课题,而我
3、校申报的 被成功立项为市级 课题 的, 恰巧就是以 传承育才教改经验和 翻转课堂为 核心 理论 的“融入微视频的段力佩茶馆式教学新探索”。 虽说在两年多前我们全校已先后就翻转课堂、微视频、慕课等一些课题相关的内容进行了 理论 学习,聆听了不少专家 的主题 报告, 参加了 “ 翻转课堂 ” 的网络课程培训, 也派出不少骨干教师赴青岛、温州、成都等地参加了慕课联盟的教学观摩活动, 并结合各自的相关学科 在 学校课题 领导小 组的指导下 开展了 一系列的 实践研究 , 还 曾于去年的 3 月在全区进行过一次课题展示活动可以说对于“ 翻转课堂 ” 我们已 经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收获和思考 。 但这次
4、活动 是慕课联盟成立以来第 28 场 全国 教学观摩研讨会, 我们面对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翻转课堂”的实践探索者 。 不同于“翻转课堂”引入初期时人们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心和接受度, 随着 教改的 不断 深入,“ 翻转课堂 ”也在 教育界 掀起了轩然大波,它在 成为 教育 热门名词的同时,也正经历着社会舆论的检验和评价。 他们更多是来 上海这一全国教育高地,翻转课堂和 C20 慕课联盟 的 研究中心 交流取经, 寻找突破研究瓶颈的方法与经验 , 那 我们该拿出怎样的课才能被大家接受,让广大慕名而来的与会者不虚此行呢 ? 在这关键时 刻,校长明确指出我们的课题是运用翻转课堂理念和微视频的教学手段来改
5、进教学,对育才的茶馆式教学进行新的探索, 寻找 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下课堂教学 新的增长点,使我们的课堂 更高效,更 有活力,更受学生的欢迎。一席话高屋建瓴,如醍醐灌顶般使我们茅塞顿开:是啊,我们展现的不应是单纯为翻转而去翻转, 而是翻转课堂在育才这块教改热土上的实践应用,是百年育才敢为人先的时代风貌,教改的新探索、新发展、新思想、新经验。 作为语文学科,由于学科的特点,使我们在探索 翻转课堂, 融入视频学习这一教学手段过程中遇到了 不小的实际 困难, 现有的文献研 究及实践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语文学科不是太适宜开展这样的改革。但视频学习、微课程、个性化、开放、在线这些名词又代表着时代的发展,是教育
6、的前景,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视频等技 术优势,使其为我所用,让语文学科的教学更全面、更高效、更切合学生 需求,这 也 是 语文组进行这一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宗旨,也是这次展示的初衷。 在前期研究中,我们发现文言文的新授课、复习课、作文指导课 、试卷讲评课等课型比较适合制作微视频进行翻转实践,组内也积累了不少教师 的 成功 课例,这次展示我选什么内容呢?是展现我们的成功经验,还是挑战自我,找研究中最难啃的骨头 现代文 下手,争取借助这次 准备 展示课的东风, 力争有所突破呢?思来想去,基 于深受育才敢为人先、勇于实践的校园文化的熏染,心中澎湃着一股莫名的 激情, 急切 想要与教育界同仁共同切磋交
7、流的热望, 也想把我组即将结题的区级课题“美、妙、精、深的初中散文 个性化教学”中的研究成果与大家分享,我毅然决定接受挑战,选择了这 篇六年级的散文名篇马来的雨为开课篇目。 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方向, 选定了篇目,接着就进入了备课、试讲、研讨等开课准备阶段了。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过程 的 艰辛与求索 马来 的雨是六年级“异域风情”单元中的一篇 课文。 作者从听觉、触觉、视觉三个不同角度写了在高脚屋、街上和海上 马来 雨的独特魅力,生动形象地刻画出 马来 雨爽爽快快、干脆利落的特点, 融情于景, 表达出作者对马来雨 的赞美和喜爱之情。文章构思精巧完整,语言典雅生动,富有情韵。它
8、不仅为我们打 开了 了解“异域风情” 的一扇窗,也 可以成为我们学习写景散文的经典范例。 此文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在于从不同视角抓住景物特征 来描摹马来雨的独特魅力,展现马来特有的异域风情。其次,运用形象新奇的比喻,对古诗词的化用等修辞手法,巧用生动贴切的动词,形容词来来描摹雨声雨景,体验淋雨的感受,充分展现了语言的魅力和情韵,也体现了作者观察的细致和感受的独特。再则文章 构思巧妙。开篇的层层蓄势, 开头与结尾相照应,点出“雨季是 马来 西亚的魅力所在 ”,使得全篇结构上得以 完整,主题 也自然 得到 了 升华。 虽说文章的 主题显而易见,但是,毕竟六年级学生还没有足够的文化积淀,对文本的阅读鉴
9、赏能力有限,再则 这又是我们在本单元教授的第一篇课文,学生对很多事物的认识很难深入 ,在实际学习中会遇到不少实际困难, 比如, 文章是怎样来具体细致描写马来雨的独特魅力的?还有对文本中典雅生动的语言魅力的品读鉴赏, 对文中“风情 ” 等词内涵的理解及作者在字里行间寄予的情感等等,这些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关注和重视,并进行有效的学法指导,帮助他们真正读懂和理解文本 。 在深入分析教材、学情的基础上,依据现代教学理念和未来教学现代化技术手段充分开发运用的发展趋势,我对本课的教学进行了如下的设计: 分为课前学习和课堂学习两个部分 。课前学习 是学生 登录 校园网 观看 教师自制的微 视频,并 在 视
10、频辅助下对文本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在 平台上完成相关作业(即自主检测题)。 视频学习的内容定位在它不仅仅是课前的预习, 还是课堂教学所涉及的基础核心知识的学法指导, 旨在通过 学生独立自主的先行学习,并通过检测反馈了解其实际掌握的情况,以充分厘清教学 内容中学生已知、未知、能知、想知的程度,进而明确教学的真实起点。 课堂学习则 是教师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真实学情来确定教学内容,重点解决学生在自学中的学习困惑和疑难问题 , 最后通过课后拓展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运用和拓展延伸。 在 教学设计 得到了教研员、慕课中心专家的指导最终定稿后, 我 就是着手准备录制视频了 。 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秉承着
11、 语文 视频设计精简性、知识性、可测性为基础,兼具思考性、生动性、个性化的原则, 基于对象为六年级学生, 我设计 的 马来的雨视频包含 三部分内容: ( 1)介绍马来西亚的地理位置、风景名胜、旅游资源、风俗民情、文化特征等;( 2)介绍写景散文的特点、 描写景物的 方法 及阅读鉴赏方法; ( 3) 本课文 自主学习的要求及相关思考题 。时间 又必须控制在 10 分钟 以内。 为了追求更好的视频学习效果,组内的青年教师 、电脑高手们 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 我们从网上选择最符合脚本意图的视频、图片制作 2分钟的介绍马来西亚短片,并配上精简的解说词和富有马来风情的音乐等等,再录制 组合完成 了 整个
12、视频, 时间长度为 8 分钟 。 我也根据我校的微视频学习平台的特点,设计了 能体 现学生自学效果的检测题,题型为选择题和简答题。 教师 提前 将自制的本课视频及自主检测题上传到校园网上的“微课程学习中心”,学生登陆后可观看视频,在视频辅助下进行自主学习,并在平台上完成相关作业(即自主检测题)。平台可对选择题进行批阅并统计正确率,同时也能集中学生所提的问题以便教师查看、回复和交流,为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真实学情,实现翻转课堂提供依据;学生也可及时查看答题结果及解析,了解自己的自学效果,为课堂上的深入学习做好充分地准备。 充分利用学校的微课程学习平台及时检测和了解学生自学效果,这在我校的语文课上还属
13、首 例。在陈安妳副校长的耐心细致的大力帮助下,我也终于攻克了这一技术难关。 可 当看到 试讲班 学生的自主检测题 结果 时,我傻眼了,他们的错误率很高,看来问题出在检测题的设计上,难度太大, 对学生的自学效果期待太高了,这样一来,光是解决学生在错题就得花去不少宝贵的时间,这样会影响到整堂课的教学流程和时间分配。 果然, 第一次试讲 的效果不理想, 听课的教研员和组内教师在课后的研讨中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给了我很多启发和帮助。之后我又重新设计了难度适中的检测题, 适当调整了一些教学环节和手段,使课堂教学更符合六年级学生的实际学情和接受能力,再 次 进行试讲 在 这期间 ,我 前后共进行了三次试
14、讲 (一次是开课实地试讲) , 教案 也是 两易其稿, 视频和检测题也 又 重录了一次, 对 题干中 一些关键措辞 也 进行了反复的斟酌 ; 教研组也为此进行了多次研讨,大到某些教学环节的取舍、小至课堂的细节、甚至是板书的颜色等等 。整个过程可谓是历经煎熬和痛苦, 却 也凝聚着育才全体 语文教师的智慧和心血。 “众里寻 她 千百度, 蓦然 回 首,那人却 在灯火阑珊处。” 实践 的顿悟与反思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这次 的磨课经历了 “设计 实践 再修改 再实践 再反思”这样一个循环实证的实践过程, 不仅让我真切地体验了一把痛并快乐着,忙并充实着的矛盾与喜悦; 也享受了一番 艰苦实践后带
15、来 的收获和满足 ;更是让 我 在探索中 加深了对语文教学的理解和认识。 1 正确认识 教学中的 “ 变 ” 与 “ 不变 ”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 人们的生活及生存状态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对教学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和拓展, 不仅是教师的教学方式需要改变,其实 学生的学习 方式 也在发生的变化, 不少 “ 新 生事物”也必然会应运而生。 我认为在教学中“变”的是教学理念、策略、方法、手段这些 外显的因素 ,而不变的是教学的规律、特质、原则等内涵和本质。 面对新形势,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要 保持 清醒的头脑,对教育教学的本质有正确的认知,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坚持对学生的尊重、因材施教, 坚
16、持 备课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等等。其次要具备 一定的敏感度和自觉意识, 主动 探索 应对措施, 及时 寻找 适合 学生学习需求 的教学 策略和方法。 因为 教学的真正立足点是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指向学生的终身发展。 只有 与时俱进, 方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也只有理念上的 领先一步 , 进而知行合一, 方能 使我们 的教育 步步领先 ,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 2 做个有 思想的学习、探索、实践者 对于教师,传统的认知是传道、授业、解惑者。但 放眼 当今社会,仅仅做到这些是不够的,为了培养具有综合竞争 实力和素养的未来社会接班人,现代教学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需要我们在拥有高尚的师德修
17、养、精湛的教学艺术的同时,做 个有思想的学习、探索、实践者, 即 能 从自身的教学实际出发,针对实际问题,通过主动的 学习钻研、深入的实践研究,探索出了一些有一定价值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通过此次执教马来 的雨实践 ,对此我有了些许新的领悟 : ( 1) 有效学习是前提 众所周知,教师必须 要学习, 也只有 不断 引源头活水才能是自己的 教学拥有不息的生命力。但学习也是讲究方法策略的, 由于可学、要 学的内容太多,我们必须提高学习的针对性,有效性,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 关于 语文学科的微视频设计, 我们通过理论学习和集体讨论,分析了微视频的 特点 是 以 短小精悍的,是以 微知识
18、点为核心, 化繁为简、深入浅出的指导, 突出 “ 学 ” 而非 “ 教 ” ,结合亲和风趣的解说, 让学生能自由选择和反复观看视频、同时配合自主 学习和及时反馈检测功能的新技术, 这也真正实现了 个性化教学和布鲁姆的 “ 掌握学习 ” 理论。 对于“翻转课堂” 这一教学热点,通过 学习我们深入 系统 的学习思考之后,抓住 其本质和基本特征,就是先让学生通过课前的先行自学和检测完成知识的传授,并达到了解学生的实际学情,课上将学生的问题作为教学的起点和内容,帮助他们深入学习和理解,进行知识的理解和内化,再通过课后的拓展迁移力求知识的巩固。 这样才 有利于揭开其神秘的面纱,更好地在实践中结合自己的思
19、考和探索创造性地运用。 ( 2)掌握学情是基础 学情是指对 整个 教学班 学生 的学习 情况,包括 年龄特征、认知 基础、知识 积累 及学习 能力、知识掌握 情况等 方面。 为了确保教学的有效性、针对性和个性化,备课 前 对 学情 的科学 分析 ,掌握真实学情 就显得尤为 重要 ,课堂教学 成败的重要因素。 传统的学情分析方法是根据一般常识和教学经验进行大致的初略的分析,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越来越广泛的运用,我们完全可以将之运用于学情分析中去,如,马来的雨的自主检测题的设计,网络平台的合理运用, 就是发挥了技术优势, 通过检测的结果 了解到了 学生的 “ 已知 ” ( 它决定着学习起点的定
20、位 )、 “ 未知 ” ( 学 生 所没有掌握的知识 )、 “ 能知 ” ( 因材施教的基础 )、 “ 想知 ” (学生的学习 疑问 和困惑)和 “ 怎么知 ” ( 学生的认知风格和学习方法、习惯等 ) 的真实情况,就为我课堂设计提供了 科学而 精准的 数据统计,是教学成功的基础。 ( 3)解读文本是关键 解读文本是教师的基本功,更是散文教学的基础。近几年来,“文本解读”一直是语文教育界的热门话题。我们的教育改革发展到今天,渐渐实现了观念的改变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而不是灌输的客体;方法的改变 从满堂灌变为师生的平等对话,但现在因缺少对引进西方观念时的批判而使改革效果不佳,究其原因,是在课堂教学
21、中只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教师的主导性。孙绍振教授还指出当前教师的主体质量和深度、层次还有所欠缺,这是教师所要面对的特别沉重的问题。教 师只有自己 读出文本的深度,才 能在课堂上有足够的底气给学生正确有效的指导,使学生得到启发和收获这些话语无不指向一个话题 教师的文本解读。 文本解读除了要关注学生的阅读需求外,还应要关注文章本身。在散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挖掘文本的教学价值即它的文体特点、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要突出散文文体、散文风格的多样性,品析散文的语言艺术。故教师在教学中,要以教材为本,抓住其主旨、结构和语言这三大内容,让学生感受体会散文的意境美。 如:在马来的雨一文中,学生对 在高脚屋
22、听雨 、街上 淋雨 和海上 观雨三个角度来写马来雨的特点是理解的,但对这样的顺序安排背 后的深意是体会不到的,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点拨。 ( 4)策略方法 是保障 要在散文教学中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自己对话,关键还是要找到合适的对话主题、恰当的对话方式、有效的对话空间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所谓的方法策略、教学艺术了。教师只要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掌握方向,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根据学生的需求用适合他们的方法策略, 不使学生产生离心力,散文教学就能取得成就。 如第一次试讲时,我对教学重点的设计是:品味文中关键词句,理解马来雨的特点及具体描写方法。 教学中主要 是围绕学生选出的核心问题,由浅
23、入深有层次地开展学习探究,其中穿插阅读分析、朗读指导、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交流评析等课堂活动。 我当时这样认为,这样的设计已经是有别于传统的散文教学,体现出了现代教学理念,如关注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变被动的学习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课堂上自己读书,互相议论,逐步了解教材的内容;教师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理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作必要的联系,且在教学中也注重对关键语句的品读,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可实际效果是学生在问题分类、选择关键问题上花费了很多时间,而导致 朗读体验不够充分,也没时间对“风景”“风情”再作深入理解。 第二次执教试讲时的
24、教学重点设计是通过学习 6-11 段,重点研读“听雨”部分,在学习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问题链”的有效引导下,运用“美”“妙”“精”“深”教学法和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边分析边板书进行深度探究核心问题,其中以朗读为主要手段,少分析多感悟,让学生确实在听朗读录音、散读、个别读、齐读、教师范读、比较着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体验中品味的语言的生动美妙,富有情韵,读出了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不仅收获了 “以读促悟”、“以读怡情”的良好效果。这样的方法也更切合六年级学生的接受特征。 ( 5) 教学效果是标的 人们常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口碑,引用到教学中也同样如此,
25、教学效果是检验改革成效的主要标的,可谓是金奖银奖不如学生的褒奖。 这次执教马来的雨 的实践, 虽说由于自己的能力有限,还有不少遗憾和不足之处,但同学们的表现却 给了我不少的鼓励。记得那天课堂上时而书声朗朗、时而安静无声、时而激烈探讨,学生们积极投入,踊跃发言,气氛很活跃。 课后与同学的交流中他们也纷纷表示这样的课前借助视频自主学习 课堂上的合作学习深入探 究 课后的个性选择拓展学习让他们学得生动又有趣,印象深刻,是他们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 “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 未来的期许和展望 这次的教学实践,让我深切体会到:教学设计,不是追求体现的教学理念有多新,而应讲究是否为学生所需求,能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备课要备学生”、“一切以学生为本”不应只是高调的口号,而应成为每一个教师的实际教学行为。 可 要真正在我们的教学中一以贯之地 将它 落实到位,今天 ,我们只是迈出了坚实而有意义的一步;未来, 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 马来 的雨上完了,但是它留给我们的思考还在继续, 我们的学习、探索和实践 也 还在继续 2015.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