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雾霾天气的应急管理研究 编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毕业论文 题 目 雾霾天气的应急管理研究 学生姓名 学 号 学 院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专 业 公共事业管理 班 级 指导教师 二 一四 年六月 雾霾天气的应急管理研究 I 雾霾天气的应急管理研究 内容 摘要 雾霾天气作为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目前在全国范围日益严重。由此造成的损失已严重到了国民经济生活的正常发展。伴随着防灾减灾工作的日益严峻,对雾霾天气的应急管理研究也日益提上日程,所以对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特点以及相关的影响预测和以应急管理为核心的防灾减灾工作进行研究,就成为了当务之急。本文开篇论述了雾霾天气的国际定义以及危害性,并对雾霾天气应急
2、管理理论做系统的梳理;同时也分析总结了我国对于雾霾天气应急管理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相关问题;最后,通过对当前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出应对当前雾霾天气应急管理的相关对策。在 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我国的雾霾天气灾害防灾减灾战略和我国雾霾天气灾害应急管理的基本思路。秉承以上思路,论文指出我国的雾霾天气应急管理的战略思想和应对雾霾天气应急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 : 雾霾天气 应急管理 雾霾天气的应急管理研究 II Emergency Management of fog and haze ABSTRACT Fog and haze as our common meteorological di
3、sasters in the country is currently growing Resulting losses have been severe enough to live the normal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 With the increasingly severe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 emergency management study of fog and haze are also increasingly on the agenda, so the reaso
4、n for the formation of fog and haze , characteristics and impact prediction and related to emergency management as the core of the work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research , has become a top priorit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open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definition of fog and haze , and t
5、he dangers , and the fog and haze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s theory do combing ; analysis also summarizes the fog and haze of the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situation and related issues ; Finally, the current management system summed up the problems of fog and haze response to t
6、he current emergency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 On this basis , we propose a basic idea of our strategy and our fog and haze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disaster emergency management fog and haze disasters. Adhering to the above ideas , the paper pointed out the problem of the existence
7、of fog and haze emergency management strategic thinking and coping fog and haze Emergency Management Solutions KEY WORDS: Fog and haze emergency management雾霾天气的应急管理研究 1 目 录 内容 摘要 . I Emergency Management of fog and haze . II 第一 章 引言 . 3 1.问题的提出 . 3 2.研究现状 . 4 3.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4 4.研究方法 . 5 4.1.定性分析法
8、. 5 4.2.文献检索法 。 . 5 4.3.调查法。 . 5 第二章 雾霾天气灾害及其应急管理相关理论 . 6 1.有关雾霾天气灾害的定义 . 6 1.1 雾霾天气的定义 . 6 2.雾霾灾害的成因和危害性 . 6 2.1 自然原因 . 6 2.2 人为原因 . 7 2.3 雾霾灾害的社会影响 . 11 3.雾霾灾害的主要特征 . 13 3.1 雾霾灾害的分布特征 . 13 3.2 雾霾的危害特征 . 14 第三章 我国雾霾灾害应急管理的相关理论 . 16 1.灾害管理主要任务、原则和方式 . 17 1.1 灾害管理主要有以下七项任务 . 17 1.2 灾害管理的一般原则: . 18 1.
9、3 灾害管理的主要方式 . 18 2.公共安全管理体系的三维结构理论 . 19 2.1“以人为核心要素” . 19 2.2“以时间为主线 “的灾害管理体系。 . 19 2.3“以空间为主线”的灾害管理体系。 . 20 第四章 我国雾霾天气灾害应急管理现状 . 20 1.雾霾天气灾害中雾霾天气应急管理存在的 问题 . 20 1.1 决策主体不明确,无法进行有效管理 . 20 1.2.预警技术滞后 . 20 1.3 灾情发布缓慢,透明度低 . 21 1.4 应急预案不到位,疏于演练、难以有效实施 . 21 1.5 忽视社会联动 . 21 2、雾霾天气应急管理存在问题剖析 . 21 2.1 立法工作
10、与管理体制滞后 . 21 2.2 牵涉多方利益群体,存在政府保护 . 21 2.3 精确度低、项目简单 . 22 2.4 发布缓慢、预警不配套 . 22 雾霾天气的应急管理研究 2 2.5 不重视灾害结束后善后工作 . 22 第五章 完善雾霾天气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对策建议 . 22 1. 雾霾应急管理的内核组建 . 23 1.1 雾霾应急管理法制化建设推进 . 23 1.2 雾霾应急管理体制化的健全、领导核心的明确 . 23 2.雾霾应急管理具体流程对策 建议 . 24 2.1 雾霾应急管理的日常准备 . 24 2.2 雾霾灾害突发后的应急管理工作 . 25 3.雾霾应急管理的善后工作 . 2
11、7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29 参考文献 . 30 致 谢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雾霾天气的应急管理研究 3 第一章 引言 1.问题的提出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的凸显昭示人们正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此正确对待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众所周知,由于人类活动的广泛性和盲目性,全球气候问题日益严重。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雾霾天气作为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社会正常运行的环境灾害进入了人们的视野。雾霾天气已经成为当前危害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活动展开的主要灾害。 可以预见 ,随着人类财富的积累,以及难以获取有效抑制雾霾灾害天气产生的方法机制,更严重的损失将会由雾霾天气造成,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也会受到严重
12、的阻挠,由此可见当前对雾霾天气的应急管理已经是到了间不容发的地 步。 然而,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发展速度最快的大国,面临雾霾天气灾害在世界中最为严重的灾区,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进程中,特别是进入 21 世纪以来,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飞速展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过度重视经济发展,地方个别政府忽视产业结构的科学转型,都导致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笼罩在全国人民头上的雾霾天气。据统计,我国33 个城市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不仅仅危害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及出行安全,更是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引发雾霾天气的直接原因是大气中的可入肺颗粒物( PM10 和 PM2
13、.5)含量严重超标。其中的主要诱因当属 PM2.5 含量的超标。而造成大气中 PM 指数超标的原因不仅是化石能源的过度使用和人类活动的肆意破坏,也和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布局和环境保护中法规建设有密切关联。 针对雾霾天气的应急管理历来是我国政府在环境问题中所面对的首要问题。特别是雾霾天气的肆意侵害暴露出我国北京、上海等各大城市的应急管理制度的不足后,我国政府因地制宜地颁布了一系列针对雾霾天气的方针政策,并且在雾霾天气的应急管理中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在北京市召开的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中,“空气质量的提升和大气污染的进一步治理”的议案是由 197 人次市雾霾天气的应急管理研究 4 人大代表提出
14、的 9 件议案合并而成,有关防治 PM2.5、加强污染物监测的议案,也是今年 166 项议案合并的第一、第二号议案。最后,备受关注的防治 PM2.5成为本次大会 的 3 项议案之一,审议任务也由市政府和市人大常委进行受理。2012 年 12 月 21 日, PM2.5 研究性监测的小时浓度也开始由北京市环保检测中心进行有条不紊的实时公布。防治 PM2.5 已经成为 2012 年北京市政府所要办的重要实事。但是即便工作如此展开,北京市的雾霾天气问题仍然毫不渐少,而雾霾天气应急管理不善造成的问题更是时有发生。 面对如此严峻的雾霾问题,研究雾霾的成因及应对措施成为当务之急,而对于灾难来临之际,雾霾天
15、气的应急管理的研究,更可以说是刻不容缓 。 2.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针对雾霾天气应急管理领域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阶段。本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在北京市雾霾天气成因以及治理措施研究中有提到,其论述的内容主要是北京市内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和危害性,并且针对北京市雾霾天气应急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对策。而其局限性在于其论述的主要对象是北京市。北京作为我国北方城市并不能成为我国雾霾天气灾害应急管理研究的代表,所以说其研究缺乏对我国雾霾天气灾害应急管理的整体观念。而王春燕在其著作雾霾天气引发的法律思考中只是对雾霾天气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简单带过,并对雾霾天气中引发的事 故和法律纠纷进行了一个系统的总结;但是纵观
16、文献,我国仍然在雾霾天气应急管理领域缺乏一个系统的、整体的、对雾霾天气应急管理整个过程的一个分析总结,而且零碎的分析也显得比较片面;绝大多数的建议都是针对雾霾天气的防灾抗灾研究,另外而其对策和建议主要有:完善雾霾天气灾害监测系统、加强雾霾天气灾害研究、完善雾霾灾害评估体系等 。 3.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课题主要通过对现阶段中国多城市雾霾天气灾害出现后的应急管理经验总结归纳,将雾霾天气的应急管理措施、核心问题归类、总结,特点。以此找到雾霾天气应急管理的通用方法经 验以及核心技术内容。 针对雾霾天气的危害,提出一套行之有效,为之有法的应急措施是重中之重。结合中外在雾霾天气的应急管理措施上,
17、可以分为三部分。首先是雾霾天气的预雾霾天气的应急管理研究 5 警措施,其次是在雾霾天气中的应急措施的执行,最后则是恢复正常的社会经济活动。在国外,推及伦敦大雾事件后,英国政府积极采取立法应对,如 1954 年伦敦市通过了治理污染的特别法案,再如 1956 年英国通过的清洁空气法案。并且,应急措施也完善制定、执行:伦敦市采取了建立科学有效的预警标准,针对不同人群的应急方案、关闭市内发电厂、强制提高烟囱高度、优先发展公 共交通、加强污染处罚力度等措施,大雾天气在短期内得以有效治理。而美国早在1997 年就提出对 PM2.5 进行监测,并把其纳入强制性的环境质量标准体系,从而使应急机制能够建章立制、
18、依法依规 ,并配套严格的考核、督办和问责措施。 借鉴国外雾霾天气应急管理经验,并且将雾霾天气的应急管理研究的范围中国个别大城市的雾霾天气应急管理处理上,通过对对象的过往处理措施与资料的整理,概括出针对我国城市雾霾天气应急管理过程中问题的产生原因以及现阶段的解决难点,并且通过与其他国际大都市的比较与经验借鉴,以管理学为角度对我国雾霾天气应急 管理问题提出具有归纳性、付之四海皆准的可行性建议。 4.研究方法 4.1.定性分析法 在对雾霾天气应急管理的现象进行概括总结与提炼概念时,需要用到定性分析法对其概念进行界定。 4.2.文献检索法 。 通过对图书馆以及网络上对雾霾天气和应急管理理论的相关研究资
19、料进行梳理分析,作为本论文的理论架构。 4.3.调查法。 通过网络和实地走访了解我国雾霾天气现状,通过对政府颁发的雾霾天气应急管理章程进行总结,找出其中的疏漏并对原因进行发掘和总结。 雾霾天气的应急管理研究 6 第二章 雾霾天气灾害及其应急管理相关理论 1.有关雾霾天气灾害的定义 1.1 雾霾天气的定义 雾:雾形成于气溶胶系统,其产生原因多由于悬浮在近地面空气的大量微小水滴或者冰晶,多发于我国的秋冬季节。 霾:其组成多是由于灰尘和硫酸或者有机碳氢化合物在空气中组成,能够造成大气污染,并且模糊人类视野,降低能见度。理论上当能见度在一万米以内时,将这种特殊的视程障碍称之为雾霾。 雾霾:由于环境破坏
20、的加剧和保护的缺乏,导致我国各大城市雾霾天气频发,损害加重,因此官方将雾霾天气和大雾天气一起做完灾害性的天气进行预警。 2.雾霾灾害的成因和危害性 雾霾天气于 2014 年 1 月首次被国家列为“自然灾害”,其近几年在我国各大城市频繁发生,对社会的正常运行以及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在历史上,英国伦敦以及美国洛杉矶都曾爆发出严重的雾霾致死事件,然而囿于气候原因和地理因素,以及综合各国国情。我国雾霾的成因与其在保持一定共性的基础上,也有明显的差异性。本文针对我国雾霾天气的形成,分为两部分阐述;即自然原因与人为原因。然而,雾霾灾害的形成并非是两种原因单方面造成的,二者缺一不可。同时,
21、本文将就雾霾灾害形成的人为原因背后的诱因进行探讨。 2.1 自然原因 雾霾形成的自然原因并非是诱发雾霾灾害形成的根本性因素,而是扮演其辅助剂的角色,通常的讲,一定的气候环境会诱发雾霾的加速形成,以及对雾霾灾害的持续提高有利环境。因此,自然原因作为讨论雾霾灾害形成的两大诱因之一进行讨论是有一定必要性的。 2.1.1 温室效应下的气候变暖 随着全球气温的持续升高,我国冬季来临之际,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势力比往年减弱势头明显。大风天气的减弱从而使地面处于若高压内部的均压场内,使水汽在大起底层推积。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底层大气长时间的处于稳定的状态,出现长期的静稳天 气。从而加剧了污
22、染物的积累,同时空气流通缓慢或污染物的聚集会为霾的形成提供环境条件。此外冬季时夜间地面雾霾天气的应急管理研究 7 辐射降温的程度明显从而在底层大气中形成逆温层,继而将空气中的颗粒物停留在浅层大气中,随着时间的聚集就会形成雾霾。 2.1.2 水土流失 我国西北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受来 高空西北气流向东南方向移动,从而产生沙尘天气。在遭遇静稳天气后,沙尘中的细小颗粒会随之沉积。同时植被的减少更容易产生扬尘。 2.1.3 地形因素 参与空气质量指数 AQI 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和一氧化碳 。能够通过指数大小直观了解城市 PM2.5 的污染状况。我们采取 2014 年 5 月 27 日的 AQI 实时数据作为衡量地形对雾霾天气的影响程度。 可以雾霾最严重的十座城市都集中在了河北、江苏、安徽一带。我们根据图像可以看出,污染较为严重的河北省石家庄、保定、廊坊以及衡水都处于太行山东麓,靠山而又处于低洼平原地区,河北地区的工业废气等形成的大气污染物遇到山脉阻碍难以扩散,尤其是近年内春冬两季又经常出现的静稳天气,很容易形成雾霾灾害。 因此我们可以推测雾霾的形成原因有地形因素,多发于低洼平原地区临近山脉的城市,由此导致污 染物不易扩散;又因为我国中东部工业集中,工业废气再地形阻碍下遇到合适的天气条件就会增大出现雾霾天气的几率。 2.2 人为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