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中医来观察临床病情变化.pptx

上传人:文****钱 文档编号:49063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PPTX 页数:43 大小:1.5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运用中医来观察临床病情变化.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如何运用中医来观察临床病情变化.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如何运用中医来观察临床病情变化.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如何运用中医来观察临床病情变化.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如何运用中医来观察临床病情变化.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如何运用中医来观察临床病情变化,病情观察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护理人员的基本功。护士是与患者接触最多的医务人员,全面、细致、及时、准确地进行病情观察,发现病情变化,可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以及并发症的预防提供依据。为了更好地开展病情观察,护士应熟悉观察的内容,各类患者病情观察的重点,在工作中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做到及时发现,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疾病恶化,提高医护质量。,大纲,病情观察的内容病情观察的方法,病情观察内容,1、 一般状况 包括神色、精神、体温、脉搏、血压、呼吸、睡眠、饮食等。这些内容虽比较简单易取的项目,但却十分重要。例如神色的改变,常是反映机体正气的盛衰,对疾

2、病的治疗和预后上有较大的意义。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被称为生命体征,也说明在病情观察中的重要性。,病情观察内容,2、 围绕主要症状进行观察 病证在其发展的一定时期,常会出现一个或一组主要的、令病人最痛苦的症状。而这些症状的好转与恶化,常反映病情的好转与恶化。主要症状的转移,又常提示病证在质上的变化。所以,围绕主症的观察,应成为病情观察的重点。例如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喘促气短,张口抬肩,咯痰,喉中常有哮鸣声,观察的重点应该是气短声低,咯痰色、质、量,舌质舌苔变化等。,病情观察内容,3.舌象和脉象 观察舌象与脉象,是中医病情观察的特色之一。通过观察舌的神、色、形、态,苔的色与质,可以了解机体

3、正气盛衰、病邪深浅与性质、病情进退,有助于判断疾病转归与预后,为辩证施护提供依据。通过观察脉象的浮、沉、数、迟、洪、细等特点,亦可判断病情发展,但在病情观察时,必须注意病、脉、证、合参。一般情况下,病、脉、证是相符的,但亦有不相符的特殊情况,临床运用时,需四诊合参后再决定是:“舍证从脉”,还是“合脉从证”。,(1) 舌象:舌象是病情观察的重要内容。尤其在外感热病的辩证施护中尤为重要。它能迅速客观地反映正气盛衰、病邪的深浅、邪气的性质、病情的进展,是判断病情转归和预后的重要依据。 判断正气盛衰:观察舌质可知正气盛衰,观察舌苔可知邪之出入。如舌质红润为气血旺盛,舌质淡白为气血虚衰;舌苔薄白而润,是

4、胃气旺盛,舌光无苔为胃气衰败或胃阴枯竭。 辨别病位深浅:如舌苔薄白多为疾病初期,病邪较浅,病位在表:苔厚则病邪入里,病位较深;舌质红绛为热入营血,病情危重。, 区别病邪性质:如黄苔多主热邪;白滑苔多主寒邪;腐腻苔多是食积痰浊,黄腻苔则是湿热。舌偏歪多为风邪,舌有瘀斑或瘀点则为瘀血等。 可推断病情的进展:舌苔与舌质,往往随正邪的消长和 病情的进展有动态的变化,尤其是外感热病中更为显著。 如舌苔由薄白转黄,进而变灰黑,说明病邪由表入里,由轻 转重,由寒化热;舌苔由润转燥,多为热盛伤津。反之,舌苔由厚转薄,由燥转润,往往是病邪渐退,津液复生,病情好转之象。 所以,护理人员在病情观察中,一定要仔细而认

5、真的观察和记录舌象的变化。,(2) 脉象:通过脉象的诊察,也可作为判断疾病的病位、病性和推断疾病预后的重要依据。 了解病位的深浅:如浮脉主表,沉脉主里。 推断疾病的性质:如迟脉多主寒证,数脉多主热证;洪脉多为邪实,脉细数多主正虚;芤脉见于失血,脉微欲绝为阳气衰微等。 推断疾病的进展和转归:如久病脉见缓和,是胃气渐复、病退向愈之兆,久病虚损,亡血失精而反见洪脉,则多属于阴竭阳脱之危象。外感热病,热退脉见缓和,是病向愈之候,若脉急而数,烦躁者,则病进。出汗时,若汗出脉静身凉,为病情好转,若见脉象急疾,病人又烦躁不安,汗出热不退,为正不胜邪之危候。 但在脉象观察中,要注意病、脉、证合参。在一般情况下

6、,病、脉、证是相符的,但也可出现不相符的特殊情况。因此,在临床运用时需通过四诊合参后再决定是舍证从脉还是舍脉从证。,病情观察基本方法,(一)听取患者主诉,详细了解病情发展 听取患者主诉,了解其一般资料、既往史、家族史、过敏史以及本次发病情况,包括发病时间、程度、性质及伴随症状、诱因、诊治经过等。如患者不能叙述,可通过其家属或亲近者了解,亦可通过同病室患者了解其入院后的情况。(二)深入病室观察,准确获取资料 亲自深入病室,详细观察,以获取准确及时的资料。如患者主诉下午发热不适,护理人员应及时为患者测体温,加强巡视。对腹泻患者,护理人员应亲自观察患者腹泻次数,大便的色、质、量等。,病情观察基本方法

7、(三)运用四诊方法,观察病情变化 中医病情观察的基本方法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进行。中医学的基础理论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结构的各个部分不是孤立的。依靠经络的沟通和联络,局部的病变是可以影响全身,而脏腑的虚实变化,也可以从五官及体表症状反映出来。,1、望诊望诊:是指运用视觉,对患者全身和局部的病情,如色、神、形、态、头颈、五官、躯体、四肢、皮肤、络脉,以及排泄物、舌象等,有目的地进行观察,以推断体内的变化,作为辨证施护的依据。 望神望神的重点在于观察目光、神情、气色和体态。 得神:两目灵活而明亮有神,神志清楚,精神良好,面色荣润,言语清晰,呼吸平稳

8、,动作灵活,反应灵敏。失神:目光无神,精神萎靡,表情淡漠,面色晦暗,语言不清,反应迟钝,动作失灵,甚至语无伦次,循衣摸床,撮空理线,或卒然昏倒,目闭口开,手撒尿遗等。,假神:若患者危重久病,失神多日,突见病情似有转机,是临终前的预兆。目光无彩突然目光转亮;久病、重病本已失神,突然精神好转;久病面色无华,突然面赤如妆;久病少气懒言,突然言语不休,或本不欲饮食,突然食欲大增,这是阴阳即将离决的危候,古人比作“残灯复明”、“回光返照”。 望面色,常色:正常人的面色是红黄隐隐,明润含蓄。青色:寒证、痛证、瘀血或惊风。赤色:热证。黄色:脾虚证、湿证。白色:虚证、寒证、失血或夺气。黑色:肾虚、寒证、水饮或

9、瘀血。,望形态,观察形体和姿态形体强壮,体形健美-人体五脏功能旺盛,抗病能力强。体型肥胖,肤白无华,伴精神不振-阳气不足形瘦肌削,面色苍黄,胸廓狭窄,皮肤枯槁-阴血不足,肾气亏损,或后天失养,脾胃虚弱。 喜动者-阳证;喜静者-阴证。卧时蜷缩成团,面常向里,喜加衣被-阴证、寒证、虚证卧时仰面伸足,常揭去衣被,不欲近火-阳证、热证、实证。,望头颈五官,观察头面形态、头发色泽等。 观察颈项外形和动态的变化。观察五官,包括望目、耳、鼻、口唇等。 望齿龈、咽喉望齿龈主要观察齿龈的润燥、色泽和形态。望咽喉主要观察咽喉部色泽、形态和分泌物。,望皮肤,主要是观察皮肤色泽、形态的变化以及斑疹的鉴别等。斑:点大成

10、片,形如锦纹,平铺于皮肤,摸之不碍手,色红或紫暗。疹:点小如粟米,高出皮肤、抚之碍手,色红或淡红。斑疹应注意辨别顺逆。 顺证:斑疹分布均匀,疏密适中,色红,身热,先见于胸腹,后渐及四肢,斑疹透出后,热退神清者。逆证:斑疹分布不均,稠密成团,色深红或紫暗,身凉,先见于四肢,后渐及胸腹,身热不退,神志不清者。,望舌,望舌质,望舌苔,望舌神,望舌色,望舌形,望舌态,望苔色,望苔质,舌质,舌苔,舌下络脉,舌系带,舌组织结构,肾,肝胆,心肺,脾胃,舌根,舌中,舌边,舌边,舌尖,舌与脏腑分候部位,望舌质,望舌质是通过重点观察舌体有神无神、舌色变化、舌形的改变以及舌体的动静姿态改变,以诊察脏腑病变。,1、望

11、舌神有神:舌质红润,舌体活动自如,虽病亦属轻浅,预后较好;无神:舌体干枯,晦暗无华,属于病情较重,预后较差。 2、望舌色淡白舌:虚证、寒证。红舌:热证。青紫舌:寒证、瘀血、热证。,淡白湿润舌,淡白光莹舌,淡白瘦薄舌少苔,舌鲜红而起芒刺,舌红苔光莹,舌绛有点刺中剥苔,舌绛而光莹,舌青紫舌尖红,舌淡紫而滑,3、望舌形胖大舌:舌体胖大,边有齿痕,多属脾肾阳虚,水湿内停。瘦薄舌:舌体瘦小而薄,多属气血阴液不足。苍老舌:舌质纹理粗糙,干燥皱缩,舌色较暗,多属实证。娇嫩舌:舌质纹理细腻,色淡质嫩,多属虚证。裂纹舌:舌面有明显裂沟,多因精血亏损,舌体失养所致。芒刺舌:舌面乳头增生、肥大、高起如刺,摸之棘手,

12、多因里热炽盛,邪热内结所致。 4、望舌态舌体板硬强直,运动不灵,为热陷心包、高热伤津或风痰阻络。舌体痿软,伸缩无力,为气血俱虚或阴液亏损。舌体震颤抖动,不能自主,为肝风内动。舌体歪斜,偏向一侧,多为肝风挟痰,痰瘀阻络。吐弄舌,多为心脾有热;舌体短缩,不能伸长,多属病情危重证侯。,望舌苔1、望苔色白苔:表证、寒证。黄苔:里证、热证。灰苔即浅黑苔:里热证或里寒证。黑苔:里证、热证、寒证。 2、望苔质舌苔的厚薄主要反映病邪的深浅。舌苔的润燥主要反映体内津液的盈亏和输布。舌苔的腻腐主要反映体内湿浊的情况。舌苔的剥落主要反映胃气的存亡,邪正的盛衰。,望排泄物,是通过观察排出物(如痰涎、呕吐物、小便、大便

13、)的形、色、质、量的变化,以了解各相关脏腑的病变和邪气的性质。色白质清稀者,多属寒证、虚证。色黄质稠浊者,多属热证、实证。,2.闻诊,闻诊,听声音,嗅气味,听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等各种声响,来判断疾病的寒热虚实。嗅身体之气,其分泌物、排泄物之气以及所居病室之气的变化,以诊察疾病的方法。,问诊的主要内容患者的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籍贯等)主诉家族史既往史现病史(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经过,现在症状和其他与疾病有关的情况),问寒热,恶寒发热:外感表证。但寒不热:里寒证。但热不寒:里热证。 寒热往来: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属少阳病或疟疾。,问 汗,有汗发热恶风:多为表虚证。无

14、汗发热恶寒:多为表实证。自汗:多属气虚、阳虚。盗汗:多属阴虚。,问疼痛,主要询问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喜恶及伴随症状等。头痛骤起,病势较剧,多属实证。时痛时止,绵绵而痛者,多属虚证。 腹痛拒按,喜冷,多属实证。绕脐腹疼痛者,多为虫积。,疼痛伴有胀满的感觉,为胀痛,多因气滞引起。疼痛如针刺之感,为刺痛,主瘀血。疼痛伴有灼热感而喜冷恶热,为灼痛,多因火邪窜络,阴虚热盛所致。痛处游走不定,或走窜攻痛,为窜痛,多因气机阻滞或风邪阻络所致。,疼痛剧烈如刀绞,为绞痛,多因有形实邪闭阻气机所致。疼痛较轻微,但绵绵不休,为隐痛,多属虚证。痛处有冷感,得温则痛减,为冷痛,多因寒邪阻络或阳气不足 。,

15、问饮食口味,病程中食量渐减,多为脾胃虚弱。食量渐增,为胃气渐复。消谷善饥,为胃火炽盛。饥不欲食,胃中灼热、嘈杂者,多为胃阴不足。 口不渴,不欲饮者,见于寒证、湿证。口渴多饮者,见于热证、燥证。 问二便长期黎明前腹痛泄泻,下利清谷,为“五更泻”,属脾肾阳虚。腹痛泄泻,泻下酸腐,泻后痛减者,多为伤食泄泻。小便短赤而急迫,多为热证。清长而量多,伴形寒肢冷,多属虚寒证。,问睡眠,主要询问睡眠时间的长短、入睡程度的深浅及伴随症状等。失眠:经常不易入睡,或睡易醒,或彻夜难眠,也称不寐。 嗜睡:睡意浓深,不分昼夜,时时欲睡,呼之即醒,醒之欲寐,也称多寐。 问经带 对女性患者除常规问诊内容外,还须询问婚否、月

16、经、白带、妊娠、产育等情况。月经:主要询问月经周期、行经日数,月经的量、色、质等。 白带:主要询问带下的色、量、质等方面的情况。,4.切诊,切诊,脉诊,按诊,脉诊,脉诊是指对患者身体某些特定部位的动脉进行切按,体验脉动应指的形象,以了解病情的一种方法。浮脉多属于表证。沉脉多属于里证。脉数而有力,多为实热证。脉迟而无力,多为虚寒证。,按诊,按诊是对患者的肌肤、手足、脘腹及其他病变部位施行触摸按压,以测知局部冷热、软硬、压痛、痞块或其他异常变化,从而推断疾病的部位、性质和病情的轻重等情况。,凡身热患者,按其皮肤,初按热甚,久按热反转轻者,为表热证。久按其热更甚,热自内向外蒸发者,为里热证。腹内有肿

17、块,按之坚而不移,痛有定处者,为癥为积,多属血瘀。肿块时聚时散,按之无形,痛无定处者,为瘕为聚,多属气滞。,(四)运用辩证方法分析病情 通过望、闻、问、切四诊获得病情资料之后,运用相应的辩证方法进行分析,以便判断与确定疾病的性质和部位,为辩证施护提供依据。如外感病中“伤寒”运用六经辩证方法进行分析,“温病”则运用卫气营血辩证方法进行分析。,病情观察基本方法,(五)观察效果,实施护理计划 在进行病情观察时,不仅要收集有关病情变化的资料,还应观察治疗与护理后的效果,以便验证所制订的护理计划是否正确,是否应该进行修改和补充,使护理措施的实施能够符合病情变化的规律。患者经过治疗与护理后,有新的症状出现,病情变化幅度大,常表示病情恶化,原来制订的护理计划已不适合,应进行修改。 病情观察是辩证施护的前提,也是护理人员的基本功之一。只有了解病情观察的重要性,掌握病情观察的原则和方法,才能做到及时发现病情恶化,防止并发症和危重急症的出现,使护理质量得到提高。,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