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文献综述].doc

上传人:文初 文档编号:55323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文献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浙江省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文献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浙江省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文献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浙江省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文献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浙江省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文献综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统计学 浙江省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 一、 前言部分 浙江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开放带和沿江产业密集带。其核心地区包括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等城市,属长江三角洲最繁华的地带之一。未来 10年内,长江三角洲将有可能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和亚太地区经济发达地区之一,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能力的外向型经济示范区。近年来浙江省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经济发展政策,使其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跃居成为我国经济最活跃,发展最迅速的省份之一。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着手深入地研究并努力使其成为 我 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 城市,并通过良

2、好的带动作用推动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 30多年来,浙江省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各个行业均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同时由于多种因素造成长期以来浙江省各行业经济发展的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 本文考察浙江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 通过收集各项 指标体系 ,对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做一个综合评价,并 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本文写作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采用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综合评价浙江省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找出它们之间的相 关关系,使得各地区的经济可以均衡的发展,为浙江经济更好的发展而努力。 有关概念 :主成分分析 1 (Principal Component

3、Analysis) 也称主分 量分析 , 是由Hotelling于 1933年首先提出的利用降低维度的思想 ,在损失很少的信息前提下把多个指标转化为几个综合指标的多元统计方法。一般情况下,将转化后生成的综合指标称为主成分,其中每一个主成分都是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并且各个主成分之间是线性无关的,这样就使得主成分比原始变量具有更优越的性能,这样就使得在研究复杂问题时可以只考虑少数几 个主要成分而不至于损失太多的信息,从而更容易抓住主要的矛盾,揭示事物内部变量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同时将问题得到简化,提高分析的效率。聚 类分析就是分析如何对样品(或变量)进行量化分类的问题。通常聚类分析为 Q型聚类和 R

4、型聚类。 Q型聚类是对样品进行分类处理, R型聚类是对变量进行分类处理。 综述范围:本文通过运用 SPSS和 SAS等统计软件对浙江省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选 取多项统计 指标,构建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等多种分析方法来得出相关结论,对各地区的 经济发展水平做一个综合评价 。 二、 主题部分 历史背景: 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浙江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的位置,浙江省的经济水平比全国的水平要超前 10 年甚至更多: 2003 年,全国人均 GDP 为 9057 元,浙江省的人均 GDP 是 20147 元,折合 2400 美元左右,是全国水平的 2.24 倍

5、; 2003 年全国城市化水平是 40.5%,浙江省为 53%;在劳动力结构上, 2002 年,全国三个产业的比例为 31%、 37%、 32%,浙江省的比例为 50%、 21%、 29%,这些指标说明,浙江省在总体经济水平上要超过全国水平10 年以上。 其次,对浙江省未来发展水平我们可以 粗略作一个判断,如果保持经济增长率在 8%的水平,到 2010 年,我省的人均 GDP 可以达到 4000 美元;以后如果保持经济增长率在 6-7%的水平,到 2020 年,我省的人均 GDP 可以达到 7300-8000 美元。 最后,我们不能脱离国内外以及区域环境来孤立地分析浙江省的阶段性变化与趋势:在

6、人均 GDP 超过 1000 美元并处于 1000-3000 美元这个发展期被称作战略机遇期,回顾历史西方发达国家以及亚洲经济强国在 GDP 超过 1000 美元后都经历了一个 GDP 飞速发展的时期,我们必须牢牢把握这个机遇求发展;在区域环境上,我们不能 不考虑长江三角洲这个环境,长江三角洲可以称为城市化区域,这个拥有 15 个市, 7500 万人口、 10 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对于我们浙江省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长江三角洲、泛珠江三角洲等城市化区域将会是一个经济发展集,这是一个趋势,譬如,美国的纽约大都市区就聚集了全国 20%的人口和 30%的制造业。 汤碧 1 区域经济一体化从形成的动力机制来

7、看,分为制度导向一体化和市场导向一体化;从对外联系程度看,又可分为封闭型一体化和开放型一体化,现实中,欧盟是制度导向和封闭一体化的典型。而 APEC则体现为市场导向和开放一体化,欧盟以紧 密的制度联合和较强的机制建设推进一体化,而 APEC则以开放性,灵活性和渐进性推进一体化。为适应外界环境变化和满足自身发展需要。欧盟和 APEC将改革现有模式,一体化的深化和外部开放度的提高同等重要。 许月卿、贾秀丽 2 选取人均 GDP、人均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社会经济指标 ,通过计算其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威廉森系数、最大与最小系数 ,对中国 1978 2002 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性进行了动态时序分析 ,定

8、量评价了近 20 年来中国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程度 ;采用经济区位熵指标分析了中国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动态演化过程 。结果表明 ,1990年以前中国经济区域差异程度在减小 ,1990 年以后经济区域差异程度扩大 ,社会消费水平总体上呈扩大趋势。在空间格局上 ,经济发达区由过去的东北地区扩展到东部沿海地区 ,1970 1980 年代区域差异表现为经济发达区、经济发展区、经济落后区之间的差异 ,而到 1990 年代主要表现为经济发达区和经济落后区之间的差异 ,两极化趋势明显 ,区域差异程度加大。 段娟,鲁奇,文余源 3城乡互动与关联发展是协调城乡关系 ,促进城乡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但我国区域城乡发

9、展水平还存在较大差异 ,如何正确衡量和 反映这种差异是进一步优化不同区域城乡发展的决策依据。综合应用多种评价方法对我国 31个省 (直辖市 ) 的城乡互动与关联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 ,并采用 Kendall s W协和系数对结果序列作一致性检验 ,将综合多种方法的结果作为最后评价值 ,较好地反映了我国区域城乡互动与关联发展的发展水平。 孟庆民 4 20世纪下半叶 ,区域经济一体化卓有成效地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大发展 .本文在吸收已有研究的基础上 ,比较系统的论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概念 .提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与发展的客观动力机制和主观机制 .指出客观动力机制是区域 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规律 ,

10、主体组织机制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 “ 变压器 ”。 林先扬,陈忠暖 , 蔡国田 5城市群的存在是区域城市化与城市区域化的重要表现 ,它作为区域城市化高级阶级性现象 ,是集聚与扩散共同作用的产物。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必然要求重视和加强城市群的发展 ,当今城市群的发展深刻影响着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对国家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城市群越来越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 ,对它的研究与探索是城市研究领域的新拓展 ,它有助于人们在更广阔的视野中把握城市的发展。文中简要回顾了国外城市群研究阶段与主要成果与观点 ,着重 对我国城市群研究进行回顾与评述 ,进一步探讨了城市群研究的新趋向 ,以利于推动我国城市群

11、研究的深入开展。 刘荣增 6( 1)从系统理论和共生理论角度出发,对城镇密集区这种独特的地域空间形式从基本概念、影响因素、发展阶段、发展机制到协调与整合等角度比较全面、系统地进行了探讨,初步建立了相应的研究框架。( 2)首次把生态学中共生理论引入城镇密集区研究中。不仅把城镇间共生组织模式(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一体化共生)作为城镇密集区发展阶段判定的主要指标,还把其作为城镇密集区协调与整合的重要理论指导。( 3)提出了城镇 密集区发展阶段的理论,构建了城镇密集区发展阶段判定的指标体系。 朱克敏 7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大趋势下 ,国内经济发展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经济发展特征 ,研究

12、构成泛珠三角区域发展主要框架的区域城市群之间合作发展战略 ,对该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论文开篇给出了研究意义和目的、体系框架 ,并对国内外主流学派对区域发展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评述。随后追溯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理论 ,大都市带和城市群发展理论 ,讨论了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问题。用博弈论的方法研究了城市群之间的合作 ,指出城市群之间合作构建大都市带的 主要动力源白合作博弈、公平交易 ,避免过度竞争 ;大都市带是个放的复杂大系统 ,其开放性和多中心齐头并进将成为主要发展模式。 第三章对泛珠三角大都市带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进行了讨论。指导思想的核心是 ,以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论为指导

13、,以大珠三角城市群为先导 ,其他城市群为依托 ,促进商品、资本、劳力、服务等的自由流动和高效配制 ,维护公平公正交易 ,共同促进泛珠三角区域的协调发展 ;发展目标是建立一个最具竞争力、最有利可图、最佳经商环境、最不贪赃舞弊、最佳知识产权保护等的区域统一大市场。 第四章的对组成泛珠三角大都市带 主要城市群进行了战略环境分析 ,指出大珠三角城市群在泛珠三角区域处于核心位置 ,对周围城市群有足够的吸引力、辐射力和增长力 ;泛珠三角大都市带的城市群之间既有经济落差 ,也有互补优势 ;并且 ,合作各方地理上相互毗邻 ,合作历史源远流长。 第五章对泛珠三角大都市带发展战略的研究表明 ,战略重点应放在充分发

14、挥大珠三角城市群的核心作用 ;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为区域提供通达联系渠道 ;充分利用具比较优势的地区的相对丰富和相对便宜的生产要素 ;协同发展提高区域综合实力 ,以更加开放的方式促进泛珠三角大都市这个复杂大系统的发展壮大。 第六章提出 了泛珠三角大都市带发展战略的对策。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 ;坚持经济一体化的政府推动战略 ;建立和完善基于利益导向的竞合机制。 第七章从战略管理的角度构建了泛珠三角大都市带发展战略评价体系框架 ;研究了评价的目的与原则 ;对指标体系的建立流程进行了探索 ,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泛珠三角大都市带发展战略评价的初级指标体系 ,并给出了泛珠三角大都市带发展战略的评价流程和系统仿真模

15、型。 最后 ,论文对泛珠三角大都市带的发展战略进行了总结和研究展望。 范家骧 8增长经济学是第二次大战爆发以来 ,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中的一个新的分支。它是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有关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再生产和长期增长趋势的理论。经过三十年来的发展 ,整个增长经济学可以说是由三方面的内容组成的 :首先是哈罗德、多马、索洛、斯旺和卡多耳等人建立的各种经 济增长模型 ;其次是登尼森等人对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因素所进行的分析 ;最后是麦多斯等人关于经济增长可能导致人类毁灭的增长有限理论。增长经济学的产生 ,是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以及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息息相关的。 殷红 9本文

16、建立了两类经济增长模型,并在这些模型中研究了最优税收问题。 第一类模型是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它是在经典的 Ramsey-Cass-Koopmans模型中纳入了政府的行为。在该模型中,我们讨论了在市场均衡条件下,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到两个主要结论:一、当政府实行稳 定的税收政策时,消费者存在着唯一的最优资本存量路径,沿着此路径经济能够持续平稳并且最优地增长;当政府给定的税收路径不稳定但能收敛到某个常值税收率时,此时也存在一条资本存量路径,它能使整个经济渐近平稳地增长,并且最终收敛到最优状态。二、最优税收路径具有大道性质,即所有的最优税收路径都将收敛到金律税收率(使经济处于平稳最优增长状态的

17、税收率 ),政府可以根据金律税收率适度地调整税收政策,当政府制订的税收计划在某一期的值远低于 (或远高于 )金律税收率时,此时适当地提高 (或降低 )税收有利于经济增长。 第二类模型是随机均衡 模型。众所周知,经济增长问题与政府行为密切相关,而在以往的有关政府最优行为的文献中,尤以采用确定性的模型居多,其中经典的要数 Mirrlees模型,另外 Chamley和 Judd的一般均衡最优收入税模型也被引用的较多,在这些模型中人们得出了一系列丰富的有关公共部门最优机制的理论。但是,现实中的政府行为要受到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因此确定性的模型不足以反映现实中的经济行为。为了更贴近现实,本文基于经典的

18、 Mirrlees税收模型,建立了一类动态随机均衡模型。在此模型中,我们研究了消费者的最优资本存量和收入,以及政府 的最优税收和公共花费的存在性 (我们把上述的四元组合称为一个均衡机制 )。本文先建立了均衡机制存在性的一个等价命题,然后将均衡机制存 d硕士学位论文 N wy MUnRSTImIS 在性问题转化为只有政府行为的公共部门机制选择问题,从而得到最优税 收等的存在性。另外,我们对效用函数没有光滑性要求,仅需要它是连续 的。经典的 Mirrlees税收模型是本文在给定状态下的一个特例,略微不同 的是, Mirrlees将公共商品的花费作为外生给定的,而在这里,我们把它 作为由政府选择需要

19、优化的内生变量。除了存在性, 本文还得出了最优收 入税函数在 Hilbert空间的一个闭子集上是下半连续的结论。 李毅 10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维持着高速增长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 在这个众所周知的 “ 增长奇迹 ” 中 ,维持增长的动力却主要是依靠生产资源的巨大投 入来取得的 ;为了实现高增长 ,我国遵循了一条重积累、轻消费的发展道路。当我 国基本实现工业化进程后 ,在注重积累的同时 ,也应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物质消费 水平的提高 ;这种积累与消费关系的研究实质上也就是一个考察资本最优积累水平 的问题 ,动态效率的研究正是为这种资本的最优积累提供 一个具体的判别标准。 本文以目前

20、国内外关于动态效率的研究为基础 ,分别在新古典增长模型和内生 增长模型的框架内对动态效率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 ,并且比较了不同增长理 论所导致的研究差异。本文的核心部分是通过对中国各年经济数据的实证分析 ,发 现适合刻画我国经济特征的增长模型与国内动态效率的现行研究结果之间存在着根 本的矛盾 :一方面 ,从实际经济数据可以发现我国经济的资本 -产出比率趋于稳定、 储蓄率具有增长效应 ,由此得到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型适合用内生增长模型来刻画 ; 而另一方面 ,目前国内关于动态效率的研究却普遍认为 我国的经济整体处于动态无 效的运行状况中。根据经典的经济增长理论 ,在内生增长模型中 ,尽管在分散的

21、私 人生产中可能还会存在着动态无效的现象 ,但整体经济是不会产生动态无效的运行 状况的。为了解决内生增长模型和国内动态效率研究现状之间的矛盾 ,本文以国内 动态效率的现有研究方法为基础 ,修正原有的估算方法得出了与现行研究结果完全 不同的结论 经济整体处于动态有效的区间内。 本文的创新点是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 ,摒弃了目前国内常用的新古典分析框架 , 而采用内生增长模型的分析框架重新考察了动态效率问题 ,并在 AK增长模型中探 讨 了我国各项财政政策的实施对动态效率的影响。 刘强 11本文认为中国地区间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存在着明显的阶段性和区域性 ,并且不同地区间的产出差距与宏观经济的波动状态存在

22、着正相关关系。另一个重要结论是新古典的经济增长收敛机制在中国并没有起作用 ,主要的原因是中国大规模的劳动力转移使资本劳动比率并没有出现应有的变化趋势 ,而且本文认为近年来形成的大规模劳动力的区际迁移 ,既是中国阶段性经济增长收敛机制的重要诱发因素 ,事实上也是对区域差距扩大的一种解决办法 。 王泽填 12 近二三十年来 ,当制度在经济增长中 的重要性已被许多学者以及许多国家的政策制定者所认识的时候 ,主流经济增长理论却仍把制度视为 “ 自然状态 ” 的一部分 ,把制度排除在经济增长理论之外 ,因此无法揭示制度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在解释经济发展时 ,特别是在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或陷入停滞的原

23、因时显得力不从心。 为了弥补主流经济增长理论的这些缺陷、更好地解释经济增长的原因 ,本文将制度纳入主流经济增长理论中来 ,把制度分析与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有机结合起来 ,研究什么是支持经济增长的基本制度以及制度作用经济增长的渠道 ,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包含制度变量的经济增长模型来分析制度 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联系并揭示制度对于经济收敛的意义 ,最后分析了制度之间存在的复杂关系以及它们对欠发达国家制度建设的启示。通过分析和模型推导 ,本文得出如下的结论 : 第一 ,支持经济增长的基本制度有五类 ,它们是产权制度、法律制度和司法体系、规制制度、宏观经济稳定制度以及政治制度。 第二 ,制度通过影响投资和效

24、率来影响经济增长。制度质量越高 ,投资水平越高 ,技术进步越快 ,分工水平也越高 ,因而效率提高得越快。 第三 ,制度质量越好 ,经济增长越快 ,经济存在关于制度质量的条件收敛。在此基础上得出这样的推论 ,“ 后发优势 ” 只存在 于那些具有良好的制度或者能持续改善其制度的国家 ,如果一个国家的制度质量太差并且陷入稳态均衡 ,则有可能导致经济陷入长期的衰退中。 第四 ,由于制度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替代或者相互排斥的关系 ,而各国的初始状况迥然不同 ,因此不存在一个唯一的、最有利于经济增长的制度蓝图或制度建设方式 ,各国应该从自己的制度环境出发 ,寻找最适于本国发展的制度安排和最佳的制

25、度建设方式。同时 ,为了避免制度缺失给经济社会带来的破坏 ,有必要平行地推进各项制度的建设。 汪锋 , 张宗益 , 康继军 15本文通过考察用市场化指数表示的制度变量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对索罗模型做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修正 ,提出了一个包 含制度变量的扩展索罗模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很好地描述了各省市的经济增长情况 ,如果控制了人口增长率、资本积累率以及制度因素的差异 ,中国地区间经济增长会出现如索罗模型所预测的条件收敛现象。 赵新伟 14 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和前提 ,关于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历来是经济学的研究主题之一 ,其中经济学家尤为关注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和经

26、济增长的内在机制。以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的趋同假说 ,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 ,提出了富有吸引力的预期。围绕着趋同存在与否、趋同速度的快慢以及引致趋同的 原因等问题 ,经济增长趋同便成为西方区域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 首先 ,本文在分析各种经济增长收敛假说的基础上 ,选取我国人均 GDP的年度数据 ,利用 -趋同系数和泰尔指数 ,对我国省际间以及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内部经济增长的 -趋同情况进行了分析。 通过分析本文发现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 U型轨迹 ,即我国经济地区差距在 20世纪90年代先缩小 ,后扩大。同时 ,地区之间的差异在总差异中占了主导地位 ,而且地

27、区之间的差异在总的差异中所占的比重呈上升趋势 ,而地区内部各省份之间的差异则在缩小 ,表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 存在明显的俱乐部趋同现象。 其次 ,在此基础上 ,本文利用 -趋同模型 ,分析了我国地区经济增长的 -趋同现象。通过分析发现 ,在 1985-1991年期间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出现了绝对 -趋同现象 ,趋同的速度约为 1.22%;1991-1999年期间我国地区经济增长出现了趋异现象 ,速度约为 1.394%。从总体来看 ,我国地区经济在 1985-2005年期间 ,地区经济增长出现了绝对 -趋同现象 ,速度约为 0.6734%。 最后 ,为了分析影响我国地区经济增长趋同的因素 ,本文将

28、投资、文化水平、制度水平、人口增长率以及区位条件引入到 趋同模型中 ,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状况进行了条件趋同分析。通过分析本文发现 ,由于引入了这些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的因素 ,1985-2005年期间 ,我国地区经济增长出现了条件 -趋同现象 ,速度为 2.6044%,比未加入影响地区经济增长因素的绝对趋同速度要大得多 ,这表明投资、文化水平以及制度因素的引入促进了我国地区经济的趋同发展 ,并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促进中西部地区投资效率 ,加大人力资本的开发力度 ,加强市场化和对外开放进程以及制定科学的人口政策方面提出了一些促进地区经济趋同发展的政策和建议。 Allen J Scott15现在有三百多的

29、城市与周围的一百多万人口的地区。随着全球化的加剧,这些城市地区来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和困难。这本书介绍了通过在一些领域的主要研究人员对这些问题高度原创性的和多方面的审查。它试图在一次界定了全球城市地区的问题,并描述了内部和外部动力,它们的形状,它提出了一个全球城市的经济和政治上应对全球化加强理论化水平为基础的地区,以及它提供洞察的政策所面临的严峻的全球城市区域来面对社会,因为他们要面对的一些问题与新自由主义的经济和政治的世界。 Tahmina Khatun16选取了 6 个变量,即人均国内生产 总值、燃料消耗、总生育率、供水、卫生设备和电力利用主成分分析来衡量环境恶化,调查结果表明,拥有高人均国

30、内生产总值、低燃料消耗的国家,有更高比例的人口有机会获得供水、卫生设备以及电力,在环境质量方面排名也更靠前,除了一个特殊的例子,拥有高生育率的沙特阿拉伯。研究结果还表明,在非洲国家,人口增长率高作为一个加剧的因素使得贫困与环境退化的相关性特别严重。这项研究的结论是:贫困国家的高生育率比富裕国家在环境恶化方面产生的影响更大。 三、 总结部分 综上所述,通过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及其他方法,从众多指标中,选取 反映浙江省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运用 SPSS统计软件,选取主成分因子,通过建立回归方程,皮尔逊相关系数, F检验,因子得分等方法,对浙江省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作出综合评价。通

31、过对浙江省各地区的分析,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掌握主成分分析等方法,熟练地运用 SPSS软件,找出对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有重大影响的经济指标,探究形成各城市差距的根本原因。 四、参考文献 1 汤碧 .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比较 .南开经济研究 .2002( 03): 54 56 2 许月卿,贾秀丽 .近 20 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测定与评价 .2005( 09): 25 3 段娟,鲁奇,文余源 .我国区域城乡互动与关联发展综合评价 .北京, 2005, 15( 01):29 31 4 孟庆民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与机制 J.开发研究, 2001(2):47-49 5 林先扬,陈忠暖,蔡国田国内外城市

32、群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热带地理, 2003, 23(1): 61 65 6 刘荣增城镇密集区发展演化机制与整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4(7):14-15 7 朱克敏 . 泛珠三角大都市带发展战略研究 D.武汉理工大学, 2007( 09): 29 32 8 范家骧 .增长经济学 J.教学与研究, 1980( 04) :15 17 9 殷红 .经济增长模型中的最优税收 D.华中师范大学, 2002( 04): 09 12 10 李毅 . 基于经济增长模型的动态效率问题研究 D.湖南大学, 2005( 05): 15 16 11 刘强 . 中国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分析 J.经济研究, 2001

33、( 06): 22 24 12 王泽填 . 经济增长中的制度因素研究 D.厦门大学, 2007( 03): 13 15 13 汪锋 , 张宗益 , 康继军 . 中国各地区的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J.财经科学,2005( 06): 14 16 14 赵新伟 . 我国地区经济增长趋同性研究 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02): 25 27 15Allen J Scott. Global City-regions:Trends,Theory,Polic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2(11):78 87 16 Tahmina Khatun Measuring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by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J Environ Dev Sustain, Vol.8, No.11, PP.439-457, 20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文献综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