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四单元测试( B 卷) 说明 :本试卷分为第、卷两部分,请将第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第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共 100分,考试时间 90第卷(选择题 共 48 一、选择题(每小题 1.5分,共 48 1.美国的一份情报显示,一些中餐馆大量从中国进口黑鱼(生活在中国各水域的一种肉食性鱼),由于管理不善,其中的一些黑鱼流入了当地的河流,致使密西西比河流域中的黑鱼泛滥成灾,当地的一些物种如鲑鱼已近于灭绝的边缘,下面对鲑鱼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是一种肉 食性鱼 B. C.是第二营养级的生物 D. 答案: A 解析: 只有竞争才能导致一个物种的灭绝,所以 鲑鱼与黑鱼应是竞争关系,其食性
2、相近。肉食性动物常不只占据一个营 2.从碳循环的角度看,人体内有机物中碳元素究其根源是来自 ( ) A.食物中的碳 B.大气中 CO2 C.燃料中的碳 D. 答案: B 解析: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 CO2和 H2O合成糖类等有机物,人和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获取绿色植物中的有机物,因此,人体内有机物中碳元素最终来源于大气中的 CO2。 3.在清晨 ,当太阳光移动时,蜥蜴可使自己的部分肋骨延长,保证身体扁平,并使其躯体与太阳成直角,该种特性的名称、意义及与之有关的生态因素是 ( ) A.应激性 ;减少光照,降低温度 ; B.适应性 ;减少光照,降低温度 ; C.适应性 ;增
3、加光照,升高体温 ; D.应激性 ;增加光照,升高体温 ; 答案: D 解析: 蜥蜴体温不恒定,属于变温动物。在太阳光移动时,自己的部分肋骨延长,保证身体扁平,并使其躯体与太阳光成直角,这种特性是应激性,目的是使身体接 受更多光照,以升高体温。 4.某地区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的总能量分别是 W1和 W2,当下列哪种情况发生时,就可能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遭到破坏 ( ) A.W1 10W2 B.W1 5W2 C.W1 10W2 D.W1 5W2 答案: D 解析: 能量流动逐级递减, W2最多不能超过 W1的 20%,即 W2 20%W1,也就是 W1 5W2时,所以当 W1 5W2时,就有可能
4、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遭到破坏。 5.如图 18-1为四种植物 (、 )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速率的曲线,其中最适于在荫蔽条件下生 ( ) 图 18-1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植物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的光照强度在四种植物中最小,说明它适应较弱的光照强度,适于在隐蔽条件下生长。 6.(2005广东广州二模 )2005年 3月 9日,广州增城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从进口废纸中截获入侵红火蚁。若其流入境内适宜的环境中,其种群增长曲线是 ( ) 图 18-2 答案: B 解析: 本题以生物多样性为核心命题点,考查生物入侵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综合考查理解能力、推理分析能力。有害生物刚到一个新
5、的适宜 环境中,由于食物充足、天敌数量较少等原因,种群数量在一段较长时间内呈“ J”型增长,会打破生态系统生物间原有的制约关系,将对其他生物造成严重危害,使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最后生态系统建立新的稳态,阻止有害生物的继续高速增长,种群曲线最终呈“ S”型。 7.在制作泡菜的时候,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可抑制异种微生物的生长。当环境中的乳酸积累到一定浓度时,又会抑制同种个体的增殖,整个过程发生着 ( ) A.种内互助 B. C.种间竞争 D.包括 A、 B、 C 答案: D 解析: 许多乳酸菌共同产生乳酸,在 抑制异种微生物的生长过程中,既包含种内互助又包含种间竞争,后来抑制同种个体的增殖,则属于种内
6、斗争。 8.(2006四川高考, 1)关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高温多雨,动植物种类繁多,群落结构复杂,分解者的活动旺盛,抵抗力稳定性较强,恢复力稳定性较弱;对于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可采用样方法。 9.(2005湖北启东 中学一模 )生物群落甲、乙、丙含有数字 1到 8的物种,每个物种的密度不同,下表给出了这些物种的密度(数 /m2)。请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群落 种 1 种 2 种 3 种 4 种 5 种 6 种 7 种 8 甲 92 4 0 0 1 1 1 1 乙 0 25 20 20 20 5 0 0
7、 丙 0 65 20 10 3 2 0 0 A.当受到大规模害虫袭击且危害程度逐渐增强时,这些群落中受影响最B.当受到大规模害虫袭击且危害程度逐渐增强时,这些群落中受影响最大的可能是甲 C.在生物群落丙中 D. 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别、概括和判断能力。生物群落是由若干个种群组成的有机结构,群落的种类越多,个体间数量分布越合理,越有利于能量流动,其稳定性越大,反之,则越小,因此 A、 B选项正确。分析群落丙种群中物种数目基本呈现数量金字塔形,最可能的关系是捕食关系。 10.(2006上海高考, 7 )下列因素中可导致松鼠种群内竞争加剧的是( A环境温度升高 B C.种群内疾病
8、流行 D种群繁 答案: D 解析: 松鼠种群内竞争加剧的主要原因是种群个体数量的增多,个体数量增多、生活条件有限,必然导致种群内竞争加剧。 11.某一生态系统中,已知一只鹰增重 2千克要吃 10千克小鸟,小鸟增重 0.25千克要吃 2 千克昆虫,而昆虫增重 100千克要吃 1 000 千克绿色植物,在此食物链中这只鹰对绿色植物的能量利用百分率为 ( ) A.0.05% B.0.5% C.0.25% D.0.025% 答案: C 解析: 在植物昆虫小鸟鹰这条生物链中,依题意,计算出鹰增重2千克,最终要消耗的绿色植物是 800 千克,所以鹰对绿色植物的能量利用率为 2/800=0.25%。 12.
9、(2005湖南长沙一中二模 )如图 18-3表示某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 图 18-3 ( 1)若图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种群,则 a点后的变化可能原因是过度放牧 ( 2)若图所示为某发酵罐中菌种数量,则 b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增加营养供应 ( 3)图中 c 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有一定限度 ( 4)图曲线可用于指 A.只有一种说法正确 B. C.只有三种说法正确 D. 答案 :D 解析: 在知识方面,本题主要考查种群增长曲线方面的知识。在能力方面,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运
10、用背景知识,理解新资料、分析坐标曲线、解答问题的能力,以及处理图表信息的能力。曲线表明该种群个体数量突然过度增加,导致环境中生物容纳量( K值)下降;曲线表明该种群数量增加并且达到新的平衡,且 K值增加,可能是由于外界变化,如增加营养、空间等,环境条件更加优良;曲线表明因为外界破坏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崩溃;曲线表明,生态系统在受到较小干扰(种群数量大于K/2)时,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动维持平衡能力,种群数量迅速恢复原有状态。 13.某同学在一块草地上取样调查蝗虫的种群密度,经过调查 4个样方的种群密度(只 /平方千米)分别为 20、 16、 4、 16,该草地蝗虫的种群密度为
11、( ) A.44左右 B.14左右 C.20左右 D.11 答案: B 解析: 计算各个样方内种群数量的平均值,这个数值就可以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20 16 4 16) 4=14。 14.下列关于种群增长 的“ J”型曲线和“ S”型曲线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某种群迁入一个新环境后,在一定时期内出现“ J B.在自然界中,种群不可能按“ J C.当种群数量达到 K值时,种群的增长方式呈“ S D.在一定的时期内,某种群的增长先出现“ S 答案: D 解析: 种群迁入一个新的环境中,一开始外界环境中食物比较充足,种群数量较低,因此种内斗争就很弱,种群的增长在短期内呈“ J”型
12、曲线。但当种群数量达到外界环境的最大负荷量 K值时,种群的数量增长将停止,或略有上下变动,整个种 群的增长方式呈“ S”型曲线。因此,在一定的时期内,种群的增长先出现“ S”型方式是不可能的。 15.下列符合生物学意义的食物链是 ( ) A.大米鼠蛇人 B. C.青草鼠蛇鹰 D. 答案: C 解析: 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应为生产者, B中阳光属于无机环境, A中大米和 D中营养物质只属于非生命的物质,不属于生物。 16.(2006上海高考, 9)图 18-4食物网中的猫头鹰体重每增加 20 g,至少需要消耗植物( 图 18-4 A 200 g B.250 g C.500 g D.1 000 g 答案: C 解析: “至少”要求能量传递效率按 20%来计算, 20 20% 20%=500 g。 17.如图 18-5 所示的 4个种群年龄分布类型中,哪一种类型种群灭绝的可能性最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