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节目有很多精彩的观点发人深省,但是,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其最大的问题就是,职业教育学术界还没有形成共同的话语体系,看似大家都在讨论职业教育,但是,各自所指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等的内涵和外延并不一致。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不一致认识,不仅存在于参与节目的群体当中,即便是节目中某个个体,其对所谈论的概念的认知也常常在不同的语境中发生漂移,其原因有二:(1)观点发表者很难兼顾这些概念的时空特征;(2)观点发表者不能始终如一地坚持具有信度的概念划分标准。在此,可以借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来形容:“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名”,在这里借指名词概念,而不是其原义“名分”。因此,节目的前15分钟,大家都在界定“职业教育”这个概念,直到节目的最后,基本上也没有达成共识。?1.从观点发表者未能兼顾概念的时空特征方面进行探讨。仅从历史视野来看,技术、职业、教育以及职业教育等的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演化的过程中,节目中所说的“消亡的职业教育”和“现在的职业教育”可能根本不是等同的概念。非仅如此,“过去的职业”、“现在的职业”与“未来的职业”也不可能等同。比如,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