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题目从生死场看萧红对女性生存困境的表现与思考专业班级汉语言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概念,扼要说明有关主题争论焦点)生死场是萧红的第一篇杰作,也是萧红的成名之作。在鲁迅先生的鼎力相助下,几经周折,于1935年12月,以“奴隶丛书”之三的形式紧随叶紫的丰收面世于上海,从而“给上海文坛一个不小的新奇和惊动,因为是那么雄厚和坚定,是血淋淋的现实缩影”1,使年轻的萧红以一个女作家的身份成功地跻身于上海文坛,并从此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一席之地。生死场正是萧红经历种种困苦后凭借其敏感的心智和热切的才情写成的一部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生死场讲述的是“九一八”前后哈尔滨近郊一个
2、村庄的乡民“生”与“死”的故事。全书共17章,近8万字。小说背景是在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之间,前9章主要写东北农村大地上农民近乎原始的生存状态,描绘出他们如动物一样在自然状态下毫无意义的生和死,其中女性生活和命运的描写占据了很大篇幅。小说从第10章起,描写了“九一八”事变后日寇铁蹄踏入东北,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农民觉醒起来组织抗日斗争。我之所以选择了萧红的生死场作为毕业的论文选题,不仅因为萧红的独特生活经历,更因为她在生死场中表现出的人们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那力透纸背的文字,让每一个读者为之感染。尤其里面对女性的生活状态的描写,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女性的生存困境,不仅是因为社会的因素
3、导致了女性的生活状态如此困顿,也因为女性自己甘于现状而致。我们只有对生死场的主题进行不断的研究与思考,才会理解作者的思想,才会深切体会到作品的主题,才会对作品中的女性的生存困境进行思索,只有在作品的不断的研究中我们才会更能对女性的生存现状进行分析。1自生死场问世以来,对于它的评论层出不穷,尤其关于它的主题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作品主题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观点展开一、生死场是抗日文学作品。此类观点代表人物主要有鲁迅、胡风等人。鲁迅认为萧红的生死场是人们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胡风也认为她的这部作品反映了抗日精神和农民的爱国意识。二、生死场是具有启蒙意识、具有改造民族灵魂的主题
4、的文学作品。此类观点代表人物主要有钱理群等人。钱理群认为萧红的创作属于改造民族灵魂的文学,认为生死场是一部以生与死相生相克的文学。三、生死场是一部主要体现女性的生存困境的书。此类观点代表人物主要有孟悦、戴锦华、刘禾等人。孟悦和戴锦华认为这部作品描写了乡村女性的生殖与死亡,体现了乡土社会群体生命母的的匮乏。刘禾也认为这部作品写的是乡村妇女的生活经验和身体体验。当然,一部优秀的作品如果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决不能认为对生死场的主题研究仅局限于此几种观点,想要挖掘作品更多的内涵,这就需要我们更加细致地去读文本,以便更好地加深对作品主题的理解。二、主题部分(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
5、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生死场是对当时社会产生较大影响的一部作品。多年以来,关于文本的解读和阐释,尤其关于小说的主题意蕴一直存在着很大争议。生死场作为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在不同的历史境遇下,它的主题内涵在不用的读者那里也得到了不同的解释。首先鲁迅和胡风等人认为生死场是一部抗日文学作品。鲁迅先生为生死场所作的序,可以说是对这部作品最早的成文的批评“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精神是健全的,就是深恶文艺和功利有关的人,如果看起来,他不幸得很,他也难免不能毫无所得。”2鲁迅并没有直接点评小说的抗日内容,但
6、鲁迅注重了生死场和当下时局的对应关系,从而突出了生死场的抗日内容。当时鲁迅还没有把民族国家的字眼2赋予作品,而在胡风为生死场写的后记里,他把民族国家的字眼赋予了作品,他以抗日精神和中国农民正在觉醒的爱国意识来读解“蚁子似地生活着,糊糊涂涂地生殖,乱七八糟地死亡,用自己的血汗自己的生命肥沃了大地,种出粮食,养出畜类,勤勤苦苦地蠕动在自然的暴君和两只脚的暴君底威力下面。这些蚁子一样的愚夫愚妇们就悲壮地站上了神圣的民族战争的前线。蚁子似的为死而生的他们现在是巨人似的为生而死了。”3在这两个评论中,都把生与死的主题点出来了,但在胡风的评论中特别指出了农民的“反抗”精神,明确肯定了作品对抗日情绪和抗日行
7、为的正面描写。由于当时的特殊的时代背景,鲁迅、胡风等有时代责任感的作家和评论家在强敌压境、中华民族将处于亡国灭种的历史语境下,自然而然地会关注和突出小说的民族主义内涵。继鲁迅和胡风之后,周扬对生死场的解读也构成了生死场阅读史上浓重的一笔。1936年6月25日出版的光明第L卷第2号上,周扬发表了一篇题为现阶段的文学的文章,从宣传“国防文学”的立场对生死场大加褒扬。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国防文学的号召,在今天有着它的特殊意义,就是革命文学已经有了不少优秀的反帝作品。以描写东北失地和民族革命战争而在最近文坛上卷起了很大注意的八月的乡村、生死场以及旁的同类性质的题材的短篇都是国防文学的提出之作为现实的基础
8、和根据。由八月的乡村和生死场,我们第一次在艺术作品中看出了东北民众抗战的英雄的光景,人民的力量,理智的战术。”【4】在这篇文章中,周扬毫不客气地将生死场纳入到了“国防文学”的旗下,并且给它确定了一个鲜明的主题抗战文学。从而将生死场融入到20世纪30年代文艺创作的主流,并在此基础上,使生死场成为一个时代民族精神的经典文本。1942年1月,萧红病逝于战乱中的香港,文坛诸多友人纷纷撰文怀念。石怀池写于1945年的论萧红也是萧红研究史上不可绕过的一笔。他以政治评判的语调论述了萧红的一生和作品。石怀池认为萧红早期作品充分地表现着一种相信人民的乐观主义气息。对于萧红的后期创作,他以典型的“左翼”集团主义文
9、艺观从萧红的出身论证她在自我改造的斗争中走的是“下坡路”,“认为萧红在思想和性格上的弱点是未能摆脱个人痛苦,走向群众,投身斗争,所以才会出现不同于生死场的呼兰河传。”5石怀池对生死场拔高而对呼兰河3传贬抑,进一步强化了人们对生死场抗战主题的认识。1959年出版的由复旦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组学生集体编著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编者首先肯定生死场是“反映抗战时期东北人民的遭遇和反抗的比较优秀的长篇小说。”“小说写于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之后,它反映了这个时期东北生活的部分真实,因此是有一定的启发人民觉悟、鼓动人们抗战的作用。”620世纪70年代末,粉碎“四人帮”以后,文艺界开始了“拨乱反正”,努力消除“极左
10、”思潮的影响,此时文学进入了新时期。这个时候,唐弢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三卷本出版。唐弢本第二卷中对生死场的解读,即以前人论述为参照,很少主观随意的评价“这本作品真切地反映了东北人民沦陷前后的生活,正像鲁迅在序文中所说的,它是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的一幅“力透纸背”的图画。小说的前十章描写沦陷以前的东北自第十一章以下,描写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后广大人民的苦难和斗争。因为作者观察的深入和笔致的细腻,在明丽的画幅中含蕴着感人的力量。”7可以看出,唐弢的论述基本上延续了鲁迅的说法。进入90年代以后,抗日主题说逐渐淡出人们的评论视野。生死场出现了众多评论者所认同的文本断裂现象。比如评论者摩罗指出
11、“从抗同角度来阐释生死场虽然有合理的一面,但是我认为生死场主要不在于写抗战。生死场一共七八万字,如果看成八万字的话,前面的三分之二大约五万字内容与抗战毫无关系。”8他认为“作品的后一小半所体现的抗日主题,在中国的许多作品中都得到了体现,并不比别人的同类作品深刻,没有什么过人的特色;而前面一大半写人们的生老病死的文字,其特色其深刻,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却是极其罕见的。”98O年代是启蒙主义话语盛行时期,一些批评家纷纷发表观点,都是想把生死场从纯粹的抗日文学的话语纠缠中剥离出来,发掘其中被忽略的内涵,表现出新的批评视野。研究者开始从新的角度来关照生死场,重新阅读和再度评析的文章亦是层出不穷。其次,钱
12、理群等人认为生死场是具有启蒙意识、具有改造民族灵魂的主题的文学作品。新时期以来,最早发现萧红作品蕴含的启蒙意识的当是作家孙犁。他在读萧红作品记中说道“我现在读着萧红的作品,就常常看到和想到,她吸取的4一直是鲁门的乳汁。但更重要的是她走在鲁迅开辟的现实主义道路上她对时代是有浓烈的情感的;她对周围现象的观察是深刻的,体贴入微的。她对国家民族,是有强烈的责任感的。”101982年,钱理群在十月第一期上发表了改造“民族灵魂的文学”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与萧红诞辰七十周年一文。该文指出鲁迅对萧红最根本的影响是“改造民族灵魂”的文学观,萧红的创作属于“改造民族灵魂”的文学。“贯穿生死场全书的唯一最有力的主题
13、就是“生”与“死”的相走相亲,相生相克的哲学。”11葛浩文的这句话有力地指出了生死场所蕴含的哲学意蕴。“生与死相走相亲,相生相克的哲学,意思就是说农民生活的悲剧在于生命的无意义、无价值,生与死的盲目轮回,作者无疑承认了生死场是改造民族灵魂的文学。从这众多的相似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出萧红的生死场不仅是对当时社会底层乡民麻木生活的批判和关怀,同时也是对现代人冷漠生存的关照和警醒。最后,孟悦、戴锦华等人认为生死场是一部主要体现女性的生存困境的书。8O年代末,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引入得到一些中国学者的关注,并用以研究中国女性文学。影响力颇大的是孟悦、戴锦华的研究现代女性文学的专著浮出历史地表。她们从女性主义
14、的角度对生死场作出评价,试图从女性的身体体验去看待生与死的意义,她们使我们开始把眼光投注到文本中女性生活的描写内容,开始思考这些内容所产生的意义,而这一点恰恰是多年以来生死场研究中一直被忽略的。在浮出历史地表中,孟悦和戴锦华强调萧红的女性身份成就了生死场的深刻和尖锐。首先,作者认为,生死场是“一个边缘女性写作的边缘作品”。12认为生死场以萧红女性的眼睛透视乡土社会,描摹乡村女性的无谓的“生殖”与“死亡”“更能体现乡土社会群体生命目的的匮乏。”13“女性的群体经验将重新说明整个人类曾以什么方式生存并正在如何生存。”149O年代初刘禾的文本、批评与民族国家文学在孟悦、戴锦华的基础上,从女性主义角度
15、重返生死场,对小说重新解读,取得了较大进展。刘禾这样说到,“鲁迅模糊了一个事实,即萧红作品所关注的与其说是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不如说是乡村妇女的生活经验。鲁迅根本未曾考虑这5样一种可能性,即生死场表现的也许还有女性的身体体验,特别是与农村妇女生活密切相关的两种体验生育以及由疾病、虐待和自残导致的死亡。”15最后刘禾得出结论“萧红在这里苦心经营了一个女人的叙事,它向读者展示女人是怎么活的;她与周围的世界怎样发生联系;为什么身体的经验对于女人又是那么实实在在的。”16刘禾采用独特的女性主义视角发现了生死场长期以来被遮蔽的女性生活经验和身体体验,她对生死场的女性主义解读比孟悦、戴锦华
16、更为具体、全面、深入而尖锐,在生死场的批评史上,可以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至今仍然有许多人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生死场的主题。如姚雅锐在论萧红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生命悲剧中在论述到生死场时就有这样的话“萧红还善于在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中揭示妇女非人的生涯和悲剧命运,并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概括性和典型意义。”17李晓梅、陈坤在论萧红小说中女性的存在性悲剧分析了萧红小说中“女性悲剧的根源是男权意识的残害”。18宋剑华、杨姿在女性悲剧命运的自我言说庐隐、萧红、张爱玲小说创作的文本意义的文章中把萧红小说中的女性创作与庐隐、张爱玲作了对比,文中论述了“庐隐创作女性形象是对五四妇女解放的动摇与怀疑,而萧红是对女性悲剧命运
17、的无奈与绝望,张爱玲则是对女性人格缺陷的反思与批判。”19可以说现在对生死场的研究已经不是单一主题的研究,因为单一的主题无法全面的阐释生死场的全部内涵。我认为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要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因此,对生死场主题的研究任重道远。三、总结部分(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做出预测)总之,多年来对生死场的解读和阐释之路虽是弯弯曲曲,坎坷不平的。生死场出版在东北沦于敌手、日本侵略步步深入、全国人民抗日义愤普遍高涨的形势下,人们侧重于从“抗日”这一角度去评价它、肯定它,从抗日文学的角度去赞扬它。进入新时期后,研究者开始从新的角度研究生死场的主题,有些研究者主
18、张将生死场从抗日文学的大营中拽出阵外来,探讨其中被忽略的启蒙意识的主题。随着新时期新文学批评理论的兴起,同时有越来越多人已经6开始关注生死场中对乡村女性生活内容的描写,“认为生死场重在写女性的命运,生与死的意识主要体现在个人的身上,尤其是女性的身上。”20认为生死场以悲惨的女性为主角,勾勒了一幅群体女性命运生死图。我认为在这开放讨论的学术氛围里,生死场的主题的探讨将会更上一层楼,而且对女性生存状态的探讨势必成为主流,对于萧红在小说中苦心经营的一个女性的生与死的世界,将会让读者去思索作品中女人是怎样活着的,以及作品如何去诉说女性在饱受心灵煎熬时无以言状的痛苦和女性在遭受肉体磨难时发出的遏制不住的
19、哀号。作品揭示了女性的生存困境,女性不仅身体上是痛苦的,精神上更得不到解放,她们蚊子似地生活着,糊糊涂涂地生殖,乱七八糟地死亡。对女性生存困境的思索是个永无止境的话题。生死场虽然历经70多年历史的淘洗,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它反而让人们的思考与研究变得更深刻,因为它的主题不是单一的,在这部洋洋洒洒的作品中我们可以解读出更多的主题,读者以及学者们对它的解读将会越来越深刻,也正因为它特有的多种表现角度带给后来者多种多样的解读方式,这将会让生死场成为现代文学中令人常读常新的一朵奇葩。四、注释(根据文中参阅和引用的先后次序按序编排)1许广平追忆萧红,北京人民文学出版,2001年1月第L版,第96页。2鲁迅
20、序言,萧红全集上册,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5月第L版,第54页。3胡风胡风评论集(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3月第L版,第396页。4周扬现阶段的文学,周扬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12月第1版,第18L页。5石怀池论萧红,石怀池文学论文集,上海上海耕耘山版社,1945年版,第92105页。6复旦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组学生集体编著中国现代文学上册,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版,第495页。7唐弢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6月第L版,第252253页。78摩罗的文本断裂及萧红的文学贡献,社会科学论坛2003年第10期,第42页。9摩罗
21、生死场的文本断裂及萧红的文学贡献,社会科学论坛2003年第10期,第43页。10孙犁读萧红作品记,孙犁选集理论卷,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版,第329页。11【美】葛浩文萧红评传,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85年3月第L版,第58页。12孟悦,戴锦华浮山历史地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L版,第178页。13孟悦,戴锦华浮山历史地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L版,第185页。14孟悦,戴锦华浮山历史地表绪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L版,第34页。15刘禾文本、批评与国家民族文学,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10月,第67页。16刘禾文本
22、、批评与国家民族文学,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10月,第124页。17姚雅锐论萧红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生命悲剧,语文学刊2003年9月。18李晓梅、陈坤论萧红小说中女性的存在性悲剧,选自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20卷第2期。19宋剑华、杨姿女性悲剧命运的自我言说庐隐、萧红、张爱玲小说创作的文本意义,求是学刊2006年9月第33卷第5期。20黄晓娟雪中芭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53页。五、参考文献1许广平追忆萧红,北京人民文学出版,2001年1月第L版。2鲁迅序言,萧红全集上册,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5月第L版。83胡风胡风评论集(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3月
23、第L版。4周扬现阶段的文学,周扬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12月第1版。5石怀池论萧红,石怀池文学论文集,上海上海耕耘山版社,1945年版。6复旦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组学生集体编著中国现代文学上册,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版。7唐弢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6月第L版。8摩罗生死场的文本断裂及萧红的文学贡献,社会科学论坛2003年第10期。9孙犁读萧红作品记,孙犁选集理论卷,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版。10【美】葛浩文萧红评传,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85年3月第L版。11孟悦,戴锦华浮山历史地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L版。12刘禾文本、批评与国家民族文学,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10月。13姚雅锐论萧红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生命悲剧,语文学刊2003年9月。14李晓梅、陈坤论萧红小说中女性的存在性悲剧,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20卷第2期。15宋剑华、杨姿女性悲剧命运的自我言说庐隐、萧红、张爱玲小说创作的文本意义,求是学刊2006年9月第33卷第5期。16黄晓娟雪中芭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