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源氏与贾宝玉“好色”之比较【文献综述】.doc

上传人:文初 文档编号:6104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源氏与贾宝玉“好色”之比较【文献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光源氏与贾宝玉“好色”之比较【文献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光源氏与贾宝玉“好色”之比较【文献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光源氏与贾宝玉“好色”之比较【文献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光源氏与贾宝玉“好色”之比较【文献综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题目光源氏与贾宝玉“好色”之比较专业班级汉语言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概念,扼要说明有关主题争论焦点)红楼梦是中国十八世纪上半叶清朝文学家曹雪芹伏案十年的智慧结晶,是我国古典白话小说的最高峰,作者以生花妙笔向读者展现了金陵贾史王薛四大家的贵族生活,揭示了清代封建贵族社会衰亡、崩溃的历史必然。源氏物语成书于十一世纪初,是日本平安时代著名女作家紫式部呕心沥血的旷世之作,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古典小说。作者紫式部以现实主义手法,用含蓄、凝练的笔触,描绘了日本王朝贵族封建社会的没落与衰亡。这两部作品可谓是饮誉世界文坛的东方文学的双璧。虽然国度不同,且相隔多年,但经过

2、研究发现,这两部作品从主题到艺术特色、艺术风格、人物特征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作为作品核心人物的贾宝玉与光源氏的身上所表现出的相似性和其自身的不凡魅力更是格外引人注目。贾宝玉和光源氏,一个是含玉而生,“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出身“钟鸣鼎食之家”的“怡红公子”,一个是生而似玉,色艺双全,出身“世代簪缨之族”的“光华公子”,都是娇养在膏粱锦绣中的贵公子,过着“温柔富贵,养尊处优”的贵族生活。两人更是作者笔下所谓天下少有、举世无双之人,是被作者赋予全部理想的翩翩佳公子。这样美好的形象却又偏偏诞生于“浊恶可叹”的末世。贾宝玉一方面生活在父亲的暴力制辖之下,一方面又在贾母的“溺爱”和他人的“尊宠”

3、之中,处处不自由。他厌恶世俗政治,看不起科举仕宦,对贵族家庭中的种种热闹繁华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冷漠。他执着于“真”“善”“美”,只望求得心灵的静谧,他温情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个女子,而现实却一再将他推入深渊,黛玉之死,众姐妹云散,贾家分崩离析,他不得不走上遁世之途。光源氏的一生从幼丧生母被贬臣籍到初踏仕途父皇驾崩而孤立无援,从远谪须磨到权倾朝野却伶仃孤苦,政治上大起大落历经沧桑,情感上任情而动与数位女子发生关系,生之所恋却一无可恋,紫姬的离世,三公主的私通,让他深深陷入肉欲与伦理道德的矛盾之中,沉溺于因果报应的恐慌中,最终也只能选择在佛堂忏悔终身。虽然一个出自中国,一个出自日本,但不论是贾宝玉还是光

4、源氏,他们是作者笔下集众美于一身的人,在极尽荣华富贵的同时,也饱尝了人世间的千种悲哀、万种烦忧,他们的生命历程中都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由此本文拟从论文所涉及的方面入手,梳理有关贾宝玉与光源氏比较研究的概况,以此为论文的写作提供参考。二、主题部分(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通过对前辈的评述研究整理,发现对贾宝玉和光源氏的研究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主题学研究光源氏和贾宝玉,是东方文学之林中冠绝古今的人物形象,因此在两部著作的研究中就存在大量的主题学研究,通过探讨不同作家对同一或相似主题的处理,来窥视不同作家的创作思想和创作个性,还可借此来认识了解各国社会

5、、历史、文化的特征。如在李晓梅的贾宝玉和光源氏由情悟空的心路历程中,光源氏为源氏物悟中的浊世浪子,贾宝玉则是红楼梦中之秽土叛逆,两人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不同国度,却有着共同的命运终生为情所苦,最终遁入空门。耐人寻味的是,紫式部和曹雪芹在塑造他们各自的主人公时,都不约而同地为他们的身世遭际串上一条佛教色空观念的主线。红楼梦由空空道人这一石头记第一阅读者的反应,道出“空空”与“情僧”实为一体,在“空色情色空”的流转中,情是参悟的媒介和对象。这样的论断不仅适用于“绝代情痴”贾宝玉,也是对多情的源氏公子一生的形象概括。可以说,他们两人的生命便是一个由情悟空的过程。在付岩志的贾宝玉与源氏公子情史发展比较中,

6、同样是采用主题学的比较研究方法,红楼梦与源氏物语两者也因时代、国度、社会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特点,本文以贾宝玉与源氏公子的情感发展为线索,将其分为“动情”、“问情”、“困情”、“伤情”与“忘情”五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在两篇文章均是以贾宝玉和光源氏的情史发展为线索,以发展为动态将其划分为五个阶段,以时间和情感的纵向探究思维进行比较研究。另外,在源氏物语和红楼梦的比较研究中,“好色”是个颇受关注而且争论较多的问题,亦是属于比较文学的主题学研究。在饶道庆的和的“好色”比较兼论日中古代文化的“好色”观对两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者通过日中文化中不同的“好色”观来分析两位作者对光源氏和贾宝玉的“好色”行为的处理

7、,从而揭示出不同文化观念对作品创作与评论的影响,并且指出“和而不同”应是比较文学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要承认文化之间的根本差异,尊重“他者“存在的独立价值,避免文化中心主义错误。同时,有不少研究者采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来分析光源氏和贾宝玉两人在追求女性上存在的一个共同特征俄狄浦斯情结。这一情结的存在使得光源氏终其一生都在寻找母亲的影子,并将母亲的影子在理想化的同时叠映在藤壶妃子身上,追求他心中那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永恒的女性”。同样,恋母情结使得贾宝玉在潜意识里对男性充满了一种蔑视,从而做出对父权制伦理道德的反叛,对传统封建忠君信条的挑战。(二)平行研究中国学者对源氏物语和红楼梦的比较研究基本

8、上是采用单一的“平行研究”范式,大多只是就人物、主题、思想、风格、结构、技巧等方面进行类比、对比。比较研究基本上是循着“惊人的相似本质的不同深刻的文化根源”这样的思维模式进行,分析、探讨两部小说的同中之异或异中之同。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两位男主人公的性格和结局上。就人物性格而言,沈新林在两部惊人相似的巨著论与的异同一文中,提出所谓“泛爱”为两者极具相似的特征。陶陶在异曲同工的哀歌论与主题的悲剧性一文中,将两者的“泛爱”做了对比,她认为光源氏的“泛爱”与封建等级制度有关,而贾宝玉的“泛爱“更多的体现了一种新兴的民主要求。此后,其他的研究人员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各自的观点,但与之大同小异,并无显著突破。

9、就结局而言,两部小说无疑都是悲剧收尾,作为男主人公的归宿问题也就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虽然对红楼梦八十回之后的内容红学界存有大量疑问,这一点我们姑且不论,就市面上流行的一百二十回本来看,贾宝玉在贾家被抄,大观园众女儿香消玉损后,最终看破红尘,大彻大悟,回归太虚幻境。而光源氏由于紫姬的离世,三公主与柏木私通等一系列事件的打打击下,最终悲观厌世,也选择了归隐佛堂。因此“宿命论”和“无常厌世观”是许多研究者给予主人公的思想评价,这一点在李力的末世的哀歌和比较琐谈和经美英的与中都有所体现。虽然关于两者的比较研究很多,但是大多侧重于相同点的比较,很少注意两部作品的不同之处,因而不可能从不同之处揭示出两部

10、作品,以及造成这种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之间的差异。这是不足,但同时也为以后的研究留下了更大的空间。从以上总结中可以看出,前辈对于贾宝玉与光源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爱情、结局两方面,这也是我将在论文中所讨论的主要内容。三、总结部分(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做出预测)贾宝玉与光源氏将是我的论文讨论的中心,在论文中我将着重从两人的出身、对待爱情的态度以及最后选择出家这三方面进行对比讨论,找出其中的同与不同,在文章的最后,将根据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等问题来分析贾宝玉与光源氏身上所体现出的时代烙印。关于红楼梦与源氏物语两书的比较研究并不是现在才有,也不是中国才有,最早将源氏物

11、语与红楼梦列为共同研究对象,并正式发表文章加以述评的是日本江户时代后期至明治时期的著名学者依田学海,其文章就已经指出两部作品在人物、活动场所的相似之处,并且认为两者之所以能进行比较还因为“同中有异”,例如,在对待女性上,贾宝玉更看重与女性精神上的沟通,而光源氏则注重“情交”。贾宝玉与光源氏之所以如此受到重视,不光是由于其所属作品的地位,更重要的是主人公形象体现的意义。贾宝玉形象最大意义在于否定,他宁愿将生命毁灭以求得真,求得美,求得神圣,求得自由。他身处尘世,心系幻境,“终不忘,世外仙株寂寞林”,于是“到底意难平”而归彼大荒,其中包含的是人世无望的痛苦,与无可奈何的出世中对生命最高本体的追求,

12、象征了那个时代中国文人表现出的新的精神苦闷。光源氏是一个厌世、逃避、否定旧的政治势力,不包含任何新的政治因素的封建皇室贵族否定者的形象,他否定了所属阶级的一切政治活动,只能在爱情生活中找寻寄托,强烈的反差集中在他的身上,显示出浓浓的物哀情绪,正是这种美丽与哀愁的完美融合使得源氏物语历经千年仍光芒无限,并最终形成了日本文学独特的物哀特质。从两部优秀作品的比较之中,我们能够清楚地发现社会现实、时代因素被悄悄映射在作品之中。我们之所以进行中外文学的比较研究,不仅仅是单纯地为了了解其中的异同,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研究异同背后蕴含的文化意义去认识世界,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融入世界,从优秀的文明中汲取营养,更好

13、地充实我们自己。这也是我的论文研究的意义所在。四、参考文献1紫式部著,丰子恺译,源氏物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2曹雪芹著,红楼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3顾鸣塘文化的交融与分流浅论与的全面比较研究,红楼梦学刊,2009年,第1期。4饶道庆和比较研究综述与思考,红楼梦学刊,2004年,第3期。5李晓梅贾宝玉和光源氏由情悟空的心路历程,红楼梦学刊,1995年,第3期。6付岩志贾宝玉与源氏公子情史发展比较,红楼梦学刊,2006年,第5期。7饶道庆和的“好色”比较兼论日中古代文化的“好色”观对两书的影响,文艺研究,2004年,第6期。8沈新林两部惊人相似的巨著论与的异同,盐城师专学报,1985年,第3期。9陶陶异曲同工的哀歌论与主题的悲剧性,红楼梦学刊,1990年,第4期。10李力末世的哀歌和比较琐谈,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11经美英与,文史知识,1994年,第10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