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中的惆怅——纳兰词研究【开题报告】.doc

上传人:文初 文档编号:6211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烟花中的惆怅——纳兰词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烟花中的惆怅——纳兰词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烟花中的惆怅——纳兰词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烟花中的惆怅——纳兰词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烟花中的惆怅——纳兰词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烟花中的惆怅纳兰词研究专业汉语言文学一、选题的背景、意义纳兰性德(16551685)清词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性德,若(纳兰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婉约词风的集大成者。清朝大学士纳兰明珠长子,生长在北京。“纳兰性德自幼聪慧好学,经史百家无所不窥,谙悉传统学术文化,尤好填词,并以词人为后世所闻。”纳兰性德的著述十分富有,现存通志堂集包括赋一卷,诗四卷,经解序跋三卷,序、记、书一卷,杂文一卷,渌水亭杂识四卷。除此之外,他还编刻过大易集义粹言、词元正韵、今词初集、通志堂经解等书。纳兰性德于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公元1655年1月19日)降生在北京,其父是康熙时期权

2、倾朝野的宰相明珠,母亲觉罗氏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其所在的家族纳兰氏,隶属正黄旗,为清初满族最显赫的八大姓之一,即后世所称的“叶赫那拉氏”。纳兰性德因生于腊月,小时称冬郎,自幼天资聪颖,读书过目不忘。他数岁时即习骑射,17岁入太学读书,后被国子监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礼部侍郎徐乾学。纳兰性德18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22岁时,参加进士考试,以优异成绩考中二甲第七名。康熙皇帝授他三等侍卫的官职,以后升为二等,再升为一等。24岁时,他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后更名为饮水词,再后有人将两部词集增遗补缺,共342首,编辑一处,名为纳兰词。纳兰性德三十岁时,在好友顾贞观的帮助下,纳江南才

3、女沈宛。(沈宛,字御蝉,浙江乌程人,著有选梦词。集中悼亡之作“丰神不减夫婿”。)次年(康熙二十四年)抱病与好友一聚,醉,一咏三叹,然后便一病不起,七日后于五月三十日溘然而逝。婉约派,始于南宋时期的词流派。徐师曾指出“至论其词,则有婉约者,有豪放者。婉约者欲其辞情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盖虽各因其质,而词贵感人,要当以婉约为正。”婉约词派的特点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慎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但内容比较窄狭。由于长期以来词多趋于宛转柔美,人们便形成了以婉约为正宗的观念。如王世贞的弇州山人词评就以李后主、柳永、周邦彦等词家为“词之正宗”,正代表了这种看法。婉约

4、词风长期支配词坛,直到南宋姜夔、吴文英、张炎等大批词家,无不从不同的方面承受其影响。婉约词派其代表为四大旗帜“闺语”李清照、“别恨”晏殊、“情长”柳永、“愁宗”李煜。而纳兰容若的词风,则和李煜一脉相承。梁启超曾品纳兰性德词“纳兰小词,直追后主。”李煜作为婉约派“愁宗”的代表,其作品前期词多写宫廷享乐荒废的生活,风格柔靡,但是这并不是他向往的生活,多为空虚无奈;后期词反映亡国之痛,题材扩大,境深远,感情真挚,语言清新,极富艺术感染力。昔日的豪华生活,手足情深、儿女情长,都一去不返,但他不能忘掉,于是,留念之余发出“人生愁恨何能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的慨叹。环境和身份的剧变,极为深刻的影响了

5、李煜的思想和性格,他悔恨、怨痛、挣扎。在“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愁宗”但哪里是这时他的内心才产生矛盾呢走进李煜的时代,南唐小国的声乐酒舞只是对强大外患的一种避缩。其实,从李煜出生那刻起,他的禀赋就注定了他是一个矛盾的人。他好像一团热焰,夹带着天然的才情来到世界。我们从他的词作中很能感受这种热情奔放他伤春,“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他怀友,“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还有那句“别时容易见时难”更是于无限叹息中透露出无法抑制的悲哀,奏出悲剧式的尾声。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昏庸无能的小皇帝却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艺术家。纳兰容

6、若的好友顾贞观曾说“容若词一种凄婉处,令人不忍卒读,人言愁,我始欲愁。”这句话正表明了纳兰容若词作婉丽凄清的词风。关于纳兰性德的词风争论主要集中在其词风由来及其词作中所蕴含的情感。其中尤以词风形成原因之争最为激烈。大致可分为盛世与权贵长生的矛盾、生活中的矛盾、出生的矛盾、儒家积极入世观与消极宿命观之间的矛盾。盛世与权贵长生的矛盾者认为词人生活在清王朝兴起的盛世,战争刚刚停止,生活刚刚起步,社会也刚刚平稳。作为随新社会诞生而发达的纳兰家族长子,自然感到这个社会巨变给他带来的影响。纵观纳兰性德一生的处世为人,正直友善是其品格的主调,仗义、敢为是其为友的风格,勤勉、认真是其做事的准则,“积极入世”又

7、是其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写照。然而,生活在权利最高圈子周围的人,是最易感到政治虚假、残酷的人。词人没有被这种现实所麻痹,依然保持着正直、仗义、认真是极其难得的。可是,作为十分敏感的词人不可能不知道身边发生的事情,不可能没有自己的是非判断,这是词人内心矛盾、痛苦的由来之一。生活中的矛盾者认为当时巨变之后的社会一切从零开始,人们期待着美好社会的降临。而作为清王朝新贵的纳兰性德,更会自然而然的产生一种“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的抱负。如之纳兰性德自幼天资聪明,读书过目不忘。而最后却没有进入翰林院,反而做了康熙帝的侍卫,成为了高级奴仆。这离词人“未得长无所谓。竟须将,银河亲挽,普天一洗。

8、”金缕曲未得长无所谓希望建功立业的抱负相去多远啊虽然词人是一个勤于王事,忠于职守,认真负责,满怀抱负的有为青年。却一直不能离开“站岗放哨”的侍卫之职。这种自立独特的品质,在清王朝的统治阶层无人赏识。也许他的文采耽误了自己;也许他的出生也无形的阻挡了他的仕途。这也是他内心矛盾、悲苦的来源之一。出生的矛盾者认为,纳兰性德家族精力了由降族到望族的过程,所以养成谨小慎微的习惯,在其父亲权倾朝野后,又会有许多的官场习气影响纳兰性德的成长。康熙初年,就有明珠和索额图的两派之争。明珠可说是八面玲珑,他擅长揣摩皇帝的意图,甚得皇帝所好。在解决三藩后,明珠居功自傲,开始“擅政”,“异己者以阴谋陷之”,其同党皆“

9、援引致高位”,与索派“互植党倾轧”。对于明珠的这些恶迹,纳兰性德这位敏感的词人能没有所察觉吗称为“料事屡中”而且“性至孝”的纳兰性德,了解到父亲明珠的不法行为和朝野对他的异议,他内心能没有矛盾、悲苦的产生吗果然,在词人英年早逝后仅仅三年,明珠即被罢相。儒家积极人世观与消极宿命观的矛者认为。积极人世,有所作为是词人的抱负,这在满民族新夺天下的气象下,满族文化无疑会对词人有所影响。但词人也深受汉家儒学的深深影响。韩美在议论性德时说“于往古治乱、政治沿革兴坏、民情苦乐、吏治清浊、人才风俗,盛衰消长之际,能指数其所以然。”说明词人很了解时政,关怀国事。清王朝毕竟是新兴的王朝,康熙大帝毕竟是有所作为的一

10、代明君。词人在平叛三落时几欲“慷慨欲请缨”拟古四十首之三十七。词人早年在名师指点下,编撰完1792卷的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后,又把搜读经史中的见闻等纪录整理成四卷的绿水亭杂记,其中有天文、地理、历史、历算、佛学,音乐、文学及考证等方面的知识。词人的词中也有满怀豪情的词咏,虽然依旧那么的悲凉、清凄。如无情野火,趁西风烧遍,天涯芳草。偷塞重来冰雪里,冷入翼丝吹老。牧马长晰,征茄乱动,并入愁怀抱。定知今夕,庚即瘦损多少。便是脑满肠肥,尚难消受,此荒烟落照。何万方况文园恨悴后,非复酒沪风调。回乐峰寒,受降城远,梦向家烧。茫茫百感,凭高唯有清啸。百字令宿汉儿村这均说明词人并不消极面对人生,也不恃才自傲,更

11、不混事盗名。可是,词人词中又常常有一种虚无、宿命的悲哀。这又是词人内心矛盾的表现之一。宿命是人对未来不可预知而产生的一种消极避世的心绪,也可能是一种对未来的先知,一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感叹,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凉。今日“人”也许会解释一切。而纳兰性德绝对不是超人,他的聪颖,他的智慧,他的悟性也许让他感到了什么,却又说不清、道不明。一切好像均被事先安排好了,人力似乎不可改变。词人写到“东风回首尽成非,不道兴亡命也,岂人为。”南歌子古戍他在太常引自题小照中写到“西风乍起峭寒声,惊雁避移营。千里慕云平,休回首长亭短亭。无穷山色,无边往事,一例冷清清。试倩玉箫声,唤千古英雄梦醒。”在拟古中,

12、词人的那种无可奈何,那种虚无渺小的无助之情跃然纸上“白云本无心,卷舒南山欺。遥峰如梦中,孤影相与还。忽然间高霞,霏霏欲成烟。风花落不已,流辉转可怜。皎洁自多愁,况复对下弦。”词人的宿命观可见一斑。这均造就了词人词风的婉丽凄清、哀感顽艳。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被王国维誉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的纳兰性德,他的诗词不但在清代文坛享有盛誉而且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以“纳兰词”而占有一席之地。纳兰性德的词风清新隽秀、哀感顽艳,深受其之后的文人所欢迎。关于纳兰的生平、思想、作品等在清代就曾引起诸多学者及文人的关注。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到了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和进步,纳兰性德及其

13、作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专著和文章逐步增多,研究的深度和力度也在不断加强。就具体而言,关于纳兰性德的现就大致可以分为晚清时期、清末民初时期、19191949时期、近三十年。一、晚清时期纳兰词研究的简略回顾在纳兰性德刚刚去逝的时候,他的师友徐乾学、陈维崧、顾贞观、韩菼、严绳孙、张玉书、梁佩兰等,在墓志铭、碑诔、哀辞里对他的词发表过比较简略的看法,然后在近百年的时间里再也难见人们对纳兰词发表意见。究其原因,我想一方面与纳兰之父明珠罢相有直接关系,另一方面也与雍、乾以来文坛盛行的浙派词风有关,浙派推崇字雕句琢、格调醇雅的南宋词风,和纳兰性德标榜北宋直出机杼的性灵作派相扞格。但在嘉庆以后,纳兰词

14、却又突然间流行起来,先后有杨芳灿抄本、袁通选(小仓山房刻本)饮水词钞二卷本、道光十二年汪元治辑(结铁网斋刻)纳兰词五卷本、道光二十五年张祥河刻饮水诗词集本、道光二十六年金梁外史(周之琦)选饮水词一卷本、光绪六年许迈孙娱园刻纳兰词五卷补遗一卷本,各种抄刻本竟多达6种。二、清末民初纳兰词研究向现代的转型这时,研究纳兰词卓有成就者当推梁启超。梁启超在流亡日本期间曾助其长女梁令娴编成艺蘅馆词选一书(1909),其中选录纳兰词达19首,在入选的清人词中是最多的,可见他对纳兰词的推重之意。1920年,他撰清代学术概论,论清代的学术成就,兼及文学(包括词)。在总体上讲,他对清词的评价不是很高,但就具体作家而

15、言,却以纳兰性德列为清词第一人,对清初甚有影响的朱彝尊、陈维崧却只字不提。他推重纳兰性德,则是因为纳兰性德词情感真挚而出之以凄惋,与梁启超论词主张作者应当有“感均顽艳”的词心相一致。1922年,在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中,他对诗歌的表情方式进行了分类研究,其思想的核心就是主张任何表情方式都必须以有出诸内心的真情为基础,把古典诗歌的表情方式分为六种“奔迸的”、“回荡的”、“蕴藉的”、“象征的”、“浪漫派的”、“写实派的”,他认为“回荡的表情法”最适宜用来填词,而运用此类方法成功的有李煜、宋徽宗、辛弃疾、柳永和周邦彦,在清代顾贞观和纳兰性德是其典范,特别是纳兰性德运用得最为娴熟。他认为“清代大词

16、家固然很多,但头两把交椅,却被前后两位旗人成若容、郑叔问占去也。”三、19191949年纳兰词研究的重要成就1919年的五四文化新运动,给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时期关于纳兰性德的总体评价,大多数学者都认为纳兰性德堪称清代词人第一,他的地位要超过当时影响颇大的陈维崧和朱彝尊。如钱基博说“论清初词家,当推成德为一把手,朱、陈犹不得为上。”胡云翼说“性德在清词人中为别树一帜者,其所作词不甚依格律,不重视模拟,不喜用古典,而以俚语写自己情思,纯发乎天籁,语意浑然,像这样的词家,宋以后一人而已。”罗芳洲也说“清代是词的复兴时代,也就是词的复古时代,其间能不傍古人,自出机杼者,惟纳兰性

17、德一人而已。”赵景深中国文学史新编还把纳兰性德作为清代第一位词人来论述,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不但以纳兰性德为清词之首,而且称其为“清代词人之冠”。王亮还认为在清代能真追宋人者,惟纳兰性德一人,纳兰性德可称之为清代二百余年第一大词人。四、进三十年来关于纳兰容若的研究成果改革开放后到现在近三十年来很多学者注重对纳兰性德作品文本的研究工作,对纳兰性德的作品和史料做了一些注释性的基础工作。特别是在承德民族师专学报上发表了此类文章二十多篇,这些文章有的是对纳兰性德的一些作品做了注释或校正,如高亢先生的纳兰成德咏史诗20首试释1995,4能够结合历史的背景和纳兰咏史“有意而不落议论”的特点,详细分析了纳兰性

18、德的20首咏史诗,深入探讨了纳兰的历史观。宋培效先生的纳兰性德悼亡词注释1993,4对他认为的悼亡词进行了注释,另外任嘉禾关于纳兰性德作品的若干考辨1991,4、朱鉴珉的纳兰性德与顾梁汾书1996,4、布尼阿林的词人纳兰容若手简印文简释1992,4、铁男清代词人纳兰性德诗翰手卷印文若干问题笺注1988,4等文章具有开拓性。三、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研究难点,预期达到的目标(一)基本内容纳兰性德是一个文人,而且是一个“才子型”的文人,他的性格可以“多情善怨”四字概括之,这决定着他的“少有少年得志的气慨”,“每日却都是慷慨悲歌”,其缺点则是“未免有些女性气”,同时纳兰性德也是

19、一个有独立个性、富于创造精神的作家,他是“以口写心,清新秀俊,自然超逸,情词共胜,无懈可击。”这样从性情气质和艺术创新的角度分析纳兰词,在当时是很有学术新意的。关于纳兰性德的词风,过去通常以哀感顽艳统称之,这种把纳兰词多种风格简化的做法显然是不全面的。邓懿说“自来论词总分婉约与豪放两派,纳兰自然应该是婉约一派的了。但平心而论,这种区分是不公允,并且很勉强的,我们只能说纳兰那首词是婉约是豪放,而不能说饮水词到底是那一类的。”因此认为,纳兰词中题材不一,他有多方面的描写,当然有多种风格,因此,根据纳兰词的创作实际,可以把纳兰词的风格概括为秾丽、凄清、热烈、缠绵、感伤恬淡和慷慨六种类型,从而使人们对

20、纳兰词的风格有一种整体上的全新认识。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各个角度去完整的认识这位满清第一词人(二)研究方法通过大量相关资料的查询,通过文史互证、对比分析法及文本阐释(文本解读法)对纳兰性德词风格作全面分析。(三)难点及预期达到的目标通过对纳兰性德多方面的系统了解,掌握他写作风格形成的原因,以及在不同阶段的转变。四、论文详细工作进度和安排1、第一阶段2010年7月11月内容确定论文题目,完成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上交指导老师。2、第二阶段2010年11月2011年1月内容收集相应的文献资料,完成毕业论文初稿,上交指导老师。3、第三阶段2011年1月2011年6月初内容在导师指导下,进行毕业论文的修

21、改、定稿、打印、装订。4、第四阶段2011年6月初内容参加毕业论文答辩。五、主要参考文献1、清况周颐蕙风词话广蕙风词话,孙克强辑考,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2、王国维人间词话,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3、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版。4、叶嘉莹清词论丛,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版。5、贺新辉主编全清词鉴赏辞典,中国妇女出版社,1996年12月版。6、李泽厚美的历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7月版。7、唐圭璋词学论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6月版。8、汪龙鳞试论纳兰词的意象选择,承德民族师专专报第26卷第4期,2006年11月。9、清纳兰性德著,赵秀亭、冯统一笺校饮水词笺校,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10、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11、张秉戊纳兰词笺注,北京出版社,1996年版。12、王云五主编新编中国名人年谱集成第十三辑清纳兰容若先生性德年谱,1981年版,超星电子图书。13、清纳兰性德著,张草韧笺注纳兰词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14、汪龙鳞、段启明清代文学研究,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15、刘德鸿清初学人第一纳兰性德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