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实验诊断学英文名称:laboratory diagnosis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必修考查总 学 时:32 学分:2.0 理论课学时:22 实验课学时:10适用对象: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学生一、课程性质和地位实验诊断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实验室方法对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细胞取样和组织标本等进行检查,从而获得病原学、病理形态学或器官功能状态等资料,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全面分析的诊断方法。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也是打开临床医学大门的一把钥匙。通过对实验诊断的学习,为临床各学科、临床见习与实习奠定基础。二、教学环节及教学手段和
2、方法实验诊断的环节包括课堂教学、实验、考试等。其中课堂是通过教师对指定教材部分章节的讲解,结合 CAI课件、电化、多媒体,对板书和各类鉴别要点的挂图进行启发式,以达到使学生融会贯通、快速理解的目的。实验是教师在实验室里指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等手段强化学生对理论的记忆,使之更好地配合好理论。三、教学内容及要求实验诊断学以临床诊断为中心,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正确选择,掌握各项检查的适应症,熟悉和了解原理和方法,重点掌握参考值并结合临床对检查结果做出正确解释,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第一章 概论【掌握】掌握实验诊断学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熟悉】正确的选择实验室检查项目。【了解】如何进行标本的采集和处理。第二
3、章 临床血液学检测第一节 血液的一般检测【掌握】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的方法、正常值及增减变化的临床意义。【熟悉】贫血的形态学分类法、网织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比积测定及红细胞沉降率测定的方法、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了解】了解红、白细胞病理形态改变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思考题:1、红细胞血红蛋白的测定的参考值、临床意义?2、红细胞各种形态变化的临床意义?3、中性粒细胞增多、减低的临床意义?4、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如何,何为核左移、核右移?5、异型淋巴细胞包括几种,形态变化如何?6、三种红细胞指数结束变化的临床意义?第二节 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测【熟悉】溶贫常用的实验室检查的
4、临床应用。思考题:溶血性贫血的实验诊断项目有那些?第三节 血细胞的形态特征【掌握】骨髓细胞的起源及发育演变规律。【熟悉】正常骨髓细胞的形态和分类【了解】常用的细胞化学染色法及诊断意义思考题:1、骨髓增生度分级临床意义2、细胞组织化学染色的临床意义第四节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掌握】ABO 血型系统、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的原则。【熟悉】ABO 血型系统和 Rh血型系统及其临床意义。【了解】其他血型系统。思考题:1、血型鉴定的临床意义,交叉配血临床意义?2、Rh 血型鉴定的临床意义?第五节 常见血液病的血液学特征【熟悉】各种贫血的骨髓象和血象的形态学特点【了解】各种白血病的骨髓象和血象的形态学
5、特点第三章 血栓与止血检测第一节 血管壁检测【掌握】束臂试验检测的临床意义。【熟悉】熟悉出血时间检测的临床意义。【了解】血管壁检测的诊断实验。第二节 血小板检测【掌握】血小板检测的诊断实验。【熟悉】血小板检测的筛选。第三节 凝血因子检测【掌握】凝血因子检测的筛选实验。【熟悉】凝血因子检测的诊断实验。第四节 抗凝系统检测【熟悉】病理性抗凝物质的筛选试验。【了解】病理性抗凝物质的诊断试验。第五节 纤溶活性检测【掌握】掌握筛选试验。【了解】了解纤溶活性检测的确证试验。第七节 检测项目的选择与应用【了解】筛选实验的选择与应用、出血病项目的选择与应用、诊断血栓病项目的选择与应用、DIC 项目的选择与应用
6、,抗血栓和溶血栓治疗监测项目的选择与应用。思考题:内、外凝血系统常见试验有哪些,临床意义?第四章 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测第一节 尿液检测【掌握】尿液检查方法和临床意义。【熟悉】尿液标本的留取与保存。尿红细胞形态检查及尿微量蛋白检查的临床意义。【了解】尿液检验其他检验项目思考题:1、尿蛋白形成机制,病理性蛋白临床意义?2、管型形成的机制,各种病理性管型临床意义?3、何为多尿,少尿,无尿?4、如何鉴别肾性血尿与非肾性血尿?第二节 粪便检测【掌握】粪便检查方法及异常变化的临床意义。【熟悉】粪便隐血试验的方法及其临床意义。【了解】细菌学检查的目的及临床意义。思考题 粪便检查颜色变化的临床意义?第四节
7、 脑脊液检验【掌握】常见的脑及脑膜疾病的脑脊液变化特点。【熟悉】脑脊液检查的适应症、方法、正常结果及临床意义。【了解】脑脊液检验的临床应用。思考题:化脑、结脑、病脑三种脑炎的鉴别要点?第五节 浆膜腔积液检测【掌握】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要点。【熟悉】浆膜腔积液的检测项目【了解】浆膜腔积液的产生原因思考题:如何鉴别渗出液与漏出液?第六节 生殖系统体液检验【了解】生殖系统体液检验方法、参考值及临床意义。思考题:阴道分泌物分级临床意义?第五章 常见肾脏功能实验室检测【掌握】肾小球滤过率测定的临床意义【熟悉】尿素氮和肌酐测定的临床意义【了解】肾小管酸中毒类型及临床意义、肾小管功能实验的临床应用思考题:1
8、、肌酐、尿素氮检测的正常参考值及临床意义2、如何鉴别肾小球病变与肾小管病变第六章 肝脏功能常用的实验室检测第一节 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测项目【掌握】常用的肝功能试验的基本原理、正常值及临床意义。【熟悉】肝脏病实验室检查的选用原则。【了解】其他检测思考题:1、蛋白质测定在肝脏疾病中的诊断意义?2、胆红素代谢异常的临床意义?3、肝功能检测包括那些检测项目?第二节 常见肝功能检测指标变化特点【熟悉】急性肝损伤 慢性肝损伤时肝功能检测指标变化特点第三节 常见肝脏疾病检测项目的合理选择与应用【熟悉】常见肝脏疾病检测项目的合理选择与应用的方法第七章 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测第一节 血糖与其代谢产物的检测【掌握
9、】血糖与其代谢产物的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第二节 血清脂质和脂蛋白检测【掌握】血清脂质和脂蛋白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第三节 血清电解质检测【掌握】血清电解质检测项目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第五节 心肌酶和心肌蛋白检测【掌握】心肌酶检测项目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熟悉】心肌蛋白组合项目的临床应用第六节 其他血清酶学检测【熟悉】其他血清酶学检测及临床意义第七节 内分泌激素检测【了解】肾上腺皮质激素检测项目的临床应用思考题:1、空腹血糖耐量试验的临床意义?2、常见离子变化的临床意义及正常参考值?3、apoA、apoB 之间关系如何?4、急性心梗不同时期如何选择不同酶测定?5、急慢性胰腺炎如何选择不同试验进行诊断第八章
10、 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查第一节 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掌握】体液免疫主要检测实验及临床意义第二节 血清补体检测【熟悉】血清补体检测项目的临床应用第三节 细胞免疫检测第四节 细胞免疫检测的临床应用第五节 肿瘤标志物检测【熟悉】常见肿瘤标志物检测项目的临床应用第六节 自身抗体检测【了解】自身抗体检测项目的临床应用第七节 感染免疫检测【熟悉】感染免疫检测项目的临床应用思考题:1、甲脂蛋白测定,癌抗原检测正常参考值及临床意义?2、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3、补体 C3检测的临床意义?4、感染免疫检测组合项目有哪些?5、常见免疫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第九章 临床病原体检测【掌握】病毒性肝炎检测及各
11、指标意义。【熟悉】医院感染概念及监控方法。【了解】临床病原体检查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思考题:1、病毒性肝炎检测项目的临床应用?2、耐药机制如何?3、性传播疾病检测项目的临床应用?第十章 其他检测第一节 基因诊断【熟悉】基因诊断的含义、在诊断学中的位置、常用的诊断技术第二节 流式细胞术及临床应用【熟悉】流式细胞术组成及其工作原理及其临床应用。四、实验实验一:【实验名称】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测定【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实验目的】掌握红细胞计数方法及血红蛋白的测定方法。【实验时数】2 学时【实验器材】光学显微镜、血细胞计数盘、721 分光光度计、血红蛋白吸管 、一次性试管【实验要求】掌握红细胞计数
12、、血红蛋白测定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思考题】1、红细胞计数有几种?影响计数因素有哪些?2、血红蛋白测定推荐方法是哪一种?优点?实验二:【实验名称】血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实验目的】掌握血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的操作步骤。【实验时数】2 学时【实验器材】显微镜、血细胞计数盘、玻璃片【实验要求】掌握血细胞计数的方法及外周血细胞 5种形态。【思考题】1、血细胞计数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2、血细胞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实验三:【实验名称】ABO 血型鉴定【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实验目的】掌握 ABO血型检测的方法。【实验时数】2 学时【实验器材】显微镜、试管、载玻片【实验要求】掌握 ABO
13、血型正、反定性方法及试验原理【思考题】1、ABO 血型鉴定的方法有几种?2、ABO 血型检测的临床意义?实验四:【实验名称】尿液检测【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实验目的】掌握尿液的一般检验、理学检验、化学检验及有形成分检验。【实验时数】2 学时【实验器材】显微镜、尿液分析仪【实验要求】掌握尿蛋白、尿糖、尿干化学检验方法及原理【思考题】1、尿蛋白检测方法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2、尿干化学 8项测定名称?实验五:【实验名称】血糖测定【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实验目的】掌握血糖的测定方法【实验时数】2 学时【实验器材】721 分光光度计、移样器【实验要求】掌握血糖测定的原理、方法及注意事项【思考题】1、临
14、床常用血糖测定方法有几种?2、血糖检测的临床意义?五、各教学环节学时及进度分配表序号 课 程 内 容 理论课时 实验课时 小计第一.二章 概论、临床血液学检测 6 6 12第三章 出血、血栓与止血检验 2 2第四章 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测 4 2 6第五章 常用肾功能实验室检测 2 2第六章 肝功能检测常用的实验室检测 2 2第七章 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测 4 2 6第八章 临床常用的免疫学检查 1 1第九.十章 临床病原体检测、分子生物学诊断 1 1总 计 22 10 32六、考核方式本课程为必修考查课,考核采用形成性考试加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考核要求主要是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
15、论,适当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简要考核学生对前沿知识的了解程度。考核方式:理论课出勤和课堂表现、实验课考核、课程结业理论考试(闭卷) 。课程结业理论考试(闭卷)题型及所占分值:选择题1分40(其中A型题30分,B型题5分 X型题5分) ;概念题2分5;填空题1分10;简答题5分5;病例分析7.5分2题。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出勤和课堂表现占5%、实验课成绩占20%)占25%;课程结业理论考试成绩(闭卷)占75%。七、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书目参考教材:诊断学第七版,主编:陈文彬,潘祥林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年 1月出版主要参考书:实验诊断主编:康熙雄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年 4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