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山西省气象学会活动情况一、学术活动(一)举办学术年会1990 年 12 月 5 日7 日,山西省气象学会学术年会在太原召开,出席会议代表共 70 余人,大会交流论文 25 篇。1997 年 6 月 4 日5 日,山西省气象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暨学术年会在太原召开。大会收到论文 42 篇, “山西省气象卫星遥感监测信息系统”等 10 篇论文进行了大会交流。2003 年-2010 年连续 8 年召开气象学术年会,其规模逐年扩大,分会场由 1 个增加到天气预报、预警;气候、生态与农业气象;计算机、网络与大气综合探测技术;人工影响天气与应用气象;公共气象服务、雷电防护、气象影视、气象科普 5 个分会场
2、,参会人数逐年增多,同时邀请有关专家作大会主题报告。多年来,学术年会得到了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的认可,开创了气象学会历史的先河。详见下表:年份 主题征集论文大会报告分会场交流书面交流2003 山西省气象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103 6 64 732004 加快科技创新,促进山西气象事业发展 50 1 18 392005 气象科技创新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101 2 63 1012006 气象科技创新与防灾减灾 97 4 60 932007 气象防灾减灾于应对气候变化 149 4 70 1492008 防灾减灾于提高预测预报准确率 124 4 90 1242009 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
3、147 6 80 802010 天气、气候与可持续发展 183 5 134 1662(二)组织专题学术研讨会1986 年 10 月 14 日18 日,华北干旱学术讨论会在秦皇岛召开,山西出席代表 7 名, 改善阳坡局地小气候与造林成活率等 3 篇进行了大会交流。全国青年计算机工作者学术会于 1987 年 8 月 11 日13 日在哈尔滨举行,本会王晓录的省级灾情信息微机控制与检索系统被会议征用,并出席会议。山西省首届航空气象学术交流会,于 1989 年 3 月 23 日24日在太原民航机场召开,与会单位有:空十军、十二航空飞行学院、海军航空学院、63 军和太原、长治、邯郸民航气象台共 16 个
4、单位 21 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会议收到论文 25 篇,来自全省气象系统的气候、农业气象、长期天气预报的 50 余名专家和技术人员,就气候及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对策等问题进行了研讨。1990 年 3 月 23 日,山西省气象学会与省水文、地震、遥感学会,组织召开了山西省减轻气象、水文、地震灾害学术座谈会,省科技出版社在会上举行了山西省自然灾害一书首发式。1992 年 4 月 29 日30 日,山西省气象学会在省科技馆召开山西省减轻旱灾对策学术研讨会,气象、农业等学科的 45 位专家和省科协、省气象局的领导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征集论文 30篇,其中,16 篇在会上进行了交流。1994 年
5、,山西省气象学会作为组织单位之一,组织召开了“发 展高 优 高农业学 术研讨会” ,会上有 农业、水利、农机、植保、生物和生态单位的代表 60 多人参加,会议对如何发展山西省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很多发展农业的新措施。1996 年组织参加了中国气象学会软科学研讨会,有两篇论3文入选。推荐 30 篇论文参加山西省首届青年科技大会论文评选。其中,3 篇获二等奖;7 篇获三等奖。1999 年组织举办了“mikaps 工作平台应用讲座”,邀请了中国气象局和北京市气象局的专家谭小光、郭亚田讲课,这次讲课对于提高预报应用能力起着积极的作用。2000 年 6 月 23 日25
6、日,北方地区九省(市、自治区)气象学会秘书长联席会议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了以“气象学会如何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作用”为主题的研讨 会。同年选派大同市气象局等单位的名同志参加了由中国气象学会组织的“ 气象服务学术研讨会” 。举办了“2001 年全省天气 预报学术交流会” ,收集 27 篇论文,有 14 篇论文进行了交流。我省有部分同志参加了中国科协2001 年学术年会交流,有篇学术论文被 录用。2004 年 11 月 7 日11 日,山西省气象学会派员参加了热带天气气候国际学术研讨会。2009 年 9 月 13 日,在山西省科协的倡导下,山西省气象学会组织以“ 气候变化与作物生 长” 为主题 的学术
7、早茶会。9 月 25 日,参加了省遥感与信息协会举办的“构建遥感联合体共促产业化”学术茶座。(三)学术报告会1986 年 8 月 22 日,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张家诚博士,应山西省气象学会邀请,在省气象局做了题为“气候和气候变化” 、“干旱及水 资源的开 发和利用” 的专题报 告。气象科技人员 70 余人听课。应吉林省气象局和山西省气象局邀请,荷兰国家气象局局长菲耶耐特博士为首的荷兰气象专家一行 10 人,于 1986 年 10 月26 日28 日在山西省做了荷兰气象工作现状和未来、气象监测4网、国家气象局短时和超短期天气预报、数值天气预报在荷兰国家气象局的应用、气候变化事实和理论等内容的
8、学术报告。1987 年 3 月 27 日30 日,北京气象中心刘还珠等 3 位工程师,应邀来山西省进行推广应用数值预报产品技术指导并举办讲座;11 月 7 日,华北气象职称高评委游景炎、周鸣盛和苏福庆 3位专家来并作了有关暴雨、旱涝和冰雹等方面的学术报告。应山西省气象学会和气候资料室的邀请,南京气象学院陈万隆副教授于 1988 年 12 月 10 日,在省气象局做了题为“东亚500hpa 切比雪夫系数多年变化与西北地区夏季降水的初步探讨”的学术报告。1994 年邀请北京气象学院院长丑纪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教授陈隆勋、世界气象组织天气预报处处长杜新远分别报告了“继续教育与气象 现 代化建设”
9、、“全球气候模式”、 “中国和世界气象组织” ,1995 年邀请 北京气象中心的专 家和教授讲了数值预报和数值预报产品的应用问题。1997 年邀请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陈隆助和李维亮两位教授介绍了“全球气候模式” 和“区域气候模式” 。11 月份又邀请北京气象中心陆如华教授作了“数值预报的应 用和现代业务天气预报的发展” 的学 术报告。2004 年 5 月 20 日,山西省气象学会副理事长张怀德应邀到重庆市气象学会作题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学术报告。应山西省气象局、省气象学会邀请中国工程院李泽椿院士于 7 月 2 日作了题为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当前人是最重要的因素的报告,有关单位业务科技人员 120
10、 余人听取了报告;8 月28 日邀请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中国气象局特聘专家李肇新博士作了题为长江流域气候模拟的学术报告,省直单位及周边市气象局的业务科技人员 80 余人认真听取了报告;512 月 4 日邀请中国气象局章国材研究员作了题为 气象防灾减灾气象防灾减灾对对 策策的学术报告。2010 年世界气象日期间,邀请中国气象局研究员章国材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方法专题学术报告。山西省气象局有关职能处室、各市局、各直属单位近 60 多位科研业务骨干参会。7 月 6 日下午,邀请美国鲍尔州立大学地理学副教授杨建生博士做了遥感技术在环境和气象方面的应用专题学术报告。(四)成立气象学术沙龙
11、2005年5月25日,山西省气象沙龙正式成立,全省有286名气象科研、业务人员报名参加学术沙龙,100多人参加了当天的成立大会。沙龙分综合学术交流和专业学术交流,沙龙分设天气预报、生态与气候应用和大气物理化学3个组。(五)科技刊物1、山西气象1986 年山西气象科技由山西省气象学会主办。在山西气象科技出版的 9 年中,共刊出各种论文、论述、成果、经验及译文 480 多篇。为适应山西省气象事业发展的需要,于 1988 年将省气象学会主办的山西气象科技改为山西省气象局和省气象学会联合主办,刊名改为山西气象。2002 年对山西气象进行了大 16k 版面的改版工作,并编辑出版了“ 新中国山西气象事 业
12、 50 年征文 专辑” ,共收编了 70 余篇文章。2003 年, 山西气象新增了学习与借鉴等栏目。1988年2010 年共出版 93 期,其中,1994 年出增刊一期,发表各类文章一千多篇,并于 1996 年至今加入了全国期刊光盘的联网。2、气象科技信息山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于 1986 年 3 月 25 日创办气象科技6信息。初创的两年为月刊,从 1988 年起改为双月刊。到 1995 年底,共出版 69 期,提供信息近 1800 余条。(六)组织优秀学术论文评选中国气象学会首届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优秀学术论文交流会,于 1986 年 6 月 6 日10 日在南京空军气象学院召开。李馗峰、张怀
13、德参加了交流。9 月 11 日,山西省气象学会首届青年学术论文报告会在太原召开。共征集论文 48 篇,有 18 位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在会上作了报告。会议评选出 29 篇论文报送省科协,参加山西省首届青年优秀学术论文的评选。山西省气象台青年预报员王英师于 1988 年 7 月 25 日27日参加中国气象学会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馆举行的 19861987 年度“ 涂长望青年科技 奖” 发奖仪 式,他的论文山西暴雨云团的卫星云图的统计分析及预报研究获三等奖。1988 年,山西省气象学会评选 19851986 年度优秀论文,评出一等优秀论文 6 篇,二等 10 篇,三等 18 篇。中国气象学会涂长望青
14、年气象科技奖(19901991 年度)的评选工作于 1991 年 9 月 22 日结束,山西省气象台郝寿昌撰写的一个具有统计意义的参量及其研究获二等奖。1995 年 12 月,山西省气象学会通过征文、评选向山西省首届青年科学大会报送论文 30 篇。其中 20 篇入选大会,3 篇被评为优秀论文二等奖,7 篇被评为优秀论文三等奖。1998 年 9 月,在山西省科协召开的“科学技术面向二十一世纪学术年会” 上,山西省气象学会推荐的“ 发展气象知识经济,促进山西经济腾飞”的 论文,获二等奖。组织 推荐“ 山西青年科技论文” ,有篇优秀论文获奖。其中,一等奖篇,二等奖篇,三等奖篇。1999 年2000
15、年,推荐“涂长望青年科技奖” 论文 6 篇,向省7科协“二十一世 纪生 态环境与保护” 推荐 论文 4 篇, “第五次全国动力气象学术会议”论 文 1 篇。2001 年,全省天气预报学术交流会共收集 27 篇论文,评出优秀论文篇,一等奖 3 篇,二等奖 3 篇,三等奖 8 篇。2002 年,张洪涛等 3 人分别撰写的学术论文均被入选中国气象学会“ 大气科学 发展战略” 论文集,省气象学会推荐 3 篇文章入选“ 我与新中国气象事业” 一书。2004 年 8 月 27 日,省科协召开山西省“第二届青年科学论坛” 中国科 协第五届青年学 术年会 卫星会议上,山西省气象部门选送的论文有 16 篇获得优
16、秀学术论文奖。其中,一等奖 2篇;二等奖 5 篇;三等奖 9 篇。山西省气象学会 2004 年学术年会论文经过专家认真评审,有 27 篇被评为优秀论文奖。其中, 大同地区暴雨的天气分型及其成因的初步分析研究等 4 篇论文评为一等奖;山西省降水场与因子场空间分布的对应分析等 8 篇论文二等奖;三等奖 15 篇。2005 年山西省气象学会年会论文 101 篇,评出优秀论文一等奖 2 篇,获一等奖的论文是: 中国黄土高原区域性暴雨时空特征研究 、西北地区植被恢复对中国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 ;Q 矢量和湿 Q 矢量在暴雨 诊断中的应用比较等 8 篇论文获二等奖;长治市大气环境容量研究16 篇论文三等奖。
17、2006 年山西省气象学会年会征集论文 97 篇,共评出 16 篇优秀论文。获一等奖的 2 篇论文是: 山西夏季降水异常的特征分析及其原因初探 、太 原 地 区 PM10 垂 直 分 布 观 测 研 究 ;4 篇 论 文获 二等 奖;1 0 篇 论 文 为 三等奖。山 西 省 气 象 学 会 2007 年 年 会 论文 149 篇,评 出 18 篇 优 秀 论文 。一 次 双 急 流 型 沙 尘 暴 过 程 的 数 值 模 拟 与 诊 断 分 析 等 3 篇 论 文 获8一 等 奖 ;5 篇 论 文 获 二 等 奖 ;10 篇 论 文 获 三 等 奖 。2008 年学术交流年会,共评出优秀论文
18、 18 篇。其中, 城 市 暴雨 内 涝 预 报 研 究 、东亚夏季风对山西省夏季降水的影响研究 获一 等 奖 ;4 篇 论 文 获 二 等 奖 ;12 篇 获 三 等 奖 。2009 年学术交流年会征集论文 147 篇,评出优秀论文 20 篇。华北东南部一次春季暴雨过程的结构特征及落区分析等 3 篇论文获一等奖;WRF 模式对一次暴雨过程的地形敏感性试验等 7 篇论文获二等奖;10 篇论文获三等奖。山西省气象学会 2010 年年会。共收到论文 183 篇,年会评选优秀论文 27 篇。 山西高温天气的环流特征及流型配置研究、山西春季旱涝与太平洋海温场和环流场异常关系2 篇论文获一等奖;6 篇论
19、文获二等奖;19 篇论文获三等奖。组织气象科技人员参加山西省第十届至第十五届优秀学术论文的评选,有 104 篇优秀学术论文获奖。其中:22 篇一等奖,47篇二等奖,35 篇三等奖。(七)推荐优秀科技人才1、推荐优秀青年气象科技人才参加山西省第二届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和山西省首届至第五届优秀科技工作者的评选,张洪涛同志被授予“山西省 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张洪涛、张怀德、郭慕萍、朱喜林、郝寿昌同志荣获“山西省 优秀科技工作者” 称号2、推荐优秀青年气象科技人才参加第三届“山西省青年科学家奖” 暨第四届 “山西青年科技 奖”的评选。李韬光同志荣获“山西省青年科技奖”、并 获得“ 山西省青年科研推广革新
20、 专家”称号。3、推荐科技工作者参加第四届至七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的评选,张洪涛、王文春、戴有学、张伟民、张冬峰、薛双青、郭雪梅、周雅琴同志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称号。94、推荐学会(科普)工作者参加优秀学会工作者和全国气象科普先进工作者的评选,李国英、王永远、郭慕萍、张瑞兰等同志荣获“ 全国气象科普先进工作者” 称号。郝崇 莲、王正泽、张瑞兰、张军、郭志芳等同志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优秀学会工作者” 。 5、推荐科技工作者参加省科协、省人事厅、省财政厅、省国资委联合开展 “科技奉献 奖”的评选,苗爱梅、赵桂香、武永利同志荣获山西省“科技奉献 奖” 个人一等奖
21、。二、科普活动(一)组建气象科普志愿者队伍2003 年山西省科协将省气象学会列为开展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工作的试点单位,我们组建了一支具有气象、气候、农业气象、环境科学、电子工程、计算机、电子仪器检修等专长的气象科普志愿者队伍。(二)构建气象科普教育基地截止 2011 年,山西省气象部门已建成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4 个,省级青少年活动基地 2 个,省级科普教育基地 6 个。(三)利用新闻媒介普及气象科学知识山西省气象学会利用新闻媒介普及气象科学知识,80 年代科普活动最为活跃,每年被采用的稿件超过 300 篇;到 90 年代,全省每年被采用的稿件均在 200 篇左右。2000 年-2011 年大力
22、加强气象科普宣传力度,普及气象科学知识。2004 年,山西省科协、山西省气象学会、山西省防雷减灾办公室和有关媒体单位联合开展“防雷杯科普知识” 大型竞赛活动,面向全省展开,在近两个月的活动中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有上千人参与了答题。并进行现场抽奖,产生了特等奖一名;一等奖 1名;二等奖 3 名;三等奖 5 名。利用山西人民广播电台 “健康之声”栏目有关气象专家作了10秋季气候与健康等专题讲座以及长期进行专家连线咨询天气情况,进一步对于提高公众科技文化素质,推进“科教兴晋” 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起到了一定作用。(四)“世界气象日”纪念活动每年 3 月 23 日,世界气象组织都要为“世界气象日”
23、 确定一个纪念的主题。1986 年-2011 年,山西省气象学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气象科普宣传活动,主要活动内容有:一是对外开放气象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活动基地等相关单位;二是开展气象科普宣传和;科技咨询活动;三是开展气象科普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工作;四是举行纪念世界气象日新闻媒体通报会,在报刊发表纪念世界气象日文章;五是组织专家,在新闻宣传媒体现场连线,与社会公众对话;六是山西省气象局网站和山西卫星农网开辟世界气象日专栏,并对全省性纪念活动进行跟踪报道;七是与山西省科协合作,举办;学术茶座活动;八是请专家作学术报告;九是播放气象科普影片等活动。(五)“科普日”宣传活动在每年的“科普周” 宣 传活动期间,省气象学会精心 组织,面向社会开展宣传、咨询活动,散发各种宣传资料,在 1995 年第五届省城“科普周 ”活动 中,省气象学会被 评为优秀组织奖。1998 年山西省科协授予省气象学会“98 科普周活 动一等奖” 。2004 年2011 年省气象学会积极组织气象科普志愿者参加山西省科协组织的“全国科普日” 暨 首届至八届“科普三晋”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以及大型科普活动,结合当年主题,开展直接面向公众、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广泛宣传气象科普知识和开展气象科技咨询服务。(六)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