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文献综述】.doc

上传人:文初 文档编号:75664 上传时间:2018-06-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文献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文献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文献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文献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文献综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文献综述 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 当今世界产业结构的重心正向服务业转移,世界贸易的发展趋势是服务贸易的比重越来越大。 旅游服务贸易是服务贸易的一个分支,随着中国经济在全球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服务贸易特别是旅游服务贸易将迎来黄金发展时期,从而逐渐成为支柱性产业。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迅速增长,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 1 旅游服务贸易的基础理论与模型 1.1 旅游服务贸易的理论 李嘉图 ( 1817) 在绝对优势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 , 他认为各国的产业或产品存在着相对或比较的效率差异 , 为了提高效率 , 取得比 较利益 ,各国进行专业分工 , 从事自身比较优势的产业或产

2、品 , 并与其它国家进行贸易交换 , 从中取得比较利益。此后 , 比较优势学说经过赫克歇尔 、 俄林 、 弗农等人的发展 , 人们逐渐认识到决定比较优势的不仅仅是劳动 、 资本和资源等传统要素 , 资本 、 知识 、 人才 、 技术和管理等新要素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赫克歇尔 ( 1919) 在其论文中提出要素禀赋论的基本论点 , 在此背景下 ,俄林继承其师赫克歇尔的论点 , 创立要素禀赋论。主要通过对相互依存的价格体系分析 , 用生产要素的丰缺来解释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异国的进出口贸易类型。根据要素禀赋论 , 异国的比 较优势产品是应出口的产品 , 是它需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

3、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简言之 , 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 而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相反 , 资本丰富的国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 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1.2 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模型 Michael E.Porter( 1990) 提出的 产业国际竞争力“国家钻石”模型是服务贸易最具有代表性的模型。著名的产业国际竞争力专家波特经过对许多国家的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后得出结论:一国的特定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 ,是由要素相关基础理论条件 、 需求条件 、 支 持性产业和相关产业 、 企业战略 、2 结构和竞争 、 政府行为和机遇等六大因素决定的。这些因素结成一个系统 , 共同决

4、定一个国家产业的竞争力。 J.R.Brent RITCHIE and Geoffrey I.CROUCH( 1993) 提出的旅游目的地可持续竞争力模型 , 是旅游业竞争力研究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分析模型。这一模型突出的特点在于其强调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可持续性 , 认为这种可持续竞争力是由微观竞争环境和宏观总体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 影响竞争力的因子不仅在于目的地的核心资源和吸引力因子 , 还包括目的地管理因子以及众多的决定目的地 质量和附加值的因素和支持因素等。值得注意的是 , 该模型加入了“目的地政策 、 规划和开发”子因子 , 强调良好适度的政府宏观调控能够为旅游目的地创造出促进繁荣的发展环

5、境。因子的层层剖析 , 为构建区域旅游业竞争力模型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Enrighe(2004)认为, Ritehie 和 Croueh 模型对目的地旅游竞争力的理解还不够充分。目的地旅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不仅要包括与目的地竞争力和旅游直接有关的要素,还应该包含影响旅游企业和与生产旅游产品有关的相关企业竞争力的因素。这样影响目的地旅游竞争力的因素实际上就是与目的地旅游 直接有关的要素和影响旅游服务提供者的因素两个方面。他将旅游目的地企业特征与旅游目的地吸引物特征作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评价因素。 2 关于 旅游服务贸易 存在 问题 的研究 Bill Faulkner 和 Martin Opperm

6、ann( 1999) 对澳大利亚南部区域旅游竞争力进行了探索研究。 文中指出, 目的地竞争力分析在战略定位和市场规划上己取得重要地位 , 但应用在旅游发展研究却较为少见。 同时 作者运用定性的方法在对旅行社调查分析的基础上 , 对澳大利亚南部竞争力进行了评价。 任晓燕 、 霍朱莲( 2008)认为我国旅游服务贸 易存在五方面的问题。第一 ,地区发展不平衡 ,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区域结构特点是“东重西轻”。这种失衡的状态所造成的东部地区的旅游业负荷长期超载与中西部地区的丰富旅游资源闲置并存的现象 , 非常不利于中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二 , 客源市场不够丰富。这反映出我国的旅游服务贸易并未挖掘

7、出更为广阔的市场 , 世界旅游服务贸易市场还有很大一部分未被开发出来。第三 , 高质量的旅游人才缺乏。对入境旅游 , 缺乏一批高素质的 、 精通国际旅游业务 、 旅游管理的旅游人才 ,而境外旅游方面的电子商务人才更为奇缺 , 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我国入境旅游的发展。第 四 , 旅游市场监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我国旅游业体制改革相对滞后 , 有关旅游法规不健全 , 对旅游业中介市场监管乏力 , 过度竞争 , 非法竞3 争问题突出。最后 , 旅游市场营销力度不够。从事旅游服务贸易的企业要吸引客源 , 提高知名度 , 必须从市场营销着手 , 而我国在旅游服务贸易市场营销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 谭宝英(

8、2010)分别从出境旅游和入境旅游的现状入手 , 深入分析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瓶颈和趋势 , 并指出出境旅游和入境旅游各自的制约因素。可以看出 ,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在量上得到了较快增长 , 但是占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比例却长期在 4%左右 , 而且毛利润率也相对偏低。因此必须正确了解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 从而准确定位并采取包括产业 、 金融在内的政策进行支持。 3 旅游服务贸易对区域经济 影响 的 研究 3.1 正面影响 Mathieson 和 Wan(1982)指出了旅游经济影响的 5 种制约因素 :旅游设施及吸引物的类型、旅游者消费的数量及水平、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吸纳旅游消

9、费资金和再利用的程度以及地区季节性的差异性。 庞丽 、 王铮 、 刘清春( 2006)用 Granger 因果检验来研究入境旅游和各区域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 检验的结果表明:在东部地区入 境旅游和经济增长存在单向因果关系 , 东部地区的入境旅游对区域的经济增长产生显著影响 , 入境旅游通过对第三产业的带动引起 GDP 增长加快 , 但全国和中西部地区的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在中国部分地区 , 入境旅游增长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显著 , 反映出入境旅游在中国还没有得到足够的发展。 余操( 2008)以 SWOT 模型作为发展西部旅游服务贸易的理论依据 , 指出国际旅

10、游服务贸易是西部大开发的引擎 , 西部发展国际旅游服务贸易不仅会获得很大的贸易利益 , 而且也会拉动旅游相关行业的发展 , 促进西部地区整体的经济增长。在旅游 服务贸易上 , 西部地区有着自己先天优厚的条件 , 搞好旅游服务贸易 , 有利于发展产业 , 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 , 更重要的是 , 旅游服易也牵涉到很多相关行业的发展 , 对第三产业有着巨大的带动作用和乘数效应。 刘迎辉 、 郝索( 2009) 选取了国内旅游 、 入境旅游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历年统计数据 , 对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 , 通过计量分析的方法来比较国内旅游与入境旅游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的大小 , 得出:国内旅游拉动经济

11、发展的强度强于入境旅游拉动经济发展的强度 , 这为未来旅游业三大市场发展的政4 策调整提供了必要的数量依据。并且强调由于历史和区位等 因素不利于发展入境旅游的地区 , 更应大力发展国内旅游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3.2 负面影响 戴学锋 、 巫宁( 2006)指出中国出境旅游的增长已经呈现出许多的负面影响。出入境旅游的增长速度已明显超出了规划的预期 , 更为严重的是 , 我国出入境旅游发展的趋势极不平衡 ,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 , 入境旅游收入将保持年增长 5%-10%左右的水平 , 而出境旅游年增长则至少为 15%, 甚至达到 20%。出境旅游快速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内需“漏出” , 必须引起充分

12、重视。 李仲广 、 王娟( 2008) 运用了 Eviews5 进行了一系列数据分析 , 并且通 过构建旅游服务贸易与旅游经济增长的 ECM 模型 , 得出结论:旅游服务贸易在长期内能够促进旅游经济的增长 , 但短期内对旅游经济的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入境旅游与旅游经济增长之间并不存在因果 , 出境旅游对旅游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受到较多条件的制约 , 因而出境旅游与旅游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不明确。基于以上研究 , 此文提出两点建议:第一 , 在重视入境旅游的基础上 , 把提高旅游业的生产和供给能力摆到突出的位置 , 转变旅游业传统的需求导向的管理 ,除了开发建设好自然和人文景区外 , 大力推进旅游

13、业生产手段和产品的现代化 、高级化和持续创新 , 把旅游需求 管理建立在有效供给的基础上。第二 , 发挥出境旅游的积极作用 , 尽可能减少其消极作用。 4 关于中国旅游服务贸易 竞争力 的研究 4.1 关于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整体情况的研究 董小麟 、 庞小霞 ( 2007) 将传统的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与潜在竞争力指数相结合 , 指出了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方面的不足。 文中表明 ,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有一定的竞争力 , 但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距离 , 需要进一步采取有效政策措施 , 加快提升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旅游服务贸易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 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此外

14、, 在研究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上也有所欠缺。因此 , 对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升。 王永玲、 希冷洛 ( 2008)用竞争指数说明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情况。指出我国的旅游服务贸易具有相对微弱的出口竞争力 ; 而 CAI 指数为负的国家有日5 本 、 加拿大 、 英国和德国 , 都是旅游服务贸易的净进口国 , 因而出口竞争力处于劣势地位 。 通过对 10 国的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力相比较得出结论 : 西班牙的贸易竞争力最强 , 美国 、 意大利 、 法国等国竞争力较强。而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处于中度偏下的地位 , 与传统的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些差 距 、 中国要成

15、为旅游强国还有一段距离 , 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 。 蔡荣华( 2008)指出 我国的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下的国际地位 , 并且单纯的比较优势并不能对抗当今全球化趋势下国际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态势 , 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创造旅游业国际竞争优势 , 提升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同时认为 资本要素的投入和外商的直接投资对于旅游贸易国际竞争力有着重大的影响 。 4.2 关于部分省市的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研究 洪涓 、 张楠( 2007) 运用 SWOT 分析 , 在充分考虑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 指出北京应对其发展充分挥现有 优势 , 根据特有的旅游资源及与此相伴共生的深厚

16、的文化底蕴 , 把奥运会带来的机遇相结合 , 充分利用北京的旅游资源 , 显现出比较优势。力 、 物力 、 人力的投人 , 逐步减少存在的劣势;重视威胁的存在 , 确实制可行的方针政策 , 以增强北京的旅游服务贸易的核心竞争力 , 使北京跻身于国际旅游强市的行列。 黄岚( 2008)通过大量的实证数据分析 , 对浙江省的旅游产业竞争力进行了一个总体的认识和评价。她认为浙江省的旅游竞争力在华东六省一市排名第3 位 , 处于第二等级 , 提高浙江省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 , 就要从容面对国际 、国内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 , 改善旅游业 竞争环境 , 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文中构建了一个区域旅游竞争力模型

17、和评价的指标体系 , 并将此模型和指标体系用于浙江省旅游国际竞争力研究中 , 根据定量分析和对比评价的结果对浙江省旅游贸易如何参与国际竞争及全面提升竞争力提出建议。 孙小蕾( 2009)对黑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力进行了研究 , 重点通过构建一个反映潜在能力和现实能力的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 , 并将这一体系与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 提出影响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五大因素 , 通过东北三省的对比分析 , 对黑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测度和评价 , 并提供了分析发 展旅游服务贸易的新视角 , 对黑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力进行探索性研究。 赖晓芬( 2009)通过综合考虑广东省旅

18、游服务贸易的各方面的影响因子 ,结合对其市场情况的 BCG 矩阵分析 , 在 CEPA 构造的区域合作的大环境下 , 研究6 广东省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对策 , 并对其发展定位和对策提出相关的建议。另外本文还将 BCG 矩阵分析运用于广东省旅游服务贸易市场情况的分析 , 结合广东省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对广东省旅游服务贸易进行定位。 服务贸易理论只经历了 30 多年的发展 , 因而旅游服务贸易理论历经的时间更短暂。目前旅游竞争理论的 研究大部分是借鉴其它学科 ( 主要是经济学 ) 的竞争理论来解释旅游业中存在的竞争问题 , 这些竞争理论与旅游产业的特征还未能很好的结合 , 尚未形成

19、旅游竞争力研究自身的理论体系 。国内对旅游服务贸易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对 中国的旅游服务贸易 竞争力的问题上,指出中国在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中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有一些针对部分省市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文献,但具体到浙江的比较少。 7 参考文献 1任晓燕、霍朱莲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J.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学报, 2008(7). 2谭宝英 .我国出入境旅游现状分析 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2). 3庞丽、王铮、刘清春 .我国入境旅游和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6(6). 4余操 .西部旅游服务贸易跨区域合作研究 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 , 2008.

20、 5刘迎辉、郝索 .国内旅游与入境旅游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J.统计与决策,2009(14). 6戴学锋、巫宁 .中国出境旅游高速增长的负面影响探析 J.旅游学刊, 2006( 2) . 7李仲广、王娟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与旅游业 GDP 关系的时间序列模型 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8(3). 8董小麟、庞小霞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比较 J.国际贸易问题, 2007(2). 9王永玲、希冷洛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浅析 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8(4). 10蔡荣华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 D.福建:厦门大学, 2008. 11洪涓、张楠 . 北京市旅游

21、服务贸易发展的 SWOT 分析 J.国际服务贸易, 2007. 12黄岚 .服务贸易自由化背景下的旅游国际竞争力研究 D. 浙江:浙江大学 , 2008. 13孙小蕾 .黑龙江省旅游服务竞争力研究 D.黑龙江:东北林业大学, 2009. 14赖晓芬 .CEPA 背景下广东省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对策研究 D.广东: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2009. 15迈克尔波特,李明轩,邱如美译 .国家竞争优势 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0. 16浙江省统计年鉴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9. 17阮明烽、楼芳 .浙江国际旅游业的发展及对策研究 J.消费导刊, 2008. 18闫国庆、毛筠、孙琪 .国际贸易理论

22、与政策 M.中国商务出版社, 2006. 19刘少和 .全球化、经济社会转型与旅游转型升级 J.旅游学刊, 2009(8). 20J.R.Brent RITCHIE and Geoffrey I.CROUCH. The Competitive DestinationM. CABI Publishing, 1993 21M.E.Porter.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M. The Free Press, 1990 22Enright MJ.and Newton,J. Tourism destination Competitiveness: a qu

23、antitative approachJ.Toursim Management, 2004, 25(4):777-788 23Faulkner and Oppermann. Destination competitiveness: An exploratory Examination of South Australia s core attractionsJ.Journal of Vacation Marketing, 1999, 5( 2) :125-139 24Mathicson A, Wall G. Tourism: Economic, Physical and Social ImpactsM. Longman Inc,1982. 25 Valentinas Navickas,skaite. The Possibilitie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ourism Sector Competitiveness Factors.ENGINEERING ECONOMICS.20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文献综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