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包对浙江省创新能力的影响【文献综述】.doc

上传人:文初 文档编号:76193 上传时间:2018-06-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包对浙江省创新能力的影响【文献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外包对浙江省创新能力的影响【文献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外包对浙江省创新能力的影响【文献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外包对浙江省创新能力的影响【文献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外包对浙江省创新能力的影响【文献综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文献综述 外包对浙江省创新能力的影响 1 引言 外包是在新新贸易理论下产生的一种新的贸易方式 , 也是企业在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形势下新的成长模式 , 其发展既是产业结构转型的产物 , 也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力量。 早在 1990 年 , 在加拿大、荷兰、法国、 英国等 10 个 OECD 国家以及爱尔兰、韩国、中国台湾、 墨西哥 4 个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品中 , 生产链的零部件外包就占到了 21 % , 与 1970 年相比增长了约 30%( Hummel s、 Ishii 和 Yi ,2001)。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 , 外包市场更是得到迅速发 展 , 1998 2000

2、年间外包市场份额增长了一倍 , 2001 年全球外包市场规模达到 3178 万亿美元 , 占全球商务活动总金额的 14 % , 2003 年上升为 511 万亿美元 , 并以每年约 20 %的速度增长。 据预测 , 2010 年全球外包市场将达到 20 万亿美元的规模在过去几十年 , 国际外包变得越来越重要与中间品贸易的发展密切相关。国家间垂直化贸易链的生产过程联系得越来越紧密 , 每个国家都专门从事于产品一系列生产过程中某一个环节的生产。 除了在海外直接投资、建立生产基地 ,企业可以选择将某生产环节分包给独立的供应商的方 式将生产阶段转移到海外 , 产生了所谓的外包。 我们生活在一个外包的时

3、代。外包更多的是企业个体行为 , 在综合考虑自身生产率的情况下决定是否进行外包 , 并 在 比较外包所产生的交易成本上升和生产成本下降之间权衡利益作出决策。 不同的企业所需考虑的因素和角度存在差异 , 如跨国公司与一般企业所面临的目标市场、 专业化程度不同而会产生投资互补性 , 而且不同企业进行外包的目的也不同 ,这些都会导致对外包有不同的定义。 到目前为止 ,对于外包的定义还没有统一的规定。 Amiti和 Wei (2004) 简单地将外包概括为企业从外部 (国内或国外 ) 获得物质材料投入品或者服务 ; Olsen (2006) 认为外包是指企业把某些工作或生产过程转移给公司外部的供应者

4、, 其供应者来自国内或国外 ; 与前面不同的是 , Bhagwati 等 (2004) 则将外包的范围限定在服务贸易中跨境支付这种模式。 一般而言 ,企业将生产活动划分成不同的阶段 , 并将每个阶段的活动安排在成本最低的国家进行生产 , 这样的系列活动就是外包。本文中的外包泛指包括制造业和服务业在内的外包 , 同时强调的是国际外包 (通常也可以称为离岸外移 ), 即外包行为发生所涉及的 发包方和承包2 方这两个主体隶属不同的国家或者地区 。 外包在世界贸易以及各国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也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 。 本文针对当前外包研究的不同内容, 将外包的相关文献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

5、 对于企业外包决策行为的研究 ( Grossman 和 Helpman ,2002 ,2003;Antras 和 Helpman ,2003) ; 对于企业外包行为的影响的研究 , 如外包对收入分配、就业、企业生产率和技术创新的影响等 ( FeenstraHanson ,1996 ,1999 ,2001 ; Egger 和 Egger ,2006 ;徐毅、张二震 ,2008) ; 对 于跨国外包对我国工业行业技术进步的影响( 张秋菊 孙赫, 2009) 以及外包与一体化生产、产品内分工的差异和关系的研究等。 2 从不同角度切入 ,探讨不同的外包问题 2.1 关于企业外包决策行为的研究 外包意味

6、着不仅仅是原材料和标准化中间产品的购买。它意味着企业可以寻找建立双边关系的伙伴, 以及 使合作伙伴承担专业化投资以使得他们能够生产企业需要的零部件生产。这种双边关系经常是由合同规定的,便在这些情形下合法的文件并不能确保合作者实现承诺的生产活动, 企业有时需要自己来完成这项工作。 因为外包不仅仅包括购买一种特殊类型 的货物或服务 , 所以难以测量它在国际外包的增长。 Audet (1996),Campa and Goldberg (1997), Hummels, Rapoport and Yi (2001) and Yeats (2001)使用中间投入品或者配件来代替所定义的 “垂直专业化”、“

7、产品细分”、“全球化生产份额”。然而,这些就想我们给服务外包定义的一样并不是完美的。表明它在国际分工中迅速发展为一个包括纺织品、服装、鞋类、工业、机械、电气设备 、 运输设备、化工产品多种行 业在内的成熟发展的行业。这似乎可以得出一个暂时的 结论, 半成品和业务服务的外包是国际贸易中增长最迅速的部分。 Grossman and Helpman开发了一个模型 , 可以用来学习在全球经济中的 外包决策。企业决策模型包括了现代外包策略的三个必要的影响。首先,企业必须寻找合作者,允许他们进行部件生产。第二, 企业必须确定潜在的供应者来定制它们自己的特定需求。最后,企业必须考虑在不完全契约下的必要的分工

8、投资关系。在我们的模型中,最终产品分化的生产者由于必不可少的服务和组件到企业外部。搜索是昂贵的,并且细化到市场。每个最终生产者决定去哪里搜寻他的供应商。如果一个企业 找到一个具备专业知识的有潜力的合作伙伴,供应商可以定制一个为最终制造商使用的引进方式。这种特有关系投资是由缔约环境不同的两个国家缔约的。 该模型的特点是浓厚的市场外部性 :在拥有更多现存供应商的市场搜索更有利可图,而目前存在的票价输入生产者有许多客户。这种外部性创造的可能3 性 ,其中一些多重平衡可能涉及在其中的位置集中的外包活动。但稳定的均衡需求不包含在生产单一的专业化国家的完整输入。重点在一些企业外包在国内外外包的均衡。 首先

9、 , 学习劳动力供给和投资技术怎样影响外包地点的均衡。当南方扩展,他在全球外包业份额的增 长,对世界经济收入的贸易比例和展业内贸易在总贸易所占份额等增长。全球统一的投资技术的进步,同时有计算机辅助设计,但不影响国际外包的体积和国际化组成。但是定制的南边外包业务从北到难的转移造成不成比例的技术进步。接下来 , 研究了缔约环境环境中的角色。我们的法律特色是部分设置一个国家的推动专有投资第三人。在一个国家提高承包的可能性 ,提高相对有盈利的外包的成分 ,提高每个国家的生产商和相关的工资。但变化的环境会影响组件生产者和给定的工资最终生产者的劳动力需求。在投资收缩趋向北部的外包部分的全球性增长。尽管当北

10、部的外包 发展时,南部法律环境的改善可以提高或者降低外包的容量。 Feenstra 和 Hanson(2003)发展了一个简单的国际外包模型,将它来研究中国的加工贸易。他们观察到中国的加工贸易出口由拥有子公司和控制中间产品输入的子公司来控制。在中国加工贸易出口中的跨国企业分离了生产所有权,中间品由在中国的经理控制:最普遍的产出是拥有外国生产工厂所有权,但中国控制了中间品的购买。由于这样的组织安排,文章应用企业所有权模型来研究这一问题。跨国企业和中国生产工厂管理者按纳什讨价还价模型来分红。中间输入品的投资、生产和市场营销部 分地特定联系。这种特定关系在南部沿海省份是最低的,那里的出口市场最厚;北

11、部省份最高。契约加强了这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具有相似的模式,南部最低、北部最高。 2.2 对于企业外包行为的影响的研究 徐毅和 张二震利用投入产出表数据对中国企业的外包行为做了经验研究 ,分析了外包的决定因素以及外包对本土技术创新的影响。在西方学者看来 ,发达国家国内企业把大量的中间环节外包出去 , 主要是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实际上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在承接国际外包的同时 , 也把大量的生产环节外包给发达国家 (平新乔 ,2005;刘志彪、吴福象 , 2006) 。他们提出一个假说, 20世纪 90年代以来外包贸易兴起或者说产业组织“非一体化”形态的出现 ,从最根本的原因上来说是因为国际市

12、场“交易成本”的整体下降 , 而导致市场交易成本下降的最直接原因是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在制造业中的使用 , 降低了公司外包的固定成本 、 沉淀成本。可以预见的是 ,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在工业应用中的普遍深入 , 外包贸易会不断增加。 Abraham 和 Taylor (1996)认为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影响企业的外包行为:成本因素、规模经济因素和周期性因素。其中,成本因素主要指劳动力的工资 ,4 由于工会议价的原因或者支付“效率工资”的原因 ,企业有时会支付雇员较高的工资 ,对于那些非核心的业务 , 企业将有动力把这部分业务外包出去。周期性因素是指某些企业的产品经常会面临需求的季节性或

13、周期性波动 , 如果企业把生产能力扩充到可以满足高峰需求时的要求 , 在需求低潮时就必须保留这部分生产能力 , 如果这部分成本足够大 , 大于在高潮期获得的利益 , 则企业倾向于在需求的高峰期把部分业务外包出去。规模经济因素是指有些中间环节的生产存在规模经济 , 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来说 , 从事这部分生产环节的生产显然不划算 , 而把这部分环节外包出去显然更经济。 企业的研发投入和研发能力可以从企业对科技活动投入的经费和人员数量以及取得的成果这三个方面来衡量 , 所以我们选取的相关因变量包括 :科技活动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 , 科技活动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 , 专利申请数量。在自变量的选取

14、上 ,除了与前文相同的外包变量外 ,还需要引入其他的控制变量。根据以往研究这些变量包括 : (1)企业的规模。一般认为只有规模较大的企业才有进行科研活动的动力和能力 , 我们把企业规模作为模型的解释变量之一 , 以各个行业企业平均销售收入来表示 , 为了减少可能存在的异方差 ,计量 时取该变量的自然对数。 (2)行业的投资规模。一个行业如扩张速度越快 , 所遇到的技术问题也会越多 , 需要对科研活动的投入越大 , 该变量以更新改造投资额与基本建设投资额之和表示 , 计量时取该变量的自然对数 。 外包导致人力资源配置向有利于本土创新的方向发展。计量分析表明 , 外包与行业的科研人员占比呈正相关关

15、系 , 外包比例越大的行业科研人员比例越高。我们认为这其中的机制有两个方面 : 首先 , 中间投入品包含一定的知识 ,购买者需要相应的智力投入来学习。把进口的中间投入品加工再出口也需要一定的技术投入 , 在加工贸易的早期阶段 , 可能只进行简 单的装配 , 随着世界市场的竞争不断加剧 , 加工再出口的产品也必须不断的改进。其次 , 中间品的进口刺激了本土企业的创新。对于国内的中间品供应者 , 面对不断减少的市场份额 , 势必会增加科技投入。对于中间品的需求者 , 只要在本土可以获得质量稳定的中间投入并且在经济上是划算的 , 它一定会选择本土的供应者。从这两个方面看 , 中间产品的进口引致人力资

16、源向有利于本土创新的方向配置 , 这将有利于长期的经济增长。 2.3 关于一 体化生产、产品内分工的差异和关系 采取产品内分工视角 , Corbett ( 2004)认为 :外包指大企业或其他机构将过 去自我从事 (或预期自我从事 )的工作转移给外部供应。 Besanko等 ( 1996)把外包定义为 :很多传统 (内部 )功能由外部承包商来完成。组织不仅要进行企业内部协调 ,而且要进行与企业维持长久联系的外部供应商和销售商的协调。 外包的一个基本特征是 :企业在保留特定产品生产供应基本定位的前提下 ,5 对生产过程涉及的某些环节区段的活动或工作 , 通过合同方式转移给外部厂商来承担。与特定产

17、出所有生产活动的“一揽子转移”不同 , 外包指特定企业在保持最终产出或产出组合不变的前提下把某些投入性活动转移出去。从经济分析角度看 , 企业经营具体 内容千差万别 , 但在共性含义上无一例外地需要把某些有形或无形资源 , 通过一定技术或工艺加以组合 , 获得能够满足市场消费需求的有形和无形产出 , 并通过产出销售价格与消耗资源成本之间差额获得利润或承担亏损。经济学把资源和要素及其合目的性运用所派生的相关活动理解为“投入” , 把上述过程带来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形无形成果称为“产出”。依据这一理解 , 企业活动及其承担功能在理论分析层面被抽象为某种投入产出关系 。 对于特定企业和生产活动 , 投

18、入和产出具有显而易见的区分和界限 , 并为外包提供了前提条件 : 外包是在产出不变时 , 把部分投入环节转移 到外部完成的管理方法或分工形态。 经济学家将制造外包和服务外包可以依据交易对象的经济属性差异加以区分。如果外包转移和交易对象属于制造加工零部件以及中间产品工序活动 , 或是利用中间品 、 半成品、最终产品某种组装或总装活动就属于制造外包 ; 如果外包转移对象是特定服务品生产过程的特定投入环节 , 或者是制造品等部门生产过程的服务投入流程则属于服务外包。无论是制造外包还是服务外包 , 一级受包商获得一级发包商提供的发包合同后 , 都可能把有关业务进一步分解并向下一级厂商发包 , 形成二级

19、甚至更多层次的外包关系。这一过程导致当代特定产品生 产供应过程及其实现的新价值创造过程 , 从原先空间和组织结构上的内置化系统 , 逐步拆分演变为空间和组织高度分散的链状或网状结构 , 构成当代生产方式演化和经济全球化历史进程的微观结构和行为基础。 3 总结 随着国际外包在国际贸易中的比例越来越高,对这种新的贸易模式的研究也日益增多。当前的研究主要考察低成本(主要是工资)优势、市场厚度、契约环境、探寻合作伙伴成本等方面来研究国际外包问题。外包的区域定位基本上由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决定。在企业外包行为影响方面, Abraham 和 Taylor (1996)认为主要有 成本因素、 规模经济因素和周

20、期性因素。企业的研发投入和研发能力可以从企业对科技活动投入的经费和人员数量以及取得的成果这三个方面来衡量 。 Freenstra、 Helpman、 Grossman等人的研究表明表明最具效率的企业会选择 FDI的形式,而效率稍低的企业会选择外包的形式 。 2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来 ,服务外包扩展和深化大大提升了服务业和服务流程生产效率 , 成为推动当代服务业生产方式变革和经济全球化新浪潮的重要力量。在观察当代服务外包经验表现和分析服务外包概念的基础上 , 侧重从服务工序流程分工潜在利益与额外成本比较这一产品内分工 视角考察当代服务外包兴起的经济根源 。认为6 当代信息技术革命、当代航空运输

21、革命、当代制度演变和政策调整和市场竞争环境演变是外包兴起的经济根源。 参考文献 1 胡昭玲,张蕊 中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影响因素分析 J 世界经济研究,2008( 3) 2 盛斌,马涛中间产品贸易对中国劳动力需求变化的影响 J 基于工业部门动态面板数据的分析 世界经济, 2008( 3) 3 徐毅,张二震外包与生产率 :基于工业行业数据的经验研究 J 经济研究, 2008 ( 1) 4徐毅,张二震 FD I、外包与技术创新 :基于投入产出表数据的经验研究 J 5费里德曼 世界是平的 21世界简史 M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6王红领,李稻葵,冯俊新 FD I与自主研发 :基于行业数据的经验

22、研究 J 经济研究 7李平,崔喜君,刘建中国自主创新中研发资本投入产出绩效分析 J,中国社会科学,( 2) 8万彭军, 浙江省科技创新能力分析评价与对策研究 J,宁波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2009( 5) 9唐景莉,杨晨光 高校科技成为我国科技创新基础研究“主力军” N.中国教育报 , 2007- 02 - 28( 1) 10李平,崔喜君,刘建 中国自主创新中研发资本投入产出绩效分析 J 中国社会科学( 2) 11陈佳洱 加大基础研究投入 夯实自主创新根基 J 世界科学, 2006( 1) 12陆立军,朱海就浙江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

23、04( 3) 13 Abraham, Katharine G. and Taylor, Susan K. (1996), “Firms Use of Outside Contractors: Theory and Evidence,” 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 14, 394-424. 14 Gene M. Grossman, Elhanan Helpman, Outsourcing in a Global Economy( 2003) 15 Hummels, David, Rapoport, Dana and Yi, Kei-Mu (1998), “Vertic

24、al Specialization and the Changing Nature of World Trade,”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Economic Policy Review, 4, 79-99. 16 Gene M. Grossman, Elhanan Helpman, Integration vs. Outsourcing in Industry Equilibrium( 2001) 17 McAfee, R. Preston and McMillan, John (1995), “Organizational Diseconomies of Scale,”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trategy, 4, 399-4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文献综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