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X市河道生态治理研究一、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一)背景河道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仅具有航运、排水、灌溉,调节气候等基本作用,还起着美化、休闲,传承文化的特殊作用,是历史的见证者。X市河湖密布,属平原河网地区,河道总长138万公里,但大部分河道已丧失了其应有的功能。其主要河流总体水质在V一劣V类之间,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的水源基本上已经找不到了。伴随着党中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低碳生活的提出,虽然很多学者专家提出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方法、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但总体上还是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例如治理方法不科学,缺乏综合性,长期性的治理,
2、部分河道淤积仍然严重,呈现“脏、乱、差”的特点,大部分人还没有形成强烈的环保意识等。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在这个号称是“鱼米之乡”的地方,几乎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繁华与亮丽,它使整片蓝天都好像蒙上了一层灰暗。(二)意义只有对河道治理问题进行再三的探讨与锲而不舍的治理,才能引起大众的关注,探讨出一条生态的治理道路,才能改善水质,尽量恢复其自然的形态与应有的现代化功能,达到“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河道建设总目标。与此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为今后提供指导,借鉴,给后代留下灿烂的财产。(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对现存问题的探讨1、中国大部分城市水污染问题研究成果城市河道生态修复方法初探指出河道是包括土
3、地、动植物、水体的复杂生态系统。具有调节径流,调蓄水量、去除水中有害物质、提供水生、陆生动物栖息地等生态功能,具有明显不同于其两侧地带的土壤和植被特征,支持着较高水平的物种多样性、种群密度和生物生产率。(胡静波,2009)VINK等人指出水资源管理的可持续做法的必要性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一)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二)公众对水资源的利用、管理和对环境管理的监督力度的提高,(三),对新的水资源供应量的增加进行抵制,从而增加重复使用的相对经济理论的提出。(VINK等人,2009)在城市河道的现状与综合整治对策中将我国的河道现状分为四点第一点是管理资金紧缺;第二点是清淤与监督管理不善;第三点是防洪意
4、识与综合规划不到位;第四点是忽略了河流形态的多样生态性。(陈敏祥张叶飞,2007)城市河道生态修复方法初探中是这样介绍河道现状的河道形状单一,硬化结构严重,纳污能力超过自净能力,生态系统破坏,景观丧失严重。裴宗爱等人在城市河道清淤施工技术创新与应用中将河道污染归因于人口问题与城市化进程。(胡静波,2009)对城市河道治理规划问题的探讨中指出了以下问题一是城市建设挤占河道现象十分严重。二是部分河道被填埋覆盖,造成河道水面减少。三是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处理实施建设滞后。四是河流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五是城市内地表被大量的混凝土、沥青等硬质铺装,导致不透水地面增加,地表径流量的增加,洪涝灾害频发。(朱
5、丽向,2009)在治理的过程中也会产生新的问题。在城市河道的规划与治理中就指出在规划治理过程中会产生以下问题整治目标单一、职能部门的职责过于简单,缺乏合作精神、生态措施体现不足,治理思路停留在传统、未来发展空间预留不足、治理缺乏个性化。(陈维康李志平郭晓丽,2009)曾培炎指出目前,在经济快速发展中,资源和环境付出了过度的牺牲精神,主要的水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了环境承载能力明显,回收和污染控制仍然滞后,水污染事故频繁发生,与饮水安全在许多领域有隐患。水污染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影响社会的稳定,必须以极大的裁定解决。(曾培炎,2006)JAVIERBLANCO在哥伦比
6、亚的水资源的综合管理中提出区域环保部门只是将排污收费和水的使用费作为实现筹集基金的金融工具。环保部门并没有用他们作为经济手段来实现在最低成本下的环境目标,只是考虑最大限度地提高其收入。(JAVIERBLANCO,2008)2、X河道存在的问题海盐县生态河道建设初探中指出海盐县河道现在面临的问题包括河道淤积严重、水体污染,水质恶化、行洪排涝能力弱、水面面积逐渐的减小,这些已经严重的影响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吴强左沈君俞晓叶,2007)海宁市河道工程生态整治理念与植物措施应用中批判了2002年以前的河道整治传统办法,该办法主要采取硬质工程护岸措施,分割了水陆之间的联系,对河道生态造
7、成巨大负面影响,且投资巨大。(沈思阳王伟锋,2009)在X市水环境状况及河道整治与管理中指出我市由于水利工程年久失修、河道淤积、沿河企业生产废水污水直排人河,沿河居民生活垃圾倾倒河道等,河道水环境呈现“脏、乱、差”,水质恶劣。河道行洪能力下降,严重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话质量的提高。(蒋坤良姜浦文,2007)张立岩通过调查在从供水现状看X水环境中指出以下问题水源地水质超标严重,处理难度大;供水能力不足;供水设施落后;地面沉降严重;工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水环境承载压力过大;其主要原因包括周边水环境恶化;水流不畅城乡基础设施不全环保意识不强。(张立岩陈雪宇闵珠祥,2002)X市区水环
8、境现状与河道整治初探中则指出X市水环境存在的问题有河道淤积严重,自净能力差,减少R河网调蓄量,削弱了河道引水、泄洪功能,降低了水体环境容量与自净能力;水文工况环境面临的变化;周边地区水环境不断恶化;水厂水源地水质超标严重。(陈庆华汤亦平,2007)从总体上看,张立岩、周春东等人一致认识到我市水体的总体存在的问题,即X市主要河流总体水质在V劣V类之间,构成质量超标的主要项目为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5D生化需氧量,氨氮、磷等类,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水资源已不存在。对策分析1、国内城市治理理论研究成果吴佳文针对其提出在问题提出以下对策河道断面采用生态设计,即任何与生态自然循环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
9、破坏影响降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在可能的条件下,河道整治应尽量不扰动自然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种群、群落和它们的生境;护坡工程采用生态设计。城市河道护坡工程建设要结合自身特点,采用生态护坡型技术治理河道坡面;河岸布置植被缓冲带。(吴佳文滕险峰徐小勇,2009)郑秩雄对他提出的问题也作出了解决措施修建大型污水处理厂,增加排污管道,使尽量多的污水通过管道排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对企业下达污染物排放总量通知使企业增强参与意识,积极主动地削减污染物排放量,有效地控制污染;严禁向城市河道内倾倒各种垃圾,坚持实施河道清淤,降低二次污染;建立和健全综合防治管理机构,通过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监督河道沿线
10、的排污情况,防治河道污染,改善河道环境,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保证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坚持环境资源有偿使用的原则,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郑秩雄,2006)陈维康针对治理过程中的问题也提出了措施河道规划整治目标定位;成立协调办公机构,吸收有关职能部门和公众广泛参与;规划设计工作要突出生态理念与效果;土地开发机制应在市场调节和行政控制之下理性发展。(陈维康,2009)城市河道综合整治研究及思考中概括出了城市河道综合整治的物理治理,包括截污纳管,建立完善污水管网体系、引清调水。快速改善河道水质,清淤疏浚等;城市河道综合整治的景观治理,包括对驳岸、湿地的设计;城市河道综合整治的生物治理,包括生态浮岛,利用食
11、藻的鱼类或其他生物进行净化等。(张雅卓,2009)陈霆对人工水面的污染提出要控制污染源;加强周边环境建设;加强环保意识,沿河树立些警示牌,呼吁人们注意保护水环境。利用新闻媒体的优势,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增强人们的环保观念;监督力度,对人工水体进行水处理;定期进行水质监测环保部门或河道管理部门根据环境标准,建立一整套监测制度,由专人负责定期对人工水面的水质进行采样、监测及分析,同时定期对底泥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可有效防止二次污染。(陈霆金苗,2007)曾培炎提出了一下措施首先,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严格。其次,要特别注意预防和水污染控制重点流域。第三,固定的废水和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建立。第四,
12、远离事故。构成及改善环境安全的紧急计划,尽快规范操作,加强监督,提高应对能力。第五,优化经济布局,改善水环境质量。第六,保证饮水安全。(曾培炎,2006)张全在中国日报上提出了补偿机制建立的必要性,并表明该机制需要扩展到大范围进行,更需要在整体污染控制和区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工作,水的污染不仅是对一个城市的责任,也需要所有有关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治愈这一问题。(钱雁峰,2010)2、国外治理对策理论研究成果由文辉等人在文章中指出了泰晤士河污染治理措施(1)依法治污,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2)成立专门的治理委员会;(3)区域性水污染防治体制;(4)引入市场机制,实现水污染防治产业化;(5)暴雨污水排
13、放的控制,通过综合比较,英国政府最终使用曝气复氧船对河水进行人工曝气复氧来提高暴雨期间水体溶解氧的浓度,减轻暴雨对水质造成的不利影响。这种方法一方面投资运行费用低,另一方面充氧效果也比较好。(由文辉顾笑迎,2008)吴阿娜写到澳大利亚和日本的创新。对于澳大利亚从工程措施转向生态修复。河道整治开始倾向于从利用并结合生态保护的角度进行河流管理,关注河流环境条件和状态,并结合生态条件评价溪流状况,此时的河流环境改善措施主要包括河岸带的植被再植、河流的结构调整、河流自然弯曲形态的重新恢复、河道内生境的恢复等。日本河道整治理念的创新对“多自然型河流治理法”进行了广泛研究,强调采用生态工程的方法治理河流环
14、境、恢复水质、维护景观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吴阿娜车越张宏伟杨凯,2008)3、X治理措施理论研究成果及实践蒋坤良将治理措施概括为工程措施即河道清淤工程与河岸整治工程,后者包括河道护岸建设与加固,河岸带整治;河道管理措施,包括划定河道管理范围,加强涉河项目审批管理,加大截污工作力度,建立河道工程日常养护雏修制度,落实河道保洁长效管理责任。(蒋坤良徐俊,2007)对X市区河道治理的再思考中指出以下对策(1)弃小保大,水绿置换,动态平衡。以主干河湖和次干河道为骨架,形成城市防洪大包围内涝水汇集河道,并规划建设若干轴线的滨水景观带。;(2)水系独立,引排结合。尽快完工南郊河西段,使市区具备禁航条件;
15、改造城市防洪工程平湖塘枢纽,使单向外排出水改为双向出水;(3)截污入网,轮疏保洁。在建成区,可利用置换河道、河浜建设截污支管,同时延伸铺设雨水干管;在城市新开发区域,一律雨污分流,污水入网。(周春东蔡张浦卫晓红,2008)徐关明提出了以下措施来改善水污染状况首先是要解决涝水出路问题,使涝水进得来出得去,出得快;其次是沟通南排、东泄的汇水河道;第三是重点地区的圩区和城防工;第四是对中小河网全面进行清淤;第五是引入境优质水供城乡居民;生活饮用,彻底封闭对地下水的开采,全面遏制地面沉降。第六是污水处理工程。(徐关明,2004)宋君祥的实践介绍1在资金筹措上,充分发挥区级财力的牵引作用,并根据情况实行
16、差别化补助政策。2在组织实施中,实行“先做后补、多做多补、择优奖励”的机制3在监督检查中,引入类似于工程监理的第三方监管机制。4在长效管理上,初步建立了中小河道长效管理机制。(宋君祥,2009)刘喜元等人提出了低成本河道绿化带养护模式,其管理措施包括(1)降低管理成本,X市中立水利工程物业管理中心以不养人、少养人为管理手段,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2)养护现场人员安排针对南排河道绿化养护分散的现状,逐步合理划分养护区域;分地段聘用现场管理人员;采用分段管理;(3)合理划分管理区域。(刘喜元徐海波曹明建,2008)蔡张浦在海宁市斜桥镇对河道保洁实行市场化运作新模式中介绍了海宁市将保洁工作通过市场化
17、运作,包给价格便宜,效率又高的公司承办。保洁工作的市场化,能促使保洁队伍相对稳定,提高保洁人员素质;能促进区域推进,联片保洁,有效维持区域间保洁质量标准的统一;能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可靠性,有效安置社会闲置劳动力,推进保洁的企业化运作;能整合各方面资源,促进保洁费用的规模效益,并解决交界河道可能产生的矛盾。同时,市场化的运作,便于各级政府能有更多精力对保洁工作进行整体策划、指导和监督。(蔡张浦,2010)顾玉勤在海盐农民研制出“专吃水葫芦”的河道保洁船,使用该保洁船打捞水葫芦,大大提高了河道保洁效率,对加快海盐县河道保洁的机械化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顾玉勤,2009)在海盐开展“六比六看”活动
18、提升河道整治水平中提出了六比六看,即一、比工程质量,看单体工程一次性合格率。二、比工程进度,看生产计划的完成率。三、比合同管理,看执行合同的严肃性。四、比安全生产,看人身、设备事故发生率。五、比文明施工,看施工管理水平。六、比技术创新,看节能增效。通过这一措施河道整治取得巨大成果。(顾玉勤陆辉,2009)4、其他的一些治理措施的方法与应用王琳等人提出分散式污水处理单元的观点,即实行污水就地处理就地回用,大幅度缩短甚至取消中水在集中污水处理厂和中水用户间的管网输送,减小在运输过程中的能量、水量和水质损失,有利于污水资源化。(王琳张炯方娟,2008)陈鸿飞等人提出了雨污混流排水方式解决城市河道水质
19、污染其设计工作原理为在非降雨期,排水暗渠来水均为污水,水量较小,污水不进入河道而通过排水井低排水口的污水支管进入排污主管道,并输送至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在降雨期,排水暗渠来水大都为雨水,水量较大,关闭排污主管道闸阀雨水通过排水井的高排水口进入河道。(陈鸿飞卢立兰潘正松,2008)发展趋势生态治理模式。只有做到尊重自然规律,改善河道水质环境,努力恢复生态系统,达到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发展,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四)总结部分针对X市现在河道的现状,我们可以总结出其存在的问题包括,河道淤积,发臭,发绿,垃圾、废水的排放问题严重,环保意识不强。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我们可以借鉴生态治理技术,将经济发展与
20、环境治理结合起来,促进可持续发展。并且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稳步,逐渐的改善现存问题,从而最终实现“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河道建设总目标。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一)研究的基本内容第一,河道的现状分析,包括X河道地貌的介绍、气候状况及河道本身形态的说明。第二,河道存在问题的探究及其原因分析。对问题的研究部分从河道自身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的问题、治理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及群众主观上锁认识到的问题,这四部分来透析河道。而原因分析部分则主要以不同主体为依据进行分析,分别从企业、政府、居民及河道自身四个方面。第三,针对问题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研究。包括对河道进行治理的必要性分析,一些国
21、内外关于河道治理措施的理论与方法。当然,对于每一条河道,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治理过,因此,与此同时我们要维持其正确的措施,纠正治理偏差,并运用新思想、新理念进行创新。第四,在进行治理的过程中,有一些根本性,原则性的问题应该引起注意与探讨,这一部分列出了一些注意点,包括可持续发展原则等。第五,对全文做综合性的总结,引起人们的注意与思考。(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笔者所设计的问卷调查所列问题是否是群众所关心的。2、笔者所提出的治理措施是否具有可行性,包括经济上的,技术上的可行性。3、笔者所提出的治理措施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4、笔者所提出的措施能否平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包括企业、政府、群众之间的利益关
22、系。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一)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大量的国内外文献,对河道的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为论文的撰写打下理论基础。2、问卷调查法和实证研究方法。对X市民进行实际的问卷调查,从而从该调查中发现问题,得出结论,为论文提供可靠、坚实的基础。(二)技术路线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2010103020101122完成毕业论文选题201011222011110完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及外文翻译2011022120110311完成毕业论文初稿,确定实习单位2011031220110503毕业实习2011050420110512毕业论文定稿2011051320110610毕业论文评阅、修
23、改和论文答辩五、主要参考文献X市河道生态治理研究引言背景意义研究方法基本内容框架结构理论、概念河道概念河道现状分析河道存在问题的探究治理措施注意点总结河道概况整治现有成效亟待解决的问题治理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群众对其不足的认识必要性分析问题分析原因分析河道自身原因分析政府角度居民角度企业角度国内外经验自身原有措施的维持创新措施1胡静波城市河道生态修复方法初探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9年4月第7卷第2期2SVINK1,CJMORAN2,SDGOLDING3,KBAUBLYS4ANDVNANJAPPA5UNDERSTANDINGMINESITEWATERANDSALTDYNAMICSTOSUPP
24、ORTINTEGRATEDWATERQUALITYANDQUANTITYMANAGEMENTMININGTECHNOLOGY,2009,VOL1181851923陈敏样,张叶飞城市河道的现状与综合整治对策J,科技资讯,2007年10月第29卷4朱丽向对城市河道治理规划问题的探讨J,规划战略水利规划与设计,2009年第2期5陈维康,李志平,郭晓丽城市河道的规划与治理J,中国水运,2009年9月第9期第09卷6JAVIERBLANCOINTEGRATEDWATERRESOURCEMANAGEMENTINCOLOMBIAPARALYSISBYANALYSISWATERRESOURCESDEVELOP
25、MENT,MARCH2008,VOL24,NO1P91P1017吴强左,沈君,俞晓叶海盐县生态河道建设初探J,浙江水利科技,2007年3月第2期8沈思阳,王伟锋海宁市河道工程生态整治理念与植物措施应用J,浙江水利科技,2009年7月第4期9蒋坤良,姜浦文X市水环境状况及河道整治与管理J,浙江水利科技,2007年9月第5期10张立岩,陈雪宇,闵珠祥从供水现状看X水环境J,浙江水利科技,2002年6月第6期11陈庆华,汤亦平X市区水环境现状与河道整治初探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9月第19卷第3期12吴佳文,滕险峰,徐小勇北方城市河道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J,东北水利水电,2009年第5
26、期13郑轶雄城市河道水质的污染与整治J,太原科技,2006年8月第8期14张雅卓城市河道综合整治研究及思考J,水利发展研究,2009年9月第6期15陈霆,金苗城市河道人工水面的水质污染综合防治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9月第3期16由文辉,顾笑迎国外城市典型河道的治理方式及其启示J,城市公用事业,2008年第22卷第4期17吴阿娜,车越,张宏伟,杨凯国内外城市河道整治的历史、现状及趋势J,中国给水排水,2008年2月第24卷第4期18周春东,蔡张浦,卫晓红对X市区河道治理的再思考J,小水电,2008年第3期19徐关明X市水环境现状分析及治理对策J,中国水利,2004620宋君祥我区中
27、小河道建设管理新机制的实践J,科技资讯,2009年第19卷21刘喜元,徐海波,曹明建低成本河道绿化带养护模式的探讨J,浙江水利科技,2008年3月第2期22蔡张浦海宁市斜桥镇对河道保洁实行市场化运作的新模式来源X市河道管理处发布时间2010042723顾玉勤海盐农民研制出“专吃水葫芦”的河道保洁船来源海盐县水利局,发布时间2009110324顾玉勤,陆辉海盐开展“六比六看”活动提升河道整治水平来源海盐县水利局,发布时间2009122325王琳,张炯,方娟分散式污水处理单元改善城市河道水环境的尝试安全与环境工程,2008年3月第15卷第1期26陈鸿飞,卢立兰,潘正松雨污混流排水方式解决城市河道水质污染问题探讨山东水利,2008年第6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