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鳖消化系统组织学研究进展【文献综述】.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81083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鳖消化系统组织学研究进展【文献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华鳖消化系统组织学研究进展【文献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华鳖消化系统组织学研究进展【文献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华鳖消化系统组织学研究进展【文献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华鳖消化系统组织学研究进展【文献综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毕业论文 文献综述 生物工程 中华鳖消化系统组织学研究进展 摘要: 中华鳖消化系统主要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包括口咽腔 (前部为口腔、后部为咽腔 )、食道、胃、小肠、大肠;消化腺包括肝脏和胰脏。消化道管壁除口腔外,其余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组成。目前,对消化系统的组织学研究多采用石蜡切片观察。 关键词: 鳖;消化系统;组织结构 鳖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医疗保健功能的极其名贵的水产珍品。中华鳖富含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是名贵的水产养殖品种。目前,已有不少的文章针对中华鳖的消化道 进行了研究,本文就这些文章,做出了以下综合的结论。 1 材料和方法 取一定数

2、量的鳖,进行解剖,取出口咽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等, 用Bouin液 固定 24h后,梯度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石蜡包埋,切片,片厚 58m,HE 染色。显微镜观察并照相 1。 2 结果 2.1 消化道 2.1.1 口咽腔 口咽腔的前部为口腔,后部为咽腔,两者间没有明显分界。口咽腔上皮由两层细胞构成,表层为柱状的粘液细胞,下层为扁平的基细胞,整个粘膜上皮褶折较少,有的部位几乎水平,上皮下的结缔组织为致密的固有膜,含大量的成纤维细胞和血 管,咽腔部粘膜形成许多肉眼可见的丝状绒毛突起 ,富含白细血管和血窦 3。 内壁粘膜有颗粒状小乳突及丰富的微血管兼有辅助呼吸的作用 10。 2.1.2 舌 舌由

3、表面的粘膜和深层的舌肌构成 , 舌内软骨位于舌的底面,无舌腺,淋巴组织从舌尖至舌根逐渐增多。舌表面粘膜突向舌背面形成菌盖状和小杆状的突起。舌肌有纵肌、垂直肌和横肌三种方向排列的骨骼肌组成,肌束间有丰富的结缔组织 2。 2.1.3 食道 位于口咽之后,食道与胃以贲门为界 4。食道管壁从内向外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组成 1-2。粘膜层 由上皮、固 有膜和粘膜肌层组成 , 但粘膜肌层不明显。上皮为假复层柱状上皮 , 无纤毛 , 细胞质较透明 ; 固有膜较厚 , 有较多的胶原纤维和少量的弹性纤维 , 有丰富的弥散淋巴组织和一些孤立淋巴小结2。 整个粘膜上皮都形成许多指状突起 , 尤如小肠的绒毛

4、突起 , 这是其它动物食道中所没有的特殊结构 3。 粘膜下层较厚,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内含一些较大的血管 1。肌层由内环外纵 2层平滑肌构成 2。外膜由结缔组织构成 1。食道各层中均有血管和神经分布 4。 2.1.4 胃 胃是消化道 中最膨大的部分 , 呈 “ U” 形 , 囊状 , 分为贲门部 、 胃体部和幽门部三部分 。 贲门较粗 , 内壁有数量较多低平的纵行皱襞 ; 幽门与小肠连接处骤然变细 , 为胃肠括约肌 。 胃壁也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组成 4。 粘膜表面凹陷 , 形成许多胃小凹 1。粘膜层由上皮、固有膜和粘摸肌层组成。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 , 核位于细胞基底部 , 核仁明显

5、。固有膜内淋巴组织不发达 , 而含有大量的胃腺 2。 腺体成群分布 , 每一群腺体周围包以结缔组织 1。胃腺为复管泡状腺 , 有浆液性和粘液性两种腺泡 , 后者较小 , 一般位于固有膜的深层。在胃幽门部 , 固有膜中的腺体有两类并分区存在 , 一类是胃腺 , 结构与上述胃腺基本相同 ; 另一类是幽门腺 , 胃小凹特别深 , 甚至占固有膜的 2/3, 末端连接一至数个粘液性腺泡。粘膜肌发达 , 由内环外纵两层平滑肌构成 , 一部分内环肌还伸入到固有膜的腺体之间 , 外纵肌在晴突内更发达 2。粘膜下层比较发达 , 为疏松结缔组织 , 富含血管 4。 肌层发达 , 为平滑肌 , 内环、中斜、外纵 3

6、层构成 1。肌层主要以内环肌为主 , 外纵肌较薄 , 但在有些切片上可以观察到肌层为环肌和纵肌相间排列 , 在两层肌肉间有神经分布 。 肌层厚度由贲门部到幽门部逐渐增加 4。外膜为浆膜 1,很薄 , 为一层扁平细胞 4。 2.1.5 肠 鳖肠约为鳖体 长的 4-5倍。整个肠内部上皮组织大致相似。肠前部较阔 , 内面褶层深 , 隐窝窄 , 褶与褶可相连形成网状;肠的中部和后部褶的深度及复杂状况渐减 7。 2.1.5.1 小肠 鳖的小肠很长,约占肠管总长的 6/7。管腔内有 1条贯穿于小肠全长的纵行皱襞,皱襞位于肠系膜对侧的管壁上,由粘膜和粘膜下层共同形成。皱襞高度由前向后逐渐降低,在小肠前段高达

7、管腔内径的 4/5,后段为管腔内径的 1/21。 小肠分为十二指肠和回肠 , 管壁皆由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组成。粘膜有由上皮和固有膜共同形成的绒毛。十二指肠上段绒毛不发达 , 越靠近下 段绒毛越发达2,6。十二指肠上段的肠腺在肠壁一侧极为丰富 , 与胃体部相似 , 有浆液性腺泡和枯液性腺泡两种 , 后者多位于固有膜的深层 ; 下段的腺体与回肠相似 , 为浆液性腺。肌层很厚 , 在管壁一侧呈内环外纵分布 , 但环行肌排列疏松 , 肌束间有丰富的结缔组织 ; 另一侧肌层特别发达 , 呈内环、中斜、外纵排列 , 在十二指肠上段 , 这种排列尤为明显 , 在下段该侧环行肌不明显 , 而斜行肌特别

8、发达 2,11。回肠约占全肠的 60.7%, 管径比十二指肠略粗 4。 回肠管壁的结构与十二指肠相似2。粘膜肌层薄而不明显 , 许多地方的粘膜上皮之下即为粘膜 肌层 , 缺乏固有层。薄层粘膜肌层外为粘膜下层 , 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肌层有内环、外纵 2层。外膜为浆膜,内有神经、血管 1,13、回肠的终止处略为膨大 , 为盲肠,但不明显 ,可能与中华鳖的肉食性有关 10。 2.1.5.2 大肠 大肠为消化道的最后部分, 分为结肠和直肠 , 结构与小肠相似 2, 其粘膜皱襞明显减少,且皱壁很浅,常形成半月形突起 3。大肠很短,管腔大,壁薄。大肠皱襞矮小,主皱襞与其他皱襞无区别,每条皱襞和肠壁上均伸

9、出稀疏短小的绒毛 1。 结肠内有近十条高低不同的皱璧 , 无绒毛。肠腺呈单管状 , 很长 , 几乎占整个固有膜层。直肠的结构与结肠相似 , 但粘膜比结肠的肥厚 , 肠腺比结肠腺还长 2。 2.1.6 泄殖腔 可分为粪道、尿殖道及肛道等三部分 10。 泄殖腔上皮为复层柱状上皮 , 与固有层共同形成比大肠更短小的突出。固有层厚 , 由结缔组织构成 , 内含丰富的血管 , 缺乏粘膜下层 1。 2.2 消化腺 2.2.1 肝脏 中华鳖肝脏很大,呈褐色,分左右两叶。右叶前端肥厚,其腹面中间埋着一暗绿色圆形的胆囊;后端薄而狭长,向后延伸。左叶又分为三叶,一片位于“ J”形胃胃钩处的腹面,一片位于胃幽门背侧

10、,并以一肥厚的钩突伸至胃的背侧; 一片覆盖在十二指肠的腹面 5,10,15。肝脏外被覆一层浆膜,即肝脏表面的被膜是由较致密的结缔组织外覆以问皮构成。肝脏实质由许多肝小叶和极少量的肝的间质构成 8,15。 肝小叶是肝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肝实质内结缔组织很少,所以肝小叶分界极不清楚 14。 肝小叶排列不规则,在切片中呈不同的断面,其中央是一条中央静脉。在中央静脉周围,主要有肝细胞和肝血窦分布 9,15。 肝内有弥散淋巴组织或淋巴小结的存在 , 弥散淋巴组织多分布于中央静脉的一侧。淋巴小结的直径从几十微米到一百多微米不等 , 周围有丰富的血窦 14。 鳖肝细胞排列不规则, 呈多角形 , 体积较大

11、, 其中靠近中央静脉的一至数层肝细胞较小,排列整齐,环列在中央静脉的周围似上皮样。其余大多数的肝细胞主要有两种排列形式:一是肝细胞排列成大小不等的团块状;二是肝细胞排列成不规则的索状,并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延伸,即肝细胞索 5,7,15。 肝细胞细胞核大而圆,直径 4-5m, 核仁清晰可见。 HE染色中 , 细胞质呈粉红色染色较淡胞质内有空泡和小空隙细胞核中异染色质较多 9,14。 2.2.2 胰脏 中华鳖胰脏位于胃肠之间的回曲内 , 呈扁平长条形 , 淡黄色 。 胰管通入十二指肠 3,10。 胰脏表面的被膜由外层的致密结缔组织和内层的疏松结缔组织构成 ,疏松结缔组织伸入腺实质内 , 将

12、其分隔成很多小叶。小叶间结缔组织隔内有血管、神经、淋巴管及小叶间导管等。胰脏的实质由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组成 14。 外分泌部组成胰脏的绝大部分 ,称为胰腺。 它是由腺泡和导管构成的浆液性复管泡状腺。在胰腺周围 , 腺泡多呈泡状而中央的腺泡多呈管状。在染色中 , 腺细胞分界不清 , 细胞质着色较深 , 呈紫红色。细胞核较大 , 园形 , 多位于细胞基部 , 核体明显 14,16。 胰脏内分泌部是由内分泌细胞组成的,有些内分泌细胞单个 分布于腺泡之间或附着于腺泡壁上,有些内分泌细胞成群存在于腺泡之间,形成胰岛。胰腺的内分泌细胞数量少细胞质染色较浅呈淡红色,细胞核大,染色浅,核仁明显 14,16。

13、3 小结 中华鳖幼鳖的消化道管壁由粘膜层 、 粘膜下层 、 肌层和浆膜构成 , 消化道各部分的差别主要在粘膜层和肌层 。 鳖消化道各段 (除直肠 )的内环肌较厚、外纵肌较薄 , 据此推测其消化道的运动形式主要是蠕动。直肠的肌层较薄 , 特别是内环肌变得更薄 , 外纵肌相对增厚 , 这可能与直肠贮存粪便及排粪有关。 中华鳖肝细胞核中异染色质较多 , 核染色较深 , 且很少见到有多于一个核 仁的核。所以与其他动物相比 , 中华鳖肝细胞的代谢活动较缓慢。肝脏的一个独特现象是富含类似于哺乳动物肝脏的贮脂细胞 。 中华鳖的胰腺为复管泡腺 , 但胰腺分化程度不高 , 泡心细胞和胰岛都不明显 。 胰腺细胞富

14、含颗粒 , 在 HE染色的片子中不易显色 , 而在亚甲蓝染色的片子则着色很深 。 其内分泌细胞是零散地分布 ,以单个细胞或几个细胞的分布方式为主 , 同时其外周的结缔组织减少甚至消失使内外分泌部得以充分密切地接触。 参考文献 1 苏泽红 ,陈秋生 .鳖消化道组织结构观察 J.中国兽医学报 ,2004,24(1):49-51. 2 赵万鹏 ,李振峰 ,鞠长增 ,等 .中华鳖消化道的组织学研究 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版 ),1994,7(1):68-71. 3 王文 , 杜开和 . 中华鳖消化系统的组织学研究 J.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版 ),1996,22(4):51-56. 4

15、 肖明松 , 陈庆榆 , 鲍方印 , 等 . 中华鳖消化系统组织学的研究 J. 水产渔业科学 ,2006,22(1):384-386. 5 李福荣 .鳖的肝脾是免疫器官 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0,13(2):178-181. 6 方廖琼 , 陈昌琼 , 何成明 . 中华鳖出血性肠炎病病理组织学研究 J. 淡水渔业 ,1998,28(2):72-81. 7 张奇亚 ,李正秋 .中华鳖病毒病的组织病理研究 J.水生生物学报 ,1997,21(4):375-378. 8 蔡完其 ,赵金良 .中华鳖穿孔病病理变化 J.中国水产科学 ,1998,5(4):17-22. 9 潘连德

16、 .中华鳖非寄生性肝病组织病理研究 J.水产学报 ,1998,22(2):129-135. 10 沈卉君 ,虞快 .中华鳖的解剖研究消化 ,呼吸 ,泌尿生殖系统 J.上海师范学院学报 ,1983,8(4):43-50. 11 赵万鹏 ,任长江 ,陈世锋 ,等 .中华鳖腐皮病的病理组织学初步观察 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13. 12 赵万鹏 ,潘兹书 ,陈世锋 ,等 .中华鳖腮腺炎的病理组织学初步观察 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11(3):258-259,263. 13 陈发扬 ,华苗田 ,陈壁辉 ,等 .中华鳖十二指肠组织学的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 J.解剖学杂志 ,1999,22(4):289-291. 14 赵万鹏 ,鞠长增 ,程天 印 ,等 .中华鳖组织学研究 肝和胰 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1994,7(4):421-423. 15 赵万鹏 .鳖肝脏组织学的初步观察 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版 ),2005,18(4):404-406. 16 赵万鹏 ,赵宏霞 ,员冬梅 .鳖胰腺和胆囊组织学的初步观察 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6,19(3):300-3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文献综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