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第一学期海淀期中高三物理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897323 上传时间:2018-11-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6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第一学期海淀期中高三物理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年第一学期海淀期中高三物理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年第一学期海淀期中高三物理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年第一学期海淀期中高三物理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年第一学期海淀期中高三物理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物 理 2015.11说明:本试卷共8页,共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三题号 一 二13 14 15 16 17 18 总分分数一、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 3 分,选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涂在答题纸上。1城市中的路灯、无轨电车的供电线路等,经常用三角形的结构悬挂。图 1 是这类结构的一种简化模型,硬杆左端可绕通过

2、B 点且垂直于纸面的轴无摩擦的转动,右端 O 点通过钢索挂于 A 点,钢索和硬杆所受的重力均可忽略。有一质量不变的重物悬挂于 O 点,现将钢索缓慢变短,并使钢索的悬挂点 A 缓慢向下移动,以保证硬杆始终处于水平。则在上述变化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钢索对 O 点的拉力变大B硬杆对 O 点的弹力变小C钢索和硬杆对 O 点的作用力的合力变大D钢索和硬杆对 O 点的作用力的合力变小2如图 2 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右端与一质量为 m 的小球相连,构成一个水平弹簧振子,弹簧处于原长时小球位于 O 点。现使小球以 O 点为平衡位置,在 A、B 两点间沿光滑水平面做简谐运动,关于

3、这个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从 O 位置向 B 位置运动过程中做减速运动B小球每次通过同一位置时的加速度一定相同C小球从 A 位置向 B 位置运动过程中,弹簧振子所具有的势能持续增加D小球在 A 位置弹簧振子所具有的势能与在 B 位置弹簧振子所具有的势能相等3在长约 1.0m 的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满清水,水中放一个适当的圆柱形的红蜡块,将玻璃管的开口端用胶塞塞紧,并迅速竖直倒置,红蜡块就沿玻璃管由管口匀速上升到管底。将此玻璃管倒置安装在小车上,并将小车置于水平导轨上。若小车一端连接细线绕过定滑轮悬挂小物体,小车从 A 位置由静止开始运动,同时红蜡块沿玻璃管匀速上升

4、。经过一段时间后,小车运动到虚线表示的 B 位置,如图 3 所示。按照图 3 建立坐标系,在这一过程中红蜡块实际运动的轨迹可能是图 4 中的 图 2A O B图 1AB OA Bxy图 324图 5 为“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装置示意图,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 A 位置,另一端系有轻质小圆环;轻质细绳 OB 和 OC 一端系在小圆环上,另一端分别系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现用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拉动小圆环,使橡皮条沿平行木板平面伸长至 O 位置。对于上述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需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B OB 和 OC 绳拉力的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C只需记

5、录 OB 和 OC 绳的长度和弹簧测力计拉力方向DOB 和 OC 绳的长度越短测量的误差越小5一列简谐横波沿 x 轴传播,波长为 ,周期为 T。t0 时刻的波形如图 6 所示,此时质点 P 正沿 y 轴正方向运动。则x0 处的质点的振动图像是图 7 中的 6如图 8 所示,某同学在教室中站在体重计上研究超重与失重。她由稳定的站姿变化到稳定的蹲姿称为“下蹲”过程;由稳定的蹲姿变化到稳定的站姿称为“起立”过程。关于她的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起立”过程,才能出现失重的现象B只有“下蹲”过程,才能出现超重的现象C “起立” 、 “下蹲”的过程,都能出现超重和失重的现象D “起立”的过程

6、,先出现超重现象后出现失重现象7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在同一高度处以相同大小的初速度分别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抛出,最后都落到同一水平地面上。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小球落地时速度相同B两小球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同图 4yO xA OyxB OyxC OyxDPy/cmx/m图 602AOCB图 5图 8ytA0图 7ytC0ytBytD0T2TT2TT2TT2T3C从抛出至落地,重力对两小球做的功相同D从抛出至落地,重力对两小球做功的平均功率相同8一个滑块以初速度 v0 从够长的固定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运动,经 2t0 时间返回到斜面底端。图 9 所示图像表示该滑块在此斜面上运

7、动过程中速度的大小 v 随时间 t 变化的规律,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9位于地球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 P 和地球的同步通信卫星 Q 均在赤道平面上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同步通信卫星轨道半径为 r,地球半径为 R,第一宇宙速度为 v。仅利用以上已知条件能求出 A地球同步通信卫星运行速率B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向心加速度C随地球自转的物体的向心加速度D万有引力常量10.如图 10 所示,劲度系数为 k 的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与置于水平面上质量为 m 的物体 A 接触,但未与物体 A 连接,弹簧水平且无形变。现对物体 A 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瞬间冲量,大小为 I0,测得物体 A 向右运动的

8、最大距离为 x0,之后物体 A 被弹簧弹回最终停在距离初始位置左侧 2x0 处。已知弹簧始终在弹簧弹性限度内,物体 A 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重力加速度为 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 A 整个运动过程,弹簧对物体 A 的冲量为零B.物体 A 向右运动过程中与弹簧接触的时间一定小于物体 A 向左运动过程中与弹簧接触的时间C. 物体 A 向左运动的最大速度 m02vgxD.物体 A 与弹簧作用的过程中,系统的最大弹性势能 Ep= 020mgxI二、本题共2小题,共15分。11 (7 分)实验课上同学们利用打点计时器等器材,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其中一个小组的同学从所打的几条纸带

9、中选取了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 11 所示。图中 O、A 、B、C、D 是按打点先后顺序依次选取的计数点,在纸带上选定的相邻两个记数点之间还有四个打出点没有画出。(1)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 50Hz,则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s;(2)由图中的数据可知,打点计时器打下 C 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大小是_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 _ m/s2。 (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O A B C D3.60单位:cm图 119.6118.0128.81O tAvv0t0 2t0图 9O tDvv0t0 2t0O tCvv0t0 2t0O tBvv0t0 2t0I0A图 102x0

10、x0412. (8 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中,使用了如图 12 所示的实验装置。(1)在下列测量工具中,本次实验需要用的测量仪器有 。 (选填测量仪器前的字母)A游标卡尺B刻度尺C秒表D天平(2)实验中,为了可以将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看成是小车所受的合外力,某同学先调节长木板一端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必须且正确的操作是_。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节砂和砂桶的总质量的大小,使小车在砂和砂桶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B将长木板的右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

11、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砂和砂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一下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C将长木板的右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砂和砂桶,轻推一下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3)某同学在做保持小车质量不变,验证小车的加速度与其合外力成正比的实验时,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如图 13 所示的 aF 图线,所得的图线既不过原点,又不是直线,原因可能是_。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木板右端所垫物体较低,使得木板的倾角偏小B木板右端所垫物体较高,使得木板的倾角偏大C小车质量远大于砂和砂桶的质量D砂和砂桶的质量不满足远小于小车质量(4)在某次利用上述已调整好的装置进行实验中,保持

12、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不变,小车自身的质量为 M 且保持不变,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 m,并测出小车中不同砝码质量时所对应的加速度 a,以 m 为横坐标,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作出如图 14 所示的 关系图线,1a 1实验结果验证了牛顿第二定律。如果图中纵轴上的截距为 b,则小车受到的拉力大小为_。三、本题包括6小题,共55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 (8 分)如图 15 所示,一个质量 m10 kg 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对物体施加一个 F =50 N 的拉力,使物体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

13、拉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37,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0.50,sin37=0.60,cos37=0.80,取重力加速度 g=10m/s2。图 12打点计时器砂、砂桶接交流电源小车 砝码图 13aFOO ma1图 14bF图 155(1)求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2)求物体在 2.0 s 末的瞬时速率;(3)若在 2.0 s 末时撤去拉力 F,求此后物体沿水平地面可滑行的最大距离。14 (8 分)如图 16 所示,一物体从光滑固定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已知物体的质量 m=0.50kg,斜面的倾角=30,斜面长度 L=2.5m,取重力加速度 g=10m/s2。求:(1)物体沿斜面由顶端滑

14、到底端所用的时间;(2)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时的动能;(3)在物体下滑的全过程中支持力对物体的冲量大小。15 (9 分)如图 17 所示,高 h0.80m 的光滑弧形轨道与水平光滑轨道相切且平滑连接。将一个质量 m=0.40 kg 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从弧形轨道顶端由静止释放,物块滑至水平轨道后,从水平轨道右侧边缘 O 点水平飞出,落到水平地面的 P 点,P 点距 O 点的水平距离 x=1.6m。不计一切摩擦和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物块从水平轨道 O 点飞出时的速率;(2)水平轨道距地面的高度;(3)物块落到 P 点时的速度。L图 16OmhP图 17 x616 (10

15、 分)如图 18 甲所示,水平传送带以 5.0m/s 恒定的速率运转,两皮带轮之间的距离 l=6.0m,皮带轮的半径大小可忽略不计。沿水平传送带的上表面建立 xOy 坐标系,坐标原点 O 在传送带的最左端。半径为 R 的光滑圆轨道 ABC 的最低点 A 点与 C 点原来相连,位于竖直平面内(如图 18 乙所示) ,现把它从最低点处切开,并使 C 端沿 y 轴负方向错开少许,把它置于水平传送带的最右端,A 点位于 x 轴上且与传送带的最右端之间的距离可忽略不计,轨道的 A、 C 两端均位于最低点, C 端与一水平直轨道平滑连接。由于 A、C 两点间沿 y 轴方向错开的距离很小,可把 ABC仍看作

16、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圆轨道。将一质量 m=1.0kg 的小物块 P(可视为质点)沿 x 轴轻放在传送带上某处,小物块随传送带运动到 A 点进入光滑圆轨道,恰好能够通过圆轨道的最高点 B,并沿竖直圆轨道ABC 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后由 C 点经水平直轨道滑出。已知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0.50,圆轨道的半径 R=0.50m,取重力加速度 g=10 m/s2。求:(1)物块通过圆轨道最低点 A 时对轨道压力的大小;(2)轻放小物块位置的 x 坐标应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完成上述运动;(3)传送带由电动机带动,其与轮子间无相对滑动,不计轮轴处的摩擦。若将小物块轻放在传送带上 O 点,求为将小物块从 O

17、点运送至 A 点过程中电动机多做的功。图 18OBA xPy C甲 乙CABR717 (10 分)如图 19 所示,两形状完全相同的平板 A、B 置于光滑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 m 和 2m。平板 B 的右端固定一轻质弹簧,P 点为弹簧的原长位置,P 点到平板 B 左端点 Q 的距离为 L。物块 C 置于平板 A 的最右端,质量为 m 且可视为质点。平板 A、物块 C 以相同速度 v0 向右运动,与静止平板 B 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后平板 A、B粘连在一起,物块 C 滑上平板 B,运动至 P 点开始压缩弹簧,后被弹回并相对于平板 B 静止在其左端 Q 点。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平板 B

18、的 P 点右侧部分为光滑面,P 点左侧部分为粗糙面,物块 C 与平板 B 粗糙面部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重力加速度为 g。求:(1)平板 A、B 刚碰完时的共同速率 v1;(2)物块 C 与平板 B 粗糙面部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3)在上述过程中,系统的最大弹性势能 Ep;Q Pv0LBAC图 19818 (10 分)一球形人造卫星,其最大横截面积为 A、质量为 m,在轨道半径为 R 的高空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由于受到稀薄空气阻力的作用,导致卫星运行的轨道半径逐渐变小。卫星在绕地球运转很多圈之后,其轨道的高度下降了H,由于H R,所以可以将卫星绕地球运动的每一圈均视为匀速圆周运动。设地球

19、可看成质量为 M 的均匀球体,万有引力常量为 G。取无穷远处为零势能点,当卫星的运行轨道半径为 r 时,卫星与地球组成的系统具有的势能可表示为 。PGMmEr(1)求人造卫星在轨道半径为 R 的高空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2)某同学为估算稀薄空气对卫星的阻力大小,做出了如下假设:卫星运行轨道范围内稀薄空气的密度为 ,且为恒量;稀薄空气可看成是由彼此不发生相互作用的颗粒组成的,所有的颗粒原来都静止,它们与人造卫星在很短时间内发生碰撞后都具有与卫星相同的速度,在与这些颗粒碰撞的前后,卫星的速度可认为保持不变。在满足上述假设的条件下,请推导:估算空气颗粒对卫星在半径为 R 轨道上运行时,所受阻力

20、F 大小的表达式; 估算人造卫星由半径为 R 的轨道降低到半径为 R-H 的轨道的过程中,卫星绕地球运动圈数 n 的表达式。9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物 理 2015.11一、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全部选对的得 3 分,选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ABD C B D CD C B ABC B二、本题共 2 小题,共 15 分。11 (1)0.10(或 0.1) (2 分) ;(2

21、)0.96(2 分) ;2.4(在 2.3-2.4 之间均可得分) (3分)12 (1)B、D(漏选得 1 分) (2 分) (2)B(2 分) ;(3)A、D(漏选得 1 分) (2 分) ; (4) (2 分)Mb三、本题包括 6 小题,共 55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说明:计算题提供的参考解答,不一定都是唯一正确的。对于那些与此解答不同的正确解答,同样得分。13 (8 分)解:(1)设物体受摩擦力为 ,支持力为 。则 (1 分)fN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水平方向: (1 分) ;maf

22、Fcos竖直方向: (1 分)gNin解得: m/s2(1 分)50.a(2)根据运动学公式: m/s(2 分)0.atv(3)设撤去拉力后滑行的最大距离为 x,根据动能定理: (1 分)mgx解得:x=0.10m(1 分)14 (8 分)解:(1)设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 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1 分)sinmg10根据运动学公式: (1 分)2atL解得:t=1.0s(1 分)(2)设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为 v,则有 解得 :v=5.0m/s(1 分)2aL滑到斜面底端时的动能 6.25J(1 分)21mEk(3)设物体沿斜面下滑过程中所受到的支持力为 N,则 (1

23、分)cosmg在此过程中支持力对物体的冲量大小为 (1 分)tI解得 : Ns(或 4.33Ns) (1 分)35.2NI15 (9 分)解:(1)从弧形轨道顶端滑至 O 点的过程,物块机械能守恒,则有 (2 分)1mvgh解得 : v4.0m/s (1 分)(2)设物块从弧形轨道水平飞出落到 P 点所用时间为 t,水平轨道距地面的高度为H,由平抛运动规律: (2 分)vtxgtH;2解得:H=0.80m (1 分)(3)由平抛运动规律: 4.0m/s; 4.0m/s(1 分)x gty物块落到 P 点的速率 m/s(或 5.7 m/s) (1 分)242ytv设物块落到 P 点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则: tanxyv解得:=45 ,即物块落到 P 点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45斜向右下(1 分)16 (10 分)解:(1)设物块恰好通过圆轨道最高点 B 时的速率为 v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 (1 分)2vmR解得:v B= = m/s = m/sg0.5设物块通过圆轨道最低点 A 的速率为 vA,对于物块由 A 点运动至 B 点的过程,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m = m +2mgR (1 分)212B解得:v A=5.0m/s(1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参考答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