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大数据行动计划.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925840 上传时间:2018-11-07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1.7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象大数据行动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气象大数据行动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气象大数据行动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气象大数据行动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气象大数据行动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气象大数据行动计划(2017-2020年)气象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2017年9月26日I前 言全球范围内,运用大数据推动经济发展、完善社会治理、提升政府服务和监管能力正成为趋势,有关发达国家相继制定实施大数据战略性文件,大力推动大数据发展和应用。数据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我国也出台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国发2015 50号),提出把大数据作 为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动力,促进生产组织方式的集约和创新。同时明确了气象数据要接入政府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政府统一数据开放平台,以及气象数据要融入交通旅游大数据和现代农业大数据的具体要求。气象的发展也早已融入到政治、经济、民生等各领域发展中,国家防灾

2、减灾救灾体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一带一路战略以及关乎国家安全的军民融合工程建设,均提出了对气象数据及服务产品的明确需求。大数据成为气象部门重塑竞争优势的新机遇。充分利用气象部门的数据规模优势,实现数据规模、质量和应用水平同步提升,发掘和释放数据资源的潜在价值,有利于更好发挥数据资源的战略作用,有效提升部门竞争力,成为国家大数据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气象业务发展的迫切之举。气象行业累积海量的数据,数据体量已经达到了10PB以上,具有大数据的海量特征(Volume),传统计算方式无法对海量数据进行深入挖掘;气象及气象敏感行业的数据种类繁多,包括各类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具有大数据的多样性(V

3、arity),传统数据库技术难以实现全面管理;气象数据采气象大数据行动计划(2017-2020年)II集过程从逐天逐时甚至逐秒发生,具有大数据的更新的高速性(Velocity),传统数据处理技术无法有效应对数据巨量并发;在气象防灾减灾救灾领域,气象数据价值往往随着预警效用随时间呈断崖式下跌,必须第一时间实现“气象+”影响的价值性(Value)挖掘,需要发展融合应用技术。气象业务要求数据是在线的,是随时能调用和计算的,这是气象大数据区别于传统气象数据存储的最大特征。因此,气象部门发展大数据具有先天优势和迫切需求,应当主动作为,气象大数据应用能够揭示传统技术方式难以展现的关联关系,推动气象数据开放

4、共享与众创。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管理机制,实现基于大数据的科学决策与服务。气象部门编制了气象信息化发展规划(2018-2022年),其中核心问题就是围绕气象大数据汇集、管理、共享和应用开展一系列工程建设、制度建设和政策措施。但工程项目建设不能替代气象大数据可持续发展所必要的全国性业务组织;加快气象大数据建设,深化气象大数据应用,服务政府、服务民生、服务经济也要具体落实到气象部门可控制、可实施的行动。立足气象部门内部,明确气象大数据建设的任务分工,指导各单位、各部门有序推动工作,特制定本行动计划。I目 录前 言 .I一、总体要求 .1(一)指导思想 .1(二)

5、基本原则 .1(三)发展目标 .2二、总体布局 .4三、重点任务 .7(一)加强统筹规划,逐步构建气象大数据标准体系 .71气象大数据技术开放标准体系建设 .72气象大数据技术标准应用实施 .9(二)深化顶层设计,扎实开展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建设 .103气象大数据核心技术系统建设 .114气象大数据智能应用系统建设 .135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基础设施建设 .14(三)加快集约整合,推动气象大数据资源共建共享 .166. 气象大数据资源目录编制 .177. 气象大数据资源汇交共享 .18(四)推动多源应用,助力智能化预报服务生态发展 .208. 推进气象应用融入大数据云平台 .219. 大数据助力智

6、能网格预报业务 .2210. 大数据助力“互联网+”气象服务 .23(五)强化安全运维,全力促进气象大数据有序发展 .2611健全气象大数据运维保障体系 .2612完善气象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 .27四、组织实施 .28五、保障措施 .31气象大数据行动计划(2017-2020年)- 1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贯彻“创新、 协调、绿 色、开放、共享” 五大 发展理念,全面对接“十三五 ”国家信息化 发展规划 和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等规划,围绕全国气象发展“ 十三五” 规划提出的“ 智慧气象” 发展目 标,加强顶层设计 和统筹协调,集合部门内外力量共同推进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建设和气象大数据的

7、众智众创应用。加快推动气象部门数据资源的汇聚互联、共建共享,消除信息孤岛,推进气象数据资源向部门内外有序开放,成为国家大数据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气象大数据应用关键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力度,支撑预测预报智能化发展,提升“气象 +”的数据应用效益,为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生态文明建设、军民融合与国家安全、“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战略提供精准气象保障服务;完善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科学规范利用气象大数据,切实保障数据安全。(二)基本原则气象大数据工作遵循以下原则:1.统筹规划,协同发展。完善业务布局、优化数据流程、科学构建气象大数据标准体系和规范体系,统一设计建设开放互联的气象大数据云平台,汇聚、共享

8、、开放与应用气象数据资源,建成智慧气象生态体系。2.集约共享,共建共赢。加快气象大数据资源的集约共享步伐,推动资源开放互融进程,充分利用社会公共资源,统筹协作,切实提升面向全社会的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气象大数据行动计划(2017-2020年)- 2 -3.资源统管,绿色协调。严格按照标准,适度开展气象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并纳入国家-省两级资源池统一管理。真正体现资源弹性、共建共享、绿色协调的建设理念。4.科技创新,开放普惠。创新发展理念,鼓励业务创新、管理创新和模式创新,同时加强与行业部门、科研院校、社会力量合作,充分调动和借助外部力量,积极应用先进大数据相关技术,深度挖掘应用,逐步形成气象大数

9、据全社会共享,普惠民生,大众创新应用新格局。(三)发展目标大力推动气象大数据资源共建共享,统筹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建设,将其建设成为气象部门最完备、最权威的在线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应用的云计算平台。推进气象数据开放,以及基于气象大数据的精准预警预报、防灾减灾救灾的决策研判,以及跨行业的数据价值挖掘。以高质量、高标准和优质用户体验的数据服务,打造在全球、全国、全社会享有广泛权威性和美誉度的国家气象大数据中心品牌。在我国战略重点区域,具备不依赖国外而提供“历 史-实时-预测” 完整气象数据集的能力。2017年主要目标(重点在国家级): 基于云设施平台,利用分布式存储与计算架构,全新设计并在国家级和试点省

10、建成气象大数据云平台框架系统,在国家级完成主要历史气象资料在新平台的迁移和主要观测资料气象大数据行动计划(2017-2020年)- 3 -的实时接入,显著提升气象数据并发供给效率。 完成全国气象大数据资源普查和资源目录编制,首批实现多部门灾情、农气、信息员和交通行业等各省共有数据汇交并通过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共享。 建立关于气象大数据汇交、共享和资源共建的流程和系列管理办法,为气象信息化工程的气象大数据核心平台建设和数据开放共享提供可持续发展保障。2018年主要目标(重点在国家级和部分省): 国家级完成气象大数据云平台的建设与部署,并在部分省分批实施;完成核心业务系统从现有CIMISS 向气象大数

11、据云平台的平滑对接,在预报和服务领域,形成一批有特色的大数据挖掘示范应用。 国家级实现对卫星数据、服务产品的统管共享,实现气象专有云和公共云的统一部署,分级分权限,对内对外提供标准的统一数据服务。实时气象业务系统的访问效率较现有CIMISS提升50 倍以上。 完成已普查存量数据汇交,建立全国气象大数据的常态化收集和共享流程;开展数据资源整合、监控、评估。 气象大数据行动计划(2017-2020年)- 4 -实现与国家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对接,初步实现部门间数据交换的标准化和平台统一。实现中国气象数据网与国家政府统一数据开放平台对接,并逐步融入该平台运行,成为其特色内容。2019年主要目标(重点

12、在省级): 完成对国家级与首批部署气象大数据云平台省份试运行情况业务评估,制定业务化指标,并组织其余省全面完成建设部署。 国家级和首批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建设省份建成2-3个气象大数据开源项目,形成应用示范,形成应用促平台的良好机制。2020年主要目标(重点全国互联一体): 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全面业务化,成为全国气象部门的核心大数据平台;基于元数据和资源目录,国家-省级气象部门数据充分互联共享;30PB以上量级的实时历史一体化的全球大气海洋资料及气象相关数据95%以上在线服务,为气象部门、全社会组织、个人提供科技和业务创新应用的数据支撑。 基于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建成双向开放社区,面向全社会提供丰富的数据资源和挖掘算法服务,并初步提供人工智能算法引擎,支持预报预警和服务的智能化发展,支持“互联网+”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