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山区美好乡村建设模式及路径研究.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941767 上传时间:2018-11-09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2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皖南山区美好乡村建设模式及路径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皖南山区美好乡村建设模式及路径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皖南山区美好乡村建设模式及路径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皖南山区美好乡村建设模式及路径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皖南山区美好乡村建设模式及路径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皖南山区美好乡村建设的模式与路径研究美好乡村建设是省委、省政府把握时代脉搏和自身发展实际与需要,加快美好安徽和小康社会建设的战略部署;是统筹城乡发展,创造性落实美丽中国建设,走不以牺牲粮食、农业及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创新型“三化 ”同步发展道路;对于打造“ 三个 强省” ,实现 美好安徽建设具有全局性的 战略意义,是造福安徽农民的最大民生工程。在推进美好乡村建设进程中,皖南山区作为皖、浙、苏交汇的重要生态功能区,有着生态宜居的自然美和古风徽韵的乡风美,特殊的自然地理和生态环境,决定了皖南山区美好乡村建设既不同于粮食主产区的发展特征,也难以依托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发展。如何立足山区特有的旅游、文化、生

2、态等资源优势和潜力,走出一条符合山区特色的美好乡村建设之路,是推动山区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的有益探索。本文结合黄山市美好乡村建设为例,就皖南山区美好乡村建设的模式和路径作些粗浅的分析。一、我国乡村发展的历史脉络探究历史脚步,寻觅中国乡村经济社会发展脉络,不难发现,以“ 生态宜居村庄美、 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 为 目标 的美好乡 村建设是对中国乡 村建设历史的继承发展,是人类乡村文明进步的必然选择。1.原始社会乡村聚落的初步形成。原始人类按照氏族血缘关系,以狩猎和采集经济为主,以氏族部落形成不同的“聚落” ,是中国古代乡 村的最原始形态。这 种聚落没有固定的地2点,随着食物采

3、集不断发生变化。可见采集经济是氏族聚落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原始人正是出于生存的需要,聚在一起,共同生活。氏族成员之间是和谐平等的关系,大家共同狩猎、采集,平均分配食物。2.农业社会乡村村落的逐步成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尤其青铜、铁器的出现,以原始聚落的乡村形态逐步被以农耕而居的乡村村落所取代。以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基础,以家庭生产为单位的自足自给的小农经济是农业社会乡村经济的基本生产方式,宗族血缘关系是其社会关系的主要纽带。以徽州古村落为例,其村落有定居型和移民型两种。定居型村落主要是以先秦时期定居于此的山越人为主,移民型村落主要以于唐、宋时期大量南迁的中原人为主。中原大族南迁不但带来了先进的农业生

4、产技术,促进了徽州乡村经济发展;同时也带来中原儒家文化和强烈的宗法观念,强化了乡村村落的宗族管理。徽州古宗祠一般都布局在村落的中心或村口等核心位置,村中街巷、房屋格局都受到宗族礼仪的约束。徽州古村落多依山傍水,流水环绕;村落布局讲究水路相生,水口和园林是村落布局中最显著特征,整体看上去,是一幅幅“ 画里 乡 村” 。古徽州地区的村落与自然和谐分布,实现了“人 村落 自然” 之 间有机统一。3.近代社会乡村村庄的复兴探索。中国近代乡村建设与中国近代国情息息相关,其基本主题是解放农民思想,探索农村革命,实现乡村经济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中典型代表有:一是孙中山的乡村建设思想。孙中山思想认为:以自

5、3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宗法社会,是导致中国传统农村落后的根源。主张通过“耕者有其田” 作为推动农村生产发展的前提,同时推动农业与工商业的协调发展来实现农民富裕和国家富强。二是 20 世纪的中国乡村建设运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以梁漱溟、晏阳初等有识之士掀起了拯救破败农村的“乡村建设运动” 。如梁漱溟在山东探索实验的“邹平模式” ,晏阳初在定 县、衡山实验的“定县 模式” 。他 们主张通过和平方法, 兴办教育、改良农业、建立地方自治及农村卫生保障制度,复兴农村经济。三是中国共产党的乡村革命。中国共产党的农村革命在中国近代乡村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的划时代意义。在农村建

6、立农民武装和农民协会,实施土地改革,组织农民互助生产,发展农村经济。4.当代社会乡村村镇的改革发展。当代的乡村建设基本围绕乡村经济的改革创新来开展的。一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改革。30 年前,安徽小岗村的“破冰”之举,拉开中国农村改革的帷幕。家庭承包经营,农民获得土地自主经营权,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连年丰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带动了乡镇工业和村镇经济的发展。二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5 年,中央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核心是农村建设要坚持以农村生产发展和农村经济建设为核心,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推

7、动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三是“ 美丽乡村”行动。面临4工业文明带来的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中央提出以生态文明为发展理念的美丽中国建设,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农民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乡村美丽则中国美丽。由此,各地陆续开展了乡村建设的积极探索。如:重庆的“ 美 丽乡 村” 工程,河南的 “新型农村社区”工程,安徽结合自身实际,实施“美好 乡村” 建设工程。回顾我国乡村发展历史脉络,不难发现:一是生产发展是我国乡村进步的动力源泉。从原始社会的采集经济,到农业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再到近现代的工业经济以及当前的信息经济,这种经济的创新发展是推动乡村从聚落,到村落,再到村

8、庄及村镇发展的根本动力。二是大同和谐是我国乡村发展的理想追求。从原始社会的平均主义,到儒家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的思想,再到社会主 义新农村小康生活的建设,都以实现人的发展为根本,使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力促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美好乡村。三是与自然协调统一是我国乡村建设的基本法则。从我国乡村发展历程看,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基本主张“天人合一” ,村落建设力求与自然和谐一致。 中庸云:中也者,天地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其强调天、地、人和谐发展。从原始社会的敬畏天神,到农耕文明的风水村庄,再到生态宜居的美好乡村建设,都希望实现乡村与自然生态

9、相容相生。因此,以产业发展推动乡村兴业富民,以乡风文明创造和谐乡村,以生态宜居实现乡村与自然有机统一的美好乡村5建设是对原始社会部落文明“敬畏自然”、农业社会农耕文明“依靠自然”、近现代社会工业文明“征服自然”的批判式继承;是以自然、社会协调发展为基准的生态文明的具体实践,是对自然生态的“理性回归”。二、皖南山区美好乡村建设的优势与不足系统地分析黄山市美好乡村建设面临优势和机遇、问题与风险,充分发挥其优势资源,努力克服自身的不足,有利于积极有效地推进美好乡村建设。(一)皖南山区及代表城市概况。皖南山区指安徽南部长江沿江平原以南的山地丘陵地带,主要包括黄山市全部、池州和宣城市部分地区,人口约39

10、0万人,区域内有九华山、黄山和皖浙边界的天目山三大山系。皖南山区山清水秀、生态绝佳、人文荟萃,但山多地少、人口偏少、经济总量不大,多为旅游带动型经济,其中黄山市是最具代表的城市之一。作为安徽的南大门,黄山市是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处的省际中心城市,是一个“七山半水半分田,两分道路和庄园”的山区旅游城市。黄山市共有101个乡镇(乡48个),734个行政村,农业人口110.8万,占户籍人口的75.2%;农村人口75.2万,占全市常住人口的55.6%;面积9807平方公里(折合98.1万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70.4万公顷,占71.8%,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地市。农村经济是全市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11、,农业兴、则经济兴,农民富、则全市富。(二)黄山市美好乡村建设的优势所在1.乡村生态环境优越。黄山市境内山水相间,林木茂密,6气候宜人,到处是清荣峻茂,溪流清澈,宛如一幅幅优美的山水画卷。乡村村落一般较好地利用山水条件,形成依山傍水之势;农村房屋多以粉墙黛瓦的徽州建筑风格,散落在山林之间,一派和谐美好的田园景象。如宏村、呈坎、唐模、雄村这样的“画里乡村 ”比比皆是。2.乡村文化底蕴深厚。黄山市有1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10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101个古村落,13438幢古民居;还有古牌楼、古宗祠这些徽州古建筑大多散落在乡村,目连戏、傩戏、跳钟馗、叠罗汉这样优秀的徽州民俗文化主要生存在农

12、村。3.乡村旅游快速发展。一是形成一批著名的乡村旅游景区。古村落景区有西递、宏村、呈坎、唐模等;古建筑景区有棠越牌坊群、徽州古城等;生态体验景区有翡翠谷、石潭等。二是农家乐蓬勃发展。以黄山区为例,2012年黄山区已有省星级农家乐示范户共56户,其中省五星级农家乐示范户4家,省四星级农家乐示范户7家。三是乡村旅游呈量式增长。目前全市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已经超过10万人,有188个行政村从事乡村旅游接待。2012年全市接待乡村旅游游客2392.6万人次,同比增长22.31%,乡村旅游总收入136.8亿元,同比增长23.78%。4.乡村发展的基础条件厚实。自2005年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黄山市累计投入新

13、农村建设资金120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4015公里,建设新村147个。前期的新农村建设和黄山市围绕国际旅游城市建设,实施的“四大整治” 、百村千幢古民7居保护和百佳摄影点等,大幅改善了农村的环境面貌和基础设施条件,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稳步提高。2012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9161元,比2005年增长1.9倍,7年来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5.省委、省政府对黄山美好乡村建设目标定位高,政策支持力度大。省委书记张宝顺讲:“黄山是安徽最亮丽的名片,要把黄山市美好乡村建成美丽中国的先行区的核心区。 ”省委、省政府把黄山市美好乡村建设放在了安徽美好乡村建设的全局和战略角度,立意高,支持大。经省国资委牵

14、线,32家省属大型企业与黄山市签订共建美好乡村协议,按照“企业自愿、村企共建、市场运作、合作共赢”的原 则,对黄山市32个中心村开展美好乡村“ 一对一” 帮扶共建。6.黄山市“四大战略平台”为美好乡村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政策机遇。黄山市是全省唯一的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的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和以黄山为中心的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这“ 四大战 略平台” 给黄山市乡 村旅游、乡村文化的发展和乡村经济的活跃,带来了许多项目、资金、技术等支持。(三)黄山市美好乡村建设的不足之处1.村庄布局分散,规划建设难度大。黄山市乡村多分布于山地,村落整体布局分散,交

15、通条件相对较差,前期的村庄规划、基础建设、改徽建徽和后期的产业提升等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据对106个中心村开展的问卷调查显示,74.6%8受访群众担心的问题是“资金投入不足” 。经初步估算,每个中心村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至少需要1000万元,而目前省、市两级安排的财政资金不足300万,美好乡村规划建设资金缺口较大。2.山区农业基础条件差,产业化水平低。黄山市农业土地资源主要以山林地为主,耕地多分布在山间河谷和小盆地。受山区地理特性影响,农林业发展所需的交通和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大型农机设备难以运用,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黄山市不少乡村主要以传统农林种养为主,茶叶、果林、饲养等粗放经营,

16、基地化规模发展难度大,农产品运销市场建设缓慢,农业协会和农村合作社发展不快,龙头企业少、品牌建设不足,造成农林业产业化水平低,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产业联动不强。3.自身工业短腿,对农业“反哺”力量不足。总体来看,黄山市经济以旅游为主的服务业一枝独秀,作为经济基础产业的工业发展不足。工业经济发展欠缺,是造成黄山市财力不雄厚,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的关键。更为重要的是,工业自身成长不足,无从“ 反哺” 农业发展。黄山市工 业体系不完备,实力不强,不能把工业资本、技术、人才有力地输送到美好乡村建设中去,来大幅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更无法带动农产品深层次加工,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反推农产品基地化和品牌化建设。4

17、.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导致美好乡村建设缺失中坚力量。美好乡村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青壮年劳动力;要发展9产业来兴业富民,需要有知识、懂技术的新型建设者。而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到沿海等发达城市打工,美好乡村建设的中坚力量缺失。据黄山市农民工监测调查,2013年三季度,全市外出农民工31.3万人,占2012年末全市农村劳动力的37.8%,其中,20-40岁的农民工占67.8%,50岁以上的农民工占8.8%,20岁以下的农民工占3.9%。留在农村的主要是20岁以下的小孩、学生,50岁以上的老人,部分中年妇女。表 1 黄山市 2013 年三季度外出农民工年龄结构表 单位:万

18、人 %年龄段 20 岁以下 20-29 30-40 41-50 50 岁以上人数 1.22 11.77 9.45 5.95 2.75所占比重 3.89 37.60 30.19 19.01 8.785.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将会导致农村逐步萎缩。随着我国城镇化脚步加快,农村人口将分化转移,大量劳动力进入城市就业, “空心村”将会增多。据测算,到 2020年,安徽城镇化率达到65% ,约有3000万人留在农村;当安徽城镇化率达到70%,约 有2000万人留在农村。这将给美好乡村建设形成人口总量和建设规模的制约,影响美好乡村建设的人才、资金的投入。6.经济战略规划相对单一,不利于黄山城市及乡村经济快速发

19、展。一是被排除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之外。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合作、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平台,包含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池州、宣城和滁州等地市,皖南只10有一个黄山不在示范区之列。二是安徽区域“十二五” 发展规划,大力推进皖江城市带和合肥经济圈的率先崛起,振兴皖北经济区(更为重要的是皖北也被纳入到了国家级的“中原经济区”),黄山市 则被 规划定位于皖南旅游文化示范区。单一性的发展规划,不利于黄山市经济的快速腾飞,美好乡村建设缺乏基本经济面的带动。三、皖南山区要素禀赋及产业结构分析(一)皖南山区要素禀赋分析。生产要素是经济发展的基本支撑。纵观

20、世界经济发达或活跃的地方,都是土地、资金、劳动力三大生产要素的“流入” 区。受城 乡二元经济结构和传统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我国农村地区的优质劳动力、土地价值、发展资金等生产要素长期处于“净流出” 状态。皖南山区美好乡村建设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版,必须紧紧抓牢三大生产要素,充分利用政策发展机遇,加速乡村土地、资金、劳动力要素的深度改革,培育和完善农村要素市场,引导要素积极向农村“回流 ”。1.土地适度规模流转是山区现代农林业发展的基本前提。土地是农村生产和发展重要的基础资源。受我国基本土地制度的制约,生产规模小、科技投入低的单一农户经营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农业及农产品市场化的需要。加之城市经济发展和其他建设占用农业用地,土地资源本身欠缺的皖南山区耕种地面积逐年减少。因此,在保障基本农田和茶园的前提下,探索推进土地流转,走适度规模化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对皖南山区尤为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