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染性疾病相关个体化医学分子检测技术指南1前言感染性疾病是当今世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快速、准确的诊断是有效治疗、病情监测和控制疾病蔓延的重要前提。随着分子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分子检测在病原微生物感染诊断及治疗监测上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已成为一些重要的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评价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为使我国的感染性疾病分子检测临床应用健康有序发展,更好的为医患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有必要制订感染性疾病相关的分子检测技术指南,规范临床实验室相关分子检测操作程序,指导从事感染性疾病分子诊断的医务人员正确开展工作。本指南以大量、丰富的临床实践为基础,同时消化吸取了大量国内外文献的精华,广泛
2、征求相关学科专家的意见,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可行性的原则,反复修改而成。我们衷心希望感染性疾病相关个体化医学分子检测技术指南能够对广大检验人员起到很好的帮助和指导作用,从而为提高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治水平发挥积极的作用本指南起草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检验中心本指南起草人:尚红、李金明、郭晓临、代娣、程仕彤2目录1. 本指南适用范围 .32. 标准术语 .33. 感染性疾病相关的个体化医学分子检测概述 .94. 感染性疾病相关的个体化医学分子检测分析前质量控制 .124.1 标本采集 .134.2 标本的转运 .164.3 标本的接收 .174.4 标本的保存 .184.
3、5 检验项目的选择 .195. 感染性疾病相关的个体化医学分子检测分析中质量控制 .205.1 实验室的设计要求 .205.2 常用的分子检测方法 .215.3 试剂和方法的选择 .295.4 设备维护和校准 .365.5 人员培训 .365.6 试剂性能验证 .376. 感染性疾病相关的个体化医学分子检测分析后质量控制 .406.1 结果报告 .406.2 结果的解释及医患的沟通 .416.3 检测后标本的保存及处理 .4237. 质量保证 .427.1 标准操作程序 .427.2 质控品 .427.3 室内质量控制 .437.4 室间质量评价 .478. 感染性疾病相关 的个体化医学分子检
4、测应用 .488.1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诊疗的个体化分子检测 .488.2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诊疗的个体化分子检测 .528.3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诊疗的个体化分子检测 .568.4 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诊疗的个体化分子检测 .57附录 .65参考文献 .6641. 本指南适用范围本指南由国家卫生计生委个体化医学检测技术专家委员会编订,是国家卫生计生委个体化医学检测技术系列指南之一,旨为临床实验室进行感染性疾病相关的个体化医学分子检测提供参考和指导。本指南介绍了感染性疾病相关的个体化医学分子检测应注意的相关问题、技术方法、结果报告与解释、质量保证及临床应用等内容。本指南主要适用于开展个体化医学分
5、子检测的医疗机构临床检验实验室,同时供从事感染性疾病诊治的临床医师参考。2. 标准术语2.1 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即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的统称。2.2 病原微生物(pathogen)指侵犯人体,引起感染的微生物,或称病原体。病原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寄生虫和朊毒体。2.3 宿主(host)为病原体提供生存环境的生物,本指南中的“宿主” 仅指人体。2.4 窗口期(window period )宿主感染病原体,需要一段时间之后才能产生抗体。从感染病原体到能检测到抗体的时间就叫做窗口期。2.5 扩增子扩增产物(amplicon/
6、amplification product)由目标扩增反应产生的相对低分子量的产物。2.6 质控品(control)5为质量控制目的而制备的标本称为质控品。质控品不能用于校准。质控品的性能指标有:稳定性、瓶间差、定值和非定值、分析物水平、预处理的要求等。2.7 标准品(standard)用于定标,即标准曲线的绘制。2.8 校准品(calibrator)指定用来校准某检测系统(仪器+试剂+ 方法程序)的,是在考虑到基质效应的情况下,人为赋予校准品的校准值。因此,校准品必须专用于某一检测系统。2.9 抑制作用(inhibition )临床标本中的某些成分或者标本采集和处理过程中引入的某些外源性物质
7、可能对扩增反应或者识别过程产生的削弱作用。2.10 内部质控(internal control)在同一个反应管中存在的一段非目标序列,将与目标序列一同被扩增,用于识别由温控故障、不合格的试剂或聚合酶活性等造成的抑制作用,以及识别相同的基质内是否存在抑制性物质。2.11 核酸酶(nuclease)能够水解核酸的多种酶中的任何一种,比如内切酶和外切酶。2.12 核酸提取(nucleic acid extraction)将核酸(RNA,DNA)从生物物质中分离出来的过程,以备进行核酸的扩增和分析。2.13 检验(examination)6以确定一个特性的值或特征为目的的一组操作。实验室检验也常称为检
8、测或试验。确定一个特性的值的实验室检验称为定量检验,确定一个特性的特征的实验室检验称定性检验。2.14 原始样品(primary sample)标本(specimen)为检验、研究或分析一种或多种量或特性而取出的认为可代表整体的一独立部分的体液、呼出气、毛发或组织等。2.15 样品(sample)取自原始样品的一部分或多部分。2.16 寡核苷酸(Oligonucleotide)一种短分子单链 DNA,通常为 6-100 个核苷酸,由化学方式合成。2.17 引物(Primer)一个寡核苷酸,可以与目标 DNA 的互补链杂交。在 DNA 聚合酶和核苷酸的参与下,启动 DNA 的合成过程(从 3-O
9、H 端开始)。2.18 探针(Probe)已定义的单链核酸片段,用于识别特定的包含其互补序列的 DNA 或者RNA 分子。探针通常都附带一个标记(放射性标记或者化学性标记),使探针在杂交后能被检测到。2.19 淬灭剂(Quencher)能够从荧光基团接收能量并且通过近端淬灭或者 FRET 淬灭来消耗该能量的分子。2.20 野生型(wild type)基因或生物体在自然界中常见的或非突变型的形式。72.21 突变(mutation)基因的结构发生改变而导致细胞、病毒或微生物的基因型发生稳定的、可遗传的变化过程。2.22 点突变(point mutation )基因内单个核苷酸置换所造成的结构改变
10、。2.23 缺失突变(deletion mutation)由于相邻的多个核苷酸或片段丢失所造成的突变。2.24 杂合子(heterozygote)又称“杂合体 ”。在二倍体生物中,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特定的基因座上有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的个体或细胞。2.25 纯合子(homozygote)又称“纯合体 ”。在二倍体生物中,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特定的基因座上有两个相同的等位基因的个体或细胞。2.26 表型(phenotype)一个生物体(或细胞)可以观察到的性状或特征,是特定的基因型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2.27 基因型(genetype)一个生物体或细胞的特定基因组成。2.28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
11、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是指由单个核苷酸A、T、C 或 G 的改变而引起的 DNA 序列的改变,造成包括人类在内的物种之间染色体基因组的多样性。2.29 随机误差(random error)8在重复测量中按不可预见方式变化的测量误差的分量。通常随机误差的参考量值是对同一被测量多次重复测量得到的均值。2.30 系统误差(systematic error )在重复测量中保持不变或按可预见方式变化的测量误差的分量。系统误差的参考量值是真值,或者是测量不确定度可忽略不计的测量标准测得的值,还可以约定量值。2.31 验证(verification )通过提供客
12、观证据证实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验证过程证实的检验程序的性能指标,应与检验结果的预期用途相关。2.32 确认(validation)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特定的预期用途或应用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性能确认应尽可能全面,并通过客观的证据(以性能特征形式) 证实满足检验预期用途的特定要求。2.33 精密度(precision)在规定条件下,对同一或类似被测对象重复测量所得示值或测得值间的一致程度。规定条件可以是重复性测量条件、期间精密度测量条件或复现性测量条件。精密度通常无法衡量,而以不精密度表达,常用标准差、方差或变异系数表示,是对随机误差的衡量。2.34 正确度(trueness)多次重复检
13、测所得量值的平均值与一个参考量值间的一致程度。通常用“偏倚”表达,是对系统误差的衡量。选择一个合适的参考对正确度评价很重要,最好采用参考方法。92.35 可报告范围(reportable range)指测量仪器的误差在预期规定范围内的被测量值的集合。2.36 测量范围(measurement range )检测方法可直接对未经稀释、浓缩或其他非常规检测流程预处理的标本进行检测,得到的分析物浓度范围。2.37 临床可报告范围(clinically reportable range)通过采用标本的稀释、浓缩或其他预期处理,用于延长直接的分析测量范围下的分析物值的范围,其范围一般较测量范围宽,是考虑
14、方法检测限和预处理流程后的测量范围的延伸。2.38 参考区间(reference interval )又称为参考范围、正常范围等,通常采用参考值分布的中间 95%区间。2.39 检测限(limit of detection, LoD)指某一分析方法在给定的可靠程度内可以从样品中检测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2.40 干扰(interference)指被测物质浓度因样品特性或其他成分的影响而出现的临床显著性偏差,评价的是由样品引起的特异性偏差。2.41 敏感性(sensitivity)指金标准诊断有病的全部病例中,被评价方法结果为阳性的病例占全部有病病例的比例,即敏感性= 真阳性/( 真阳性+假阴性) 100%。2.42 特异性(specificity)指金标准诊断全部无病病例中,被评价检验方法结果为阴性的病例所占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