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影响浙江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文化因素分析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一、选题的背景、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浙江民营企业逐步成为浙江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生力军,而中外文化差异又使其不断遭遇国际贸易摩擦。浙江民营企业要在跨文化国际贸易中占据有利地位,不仅需要识别多元文化差异,更需要发掘和利用浙江本土优秀文化,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在理论界,国内外学者对于文化差异及其对策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在这些研究中,绝大多数学者围绕发达国家之间,这就与浙江民营企业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活动日益频繁却又遭遇因文化差异引发的一系列贸易同题、急需相关理论指导的现状不相符。基于上述原因,进行有
2、关浙江民营企业国际贸易文化差异及其对策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进一步完善民营企业国际贸易理论,有利于浙江民营企业用比较和发展的观点来探讨企业国际贸易的战略制定、组织决策设计、国际目标市场选择、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国际营销战略制定以及构建企业文化等问题,也为探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提供了新的思路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一)国外学者关于文化差异的研究概况国外一些跨国公司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发现,将其本土管理理论与方法照抄照搬到其他国家很难取得成功许多案例也证明,缺乏文化背景知识以及对异国文化差异的迟钝是导致这些跨国公司在新文化环境中失败的主要原因。于是,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学者们开始
3、探讨企业跨国经营失败的原因,对于文化、文化差异的研究逐渐兴起并迅速发展。主要的研究成果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类1利用实证研究法,进行文化分维度分析。例如,荷兰文化学专家格尔特霍夫斯泰德教授HOFESTEDE,1980,1991印提出的文化五维度理论权力距离、不确定性回避、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男性化与女性化、长期时间透视法在文化差异的相关研究中,影响最为深刻。70年代初,霍夫斯泰德根据对150个国家的IBM经理们工作价值观的测试提出了文化差别四维度理论。他认为可以从权力距离、不确定性回避、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以及男性化与女性化四个维度来划分不同国家间的文化差异。当然,也有学者认为该模型存在局限性一是研究
4、样本全部来自同一家跨国公司;二是研究对象没有包括一般雇员三是研究方法没有涉及对文化演变及影响文化价值观变化因素的动态分析。1988年,霍夫斯泰德与香港中文大学教授迈克尔邦德MICHAELBOND合作,以儒家文化价值观为基础,对东南亚22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了“儒家动力论”,也称为“长期取向”LONGTERMORIENTATION的价值观,作为霍氏文化价值观的第五个方面,使其文化分析架构更为完整、系统。霍夫斯泰德的研究,把文化分解成易于辨识的要素特质,为人们提供了观察不同的文化差异性的“坐标系”使人们按照不同的文化维度来识别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处理文化冲突。但这种研究停留在较抽象的意义
5、上,未给人们提供一个具体的比较模式。2研究文化差异对国际贸易的贡献和重要作用。例如,马斯洛1970提出了关于人类动机的需求层次理论。他假设人们的欲望可以归入一种相关能力需求的层次结构中,较低层次的需求一旦满足,其它的更高层次的需求就马上会浮现并占据这个人的脑子。需求层次假设对跨文化国际贸易者的用处在于其普遍的适用性。在经济不够发达的国家中,人们的需求还主要集中在对生理饥饿、口渴或安全安全、保护的需求上,而越是发达的国家,符合社会和尊重需求的商品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各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自我实现需求也开始逐渐影响消费者行为。在国家沿着经济发展阶段不断前进的情况下,更多的社会成员在满足了生理、安全
6、和社会需求之后,开始在尊重需求或更高的层次上奋斗。邓宁在198L提出了被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称为“被人们广泛接受的一个国际生产模式”的折衷理论。邓宁认为,企业只有同时具各所有权、内部化、区位的特定优势,才能从事对外直接投资。他的跨国经营三优势动因理论可归纳为三点为什么出去投资企业拥有特殊优势,包括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技能和产品特性、商标牌号等怎样进行投资内部化优势,企业通过内部化转让到国外子公司,可比通过市场转让给局外人得到更多的利益;到哪里去投资区位优势,企业满足了前两点要求在利用上述优势时,至少要同当地某些生产要素投入相结合。这就是企业在跨国经营中为什么选择一些国家而不选择其他国家的解释原因
7、。邓宁的理论道出了在企业跨国经营中存在一种潜在的优势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不同的社会文化习俗、信仰传统、市场状况、技术水平、自然资源的条件。能给国际企业创造丰富的市场机会和丰厚的利润回报,使企业获得跨国经营中的“跨文化优势”。GUISOETEL2003以信任作为变量,实证检验了文化偏见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发现市民较低的信任水平将导致较少的贸易往来。这些研究正面指向是,文化因素确实在制造贸易效应的差异,国家应该采取贸易保护政策,也从反面说明贸易中的文化冲突不可避免。SURANOVIC,WINTHROP2005采用不同方式将文化融入到HO贸易模型中,对比考察了“文化类同性”CULTURMAFFINIT
8、Y与“文化外部性”(CULTURMEXTERALITY对自由贸易的影响O。在研究中,他们发现,文化类同使个人消费者不能影响市场价格,自由贸易能够带来国民福利的增加。而文化外部性却能够使社会消费某一国内生产的进口竞争商品时,给个人效用带来外部收益,从而会导致进口产业下降,降低了自由贸易的社会福利。3研究文化差异对企业跨文化国际营销的影响与对策。主要的理论成果有美国保罗赫比格在著作跨文化市场营销中,通过500个详细生动的实例,着重论述了跨文化营销的具体方法在营销前部分着重阐述了文化对营销的影响、对标准化与适应性跨文化对策的分析以及跨文化谈判和跨文化调研等内容在营销中部分论述了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
9、等跨文化对策;在营销后部分强调了服务的重要性和营销文化的发展趋势一绿色营销与生态销。美国威思托普斯查教授和肯尼斯戴卫助教在他们合著的国际商务文化环境一书中,从文化、语言、教育、宗教、价值观、技术、社会组织和政治环境等方面对跨文化国际贸易作了详尽的分析回。圣斯哥芭芭拉缪勒教授在其所著的跨文化沟通一书中,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与国际广告有关的跨文化问题,包括国际广告环境、广告协调与控制、国际广告媒体、广告创意与战略等,并特别研究了欧盟、独联体、中国、环太平洋地区和拉丁美洲的广告跨文化问题,将其列为世界新兴市场和广告发展的新领趋炉。4研究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的处理方法。例如,瑞士管理学者苏珊C施奈德和法国学
10、者简路易斯巴尔索克斯提出了对待和处理文化差异的战略方法;即忽略文化差异的方法、最小化文化差异方法和利用文化差异的方法。美国学者托马斯将布莱克和穆顿的管理方格理论应用于分析和处理人际之间的冲突,将管理方格的两个坐标重新定义为“对自己的考虑”和“对他人的考虑”,从而得到处理冲突的五种典型对策田,即竞争型对策、回避型对策、妥协型对策、体谅型对策和合作型对策。加拿大跨文化组织管理学家南希爱德勒提出了解决跨文化冲突的三个方案凌越DOMINANCE、妥协COMPROMISE和融合SYNERGY。二国内学者关于文化差异的研究概况国内学者借鉴国外相关理论成果和分析框架,结含中国实际,对文化差异相关领域的诸多课
11、题也进行了广泛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研究文化差异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与对策。主要成果有何伟俊在研究跨文化理论研究体系的构建时指出,跨文化营销中的主要文化要素包括价值观、行为、语言、物态形式,跨文化营销理论体系的构建涉及三个方面,即文化环境理论、文化管理理论和营销组合要素的文化理论。在第三个方面,他认为产晶、广告、价格和渠道中,均含有文化要素。郑秉秀认为文化差异造成国际消费者在语言文字、审美情趣、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国民习惯等方面的不同特点。总之,就跨文化营销而言,国内学者形成的共识是能否掌握各国文化背景的差异,并采取适宜的营销对策,往往是跨文化营销成败的关键。各国文化背景的差异
12、是多视角的,包括语言文字、审美观念、价值观念、宗教、风俗习惯等等,这种差异对跨文化营销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企业只有正确应用跨文化营销对策的战略组合,才能成功地拓展国际市场。2研究企业如何在国际商务谈判、项目合作与交流中实现跨文化有效沟通。例如,周娟美学者认为,文化限定了企业国际商务谈判者的行为、举止和掌控谈判进程的方法;文化闻的碰撞,增大了国际商务谈判的不确定性和达成协议的难度,了解文化差异,成为提升国际商务谈判效力的核心环节。陈剑平学者指出,跨文化沟通有四种可能结果,即文化融合、文化同化、文化分隔和文化边缘化。3基于商品的文化价值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地位而提出。“文化互孙理论”,主要的学术成果
13、有刘锐固从文化边界即当一种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差异的总和和文化互补两个方面,对国际贸易进行分析。他认为,国际贸易既是国际之间商品和服务的竞争,又是文化的较量;一国对于凝结了该国文化特点的商品的出口。付出了文化优势,但又得到了即将形成的同化文化中的主导地位;民族文化应该成为丰富和发展国际贸易服务,而不应该成为障碍,更不应被利用来作为推行和实现世界霸权的工具。4研究企业跨文化风险管理问题。彭迪云等学者认为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将面临六种文化风险,即种族优越风险、管理风险、沟通风险、商务惯例风险、禁忌风险和组织风险。陈海花认为,文化风险在跨国营销活动中主要有四种表现形式,即区域文化风险、审美风险、种
14、族优越风险和宗教信仰风险并提出解决文化风险的两种战略模式文化注入式与文化融合创新式国。5研究文化差异的处理方法。例如,中国历来强调和谐思想。儒家思想强调个群关系、人我关系,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道家思想强调主客关系、物我关系,非常重视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宋明理学则以物我和谐为目标,以入我和谐为手段,以自我和谐为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为跨文化国际贸易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思路,这就是指企业在对待各国文化的差异问题时,不是着力去消除文化差异或回避文化差异,而是要正视文化差异,允许双方不同文化之间的适度差异,做到“和而不同”。我国著名管理学家席酉民和尚玉钒于2002年提出了和谐管
15、理理论。该理论认为,现实生活中,不和谐状态是绝对的,和谐状态是相对的,和谐管理的目的是使系统由不和谐逐步趋向和谐的状态。和谐管理理论对于企业跨文化国际贸易的启示是整合高层团队,使领导层“内和外争”I管理者与普通员工“和谐共处”;加强与政府、中介组织的联系沟通;树立与顾客“双赢”理念;树立“和谐人才观”,从根本上激励外来员工,使人尽其才,全面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三、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难点,预期达到的目标一研究内容1引言2浙江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3浙江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1)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一般问题(2)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有关文化差异问题4文化对浙江民
16、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1)价值观与态度(2)准则与行为方式(3)语言(4)宗教(5)教育5解决该问题的对策6总结二研究方法1多学科理论融合分析本论文综合运用跨文化管理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文化差异和冲突处理理论等,以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为基础,对浙江民营企业国际贸易文化差异及其对策问题进行综合研究,使本论文的理论研究有章可循。2规范分析运用了大量的国内外学者有关文化差异的理论成果进行分析,从企业、行业和政府层面得出了浙江民营企业国际贸易文化差异的对策,对企业顺利开展跨文化国际贸易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三研究难点本文的研究难点在于相关数据的搜集和整理。经济应用研究不但要有理论分析更要有相关数据
17、的分析。由于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统计数据保存的不规范,导致了其数据的不完整。此外,对于采用何种分析方法也是本文章的一大难点。四预期达到的目标本论文旨在对浙江民营企业国际贸易文化差异进行较为全面的识别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提出较为系统的国际贸易文化差异的处理对策,从而为浙江民营企业乃至我国其他地区的民营企业的跨文化国际贸易活动提供理论指导。四、论文详细工作进度和安排2010年10月确定选题,检索文献;2010年11月下达任务书;2010年12月完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和外文翻译等;2011年3月上交论文初稿;2011年4月论文修改和完善;2011年5月上、中旬论文定稿、评审;20
18、11年5月下旬论文答辩。五、主要参考文献1罗能生洪联英国际贸易的文化解读J,求是学刊200611P702张锐,张丞与东盟企业合作中的文化冲突与对策J,中小企业科技,20071P373刘晶晶,邢宝君合资企业中文化冲突的双重影响J,华东经济理20071P724郭界秀比较优势理论研究综述J,社科纵横,20071P64655韩国华,武树东,文化与国际贸易的关系J,商场现代化,200713,I96吴剑平张德试论文化管理的两个理论假说J中国软科学200210P1061107杨泉跨国企业的跨文化管理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23P22248赵银德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行为的影响J对外经贸实务200210P2
19、4269俞文钊,整合同化理论与跨国公司的跨文化管理J人类工效学200012P182310彭迪云,甘筱青彭晨现代跨国公司成长的文化因素与跨文化管理J南昌大学学报。20004P5763。11何曼青文化真的很重要一跨国公司如何规避跨文化经营风险J国际商务,20016P6812吴显英,姜炳霹企业的文化风险及战略研究J商业研究,20032P17618013吴显英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文化风险识别J经济管理,20031P192214姜岩,杨萌论跨国经营中的跨文化管理及其强化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36P48。15周国红,陆立军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2P32351
20、6赵晋平。国际企业的跨文化冲突与管理印对外经贸实务20028P313417黄伟文中国企业跨文化经营的文化准备U决策借鉴20016P2518李永刚传统民问文化理性与浙江民营经济发展基于非正规制度理论的一种新解释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21P9219胡春艳跨文化企业的文化冲突与融合D,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版P303120陆玮大亚湾核电跨文化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4PI21GHOFSTEDEANDMICHAELHBOND,THECONFUCIUSCONNECTIONFROMCULTURALROOTSTOECONOMICGROWTHJ,ORGANIZATIO
21、NALDYNAMICS,16,NO4,1988,421P22BERRELLTHEINFLUENCEOFCULTUREONMANAGERIALBEHAVIOURJJOURNALOFMANAGEMENTDEVELOPMENT2001187578589P23ANUSOMSINGLLAPAKDI,ACROSSCULTURALSTUDYOFCONSUMERPERCEPTIONSABOUTMARDKETINGETHICSJ,JOURNALOFCOUSUMERMARKETING,1999163,257272P24LARRYMALLAKUNDERSTANDINGANDCHANGINGYOURORGANIZATIONSCULTUREINDUSTRIALMANAGEMENT,20012182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