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造血系统疾病症状学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李晓东贫 血 anemia概 念指单位体积外周血中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浓度和 或血细胞比容低于同龄正常最低值,从而使组织供氧不足及缺氧所致的代偿作用而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一)发生机制红细胞寿命 120天 , 其产生与破坏保持动态平衡。1 红细胞生成减
造血系统疾病iTag内容描述:
1、 血液造血系统疾病症状学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李晓东贫 血 anemia概 念指单位体积外周血中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浓度和 /或血细胞比容低于同龄正常最低值,从而使组织供氧不足及缺氧所致的代偿作用而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一)发生机制红细胞寿命 120天 , 其产生与破坏保持动态平衡。1 红细胞生成减少2 红细胞破坏增加(溶血)3 红细胞丢失过多(失血) (二)问诊要点1、共同表现 :贫血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贫 血 的 共 同 表 现系 统 临床表现全身症状 微热皮肤粘膜 苍白呼吸、循环系统 心悸、气短、心动过速、颈静脉陀螺音心脏 SM,。
2、淋巴造血系统疾病,淋巴造血系统,髓样组织 骨髓及其各种造血细胞 淋巴样组织 淋巴器官: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 淋巴小结:肠粘膜固有层的集合和孤立淋巴小结群等 弥散淋巴组织:如粘膜相关淋巴组织(胃肠道黏膜、呼吸道黏膜、肺、咽、食管、泌尿道、涎腺、泪腺、甲状腺、生殖道、眼眶等部位),淋巴造血系统疾病,特点 种类繁多; 有非肿瘤性疾病和肿瘤性疾病; 肿瘤性疾病常累及多个解剖上独立的部位; 肿瘤性疾病临。
3、造血系统疾病一、名词解释1. 生理性贫血2. 骨髓外造血3. 溶血危象二、填空题 1. 胚胎期造血首先在 出现,然后在肝脏,最后在 ,因而形成三个不同的造血期。2. 小儿造血可分为 期造血和 造血。3. 出生时中性粒细胞占 ,淋巴细胞约占 ,生后 46 天时两者比例相等。之后淋巴细胞约占 ,中性细胞约占 ,至 46 岁时两者又相等。4. 根据贫血发生的病因将其分为 、 、 和 3 大类。5. 给予铁剂治疗后如有效,于 34 天后网织红细胞升高, 天达高峰, 后下降至正常。治疗 周后,血红蛋白相应增加。6. 贫血的分度,Hb 属轻度;Hb 属中度;Hb 属重度;。
4、,制作:芦 起,第十一章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本章内容提要,第一节 小儿造血及血液特点,1,第二节 小儿贫血,2,第三节 出血性疾病,3,2,第一节 小儿造血及血液特点,本节学习要点,3,一、造血特点,4,二、血液特点,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 出生时5101271012/L,HGB150220g/L, 10天下降, 23个月 RBC 31012/L, HGB110g/L,生理性贫血期;12岁达成人水平。白细胞数与分类 出生时白细胞总数较高 15 10920 109/L, 生后612小时21 10928 109/L,生后10天左右平均为12109/L,8岁后接近成人水平71098109/L。,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两次交叉,5,二、血液特点,血。
5、2018/7/30,1,淋巴造血系统疾病Diseases of Lymphohematopoietic System,病理学教研室,2018/7/30,2,本章内容,掌握: 淋巴瘤的概念、分类原则;霍奇金淋巴 瘤的特征性病理变化和组织学类型。熟悉: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学特点;熟悉髓样肿瘤的病变特点 。,2018/7/30,6,髓性组织:骨髓和血细胞,淋巴造血组织,淋巴样组织:胸腺、脾脏和淋巴结及结外 淋巴组织,2018/7/30,7,淋巴造血系统细胞成分多,结构复杂。免疫器官,易发生反应性增生;造血器官,细胞易增生。疾病种类多:急、慢性炎症;原发性恶性肿瘤;转移瘤。局部和全身联系密切。肿瘤性疾。
6、* 1淋巴造血系统疾病Diseases of Lymphohematopoietic System病理学教研室* 2本章内容掌握: 淋巴瘤的概念、分类原则;霍奇金淋巴 瘤的特征性病理变化和组织学类型 。熟悉: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学特点;熟悉髓样肿瘤的病变特点 。浅层皮质: B体液免疫副皮质区: T细胞免疫皮质淋巴窦皮质髓质 髓索髓窦CD20-BCD3-T副皮质区髓索* 6髓性组织 :骨髓和血细胞 淋巴造血组织 淋巴样组织 : 胸腺 、脾脏和淋巴结及结外 淋巴组织两种组织密切相关,切忌将病变局限于一个器官或组织 。* 7淋巴造血系统细胞成分多,结构复杂。免疫器官,易发生反应。
7、准考证号 (工号 ):chaoji(Deleted_2011_03_14_11_38_51_3851_686079965) | 姓名 :超级用户 | 职称 : | 科室 : | 类别 : 返回首页 退出系统 题型 试题数 答对 得分 总分 正确率 错误率 分数 (百分比 ) A1 型题 86 84 84 86 97.67% 2.33% 97.67% 合计 86 84 84 86 97.67% 2.33% 97.67% 十四、造血系统疾病 一、 A1 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 A、 B、 C、 D、 E 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 1 题 所有骨髓均为红骨髓见于 A、 1 周岁内 B、 2 周岁内 C、 3 周岁内 D、 4 周岁。
8、造血系统疾病,第一节 小儿造血和血液特点一造血特点:(一)胎儿造血:卵黄囊造血期(中胚叶) 肝脾造血期 骨髓造血期,(二)生后造血:1骨髓造血:(1)红骨髓:5-7岁前(2)黄骨髓:5-7岁后、18岁(3)潜在造血功能2骨髓外造血(1)应急(2)外周血象(3)体征,二血液特点:(一)血容量:新生儿占体重10% 儿童占8-10% 成人占6-8%(二)血细胞:1RBC:出生 10天 2-3个月 12岁(下降20%) (生理性贫血) (成人水平)RBC 5-7 4-5.5 3 4HB 15-23 11 。
9、第十章,淋巴造血系统疾病,正常淋巴结结构,第一节 淋巴结反应性病变,淋巴结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是抗原、抗原提呈细胞和淋巴细胞反应的场所 淋巴滤泡增生 副皮质区增生 窦组织细胞增生 肉芽肿形成 急性化脓性炎,一、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淋巴结反应性增生肉眼:轻度肿大镜下:淋巴滤泡增生(B细胞区)副皮质区增生(T细胞区)窦组织细胞增生,淋巴滤泡增生,二、淋巴结的特殊感染,各种特殊感染的特点: 由特殊的病原微生物引起 如结核杆菌等 一般多为肉芽肿性炎 经特染可找到病原微生物 需特殊药物治疗,(一)淋巴结结核伴有干酪样坏死的肉芽。
10、血液系统疾病总 论,授课教师:沈悌E-mail: shentpumch.cn2011,血液病的范畴,血细胞数量和质量的改变造血组织的结构与功能变化止血与血栓机制的调节与血液有关的免疫功能内皮细胞与血管新生的调控,血液学发展简史,17 世纪 显微镜下看到了血细胞(Leeuwenhoek)19 世纪 确定血红蛋白携氧功能(Hoppe-Seyler)发现白细胞的吞噬功能(Metchnikoff)识别了血小板 (Addison)20 世纪 发现了血型 (Landsteiner)血液学由描述性的生理-病理学发展为分子水平的研究,中国的血液学发展概况,1934 年 中国建立了第一个血液实验室(邓家栋,北京协和医。
11、 造血系统疾病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1掌握-小儿血象中的WBC两个交叉;营养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2熟悉-生理性贫血;营养性贫血的病因、诊断、治疗 3. 了解-小儿造血和血象特点、营养性贫血的发病机制及预防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营养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小儿血象中WBC两个交叉、生理性贫血 难点:营养性贫血的发病机制 造血系统疾病概述一、小儿造血特点 二、小儿血象特点三、小儿贫血概述一、小儿造血特点 二、小儿血象特点(一)RBC、Hb:1、生后第一天,血液浓缩,均增高2、生后23个月生理性贫血(RBC生成素不足,而。
12、第一节 淋巴结反应性病变淋巴结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是抗原、抗原提呈细胞和淋巴细胞反应的场所 淋巴滤泡增生 副皮质区增生 窦组织细胞增生 肉芽肿形成 急性化脓性炎一、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reactive hyperplasia of the lymph node)病理改变肉眼:轻度肿大镜下:淋巴滤泡增生( B细胞区)副皮质区增生( T细胞区)窦组织细胞增生淋巴滤泡增生 二、淋巴结的特殊感染各种特殊感染的特点: 由特殊的病原微生物引起如结核杆菌等 一般多为肉芽肿性炎 经特染可找到病原微生物 需特殊药物治疗(一)淋巴结结核伴有干酪样坏死。
13、造血系统疾病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 儿科 马小建,副主任医师周三全天 南院门诊周五 、周六全天 北院门诊电话 13837800823邮箱 maxiaoj2010163.com,陈竺和砒霜,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概述,急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浆细胞病,多发性骨髓瘤,出血性疾病概述,血管性紫癜,过敏性紫癜,血小板性减少性紫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总论,概述,总论,血液系统疾病分类,红细胞疾病,贫血,红细胞增多症,粒系统疾病,粒细胞缺乏,中性粒细胞分叶功能不全Pelger-het畸形,惰性白细胞综合征,类白血病。
14、第十五章 造血系统疾病,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唐山市人民医院儿科 杨雪冰,小儿造血及血液特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小儿贫血的概论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问题:2个月婴儿,Hb 100g/L,是否正常?1岁男孩,血常规:WBC 10.0109/L ,N 60%,L 40%,是否正常?,历史进程historical milestone,1642年,leeuwenhoek在显微镜下观察到RBC1770年,William hewson首次描述了白细胞和凝血现象,被称为血液学之父;1818年,James Blundell首次为患者输血1877年,Paul Ehrlich发明了血细胞染色,为血液形态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01年,karl Land。
15、第九章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Diseases of lymphohematopoietic system),一. 概 述,造血系统,造血器官,胚胎期肝、骨髓、脾、淋巴结,出生后主要为骨髓,疾病时髓外造血,血液,造血系统疾病,量的改变,减少,贫血,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增加,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白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质的改变,恶性淋巴瘤, 白血病,组织细胞和树突状网状细胞肿瘤,淋巴造血系统的组织和器官分为:髓样组织(myeloid tissue):骨髓和血液。淋巴组织(lymphoid tissue):胸腺、脾、淋巴结和分散的淋巴组织(扁桃体、肠粘膜固有层淋巴小结等)。淋巴结活检诊断。
16、造血系统疾病,病理教研室,造血系统疾病,学习目的:了解恶性淋巴瘤的分类、掌握何杰金氏病的病理特征及类型、了解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和白血病的特点及类型重点和难点:R-S细胞特征及类型、何金氏病组织学类型课时数:理论课2学时:恶性淋巴瘤60分钟 白血病30分钟 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10分钟 实验课0.5学时,恶性淋巴瘤,概念:原发于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是由淋巴组织中 的细胞成分发生肿瘤性增生而成临床病理:分二类:HD及NHL,何杰金氏病(Hodgkin disease),特点:病变从淋巴结开始,向远处扩散。瘤细胞和各类细胞混杂在一起。特征性瘤巨细胞。
17、急性白血病(AL),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发病时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并广泛浸润肝、脾、淋巴结等各种脏器,抑制正常造血。,1FAB分类 可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ML)2大类。ALL按白血病细胞形态共分3个亚型。,AML共分8个亚型,急性白血病,(一)临床表现1.正常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表现(1)贫血 幼红细胞代谢受到异常增生的白血病细胞的干扰。(2)发热:最常见,感染是发热的主要原因。(3)出血: M3最多见,可表现为牙龈出血、鼻出血,皮肤瘀点、瘀斑。易并发DIC。颅内出。
18、1,Hematological Disorders,造血系统疾病,2,第一节 小儿造血和血液特点 Features of hematopoiesis and blood in childhood,一造血特点(features of hematopoiesis )小儿造血分为胚胎期造血和生后造血。(一)胚胎期造血首先在卵黄囊,然后在肝、脾、胸腺、淋巴结,最后在骨髓,因此,形成了三个不同的造血时期。,3,1 中胚叶造血期 (mesoblastic hematopoiesis)2 肝造血期 (hepatic hematopoiesis) 3 骨髓造血期 (medullary hematopoiesis),4,Fig.Hematopoiesis in fetal period,yolk sac,liver,spleen,Bone marrow,lymph node,5,(二)。
19、1Hematological Disorders造血系统疾病2第一节 小儿造血和血液特点 Features of hematopoiesis and blood in childhood一 造血特点 ( features of hematopoiesis )小儿造血分为胚胎期造血和生后造血。(一)胚胎期造血首先在卵黄囊,然后在肝、脾、胸腺、淋巴结,最后在骨髓 ,因此 ,形成了三个不同的造血时期。31 中胚叶造血期 (mesoblastic hematopoiesis)2 肝造血期 ( hepatic hematopoiesis) 3 骨髓造血期 ( medullary hematopoiesis) 4Fig.Hematopoiesis in fetal period yolk sac liverspleenBone marrowlymph node5(二)生后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