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选择题1、下列哪种行为不是学习行为?(B )A. 东施效颦 B.感冒发烧 C.杀一儆百 D.咿咿学语2、下列哪种学习不属于加涅按学习的水平分类的学习类型?(D )A.概念学习 B.规则学习 C.连锁学习 D.态度学习3、学习记忆的策略以便更好的进行记忆,属于( C )学习。A.智力技能 B.言语信息 C.认知策略 D.运动技能4、提出学习的“尝试错误说”的心理学家是( C )或 首先使用动物实验的教育心理学家是( )A 华生 B 斯金纳 C 桑代克 D 班杜拉5、在桑代克提出的学习律中,体现动机原则的是(C )A.练习律 B.效果律 C.准备律 D.联结律6、下列哪一项反映了经典条件作用的学
2、习观(A )A.儿童看到医院穿白衣服的人就哭叫B.新生儿的吮吸动作C.儿童模仿影视作品中人物的行为D.儿童做家务的行为受到表扬,以后经常做家务7、下列哪一项不是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学习律(C )A.泛化律 B.分化律 C.频因律 D.消退律8、刺激泛化的强度取决于( C )A.原条件刺激强度 B.新条件刺激强度 C.原条件刺激和新条件刺激的相似程度 D.原条件刺激和新条件刺激出现的时间间隔9、在一定反应后移除不愉快刺激,使有机体反应概率增加的行为属于(B )A.正强化 B.负强化 C.呈现性惩罚 D.移除性惩罚10、老师对小明主动把垃圾扔进垃圾桶的行为进行了表扬,老师的行为属于(A )A.正强化
3、B.负强化 C.呈现性惩罚 D.移除性惩罚11、以强化物之间所经历的时间为基础,不定间隔的时间给予强化的强化程式属于(B )A.固定时距强化 B.变化时距强化 C.固定比率强化 D.变化比率强化12、操作性条件反射与应答性条件反射的主要区别在于(A )A.强化物是否出现在新的反应前 B.是否形成新的 S-R 联结C.反应是否得到直接强化 D.强化物与反应是否同时出现13、从榜样中所观察到的行为,在受到激励后表现出来是观察学习的(D )A.注意过程 B.保持过程 C.动作再现过程 D.动机过程14.完形 顿悟说是由(D )学派所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A 人本主义 B 行为主义 C 精神分析 D 格
4、式塔15.主张将行为主义 S-R 公式改为 S-O-R 公式的心理学家是(C )A 华生 B 斯金纳 C 托尔曼 D 苛勒16.在托尔曼的认知地图中, ( C )是核心概念。A 刺激 B 强化 C 期待 D 认知17.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B )A 形成刺激反应间的联结 B 主动地构建认知结构 C 构造一种完型 D 对环境条件的认知18.布鲁纳认为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最佳方式是(A )A 发现学习 B 接受学习 C 内化学习 D 有意义的接受学习19.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是( C )A 机械接受学习 B 机械发现学习 C 有意义接受学习 D 有意义发现学习20.知道苹果、李子、
5、香蕉等等都是水果之后,再学习“水果”的抽象概念,属于(A )A 上位学习 B 下位学习 C 中间学习 D 组合学习21、短时记忆的容量为( B )A.04个组块 B.59个组块 C.913个组块 D.没有限制22.下列心理学家中,对学习的类型进行了细致分类的是( D )A.斯金纳 B.托尔曼 C.桑代克 D.加涅23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 A )。A顺向正迁移 B逆向正迁移 C顺向负迁移 D逆向负迁移24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 C )。A积极作用 B消极作用 C既有积极也有消极作用 D没有作用25根据迁移的性质划分,迁移可分为( C )。A正迁移和负迁移 B
6、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C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D同化性迁移、顺应迁移与重组性迁移26下列属于影响迁移的个人因素有(A )。A认知结构和态度 B智力和学习环境 C年龄和学习材料 D学习目标和态度27( C )的经验类化理论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A奥苏贝尔 B桑代克 C贾德 D格式塔心理学28从迁移的观点来看, “温故而知新”属于( C )。A顺向负迁移 B逆向负迁移 C逆向正迁移 D顺向正迁移29官能训练注重训练的( B )而不注重内容。A技能 B形式 C方法 D技巧30迁移的概括原理理论认为实现迁移的原因是两种学习之间有共同的概括化的原理,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D )A. 桑代克
7、B. 苛勒 C. 奥苏贝尔 D. 贾德填空1、按学习的主体分类,可以将学习分为(动物学习) 、人类学习、 (机器学习) 。2、根据学习的性质进行分类,掌握事物间的非人为、实质性联系的学习被称为(有意义学习) 。3、桑代克通过饿猫的迷箱实验,提出学习的实质是(情境-反应)之间的联结,这一联结是通过 (尝试错误)的方式形成的。4、桑代克提出的学习律中,练习律又被分为(使用律 )和(失用律) 。5、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建立就是(新的、中性的)刺激代替(无条件)刺激的过程。6、经典性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中,必须要满足的条件是: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要(同时或近于同时出现) , (条件)刺激先于(无条件
8、)刺激呈现。7、华生对学习实质的论述被称为(替代-联结)学说。8、斯金纳认为所有的行为应该分为(操作性行为)和(应答性行为)两类。9、能增强特定情境下行为发生频率的刺激和事件叫做(强化物) 。10、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是由(注意过程) 、 (保持过程) 、 (动作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四个阶段组成的。11、班杜拉认为强化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直接强化) 、 (替代强化) 、 (自我强化) 。12、班杜拉提出的三元交互论认为(个体) 、 (环境)和(认知)_三者之间具有共同作用的关系。1.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一种知觉重组的(顿悟)学习,其学习结果就是形成心理的(完形) 。2.格式塔理
9、论所提出的知觉重组的过程伴随着五条知觉律,分别是(接近律) 、 (相似律) 、 (闭合律) 、 (连续律)和(成员特性律) 。3.托尔曼第一次将(认知)因素纳入到行为研究中,提出了符号学习理论。4.布鲁纳把个体通过知觉将环境中的事物转换为内在心理事件的过程,称为(认知表征)。5.布鲁纳认为学习知识包括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即新知识的获得过程、 (知识的转换过程)和(对知识的评价) 。6.奥苏贝尔将有意义学习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表征学习) 、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7.在实际应用中,讲解式教学有两个基本原则,分别是(渐进分化原则)和(整合协调原则) 。8.现代认知心理学把记忆系统分为感觉记忆、
10、 (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9.在加涅的信息加工模型中,与信息加工活动的认知策略有关的系统是(执行控制系统) 。1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称之为(迁移) 。2学生学习了 m(a+b)=ma+mb 后,认为 lg(a+b)=lga+lgb,这在心理学中称(负迁移) 。3物理学习中的审题技能的掌握可能会促进化学等其他学科的审题技能的应用,这在心理学中称(正迁移) 。4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是(无条件的) 、 (自动发生的) 。5现代迁移理论中,以(安德森)等人为代表,认为如果两种情境中有产生式的交叉或重叠,则可以产生迁移。6数学学习中形成的认真审题的态度及其方法影响到物理、化学等学科中的审题活
11、动,可称之为(一般迁移) 。7当学完单词 ball(球)之后,再学习 football(足球)时,产生的迁移叫(特殊迁移) 。8. 专家比新手拥有更强的迁移能力,其原因之一就是专家拥有更丰富的背景经验或(认知结构) 。9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10. 从迁移的性质来分,可以分成(正迁移)和(负迁移) 。11. 奥苏贝尔认为,当学习新的知识时,如果在学生原有知识结构中能找到适当的可以用于同化新知识的原有知识(包括概念、命题或具体例子等),那么该学生的认知结构就具有原有知识的(可利用性) 。12. 学习的结果是认知结构的重新建构或改组。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学习结果是塑造良
12、好的认知结构。良好的认知结构有三个特点:(1)(可利用性) ,即遇到新的学习时,可以在原有认知结构中找到同化点,这种同化点最好是上位包摄性范围大的概念或原理;(2)新旧知识的(可辨别性) ;(3)原有知识的(稳定性) 。13.苛勒提出的迁移关系转换理论认为迁移的原因是(顿悟) 。14形式训练说把(训练心理官能)和(提高心理官能的能量)做为教学的重点。1 动机是指激发、引导和维持行为的(心理过程)。简言之,动机就是使个体开始行动, (维持)行动,并决定着个体行动的(方向)。2 学习动机由(学习需要)和(诱因)组成。3 当动机的引发指向获得或保持一种愉悦的内部状态时,所产生的动机作用称之为(内部动
13、机作用)。4 外部动机作用(extrinsic motivation)是由(外部奖赏)所引发的动机。5 动机的引发源于 (个体内部的心理特征)和(他们所处环境)的交互作用。6 行为主义取向的动机理论认为,(过去受到强化的行为)比(过去没有受到强化的行为或者比受到惩罚行为)更易于重复出现。7 (抱负水平),是指个体明确地知道自己在先前任务完成中所达到的成绩水平,并依此确定自己在未来相似任务完成中将能达到的水平。8 成就动机理论认为个体具有(追求成功)与(避免失败)的倾向,这种两种倾向是行为的重要动机力量。9 追求成功的倾向是由追求成功的动机、 (获得成功的可能性)、 (成功的诱因)三种因素决定的
14、。10社会文化取向的理论在理解动机时强调(学习者和他人一起学习时) 的经验。判断1、学习就是个体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 )2、概念学习是指能够理解由一些概念构成的规则。 ( )3、桑代克认为,人和动物的学习是有本质区别的。 ( )4、在著名的饿猫实验中,桑代克发现,实验中所有的饿猫都能随尝试次数的增加越来越快的逃出迷箱。 ( )5、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单独呈现条件刺激诱发唾液分泌反应是条件作用。 ( )6、学生对火警铃声和对下课铃声做出不同的反应,这种情况属于泛化。 ( )7、刺激的分化是对刺激相似性的反应。 ( )8、食物和水属于一级强化物,表扬和奖品属于二级强化物。 ( )9、家长允许
15、孩子先看电视,再写作业来强化孩子的写作业行为是运用了普雷马克原理。( )10、观察学习是与条件反应完全无关的学习形式。 ( )11、学习与表现(Performance)之间可能有很大的差异。 ( )12、引起学习的经验不仅包括外部环境刺激以及个体的练习,更重要的是包括个体与环境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 ( )1.格式塔理论认为,顿悟学习本身不具有奖励的性质。 ( )2.托尔曼的潜伏学习实验证实了“没有外部奖励学习也可以产生”的结论。 ( )3.在发现法教学模式中,教师是学生的辅助者和引导者,需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材料,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 ( )4.认知结构是人类关于现实世界的内在编码系统,是人的推
16、理活动的参照框架。 ( )5.命题学习就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 ( )6.接受学习一定是机械学习,发现学习才是有意义学习。 ( )7.精加工是将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转化为长时记忆的一种方法,是指对信息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和加工,强调将新信息和原有信息之间建立联系。 ()8.感觉记忆又称工作记忆,是信息加工系统中有意识的加工过程。 ()1.从迁移的性质来分,可以分成远迁移和和近迁移()2.顺向迁移(forward transfer)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发生的影响。()3.近迁移(near transfer)指将所学的经验迁移到与原初学习情境比较相似的情境中。()4.根据形式训练说的观点,迁移
17、是通过官能训练,以提高各种能力实现的。因此,形式训练说把训练心理官能、提高心理官能的能量做为教学的重点。该学说认为学习的内容不是很重要的,重要的是训练心理官能。()5.共同要素说认为,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测验情况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到另一种学习。()6.奥斯古德三维迁移模型与桑代克的相同要素说在基本观点上是一致的。()7.按照贾德的观点,两个学习活动之间存在的共同成分是产生迁移的必要前提,而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8.相同要素说是对贾德的概括化理论发展。()9.关系转换说认为“顿悟关系”是学习迁移的一个决定因素。学习的迁移是学习者突然地发现了
18、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存在的关系的结果。()10.学习定势说考虑的是学习方法的迁移问题。()11.奥苏贝尔在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图式理论)中提出,原有知识的可利用性、巩固性和辨别性影响到新的知识的保持与迁移。()12.知识的巩固性就是新旧知识之间的异同点。()1. 沃尔福克认为学习动机不只是涉及学生要学或者想学,还涉及更多含义,包括计划、目标导向、对所要学习与如何学习的任务的反省认知意识、主动寻求新信息、对反馈的清晰直觉、对成就的自豪与满意和不怕失败。 ()2外部激励一定会削弱内部动机。()3 行为主义取向的动机理论认为,过去受到强化的行为比过去没有受到强化的行为或者比受到惩罚行为更易于重复出现。()
19、4最有效的强化物的强化价值主要由个体因素及情境因素共同决定。()5. 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随着成功,志向水平降低;随着失败,志向水平提高。 (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随着成功,志向水平提高;随着失败,志向水平降低)6. 具有内控人格特征的人认为行为的成败是由自己负责,是由自己控制的,即个人的行为、个性、能力是事件发展的决定因素;而具有外控人格特征的人认为行为的成败是由外在力量决定的,自己不能够控制,即事件的结局主要由外部因素所决定,如运气、社会背景、他人。 ()7.内控的人一定是积极的,外控的人就是消极的。 ()8归因理论就是关于人们如何对自己或多别人行为的做出解释或推断的理论。 ()9. 科温顿认为
20、自我价值(self-worth)的需要是所有个体所具有的一种基本需要,人天生具有自我价值保护的倾向。 ()10.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学生本身先天具有发自内心的成长潜力,教师的任务不只是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为学生设置良好的学习环境,无条件积极关注学生,让学生自行学习。()观点采择:是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的能力。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在完成任务中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亦即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乐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美地步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意义学习:人本主义提出的一种学习类型,是指涉及学习者成为完整的人,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中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程序性知识:
21、是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地知识,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先行组织者:是在新知识的学习前提供给学生的引导性材料。五、简答题8. 什么是行动研究?行动研究的特点是什么?答:行动研究:是应用型研究的一种方式,用来回答一些与学校或课堂有关的具体问题。这种研究可以由教师、学校管理者或其他的教育专家来完成。行动研究的特点主要有:情境性、合作性、参与性和自我评价。1、什么是学习?学习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答: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学习具有以下作用:(1)学习是有机体和环境取得平衡的条件。 (2)学习可以影响成熟。 (3)学习能激发人脑智力的潜力,从而促进个体心里的发展。
22、3、简述学习动机的含义及其功能。答:学习动机是指激励并维持学生朝向某一目的的学习行为的动力倾向(2分) 。 其具有以下作用:(1)引发作用(2)定向作用(3)维持作用(4)调节作用4、几种重要的认知策略信息编码的基本策略有复述策略、组织策略与精加工策略。每一种策略都有简单与复杂之分。(一)复述策略复述指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多次重复的过程。复述有机械复述和精心复述。 (二)组织策略将分散的、孤立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类,集合成一个整体,带上某种结构,使信息由繁到简、有无序到有序。其作用是更好地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并减少记忆负担。(三)精加工策略即在要新信息上增加相关的信息来促进理解和记忆。精加工
23、是为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记住正在学习的东西而作的充实意义的添加、构建和生发。3.简述加涅对学习结果的分类。答:加涅根据人类学习的结果,人的学习结果可分为以下五种:(1)言语信息的学习,指有关事物的名称、时间、地点、定义以及特征等方面的事实性信息的学习。(2)智力技能的学习,指运用符号或概念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能力的学习。(3)认知策略的学习,指调控自己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等内部心理过程的技能的学习。(4)态度的学习,指影响个人对人、事和物采取行动的内部状态。(5)动作技能的学习,指通过身体动作的质量的不断改善而形成的整体动作模式的学习。6. 学生学习的特点有哪些?(1) 主要掌握间接经验,直接经验
24、的习得相对较少。学生的学习从现有的经验、理论开始,同时补充以感性经验。从总体上来说,学生对间接经验的学习是主要的。(2)学习的时间有限。学生的学习是在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情况下进行的,学习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并达到社会的要求,因而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对学生的了解能够保证在较短的时间内采用特殊有效地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学习。(3)学习具有一定的被动性。学生的学习更多的不是为了适应当前的环境,而是为了适应将来的环境,当学生意识不到他当前的学习与将来生活实践的关系时,就不愿为学习付出更大努力。论述题1、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哪些?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习迁移?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1.学习材料的
25、特点。2. 经验的概括程度。3.对学习情境的理解。 4.学习的心理准备状态。 5.认知结构的特点。6.学习策略的水平。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习迁移:1.注意教学材料和内容的编排。2.改进教材呈现方式。3.加强教学方法的选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4.改进对学生的评价。2. 论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意义。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背景学习的,每个学习者都自己的知识背景为学习新知识的生长点。因此,知识的学习不能够结构化、去情景化的,知识不是统一的结论,而是一种意义的建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相对的,不存在唯一正确的答案;知识的学习是学
26、习者依据自己的经验建构意义的过程;意义建构是学习者积极主动进行的,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学习是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的,不能够离开实际生活而在头脑中抽象虚无的、孤立的事实和理论; 学习的内容既有结构良好的内容,又有结构不良的内容,,因此,学习有低级学习和高级学习。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中心、实际情景、协作学习等方面出发,提出了一些不同的教学设计。随机通达教学设计即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信息意义的建构可以从不同的途径进行,获得不同的理解。因此教学设计也应该使学习者能够从不同途径通达意义,获得不同的认识与理解。支架式教学:支架式教学认为,为了更好的促进学习者对于知识意义的建构,教学应该围绕和结合当前的学习
27、主题,按照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要求,为学生提供概念框架,框架中的概念就像建筑中的手脚架,或网络中的界面,为学习者提供进行知识学习的支持和途径。抛锚式教学设计:抛锚式教学认为,教学应该创造与真实任务类似的问题情景,呈现真实性任务、案例或问题给学生(即抛锚) ,尽可能让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情景中产生学习的需要与兴趣,并通过亲身体验和感受,主动识别、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也叫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教学。自上而下教学设计:自上而下教学认为,教学首先应该呈现整体性任务,同时提供用于更好地理解和问题解决的工具,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可以自己发现完成任务所需要首先完成的子任务,以及完成
28、各任务所需要的各级技能,在掌握这些技能的基础上,最终使问题解决。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教学设计的提出,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无论在教材编写,课堂教学组织方面都强调了学生学习中对学习材料意义的主动建构。1.结合实际分析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1)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 (2)设置合适的目标。 (3)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 (4)训练归因。 (5)提高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1. 试析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需从以下四方面做起:第一,激发学习兴趣,维持好奇心。兴趣和好奇心是内部动机最为核心的成分,它们是培养和
29、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基础。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此外,向学生提出他们现有知识无法解答的问题,挑战他们现有的理解能力,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由此产生学习的内部动机。第二,设置合适的目标。教师帮助学生设定一个既具有挑战性,但是又现实的目标,并表扬学生对目标的设定及其实现。这种目标确立策略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自我效能感。第三,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首先,教师通过为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选择难易合适的任务,让他们不断获得成功体验,进而提高自我效能感水平;其次,让他们观看和想象那些与自己差不多的学生的成功操作,通过获得替代性经验和强化来提高自我效能感;最后,教师通过归因训练改变学生对自己学习能力的错误判断,形成正确的自我效能感判断。第四,训练归因。改变学生不正确的归因、提高学习动机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努力归因” ,无论成功或失败都归因于努力与否的结果。二是“现实归因” ,针对一些具体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现实归因,以帮助学生分析除努力这个因素外,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还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