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山西大学 2016 级艺术硕士毕业作品与学位论文开题报告2018 年 01 月 07 日姓名 学号 专业方向 景观规划校内导师 职称 研究方向校外导师 职称 研究方向(第一部分)毕业作品题目:“年华里”居住小区景观设计1毕业作品选题的目的和意义1.1 毕业作品选题目的:本项目为太原市小店区龙城大街的“年华里”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其目的有一下五点。第一,以太原市小店区的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和设计规范为依据,采用生态化的设计方法和理念,建设一个以科学生态、健康、自然的住宅居住环境, 促进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第二,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导致城镇居民生活需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
2、化,居住区景观的建设力度也随之加大,因此结合当地的人文气息,地域特性,生态条件,气候特点及经济城市飞跃发展的节奏,建设以生活,居住,生态,景观为主的多维空间。第三,建设具有较高水平的现代居住小区绿色空间环境,以达到改善城市生态质量和人居环境的目的.。第四,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条件下,开拓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休憩生活境域,使久居闹市的居民获得重返自然的身心享受。第五,充分利用小区内的有限空间,以点、线、面的设计组合,体现住宅布局既统一又不失活跃,绿色景观环境具有节奏和韵律感,及水域循环涌动,立于稳定又有生命力的生活空间。1.2 毕业作品选题意义:住区环境景观不仅要提高绿地率,还应具有园林的某些特性
3、,给生活在其中的人带来一种亲和力,满足居住者生理、精神双重需要,给住户提供一个优美舒适,有亲密归宿感的情感场所,因此,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不仅是设计场、空间及其内容,而应是体验,即住户乐于其所、情融其中的真实感受。现代居住区环境设计在强调功能分区、软硬地面处理、植物配置和环境小品设置的同时,更要注重景观的立意和主题的表达,只有注重立意才能形成主题鲜明的公共场所,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避免枯燥乏味、千篇一律。让住户在住与享、此与彼的情感交流中真正的得到精神的愉悦和心灵的满足。2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2.1 研究目标目前我国的居住区景观正向着生态化趋势、地域化趋势、人性化趋势三个方向发展。随着社会
4、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住宅区景观规划设计从简单的绿化设计到情境合一的生态型住宅小区,经历其开端、发展并且日益成熟,我们要用发展和创新的眼光去研究探索这门学问。通过本课题的设计研究,注重居民的行为和心理需求,营造出优美的居住生态性景观,设计应以尊重人性的基本需求为前提。 “以生态为本,以人为本”是本课题的基本目的。 这里的生态,有别于生命科学意义上的生态学,而是指人与景观的互动性、参与性、体现在景观环境带给人的感官和心理体验以及人们在环境中带来的生机与活力,二者互相影响。好的环境能带给人们身心的愉悦感,庇护感和回归感,而人们对环境的认同感和喜欢程度的增加会大大提高环境的使用率,这样的环境是富有生机
5、的。因此建设具有较高水平的现代居住区景观,以达到改善城市2生活质量和人居环境的目的,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客观要求就是我的研究目标。2.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长期以来,在提高居住区环境品质方面,人造硬质、特定的功能活动设施及场地一直是规划与建设的重点,相对来讲,环境的自然性、生态性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使得在居住区的环境建设中存在着一些普遍的问题。在此次设计中主要需要考虑以下问题:2.2.1 在密集的建筑空间下营造宽敞的休闲娱乐空间 由于 “年华里”居住小区建筑布局相对较集中,所以如何在这样的场地下营造一个舒适的景观效果,是需要认真考虑的。需满足周围居民娱乐休闲的需要,丰富人们
6、的生活,让居民得真正的放松,努力创造一个集文化、娱乐、休闲、健身于一体的空间。2.2.2 如何将太原的地域文化用在设计中 此居住区位于太原市,因此在设计时龙城的地域文化特色可以作为一大设计要素,通过研究居住区和城市的关系,来传承历史文脉,让居民有一定的亲切感。2.2.3 建筑等硬质景观太多,怎样做到给人柔和的感觉 该地块建筑比较密集,且周边缺乏软景,使人感觉较为乏味。因此要在设计上考虑到居民的感受,表现出对居民的尊重,重视他们真实的本性和需求,尽量满足他们身体的、思想的和精神的需要,引起居民的情感共鸣。2.2.4 季节对植物造景的影响 居住区设计中植物搭配造景很重要,设计时注意植物群落的结构上
7、做到乔、灌、草合理搭配,在外貌上表现丰富的季相变化,至少做到三季有花,还需广泛采用藤本植物进行垂直绿化,配合居住区建筑的造型、色彩和风格以及居住区整体环境气氛,合理对植物进行搭配造景。33本领域相关专题(创作、设计)动态分析(包括参考创作、设计实例)相关专题:深圳万科第五园动态分析:项目简介:万科第五园项目是 2005 年,万科地产在坂雪岗区域规划开发的又一大规模居住社区。项目主打特色是现代中式建筑风格,吸纳了岭南四大名园、北京四合院等众多中式建筑的精华,辅以现代的建筑文化及特色,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现代新中式建筑特色。万科力图在中国民居文化建设上有所突破,依寻“岭南四园”的思路,建造了崭新的住
8、宅小区万科第五园,其意是想在“岭南四园” 的基础上探索一种新型的、南方的中国式的现代生活模式,园林层叠,出入有致,空间交错,明亮通透,湖光山色,饶有新意。特别是中国民居中内敛和赋予涵养的气质深受文化人士和知识分子的喜爱。中国式的现代建筑,是一个新的提法。虽然有人喜欢传统的建筑格局,建造了新的古典住宅庭院,但现代空间感缺乏,更有些人仅仅拿了传统建筑的符号贴在现代建筑上,那并不算中国式的住宅,充其量是中国传统建筑符号化而已。万科从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开始着手,从中国传统居住的内容着手,设计出万科第五园这个作品,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探索。第五园的设计注意到了地方气候特色,在空间处理,在建筑开合上,都能够吸
9、收岭南民居的优点;突出院落的优点,院落是中国民居的江南风格的共性,讲究邻里关系,第五园就是传承了江南民居院落中的精粹,把开放空间与现代建筑的私密空间有效沟通。其实岭南民居与徽州、江西一带的民居一样在某种意义上都可以称之为江南民居范畴。第五园融合了现代时尚元素与传统建筑风格,把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发挥的淋漓尽致,白墙黑瓦简洁的外观和色彩很有意境的和谐美,营造出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格。表现出了传统的古典雅韵,又体现出后现代主义的简练,给我们在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在现代景观中的塑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这样中国的传统艺术精粹就会经久不衰,源远流长。居与徽州、江西一带的民居一样在某种意义上都可以称之为江南民居范
10、畴。第五园融合了现代时尚元素与传统建筑风格,把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发挥的淋漓尽致,白墙黑瓦简洁的外观和色彩很有意境的和谐美, 4营造出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格。表现出了传统的古典雅韵,又体现出后现代主义的简练,给我们在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在现代景观中的塑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这样中国的传统艺术精粹就会经久不衰,源远流长。第五园的布局手法:村 在“第五园”的规划处理上,建筑师突出表达了“村”的形态。 整个社区的规划是边界清晰的由不同形式的住宅组成的一个大村落。联排别墅组成了两个方向略有不同的主要村落,相邻的由情景花园洋房和多层住宅以及小高层区又分别形成了不同的小村落,通过一条半环形的主路连接起来。各“村”
11、内部都有深幽的街巷或步行小路以及大小不同的院落组合而成,宜人的尺度构成了富有人情味的居住空间。巷 “第五园”在设计上吸取了富有广东地区特色的竹筒屋和冷巷的传统做法,通过小院、廊架、挑檐、高墙、花窗、孔洞以及缝隙,试图给阳光一把梳子,给微风一个通道,使房屋在梳理阳光的同时呼吸微风,让居住者时刻能享受到一片荫凉,提高了住宅的舒适度,有效地降低了能耗。院 建筑师通过 TOWNHOUSE 产品组合形成的“六合院”和“ 四合院”,情景洋房的“ 立体小院”(院落+ 露台) ,多层及小高层公寓部分的围合所形成的大院,种种院落形式的采用,着力体现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内向型”空间,依稀可以感觉到江南住宅“四水归堂
12、”的性格。4研究内容及实现方案(可附草图)4.1 研究内容:“年华里”居住区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龙城大街以北,长治路以西,山西大医院以东,区域位置较好,地势平坦,周边环境也很不错。 设计时主要研究以下内容:(1)道路系统, (2)功能分区, (3)绿化建设, (4)水体安排, (5)小品设置等,将其与太原市文化特色与人文环境联系,结合现代人们生活需求确定设计主题,设计出一个集文化、娱乐、休闲、健身于一体的空间。4.2 实现方案:4.2.1 注重原有地形生态系统,因地制宜,顺应自然 针对以上提出的这些问题,在这次做居住区设计时我都会相应避开一些不利因素,首先在设计之前对地形进行考察,做到因地制
13、宜的设计,尽量减少对地形的改变,做到因地制宜,顺应自然。这样既减少工程量又可节省开支。在住宅小区的绿化、景观设计中,生态园林是要尊重生态学原则。 4.2.2 功能分区明确,做到人性化设计 居住小区的空间按其功能要求一般划分为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用空间和私用空间四级。公共空间即居住小区的公共干道和集中的绿地或游园,供居民共同使用。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上应与文化建筑、水面、曲桥、草坪、树木、雕塑小品等结合在一起考虑,营造出一种舒适、幽雅的空间氛围。半公共空间,是指其公共性具有一定限度的空间,作为居住组团内的半公共空间是供居民共同使用的,它是居民增加相互接触、熟悉、交流的地方,是邻里交往、游乐、休
14、息的主要场所,也是防灾避难的疏散的有效空间,以及通过较完整的绿地和开阔的视野作为居民接近自然的场所。在这部分空间的规划上应绿化在景观设计中占重要作用,植物景观本来就是一种发展的景观,只要搭配得当,同样会造就优美的环境和宜人的景色。因此强调园林绿化要合理地进行植物搭配,尊重自然规律。通过对居住区空间的研究,来改善人们生存空间的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 。4.2.3 注重地域文化特色 设计中因地制宜,紧扣其地域文化展开,以表现设计场地蕴含的独特魅力的目标,以便更好地表达、传承和延续人类社会中优秀的地域文化。所以在设计之前要进行实地考察,结合太原市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并结合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等,更人性化的
15、进行绿化设计,并考察太原市的历史文化及时代科技的发展,使设计既延续了太原市的历史文化,又能展示时代的发5展。居住区环境是为人们提供休闲、运动、交流的场所,因而园林绿化所创造的环境氛围要充满生活气息,做到景为人用。4.2.3 注重地域文化特色 设计中因地制宜,紧扣其地域文化展开,以表现设计场地蕴含的独特魅力的目标,以便更好地表达、传承和延续人类社会中优秀的地域文化。所以在设计之前要进行实地考察,结合太原市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并结合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等,更人性化的进行绿化设计,并考察太原市的历史文化及时代科技的发展,使设计既延续了太原市的历史文化,又能展示时代的发展。居住区环境是为人们提供休闲、运
16、动、交流的场所,因而园林绿化所创造的环境氛围要充满生活气息,做到景为人用。4.2.4 注重水景的设计该地块建筑较多,给人感觉冰冷、坚硬。而水是所有景观设计元素中最具吸引力的一种,水景带给居住者柔和、幽静、温馨、和浪漫的环境,是美化居住区环境,提升居住区品位的重要方式。它极具可塑性,它可静止、可活动, 可以映射周围景观等特性,既可单独作为艺术品的主题,又可与建筑物、雕塑小品、植物等其他艺术品结合,可以软化周边环境,创造出独特的景观特性。 4.2.5 注重绿化设计 绿化不仅具有视觉上感官上的愉悦性,还有更深层次的作用,如隔音、隔热、防风、杀菌消毒等,因此精致绿化是衡量居住区品质的重要指标。针对城市
17、居住区的特点,其绿化应采用点、线、面相结合、垂直绿化与平面绿化相结合的复合绿化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绿地系统的实用功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城市居住区绿化的要求已不再只是一两块草地,三四个花坛,而是要求园林绿化的高质量、高标准。绿化要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统一。在合理运用植物、园林小品、园路和铺装等前提下,特别要强调园林景观与生活、文化的紧密联系,在空间组织上达到一步一景、景随步移的效果。(第二部分)毕业论文题目: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在“年华里”小区中的应用1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选题的目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景观设计技术也在不断的改变着 ,越来越多的创新性思维
18、在现代的景观设计中体现出来,与那些传统的景观设计方法对比, 现代的景观设计更能符合人们的胃口,达到人们的欣赏水平 ,深受现代人们的喜爱与追捧 .传统园林如何继承和创新,创造出新式园林是当代设计师面临的问题。因此我选择了这个题目,来探究如何继承与发展,将古典与现代完美融合,将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运用在现代园林设计中,于是,我以小区为例进行探究。选题的意义: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及住宅建设发展迅速,但发展的背后却隐含了许多潜在的问题。如今,历史进入了新的世纪,社会正面临着巨大的变革时期,其重要标志就是人类将由工业文明时代进入生态文明时代,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将从提出走向实施,人类住区的环境建设也将向“
19、生态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人作为自然的产物,处于天地之间,社会之中,对于自然具有依赖性和亲和力,随着人们对自然的渴望,都希望营造一个幽美典雅的环境。因此,此次小区设计以生态环境优先为原则,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坚持以人为本,大处着眼,整体设计。在规划的同时,辅以景观设计,最大限度的体现居住区本身的底蕴,设计中尽量保留居住区原有的积极元素,加上合谐亲切的人工造景,将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运用其中,使居民乐居其中。6.国内外研究动态分析2.1 国内现状早期国内对生态设计的研究多数是基于国外同行研究成果的转译上, 多数只侧重于城市或单体建筑方面, 少有系统的运用生态设计思想对居住小区进行分析和
20、研究。近十几年, 我国也开始重视居住小区的生态问题。 1986 年, 清华大学和德国 LBVS 公司开发试验型新能源村示范项目协议, 在北京大兴县、昌平县、平谷县实施完成。 进入 90 年代以来我国许多大中城市进行了城市生态居住小区的实践与探索。在生态居住小区规划的目标、内容、程序、方法、评价指标等方面都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思想观点。 1993 年清华大学吴良墉教授倡导建立了“人居环境科学”, 尝试建立一种以人与自然的协调为中心、以居住环境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群, 目的是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更好的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 1994 年中国政府通过了中国 21 世纪议程 人口、
21、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人类居住小区发展的目标是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并动员全体民众参加, 建成规划布局合理、环境清洁、优美、安静、居住条件舒适的人类居住小区。胡俊从探讨中国城市的模式与演进入手, 认为城市适居性程度已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竞争新的主题内容。黄光宇、陈勇等以广州科学城发展用地的生态适宜度、生态敏感性分析评价为例, 研究生态规划方法在城市规划中应用的方法与程序, 探讨我国城市规划与生态规划相结合的问题和可能途径。 1999 年, 第 20 届世界建筑师大会通过北京宪章 。指出建立人居环境循环体系, 将新建筑与城镇居住小区的构思、设计纳入一个动态的、生生不息的循环体系之中, 以不断提高环境质量
22、。1999 年我国首个绿色生态住宅小区 北京北潞春小区建成, 社区提供方便的出行及服务、安全的智能化的管理建造节地节能建筑实行污水资源化、垃圾减量, 无害处理、噪声控制创造出优美舒适的绿化环境。 进入 21 世纪以后, 我国掀起了生态居住小区的建设热潮, 小区生态理论、技术规范上的研究力度日益加大。沈清基在 2000 年发表的关于生态居住小区的思考等论文中, 对城市生态居住区规划和建设等方面有较为全面、系统的论述。为规范生态居住小区的建设, 2001 年, 国家建设部颁布了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及技术导则 。此外, 上海等一些城市也相继发布了关于小区生态设计的相关政策和规定。这些原则与评价标
23、准的制定,显示了我国居住小区建设的生态环境意识正在向更高层次迈进, 表明小区景观的生态设计正在逐步有章可循2.2 国外的研究 20 世纪 70 年代初,日本就提出了居住与环境设计的 4 项要求:方便、安全、卫生和舒适;在前苏联时期俄国已开始着手研究居住与环境问题,同时设立住宅生态学,研究居住环境的设计问题。居住环境设计的重要性日益呈现,居住区社会功能之外的精神和心理补偿开始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1977 年国际马丘比丘宪章指出“要争取获得生活的基本质量,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协调” 。 1981 年国际建筑师协会华沙宣言强调多学科互相渗透,并提出“人建筑环境”三位一体相互关联的口号,推动居住环境设计
24、的进步和发展。自麦克哈格开创了景观生态设计的科学时代,此后的研究就分为了两个发展方向。其一是设计者以合理利用土地为目的的景观生态规划方法;其二是设计者就生态专家经过分析环境问题而提出的可行性对策展开构想的定点设计法。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城市居住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以后,随着人文主义思潮的复兴以及对景观生态设计的日益重视,居住区建设更加注重居住区的生态环境以及人与建筑、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 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瑞典就提出了“生态循环城”的建设举措。它结束了林业的传统发展模式,促进森林及其产业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84年瑞典在 Tuggelite 启动并建
25、成了第一个生态村,它以太阳能和生物作为能源,废物循环利用,粪7便储存发酵作肥料,经过大约 15 年的时间,基本构造了较为理想的持续发展模式。丹麦的“太阳风互动居住区”也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居住区的好例子。此居住区是由居民自发组织起来建设的互助居住区,基本保证了资源共享,依靠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作为主要能源,居住区设置菜园有助于物质循环,同时也丰富了景观效果,通过居民的共同参与,共同管理,使得居住区更富于人情味,环保且节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生态居住区。国外对于生态居区的研究较国内更加完善,且有许多成功的实践例子。3论文研究内容、方法、创新之处研究内容:1、分析“年华里”居小住区,所处
26、地理条件、气候特点,历史文化及人文气息,运用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对该项目进行设计。 2、居住小区景观小品及配套服务设施设计。 3、分析太原当地气候特点,恰当选配植物,力求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战略。4、居住小区整体景观设计。 (绿化景观,水体景观,文化景观)5、居住小区的道路交通设计。6、居住小区地面铺装设计方式。研究方法:1、调查法:对于生态住宅在功能、节能、心理、生理与情感等方面的适应性以及生态小区在布局结构、公建系统、道路系统、绿化系统等相关问题进行调查。 2、文献研究法:搜集和整理国内外有关居住小区景观设计和生态学知识的专著及理论成果, 借鉴其成功经验, 为本次研究做好理论铺垫。 3、实地
27、调研法:对本地部分居住小区进行实地考察, 真实地反映出小区景观设计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掌握基础资料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土壤情况、气候气候情况等, 作为实例研究的可靠素材。 4、归纳总结的方法:对收集的基础资料和调研成果进行系统的归纳、分析、整理, 提出现代小区景观设计所应遵循的生态原则, 并系统全面地总结出小区景观生态化的方法, 为实例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创新之处:中国的二十一世纪是个空前城市化的时代,每天在各个城市都在产生大量的人造景观,而古典园林的园林设计理论受到了现代城市发展需要的质疑和挑战。如何对现代景观形式语言的进行创新这一问题的研究,已属迫切的需要。这一问题研究和探索的滞后,已成为现
28、代城市景观设计呈现可怕的“千城一面”现象的原因之一。中国古典园林是现代园林设计的灵感之源,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精髓更是现代造园设计的理论基础。中国古典园林是风景式园林的典型,是人们在一定空间内,经过精心设计,运用各种造园手法,将山、水、植物、建筑等加以配置而组合成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有机整体,将人工美和自然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无论现代景观设计是出于何种目的开始的,审美需求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设计任务。研究审美受众的审美心理就会发现, “千城一面”现象不但使地域文化消失,而且也会引起审美疲劳。没有创新的景观设计会引起“似乎在哪见过”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永恒主题,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国家
29、兴旺发达的持久动力。在我的设计中将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与现代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完美融合,并坚持创新精神避免照搬照抄的设计,而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设计核心加以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精髓结合太原市的生态特征合理设计。84论文结构与提纲摘要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的概念解析 2.1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概念与内涵 2.2 中国特色古典园林案例分析 2.3 中国古典园林在现代小区设计中的应用 2.4 古典与现代的完美融合第三章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要素分析 3.1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概述 3.2 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的要素归纳
30、 3.3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问题分析3.4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的空间要素分析3.5 常见地形地势与景观种植3.6 道路系统与区域配套设施 第四章 “年华里”居住小区项目分析4.1 项目背景 4.2 基地项目要素分析 4.3 基地区位及调研情况 4.4 基地气候特征与人文特色 第五章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在“年华里”居住小区中的应用5.1 借景5.2 对景5.3 障景5.4 框景9第六章 结语 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的探讨启示 致谢 参考文献5主要参考文献【1】赘卫东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演变A华中建筑,2010【2】徐珺 浅论居住区生态环境规划A中国电子商务,2010. 【3】 蔡伦萍,胡勇现代居住区园林设计探讨C 建筑设计管理,2010,27(2) 【4】李江,王金萍,何永波现代居住区景园设计中的要素A山西建筑,2010,36(18)【5】李孟颖现代居住区水景的规划设计A华中建筑,2010,28(8)【6】曾艺君,钟军立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B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36(4)【7】魏绪英,矮忠平,蔡军文现代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与应用A安徽农业科学,2009,(2)导师意见:导师签名:年 月 日10开题评审组意见:组长签名:年 月 日学院意见:负责人(签章):年 月 日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