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西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为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为转型跨越发展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人才保证,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纲要。一、人才在山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003 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以来,我省制定实施了山西省 20062010 年人才开发工作规划,着力推进人才强省战略,党管人才格局基本形成,人才工作机制初步建立,人才市场体系逐步健全,人才资源规模有所扩大,为“十一五” 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省人才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人才
2、队伍总量不足;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新兴产业创业型领军人才严重匮乏;人才结构和分布不够合理;人才环境不优,选用人才机制不够健全,人才流失现象仍然存在,引进人才方面仍需加强,等等。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当今世界,国家、地区、企业间的竞争实质上都是人才的竞争。未来 5-10 年,是山西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在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基础上,把山西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建设成为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特别需要各类人才去引领、去支撑、去奋斗。转型发展、跨越
3、发展,是优秀人才发挥作用的主战场,是吸引凝聚人才的大舞台,要求我们必须在人才开发体制、机制上不断创新,在人才政策、环境上不断优化。各级党委、政府要把人才战略放在优先发展的突出位置,科学规划,深化改革,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努力开创我省人才事业新局面,尽快形成我省人才竞争比较优势,为实现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撑。二、人才发展的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人才成长规
4、律,以服务转型跨越发展为目标,以人才能力建设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创新型、创业型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基本原则。党管人才原则。加强和改善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调动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保护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加快人才发展的整体合力。优先发展原则。把服务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各项工作的部署中,切实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以人才优
5、先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统筹协调原则。统筹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统筹开发高、中、初级人才,统筹处理好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关系,统筹人力资源配置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改革创新原则。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破除人才成长、人才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障碍,创新人才开发机制,完善人才开发政策措施,促进人才合理有序流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创造智慧和创业激情。(三)总体目标。到 2020 年,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和造就与我省转型跨越发展要求相适应,数量充足、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努力形成山西人才竞争的比较优势。人才资源总量快速增长。人才资源总量增加到 533万人,
6、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提高到 18%,基本满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人才素质明显提高。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 20%,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达 43 人年,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达 28%。人才结构和布局趋于合理。人才队伍的年龄、专业、层次等结构得到优化,人才在部门、行业、城乡、地区的分布基本合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基本协调,人才结构性矛盾得到有效解决。人才使用效能明显提高。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人力资本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 12%,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 36%。到 2015 年,在人才体制机制创新、人才政策环境优化、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重
7、点发展领域紧缺急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等四个方面实现重大突破,为转型跨越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到 2020 年,全面落实各项任务,确保人才发展总体目标的实现。山西省人才发展主要指标项目 单位 2009 年 2015 年 2020 年人才资源总量 万人 282.2 400 533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 % 7.95 15 20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数 人年/万人 20.31 33 43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 % 21.8 27 28人力资本投入占技能劳动者比例 % 8.28 10 12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 18.09 32 36三、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适应山西转型跨越发展
8、要求,围绕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对人才的需求,统筹推进六支人才队伍建设,突出抓好三类重点人才的开发,把各类人才聚集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事业中来。(一)统筹推进六支人才队伍建设1、党政人才队伍。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以解放思想和提升素质为先导,以加强作风和本领建设为核心,以中高级领导干部为重点,构建理论教育、知识教育、党性教育和实践锻炼“四位一体” 的自下而上的党政人才选拔培养教育体系。按照从严控制总量,调整优化结构的要求,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以绩取人的用人导向,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勇于创新、勤政廉洁、求真务实
9、、奋发有为、善于推动科学发展的高素质党政人才队伍。到 2020 年,公务员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 15 年,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干部占党政干部队伍的 85%,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2、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以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以培养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为重点,采取自主培养与外部引进相结合的方式,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到 2015 年,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量达到 100 万人。到 2020 年,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量达到 113 万人,培养造就一批能够引领我省企业进入全国 500 强的优秀企业
10、家;国际化人才总量达到 1000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通过竞争性方式选聘的比例达到 50%。3、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紧缺人才为重点,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创新力强、素质优良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到 2015 年,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 170 万人。到 2020 年,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 207 万人,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为 104050。4、高技能人才队伍。适应工业新型化要求,以提升职业技能为核心,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立技能人才梯次培养结构和绝技绝活代际传承机制,形成
11、一支与我省转型跨越发展相适应的数量充足、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到 2015 年,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 70 万人,占技能劳动者总量的 27%。到 2020 年,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 106 万人,占技能劳动者总量的 28%,其中技师、高级技师达到 21 万人。5、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需要,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为核心,以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为重点,培育一支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数量充足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到 2015 年,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 37 万人,其中经营型、技能带动型、技术和社会服务型人才占到 30%;
12、到 2020 年,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 71 万人,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 10.2年,每个行政村至少有 12 名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带头人。6、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以人才培养和岗位开发为基础,以中高级社会工作人才为重点,建立各类学历教育、专业培训和知识普及有机结合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培育和发展一批能够承载并促进社会工作发展的公益性民间组织。强化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措施,建立社会工作人才和志愿者队伍联动机制,培养造就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到 2015 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 3 万人。到 2020 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 6 万人。(二)突出抓好
13、三类重点人才的开发1、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围绕支柱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和重点学科专业建设,培养和引进一批在我省国民经济重点领域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带动产业升级或实现成果转化的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和优秀创新团队。到2015 年,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达到 2000 人,到 2020 年达到 4000 人。2、新兴产业创业型领军人才。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为核心,以项目为载体,加快重点领域战略型新兴领军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加速壮大新兴产业规模。到 2015 年,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文化旅游、物流等新兴产业领军人才达到 300 人。到 2020 年,新兴产业领军人才达到 1000
14、人。3、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加大力度,引进和培养并举,政府引导和市场配置并重,着力调整人才资源的专业、层级、分布结构。到 2015 年,在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文化旅游、交通物流等经济建设重点领域新开发急需紧缺专门人才 28 万人,到 2020 年新开发 46 万人。到 2015 年,在宣传教育、政法、医药卫生等社会建设重点领域新开发急需紧缺专门人才 14 万人,到 2020 年新开发 23 万人。四、创新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人才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创新,形成不拘一格选拔人才、鼓励人才脱颖而出、有利于干事创业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
15、(一)完善党管人才的领导体制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明确党委、政府“一把手” 抓“第一资源” 责 任,建立各 级党委常委会听取人才工作专项报告制度。健全和完善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提高各级领导班子综合考核指标体系中人才发展专项考核的权重。完善党委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发挥各级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综合管理作用,强化各职能部门人才工作职责,充分调动各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形成人才工作整体合力。建立健全政府宏观调控、市场有效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人才管理体制。围绕培养引进人才、用好用活人才和提高人才效能,推动政府人才管理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
16、优质公共服务转变;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捷高效转变。制定完善人才服务管理和人才资源开发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政策,推进人才管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形成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法制环境。(二)创新人才发展的工作机制1、人才培养开发机制。建立健全以转型跨越发展需要为导向,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机制。发挥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适应科学发展要求和干部成长规律,开展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完善在职在岗人员教育培训制度,分类制定在职人员定期培训办法。构建网络化、开放式、自主性终身教育体系。建立人才与产业互动机制,推动产学研结合
17、。充分利用社会教育培训资源,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培养开发机制。2、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建立健全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科学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针对不同行业特点,不同职位和职业的要求,制定分类分层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健全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体现群众认可的党政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市场、出资人和社会认可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考核评价机制,社会和业内认可的专业技术人才考核评价机制。探索高技能人才多元化评价机制。建立在转型跨越发展的实践中发现、识别人才的机制。3、人才选拔任用机制。改革各类人才选拔使用方式,科学合理使用人才,促进人岗相适、用当其时、人尽其才,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深化党政人才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完善公务员录用制度,严把公务员队伍“入口”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制度,探索公推公选等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推行和完善地方党委任用干部票决制。建立并完善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建立组织选拔、市场配置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选拔任用制度,完善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派出制。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健全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委任、聘任、选任等方式,全面推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和合同管理制度。建立企事业单位关键岗位和国家重大项目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