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附件 1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指南(2016)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简称资源库)建设是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推动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与教学实施领域综合应用的重要手段。为进一步优化项目组织,规范基本要求,提升资源库的建设质量和应用效果,制订本指南。一、指导思想按照“国家急需,全国一流” 的要求,国家 级资源库主要面向专业布点多、学生数量大、行业企业需求迫切的职业教育专业领域,组建一流团队、汇聚一流资源、提供一流服务,为全国相同(相近)专业的教学改革和教学实施提供范例和优质资源。通过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推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扩展教与学的手段、范围和形式;带动教育理念、
2、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变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探索基于资源库使用的学习、培训等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机制;为社会学习者提供资源和服务,增强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能力,为形成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条件和保障。二、功能定位资源库定位于“能学、 辅教” 。“能学”指凡有学 习意愿并具备基本学习条件的职业院校学生、教师和社会学习者,均能够通过自主使用资源库实现不同起点的系统化、个性化学习,并实现一定的学习目标。“辅教” 指教 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教授对象和课程要求,利用资源库灵活组织教学内容、辅助教学实施,实现教学目标;学生可以在课堂教学以外,通过使用资源库巩固所学和拓展学习。三、建设思路
3、资源库建构遵循“一体化 设计、结构化课程、颗粒化资源”的逻辑,强化应用功能和共享机制设计。资源布局与运行平台功能的一体化设计是资源库建设的前提,应以满足用户使用需求为目标,根据专业领域特点,对知识结构、资源属性和运行平台功能等进行整体设计;成套规范的课程是资源库建设的重点,要在教学改革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代表本专业最高水平的整套专业核心课程(用户使用过程中新搭建的课程可作为资源库运行过程中的新生资源,但不作为资源库必须具备的“ 结构化课 程” );体现信息技术优势 的小颗粒资源是资源库建设的基础,库内资源要在保障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尽可能设计成较小的学习单元,颗粒化存储,便于检索和组课。四、项
4、目组织资源库建设按照“自主建 设、省级统筹、择优入库、有序支持、验收监测、持续更新”的方式组织实 施。(一)自主建设。鼓励具有专业优势的职业院校,根据教育部制定的资源库建设基本要求,汇聚不同代表性的学校和行业内有影响力的企业组建项目团队,围绕自身优势专业自主建设教学资源库。(二)省级统筹。各省(市、区)根据本地实际,结合本地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 年)实施方案,从经费支持、专业布局等方面统筹规划与国家级资源库错位布局的省级资源库建设,并可根据实际建设情况推荐申请国家级资源库。(三)择优入库。教育部根据各地推荐项目的专业方向、建设方案、现有基础、使用情况、学校举办方或同
5、级财政投入努力程度、行业企业支持力度以及相关院校自筹能力等,择优遴选列入国家级资源库备选项目库。(四)有序支持。教育部根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专业能力建设专项” (简称部本 专项)预算,安排 专项资金分批支持入库排名靠前、建设成效好的备选项目,立项为国家级资源库建设项目。部本专项资金为补助性经费,与项目预算的差额由项目牵头单位筹措补齐。(五)验收监测。国家级资源库须在获得部本专项支持的2 年内完成任务书规定的建设任务并接受验收。牵头建设单位须确保项目资金使用管理的安全规范有效,并实现绩效目标。资源库自进入备选项目库即开始接受管理系统对其资源质量和使用成效的监测。监测数据主要供项目验收和确定升级改进
6、支持项目时使用。(六)持续更新。通过验收的资源库应继续探索和完善以用促建、共建共享、开放建设、动态更新的有效机制,保证每年新增和更新的资源比例不低于原有总量的 10%。五、资源建设(一)基本资源。一般指涵盖专业教学标准(或专业教学基本要求)规定内容、覆盖专业所有基本知识点和岗位基本技能点,颗粒化程度较高、表现形式适当,能够支撑资源库结构化课程的资源。结构化课程必须以专业教育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为基础系统设计而成。(二)拓展资源。一般指基本资源之外针对产业发展需要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开发建设的资源。拓展资源应体现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和最新成果,并不断提升资源建设的普适性。(三)资源冗余。库内资源应力求
7、丰富多样,在数量和类型上大大超出结构化课程所调用的资源范围,实现资源冗余,以方便教师自主搭建课程和学生拓展学习。(四)分层建设。库内资源应包括素材、积件、模块和课程等不同层次。素材是最基础的、颗粒化的资源;积件是以知识点、技能点为单位,多个内在关联的素材组合形成的资源;模块是以学习单元、工作任务等项目为单位,多个知识点、技能点组合形成的资源;课程应包含完整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过程记录、教学评价等环节,支持线上教学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资源库提供的结构化课程体系应涵盖本专业的全部专业核心课。课程建设可参考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慕课)的建设理念。(五)资源类型。表现形式上
8、,资源类型一般包括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和虚拟仿真类素材等。应控制文本和图形(图像)资源在总资源中的占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化传统教学的优势,提高微课程、动画、虚拟仿真等资源比例。微课程以阐述某一知识点为目的,以短小的在线视频为主要表现形式,属易用易得适用实用的学习资源;动画通过变换的视角、直观的画面、形象的阐述,将抽象概念具体化、微观概念可视化,将抽象逻辑思维与具体形象思维融为一体,使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学习者的自然思维习惯;虚拟仿真通过替代危险性高或难以安排的现场实习,或展示现实教学中难以理解的复杂结构、复杂运动等,提高实际教学效果。(六)资源属性。
9、应按照资源的内容和性质,科学全面地标注资源属性,方便资源的检索和智能重组。资源的形式规格应遵循行业通行的网络教育技术标准。(七)主要内容。资源库内容应包括专业介绍、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环境、网络课程、培训项目以及测评系统等,主要有:1.职业标准、技术标准、业务流程、作业规范、教学文件等。2.企业生产工具、生产对象、生产场景、校内教学条件等。3.企业生产过程、学生实训、课堂教学等。4.工作原理、工作过程、内部结构等。5.虚拟企业、虚拟场景、虚拟设备以及虚拟实验实训实习项目等。6.企业案例、企业网站链接等。7.数字化教材、教学课件等。8.习题库、试题库等。9.与专业、课程、知识点相关的导学、助学系统
10、。六、功能设计(一)基本原则。资源库(运行平台)功能应按照“便捷、成效、促用” 原则构建。 “便捷”指资源库应使用户自主学习、组建课程、获取资源更加快捷、简单和方便,与传统教学或其他线上资源获取方式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实现“时时可用、处处可用”;“成效”指资源库应发挥数字化资源优势,使教学更易组织,学生更易学习,明显提升教与学的效果;“促用” 是指资源库(运行平台)应建立用户使用奖励和分级管理的机制(或类似机制),使在线时间长、使用资源多、参与互动勤、上传资源好的用户能够获得更高的使用权限或其他虚拟价值奖励,促进资源库的推广应用。(二)功能定位。强化资源库“能学、辅教” 功能。资源库应能支持学生
11、自主学习和测评,方便教师根据需要搭建课程并组织教学;完善线上与线下学习过程的管理与服务,帮助用户自主有效学习。项目团队应组建共建共享联盟,边建设边使用,运用需求导向、应用激励的策略,将资源库使用融入学校专业教学的全过程,推动教师率先使用、引导学生全面使用;在联盟内探索基于资源库学习、校际学分互认的共享实现形式。(三)运行平台。一是完善功能。切实强化资源库运行平台的资源存储、资源评价、资源管理以及资源再生等作用;建立健全导学(导用)功能;加强针对不同使用者的资源检索、方案推送、过程管理、讨论互动、跟踪评价等功能。二是促进竞争。国家级资源库可自主选择符合功能、技术和管理要求的运行平台;运行平台不得
12、对资源库内容设置使用权限和用于商业目的,并向用户提供免费服务。七、监测与管理(一)资源库监测。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管理系统不定期采集受控资源库的运行日志及素材使用情况等数据,对资源库的使用效果、资源更新、用户行为等进行分析并适时发布资源库建设与应用分析报告,为项目管理、推广、决策和规划提供依据。(二)资源管理。资源库牵头学校和运行平台应建立健全资源审核编校机制,确保资源建设质量,并对库内资源的合法性、科学性、教育性、技术性、艺术性及知识产权负责。八、申请条件申请列入国家级资源库备选库的项目应具备如下条件和基础:(一)已立项建设或已完成建设的省级资源库。(二)与已立项国家级资源库的专业领
13、域(见附表)不重复或高度相近。(三)资源库运行平台满足相关功能、技术与管理要求。(四)资源库建设方案体现高水平的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改革成果;已建成的专业核心课程不少于 6 门,资源类型多样、分布合理,文本类和图形(图像)类资源数量占比小于50%;课程建 设初具规模,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过程记录、教学评价、自主学习等功能完备;建设内容包含测评系统,能够支持资源库课程教学模块的自学检测;资源质量有保障,经抽查合格资源比例不得低于 95%。(五)项目团队校企融合、优势互补,能够代表本专业领域全国一流水平,且分工明确、协作有序,执行力强(同等条件下,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牵头项目优先考虑)。参与单位(
14、包括参与企业)都承担有具体建设任务。(六)已实际使用且效果良好。注册用户分布合理,人数不少于 2000 人且活跃度较高;项目团队单位已将资源库实际应用于本校的教师授课、布置作业,学生学习、复习等方面。当前运行平台接受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管理系统的监测。(七)资源建设标准和评价机制明确;项目建设资金使用管理制度科学;绩效目标设定能清晰反映项目预期的产出与效果,并以相应的绩效指标予以细化、量化描述,绩效指标有依据或参考标准,符合“指向明确、细 化量化、合理可行、相应匹配” 的要求;预 算按照功能和经济 分类编制,符合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和经济合理性原则。经费投入、团队管理、资源审核、资源
15、更新及共建共享机制能够保障资源库的持续建设与应用。(八)牵头学校具有筹措补齐预算差额的能力,近五年使用中央财政、部本专项支持资金规范有效、监督公开透明、内部控制好;举办方和行业企业支持力度大;未获得过部本专项支持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牵头学校近年来使用中央财政、部本专项支持资金有违规现象的,不予支持。九、后续管理建立激励和淘汰机制,加强对已验收资源库的管理。(一)激励机制。按照“注重实效、宁缺毋滥” 原则,每年遴选若干资源更新到位、应用效果较好的已验收资源库,由部本专项以分担部分升级改进经费的方式支持后续建设。支持资金主要用于按照新的建设标准,优化组库结构、完善已有资源、补充新资源、提升用户
16、体验、扩大共享范围。(二)淘汰机制。在资源库建设与应用分析报告中对资源更新不力、应用情况较差的已验收资源库提出警告,连续 2次警告仍无有效改进的,终止后续建设,取消国家级资源库资格,牵头学校 5 年内、参与院校 3 年内不得申请报新的中央财政、部本专项支持项目。十、保障措施(一)组织保障。资源库牵头学校负责组建项目团队、成立建设指导小组,集聚行业协会、企业及职业院校的专家参与建设。鼓励跨区域组建项目团队,团队内的职业院校要求专业实力强、专业特色明显且优势互补;选择与资源库专业领域相关的全国性行业和代表行业水平的先进企业合作,把先进的生产实践资源引入资源库,为资源库建设提供实质性支持。牵头学校要
17、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在资源库建设理念、设计、方法和技能等方面加强对团队成员的指导与培训;参与单位要切实承担好建设任务,为资源库建设工作提供必要支持,按照有关规定在校内任务安排、绩效评价等方面为团队成员提供便利。(二)知识产权。资源库属于职务作品,建设单位享有资源的著作权,并保证资源内容没有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参与建设的个人对其原创完成的资源享有署名权。资源库验收后,更新建设产生的资源著作权由建设单位和个人协商确定。建设单位、参建人员、运行平台应商定和签署知识产权保障协议。(三)建设资金。项目建设资金包括部本专项资金和项目筹措资金两部分。部本专项资金分配原则是:建设项目以 500万
18、元作为核定基数(升级改进支持项目的核定基数为三分之一),根据建设任务轻重、项目主持单位所在地财力情况、国家优先扶持政策、预算安排等因素,适当给予倾斜或核减。资金拨付方式为:“两年建 设,分年度拨 付” 。资金使用与管理实行项目第一主持单位负责制。项目筹措资金主要由学校举办方或地方财政投入资金、行业企业支持资金以及相关院校自筹资金组成。项目建设资金主要用于素材制作、企业案例收集制作、课程开发、特殊工具软件制作、应用推广、调研论证等方面的开支,相应按咨询费、印刷费、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专用材料费、委托业务费、其他商品服务支出、专用设备购置费、信息网络及软件购置更新等经济业务分类归集与核算。用于调研论证、咨询的费用严格控制在项目预算的 10%以内;素材制作、企业案例收集制作、课程开发、特殊工具软件制作、应用推广、调研论证之外的其他开支严格控制在项目预算总额的 8%以内。项目建设资金要纳入项目实施相关单位年度预(决)算,使用与管理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违反政府采购政策,不得以任何名义截留、挤占、挪用或擅自调整,不得提取工作经费,也不得将项目建设资金与其他经费混用,严禁将项目资金用于归垫项目实施期(项目任务书下达日起)前的有关开支。项目实施单位要制定科学完善的项目建设资金使用与管理细则,强化制度约束,加强预算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