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写作、文体写作习题.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21265 上传时间:2018-07-08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用写作、文体写作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应用写作、文体写作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应用写作、文体写作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应用写作、文体写作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应用写作、文体写作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政 治 经 济 学 练 习 题 【参考答案】 一 名词解释 劳动对象: 人们的劳动所加工的对象。它分为两类:一是未经人类加工的自然物质;一是已经人类加工过的半成品即原材料。 劳动资料: 亦称劳动手段。它是人们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是劳动和劳动对象之间的传导体。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广义劳动资料还包括劳动过程所必要的各种物质条件。 生产资料: 生产过程中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是任何社会人们进行生产所必备的物质条件。 生产力: 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物质产品的能力。 它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表明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界、获取适合需要的物质资料的能力。 生产关系: 人们在社会生产和

2、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是物质资料生产借以实现的社会形式,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广义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再生产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 它是一切经济关系的基础并决定着它们的性质和特点,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的归属问题,即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的 问题,是人们在占有生产资料方面所形成的关系,体现着生产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广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包括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诸方面的经济关系。 物质资料生产: 即劳动者按照预定的

3、设想和目的 , 运用劳动资料加工于劳动对象,改变劳动对象的形状、性质或地理位置,使其适合于人们需要的过程 四 . 简答题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为什么要以物质资料生产为出发点? 答: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要存在和发展,就必须在生产活动中改造自然界获取所需要的物资生活资料。任何一 个社会都不能停止生产,否则这个社会就不能继续存在下去。只有当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使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时,人类才有可能从事物质资料生产以外的其他社会活动,并且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程度决定着政治、文化、科学和教育等社会活动的的发展水平。物质资料的生产决定社会形态的变化。 因此,政治经济学探

4、索社会发展演化的客观规律,就必须以物质资料的生产作为自己研究的出发点。 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答 : 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是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发明,只有被实际运用于生产,同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相结合, 才会变为变为巨大的物质力量,成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 在现代生产力的发展中,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劳动资料的革新,自然资源的开发,新的原材料发明和利用,生产力各个要素的合理配置和组织等等,都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为什么说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体系的基础? 答: 狭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的归属问题,即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的问题,是

5、人们在占有生产资料方面所形成的关系,体现着生产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广义的生产2 资料所有制包括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 支配和使用诸方面的经济关系。 (1)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 (2)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着人们在产品的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的关系 五论述题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是怎样实现相互作用的? 答: 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辩证统一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生产力是社会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辩证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即社会经济形态。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相适应。 生产力的

6、发展会引起生产关系的 部分质变。在一定生产关系根本性质不变的前提下,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可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生局部的调整和变化。 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生产关系会随之发生根本性的质变。 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着生产关系可能变化的程度。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强大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生产关系就能够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和最革命的因素,它经常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社会生产的发展变化总是首先由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开始的,然后才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 展要求的变革。 广义生产关系中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四个方面关系之间的辩证

7、关系? 答: 狭义的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分配关系包括生产资料和产品分配两个方面。生产资料分配关系即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产品分配关系包括产品分配的原则、方法和份额等。交换关系是指产品交换过程所形成的经济关系。如果产品属于生产资料,其交换与生产过程结合在一起。消费品的交换则是生产、分配和消费的中间环节。消费关系是指人们在产品消费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关系。以上四个方面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 狭义生产关系 是基础,它决定着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 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又存在着相对独立性,并对生产关系具有反作用。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社会生产关系是上述四个方面经济关系的统

8、一。 第一章 商品 参考答案 一 、名词解释 商品 :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体现生产者在分工条件下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生产关系。它由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构成。 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生产者在私有制和分工条件下互相交换劳动的社会 关系。它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交换价值 :一种使用价值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和比例。 具体劳动 :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它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永恒条件,和自然物质共同构成物质财富的源泉。 抽象劳动 :撇开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的价值,反映商品生产者之

9、间的经济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经济特有的范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劳动生产率 :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一般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也可以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 3 四 、简答题 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什么关系? 答 : 商品是劳动过程生产出来的。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人自然之间的关系。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商品之所以具有二因素,就是因为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这二重属性。 商品价值量是如何决定的?它反映着

10、商品生产者之间怎样的经济关系? 答: 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 产商品的劳动时间,但不是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竞争自发形成的。 它反映着商品生产者之间地位平等的经济利益关系和优胜劣汰的竞争关系。 价值量的变化与劳动生产率变化的关系。 答: 劳动生产率的含义及其表示方法;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取决于多种因素;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 产率成反比,而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这来

11、源于劳动的二重性。 简述 劳动生产率的决定因素。 答: ( 1)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 ;( 2)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 ; ( 3)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 ;( 4)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 ; ( 5)自然条件 五、 论述题(答案要点) 为什么说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答: 1、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的产生 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分工决定生产商品的劳动既 是 私人 劳动 又具有社会 劳动的性质 。 2、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 动的矛盾决定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 3、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 4

12、、 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阶段,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发展成为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第二章 货币 【参考答案】 一、 名词解释 货币: 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着商品经济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货币流通规律: 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待售商品总量;二是商品的价格水平;三是货币流通速度。待售商品总量与商品价格水 平的乘积,就是商品价格总额。 通货膨胀: 由于纸币发行量超商品流通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所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现象,叫做通货膨胀。但在现代经济中人们已把由其它原因造成的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都称作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流

13、通中货币相对不足而引起的社会需求不足 .物价水平疲软或下降现象叫通货紧缩 4 四、简答题(答案要点) 如何理解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就是金银”? 答: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是说金银成为货币不是由它的自然属性决定的,而是由社会生产关系决定的。金银成为货是商品生产,交换矛盾发展 的结果。 货币天然就是金银是说货币就是金银这是由贵金属具有如下天然特性决定的:如各部分是同质的,便于分割和合并;质地坚硬,不易磨损;不腐乱变质,便于保存;体积小而价值大,便于携带等。 思考货币产生的逻辑过程(价值形式发展的几个阶段) 答: 价值形式的演变过程就是货币产生的逻辑过程。价值形式经历了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价值

14、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四个阶段。货币是价值形式演变过程的最终结果,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由此,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内部 矛对立,就发展为商品与货币的外部对立,这就是货币产生的逻辑过程。 货币的本质:它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货币有哪些职能? 答: 货币的职能就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还相继产生了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五 、计算题 某年某国待售商品 20 亿件,平均每件商品价格 150 美元。据测定每美元平均流通次数 3次。

15、当年由于政府多发纸币使商品价格上涨 25%。试问:当年多发多少纸 币? ( 1)正常情况下流通中所需货币量: ( 150 20) 3=1, 000(亿美元) ( 2)商品价格上涨后 流通中所需货币量: 150+( 150 25%) 20 3=1, 250(亿美元) ( 3)多发货币: 1, 250(亿美元) 1, 000(亿美元) =250(亿美元) 第三章 价值规律 【参考答案】 一、 名词解释 价值规律: 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内容是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必须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价值量相等的 原则进行交换,即实行等价交换。 市场机制: 指商品经济内部的价格、供

16、求、竞争等要素变动对经济活动的制约功能。它有两个特点:一是调节的自动性,二是利益的制约性。 四、简答题(答案要点) 什么是价格与价值在量上的背离,这种背离是如何产生的? 答: 价格与价值在量上的背离,即价格与价值量的不一致,是指商品交换不仅反映价值,以价值为基础,而且要通过商品和货币交换的量的比例相对表现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价格,从而反映供求关系,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价格的规定性,决定了价格与价值量有可能发生不一致,因而 价格形式本身就包含着价格与价值量不一致的可能性。 实际上,价格与价值量经常不一致。供求关系使价格经常偏离价值,供过于求,价格低于价值,供小与求,价格高于价值。它使价格围绕价值

17、上下波动。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格与价值量的不一致,并不违背价值规律,并不是价格形式的缺点,反而是价值规律的正常实现形式。 5 为什么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相反正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 答: 1、价格随供求的变化而时高时低,总是以价值为基础的。 2、从较长时期看,从社会商品总量来看,价格高于 或低于价值的部分互相抵销而大体与价值相等,价格与价值一致是一个必然趋势。 五、论述题 (答案要点)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价值规律是如何实现自己的要求的?价值规律有哪些作用? 答: 1、 价值规律的主要 内容和基本要求: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

18、必须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即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中生产者相互之间实现经济关系的形式。 价值规律 表现形式和作用机制: 受供求等因素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商品价 格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这并不违反价值规律。因为: 从较长时期来看,价格的上涨部分和下跌部分可以相互抵消,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是相等的。 商品的价格无论怎样波动,都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而变动的。 价值规律是通过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等的作用实现价格与价值趋于一致的。 价值规律的 作用 : 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按比例地分配。 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

19、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第四章 资本与剩余价值 【参考答案】 一、 名词解释 资本: 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本质上不是物,而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即资本家剥削雇佣劳动的经济关系。 剩余价值: 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超过劳动力补偿价值的价值余额,体现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 价值增殖过程: 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不变资本: 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资本被称为不变资本。因为在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被改变成新产品,这部分价值只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是原有价值的一种再现,不会增加新价值。 可变资本 : 用于购买劳动力的

20、资本。因为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不仅能够创造出补偿劳动力价值的新价值,而且还能够创造出剩余价值。它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它准确地反映出资本所有者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因而也被称之为剥削率。 绝对剩余价值: 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延长工作日,绝对增加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 在工作时间一定情况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 部门内部个别企业通过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或改 善生产组织形式提高了生产率,其产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所形成的差额。 资本主义工资: 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

21、式。它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掩盖了资6 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相对工资: 指在工人新创造的价值中,工人所得工资与资本家所得剩余价值的比率,亦称比较工资。它表示劳动与资本的相对利益关系。 四、 简答题(答案要点 ) 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 答: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货币所有者要使货币转化为资本,取得剩余价值,就必须在流通中即市场上找到一种特殊商品 ,这种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成为价值源泉的属性,它的使用能够创造出价值,并且能够创造出比它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种特殊商品就是劳动力。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第一

22、,劳动力是“自由人”,即有人身自由。劳动者可以“自由地”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第二,劳动者除了自己的劳动力别无其它商品可卖,更没有生产资料或其他谋生的手段。出卖劳动力成了劳动者维持生存的出路。 现代资本主义生产自动化条件下能否认为劳动已不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惟一源泉? 答: 在现代生产自动 化条件下,工人的劳动仍然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这主要是因为:无论多么先进的机器设备,包括自动化系统,作为生产资料的价值都是物化劳动,是由生产机器设备的劳动决定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只能在工人的劳动中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能发生价值增值。自动化设备无论怎样先进,都不能完全取代工人的劳动,也不能改变劳动者在生产中的主体

23、地位。离开了工人的或劳动就不能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工人的劳动仍然是价值的源泉。先进的自动化设备能扩大生产劳动的范围,并且提高劳动的复杂程度,由此得到的剩余价值仍然是是由范围扩大了的、素质提高 的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 简述货币与资本的关系。 答: 货币和资本的联系与区别:资本最初总是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但货币本身并不就是资本,只有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货币才转化为资本。 作为资本的货币和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货币,有着不同的流通形式的区别。 (1)流通形式不同。货币的流通公式是 W G W;资本的流通公式 G W G。 (2)流通的内容不同。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其经济内容是价值量相等、使用价值

24、不同的商品 相交换,即同量异质;资本流通,其经济内容是用货币购买商品,然后把商品卖掉,重新换回货币,即同质异量。 (3)流通的目的不同。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目的在于换取生产或生活消费所需要的使用价值。资本流通,目的是为了取得更多的货币 (4)流通的限度不同。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流通过程是有限的,商品所有者只要实现了相互间的商品交换,流通过程就结束了。但资本流通却是无限的。 劳动力的价值是如何决定的? 7 答: 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包括:第一、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 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第二、维持劳动者家属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第三、为使劳动者掌握必要的生

25、产技术所必需的教育、训练费用。 劳动力价值的决定还包括历史和道德因素 简述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性质。 答: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又是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五、 论述题(答案要点)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什么?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为什么转化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答: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工资表现为劳动的报酬。这是一 种现象上的歪曲,其原因就在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结合的方式。劳动力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进入生产过程之前必须通过买卖,购买者以工资的形式支付给工人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劳动力进入生产过程以后被消费其使用价值,即劳动

26、。劳动在消费中创造新的价值,并且在量上超过劳动力价值。劳动力使用价值的这种特殊性加上工资的支付方式等因素就造成工资是劳动报酬的假象。工资形式掩盖了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区别,表现为全部劳动的报酬,从而掩盖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剥削性质。 如何正确理解现代资本主义雇佣劳动者工资变化的趋势? 答: 由 于经济的发展技术进步,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文化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再生产劳动力的条件也在变化。随着这些变化,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的 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有不断增长的趋势 。其原因主要是: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工人消费的基本生活资料在数量上增加、在质量上提高、范围上增多了; 生产中不断采用新技术,对劳

27、动者的专业技能和文化知识的要求不断提高,因而增加了劳动力教育和培训费用。 经济的不稳定性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使得社会保险、福利、公共教育等费用也不断增加。总之,随着经济的发展,使得劳动力的价值不断提高 ,从而实际工资有提高的趋势。 也应看到,一些因素也会引起工人工资的下降。在这种提高趋势中,实际工资有时也有下降,特别是在经济危机时期,大批工人失业,在业工人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明显下降。 发达国家物价水平上涨,房租、捐税和服务费用较高,实际工资并不像名义工资那样高。 由于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较高,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相比所占比重减少, 相对工资呈现下降趋势, 甚至可能比不发达国家工人的相对工资水平还

28、要低。 资本运动总公式的矛盾是什么,如何解决资本运动总公式的矛盾?(即如何理解剩余价值不能产生于流通,但也 不能离开流通产生?) 答: 1、资本运动总公式是与商品、价值、货币的性质,同价值规律相矛盾的。 2、流通领域的等价交换和不等价交换都不会产生剩余价值。 3、 剩余价值又不能离开流通产生。流通是商品所有者全部相互关系的总和,资本家必须在流通中购买生产要素,又必须在流通中出售商品。如果不买也不卖,不会产生剩余价值。要发生价值增殖,货币所有者必须在流通领域中能买到这样一种商品,它的使用价值本身具有成为价值源泉的特殊属性,即能创造价值,并且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种商品就是劳动力。所以

29、,劳动力成为商品是 问题的关键,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根本条件。 论述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答: 1、 剩余价值规律的内容: 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不断扩大和加强对雇佣劳动的剥削。 2、 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生产过程就是创造剩余价值的过程 。 3.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 4、 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全过程 8 六 . 计算题 某制些厂拥有平均生产条件,资本家雇佣工人 50 人,工作日为 8 小时,工人 人均 4 小时生产 1 双鞋,消耗生产资料价值为 22

30、元,每个工人 1 小时创造新价值 2 元,劳动力价值 8元。计算:( 1)该厂工作日中的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 2)该资本家一天消耗的资本价值,其中 c 和 v 各为多少?( 3)资本家一天共获得的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率。 ( 4)每双鞋的价值量。 解: ( 1)必要劳动时间 =8 2=4(小时) 剩余劳动时间 =8 4=4(小时) ( 2) c=22( 8 4) 50=2200(元) v=8 50=400(元) 共计耗费资本价值 = c v=2600(元) ( 3) m=2 4 50=400(元 ) m=400/400=100% ( 4)总价值 =c v m=2200 400 400=

31、3000(元) 总双数 =8/4 50=100(双) 每双价值量 =3000/100=30(元) 答:( 1)工人工作日中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各为 4 小时。 ( 2)资本家共耗费资本价值量为 2600 元,其中 c 为 2200 元, v 为 400 元 ( 3)资本家一天共获取剩余价值 400 元,剩余价值率为 100% ( 4)每双鞋价值量为 30 元。 某制鞋厂拥有一般生产条件,工作日为 8 小时,每个工人生产 2 双鞋,每双鞋社会价值量为 30 元,其 中生产资料转移价值为 22 元,新创造价值为 8 元,工人日工资 8 元。如果该厂首先采用先进技术,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3 倍,

32、工人日工资仍为 8 元。计算:该厂资本家一天从一个工人身上获得的超额剩余价值。 解: 一个工人一天生产鞋 =2 4=8(双) 社会价值总量 =30 8=240(元) 个别价值总量 =22 8 8 8=192(元) 超额剩余价值量 =总社会价值量总个别价值量 =240 192=48(元) 答:该厂资本家一天从一个工人身上获得的超额剩余价值量为 48 元。 第 五 章 资本 积累 【参考答案】 一 、名词解释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指资本家把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用于积累,再生产在扩大了的规模重复进行。 资本积累: 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资本积聚: 指个别资本通过剩余价值不

33、断转化为资本而增大其总额。 资本集中: 指社会上已有的规模较小的单个资本合并起来形成规模较大的资本。 资本有机构成: 指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它可用 c:v 来表示。 相对过剩人口: 指资本主义国家经常存在的失业人口。相对于资本的需要来说劳动力的 供给超过了资本对他的需要。它不是人口的绝对过剩。 9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指资本主义积累同资产阶级的财富积累以及无产阶级的贫困积累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四 、简答题(答案要点) 影响资本积累量的因素有哪些?资本积累的原因是什么? 答: 1、 影响因素: 资本积累就是把剩余价值当作资本使用,货币再转化为资

34、本,或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没有剩余价值,资本积累是不可能的,所以,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影响资本积累因素有:( 1)积累和消费的比例;( 2)剩余价值率;( 3)社会劳动生产率;( 4)所 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 5)预付资本量的大小,等等。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而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 2、原因:剩余价值规律(内因)和竞争规律决定(外因)。 如何理解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它是否还适用于现代资本主义? 答: 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给资本主义国家带来的社会后果,不仅是资产阶级财富的积累,还有无产阶级的失业或过剩人口问题,即无产阶级贫困的积累。其原因有二:一是随着资本

35、积累,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于少数大资本家手中,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一无所有的无产者;二是相对过剩人口日益 增多的情况下,劳动力供求不利于工人阶级,使得资本家能够把工资降低到劳动力价值以下,从而使工人的生活水平降低。 在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已经成为发达的、富裕的经济。然而,无产阶级的贫困并没有消除,而是依然存在,因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资本主义积累的规律就不会改变。因而随着资本的积累,社会财富的积累同贫困的积累同时并进,仍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特征。 简述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关系。 答: 1、 资本积聚是 个别资本依靠自己的积累,即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

36、简述资本积累和资本积聚的关系。 答: 五 、论述题(答案要点) 10 资本积累的实质是什么? 答: 是在扩大规模上对无酬劳动的占有,资本积累不仅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结果,反过来又成为扩大剥削的手段。所以, 资本积累的实质:“资本家用他总是不付等价物而占有别人的已经物化的劳动的一部分,来不断再换取更大量的别人的活劳动。” 为什么说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人口规律? 答 : ( 1)相对过剩人口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经常存在的失业人口,相对于资本需要来说过剩的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劳动的人口。它不是人口的绝对过剩。( 2)相对过剩人口形成的原因(从供求两方面分析)。( 3)相对过剩人口存在的意义。 如何从再

37、生产角度理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新特点? 答 : 1. 可变资本是工人自己生产出来的 2. 全部资本是由工人生产出来的 3. 工人的个人消费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必要条 件,雇佣劳动始终是资本的附属物。 六、计算题 某企业去年用于购买厂房、机 器设备的资本 40, 000 元 ,平均使用年限为 10 年,用于购买原材料的资本 2, 000 元,购买劳动力的准备 2, 000 元, m=100%,共生产 1, 000 件产品,该企业产品的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一致。今年,产品的社会价值不变,该企业将去年的固定资本折旧费用于改进机器设备的质量,使机器设备使用年限延长为 20 年,其它条件不变。问:( 1)今

38、年产品的个别价值是多少?( 2)今年该企业获得多少超额剩余价值?( 3)如果两年的积累率都是 50%,则两年的积累基金分别是多少? ( 1)去年产品价值总额: ( 40,000 1/10) +2,000c+2,000v+2,000m=10,000 元 去年产品个别价值: 10, 000 元 1, 000 件 =10 元 今年产品价值总额: ( 40,000 1/20) +2,000c+2,000v+2,000m=8,000 元 今年产品个别价值: 8, 000 元 1, 000 件 =8 元 ( 2) 今年该企业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 10 8) 1, 000 件 =2, 000 元 ( 3)

39、去年积累基金: 2, 000 m 50%=1, 000 元 今年积累基金:( 2, 000 m +2, 000 m) 50%=2, 000 元 第 六 章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参考答案】 一、 名词解释: 产业资本 : 指投放在工业、农业、建筑业、采掘业、物质运输业等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资本。 资本循环: 指产业资本依次通过三个阶段,相应地变换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价值的增殖,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过程。 资本周转时间: 指 全部预付资本价值,经过循环运动,实现了价值增值,重新回到原来的形态上所用的时间,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它与速度成反比。 资本周转速度: 指 资本在一定时间内周转快慢的程度。它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资本周转时 间的长短,一种是资本周转次数的多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复习参考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