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程化工原理练习题.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25041 上传时间:2018-07-09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1.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工程化工原理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生物工程化工原理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生物工程化工原理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生物工程化工原理练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生物工程化工原理练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化工原理试题 一 选择题 1.空气在内径一定的圆管中作定态流动,若空气的质量流量保持不变,当温度升高时, Re值将( B)。 A. 增大 B.减小 C.不变 D. 不确定 2.在流体阻力实验中,以水作为工质所测定的 )/(Re, def 关系式不适用于( D)在 直管中的流动。 A. 空气 B. 液体乙醇 C. 牛顿型流体 D. 非牛顿型流体 3. 由分支管路向 A、 B敞开高位槽中输送某液体,若两高位槽中液位恒定,当支路 1中的阀门开大时,则两分支管路中的能量损失之差 2,1, ff hh 将( C) A. 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4.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BC) A. 液

2、体的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B. 气体的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 液体的黏度基本不随压力变化 D. 气体的黏度随压力增大而减小 5. 某并联管路由 1、 2两个支管组成,该两支路的流体均作层流流动。当 d1=2d2, L1=2L2时,则 ( 1) 2,1, / ff pp =( C) A. 1/2 B. 1/4 C. 1 D. 4 (2) 21/uu =( A) A. 2 B. 1/2 C. 4 D. 1/4 (3) 2,1, / smsm qq =( A) A. 8 B. 16 C. 4 D. 2 6.用离心泵在两个敞口容器间输送液体。若维持两容器的液面高度不变,当关小输送管道 的阀门后

3、,管道总阻力( C) A. 增加 B. 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7层流与湍流的主要区别是( BD) A.湍流流速大于层流 B.层流雷诺数小于湍流雷诺数 C.湍流时流通截面积大,层流时流通截面小 D.层流时流体质点无宏观混合,湍流时流体质点发生高频脉动 8.当流体通过( C)时,随着流量的增大,其压差不变。 A.孔板流量计 B.文丘里流量计 C.转子流量计 9.在管内流动的完全湍流区,当 e/d一定时,因流体内摩擦引起的机械能损失( B),摩擦系数 ( E);在层流区,因内摩擦引起的机械能损失( A),摩擦系数 ( D)。 A. 与流速的一次方成正比 B. 与流速的平方成正比 C. 与流速的

4、三次方成正比 D. 与流速成反比 E. 与流速无关 10.流体在一水平变径管段中流过,在细管截面 A与粗管截面 B之间连接一 U管压差计,则压差计的读数 R值反映( A) . A.A、 B两截面的压力差 B. A、 B两截面的流动阻力 C. A、 B两截面的动压头变化 D.突然扩大或突然缩小的局部阻力 11.请选择下列流体在管路中的常用的流速: ( 1)水及低黏度液体( A); ( 2)一般常压气体( C); ( 3)黏性较大的液体( B)。 A.13m/s B.0.51m/s C.1020m/s D.40m/s以上 12.计算局部阻力损失的公式 22 uhf 中的 u是指 (A) A.细管内

5、流速 B.粗管内流速 C. 粗、细管流速的平均值 13. 一定转速下,用离心泵将敞口池中的清水送至表压为 49.1kPa的密闭容器,两液面的垂直高度差为 8m。泵出口阀全开时,管路特性方程为 2efe BqKHgpZH 现分别改变某一参数,试判断其余参数的变化趋势。假设各种条件下均在阻力平方区,且泵的特性保持不变。 变化参数 K B qe 1.关小泵出口阀 C A B 2.改送水溶液( =1200kg/m3) B C A 3.容器变为常压 B C A 4.夏天池面下降 1m A C B A. 增大 B. 变小 C. 不变 D. 不确定 14. 试选择适宜的输送机械完成如下输送任务: ( 1)含

6、有纯碱颗粒的水悬浮液( D); ( 2)高分子聚合物黏稠液 体( C); ( 3)黏度为 0.8mPas的有机液(要求 q=1 m3/h, H=30 m)( B)。 A.离心泵 B. 漩涡泵 C. 往复泵 D. 开式碱泵 15.离心泵的汽蚀余量( NPSH)值越小,其抗汽蚀性能( A)。 A. 越好 B. 越差 C. 不确定 16. 用离心泵将敞口水池中的清水送至常压容器,在夏天需加大送水量(开大泵出口阀),试判断如下参数变化趋势: ( 1)泵入口真空表的读数 p1( A); ( 2)泵出口压力表(调节阀上游)读数 p2( B); ( 3)泵出口调节阀下游压力表读数 p3( A) ; ( 4)

7、泵的压头 H( B); ( 5)泵的轴功率 P( A); ( 6)泵的效率 ( D)。 A. 增大 B. 变小 C. 不变 D. 不确定 17. 离心泵在一定管路系统运行时,其工作点不随液体密度改变的条件是( B)。 A. 012 ZZ B. 012 pp C. 0fH D. 022 2122 uu 18. 有自吸能力的泵是( C)。 A. 离心泵 B. 旋涡泵 C. 正位移泵 D. 轴流泵 7. 离心泵停止操作时宜( A)。 A. 先关出口阀后停电 B. 先停电后关阀 C. 先关出口阀或先停电均可 D. 单级泵先停电,多级泵先关出口阀 19. 往复泵适用于( C)。 A. 大流量且要求流量特

8、别均匀的场合 B. 介质腐 蚀性特别强的场合 C. 流量较小、压头较高的场合 D. 投资较小的场合 20. 离心泵铭牌上标出的流量和压头数值是( A)。 A. 最高效率点对应值 B. 操作点对应值 C. 最大流量下对应值 D. 计算值 21. 离心泵的效率随流量的变化情况是( B)。 A. q增大, 增大 B. q增大, 先增大后减小 C. q增大, 减小 D. q增大, 先减小后增大 22. 离心泵的轴功率 P和流量 Qde 关系为( A)。 A. q增大, P增大 B. q增大, P先增大后减小 C. q增大, P减小 D. q增大, P先减小后增大 23. 用离心泵将池中 20 清水送至

9、常压容器 B,若 B变为 100kPa(表压)的密闭容器,则泵的流量将( B),压头将( A),轴功率将( B),效率将( D)。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确定 24.对于已知余隙系数 值的往复压缩机,随着压缩比的增高,其容积系数 0将( B)。 A.增大 B.变小 C.不变 D.不确定 25.随着往复压缩机余隙系数 值的加大,其极限压缩比( p2/p1)( B)。 A.越高 B.越低 C.没影响 D.不确定 26.在实验装置上测定离心泵的汽蚀余量 NPSH。今测得一组数据位泵入口真空表读数为60kPa,吸入管内水的流速 1.2m/s,实验介质为 30 清水( =996kg/m3,

10、 pv=4.25kPa),当地大气压为 100kPa,则操作条件下泵的汽蚀余量 NPSN值为( C)。 A.5.79 m B.3.66 m C.3.73 m D.3.59 m 27.用离心泵将精馏塔底釜液送至贮槽。釜液密度 =780 kg/m3, pv=26.0 kPa,泵的允许汽蚀余量 NPSH=3.4 m,入管路压头损失 Hf, 0-1=1.1 m,则泵的允许安装高度 Hg为( B)。 A.4.5 m B.-4.5 m C.-3.4 m D.1.1 m 28.中高压离心通风机叶轮的叶片应是( A)。 A. 后弯式 B.前弯式 C.径向 式 D.混合式 29. 在完全湍流区,流动摩擦阻力损失

11、与( B)成正比;在层流区,流动摩擦阻力损失与( A )成正比。 A 流速的一次方 B 流速的平方 C 流速的三次方 D 流速的五次方 30. 用一气蚀余量为 2m 的离心泵输送处于沸腾状态下的塔底液体,若泵前管路的全部流动阻力为 1.5m 液柱,则此泵的安装位置必须 ( C) 。 A 高于塔底液面 3.5m 的上方 B 高于塔底液面 1.5m 的上方 C 低于塔底液面 4m的下方 D 低于塔底液面 2 m的下方 31. 往复 泵适用于 ( C) 。 A流量要求特别均匀的场合 B.介质腐蚀性特别强的场合 C流量较小、扬程较高的场合 D.投资较小的场合 32. 三只长度相等的并联管路,管径的比为

12、 1:2:3,若三只管路的流动摩擦系数均相等,则三只管路的体积流量之比为 (B)。 A. 1:1:1 B. 1:2:3 C. 1:8:27 D. 1:4:9 33. 离心泵的扬程是指泵给予( B )液体的有效能量。 A. 1 kg B. 1N C. 1m 34. 在完全湍流时(阻力平方区),粗糙管的摩擦系数 数值 (D)。 A. 只取决于 Re B. 与光滑管一样 C. 取决于相对粗糙度 D. 与粗糙度无关 35. 用一气蚀余量为 2m 的离心泵输送处于沸腾状态下的塔底液体,若泵前管路的全部流动阻力为 1.5m 液柱,则此泵的安装位置必须 (B)。 A. 高于塔底液面 3.5 没的上方 B.

13、低于塔底液面 4m 的下方 C. 高于塔底液面 1.5m 的上方 D. 低于塔底液面 2 m 的下方 36. 孔板流量计的孔流系数 C0当 Re 增大时,其值( B)。 A总在增大 B. 先减小,后保持为定值 C. 总在减小 D. 先增大,后保持为定值 37. 某液体在内径为 d0 的水平管路中稳定流动,当它以相同的体积流量通过等长的内径为d2 = d0/2 的管子时,若流体为层流,则压降 p 为原来的( C )。 A. 4 倍 B. 8 倍 C. 16 倍 D. 32 倍 38. 流体在等管径的管道中流动时的摩擦阻力损 失 hf所损失的是机械能中的 ( B ) 项。 A. 位能 B. 静压能

14、 C. 总机械能 D. 动能 39. 用一气蚀余量为 2m 的离心泵输送处于沸腾状态下的塔底液体,若泵前管路的全部流动阻力为 2m 液柱,则此泵的安装位置必须 ( C ) 。 A. 高于塔底液面 4m 的上方 B. 高于塔底液面 2m 的上方 C. 低于塔底液面 4.5m 的下方 D. 低于塔底液面 2.5m 的下方 40在法定计量单位制中,黏度的单位是( D) A Cp B. P C. g/(cm.s) D. Pa.s 41 在静止流体内部各点的静压强相等的必要条件是( C ) A. 同一种流体内部 B. 连通着的两种流体 C. 同一水平面上,同一种连续流体 D. 同一种连续流体 42. 气

15、体在直径不变的圆形管道内作等温定态流动,各截面上的( D )。 A. 速度相等 B. 体积流量相等 C. 速度逐渐减小 D. 质量流量相等 43. 离心泵吸入管路底阀的作用是( B )。 A 阻拦液体中的固体 颗粒 B. 防止启动前充入的液体从泵内漏出 C 避免出现气蚀现象 D. 维持最低的允许吸上高度 44. 离心泵的扬程是( C )。 A. 实际的升扬高度 B. 泵的吸上高度 C. 单位重量流体通过泵获得的能量 D. 液体出泵和进泵的压强差换算成的液柱高 45. 在设计沉降室时,所依据的基本关系是停留时间,其中 ut是指( B ) A. 颗粒的平均沉降速度 B. 要求被除去的最小颗粒的沉降

16、速度 C. 平均粒径 大小的颗粒的沉降速度 46. 在重力场中,微小颗粒的沉降速度与( D)无关。 A. 颗粒几何形状 B. 粒子几何尺寸 C. 流体与粒子的密度 D. 流体流速 47. 过滤基本方程式是基于 ( B )推导出来的。 A. 滤液在介质中呈湍流流动 B. 滤液在滤渣中呈层流流动 C. 滤液在滤渣中呈湍流流动 D. 滤液在介质中呈层流流动 48恒压过滤时,如滤饼不可压缩,介质阻力可忽略,当操作压差增加 1 倍,则过滤速率为原来的( B )。 A 1 倍 B. 2 倍 C. 1.414 倍 D. 1/2 倍 49. 旋风分离器的总的分离效率是指 ( D )。 A. 颗粒群中具有平均直

17、径的粒子的分离效率 B. 颗粒群中最小粒子的分离效率 C. 不同粒级(直径范围)粒子分离效率之和 D. 全部颗粒中被分离下来的部分所占的质量分率 50 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 过滤速率与过滤面积成正比 B. 过滤速率与过滤面积的平方成正比 C. 过滤速率与滤布阻力成反比 D. 过滤速率与操作压差的平方成正比 51. 颗粒 的球形度越( B),说明颗粒越接近于球形。 A. 接近 0 B. 接近 1 C. 大 D. 小 52. 一球形固体颗粒在空气中作自由沉降,若沉降在斯托克斯定律区,空气的温度提高时,颗粒的沉降速度将( C)。若沉降在牛顿定律区,空气的温度提高时,颗粒的沉降速度将(

18、 A)。忽略温度变化对空气密度的影响。 A. 不变 B. 增加 C. 减小 D. 不确定 53. 在斯托克斯定律区,颗粒的沉降速度与其直径的( B)次方成正比。在 牛顿定律区,颗粒的沉降速度与其直径的( C)次方成正比。 A. 1 B. 2 C. 0.5 D. 0.25 54. 一球形固体颗粒在水中作自由沉降,若沉降在斯托克斯定律区,则随着水温升高,颗粒的沉降速度将( B)。若沉降在牛顿定律区,则随着水温升高,颗粒的沉降速度将( A)。忽略温度变化对水密度的影响。 A. 不变 B. 增加 C. 减小 D. 不确定 55. 颗粒在静止的流体中沉降时,在相同的 Ret下,颗粒的球形度 越小,阻力系

19、数( A) . A. 越大 B. 越小 C. 不变 D. 不确定 56. 降尘室的设计中,应保证气体在降尘室内的流动处于 ( A)。 A. 层流 B. 过渡流 C. 湍流 D. 无限制 57. 含尘气体通过边长为 4 m,宽为 2 m,高位 1 m的降尘室,若颗粒的沉降速度为 0.2 m/s,则降尘室的生产能力为( D) . A. 4 m3/s B. 2.4 m3/s C. 6 m3/s D. 1.6 m3/s 58. 旋风分离器的切向进口气速不变,当其圆筒直径减小时,旋风分离器的临界粒径( B),离心分离因素( A)。 A. 增加 B. 减小 C. 不变 D. 不确定 59. 若过滤和洗涤时

20、操作压力差相同,洗水黏度和滤液黏度相同。板框过滤机,采用横穿洗涤法洗涤滤饼,洗涤速率等于( D)倍过滤终了时速率。叶滤机采用置换洗涤法,洗涤速率等于( A)倍过滤终了时速率。 A. 1 B. 2 C. 0.5 D. 0.25 60. 叶滤机在 1.2105 Pa表压下操作时,过滤常数 K=210-5 m2/s;若把操作压力加大到 2.4105 Pa表压,此时的过滤常数 K为( B) m2/s。假设滤饼不可压缩。 A. 210-5 B.410-5 C. 110-5 D. 3.110-5 61. 蒸发计算时,溶液的沸点按( A)来确定。 A. 完成液组成 B. 原料液组成与完成液组成的算术平均值

21、C. 原料液组成 D. 原料液组成与完成液组成的对数平均值 62. 在标准式蒸发器中,用 140 ,的饱和蒸汽加热盐水,蒸发空间二次蒸汽的温度为 86 ,溶液的平均沸点为 98 ,则该蒸发器中的有效温度差为( D) 。 A. 54 B. 48 C. 45 D. 42 63. 为防止物料变性或分解,蒸发热敏性溶液时常采用( C) 蒸发。 A. 加压 B. 常压 C. 减压 D.超高压 64. 单效蒸发中,原料液的温度越高,蒸发时的单位蒸汽消耗量( B)。 A. 越大 B. 越小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65.在沸点升高较小的蔗糖水溶液蒸发过程中,为了回收二次蒸汽的热量,拟采用热泵蒸发技术,应

22、选方案( D) . A. 选取方案二、三、四 B. 选取方案一、二、四 C. 选取方案一、三、四 D. 选取方案一、二、三 66. 一蒸发器每小时将 1000 kg/h的 NaCl水溶液由质量分数为 0.05浓缩至 0.03,则浓缩液的流量是( A)。 A. 166.7 kg/h B. 50 kg/h C. 300 kg/h D. 833.3 kg/h 67. 气体的吸收属于( B) . A. 液固传质过程 B. 气液传质过程 C. 液液传质过程 D. 气固传质过程 68. 某含乙醇 12.5%(质量分数)的乙醇水溶液,其所含 乙醇的摩尔比为( B) . A. 0.143 B. 0.0559

23、C. 0.0502 D. 0.0529 69. 在分子传质过程中,若漂流因数 p总 /pBM 1,则组分 A的传质通量 NA与组分 A的扩散通量JA的关系为( C) . A. NA =JA B. NA JA C. NA JA D. 不好判断 70. 气体中的扩散系数 DAB与温度 T的关系为( D)。 A. DAB T1.0 B. DAB T0.5 C. DAB T2.0 D. DAB T1.75 71. 气体中的扩散系数 DAB与温度 P总 的关系为( D)。 A. DAB P总 1.5 B. DAB P总 1.0 C. DAB P总 0.5 D. DAB P总 -1.0 72. 在蒸汽冷凝

24、传热中,不凝气体的存在对 的影响是( A)。 A. 不凝气体存在会使 大大降低 B. 不凝气体存在会使 升高 C. 不凝气体存在对 无影响 73. 一定质量的流体在 25 mm2.5 mm的直管内作强制湍流流动,其对流传热系数 i=1000 W/(m2 ),如果流量和物性不变,改在 19 mm2 mm的直管流动,其 i为( D) W/(m2 ). A. 1259 B. 1496 C. 1585 D. 1678 74. 液体沸腾操作时,工业上总是设法控制在( B)。 A. 自然对流区 B. 泡核沸腾区 C. 过渡区 D. 膜状沸腾区 75. 实际生产中沸腾传热过程应维持在 ( D )区操作。 A

25、 自然对流 B 强制对流 C 膜状沸腾 D 核状沸腾 76. 在蒸气 空气间壁换热过程中,为强化传热,下列方案中的 ( B ) 在工程上可行。 A. 提高蒸气流速 B. 提高空气流速 C. 采用过热蒸气以提高蒸气温度 D. 在蒸气一侧管壁加装翅片,增加冷凝面积 77. 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中普兰特准数是表示( )的准数。 A 物性影响 B 流动状态 C 对流传热 D 自然对流影响 78. 某蒸发器用以增浓 50%(质量 )的 NaOH水溶液,加热用饱和温度为 160C 的饱和蒸汽,已知常压下 50%的 NaOH水溶液的沸点为 140C,当冷凝器真空度为 53kPa(此温度下,纯水的饱和温度为 8

26、0C)。如忽略液面高度且杜林规则适用,则传热温度差为( B )。 A 30 C B. 40 C C. 50 C D. 60 C 79. 适宜高粘度、易结 晶、结垢的浓溶液的蒸发器为( D )。 A. 升膜蒸发器 B. 降膜蒸发器 C. 强制对流蒸发器 D. 旋转刮片式蒸发器 80.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中 格拉晓夫 准数是表示 () 的准数。 A 物性影响 B 流动状态 C 对流传热 D 自然对流影响 81. 利用水在逆流操作的套管换热器中冷却某物料,要求热流体温度 T1、 T2及流量 qm,h不变,今因冷却水进口温度 t1增高,为保证完成生产任务 ,提高冷却水的流量 qm,c,其结果是( C) . A. K 增大, tm不变 B. Q 增大, tm下降 C. Q 不变, tm下降, K 增大 D. Q 不变, K 增大, tm 不确定 82. 气体的导热系数值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为:(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复习参考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