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doc

上传人:文初 文档编号:12586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目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一、选题的背景、意义三农问题关系到我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计。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2007年3月首批村镇银行在国内6个首批试点省诞生。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正式营业的村镇银行达到214家。村镇银行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村镇银行作为新型银行业金融机构,拥有机制灵活、依托现有银行金融机构等优势,对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的局面起到了很大

2、的改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解决农民融资问题,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但是当前村镇银行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其本身经营成本高,成立时间短,盈利空间小,筹集资金困难,风险控制难,还面临同业竞争威胁等问题,其发展前景不容乐观。村镇银行所面临的问题将严重阻碍其发展,不利于改善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结构,缓解决农村资金供需问题,缩小城乡差距。本文将着重其发展过程中所遇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从而更好的支持农村经济建设,解决三农问题。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一)国外相关研究1农村金融市场及其供求关系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家HUGHTPATRICK1995提出具有代表性的两种农村金融模式一是

3、“需求先于供给”模式,农村经济主体的金融服务需求,导致农村金融组织及相关金融服务供给。二是“供给先于需求”模式,强调农村金融组织及相关服务的供给先于农村经济主体的需求。而这两种模式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适应,两种模式之间存在一个最有顺序问题。此后的学者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研究了农村金融市场及金融供给和需求。MARKDRABENSTOTT和LARRYMEEKER(1997)指出资本在农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美国农村资本市场存在的缺陷,并从扩大社区银行的可贷资金、发展农村二级市场、开发农村股票资本市场等三方面提出如何发展农村资本市场来提高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供给。JUNIORRDAVIS、ANG

4、ELAGABURICI和PAULGHARE(1988)从定量与定性两个方面对罗马尼亚农村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分析,定量方面着眼于影响贷款和储蓄的因素农民收入、资源和贷款的使用;定性方面着眼于金融服务供给者与农户的关系,同时也考虑了农村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农户参与或者不参与的动机。2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及供给主体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RLMCKINNON和爱德华肖ESSHAW出版了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1973和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1973这两本书,提出了“金融抑制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金融抑制,集中表现为经济中实际利率过低甚至为负,主张放弃国家对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过度行政干预,

5、扩大金融体系的规模和容量。他们对非正规金融持不欢迎态度,认为非正规金融的存在是对正规金融的抑制。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合作金融体系的社会性质逐步消淡化,市场型合作金融理论成为目前金融合作金融理论发展的趋势。近年来,对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研究已经突破了合作金融的范围,学者们把更多的眼观投向农村商业性金融以及各种非正式金融组织。如WYNGRANT和ANNEMACNAMARA(1996)通过对农村专门金融机构和银行的访问分析了英国和爱尔兰农户的外援资金提供者的情况,讨论了两国农业贷款机构的发展及其随后的商业化,同时指出,大农户往往能更好的利用借款机会及新的金融工具。BRIANPCOZZARIN(1

6、998)创立了农业部门两大契约关系的概念模型,从而得出最优化契约和一体化组织形式是比合作金融更重要而且更有效的农村金融组织形式的结论。KOROTOUMOUOUATTARADOUGLASHGRAHAM(1988)研究了贫困国家农村金融互助组织在金融服务、存贷款方面的优点和不足。他肯定了乡村银行集体借贷的优点,但也具有产权不明、规模过小的缺点。在对农村非正式金融组织的研究方面,HANSDIETERSEIBEL(2001)指出,随着货币经济的膨胀,非正式金融机构进入了农村金融市场,但在规模、延伸和持续性上都受到了限制,他认为应该帮助非正式金融机构改进管理并整合到更广阔的金融市场,提出了使非真实金融正

7、规化的观点。SHAHIDURRKHANDKER和RASHIDRFARUQEE(2002)通过对巴基斯坦的农业信贷调查分析指出,正规贷款机构提供的用于生产的贷款远高于非正规贷款。当给农业项目信贷予补贴时,政策制定者一定要明白这些项目是否值得支持。KELLESS。TSAI2004通过对中国和印度两国农村金融组织的研究表明,微观金融的潜在客户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非正式金融组织,他将非正规金融组织存在的原因归结为正规贷款的有限供给、国家执行贷款政策能力有限、地方政治经济分隔趋势严重、许多微观金融组织存在制度缺陷。3社区银行存在的合理性研究在对小型银行的研究方面,HAUSWALD和MARQUEZ2002

8、从信息成本的角度说明了社区银行存在的合理性。认为大银行一般座落在远离中小企业借款人的位置,从而使得其难以获得这些潜在客户的关系型信息,并论证了关系型贷款将随信息距离或生产关于借款人的特定信息的成本的提高而缩减,而上述成本一般与物理距离相关。对于社区银行在关系型贷款优方面,BERGER和UDEU1998认为,大银行在向大企业发放贷款上拥有优势,而小规模的社区银行由于其地域性和社区性特征,它们可通过长期与中小企业保持密切的近距离接触来获得各种信息,因而在向这些中小企业发放关系型贷款上拥有优势。而BERGER、UDELL1995、2002从银行的组织结构和内部权利配置方面分析了小银行对关系型借贷的适

9、用性,认为大银行喜欢硬数据且不大愿意向信息获取困难的借款人放贷,而社区银行由于具有处理软数据的能力,在向信息不透明的中小企业发放关系型借贷上拥有比较优势。同时BERGER,KLAPPERUDELL2001以及BERGER和UDELL2002从关系型贷款独特的处理程序及代理问题的存在入手论证了社区银行存在的合理性。在盈利能力方面,BERGER1995通过对银行规模与银行赢利之间关系的研究,认为规模并不能算作银行盈利的充分条件。KEETON、HARVEY、WILLIS2003认为在过去10年中,相对于大银行而言,社区银行整体保持着自身良好的盈利能力,虽然他们的盈利水平在最近3年也有一些下滑趋势,但

10、是除极少数机构外,社区银行依然独立运作、盈利良好增长迅速,并且吸引大量的新进入者。(二)国内相关研究村镇银行的设立改变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模式,其对解决农村地区金融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面对村镇银行的改革实践,我国国内学者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一些较有代表性的观点。1村镇银行设立的意义关于村镇银行设立的意义方面,大部分学者一致认为村镇银行的设立在体制上是一种探索和创新,完善了我国的金融体系结构。一是设立村镇银行属于一种增量的改革,通过适当降低门槛,充分调动各类民间资本、城市金融资本甚至是外资到农村地区创业发展,可以有效解决农村地区资金不足

11、的问题;二是设立村镇银行提高了农村地区金融机构覆盖率;三是设立村镇银行可以激活农村金融市场,通过竞争来提升当地整体农村金融服务水平。而李莉莉(2007)认为村镇银行的设立是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创新之举,为农村金融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有利于竞争性农村金融机构的构建,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金融供需的矛盾,并为民间资金提供良性发展渠道,但是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问题。而张鸣鸣(2007)则认为村镇银行的设立活跃了农村金融市场,有利于完善农村服务,加速推进了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制度改革、促进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逐步转化为正规金融。何广文(2008)则认为村镇银行的设立是中国农村金融史上的重大突破,农村

12、金融将从增量角度改善农村金融的结构和布局,然而仍需多角度创新。2村镇银行发展面临的困难村镇银行作为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其面对着复杂的农村金融环境也还存在许多问题,国内的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阐述。徐希龄(2007)认为组建村镇银行最大的困难在于发起人制度,国家规定必须有一家银行作为发起人,且必须占20的股份,而我国大型银行基本不管,中型银行认识不清,小型银行条件又不具备,因此严重阻碍了我国村镇银行的设立。高凌云、刘钟钦(2008)指出了由于农业生产易受自然条件影响、信用制度体系不完善、农户信用意识淡薄以及银行经营管理水平较低使村镇银行面临较大的信用风险。并据此提出了

13、灵活确定贷款期限、逐步完善信用制度体系、增强农户信用意识以及提高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等防范信用风险的对策。李长健、卞晓伟、张磊(2008)支付结算问题一直是困扰着村镇银行,支付结算不畅严重制约了其业务开展,部分村镇银行截至目前尚未加入人民银行支付结算系统和征信系统,没有在人民银行开户,致使银行之间的清算、客户资金的跨行汇划只能通过当地农信社才能实现。此外,由于没有得到当地人民银行开户允许,存款准备金无法上缴,结算不畅通,企业基本户无法开立,难以发展大的客户群体,存款增长缓慢,资金来源受限,各项业务发展缺乏可持续性。徐瑜青仅009通过实地调研得出村镇银行的发展面临吸收存款困难、存款之外的资金来源受限

14、、对公业务受限以及政策支持不足等问题,并指出要实现村镇银行商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因地制宜选址、审慎经营、立足县域服务“三农”、吸引有实力的投资者注入资本以及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和风险救助机制。杜晓山2008认为不少村镇银行在人才和管理上、股东之间的协调配合上、资金来源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村镇银行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仍然按照传统银行的理念与业务实践来经营在产品设计和业务流程方面,一些村镇银行与普通银行没有太大区别,业务创新能力不足村镇银行的贷款规模一般很小,许多农民、企业往往拿不出符合银行要求的抵押担保或业务与财务报表村镇银行的主要定位是解决小企业、微小企业以及一般农户的贷款问题,但在实际操作过

15、程中大多倾向于种养业和专业大户以及规模较大的企业,“放大不放小”现象普遍存在农村信用环境和制度建设、农业保险等配套措施不完善,加大了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等。秦晓晴2008则通过2008年7月在湖南湘乡的实践活动调研成果的分析总结,研究发现村镇银行的诞生在其目标地位上与实际是有偏差。由于村镇银行经营和发展面临的瓶颈,村镇银行的服务范围难“一心为农”。村镇银行实行商业化经营,必须要满足其自身实现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的目标,因而就存在社会利益与商业利益的冲突。一些村镇银行在服务上就逐渐偏离三农的服务目标,主要为当地的大企业和对外出口企业服务,普通的农民需求更为旺盛但却在金融服务中较为缺乏,疏漏的中小

16、型企业以及更多的农业大户的贷款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因而在社会利益和商业利益上如何寻求平衡是其能够真正发挥作用的关键。而王学忠2008也认为金融资本远离小农经济,导致了农户与村镇银行之间的资金供求矛盾,使村镇银行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存在内在冲突,危及村镇银行的生存与发展。这些冲突是市场机制不能解决的,政府应承担相应责任。为此,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优化村镇银行经营环境,降低村镇银行经营成本帮助农民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扩大资金需求逐步改变农村小农经济状态,以达到缓和冲突,营造适合村镇银行生存发展环境之目的。(三)评述从目前国内外对村镇银行的已有研究来看,一方面村镇银行的研究己经越来越受到理论与实务界

17、的关注和重视,认识也逐渐深入,各种研究为村镇银行的发展提供了丰富而有价值的参考,但是另一方面,大多研究学者主要集中在农村金融结构组织体系大体框架的分析,缺乏经济学方面的理论论证,或只强调对现有制度进行修正。对农村银行业金融结构的进入方、投资主体或控股股东的性质、来源和控股程度缺乏深入的研究。在应对措施上往往只是泛泛地强调金融创新,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多元金融供给主体等。很少从政府和非正规金融如何联动,如何具体进行农村金融市场的优化配置,如何从农村内外资源的整合,如何研究市场化农户的多元化金融需求等方面进行分析,以及对进一步放宽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的条件缺乏深入的研究。我国国内现在的研究中

18、也还存在许多不足,巫待深入研究。如缺乏对村镇银行发展存在问题的背后深层次原因的分析,对村镇银行的运行机制、市场定位以及核心竞争力培育方面的问题都有待深入研究。并且村镇银行在我国成立时间尚短,相关领域研究都还未成熟。因此为本文的研究指明了方向,本文将深入研究村镇银行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三、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难点,预期达到的目标(一)研究内容本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献回顾部分,分别对国外以及国内的相关学者对村镇银行的研究进行回顾;第二部分是对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展开分析;第三部分对目前世界上存在村镇银行,农村金融模式进行研究,并以多个不同的国家

19、为代表,进行多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并得出结论;最后一部分是对以上的比较分析作出结论性总结,并且针对我国特有的国情对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及其面临的问题提出适当的解决对策。(二)研究方法本文总体运用定性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采用文献收集法,多途径采集数据和资料,力求准确,为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参考基础。同时,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分析国内外不同环境下的农村金融,村镇银行的发展情况,进而为我国的村镇银行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三)研究难点数据采集较难。国内外对于研究村镇银行参考资料较少。另外,本文对国外几个代表国家农村金融,村镇银行的发展情况的资料收集较难,需要对各国实际

20、市场情况和制度规范进行了解,了解过程较困难。(四)预期达到的目标通过对农村金融,村镇银行的各方面研究,提出相应的建议及政策,尤其在城乡统筹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观背景之下,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城乡统筹发展重点在于改革农村金融的现状,“三农”贷款难的问题一直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致使城乡发展的剪刀叉不断加大,希望为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提供点建议。四、论文详细工作进度和安排2010年11月确定选题、搜索文献、下达任务书;2011年1月完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及外文翻译等;2011年3月上交毕业论文初稿;2011年4月论文修改和完

21、善;2011年5月中旬论文定稿、评审;2011年5月下旬6月上旬论文答辩五、主要参考文献L刘玲玲,杨思群,赵冬青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2韩俊中国农村金融调查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53李树生,何广文中国农村金融创新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124黄庆华三农贷款难与村镇银行的构建D福建师范大学,2007125张琦我国社区银行发展模式研究D青岛大学,200866李孝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37高思中国村镇银行总体现状与发展建议J商场现代化,2008912138石丹林村镇银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补充与完善J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073789曾学文

22、,王辰华,吕忠伟农户的金融需求与中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基于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2009210楚尔鸣,周嫦琦中国社区银行发展的理论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89111211贾学琳从构建农村和谐金融的角度谈村镇银行的设立J农村金融,20085222312熊玉军从美国社区银行看我国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J金融电子化,20085171813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4曹艺,才凤玲,苗闰关于我国村镇银行经营模式的现实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093151615胡金众,张乐非正规金融与小额信贷一个理论评述J金融研究,2004791016李莉莉关于村镇银行的

23、制度设计与思考J金融改革,20077293217李伟军基于实际运行基础上的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研究J黑龙江金融,200812272918张杰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结构、变迁与政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9高伟对我国农村金融的风险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097171920马伯龙我国村镇银行的现存问题及对策基于孟加拉乡村银行的成功经验J华商,200960111321刘莹村镇银行发展的内外部制约因素研究D兰州大学,2009522郭素贞关于村镇银行运行状况的几点思考J经济纵横,20086131523BERGERAN,UDELLGF“THEECONOMICSOFSMALLBUSINESSFINANCE

24、THEROLESOFPRIVATEEQUITYANDDEBTMARKETSINTHEFINANCIALGROWTHCYCLE”JJOURNALOFBANKINGANDFINANCE,19988222524BERGER,AILENN,GFUDELL“SMALLBUSINESSCREDITAVAILABILITYANDRELATIONSHIPLENDINGTHEIMPORTANCEOFBANKORGNIZATIONALSTRUCTURE”JTHEECONOMIEJOUMAL,2002112424525BERGERAN,UDELLGFRELATIONSHIPLENDINGANDLINESOFCREDITINSMALLFIRMFINANCEJJOURNALOFBUSINESS,19957343626KEETONW,HARVEYJ,WILLISPTHEROLEOFCOMMUNITYBANKSINTHEUSEEONOMYRFEDERALRESERVBANKOFKANSASCITYECONOMICREVIEW,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开题报告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