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知识点与题型归纳.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263490 上传时间:2019-01-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19.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知识点与题型归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知识点与题型归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知识点与题型归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知识点与题型归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知识点与题型归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高考 明方向 1.理解 命题的概念 2.了解 “ 若 p,则 q” 形式的命题的逆命题、 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会分析 四种命题 的相互关系 3.理解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 的含义 . 备考 知考情 常用逻辑用语是新课标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 , 考查形式 以选择题为主,试题多为中低档题目 , 命题的 重点主要有两个: 一是命题及其四种形式 ,主要考查命题的四种形式及命题的真假判断; 二是以函数、数列、不等式、立体几何中的线面关系等为背景考查充要条件的判断 ,这也是 历年高考命题的重中之重 命题的 热点是利用关系或条件求解 参数范围问题 ,考查考生的 逆向思维 . 一、知识 梳理 名师一号

2、P4 知识点一 命题及四种命题 1、 命题的概念 在数学中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 判断真假 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其中 判断为真 的语句叫真命题, 判断为 假 的语句叫假命题 注意: 命题必须是陈述句 ,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都不是命题。 2四种命题及其关系 (1)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 (2)四种命题的真假关系 两个命题 互为逆否 命题,它 们有 相同的真假性 ; 两个命题为 互逆命题 或 互否命题 ,它们的 真假性 无 关 注意: (补充 ) 1、 一个命题不可能同时既是真命题又是假命题 2、 常见词语的否定 原词语 等于( =) 大于( ) 小于( 0,则 x2 x m 0 有实根 ”

3、的逆否命题; “若 x 123 是有理数,则 x是无理数 ”的逆否命题 A B C D 解析 : 中否命题为 “若 a 0,则 ab 0”,正确; 中逆命题不正确; 中, 1 4m,当 m0 时, 0,原命题正确, 故其逆否命题正确; 中原命题正确故逆否命题正确 答案 B 注意: 名师一号 P5 高频考点 例 1 规律方法 在 判断四个命题之间的关系 时, 首先要 分清命题的条件与结论 , 再 比较每个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 要 注意四种命题关系的相对性 ,一旦一个命题定为 原命题,也就相应的有了它的 “ 逆命题 ” “ 否命题 ”“ 逆否命题 ” ; 判定命题为真命题时要进行推理 , 判

4、定命题为假命题时只需举出反例即可 对涉及数学概念的命题的判定要从概念本身入手 例 1.(3) 名师一号 P4 对点自测 2 (2014陕西卷 )原命题为 “若 z1, z2互为共轭复数,则 |z1| |z2|”,关于其逆命题,否命题,逆否 命题真假性的判断依次如下,正确的是 ( ) A真,假,真 B假,假,真 C真,真,假 D假,假,假 解析 易知原命题为真命题,所以逆否命题也为真, 设 z1 3 4i, z2 4 3i,则有 |z1| |z2|, 但是 z1 与 z2 不是共轭复数,所以逆命题为假, 同时否命题也为假 注意: 名师一号 P5 问题探究 问题 2 四种命题间关系的两条规律 (1

5、)逆命题与否命题互为逆否命题; 互为逆否命题的两个命题同真假 (2)当 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比较困难时, 可转化为判 断它的逆否命题的真假 同时要 关注 “特例法 ”的应用 例 2 (1)(补充 ) ( 2011 山东文 5)已知 a, b, c R,命题 “若 abc =3, 则 2 2 2abc3”的 否命题 是( ) (A)若 a+b+c3,则 2 2 2abc1”是 “an为递增数列 ”的 (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规范解答】 若 q1,则当 a1 1 时, an qn 1, an为递减数列,所以 “q1” / “an为递增

6、数列 ”; 若 an为递增数列,则当 an 12 n时, a1 12, q 121”故选 D. 例 1.(3)名师一号 P6 特色专题 例 2 (2014湖北卷 )设 U 为全集 A, B 是集合,则 “存在集合 C 使得 A C, BUC”是 “AB ”的 (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规范解答】 如图可知,存在集合 C,使 A C,BUC,则有 AB .若 AB ,显然存在集合 C.满足 A C, BUC.故选 C. 例 1.(4) 名师一号 P4 对点自测 5 已知 p: 40,2x a, x0 有且只有一个零点的 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7、 ( ) A a0或 a1 B 00,2x a, x0 有且只有一个零点的充要条件为 a0或 a1.由选项可知,使 “a0或 a1”成立的充分条件为选项 D. 注意: 名师一号 P5 高频考点 例 3 规律方法 有关探求充要条件的选择题,解题关键是: 首先, 判断是选项 “ 推 ” 题干,还是题干 “ 推 ” 选项 ; 其次,利用以小推大的技巧,即可得结论 务必审清题,明确“谁是条件”! 此题 选项 是条件! 练习: (补充 ) 已知 :3px 且 2y , :5q x y , 则 p 是 q 的 条件。 答案 : 既不 充分条件 也不 必要条件 例 3.名师一号 P6 特色专题 例 3 已知

8、命题 p:关于 x 的方程 4x2 2ax 2a 5 0 的解集 至多有两个子集,命题 q: 1 mx1 m, m0,若 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 m的取值范围 【规范解答】 p 是 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p 是 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对于命题 p,依题意知 ( 2a)2 44(2a 5) 4(a2 8a 20)0, 2a10, 令 P a| 2a10, Q x|1 mx1 m, m0, 由题意知 PQ, m0,1 m0,1 m 2,1 m10,解得 m9.因此实数 m的取值范围是 m|m9 注意: (补充 ) 凡结合已知条件 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是求满足条件的 等价条件即 充要条件

9、 练习: (补充 ) 已 知 : 2 1 0 ; : 1 1 ( 0 )p x q m x m m . 若 p 是 q 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求实数 m 的取值范围 解: p 是 q 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即 p q 且 q p 等价于 q p p q 即 p 是 q 的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令 2 1 0A x x 1 1 ( 0 )B x m x m m 则 AB 即 121 10mm 解得 9m 所以实数 m 的取值范围是 9mm 注: A 是 B 的真子集,须确保 121 10mm 中的等号不同时取得 例 4. (补充 ) 求证:关于 x 的方程 ax2 2x 1 0 至少有一个负根的 充要

10、条件是 a1. 证明: 充分性: 当 a 0时,方程为 2x 1 0的根为x 12,方程有一个负根,符合题意 当 a0,方程 ax2 2x 1 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且 1a0, 故方程有两个负根,符合题意 综上:当 a1时,方程 ax2 2x 1 0至少有一个负根 必要性: 若方程 ax2 2x 1 0 至少 有一个负根 当 a 0 时,方程为 2x 1 0 符合题意 当 a0时,方程 ax2 2x 1 0应有一正一负根或两个负根则 1a0. 解得 a0 或 0a1. 综上:若方程 ax2 2x 1 0 至少有一负根,则 a1. 故关于 x的方程 ax2 2x 1 0至少有一个负根的充要条件

11、是 a1. 注意: (补充 ) 证明 充要条件 务必 明确 充分性 和 必要性 并分别给予证明 练习: (补充 )已知 ()fx是 定义在 R 上的函数, 求证: ()fx为增函数的充要条件是任意的121 2 1 212( ) ( ),0f x f xx x R x x xx 、 且 恒 有 分析: 设 p: 121 2 1 2 12( ) ( ),0f x f xx x R x x xx 、 且 恒 有q: ()fx为增函数;证明 p 是 q 的 充要条件,只需分别证明充分性( p q )和必要性( q p )即可。 课后作业 计时双基练 P209 基础 1-11、培优 1-4 课本 P2-4变式思考 1、 2、 3;对应训练 1、 2、 3 预习 第三节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补充作业: ( 2010 安徽)设数列 na 中的每一项都不为零,证明: 数列 na为等差数列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对任意 *nN ,都有1 2 2 3 1 1 11 1 1n n nna a a a a a a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参考答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