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消费信贷的比较研究[文献综述].doc

上传人:文初 文档编号:12687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美消费信贷的比较研究[文献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美消费信贷的比较研究[文献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美消费信贷的比较研究[文献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美消费信贷的比较研究[文献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美消费信贷的比较研究[文献综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题目中美消费信贷的比较研究一、引言消费信贷,又称信用消费,是商店、企业、银行或其他信用机构向缺乏货币购买力的消费者提供赊销服务和消费支出贷款而形成的一种新型信贷形式和薪型商品销售形式。它是商业银行在其传统的工商企业贷款的基础上,为了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同工商企业贷款相比。消费信贷无论在贷款用途、期限、规模、风险和利率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从贷款用途来说,企业贷款主要用于企业扩大在生产,为生产服务,增加资产价值;而消费信贷主要用来融资,为个人消费者购买消费品,也有一些贷款用于教育、医疗等方面支出,总的来说是为了促进和鼓励消费。从贷款额度和期限来说

2、,企业贷款少则几十万,多则上亿,期限有长有短;而消费贷款额度较小,目前最多不过几十万,贷款期限除住房按揭贷款外,一般为25年。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各种消费品的需求欲望是无止境的,但受到眼前收入的约束,购买力有限;另一方面,消费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为了加快资金周转,以促进扩大再生产的顺利进行,需要尽快把商品转化为货币。如此,需求和供给之问就横亘着购买力约束这个障碍,而能够消除此障碍、使消费者和供给者皆大欢喜的有效途径便是消费信贷。消费信贷的理论基础是在随着居民收入理论和消费函数理论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在持久收入理论和生命周期理论中,开始出现了利用信贷来进行现期消费的思想。“二战”后,消费信贷在美国

3、等西方国家得到迅速发展,学者们也开始相关的研究。而我国的消费信贷启动较晚,因而我国消费信贷的研究分析都是从1998年以后才开始的。由于消费信贷开展的政策背景,国内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大都是在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宏观经济改革政策背景下相继展开的。二、主体据记载,早在17世纪,分期付款方式就已存在。到了19世纪20年代,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商业信用开始对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出现了消费信用。以美国为例,1807年,消费者购买家具等耐用消费品时,开始偶然地向商人赊购1907年,汽车的销售开始采用分期付款方式,到1919年,65的福特汽车以分期付款方式销售;消费信贷在20世纪3

4、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达到第一个高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有限的资源以服务于战争为首要目标,再加上政府在战争期间的经济政策导向,美国的消费信贷一度出现了衰退。但伴随战后经济的高速增长,消费信贷重现风采,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开始,尤其是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企业对贷款的需求大减,银行资金过剩。商业银行为了增加收入,以弥补经营银行的费用并获取银行利润,开始把目光投向消费信贷,并迅速对这项业务青睐有加。据统计,美国商业银行的消费贷款总额,在1945年末为57亿美元,1948年末迅速上涨至170亿美元,增长了两倍多。到1981年,此数额为1493亿美元,1985年猛增至5183亿美元,增长了334

5、4倍。1995年,消费贷款总额为10248亿美元,是1985年的198倍,分期付款则是1950年的661倍。长期以来,商业银行奉行“借长贷短”的稳妥经营原则,不经营贷款期限很长的不动产贷款业务。因为银行负债主要是由储户的活期存款构成,如果把资金运用于还款期长、流动性差的不动产贷款,不利于银行的资本流动。同时,由于未来的不可预见性,发放长期不动产贷款,会增加银行潜在的风险。但是,这种限制只适合于卖方资金市场,即资金供小于求的市场状况。当经济发展导致资金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进入买方市场时,银行的经营就必须突破这种限制。否则,银行过剩的资金就找不到出路。所以,各资本主义国家对商业银行的经营逐渐放松

6、了管制,使不动产贷款监务的开展成为可能。(一)国内观点1对我国消费信贷的看法消费信贷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关消费信贷及其风险管理的研究尚处于摸索之中,也可说是一片空白。成果有限,理论研究更为匮乏。中国消费信贷的提出基于扩大内需的要求,因此,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也多从消费函数及其特征入手。余永定与李军在商业银行信贷进退机制研究中提出中国居民的消费行为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居民的消费支出安排具有显著的阶段性,二是在其生命的不同阶段一般都存在一个特定的支出高峰以及一个相应的储蓄目标。贾良定、陈秋霖在消费行为模型及其政策含义中通过建立无消费信贷和有消费信贷条件下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模型,阐释了消费信贷的作用机理

7、,认为当前提高居民收入及提供居民相对稳定的收入和支出预期是目前刺激消费、拉动需求的主要措施。严先富在拉动消费中认为扩大内需,启动消费应根据不同消费群体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消费政策和税收政策,调节收入分配关系,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国内外学者对消费信贷中的风险与防范展开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探讨。袁亮在个人消费信贷信息不对称的分析及对策中从理论上对消费信贷的风险进行了分析,认为消费信贷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杨廷芳在商业银行实际运营中通过实际运营的角度解释了我国目前消费信贷风险较大的原因,即个人征信系统不健全、银行管理存在缺陷等。段照清在我国个人消费信贷风险分析中则认为,法律保障的缺失是消费信贷风险日

8、益加大的主要原因。关于消费信贷风险的防范,周磊在我国消费信贷的现状及问题分析中提出建立个人信用防范系统以规范消费者行为,提高银行信贷管理水平喻翔在我国消费信贷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中则认为,消费信贷风险的防范应从加快个人信用制度体系的建设以及设法提高居民消费信贷的信心和愿望入手。陈晓静在中国消费信贷研究中对于消费信贷的理论意义,认为消费信贷通过扩大消费需求进而推动经济增长;消费信贷可以刺激某些商品的生产和销售,促进经济增长;消费信贷给金融机构开辟了新的业务空间和新的利润增长点,并通过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增长。2我国消费信贷的现状及特点刘广如和刘哲在我国消费信贷现状考察中认为我国消费信贷最重要

9、的一个特点是贷款以动产或不动产作抵押,其中以房产作抵押的住房贷款占了绝大多数。这从两个方面拉动了消费信贷的快速成长。一方面,我国正在经济发展的上升阶段,住房等不动产升值较快,而不动产的价格越高,消费信贷部门能够吸纳的贷款就越多;另一方面,我国以国有银行为主的商业银行过度强调抵押贷款,造成了哪里抵押品多哪里就贷款多的基本事实,从供给的角度为消费信贷开了绿灯。这两个方面决定了我国目前消费信贷可能存在着危险的过热现象。而李军从居民的收入来分析他们的消费需求,进而得出居民的收入层次决定了信贷需求这一观点,认为只有收入稳定且处于社会中层阶级的家庭才会贷款。3消费信贷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及风险明洪盛在商业银行

10、消费信贷的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中认为目前我国消费信贷的问题及风险主要在于国家的法制不完善、居民信用意识差和抵押物变现困难。柳思维和胡德宝在基于扩大内需的我国居民消费信贷博弈分析中认为我国的消费信贷推而不广的原因在于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造成借款人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所以为提升我国消费信贷水平,扩大内需,银行应通过事前防范将消费者与银行之间的一次性博弈变为重复性博弈,通过事后补救加强对借款人的监督与对其违约行为的惩罚力度;同时要完善法律法规,构建高效的信息传递系统,重建个人信用体系,最终求得银行与消费者之间博弈的“帕累托最优”解。闫小欢在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风险管理研究中认为我国消费信贷

11、的发展也面临着商业银行自身因素造成的管理风险和借短贷长的流动性风险所带来的影响。黎洁在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风险管理中认为目前银行在微观层面操作中由于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的缺位使银行无法准确判断消费者个人的信用程度,同时国有商业银行的追逐热点、急功近利的投资方式使得消费信贷的发展缺乏连贯性、稳定性,消费信贷品种多元化的投资组合优势不能得以发挥。4消费信贷问题及风险的解决措施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风险,最终促进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对居民的消费信贷观念的改变不是目前的重点,重要的是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降低他们对未来支出的预期。只有居民有了按期还款的信心的动力,银行才有按时收回贷款的保证。李军在居民消费需求和

12、消费信贷分析中认为从政府来说,目前最主要的工作是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扩大保障范围,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社会福利,解决他们进行信贷的后顾之忧。立法机构还应该加快步伐建立统一、规范的消费信贷法律法规和抵押贷款保险机制、在一定条件下可加快抵押贷款证券化。许华琴在制约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中认为加强法制建立征信制度可以保证银行不受居民信用风险的损害,同时能促进社会信用制度的健全,也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和民族素质的提升创造了机会。王璟认为从银行部门来说未来的消费信贷在外资银行大量进入中国后会更加激烈,所以现在应该加强自身管理,建立消费信贷预警体系,完善信贷风险监管机制,积极创新消费信贷产

13、品,为消费信贷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微观环境。(二)国外观点二战后,消费信贷在美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美国联邦储备银行每年都要发布消费信贷报告CONSUMERCREDITREPORT。学者们也开始相关的研究,内容涉及商业银行信贷理论、模型以及风险管理。与消费有关的理论有消费选择理论跨时期消费理论、生命周期假说、持久性收入理论等。西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理论有真实票据论、资产转移理论、预期收入理论、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等。早期的许多文献涉及信贷配给现象以及信贷和约中的抵押条款的功能和作用。BARRO在THELOANMARKET,COLLATERALANDRATESOFINTEREST中的研究以抵

14、押价值相对和约双方的非对称性为前提,论述了抵押与利率的关系。但他的研究忽视了信息方面的问题。STIEGLITZANDWEISS在其一篇经典的文章中介绍了信息不对称的信贷市场上的信贷配额问题。STIEGLITZANDWEISS认为银行提高利率或抬高抵押门槛都将增加银行贷款的风险,要么打击优质投资者的信心,要么吸引借款者将款项投资于风险比较高的项目,两者都将降低银行利润。KLEIN,BANDKLEFFLER,1981在THEROLEOFMARKETFORCESINASSURINGCONTARCTUALPERFORMANCE中指出,信誉在竞争型市场上受到重视的先决条件是潜在的长远经济利益大于现期缘于

15、背弃承诺而获得的利益。另外,CHAN,Y,ANDGKANATAS1985在ASYMMETRICVALUATIONANDTHERELEOFCOLLATERALINLOANAGREEMENTS中的研究显示,当存在事前关于借款客户质量的私有信息或非对称项目价值时,抵押贷款对于客户的分类作用。信用评分模型是一种用于决策或决策支持的人工智能技术。19世纪60年代信用卡的发行使银行及其他信用卡发行机构迸一步认识到信用评分的重要性。当银行等机构使用信贷评分技术后,它们发现信贷评分技术比任何经验模型更准确地预测违约率,违约率也相应降低50以上MYERS,JH,ANDFORGY,E,1963。自美国1975年、

16、1976年颁布公平信用机会法后,信用评分技术切实得到应用ECOA,1975,1976。针对银行等金融中介业务的变化,A1LENANDSANTOMERO1998在THETHEORYOFFINANCIALINTERRAEDIATION中归纳银行新业务后认为,风险管理已经成为银行和其他金融中介的主要业务。SCHOLTENSANDWENSVEEN2000在ACRITIQUEONTHETHEORYOFFINANCIALINTERMEDIATION中则认为,风险管理从诞生起就是银行的核心业务,银行总是持有风险资产并管理它。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和新的信用工具的创新,给开发新的信用风险计量模型提供了可能。新的针

17、对单个交易对手或发行人层次的计量模型主要有KMV模型、CREDITMETRICS、麦肯锡模型和CSFP信用风险附加计量模型等四类MICHELANDROBERT,2000。2001年1月16日,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新资本协议草案,再次在全球范围内征求银行界与监管部门的意见。新资本协议比1988年协议的内容更广、更复杂与具体,力求把资本充足率与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力求反映银行业风险管理的最新方面,以及监管实践的最新变化。在如何更好地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进行管理方面,PETERANDANNESTANLEY2001在MANAGINGCONSUMERCREDITRISK中介绍了国际上的些经验

18、与做法。LINDAALLENANDANTHONYSAUNDERS2003在ASURVEYOFCYCLICALEFFECTSINCREDITRISKMEASUREMENTMODELS中研究了经济周期对信贷风险度量模型的影响。三、评述消费性贷消费信贷在我国发展只有十来年,目前处于发展中。相比西方国家,有令人期待的前景,也有也有规模小和参与方慎贷惜贷的各种问题。但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变革的逐步深入,消费信贷的渗透力度会将进一步加强,而且能成为各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巨大动力。相信消费信贷的变迁将会推动未来若干年金融服务的需求及银行的获利成长。因此,即使近年消费信贷的增长速度受相应制度变迁的影响而有所缓减

19、,消费信贷未来发展的前景仍是不容置疑的。参考文献1唐秋月仲跻华论发展大众消费信贷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6042王璟消费信贷的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N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6(3)3郑小萍银行消费信贷风险管理J价格月刊,2007(12)4刘会玲论银行在消费信贷中的信息披露义务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6)5郭慧周伟民个人消费信贷中美比较与借鉴J金融论坛,2007(8)6柳思维胡德宝基于扩大内需的我国居民消费信贷博弈分析N广东商学院学报,2007(3)7赵江山李佳鹏央行调整房贷政策能否退烧房价经济参考,2004(8)8徐亚试论发展消费信贷扩大国内需求J财经论坛,2007(4)9陈晓

20、静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美、英和香港地区的实践与思考J亚太经济,2004(2)10何爱武孙海波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分析及其对策J新金融,2003(5)11何桦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经营中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J中国城市金融,2003(6)12刘永生商业银行信贷进退机制研究J南方金融,2003(2)13贾良定陈秋霖消费行为模型及其政策含义J经济研究,2001(3)14袁亮个人消费信贷信息不对称的分析及对策J理论探索,2008715段照清我国个人消费信贷风险分析J财经视点,2009(2)16喻翔我国消费信贷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07(1)17周磊我国消费信贷的现状及问题分析J经济研究导

21、刊,2009(8)18陈晓静中国消费信贷研究D复旦大学,2004(8)19刘广如刘哲我国消费信贷现状考察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2006(2)20柳思维胡德宝基于扩大内需的我国居民消费信贷博弈分析N广东商学院学报2007(3)21黎洁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风险管理D西南财经大学,2006(1)22闫小欢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8)23李军居民消费需求和消费信贷分析J甘肃金融,2007(8)24许华琴制约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N南天大学学报2007(3)25BARRO,R,J,1976,“THELOANMARKET,COLLATERALANDRAT

22、ESOFINTEREST”,THEJOURNALOFMONEY,CREDITANDBANKLNG8NOVEMBER,PP43945626KLEIN,BANDKLEFFLER,1981,“THEROLEOFMARKETFORCESINASSURINGCONTARCTUALPERFORMANCE”,JOURNALOFPOLITICALECOMOMY,89,PP1326134627CHAN,Y,ANDGKANATAS,1985,“ASYMMETRICVALUATIONANDTHERELEOFCOLLATERALINLOANAGREEMENTS”。JOURNALOFMONEY,CREDITANDBAN

23、KING,17PP849528MYERS,JH,ANDFORGY,EW,1963,“THEDEVELOPMENTOFNUMERICALCREDITEVALUATIONSYSTEMS,”JOURNALOFAMERICANSTATISTICSASSOCIATION58SEPTEMBER,PP79980629AIIEN,FRANKLINANDSALLTOMERO,ANTHONYM,1998,“THETHEORYOFFINANCIALINTERRAEDIATION,”JOURNALOFBANKINGANDFINANCE,21,PP1461148530SCHOLTENS,BERTANDWENSVEEN,

24、2000,。ACRITIQUEONTHETHEORYOFFINANCIALINTERMEDIATION。”JOURNALOFBANKLNGANDFINANCE,24,PP1243125131MICHEL,C,G,DANAND,REBERT,2000,“ACOMPARTIVEANALYSISOFCURRENTCREDITRISKMODELS,”JOURNALOFBANKINGANDFINANCE,V0124,PP59一U732PETERBURNSANDANNESTANLEY,200L,“MANAGINGCONSUMERCREDITRISK”。DISCUSSIONPAPER,FEDERALRESERVEBANKOFPHILADEIPHIA,SEPTEMBER33LINDAA1LENANDANTHONYSAUNDERS,2003,“ASURVEYOFCYCLICALEFFECTSINCREDITRISKMEASUREMENTMODELS”,BISWORKINGPAPERS,NO126,MONETARYANDECONOMICDEPARTMENT。JANUARY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文献综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