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中国传统服饰的设计.doc

上传人:滴答 文档编号:1282973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0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论中国传统服饰的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毕业论文——论中国传统服饰的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毕业论文——论中国传统服饰的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毕业论文——论中国传统服饰的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毕业论文——论中国传统服饰的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第一章 绪论 1. 旗袍的概述 旗袍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传统女装,富有浓郁的民族韵味。旗袍始于清代,清太祖努尔哈赤领军南征北战,统一了关外女真族各部。设立了清军中的红、蓝、黄、白四正旗。入关后又增添镶黄、镶红、镶蓝、镶白四镶旗,以此来区分、统驭所属军民,称作 “ 八旗 ” 。八旗所属臣民的妇女习惯穿长袍,是满族妇女的土著服装, “ 旗袍 ”因此而得名。 顺治元年,清世祖入关定都北京,统一了全国,随着政权的稳定,开始强制实行服制改革,规定无论男女都要着袍。各种袍服种类繁多,也代表着各种地位等级的差别,旗袍这时开始由宫廷传入民间。首先是北京 、天津一带的妇女竞相穿着,然后逐渐往南方流行。清末至辛亥革

2、命期间,满族旗女穿的旗袍式样十分保守,腰身宽松、平直、袖长至腕,衣长至踝,所选用的衣料大都是绣花红缎,在旗袍的领、襟、袖的边沿部位都采用宽图案花边镶滚。然而经过不断演变,现代的旗袍大多是 20世纪 3040 年代之后的改良旗袍。没有了繁复的传统制作工艺和手法、也没有了当时社会所赋予的价值。 2001 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杨紫琼因卧虎藏龙一片上台领奖,就身穿着一件据说是三十多磅的旗袍,黑纱作底,看似透明,上面订有众多水晶珠,正面是水晶做出的立体虎图案, 后面露背,有三尺拖尾,并在裙裾上镶了龙鳞片,风格另类独特,成为当晚的最大亮点。此后在各类国际大型颁奖礼上,中国的女星们总会首先身着一席精致的旗

3、袍亮相,这不仅成为颁奖礼上一道靓丽的风景,更代表了一种中国独有的传统文化和气质品位。 2. 旗袍的符号 旗袍自诞生那天开始就代表着一种符号流传下来,在索绪尔的符号学体系中,他把符号定义为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统一体。 “ 能指 ” 是符号的形式,即符号的形体,可以简单称之为符形; “ 所指 ” 为符号内容,即符号的思想,是符形所表示的意义或符号使用者所作的解释,可以称之为符意或符释 2。符号 的存在是建立在 “ 能指 ”和 “ 所指 ” 的对应关系上的。人类的发展与进步依赖于符号化和符号行为,简单的说符号化就是产生一个符号的过程。从刚才的介绍可以看出,旗袍首先是作为一种部落或民族的传统服装,只在当

4、地或者当时流传,并不被赋予多少含义。当这个部落强大起来占领了某个地域之后,旗袍便作为一种强制性的国服要求所属民众都来穿着,并且以这种服饰作为人们地位和等级的区分,可以说这时候旗袍的 “ 所指 ” 更大程度地代替了 “ 能指 ” ,穿着不同旗袍的人就代表着不同的身份和权利。当旗袍至上而下的流行范围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则开始慢慢的有了变化 。(表 1) 表 1 不同时期旗袍的演变特征 年代 旗袍的变化 备注 20年代 摆脱直线裁剪法,开始强调腰身。领、袖以及细节处理方面出现了多样的变化,比以前更为称身合体。 受欧美服饰造型和西洋缝纫技术的影响。 30年代 先流行高领,后又流行低领。袖子时而兴长,时而

5、兴短。两侧开衩,里面衬马甲,腰身变窄。 当时明星、贵妇的着装和广告宣传画的影响。 40年代 袍身再度缩短,袖子缩短直至全部取消。同时领高减低,使旗袍更加简洁、轻便和适体。 抗日战争开始,经济萧条,物资奇缺。 现代 有了新的改良,出现了更多的款 式,如:鸡心领旗袍、露臂式旗袍、反领短袖长旗袍、仿古女旗袍等。 改革开放带来更多的艺术形式和审美观念。 这种变化是由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外来风尚所影响的。随着每个时期的社会形态和文化意识不同,旗袍被赋予的定义和内涵也变得不同。所以符号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变化。 符号也是利用一定的媒介来表现某一事物,可被大众所理解的事物。

6、根据皮尔斯的符号学理论,任何一种符号都是由三种要素构成,即媒介关联物、对象关联物和解释关联物,每个符号都具有三维的关联要素,任何事物若没有表现出这三种 关联要素,他就不是一个完整的符号 3。皮尔斯在他的符号三分法中,把符号分为图像符号、指索符号和象征符号三大类。图像符号的表征方式是符号形体与它所表征的符号对象之间的肖似性。即图像符号的符形是用肖似的方式来表征对象的。从旗袍角度来看,传统的刺绣以及镶、嵌、滚、烫等工艺代表了制作一件传统旗袍所需运用到的技法,看到这些刺绣图案或者工艺手法,很快便会联想到传统旗袍的特征;指索符号的表征方式,是符号形体与被表征的符号对象之间存在着一种直接的因果或临近性的

7、联系。由于指索符号的这一特征,使得它的符号对象总是一个确定与时 空相关联的实物或事件。例如在史学书上看到一位穿着传统旗袍的女子图片,你不会想到她是处在宋朝或者唐朝,而只会认为她正处于清朝末期或者民国时期,因为旗袍就是在这个时期诞生的。象征符号的符号形体与符号对象之间没有肖似性或因果相承的关系,它们的表征方式仅仅建立在社会约定的基础之上,是基于传统原因而代表某一事物的符号。不同民族可以有各自不同的约定,从而形成不同的语言符号系统,任何能指物体,声音、颜色、音响等都可以具有象征意义。例如在国外一提到旗袍,很自然就会想到这是中国的传统服饰。而在中国说起旗袍,人们就能最先想象到 这是起源于中国满族的一

8、种民族服饰。 如对于图像符号而言,更通俗的说 “ 能指 ” 指的就是图像的视觉形象,而 “ 所指 ” 则是指符号所代表的意义或所指代的事物,即符号所代表的内容。更重要的是,“ 能指 ” 一方面在两个各自独立互不相同的事物之间发展一种语义关系;另一方面,“ 所指 ” 精心简化系统的功能结构,以一种断断续续的固定的联系把意义附加于单元之上 4。所以在当今我们多能见到的旗袍更大程度上是商场、酒店等,为了宣传和促销等目的,启用礼仪小姐、服务小姐穿起了旗袍,以此大张礼仪文化,吸引顾客眼球,旗袍在这里则成了商业酒店迎宾庆贺 的专门象征符号。 第二章 中国元素 1. 中国元素的内涵 1.1. 传统服饰的含义

9、 传统上,服装是政治的一环,故知识分子重视,他们的好恶,向来影响时代文化的取向。事实上,服装文化与其他文化一样,在传统的长河中沉淀了无数的宝藏,等待着数人的挖掘。一部人类服饰史 ,从某种意义上说 ,也是一部感性化了的人类文化发展史。服饰是人类特 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有具有精神文明的含义。人类社会经过愚昧、野蛮到文明时代,缓缓地行进了几十万年。几乎是从服饰起源的那天起,人们就以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 积淀于服饰之中,构筑成了服饰文化精神文明内涵。 1.2. 中国元素的概念 中国元素是现代国人集体反思活动的标志。也是弘扬中国文化的代名词。 从

10、广义上讲,中国元素就是中国文化。 从狭义上讲,中国元素 应该 是 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挖掘、提炼出来,发现并加以运用 ,具有 中国独有的,能反映中国,认知中国的东西。 它具有具象性和抽象性等特征。 具象性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如:文字、青铜器、国画、书法、唐诗宋词元曲、传统颜色、剪纸等。 抽象性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民族精神、文化习俗、生活习惯、价值观等 。 1.3. 中国元素的内涵 中国元素的运用在 于浓缩文化精华、塑造认知形体、创造特殊意境、锤炼记忆永恒、超越自身价值。 2. 传统 服饰 的屏幕 中国元素传播途径广泛,在国际交往中,尊重对方,和平共处,不失国体。周总理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就

11、是典型的一幕,撒切尔夫人戴着手套和周总理握手,而周总理握手后,把手套给扔掉了。这就是民族气节和民族尊严再起作用。在社会交往中,以和为贵,孔孟儒家哲学之道再起作用。在艺术角度中,中国元素发挥其更加优势的作用。 中国元素通过建筑设计、广告设计、平面设计、色彩构成设计、商标设计、包装设计、企业 CI 设计、展会设计、娱乐活动设计、服饰 设计等来实现其文化价值的功能。 3. 中国元素成功案例 3.1. 与世界相融 , 中国元素赢得尊重 申奥标志的成功就是最好的例范:五星,五环,象形的中国结,以及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太极拳结合,使得 标识 如行云流水般生动和谐。 印章篆书形式 作品在体现现代设计观念的同

12、时,也折射出了本民族的审美价值取向和历史文化特征。充分展示了传统文化理念与现代标志设计紧密结合的艺术魅力。 福娃蕴含人面鱼纹 “ 天人合一 ” 理念 : 一个是活泼可爱的奥运吉祥物福娃,一个是举世闻名的西安半坡人面鱼纹图案,原本似乎毫无关联的两个事物,却被奥运福娃的主创和设计者之一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吴冠英联系在了一起,他说:“ 福娃就是从半坡人面鱼纹图案得来的灵感。 ” 鸟巢中国陶瓷冰裂纹立体呈现 : 国家体育场鸟巢的主体结构是用钢铁桁架 “ 编织 ” 而成,外观形似鸟巢,很多人以为其创意必定和自然界真正的鸟巢相关,实际并非如此。鸟巢的设计者、瑞士著名设计师赫尔佐格明确表示,鸟巢的灵感来

13、源于中式窗格中的 “ 冰凌格 ” 和中国陶瓷表面的 “ 冰裂纹 ” 。我国传统的中式窗格向来以造型独特著称,其中 “ 冰凌格 ” 是最常见的图案之一。而 “ 冰裂纹 ” 则是中国瓷器釉面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主要是因为坯、釉膨胀系数不同,烧制冷却 后形成的,因其纹路如冰破裂,裂片层叠,富有立体感,展示出无限的自然美,逐渐成为瓷器的一种特殊装饰。当很多人还将 “ 冰凌格 ” 和 “ 冰裂纹 ” 附着于窗框或陶瓷时,两位瑞士设计师却让它们独立成体,使这一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图案有了全新的形态。 奥运火炬 祥云源自汉唐云气纹 : 渊源共生,和谐共融,这是祥云图案的文化寓意。在中国,祥云的使用已有上千年历史

14、,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历史文化元素之一。 北京奥运会使用的祥云图案源自汉唐时代的云气纹,以如意为云头并配以绶带,以表现奥运梦想。这个图案是采用电脑绘制,经著名艺术家常沙娜两次修 改才确定下来的。 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伊始,来自世界各地的宾朋就被带入激情与惊奇之中,感受有着古老历史的中国独特的欢迎仪式。开幕式通过卷轴画卷、活字印刷、京剧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奥运五环、火炬环球传递、运动员脚印图画作品等世界元素的完美结合,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热爱。 处处闪耀着中国元素,展现着世界上绵延至今的 5000 年中华文明 的内涵 。 3.2. 中国特色元素赢得尊重 来自国外的媒体称,一些

15、老华侨特别是欣赏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 充满中国元素 ” ,认为这对海外华人是一堂名符其实的 “ 中国历史课 ” 。他们 说,开幕式融合儒家思想、四大发明和太极拳等充满中国特色的元素,震撼人心。中国的元素所蕴含的巨大的力量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世界体味中国的内在生命力,让全球 40 亿观众充分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艺术。 据媒体报道,在日本新华侨报进行的一项奥运专题电话调查中, 98%的华人华侨表示北京奥运会是 “ 民族复兴的里程碑,全球华人的盛大节日 ” , 95%的人认为奥运会开幕式精彩绝伦, “ 用世界语言讲述的精彩中国故事,让每一颗中国心欢呼雀跃 ” 。他们指出,今日的中国已

16、成为世界的焦点,赢得了世界的尊重,正大步跨入强大国 之列,华侨华人倍感骄傲和自豪。 3.3 精神回归节点的碰撞 开幕式之所以震撼人心,就在于它所表现出来的精神与正在走向回归的一种社会气氛产生碰撞,是在精神回归节点的一种碰撞。 正如: “ 前天,中国曾和世界在一起;昨天,中国曾经远离世界;今天,中国与世界真正相融。 ” 中国经过了对自己文化的迷失和漠然的阶段,北京奥运开幕式上对于中国文化的演绎,与正在走向回归、寻找自我本源的中国人的心灵产生碰撞,使国人感到非常的震撼。而了解中国的外国人和国外媒体,正是对于中国的了解,所以也感到了震撼。这种回归将使中国人更 加自强,更加有底气,而只有文化的 精髓

17、才会让人走得更远。而这样的一种文化将会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当然包括了商业 竞争 市场。 展会上传统服饰的运用与分析 品牌的发展趋势 展示的成功与否,不仅影响到品牌的现实利益,而且也关系到品牌的发展和延伸。另一方面,在设计与装璜上,不仅体现了品牌经营的特色,还不同程度上表达了品牌的风格、理念和人文概念。 服装空间设计与展示对品牌的影响: 1、服装空间设计中服装品牌定位、设计品位、以及延伸出来的流行特征都直接影响到空间形象,成功的空间设计应该做到能营造出品牌定位、 设计品位和品牌背后演绎给消费者的生活概念和文化理念。 2、店堂的环境设计要完善并能体现品牌的风格,衬托出品牌主题,并能很好地进行融合

18、,这直接影响到品牌经营的成败。 3、在空间设计中功能性的作用直接对空间的服务带来影响,合理的空间布局和结构设计将会对销售活动起来促进作用。 4、合理地选择装饰材料,运用施工工艺,不仅为设计构思的实现提供可行性,而且也将成为整个品牌形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装饰材料与工艺决定了空间形成的成败。 5、服装空间设计中经营理念和设计理念的结合直接影响到空间 定位,准确的市场定位将会使品牌的投入实现市场的最大效益。 在具体展示操作方面,应体现以下几点原则: 1、货品展示整体统一。为达到展示效果,充分体现品牌设计理念,从整体的LOGO 设计到店内模特、人台的手势摆放等细节,都要体现设计与展示主旨和意图。 2

19、、货品摆放联系搭配。产品以系列相维系,货区展示中产品以系列形式安排展示,将会突出产品在设计结构安排上的优点。 3、货品结构设置实用与有效。为营造服饰展示效果气氛,对设计的装置结构应在实际操作中充分体现服装产品展示的辅助作用。 4、 展示空间的营造合理、顺畅、引导性强。现在的营销观念更强调的是消费者的心理感受,他们购物需要充足的自由空间,自主选择,而增强引导性因素参与店内销售行为,更能隐性加强销售力度。 5、货品展示风格独特别致,特点突出。这不仅使品牌形象变得个性鲜明,还将丰富产品的外在形象,渲染品牌的感染力。 如何做好店铺空间的设计与展示和收到好的效果,除了要结合自身品牌的特点和风格外,还要不

20、断地从周围成功品牌的实例中吸收新的外来内容来完善和发展设计与展示的内涵。这样不仅从市场中源源不断地收到实效,还能有力推动整个品牌在形象、 文化、品质上的提升。 对品牌服装竞争分析 在经过了产品竞争、形象竞争之后,近年来,服装品牌的竞争开始升级到终端的竞争。越来越多的品牌已经意识到,能在给消费者带来体验的同时,有效地扩大商家的利润。如今,消费者购物一般都会把体验添加到购买行为中。良好的氛围无疑会增加消费者购买的决心;反之,则会使其削弱。就像一面镜子,各个核心环节出现的问题都可以在终端中体现出来。今后,服装品牌对终端专卖店争夺的竞争将会日趋激烈,谁控制了终端,谁就控制了市场。 过去人们对品牌的理解

21、就是品质加牌子。所以,在品牌运营 中热衷于请影视明星作形象代言人。影视明星纷纷陆续登场,成为各类服装的代言人。这种方式在一段时期内,很大程度地帮助品牌迅速提升了知名度。即便时至今日,仍有许多服装品牌热衷于此道。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的是,消费者已经渐渐摆脱了盲目效仿名人的阶段,他们对服装品牌的选择更加自主。那些寄望再凭借诸如聘请代言人实现一炮打响的品牌运作方式失去了往日的效力。于是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品牌运营模式,而通过对国外众多知名品牌运作的调查研究表明,个性化才是服装品牌立足市场的根本。服装品牌的个性化不仅仅是指产品的风格,同时也包括风格、品牌 形象等各个方面。只有产品风格、风格以及品牌形象一致时

22、,品牌的性格才显露出来。而对于风格的重视,恰恰是近几年品牌服装运营过程中出现的新趋势。 企业的形象识别系统 CIS 由理念识别、行为识别和视觉识别三部分构成。而服装是视觉识别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产品、形象的最直接展示。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通过卖场终端来树立品牌形象,这一便捷的宣传推广形式,让具有特色的店面设计浮出水面。这些都构成了他们各自的卖场特色,也在无意识地向消费者传达着品牌个性。应该说,卖场之于服装,不仅仅是销售的场所,更是一种个性的展示。风格、道 具、灯光等等都烘托出服装的品质,提高了服装的附加值。 一般来说,服装卖场通常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各种要素要进行有效的组合来达到一定的

23、效果,以与品牌个性相吻合。如标识、中英文名称、主题色、陈列饰品、宣传品及货架等都属于卖场硬件。除此之外,终端的软件部分也同样重要。其中人才是软件部分非常重要的环节,有一个十分形象的比喻: “ 卖场是战场,产品是武器,销售人员是战士。 ” 许多企业已经深刻地意识到具有战斗力的店铺是品牌的生命线,而店铺的员工则是保持战斗力的源泉。要让每位员工都明确地感觉到这样三个问题:我是谁 (起 点 )?我们能为公司做些什么 ?我在公司的未来会怎样 (目标 )?而企业也同时要让每一位员工无论是导购、店长还是管理人员都可以看到自己的未来,给员工一个梦想,并且尽可能地帮助他们实现,让他们相信目标并非遥不可及,只要努

24、力工作,一切皆有可能,这种自发的凝聚力超过任何苍白的承诺。 总之,服装卖场是对品牌进行二次包装和经营,这种包装更多地体现在对服装以外元素的把握上。对于要基于一定的标准,通常业内人士普遍认可的原则是 “ 标识高于卖场,卖场高于服装 ” ,也就是说,哪怕是经营二流的服装,也要建设一流的卖场。当然,这种做法不是 我们倡导的,物有所值当然是最好的。 第三章 展会上传统服饰的运用与分析 1. 传统服饰的特色 1.1. 含蓄表达形与色 藏而不露,隐 含 寓意,给人以 深邃意境 的 审美 感受。这种含蓄有时通过款式展现,有时表达通过造型、布局、线条、等手段给人以整体和谐之美,以此表达深刻的设计思想。比如清朝

25、的服装,就演变成了后来的旗袍。 1.2. 精细艺术手法和工艺表现 大量采用刺绣、飘带、中国元素和其他装饰手法,表达丰富的想象力,以浪漫主义情调,达到观念主义的效果。如红楼梦,对王熙凤的着装刻画的表现。 1.3. 气派稳重氛围效果 服装的整体配合给人以秩序的谐美感, 严肃端庄、美观高雅,能起到烘云衬月之效。如:中山装的流行。 1.4. 营造和平统一的气氛 自古以来,中国文化注重实际和应用,与之相适应的中国服饰文化则以伦理道理观自律,因此命中注定了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价值观念是以情意为主线,以家庭人伦关系为中心的氛围中,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求取社会长治久安,维持礼仪之邦的声誉。 2. 传统服饰的深厚

26、文化内涵 中国素有 “ 衣冠王国 ” 的美誉,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历朝各代的服饰均有不同的典制规定和风俗习惯。由于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占有主导地位,因而中国的服饰形制也被打上了深刻的儒家 “ 烙印 ” 。儒家重礼 仪,讲求中庸之道,在这种独特的人文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人的着装特别讲求和谐、融洽,传统服饰表达出规整、含蓄、端庄的民族性格。 5000 年的文明史孕育了独特的中国文化,服饰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是一个有节奏的生命,传达出时代的脉搏;更像是一面镱子,准确、清晰而客观地反映着历史。 古代的中国是一种自给自足、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社会,散漫的小农生产方式使人们的生活节奏缺乏工业社会那

27、种统一性和紧张感,处于一种闲在而近乎平庸懒散的状态,在缓慢中前进。于是,人们内心渐渐形成了一种 “ 舒缓 ” 的心态,进而以庞大、宽博、 繁冗为适应,也即为美了。中国古代传统服饰的特点:平稳而单纯,其线条平直,手臂平伸后与身体的直线形成垂直的交叉,这种基础的造型形式显得尤为实在和稳定。 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服饰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可以用程式化的宽体式样,平面化的裁剪结构,装饰性的服用材料,精致的服饰配件和含蓄美的社会理念来进行最简化的形容。 2.1.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体系,它是我们国家和民族过去存在的或经历过的物质的、精神的文化实体或意识,是国家、民族的生活

28、习惯、风俗、制度、文学、艺术等的综合反映。传统文化对现代人的 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审美情趣产生重要的影响。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理解和认同是随着经济、政治、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也是随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自信心的变化而变化的。如何去继承它,并使之与服饰设计相结合,仍需要不断的认识、思考、实践和探索。 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在各自的发展中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这些文化尽管表现方式千差万别,但是作为一个整体而言,所有的民族文化都有一个共性,而这个共性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心和主题。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农业社会中,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我们祖先的生存受到了大自然的 制约,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为

29、了保证自己的生存和民族的延续,他们不得不观察自己周围的环境,研究自然及其规律,研究人自身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研究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段历史,决定了我们民族的文化主题是对自然规律、人的规律及其之间相互关系的探讨,并在探讨中逐步形成了以儒家学说、道家学说和佛学为代表的思想体系,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使我们的思维方式、审美意识等逐步趋向一致。此后,中国文化的发展和演化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围绕着这个主题进行不断的细分,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茶文化、书法文化、山水文化、建筑文化、服饰文化等 不同的门类和流派。 2.2.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中国古代的先哲们对自然、人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和总结所形成的思想,

30、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哲学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趋势。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中国人从思想上逐步形成了 “ 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以和为贵 ” 等观念,这些观念来源于自然,强调自然与人的统一和谐,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并最终使我们的传统艺术形成了一个不同于西方的艺术体系。 2.3. 强调作品的整体意识 对作品整体意识的追求来源于人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我们祖先认为:人和自然是一个统一的 整体,是一种亲和关系,人们可以从自然界中获得身心的愉悦,得到心灵的寄托。在进行艺术创作时,通过将个体置于自然环境中,实现个体与自然的融合。 因此,以这种思想为指导的中国传统艺术,

31、在创作中讲究作品的整体之美,注重作品或造型的整体气势表现(而不是对客观对象的事无巨细的描绘),这与西方文化强调个体之美,强调作品的形象、生动有着较大的区别。以饮食文化为例,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为了营养可以舍弃美味,而我国的饮食则是追求形、色、意、味、养的综合效果,即根据不同食物的颜色、形态、味道、营养、软硬等作不同的处理,使 菜肴颜色搭配合理,形态生动,营养均衡,在味道上具有丰富的层次感,给人的视觉、味觉、嗅觉以充分的、综合的享受。同样中国的园林,它参照自然景色,通过山、水、石、植物、建筑有机的组合,利用有限的空间,创造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人文景观,达到了一种 “ 天人合一 ” 的交融。

32、3.1.1. 强调对作品意境的追求 作品的 “ 意境 ” 就是作品内部所蕴藏的象征意义,它透漏出作者的一种情感、人生体验、内心的祈求与期盼,是作者内心世界的反映。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思想意识,使自然万物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外界的一事一物,都可以通过一定的方 式反映到人的内心世界。例如古人将梅、兰、竹、菊称为花中四君子,代表着坚贞、优雅、清新、高洁,象征着人的高贵品质。而中国的许多传统艺术创作,往往从表象或者形体上看,与一般作品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如果对它的形态、外观进行细细的揣摩,就会发现里面与众不同的象征意义。在北京的恭亲王府,有一个 “ 福 ” 字,相传为乾隆皇帝为母亲祝寿

33、时所书,该字以草书写成,左边的 “ 礻 ” 从外形上看,似一 “ 多 ” 字,而形体偏瘦,寓意 “ 多寿 ” ,而右上角的 “ 一 ” 和 “ 口 ” 采用连笔,也似一 “ 多 ” 字,上下一起,寓意 “ 多田 ” ,而 “ 田 ” 在封建社会时是财富的象 征,就有 “ 多财 ” 意思,所以整个作品的寓意就是祝母亲 “ 多财多寿多福 ” ,用心可谓良苦。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它从很多侧面反映了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这种情趣,有别西方强调形象性、生动性的审美特点,它是具体而抽象的,注重外形表现并富有神韵的,它所表达的信息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 3.1.2. 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在我国,由于地域广阔,

34、各地地形、气候、人文条件等差异,使我国的民族文化、民族艺术在不同的地方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形成了千差万别的地方特色和文化氛围。以刺绣为例,全国有十几个流派,比较著名的有湘绣、苏绣、粤绣、蜀绣,其中湘 绣以着色富于层次,绣品若画为特点,苏绣以针法精细、色彩雅致而著称,粤绣图繁而不乱、色彩富丽、光彩夺目、针法均匀多变、纹理分明、使用浓郁的七彩原色及光影变化,具有西方绘画韵味,而蜀绣具有严谨细腻、光亮平整、构图疏朗、浑厚圆润、色彩明快的独特风格。这些不同的刺绣手法或风格,使古老的刺绣业长盛不衰,让人回味无穷。同样在染色工艺方面,不同的民族也有不同的风格,如少数民族的蜡染和扎染,它们或者利用蜡质在冷热环

35、境中的不同特性产生的裂纹、或者是将织物采用折叠捆扎或缝绞包绑的手法,使织物经过染缸后,出现各种美丽、多变的花纹 和图案,这些传统的工艺都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独有艺术。这些不同的民族艺术表现形式和工艺流程是我们民族的瑰宝,也是我们服饰设计灵感的来源。 2.4. 从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看我国服饰设计 如何设计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服饰产品,如何在传统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时尚化改造,是我们服饰设计人员经常思考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不仅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保护,而且也是中国服饰产品实现自身特色,走向世界必须面对的挑战。 我们都能感觉到,近几年中国服饰业有了快速的发展,但是,这种快速发展

36、却无法掩盖一个事实,那就是, 中国服饰设计还没有摆脱西方文化的阴影,真正具有我们民族特色的服饰产品还比较少见(正如一些国外专家所说得那样 “ 完全创新的、民族的、世界的并不多见 ”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但我认为对祖国传统文化理解得不深、研究不透是其中的主要原因。肤浅的理解和研究不仅导致了实际应用中对传统文化(或传统艺术)运用的简单化,使我们的产品难以展现应有的神韵,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使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表现力产生了怀疑。 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言道: “ 欲求木之长着,必先固其根本;欲流之远着,必先浚其泉源 ” 。那么,要探讨如何将中国 传统文化有效的应用到现代服饰设计中,如何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的服饰设计也必须固本浚源,而这个 “ 本 ” 和 “ 源 ” 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