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省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学要求 说 明 为贯彻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帮助广大高中物理教师把握教学的深广度,我们组织编写了高中物理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下面对要求做几点说明: 1要求以课标为依据,兼顾我省使用的高中物理教材,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是对我省高中物理教学的终端要求。 2要求按课标中规定的模块编写,每个模块以课标中规定的二级主题的顺序逐个展开,每个二级主题中包含内容标准(与课标对应内容相同)、学习要求、教学建议 三个部分。 3“学习要求”对二级主题的内容,从知识、技能、体验三个维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表述中使用的行为动词的界定与课标中行为动词的界定相同。
2、 4部分行为动词的说明 类型 行为动词 含 义 水平 知 识 了解、知道、描述、说出、举例说明、列举、表述、识别、比较、简述、对比 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 了解 认识 位于“了解”与“理解”之间 认识 阐述、解释、估计、理解、计算、说明、判断、分析、区别 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 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 理解 评估、使用、验证、运用、掌握 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则;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等 应用 技 能 测量、测定、操作、会、能、制作、设计 独立完成操作;进行调整或改进;尝试与已
3、有技能建立联系等 独立 操作 体 验 观察、收集、调查、交流、讨论、阅读、尝试、实验、学习、探究、预测、考虑、经历、体验、参加、参观、查阅 从事相关活动,建立感性认识等 经历 体会、关注、注意、关心、乐于、敢于、用于、发展、保持 在经历基础上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作出相应反应等 反应 形成、养成、具有、领略、体会、思考 具有稳定态度、意志行为和个性化的价值观念等 领悟 物理 1 本模块是高中物理共同必修模块,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完成这一模块的学习。 本模块划分为“运动的描述”和“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两个二级主题,模块涉及的概念和规律是高中物理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有关实验在高中物理中具有典型性,通
4、过这些实验学习,可以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体会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及实践在人类认识世界中的作用。 在学习这部分基础内容时,学生要初步 经历对自然规律的探究过程,从中体会物理学的思想,了解物理学在技术上的应用和物理学对社会的影响,并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等受到熏陶。 (一)运动的描述 内容标准 1通过史实,初步了解近代实验科学产生的背景,认识实验对物理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2通过对质点的认识,了解物理学研究中物理模型的特点,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3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过程,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体会实验在发现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4能用公式和图像描述
5、匀变速直线运动,体会数学在研究物 理问题中的重要性。 学习要求 1质点 认识质点的概念, 通过实例分析 知道 质点 是一种科学抽象 ,是一个理想模型。 在 具体事例中认识在哪些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 体会质点模型在研究物体运动中的作用。 2 参考系和坐标系 知道参考系概念, 通过实例的分析了解参考系的意义。 在具体问题中正确选择参考系, 利用坐标系描述 物体的位置及其运动 。( 不要求介绍“惯性系”和“非惯性系”) 体会研究物理问题中建立参照系的重要性 ,体验 数学工具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 3 时间(间隔)和时刻 通过实例了解时刻和时间(间隔)的区别和联系。 并用数轴表示时刻和时间(间隔)
6、,体会数轴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应用 。 4 路程和位移 理解位移的概念。 通过实例,了解路程和位移的区别, 知道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知道时刻与位置、时间与位移的对应关系; 用坐标系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 5 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 理解物体运动速度的意义,知道速度的定义式、单位和矢量性。 理解平均速度的意义,并用公式计算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认识有关反映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的仪表。 知道 瞬时速度的意义,在具体问题中识别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体会极限的数学思想 。 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 理解匀速运动的概念。 认识匀速直线运动的 s t 图像和 v t 图像,知道 v t 图像中图线与横轴包围
7、的“面积”表示位移。 6 速度的测量 理解测量速度的基本原理。 会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会处理 实验数据。 对于具体问题,使用 v t 图像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 7 加速度 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 知道加速度的定义式和单位。 用加速度定义式进行计算,并根据加速度与速度方向间的关系判断物体是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 知道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及其区别,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含义。 知道 匀变速直线运动 v t 图像 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 8 探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经历“研究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探究过程,会 用打点计时器来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运用列表法、图像法处理
8、实验数据、分析运动特点等。 体验在实验研究中获取数据,作出图像,分析图像,寻找规律的科学思维方法 。 9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规律 通过实例,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v t 图像,认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变化规律。 认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 v0 a t,会应用速度公式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和计算。 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和非匀变速直线 运动的区别。 10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规律 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的推导方法,认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x=v0t+12 at2和推论公式 v2 v02 2ax)。 11 自由落体运动 通过实验,认识空气阻力对落体运动的影响,知道
9、自由落体的概念。 结合具体例子的分析,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是恒定的,认识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通过查找资料等方式,了解并体会伽利略对物体运动的研究在科学发展和人类进步上的重大意义。 初步了解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所用 的实验和推理方法。 教学建议 1对矢量、标量的教学 不宜一步到位,在初学阶段, 只要求学生认识二者的区别,并能加以识别。在“路程与位移”的教学中 不出现平行四边形定则。 2在探究 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活动过程中, 可以探究小车在恒定拉力作用下的运动,也可以探究只在重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有条件可以借助传感器,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和图像处理。 3 本章教学要结合瞬时速度、瞬
10、时加速度、位移公式的推导等具体教学内容让学生体会极限的思想,体会数学工具在解决物理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4 在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中,可以通过 实验研究质量相同、大小不同的物体在空气中下落的情况,从中了解空气对落体运动的影响。 5 本模块教学中可引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等方式,了解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所用的实验和推理方法,认识伽利略有关实验的科学思想和方法, 了解并讨论伽利略对物体运动的研究在科学发展和人类进步上的重大意义。 (二)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 内容标准 1通过实验认识滑动摩擦、静摩擦的规律,能用动摩擦因数计算摩擦力。 2知道常见的形变,通过实验了解物体的弹性,知道胡克定律。 3通过实验,理解
11、力的合成与分解,知道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区分 矢量与标量,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4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理解牛顿运动定律,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 5认识单位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意义。知道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单位。 学习要求 1力、重力 知道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并在具体问题中找出施力与受力物体。 认识重力的概念,知道重心及确定质量均匀且形状规则物体重心的方法。 2形变与 弹力 通过实例分析,了解弹性形变的概念, 知道弹力及弹力产生的条件 ,并正确分析弹力的方向。 通 过探究知道胡克定律,并用其进行简单计算。( 不讨
12、论组合弹簧组劲度系数的问题) 3 摩擦力 知道静摩擦产生的条件,知道最大静摩擦的概念 ,并正确 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 。( 不出现最大静摩擦因数) 通过实例 知道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并正确 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通过探究, 知道 影响 滑动摩擦力大小 的因素 , 用动摩擦因数计算滑动摩擦力。 (不要求对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连接体进行受力分析) 4 力的合成 与 分解 知道力 的三要素, 在具体问题中 正确 画出力的图示或力的示意图 。 理解 合力 和分力 的概念 ,知道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通过探究, 理解 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体会数学知识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 。 ( 力的合成
13、与分解的计算,只限于用作图法或直角三角形知识解决) 关注力的合成与分解在科学技术与社会中的应用,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分析生产、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5共点力作用下 物体的平衡 通过实例了 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的概念 ,知道共点力作用下 物体的平衡条件,并用 来 计算 有关平衡 的 问题 。 (不要求解决复杂连接体的平衡问题) 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用 共点力平衡的条件 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6牛顿第一定律 知道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对力和运动的关系的不同认识,知道 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推理过程和结论,知道理想实验 法 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 联系生活实例, 知道什么是惯
14、性, 知道 惯性大小 与质量有关,并 正确解释有关惯性的现象。 7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应用 通过实验探究和具体实例的分析, 理解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理解 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经历实验方案的制定和实验数据处理的过程,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 通过实验归纳, 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知道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的含义。 理解 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并 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 学公式解决 实际 问题 。( 不要求求解加速度不同的连接体问题,不要求处理非惯性系的运动问题) 8力学单位制 知道单位制的意义, 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 学 的 基本 单位 。 认识单位制在物理计算中的
15、作用,并正确使用国际单位制单位。 9牛顿第三定律 通过实验探究, 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含义 并应用牛顿第三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10超重与失重 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 知道超重和失重 的概念及其 产生条件 ,并对超重和失重现象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建议 1教学中应注意加强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如在摩擦力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调查日常生活和 生产中利用静摩擦的事例;在弹力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调查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所用弹簧的形状及使用目的(如获得弹力或减缓振动等),或引导学生制作简易弹簧秤,并用胡克定律解释其工作原理等。 2通过实验研究加速度与力、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根据图像写出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式,在此
16、基础上总结得出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实验中要体会探究过程中所用的科学方法。在教学中,可让学生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设计一种能显示加速度大小的装置。 3对于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应用的教学,在初学阶段不宜出现连接体问题。 4在教学中,应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和认 识超重与失重现象,或组织学生听讲座、看录像,了解宇航员的生活等。 物理 2 本模块是高中物理的共同必修模块,所有学生都必须完成这一模块的学习。 本模块划分为机械能和能源、抛体运动、圆周运动和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三个二级主题。 在本模块的教学中,学生将通过机械能、曲线运动的规律和万有引力等内容的学习,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体会高中物理课的特点和学习方
17、法,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为后续模块的选择做准备。 (一)机械能和能源 内容标准 1 举例说明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理解功和功率 。 关心生活和生产 中常见机械的功率的大小及其意义 。 2 通过实验,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 。 理解动能和动能定理 。用动能定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 。 3 理解重力势能 。 知道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 。 4 通过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 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 。 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 。 5 了解自然界中存在多种形式的能量 。 知道能量守恒是最基本、最普遍的自然规律之一 。 6 通过能量守恒以及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认
18、识提高效率的重要性 。了解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知道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 学习要求 能量 通过实例了解能量 , 知道自然界中能的形式的多样性及其转化。 2功 理解功的概念和做功的两个要素。 知道功是标量, 理解功的计算公式 W=Flcos ,并能进行有关分析和计算 ,理解正功、负功的物理意义。( 变力的功只要求用动能定理计算。) 通过实例说明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3 功率 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功率的定义及定义式。 理解功率与力、速度之间的关系 ,能运用其解释和计算汽车启动和行驶中的有关问题。 (不要求用功率 cosFvP 的表达式进行计算。 ) 区分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区分瞬时
19、功率和平均功率。 调查功率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关注生产、生活实例中的功率问题,调查常见机械功率的大小及其意义。 4 重力势能 知道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经历重力势能概念的建立过程。 理解重力势能及其定义式 ,知道重力势能的变化和重力做功的关系。 理解重力势能的相对性。 5弹性势能 通过实例了解弹性势能的概念,知道弹性势能与形变有关。 调查弹性势能在生活中的应用,发展应用物理知识的意识。( 不要求用弹性势能的表达式 EP= 221kx 求解有关问题。) 6 功与物体动 能变化的关系 经历实验探究功与物体动能变化关系的过程,体会实验探究方法。 会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 7动能 经历动能表达式的建
20、立过程,理解动能的概念及其表达式。 8动能定理 掌握动能定理及其推导过程,用动能定理进行分析、 解释 和计算 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体会用能量观点解决力学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9 机械能守恒定律 理解机械能的概念。 通过实例,体会动能和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 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和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尝试设计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方案, 经历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 过程,学会对数据进行处理的方法。 进一步体会用能量观点解决力学问题的思想方法。 10能量守恒定律 知道 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规律之一,了解守恒思想的重要性。 通过对 生产、生活中能量转化的实例分析
21、,体会能量守恒。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实际问题。 11 能源与能量耗散 知道常规能源和新能源; 了解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 体会 我们周围的能量耗散及 提高 能源利用 效率的重要性 ,发展 节能意识和环保意识,知道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意义 。 教学建议 1让学生设计实验,测量人在某种运动中的功率。 2让学生用打点计时器或光电计时器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 3引导学生查找资料、访问有关部门,收集汽车刹车距离与车速关系的数据,尝试用动能定理进行解释 。 4 在初学阶段,用动能定理解题时的研究对象一般只限于一个物体(相对静止除外)。 5引导学生查找资料,分析和评价核能为人类带来的好处和可能发
22、生的问题。 (二)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 内容标准 1会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 2会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知道向心加速度。 3能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分析生活和生 产中的离心现象。 4关注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的规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学习要求 1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讨论,知道合运动与分运动的相互关系, 理解运动的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 运用作图法和直角三角形知识计算有关位移和速度的合成与分解问题,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方法分析一些实际问题 。 2抛体运动的规律 通过实验,探究平抛物体运动的规律, 用 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方法 分析平抛运动的特点
23、 。 通过实例,知道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研究其他抛体运动,关注抛体运动的规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 3圆 周运动 知道线速度概念和定义式。 知道匀速圆周运动的概念, 知道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 。 知道转速、角速度及周期的概念及其定义式,认识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之间的关系,会用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计算。 (在角速度概念的教学中,对角速度的方向不做要求。) 4向心加速度 认识 向心加速度 的概念,并 能用向心加速度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 5向心力 通过实验,体验向心力的方向,理解向心力的概念。 通过实验,知道向心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理解向心力公式。 了解变速圆周运动和一般曲线运动的分析方法
24、。 (关于向心力的定量计算, 只限于向心力等于合外力的情况。) 6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能分析生活中 圆周运动 的向心力来源 , 会用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公式对具体问题进行计算 。 注意生活中的 离心现象,能 分析 生活中的一些常见 问题 。 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对比实际弹道的形状与抛物线的差异,尝试做出解释 。 2 向心加速度的公式 a =v2/r 可以直接给出。 3引导学生估测自行车拐弯时受到的向心力,调查公路拐弯处的倾斜情况或铁路拐弯处两条铁轨的高度差异 。 (三)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 内容标准 1通过有关事实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发 现过程。知道万有引力定律。认识发现万有引力定
25、律的重要意义。体会科学定律对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作用。 2会计算人造卫星的环绕速度。知道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 3初步了解经典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知道相对论的建立对人类认识世界的影响。 4 初步了 解微观世界中的量子化现象,知道宏观物体和微观粒子的能量变化特点,体会量子论的建立深化了人们对于物质世界的认识。 5通过实例,了解经典力学的发展历程和伟大成就,体会经典力学创立的价值与意义,认识经典力学的实用范围和局限性。 6体会科学研究方法对人们认识自然的重 要作用。举例说明物理学的进展对于自然科学的促进作用。 学习要求 1、 开 普勒 行星运动 定律 了解 开普勒 行星运动 定律 , 从中体
26、会观察在认识自然、发现规律中的作用,体会科学探索过程的曲折与艰辛 。 通过学习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 史实 ,初步了解太阳和行星之间的引力特点 。 认识利用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及圆周运动的知识 “ 推导 ”太阳与行星间的 引力 表示式的方法 。 (介绍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不要求用它进行定量计算。) 2、 万有引力定律 知道万有引力发现的重要意义。 理解 万有引力定律, 理解 定律 表达 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含义 , 知道引力常量的物理意义、 数值 和单位, 了解引力常量的测定方法 。 (不要求定量计算由于自转引起的重力与万有引力间的不同。) 3、 万有引力理论
27、的应用 用 万有引力定律 计算天体的质量 。 知道万有引力定律在 天文和 航天领域 发挥 的巨大 作用, 体会科学规律对人类探索和认识未知世界的意义 。 4、 宇宙速度 了 解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 理解并能推算第一宇宙速度。 会计算不同轨道上的人造地球卫星的速度和周期。 关注人类在航天领域和宇宙开发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发展爱国主义的 情感。 5、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初步 了解 经典力学的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知道相对论对人类认识世界的影响 ; 通过实例初步了解经典力学的发展历程和伟大成就,知道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初步 了解 微观世界中的量子化现象
28、。 教学建议 1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牛顿的“月 地检验”, 2 通过用万有引力定律发现未知天体的事实,说明科学定律对人类认识世界的作用。 3 组织学生观看 有关人造地球卫星、航天飞机、空间站的录像。 4通过实例,让学生 了解经典力学对航天技术发展的重大贡献。 5让学生 了解重物下落与天体运动的多样性与统 一性,知道万有引力定律对科学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6 引导学生 收集我国和世界航天事业发展历史和前景的资料,写出调查报告。 选修 3-1 本模块属于选修模块,具有理科倾向的学生可以选修本模块 。 本模块划分为:电场、电路、磁场这三个二级主题。 场是除实物以外物质存在的另一种形式,学生将通过电场
29、和磁场的学习加深对于世界的物质性和物质运动的多样性的认识。本模块中的概念和规律是进一步学习物理学的基础,是高中物理核心内容的一部分。 电磁学的研究成果及其技术应用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现代生活中处处都会遇到电的知识。本模块 对于进一步学习科学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一)电场 内容标准 1 了解静电现象及其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用原子结构和电荷守恒的知识分析静电现象 2知道点电荷,体会科学研究中的理想模型方法知道两个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通过静电力与万有引力的对比,体会自然规律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3了解静电场,初步了解场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之一理解电场强度会用电场线描述电场 4知道电势能、电势,理解电势差了解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