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事业单位财务呈报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 摘要:本文通过阐述财务呈报的定义与作用,分析了目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呈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关于我国事业单位财务呈报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呈报;存在问题;改革措施 一、财务呈报的定义与作用 财务呈报又名财务报告,财务报告不仅包括财务报表,还包括传递直接或间接的与会计系统所提供的信息有关的各种信息的其他手段,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列报和表外披露一起构成了财务报告。在我国,人们习惯把财务报告与财务报表看成没有差别的概念,在必要的时候加入附表或补充报告。财务呈报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财务呈报应该全面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投资收益和发
2、展前景,便于企业管理者了解本企业各项任务指标的完成情况,评价管理人员的经营业绩,以便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调整企业经营方向。 (二 )、财务呈报应该全面揭示企业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提供有助于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有关各方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为他们制定措施、做出经济预测和决策提供依据。 (三)、财务呈报应该对本企业的财务报表等资料进行全面的汇总和分析,便于满足财政、税务、工商、审计等行政管理部门监督企业经营情况,宏观调控经济运行,优化资源配置,保证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健康发展。 简历大全 二、目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呈报存在的问题 事业单位财务呈报是事业单位对
3、外提供会计信息的重要资源, 它对于事业单位自身以及国家的宏观调控、投资决策、监督与管理至关重要,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事业单位财务呈报也日益呈现出了许多问题。 (一)、事业单位财务呈报体系不够健全。财务呈报体系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及附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目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报告体系比较单一,许多重要的附表没有作出规定,只是对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作了简略的提示,这样一来不仅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难以进行监督,就连财政部门也缺少宏观决策所需要的重要信息,财务报告难以全面揭示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 (二 )、事业单位财务呈报缺乏时效性。目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呈报大多侧重于对历史财
4、务数据的统计,尤其是一些事业单位的财务呈报周期较长,时限过宽,年度报表要求年度末四个月报出,这是一种非实时性的记录,其时效性受到很大的影响。这对于一个处于信息时代的企业和投资者而言,意味着可能有无数宝贵机会在财务信息尚未披露前就与其擦肩而过,基于这样的信息所做的决策的可靠性也就大大降低了,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财务呈报的决策价值也大打折扣了。 总结大全 (三)、事业单位财务呈报的数据缺乏准确性。譬如,现行事业单位 财务呈报中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日常只反映账面价值,但事实上随着固定资产的使用,其使用价值会越来越低,相应的价值也是逐渐减少,如此一来,导致固定资产虚置,固定资产帐面价值与实
5、际价值背离,形成账实不符,从而违背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原则,而且,如果固定资产的使用能带来一定的收入,不提取固定资产折旧还会造成收支不相匹配,不能体现会计核算的配比性原则。事业单位财务呈报提供的数据缺乏准确性和客观性,将给事业单位的财务审核和管理带来一定的麻烦。 (四)、事业单位财务呈报的信息缺乏预见性。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事业单 位内外环境均发生了变化,事业单位财务呈报的使用者大大增加,除了事业单位直接投资者、债权人外,还有政府、社会伙伴、社会公众等。由于目前事业单位财务呈报大多侧重于历史财务数据的总结,只是对各种报表、数字的罗列,这种基于历史成本的财务呈报无法对未来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无法预
6、见可能出现的经营风险,缺乏预见性。并且目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呈报虽然经过会计信息的处理和分析,但是忽略其他重要信息的披露,这些信息一方面包括事业单位现金流量情况、资产负债的分析等财务信息;一方面还包括事业单位的社会声誉和社会责任。目前的事业单位财务 呈报缺乏预见性,财务呈报的使用者无法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不能为财务呈报的使用者做出经济预测和决策提供依据。 三、我国事业单位财务呈报的改革措施 (一)、改进会计科目的核算方法。改进会计科目的核算方法,使财务呈报提供的数据更能真实地反映事业单位各项经济活动的实际。譬如,首先在会计核算中反映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在资产负债表中的 “
7、 固定资产 ” 项目下,增设 “ 固定资产原值 ” 、 “ 累计折旧 ”和 “ 固定资产净值 ” 项目;其次积极推进事业单位无形资产的转让和产业化,重视无形资产的核算,准确反映 无形资产的取得成本,真正实现无形资产的价值。从而提高事业单位财务呈报的数据准确性。 (二)、建立制定会计核算基础。合理规定事业单位的活动成本范围、成本项目、成本计算方法和费用支出分配办法,建立修正的权责发生制,即原则上采用权责发生制,但对某些特定业务,如政府拨款、捐赠收入和奖励支出、赞助支出等采用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预算也采用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即预算文件中按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编制现金流量表,这样有利于信
8、息处理的简化和预算制度的稳定,真实、可靠、准确、完整地核算事业单位活动的资源耗费情 况。 (三)、在财务呈报中增加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或现金等价物为基础编制的财务报表,编制现金流量表有利于对事业单位现金流入、流出情况进行分析、利用。随着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管理部门需要根据政府预算的执行情况对财政年度资金的流动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现金流量表所提供的信息能全面反映事业单位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的变动情况及原因,可以准确的反映事业单位的偿债能力、支付能力和变现能力等信息,有利于政府管理部门进一步了解事业单位的现金结存情况和增减变动原因,评价事业单位的偿债能力、支付能力和 变现能力。
9、 (四)、规范对会计报表附注的说明。事业单位应在现行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基础上创新深入的分析指标和方法,建立起适应新形势下比较通行的指标模版,规范会计报表附注的说明,增加有用信息,取消无用信息,完善财务呈报中的会计信息披露,在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情况下,对现阶段难以用货币计 简历大全 量的信息及不稳定的特殊信息进行披露,便于财务呈报的使用者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有更为全面的了解。事业单位财务呈报的目标是为国家、债权人、事业单位、公众提供准确、真实、及时、完整的财务信息 。事业单位还要及时提供财务呈报,尽可能缩短财务呈报的提供期限和周期,保证所提供财务信息的及时性。 (五)、在财务呈报中增加政府审
10、计报告。审计报告是政府审计机关对政府所属的事业行政单位分别就其经费收支、财政收支情况及结果实施审计监督而形成的一种书面文件,但我国的审计报告与事业单位的财务报告往往是相分离的,审计报告并不对公众公开,并且,由于缺乏相关的监督机制,我国的审计报告与事业单位及财政机关的财政收支活动是否合理,财政资金使用是否节约并产生应有的效果以及政府工作是否有效率都难以知晓。因此,无法取得社会公 众的信任,缺乏真实可信度。为加强对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提高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益,有必要逐步完善我国事业单位财务呈报的鉴证工作,在财务呈报中增加政府的审计报告。 结束语:随着经济全球化、数字化的发展,以及我国市场经济变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日趋复杂,事业单位财务呈报的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目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呈报已经不能满足经济环境的需要,如何完善和发展财务呈报已经成为我国事业单位的当务之急。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