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356324 上传时间:2019-02-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 摘要: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正发生深刻的变化,突出表现在人才培养应向市场需求靠拢,教学内容应向岗位能力看齐,为了准确掌握高职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对高职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文拟通过对高职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的思考,提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和基本途径。下载 关键词:高职 就业 人才培养模式 1 高职毕业生跟踪调查情况分析 使用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价调查表对我校 2011 届部分管理类高职毕业生所在企业进行了走访和问卷调查,主要调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评价情况。共发放调查问卷 180 份,回收 172 份,其中有效调查问卷

2、170 份,有效率为 94.4%。调查结果见表 1。 通过本次跟踪调查,从用人单位反映的问题来看,高职院校在学生培养过程中主要注重专业知识的讲授,但在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面有待进一步改进。具体有以下两个方面: 1.1 学校应重视企业人才需求调研,进一步优化专业和课程设置 学校通过对企业的人才需求调研,确定以市场设专业、以岗位设课程,多开设与社会需求相一致的专业和与实际岗位工作相匹配的课程。在课程设置方面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实践技能教学和与企业之间的校企合作。因此学校要建立与政府、行业和企业的长期合作,为实践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逐步形成以职业岗位能力为需要的课程体系,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

3、中心的教学内容,以综合能力考核为主体的教学评价体系。 1.2 学校应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用人 单位普遍建议学校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技能教学和与企业之间的校企合作方面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学生应能够适应社会和岗位的工作需要。所以在人才培养方面应按照岗位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形成以职业岗位要求为目标,以职业标准为内容,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技术,顺利实现就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能够真正实现自身价值的人。 2 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指出,发

4、 展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同时还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2.1 以就业为导向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目前,高职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存在严重的供需脱节,高职教育的现状与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实际需求有较大差距。究其原因,这一现象的出现,既反映出高职教育自身存在诸多不足,也反映出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同步。虽然高职院校都想办好高职教育,但仍存在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不强,就业信息渠道不畅等诸 多问题,在具体工作上却存在着专业设置不符合社会所需。强调 “ 以就业为导向 ” 正是把提高办学质量放

5、在首位,及时应对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督促高职院校切实转变人才培养观念,走向市场。增强社会认可度,突出鲜明的应用性特色,增强社会认可度,把重点放在了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上。 2.2 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应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高职教育是以培养适应社会一线急需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使其更有优势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育手段 上,为给以后顺利就业提供方便,需在校期间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培养。 “ 就业 ” 是民生之本,必须以能力为核心,只有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提高了,才能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高职院校也

6、才能更好地发展下去。高职院校目前要在就业工作方面走在前头,想完成这一任务,必须适时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和探索。我国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实现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打造专业人才培养特色, “ 以就业为导向 ”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我们的教学方式。 2.3 以就业为导向是满足 学生和家长迫切愿望的需要 接受高职教育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甚至偏远山区,这些家庭更关心子女接受高职教育后能否及时走上工作岗位,其家庭收入多数处于中低收入水平,学生及家长最根本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就是,在社会中找到合适的工作,从而缓解家庭经济负担。目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与市

7、场需求之间尚有差异和距离,毕业生在就业市场满足不了雇主的要求,最终导致企业 “ 有需求没人才 ” 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因此,高职院校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采取 “ 以就业为导向 ” 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 广大高职学生和家长的共同意愿。 3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途径 高等职业教育实质上就是 “ 就业教育 ” 。高职教育应由传统的知识理念导向向 “ 就业导向 ” 转变,切实坚持 “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 的办学方针,并将 “ 以就业为导向 ” 的办学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3.1 加强人才需求调研,使专业设置适应社会

8、需求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跟普通高等院校相比,与地方经济建设有着更为直接和紧密的关系,因而,职业教育一定要在充分 进行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打破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设置专业的办学理论,按照市场的需求和职业岗位的要求来设置专业。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能否适应市场需求,不仅是能否体现高职办学特色的重要方面,也是能否保持其生命力和吸引力的关键。高职院校在过去的办学过程中往往是资源导向,有什么特点就开什么专业,有什么教师就开什么课程,导致专业多年得不到更新,毕业生出现结构性就业困难等现象。在 “ 以就业为导向 ” 的人才培养理念指导下,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必

9、须紧扣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广泛开展专业调研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地方产业 结构、经济结构的变化,掌握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根据人才市场需求情况适时对原有专业进行调整和优化,增加社会急需的新专业、改造就业形势不好的旧专业、取消没有就业市场的老专业,使新旧专业相辅相成、合理搭配,专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以满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3.2 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合理、实用的高职专业课程体系 按照社会的发展调整专业设置,增加学生与社会接轨的技能,能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适应社会需求与发展。能否培养出适合行业或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专业是否适应市场需求是关键,而构成专业的 人才培养方案又是主要

10、要素。因此,高职院校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大课程改革与实践的力度,构建合理、实用的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课程体系构建必须以培养人才能力为核心,对课程进行优化衔接、有机整合和合理排序,要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工作技能为主线,努力做到按就业要求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按社会的发展不断调节自身的课程体系结构,加大实践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例,使学生在 “ 真刀真枪 ” 的操作训练中,增长知识,让学生在学校中学会适应企业工作岗位 的技能。 3.3 调整课程结构,确立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 实践表明:在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过程中,只有理论

11、教学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亲身感知企业文化和工作环境,为顺利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高职教育质量不可或缺的环节,是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关键,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方向。职业教育要围绕能力培养这一核心,在教学过程中调整课程结构,增加实践教学比例,根据课程设置的实际要求安排实践教学。高职院校要确立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人才的科学 培养创造最有利的条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4 加强 “ 双师型 ” 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 双师型 ” 教师队伍建设是落实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也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高职教育要求从

12、事高职教育的教师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要能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在实践经验方面有所突破,只有“ 文武全才 ” 的教师,才能寓教于活动,将知识更好地传递给学生。 在改革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大 “ 双师型 ”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要与企业的生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共同指导学生实训, 实施 “ 走出去 ” 方式,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以帮助他们及时了解掌握新工艺、新技术,提高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成为名副其实的具有 “ 双师素质 ” 的教师全面人才,实行实习或承担生产、科研实际工作,以丰富他们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要通过 “ 请进来 ” 的方式,改善高职院校 “ 双师型

13、” 师资结构,聘请高级技术人员到高职院校担任专兼职教师,鼓励行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又具备较高教学水平的专家融入到这项工作中来。以适应高素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3.5 积极开展 “ 订单式 ” 培养,走产学合作之路 这样可以做到人才培养目标与企 业用人标准相一致,实践技能训练与岗位工作要求相一致,专业设置与企业人才需求相一致。 “ 订单式 ” 培养确定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主要是把企业的用人需求订单作为导向。订单式培养的关键是快速培养一大批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以培养企业紧缺人才为导向,与企业的紧密结合、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根据市场要求,培养出一大批合格的人才来。 高职院校在实施订单式

14、培养过程中要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走产学合作之路。一方面,高职院校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对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和优化,并努 力与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以适应企业的需求;另一方面,要加强与行业和企业的合作,充分发挥企业作用,大力吸收社会的物质资源和智力资源,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质量,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需要行业、企业的深层次参与,通过走产学合作之路,提升实践技能培养质量,提高学生对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适应程度,促进就业与创业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仇雅莉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 J教育探索与实践, 2011( 1) . 王红军 .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 “ 成功性就业 ” 人才培养研究 J.当代职业教育, 2011( 7) . 黎明 .关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J.职教论坛, 2011( 20) . 郑晓芳,闵伸,张爱萍 .以就业为导向的多层次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以华东交通大学高职学院为例 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