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业财务危机的演化机理研究 【摘 要】 现有的财务危机研究成果缺乏对财务危机演化过程及原因的明确解释。文章从财务危机源、财务危机演化路径及财务危机表征形式三个方面对企业财务危机的演化过程进行研究,并结合社会燃烧理论这一新的视角对财务危机的形成条件和演化机理进行分析,构建出财务危机的演化机理模型。结论显示,财务危机的产生需要同时具备 “ 燃烧物质 ” 、“ 助燃剂 ” 和 “ 点火温度 ” 三个条件,通过控制其条件的产生可防控财务危机发生,但归根结底都需要企业提高自身适应性。 下载 【关键词】 财务危机; 演化机理; 社会燃烧理论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2、5937( 2015)19-0068-04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客户需求以及信息的高速化发展,企业所面临的环境愈发复杂动荡,诸多不确定因素与日俱增,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财务风险日益加大,随时都可能诱发企业的财务危机。据统计,国内近 5年退出市场的企业平均寿命为 6.09 年,寿命在 5 年以内的接近六成;美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不到 7 年,大企业的平均寿命不超过 40 年;欧洲与日本企业的平均寿命为 12.5年;跨国企业的平均寿命为 40 50年。 所以,如何防患于未然,帮助企业找出财务危机的根源,适时而有效地规避风险,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关注。 从现有研究文献看,国内外众多学者对于财
3、务危机已进行了大量研究并提出了诸如 Z-score 模型、 Probit、 Iogit、神经网络等预警方法,这些研究结果虽支持其采用财务预警方法,然而现实中却缺乏来自企业的直接证据。众多学者对财务危机预警的方法进行了验证,却缺乏对企业财务危机演化机理以及危机源头进行深入探讨,对公司陷入财务危机的过程及原因并未给出明确的解释,实证研究的假设缺乏有力的逻辑推理,财务预警的“ 预 ” 之功能未曾在企业中得以体现,从而很难为企业控制风险提供帮助。另外,在现有的财务危机及其预警的研究中,基本都未对利益相关者这一重要因素予以考虑,而这显然与新经济形态下的很多现象不相符合,如企业共生现象、金融工具的大量使用
4、等,都离不开利益相关者行为。 鉴于此,本文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财务危机源、财务危机演化路径及财务危机表征形式三个方面对财务危机的演化过程进行分析,并基于社会燃烧理论这一视角对财务危机的演化机理作了进一步解释,构建出企业财务危机的演化机理模型,以期帮助管理者从过程和整体 上了解财务危机,为其防范提供指导意义。 二、财务危机演化过程分析 (一)财务危机源分析 财务危机源是研究财务危机演化机理的前提条件,所以,笔者对导致财务危机的各项因素进行提取和分析,将其来源大致分为三类:企业外部环境、企业自身条件因素以及利益相关者。 1.企业外部环境 企业依附于一定的环境,并在该环境中成长、生存和变化
5、。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性和不确定性使得企业不得不面临各种风险。一方面是宏观环境风险,主要体现在政府政策和宏观经济的波动等方面;另一方面是行业环境 风险,主要体现在竞争风险、产品市场风险和行业技术风险等方面。外部环境时常充当着企业财务危机爆发的导火索,这些不可抗力因素会干扰企业内部正常的供、产、销等生产经营活动,形成一系列连锁效应,降低企业的工作效率,诱发财务危机。由此可见,外部环境对企业财务危机的影响是间接式的。 2.企业自身条件因素 自适应理论认为,能够适应环境变化的企业便能获得成功;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只要积累起别人不能效仿的稀有资源或核心能力,就能够持续发展;而组织学习理论也提出了企业应
6、如何发展自身能力去适应环境。这里,笔 者将影响财务危机的企业自身因素划分为三类:认知因素、组织因素和内部信息沟通。 ( 1)认知因素 企业财务危机的防御首先需要被企业整体或企业决策层所感知。然而,认知能力的限制和认知偏差,又往往使企业不能够及时感知到危机的存在。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员工自身的认知能力不足;二是信息的不对称性使得员工只能掌握到有限的危机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所处的环境复杂性超过了企业的危机感知能力,当存在若干局部危机时,企业就明显具有 “ 危机倾向 ” ,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就会加大。 ( 2)组织因 素 人、组织结构、资源和生产技术等共同构成了企业组织这一复杂的运营
7、系统。企业的组织因素决定着企业应对危机的能力。不完善的制度规则、落后的基础设施和较弱的组织结构,一方面降低了企业协调和平衡内部不稳定因素的能力,另一方面也降低了企业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能力,表现为“ 内部离斥力危机 ” 和 “ 环境适应力危机 ” 。这种组织因素的准备不足,可能会让一小事件演变成诱发财务危机的大事件,达到 “ 牵一发而动全身 ”的结果。 ( 3)内部信息沟通 内部信息沟通障碍是财务危机发生的重要因素。事实上,企业的内部信息 总是被企业的不同部门、不同员工所拥有,信息沟通不畅、传递过程中失真等现象时有发生,这都会影响到财务危机的及时预防和阻止。 3.利益相关者行为 传统的财务危机来源
8、分析基本都是从两个因素(即外部环境与企业自身)出发,缺乏对利益相关者的考虑。这样的分析,在以个体主义和经济人假设条件下成立,其逻辑是利益相关者在预期企业陷入危机时会从个体利益出发,采取保护自己的策略,例如银行停止贷款、供应商停止供货等,所以财务危机只是企业自身的危机。然而,现代经济形势下,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更为密切,诸如供应链 、银企共生关系等,都反映了利益相关者与企业不可分割的关系。对公司股东而言,股东为一己私利所进行的掏空行为会给企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对债权人而言,企业遇到困难时银行的撤资行为也很可能会使企业偿债能力下降,现金流短缺,进而陷入财务危机。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企业财务危机产
9、生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企业对环境的不适应性、企业自身储备资源的不匹配性以及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做出的不利行为(图 1)。外部环境和企业自身内部环境的变化、利益相关者的不利行为实质上充当着一种干扰力量,这种干扰力量与企业正常维持运转的力量产生冲突, 使得企业正常的循环被打破,引发危机。 (二)财务危机演化路径分析 1.监视阶段 监视是指企业在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通过获取外部信息而对风险进行识别和感知,主要包括信息的识别和传递两个过程。首先,企业利用自己各方面的储备资源和能力条件对企业的外部环境及自身因素等进行及时的认识,以识别出可能存在的风险。例如,从企业的外部环境来看,企业需要及时关注和分析市场经济
10、环境的变化、市场份额的变化等可能危害到企业的风险,然后将这些风险信息及时传递给相关企业财务主体。 2.防御阶段 在这一环节,企业接收到各类风险信息后,会基于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制定符合当前状况的战略决策,对财务风险进行防御,做好危机管理准备。但是,人的行为并非完全理性的,企业由于自身条件所限,信息的不对称性等,都会影响到企业决策的正确与否,而决策的正确性又将直接导致企业财务危机防御的成功或失败。如果决策的基本方向发生错误,或者方向正确但在程度和方式上不当,都会产生诱发企业财务危机的触发性事件。 3.效应阶段 在该阶段,企业前两个阶段的财务危机处理效果将得以体现。企业的一系列决策将会形成一个个决策
11、流,其结果一方面能使企业克服各种风险因素给企业系统带来的冲击,从而避免财务危机的发生;另一方面如果处理不当,也会使得财务风险在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扩散,波及到企业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以及分配活动等各个环节,形成一个个事件流,一旦某一触发性事件引起的危机效应超过了企业所能承受的范围,就会引发财务危机。 (三)财务危机表征分析 1.销量非正常下降 来自外部企业的恶性竞争、产品的更新换代以及市场经济不景气等原因都可能导致企业的销量非正常下降,经济效益持续走低是企业面临财务危机 的直接反映。当发现企业自身或企业的某类、某几类产品逐渐走向衰退时,企业应给予重视,否则就会产生财务危机。 2.存货积
12、压 一定的存货是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基本要求。但是如果企业出现进存销结构不合理,甚至进销倒挂,生产不能及时销售或采购增大出现库存积压现象,则是企业财务危机的早期苗头,企业应积极优化调整结构,保持合理的存货周转水平。 3.现金流量不足 现金流量是企业的血液,企业是否有警情,是否能维持下去,并不取决于盈利,而是取决于有没有足够的现金和与其经营规模相适应的现 金支付能力。所以,企业如果发生非常规的资金不足,以至于不能维持正常运转、支付到期债务,则是企业出现财务危机的重要外在表现,应给予重视。 4.财务指标异常 财务是企业经营成果的综合反映和落脚点,随着以上财务危机的外在表现,其结果必将以数据的形式
13、显现在财务指标上。例如,企业负债比率上升,流动比率和资产周转率下降等,这将是提醒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的重要信号。 三、财务危机演化机理分析 对于财务危机的演化机理,这里借鉴牛文元提出的社会物理学理论中的社会燃烧理论作进一步解释。社会燃 烧理论认为:自然界中的燃烧现象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即燃烧物质、助燃剂和点火温度,三者缺一不可,否则燃烧就不会发生。该理论提出,当 “ 人与自然 ” 之间的关系达到充分平衡、 “ 人与人 ” 之间的关系达到完全和谐时,整个社会处于 “ 理论意义 ”上绝对稳定的极限状态,只要发生任何背离上述两大关系的平衡与和谐,都会给社会稳定状态以不同程度的负贡献(即形成社会动乱的燃
14、烧物质),当此类负贡献的量与质积累到一定程度,并在错误的舆论导向煽动下(即相当于增加社会动乱的 “ 助燃剂 ” ),将会形成一定的人口数量密度和地理空间规模,此时,在某一 “ 突 发导火线 ” (即出现了社会动乱的 “ 点火温度 ” )的激励下,即可发生社会失衡(不稳)、社会失序(动乱)或社会失控(暴乱)直至社会崩溃。 根据本文的分析,结合社会燃烧理论笔者将企业的财务危机与燃烧现象进行类比:( 1)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不适应性、自身储备资源的不匹配性以及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做出的不利行为导致企业各个因素之间的动态配称性和协调性被打破,使得企业处于一种非均衡状态,而诱发财务危机,所以财务危机源可以视
15、作导致财务危机的 “ 燃烧物质 ” ;( 2)薄弱的监控能力、无效的战略决策和淡薄的危机意识等激化扩散因素 ,都将起到 “ 加速剂 ” 的作用从而引发财务危机触发性事件,相当于导致财务危机的 “ 助燃剂 ” ;( 3)企业具有一定的自组织、自我修复等防御财务危机发生的能力,能够克服某些财务危机源给企业带来的冲击,规避风险,但是这种能力是有一定范围的。不论是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还是企业资源的支撑性、知识的创新性、运营系统的完善性等,这一系列防范危机发生的能力都有一定的阈值,阈值一旦被突破,就会诱发财务危机。所以,阈值即相当于“ 点火温度 ” ,即燃点。 据此,笔者认为,当企业与外部环境、利益相关
16、者之间的关系达到充分平衡和和谐的状 态时,便处于一种理想状态,企业不存在财务风险,也就不会发生财务危机。然而,由于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竞争对手的存在等诸多因素,这种完美的理想状态将难以维持。此时,任何影响到企业部门生产活动或者流程的正常运作、阻碍企业组织的均衡与活跃的危机源都会给企业的稳定带来不同程度的 “ 负贡献 ” ,即形成企业财务危机的 “ 燃烧物质 ” 。当这种负贡献日积月累,由量变到质变,并在错误决策引起的触发性危机事件等 “ 助燃剂 ” 的条件下,突破企业自身防控阈值,就会产生企业财务危机(图 2)。 本文的分析为防范企业财务危机提供了一种新的视 角,可以从两个角度对危机进行控制:
17、一方面是 “ 灭火之法 ” ,即管理好企业的 “ 助燃剂 ” 和“ 点火温度 ” ,通过优化组织结构、提高企业文化、提高企业危机意识等方式,减少触发性事件的产生,提高阈值;另一方面是 “ 防火之法 ” ,即管理好企业的 “ 燃烧物质 ” ,由于外部环境是一种系统风险,企业只能通过增强自身的储备资源,抵抗财务危机。所以,不论是 “ 防火 ” ,还是“ 灭火 ” ,都需要企业建立自身强大的财务危机防御体系,克服组织结构惰性,提高自身适应性。 四、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得到以下几方面的研究结论: 第一 ,企业财务危机的产生来源于外部环境、企业自身条件和利益相关者不利行为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部环境
18、的变迁和利益相关者的不利行为是企业财务危机产生的客观条件,而企业对环境的不适应性和自身储备资源的不匹配性是财务危机产生的内在根源。 第二,企业财务危机的演化路径按照时间顺序可以分为监视阶段、防御阶段和效应阶段。其中,前两个阶段属于企业财务危机的潜伏期和发作期,及时有效的监视和防御可以阻止财务危机的发生,改变最终的结果;效应阶段是结果阶段,它是前两个阶段企业行为的结果反映。 第三,企业财务危机 的最终表现形式为现金流量不足,支付能力下降,财务指标异常。 第四,社会燃烧理论为我们分析财务危机的演化机理及防范提供了借鉴,分别从 “ 灭火 ” 与 “ 防火 ” 两个角度防止财务危机的发生,但归根结底都
19、是需要企业提高自身适应性。 【参考文献】 张良森 .企业危机诱因及生成机理实证研究 D.复旦大学, 2007. 梁嘉骅,李常洪,宫丽华 .现代企业危机的本质 J.中国软科学, 2004( 9): 89-94. 吴星泽 .财务危机预警研究:存在问题与框架重构 J.会计研究, 2011( 2): 59-65, 97. 张友棠,黄阳 .多主体博弈的企业财务危机演化机理研究 J.财会通讯,2012( 7): 11-12. 黄婉婷 .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研究 J.会计之友, 2013( 23): 77-79. 牛文元 .社会物理学与中国社会稳定预警系统 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1( 1): 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