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412833 上传时间:2019-02-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96.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二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二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二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二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福清西山高级中学 2015-2016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 试卷总分: 100 分 考试时长: 90 分钟 命题人:郝素云 审核: 历史 备课组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 单项 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 1、季路问事鬼神,(孔)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敢问死,(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 ?”这段材料反映了我国的早期儒家思想 ( ) A极为强调等级名分制度 B密切关注社会现实人事 C大力提倡古典民本思想 D非常注重对学生的教育 2、 从孔子

2、到孟子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 ) A 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B 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 人皆有 “ 恻隐之心 ”“ 羞恶之心 ” “ 恭敬之心 ”“ 是非之心 ” D 通过学习和实施法治,可以使小人变为君子,普通人成为圣人 3、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人君受命于天”,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B孟子、黄宗羲都具有民主思想 C三种主张都受到了当时统治者的重视 D三种主张都反映了社会转型的巨变 4、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著述各异。墨子主张国家应“节用”,不要浪费。孟子

3、强调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商鞅主张“废井田,开阡陌”。对于以上三位学者的主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三者立论相同,都站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立场上 B三者立论相同,都维护了农民阶级的利益 C三者立论互异,但都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为考虑点 D三者立论互异,且不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为考虑点 5、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府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 ) A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 B孔子权威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 C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商 D红楼梦取材于

4、现实,反映宋代生活 6、 有学者总结了中国古代“二十四大发明”,其中有一现象发人深思:在这二十四项发明中,有四项出自史前、三项出自夏至春秋、七项出自战国秦汉时期,其他十项分属中古和近古,其中唐两项,宋六项,元明各一项,至清代便再也未出现任何原创性重大发明。下面分析 不正确 的是:( ) A中国人的原创力在战国秦汉时期时达到巅峰状态 B唐代仍具盛世气象,宋代承前朝遗泽、经济发达,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 C元明已呈衰颓之象,有清一代虽号称有“康乾之治”,却昧于世界大势,不思进取亦无能进取,致酿成国弱民贫的百年落后局面 D以 上现象不一定与所处时期社会发展状况紧密相关联的 7、 假如你是生活在

5、清康熙年间的北京城,你可以享受到的文明成果有 ( ) 阅读楷体字印刷的论语 在茶馆听人讲三国演义 带朋友去看京剧 鉴赏徐渭的牡丹蕉石图 A.全部都能享受 B. C. D.全部无法享受 8、 2010 年 10 月 16 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京剧以全票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列关于京剧的叙述正确的有( ) 由徽剧与汉剧互相融合而形成的剧种 集中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 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 正式形成于清朝道光年间 A B C D 9、汉字的局限,不能向多音节发展,而单音节必然产生大量的同音字,大量同音字的汉字,只宜于用来书写,不适合用

6、来宣读,而佛经是需要向听众宣读的。形势促使他们改用白话文外,又必须在音调上补救。”上述材料主要说明了 ( ) A佛教为汉文注入新鲜血液 B佛经是白话文体的主要源泉 C中国方块汉字具有局限性 D汉文化需要外来文化充实 10、绘画是人们历史生活的反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往往带有宗教色彩,隋唐时期的绘画,山水、花鸟成为主题,更多的宣传享受和娱乐;宋朝绘画中,表现人民生活的世俗场景大量出现。这些绘画共同之处是:( ) A佛教开始传入我国 B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C古代绘画博大精深 D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11、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艺术形式,它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反映着重大历史史实,以下对联和“诗圣”有关的是

7、( ) A“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B“作公民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 C“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 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D“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气,青莲居士谪仙人” 12、北宋五子对儒学发展的共同贡献是 ( ) 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 “ 天理 ” 的高度 将儒学发展到 “ 心学 ” 的高度 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 使理学成为北宋的正统思想 A B C D 13、从宋代的词到元代的杂剧再到明清的小说,说明我国古代文学 ( ) A反映了教育的普及 B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要求 C有利于白话

8、文的推广 D在发展中,高雅文化消失 14、 培根指出: “ (中国)有三种( 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东西曾经改变了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 , 第一种在文化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 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 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 ) 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 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 C推动了欧洲 工 业革命的发展 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 15、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指出:“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有鉴于此

9、,他有针对性地提出 (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16、 叶德辉( 1885 年中举人, 1892 年成进士授吏部主事)曾对某一人物进行批判: “ 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 ” 这里的 “ 某一人物 ” 应是 ( ) A严复 B康有为 C谭嗣同 D孙中山 17、 “新文化运动的狂飙猛烈冲击了以儒家为轴心的文化传统,因此从一开始便具有反传统主义的品格。”这指出了新文化运动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 ( ) A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B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C使民主、科学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潮 D为反对袁世凯复辟提供了有力武器 18、 “20 世纪初

10、一些进步报刊作者的署名:卢骚之徒、卢梭魂、亚卢(亚洲卢梭)、平等阁主人、竞平、人权、民友 ” 这则材料反映出 20 世纪初中国思想文化界 ( ) A民主共和思想传播 B “ 西学东渐 ” ,崇洋媚外 C卢梭的思想占主导 D君主立宪思想占主导 19、 近代有人指出:“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集众思,广众益,用人行政,一秉至公,法诚良,意诚美也。昏暴之君无所施其虐,贱扈之臣无所擅其权,大小官司无所卸其责,草野小民无所积其怨。”与上述材料相吻合的观点是 ( ) A. “革命是除旧布新之良药” B“君臣一伦,亦全从人立之法而出,有人立之法,然后有君臣” C. “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11、 D. “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 20、 有人把中国前期近代化的各种方案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治疗”“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其中“开颅洗脑”的 意义是 ( ) A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B是移风易俗的社会革新运动 C真正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21、 孙中山说: “ 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 ” 这反映了孙中山( ) A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 B扩张国营经济,发展民族产业 C强调国家垄断,反对自由竞争 D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

12、公平 22、 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时期。这一时期毛泽东思想最重大的理论成果是( ) 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提出 B对社会主义革命建设道路的探索 C指出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广大忠实的同盟军 D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完整阐述 23、“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形成于( ) A.国民革命时期( 1924-1927 年) B.土地革命时期( 1927-1937 年) C.抗日战争时期( 1937-1945 年) D.解放战争时期( 1946-1949 年) 24、在改革开放中,我们解放思想,先 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下列哪次会议的召开表明我们冲破了“计

13、划经济崇拜” ( ) 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2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它创造性地回答了( )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B.“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C. 改革开放,革命与解放生产力的关系问题 D.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问题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50 分) 26、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这一思想体系不断发展,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14 分 ) 材料一 理学家们为了建立儒家的形而上学,他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

14、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 (中 )寻找能够用来构筑哲学形上学的因素,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以哲学形上学作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就此而言,它体现着宋明理学家们融合创造的哲学智慧。 赵志霞浅谈宋明理学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 程朱坚认一草一木皆有理不仅如此,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其说乃不免以物为外在,析心与理为二。阳明认为其结果是心必将丧失其方向与动力。阳明说,如其理外在于心,则亲没之后,吾心即无孝之理及孝亲之心。 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 材料二 船山 (王夫之 )视宇宙为一生生不息之历程。在这个历程里,气之阴与阳不断地融合,如是,气与理俱日新不已。这种哲学

15、适用于政府与历史上,导致了反传统而大胆的结论。理既只是存现于具体事物与制度之中,那么宋明新儒家所制定为历史与社会之典范之“天理”,就根本不存在了。 陈荣捷 中国哲学文献选编 材料三 大一统的封建帝国需要这样一种宗教:用统一的神权来神化君权,用祖先崇拜来巩固宗法等级制度,用“天定”的禁欲主义的清规戒律来束缚民众,用教主崇拜来管制思想。帝王选中儒家,经历上千年的时间,经历两次改造,儒家变为儒教,孔子抬高为被崇拜的偶像。 任继愈儒家与儒教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宋明理学相对于传统儒学的新特点 。 ( 1 分)材料 一 中两派思想家的观点有何不同? (4 分 ) (2)依据材料二指出王夫之反对

16、理学的依据是什么 ? ( 1 分)请以其同时代的一位思想家的观点为材料二中“导致了反传统而大胆的结论”提供一则佐证 。 ( 2 分)综合材料一、二,说明明清时期儒学发展的特点。 (2 分 ) (3)根据材料三,列举史实说明从儒家思想到“儒教”的两次改造( 2 分)。试分析这种改造的历史影响。 (2 分 )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10 分) 材料一 蜀与福建多以柔木刻之,取其易成而速售福建本几遍天下,正以其易成故也。 (宋)叶梦得石林燕语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版,其上以松脂腊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 (宋)沈括梦溪笔谈

17、 材料二 入明以后,福建建阳书坊(书坊,从事雕版、印刷、出版销售书籍的手工作坊)刊刻通俗小说在嘉靖、万历时达到顶峰。据统计,自嘉靖至泰昌( 1522 1620 年)共 99 年间,建刻通俗小说占整个明代通俗小说总存量的近 20%,高居江浙等其他地区刻本数之上。 嘉靖时研制出了一整套适于工笔白描的刀具和雕刻方法,彩印技术的尝试与改进,致使晚明通俗小说几乎无书不插图, 无图不精工。当时的插图本在书名上多冠以“绘像”、“绣像”、“全像”等字样,以期引起读者注意。 摘编自傅湘龙晚明、晚清商业运作与小说刊印形态之变迁 材料三 (在中国印刷术的影响下,) 1450 年前后德意志人古登堡等,用铅、锡、锑的合

18、金铸成活字。从此,圣经不再是天主教神职人员独有的工具。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印刷术却变成了新教的工具,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了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近现代史上册 ( 1) 据材料一指出宋代“福建本几遍天下”的原因。( 2 分 ) ( 2)据材料二,概括晚明时期福建印刷业发展的表现。( 4 分) ( 3)综合材料二、三,概述印刷术的发展与传播在当时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4 分) 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6 分) 材料一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中写道:“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

19、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材料二 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材料三 近二三十年来,多数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这是对 1840 年以来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新概括。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洋务运动“剪断了一些枝叶”的表现。 (3 分 ) (2)根据材料一回答辛亥革命为什么没有挖掉“树墩”?何以见得“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4 分 ) (3)根据材料二

20、回答陈独秀等人为了“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进行了怎样的斗争。 (3 分 ) (4)根据材料三的观点,你会对近代前期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至少列举两例)并任选一个重要事件进行评价。 (6 分 ) 29、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 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 10 分) 材料一 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 “ 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 ” 材料二 孙中山手书 图 1 图 2 材料 三 1982 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 1992 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 (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希望“ 变法三年可以自立 ” 的历史背景。( 2分) 变法活动实践后 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 2 分) ( 2)材料二图 l 孙中山所写的 “ 世界潮流 ” 指的是什么 ?( 1 分)根 据材料 二 图 2 指出,20 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 ?( 1 分) 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分别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什么历史作用 ?( 2 分) ( 3)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什么重要理论? ( 1 分) 十年后,邓小平 “ 南方谈话 ”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 1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试题真题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