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现状和保护对策研究【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文初 文档编号:14383 上传时间:2018-04-17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89.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溪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现状和保护对策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西溪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现状和保护对策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西溪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现状和保护对策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西溪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现状和保护对策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西溪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现状和保护对策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本科毕业设计论文20届论文题目西溪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现状和保护对策研究所在学院专业班级工商管理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完成日期年月日毕业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他人已经发表的学术成果或者他人为获得高等院校学位而使用过的材料,论文中不涉及任何知识产权纠纷。否则,本人将承担一切责任。学生签名_日期_I摘要湿地生态旅游是基于丰富的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发生的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它可以实现旅游者回归自然、体验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保护湿地生态环境的愿望。西溪湿地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民俗文化

2、资源。经过从2003年至今9年时间的开发和保护,西溪湿地的生态旅游模式已经基本成型,但依旧还存在着一些的问题。因此,本文结合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旅游,可持续发展等理论,结合西溪湿地的实际情况,通过对西溪湿地的的研究,找出西溪湿地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像历史造成的破坏,城市化进程对湿地的不利影响,原住民等等,并针对这些暴露出来的问题,结合国内外先进的湿地运营管理的一些经验教训,提出改进的相关建议。关键词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开发和保护IIAABSTRACTWETLANDECOTOURISMISBASEDONTHERICHRESOURCESOFWETLANDECOTOURISMACTIVITIESO

3、CCURINVARIOUSFORMSOFTOURISM,ITCANRETURNTONATURETOURISTSTOEXPERIENCETRADITIONALCULTUREANDFOLKCUSTOMS,PROTECTIONOFWETLANDECOLOGICALASPIRATIONSXIXIWETLANDISRICHINNATURALRESOURCES,CULTURALRESOURCES,FOLKLOREANDCULTURALRESOURCESAFTERNINEYEARSFROM2003TOTHEPRESENTTIMETHEDEVELOPMENTANDPROTECTION,XIXIWETLANDE

4、COTOURISMMODELHASTHEBASICSHAPE,BUTSTILLTHEREARESTILLSOMEPROBLEMSTHEREFORE,THISCOMBINATIONOFECOTOURISM,ENVIRONMENTALCARRYINGCAPACITY,TOURISM,SUSTAINABLEDEVELOPMENTTHEORY,COMBINEDWITHTHEACTUALSITUATIONOFTHEXIXIWETLAND,XIXIWETLANDTHROUGHRESEARCH,TOIDENTIFYTHEEXISTENCEOFXIXIWETLANDISSUES,SUCHASTHEHISTOR

5、ICALRESULTDESTRUCTION,URBANIZATIONADVERSEEFFECTSONWETLANDS,INDIGENOUSPEOPLE,ETC,ANDFORTHOSEEXPOSEDPROBLEMS,COMBINEDWITHADVANCEDOPERATIONANDMANAGEMENTOFWETLANDS,SOMEOFTHELESSONSANDPUTFORWARDRECOMMENDATIONSFORIMPROVEMENTKEYWORDSECOLOGICALTOURISMENVIRONMENTALCARRYINGCAPACITYDEVELOPMENTANDPROTECTIONIII目

6、录1绪论111研究背景112研究意义113生态旅游的理论和相关研究2131环境承载力理论2132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32西溪湿地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分析421西溪湿地的资源状况4211自然资源4212人文资源5213非物质文化资源53西溪湿地的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和问题分析631西溪湿地的旅游资源开发现状632西溪湿地开发存在的问题和挑战6321历史原因造成的破坏7322杭州城市化进程对西溪湿地的不利影响7323西溪湿地旅游开发对湿地原住民生活的冲击7324外来植物入侵对西溪湿地原有生态平衡的破坏8325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造成的保护性破坏8326西溪湿地的水质、水循环、抗涝问题94西溪湿地的环境承载力分析

7、1041水路游客容量1042陆路游客容量1043面积法1044结论115国内外先进湿地管理经验借鉴1251米埔自然保护区1252印度期利卡湖1253日本日光国家公园1354国内外湿地保护经验总结136促进西溪湿地的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1461保护第一、生态优先、合理利用1462挖掘历史文化注重文化展示14IV63借鉴国内外湿地先进的管理经验1564外来植物入侵的预防、治理1565遵循西溪湿地自身的自然演化规律16结论17参考文献18致谢191绪论11研究背景湿地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资源,在这个星球上,国际社会通常把湿地、森林、海洋作为世界三大生态系统。它与人类发展密切相关,是自然界内最富有生

8、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之一,人类生存是离不开湿地的。城市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可持续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城市湿地可以丰富物种多样性,增加生态景观异质性,完善湿地生态结构的完整性,可以维持城市生态安全。城市湿地是城市及其周边居民休闲休憩、进行生态教育、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的的场所。发展城市湿地建设不仅可以恢复人类生存环境的完整性,还可以为城市发展带来经济效益。适度开发旅游湿地能够为周边土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KM,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

9、”,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其中种植水生、湿生植物约100种。12研究意义西溪湿地被称为“杭州之肾”。西溪湿地净化了杭州城市的水质,为杭州提供了干净的水源;是杭州梅雨季节理想的排涝的场所;提供了动植物生存,繁衍的重要场所,丰富了杭州城市的生物多样性;净化了城市上空的空气,过滤了悬浮在空气中的可悬浮吸入物,调节了杭州市的城市小气候。西溪湿地目前也是杭州市重要的一个旅游经典,为城市居民节假日出游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场所,丰富了西溪湿地周边的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西溪湿地作为一个旅游景点,也带动了西溪湿地周边的社会经济发展,从2005年开园至今,西溪湿

10、地累计参观的游客达到了678万人次,旅游收入243亿元。西溪湿地作为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是很具有代表性的。也被很多省、市、区的调研考察团作为一个典型研究过。经过从2003年至今9年时间的开发和保护,西溪湿地的生态旅游模式已经基本成型,但依旧还存在着一些的问题。因此,本文结合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旅游,可持续发展等理论,结合西溪湿地的实际情况,通过对西溪湿地的的研究,找出西溪湿地存在的一些问22题,并提出改进的相关建议。13生态旅游的理论和相关研究关于生态旅游的概念目前尚无定论,从各种专家学者对生态旅游的研究来看,生态旅游是旅游资源的一种可持续发展

11、模式。总结前面各种专家学者的研究,我将生态旅游定义为在传统旅游的基础上,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同时进行,不进行过度的开发,人们在进行生态旅游的过程中,不仅得到了享受,而且还保护了生态资源的一种旅游方式。与传统旅游相比,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对较好,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因地制宜,旅游资源与当地自然、文化资源有机结合,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应该是对立的,经济发展不应以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生态旅游的开展不仅保护了当地的旅游资源,使有些旅游资源不在岁月的流逝下遭到破坏,也提高了旅游目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生态旅游应当考虑到当地的环境承载力旅游目的

12、地接纳的游客人数不应该是无节制的,必须考虑到当地的交通,住宿等一系列资源的极限,并且在旅游目的地的承载力极限之内,使开发旅游资源对当地环境的破坏降到最小。131环境承载力理论环境容量,也被称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的耐力。它指的是在一个特定时期、特定条件环境内,区域环境为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的支撑能力的表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一个大的生态系统的支持,这个系统既为人类活动提供和载体,而且还提供资源并且处理人类活动产生的垃圾。对于人类活动来说,环境系统的价值体现在它能对人类社会生存发展活动的需要提供支持。由于环境系统的组成物质在数量上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所以它对人类活动的

13、支持能力有一定的限度。今天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大多数是因为人类活动与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冲突加剧。当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对环境影响超过了环境所能支持的极限,即外界的“刺激”超过了环境系统维护其动态平衡与抗干扰的能力,也就是说,人的社会行为对环境的影响超过了环境容量。因此,人们用环境承载力作为衡量人类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程度的标尺。33132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追求旅游开发的长期价值,以旅游开发的组合效应评价为出发点,强调旅游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以及社会承受力的综合统一,使旅游经济的发展建立在长期支撑体系上。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旅游组织等通过的可持续发展宪章所言“旅游是一种

14、世界现象,也是许多国家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人类最高和最深层次的愿望。但旅游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必须改善环境质量。”2西溪湿地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分析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KM,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自然景观质朴、生态资源丰富、文化积淀深厚,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农耕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其中湿生植物、种植水生约100种。近年来,杭州市各级政府关注民生、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以旅游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不断加大对西溪湿地的宣传、保护和改造,使之成为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西溪湿地的自然景观、文化积淀和区位优势,为杭州

15、市城市形象的优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1西溪湿地的资源状况西溪湿地的资源,种类繁多,分布方位广,分布位置丰富,内容多样,主次分明。有着很好的旅游开发价值和游览价值。211自然资源西溪作为一个湿地,水资源是它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西溪湿地的水资源主要分三个大块河流、湖漾和池塘。其中河流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西溪湿地内纵横交错的河流构成了西溪湿地的主要格局,坐船浏览西溪湿地也是公园主打的游览方式之一。众多的湖漾和池塘则突出了西溪湿地江南水乡特有的地域文化特征,是西溪湿地的景观精华所在。根据杭州市政府官方的统计西溪湿地现分布着维管束植物85科,182属,221种。其中蕨类植物9种(占

16、407),裸子植物5种(占226),被子植物207种(占9367);以被子植物为主。西溪湿地的动物,有鸟类及其它野生动物。西溪湿地的鸟类区系十分丰富,包括湿地鸟类、平原鸟类、山地鸟类、农田鸟类和城郊鸟类等多种类型,分别隶属于12目、26科、89种。其他野生动物,兽类有食虫目、翼手目、啮齿目等3目、6科;爬行类有龟鳖目、蜥蜴目、蛇目3目、6科;两栖类只见蛙形目1目、3科。另外尚有浮游生物、浮游动物、底棲动物等。这些动植物,构成西溪湿地旅游、生态旅游的宝贵资源。212人文资源西溪湿地的风景风景名胜经过几百年的文化沉淀,人文景观众多。“一条横木过前溪,村女齐登采叶梯。独立衡门春雨细,白鸡飞上树梢啼。

17、”自叶绍翁以后,写西55溪的诗词歌赋就多了起来。康熙,乾隆等皇帝也曾游览过西溪湿地。西溪湿地历来也是宗教繁荣的场所,历史上著名一些的寺庙有法华寺,曲水庵,交芦庵等等。西溪湿地的古建筑除了寺庙还有名园、民居、桥梁、亭台及御道牌楼等。如章次白的“西溪梅竹山庄”、冯梦祯的“西溪草堂”、刘符的“淇园”、洪钟的“洪园”等。由于历史的原因,前人的诗句,建筑,碑刻,庙宇,祠堂等或被破坏,或损毁严重。但是经过最近几年的保护和恢复,仍然是有不少内容是可以发掘和保护的。河渚街,秋水庵,高庄,梅竹山庄,西溪草堂,曲水庵,交芦庵等人文景观已经开放供游人观光游览。213非物质文化资源西溪湿地内原住民的民俗文化资源是西溪

18、湿地旅游资源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五月初五的赛龙舟,正月十五的元宵盛会,舞龙,很富有江南水乡的特点。自古以来,每年农历端午节,西溪四邻八乡之龙舟胜会于此,这一传统民俗活动至今长盛不衰。相传乾隆皇帝南巡江南,曾在深潭口观赏蒋村龙舟,欣而口敕“龙舟胜会”。2008年,五常龙舟胜会作为民俗类端午节组成部分,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迈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列,663西溪湿地的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和问题分析“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闻名遐迩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拥有“三西”,即西湖、西溪、西泠。西溪湿地是杭州的十分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2002年7月,西溪湿地被杭州市委市政府列入“旅游

19、西进”重点工程之列;2003年,西溪湿地的综合保护工程等重大项目全面启动;2004年初,杭州市西溪湿地保护区总体规划被杭州市政府正式批复。2004年,西溪湿地第一期工程开工。2006年,西溪湿地启动二期综合保护工程。2008年,三期综合保护工程开始动工。31西溪湿地的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西溪湿地的正式保护和开发开始于2003年。在这之前,随着历史的发展,西溪这一不可多得的城市湿地资源受到较大的破坏。随着杭州城市发展的快速西进,西溪湿地逐渐被蚕食,面积从历史上的60平方公里减少到目前的1008平方公里。很多房产项目也在争夺这个地盘。人类生存和生活使部分水域遭受污染,生活、建筑垃圾随处可见,河道阻塞,

20、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此外,还有居民建筑杂乱,风格不协调,历史遗迹遭严重破坏等许多问题。西溪湿地的规划面积为11平方公里,总投资90亿人民币,其中一期工程大约为346平方公里。主要包括171平方公里的生态保护区,生态恢复区154平方公里。二期工程的范围是从沿山河到文二西路的区域,总面积489平方公里,总投资30伊元人民币。二期的规划主要包括生态文化保护区23平方公里、民俗文化展示区196平方公里、湿地景观区028平方公里。三期是投资和开发力度最大的一期工程,总投资40多亿人民币。三期工程分为五常民俗文化展示村、农耕文化体验村、西溪艺术集合村、西溪大众休息村四个功能区块。32西溪湿地开发存在的问题和

21、挑战从2003年启动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到现在,西溪湿地历经了8年的开发和保护。西溪湿地生态保护区已经建成,下面就是西溪湿地在开发保护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西溪湿地现在或将来面临的挑战。321历史原因造成的破坏西溪湿地自南宋至明清渐渐由自然湿地演替为次生湿地,性质发生根本性改变。77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经历一再的人为大破坏,自然环境风貌大大递减,文物基本毁弃,目前尚存一息的湿地资源仅剩原先的1/10左右。西溪湿地由原生湿地逐渐转化为次生湿地是从秦汉开始的,在秦汉时期、已经有少量居民在此定居,从晋代开始至北宋的时期,随着佛教文化的介入、西溪湿地上建起了很多寺庙,随着南宋定都临安,农耕文化开始

22、介入西溪湿地,更多的居民入住西溪湿地开始了他们耕种、打渔的生活,到了明清的时候,西溪湿地建起了很多的私家园林,民国到文化大革命的期间,因为战乱和文革等原因,湿地遭到了很大的破坏。清末民初,许多名园古刹因年久失修而倒塌。日寇侵华,西溪风景区遭到极大破坏。解放后,西溪逐渐衰落1958年,法华寺、老东岳先后被毁;经过“文革”,多数景点已不复存在。如今,由于房地产开发热潮及农民房的大量建造,湿地面积已大量减少。西溪风景区内虽然还保留着不少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但由于许多居民长期居住在这一区域之中,数量过度的人居生活压力超过了西溪环境生态的承载能力,对湿地生态系统造成了明显的侵害。322杭州城市化进程对西

23、溪湿地的不利影响20世纪50至60年代,西溪湿地南部丘陵坡麓地带建起大量工业设施和住宅,多数文化遗产被毁。70年代又建起大量低水平多层建筑。第三阶段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城市化对整个西溪湿地形成包围之势,保护范围内建起了不少企业和住宅,周围建起了更大规模的建筑群。西溪辇道已基本被天目山路取代,其他还建有大量硬化路面。河道淤积严重。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以来,房地产开发大幅度蚕食西溪湿地,目前,西溪湿地周边的房地产项目有大华西溪风情,山水人家,华立江南水乡,西溪山庄等十几个房地产项目。杭州的城市化进程使西溪湿地的面积从50多平方公里缩减到只剩11平方公里左右。除了房地产,还有相关配套的道路,学

24、校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一些商业设施。这些项目对西溪湿地周边的水网,芦苇等造成了无可挽回的破坏。323西溪湿地旅游开发对湿地原住民生活的冲击虽然西溪湿地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人文历史资源。但是西溪湿地的自然资源与杭州附近的其他主打自然风光的经典相比,并无自己明显的特色。西溪湿地的人文历史资源独特但不是非常有名,除了专业的学者之外普通民众知道的并不多。无法很好的吸引顾客。大规模的湿地开发使湿地内的原住民外迁,许多具有湿地特色的民居,村落被拆迁,在原址上重新建造了一些没有历史沉淀,与西溪湿地88现有环境想脱离的人文景观。以前的小桥流水人家不见了,毁灭了西溪湿地与整个杭州城大背景的文化联系,文化传承。

25、改变了西溪湿地历史的传承结构。破坏了湿地原本和谐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之间的联系。西溪湿地的四期工程已经于2010年启动,随着西溪湿地开发工程的不断进行,越来越多的保护区内居民开始迁出,他们以前大多依靠西溪湿地进行桑蚕,养鱼等经济活动,如何妥善安置这些居民将是西溪湿地开发过程中所要面对的一大问题。324外来植物入侵对西溪湿地原有生态平衡的破坏根据资料显示西溪湿地外来人侵植物种类多达45种。虽然这些外来人侵植物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西溪湿地的生态系统组成,但同时也对当地的环境和生态产生了现实的和潜在的巨大破坏和威胁。特别是在西溪湿地的不同地点出现了像喜旱莲子草、加拿大一枝黄花、一年蓬和风眼莲等这类危害

26、极大的入侵种。如果植物入侵现象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将对西溪湿地生态系统造成较大的破坏,同时影响湿地生态景观。菊科植物一年蓬已经遍布于整个西溪湿地的各个角落,凤眼莲也在多处水塘发现,尤其是在人为干扰比较频繁的区域已经成为优势种。325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造成的保护性破坏西溪湿地作为一个生态保护区,它的开发必须遵守“保护第一,生态优先”的原则。他的开发和保护之间虽然不是对立的,但是冲突是无法避免的。适度开发的适度是没有具体的标准的,有时候很难把握住。现实也是这样,随着西溪湿地这几年的开发,原生态的湿地被披上了一层人工化的外衣,植被被重新种植,而新植被明显不是西溪湿地内原有的植物。河道被重新开挖,改道,两

27、边水泥加固。西溪湿地的设施配套是好了,但是旅游景点少了一份原生态。326西溪湿地的水质、水循环、抗涝问题西溪湿地河道纵横,目前,为了保证西溪湿地的水质不受到外来的污染,它的水循环是相对独立的。独立的水循环意味着西溪湿地是一滩死水,不利于西溪湿地内的生态保护和动植物的生长。西溪湿地的综合保护工程中引配水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余杭塘河距离西溪湿地距离近,水量丰富,但是水质不好,西湖水量丰富,水质较好。但是水量不足而且沿线施工成本过高。最后西溪湿地选择了钱塘江的水作为引配水。引配水工程抬高了西溪湿地的水位,增加了西溪湿地附近水域的流量。99对城西地区的抗涝能力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杭州自古以来就是洪涝频发

28、的地方,西溪湿地更是不能幸免。如何在洪涝灾害发生时使湿地的旅游资源不遭到破坏是一个问题。10104西溪湿地的环境承载力分析环境承载力是指对某一旅游地而言无害于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活动量。没一个旅游目的地都有他自己的环境承载力,短期客流超出承载力是没有多大的影响的,如果长期超载运行,就会对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资源和环境造成无法挽回的破坏。根据西溪湿地官方网站上的接待游客的数据,2011年上半年,入园总人数为2389万人。下面结合杭州市政府2003年对西溪湿地环境承载容量的测定分析西溪湿地的旅游环境承载力。41水路游客容量据测定,西溪湿地景区的水域面积为625平方公里,河流总长28公里,环区港道为1

29、2公里,内港支河为25公里平方公里。经计算可知,河道总长度为250公里,其中可游览的支河道控制为125公里。根据景观舒适性的要求,设定每公里以2只游船计。由之可得出瞬间最大船只进入量为250只。每船平均以8人计,每天周转率取以2,又可得出游客容量为4000人天。42陆路游客容量西溪湿地景区又有陆上游路多条,主要有电瓶车道、自行车道、徒步游道等。其中外围游线总长度约12公里,每位游客所占用的合理游道长度以5米计,每天周转率控制在1,可得出陆路游客容量为2400人天。两项相加合理的游客容量为4000人2400人6400人天。每年(以300天计)可容游客量为192万人次。43面积法据测定,西溪湿地景

30、区的可游面积为87平方公里(湿地生态保护培育区的27平方公里面积为游人禁入区,不包括在可游面积之内),每平方公里面状瞬时容量以400人计,并设定周转率为2,则可得出可容游客量6960人天,高峰期间可达13920万人天(高峰日容量的控制,按日游客容量的2倍计);每年(以300天计)可容游客量约为200万人次。111144结论根据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西溪湿地的合理的游客容量一年在200万人左右,而西溪湿地2011年上半年的接待人数就达到了238万人,显然超过了西溪湿地的承载能力。旅游环境承载力本质上是旅游环境系统组成与结构特征的综合反映,是判断区域旅游产业是否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上面

31、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西溪湿地旅游环境承载力已经超载。针对以上情况,解决的措施如下第一,做好西溪湿地各期景区的科学规划,良好的景区布局能提高景区的环境承载力;加强西溪湿地各个景区的管理规范与服务的水平,制定一些有效措施来控制高峰时期客流量;把高峰时候的人流分流到低峰的时候去;第二,建立西溪湿地环境承载力预警系统。将西溪湿地环境承载力风险评估纳入管理委员会决策程序,在制定各种开发保护规划时,首先要进行关于西溪湿地环境承载力的风险评估。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基础上,形成西溪湿地环境承载力预警系统。要根据西溪湿地承载力数据库提供的依据和评价标准,设置预警控制线与响应线承载力指数。当承载力处于

32、预警控制线时,要积极采取整改措施,缓解资源环境承载压力与状态,并提前准备应急预案。当进入预警响应区域时,应及时发布紧急戒备警报,避免对西溪湿地生态环境严重后果。第三,是建立资源环境承载力状况公示制度。要建立承载力指数发布制度,定期向社会发布承载力指数,让社会公众了解西溪湿地环境承载力面临的情况,认识资源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增强公众对西溪湿地环境保护的危机感与责任感,发挥对西溪湿地环境承载力提升的监督作用。第四,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加强政府指导和制度建设,制定法律、法规禁止超载接待游客的情况的发生。做到以上四点,可以解决西溪湿地接待人数远远超过它环境承载力的问题,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33、12125国内外先进湿地管理经验借鉴积极开展湿地保护与开发,是当今世界生态保护的一大潮流。由于人类在不断地随心所欲地向自然界索取的同时,并没有很好地意识到人类活动已远远超出了生态环境的负荷能力,因此,世界湿地面积每年以成倍的速度在不断地消失,湿地保护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在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湿地的保护与开发,成为了人们的一个重要工作。51米埔自然保护区国际重要湿地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87年,面积大约为1500公顷,地处香港新界北部深圳河河口地区,属于河口海岸沼泽湿地。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属香港特区政府渔农自然护理署管理,是中国南方典型的河口红树林滩涂湿地生态系统,是中国第六大红树林,为

34、迁徙的鸟儿提供了良好的休息和繁衍生息的场所。保护区内任然保留着中国南方传统的虾基养殖模式。米埔自然保护区最成功,最值得西溪湿地借鉴的地方是通过对米埔自然保护区的参观,香港政府向岛内人民,尤其是学生开展的环境保护的教育。通过二十几年来的教育,保护米埔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观念已经深入到香港普通人民的心中。并且米埔自然保护区每年还会定期开办湿地管理培训班,向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授米埔自然保护区管理中的先进经验。米埔自然保护区通过开展生态旅游和环境教育,开办培训班,不仅解决了景区维护管理的经费来源。而且还向世界各地宣传了保护区,宣传了生态旅游的观念。52印度期利卡湖印度期利卡湖是印度最大的咸水泻湖,它位于

35、印度的东南部奥里萨邦。期利卡湖区域是印度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1981年,期利卡湖被评为国际重要湿地,印度也成立了湿地管理委员会。湿地管理委员会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来利用期利卡湖的各种各样的资源。期利卡湖周围有8个城镇,城镇中70的人的生活靠期利卡湖内丰富的渔业资源,因此湿地管理委员在保护湿地的过程中特别强调社区参与的重要性,让当地居民参与到期利卡湖中的保护中来。成立一个专家小组,专门对期利卡湖的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做出检测和分析,给出专业的建议,采取措施合理的开发和保护期利卡湖。131353日本日光国家公园日光国家公园中的尾濑沼泽是全日本海拔最高的沼泽湿地,总面积6000HM,以其优美而

36、多种多样的高原沼泽植物而闻名。因为其优美的风景,每年到此的游客开始逐年增加,游客的到来使尾濑沼泽原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变得摇摇欲坠。于是日本政府开始召集学者、公园经验者、当地居民开始讨论对策,最终开始采取措施控制到来的游客人数。这样既保护了尾濑沼泽的生态环境,也不至于使公园经营者亏损,还保证了当地居民的就业,一举三得。54国内外湿地保护经验总结以上的三个案例中对于湿地生态旅游开展和环境保护的措施有很具有代表性,对西溪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首先要调动当地民众对湿地保护的积极性,通过宣传栏、电视宣传跟宣传标示等项目,向居民宣传湿地保护跟生态旅游的相关知识。让他们意识到湿地的价值和湿地

37、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湿地应该开展,开发具有湿地自己特色的各种活动,让民众都参与到湿地保护的行动中来。第二,开展生态旅游是国内外湿地在保护的过程中主流的模式。生态旅游这种模式不单纯的强调保护,也不一味的开发,而是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开发。用旅游开发得到的收入对湿地进行保护。打造具有科研、保护、旅游、教育等多重意义的湿地生态公园。开展生态旅游不仅很好得协调了旅游开发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并且使旅游者自己也参与到了保护生态的行动中来,提高了普通民众的生态意识,意义重大。第三,湿地开发和保护必须有一个长远的规划来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把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和对环境的破坏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维持在环

38、境能够承受和能够自我恢复的范围内。良好的规划能将湿地的开发利用带给湿地环境和生态的破坏降低到一个尽量小的层面。使得环境跟生态能够可持续的发展。湿地的管理也要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的管理是一个湿地公园能够长远发展的关键所在。没有可持续的管理观念,湿地公园的开发就不会有所保留,会对生态造成无法挽回的破坏。14146促进西溪湿地的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西溪湿地是有机生命系统,在当今世界范围内,对此类有机生命的机理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仅有的研究成果应用起来成本也相当大。西溪湿地统合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于一体,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既相互映衬又各有边界,缺乏文化减弱西溪湿地的魅力,过分文化化则危及其生

39、命循环。西溪湿地还是城市湿地,保护和建设西溪湿地必须与杭州城市的发展互动,二者有十分紧密的联系,也有内在的深度矛盾。解决西溪湿地的问题,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长期任务。61保护第一、生态优先、合理利用大力提倡保护湿地,发展生态旅游,已经成为了人们的共识。湿地作为“城市绿肾”的重要性也为人们普遍认同。政府的重视,以及新闻工作者的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为西溪湿地的旅游保护和开发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机遇。西溪湿地的开发必须遵循专家学者们提出的的以保护第一、生态优先、合理利用的完善的理论,这个理论也为西溪湿地的后续的可持续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首先,采取全面措施,全面的对西溪湿地湿地的生态进行保护和恢

40、复,提高湿地生态环境质量,保护物种和景观多样性;第二,同时要保护和恢复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挖掘有价值的水乡乡村民俗文化。这是西溪湿地旅游能够开展下去的的基本前提。在保护第一、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做到合理利用湿地旅游资源,充分凸现湿地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教育的功能,大力发挥其在城市旅游中的特殊作用。62挖掘历史文化注重文化展示西溪文化的挖掘、展示是湿地综合保护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西溪湿地的文物资源基本毁弃,加强考古调查,研究分析前人有关西溪湿地规划建设的成果,也为当今的保护工作所不可或缺。但尽管有关西溪湿地的文献资料繁多,由于历代散逸,包括国家图书馆、浙江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在内的大图书馆均收藏

41、有限,有关西溪湿地的人文历史研究成果也寥寥无几。建议编纂西溪集成、西溪图录、西溪通史等大型图书。除收集国内图书馆资料外,还须在收集民间资料和海外资料方面下功夫。要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向社会全面开放资料。充分利用省、市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民间力量,组织对西溪湿地进行包括地质学、地理学、气候1515学、生物学、文学、美学、考古学、历史学、社会学、宗教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经济学等在内的多学科综合研究。63借鉴国内外湿地先进的管理经验中国是国际湿地公约的缔约国,保护湿地是中国各级政府的职责,中国政府已制订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中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但目前国家的湿地保护项目侧重于大型自然湿地,相对忽

42、视城市内的较小型湿地,因而保护城市湿地尤其应引起城市执政者重视。西溪湿地保护应该遵循国际湿地公约、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中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的有关要求,从湿地的基本定义着眼。近20年来,国际上已逐步用生态工程取代环境工程。生态工程学是多学科交叉渗透形成的边缘性新兴学科,它以复杂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应用物种共生、物质再生循环以及结构与功能协调等原则,结合系统工程最优化方法,设计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良性生态工艺体系。西溪湿地保护必须遵循生态系统演替原理和生态工程学原理,充分考虑水质净化、生物多样性恢复和风景配置三个主要方面,实现湿地系统的全面优化。64外来植物入侵的预防、治理西溪湿

43、地管理局应该建立一个西溪湿地外来入侵植物生态风险评估体系,通过这个体系,可以对外来植物的特性,是否有害,繁殖特性,危害性大小等方面进行评估,对外来植物可能入侵造成的生态破坏进行预测和评估。对已经入侵的植物,如加拿大一支黄花等应该采取物理防治,生物控制等措施进行处理,及时对有害植物进行处理,把破坏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在对已经入侵的有害植物进行防治的过程中,要严加防范,阻止新的外来植物的入侵。禁止将外来植物带入园中,对旅游者进行生物入侵危害的宣传,防止新的入侵物种进入西溪湿地公园中。65遵循西溪湿地自身的自然演化规律生态系统演替理论是指导生态系统重建的重要的基础理论。西溪湿地的生态恢复与重建必须根

44、据生态演替规律,配置以多种植被类型为核心的生态景观,形成一定的连续规模,并保持或扩大水体范围,防止农作物撂荒地旱化、湿地生植物侵入水体使其干化、湿地生植物群落向旱生植物群落演替,以维持湿地生命。目前中国1616已查明湿地高等植物172科494属1624种,浙江省则有158科513属1182种,浙江省的湿地高等植物大多适合在西溪湿地栽培。西溪湿地以自然淳朴见长,自有其特色和个性。其建设方向是生物多样性的富集地、清明洁净的绿色城市公园、怀旧思古的文化故乡,与西湖明显不同。所以它的生态恢复与重建不能精雕细刻,应大面积恢复和保育自然生态,尽量选用乡土的、自然的植物,削陡坡变斜坡,在水体与基渚之间建立湿

45、生生态系统过渡带以构造湿生环境,发展生态建筑,避免采用园林植物而与城市园林雷同,提高西溪湿地自维持能力,减少人工化维持和运行费用。17结论经过从2003年至今9年时间的开发和保护,西溪湿地的生态旅游模式已经基本成型,但依旧还存在着一些的问题。因此,本文结合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旅游,可持续发展等理论,结合西溪湿地的实际情况,通过对西溪湿地的的研究,找出西溪湿地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像历史造成的破坏,城市化进程对湿地的不利影响,原住民等等,并针对这些暴露出来的问题,结合国内外先进的湿地运营管理的一些经验教训,提出了改进的建议。湿地的保护必须遵循保护第一、生态优先、合理利用的原则,把生态效益放在首位

46、,同时保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做到三大效益共同发展,西溪湿地的发展光靠政府和西溪湿地管理局是不行的,西溪湿地的发展必须全社会人民的共同支持才会有出路。尤其是周边社区人民群众的支持。由于时间仓促,本人的知识面有限,这篇论文只是从西溪湿地的环境承载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生态资源的开发现状等方面面来研究西溪湿地生态旅游的实施状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生态旅游与传统的旅游方式相比,生态旅游提供的旅游资源的质量更好,游客的参与度更高,对环境的破坏相对较小,生态旅游既带动了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又能保证当地的生态环境不受到严重破坏。生态旅游在未来的日子里会逐渐取代传统的旅游方式,成为旅游者的首选。18参考文献

47、1乌兰,李玉新生态旅游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2杨开忠,许峰,权晓红生态旅游概念内涵M原则出版社,20093郭舒生态旅游概念泛化思考M旅游出版社,20104周笑源生态旅游内涵再论J旅游学刊,200935金波,王如渊,蔡运龙生态旅游概念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J生态学杂志,200936王敬武论生态旅游的内涵及规律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7王跃华论生态旅游内涵的发展J思想战线,200968李东和,张结魁论生态旅游的兴起及其概念实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829刘英,刘敦荣,韦海洲生态旅游的科学概念与应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610卢小丽,武春友,DONOHOEH生态

48、旅游概念识别及其比较研究对中外40个生态旅游概念的定量分析J旅游学刊,2010211王家骏关于“生态旅游”概念的探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8112唐建军大众生态旅游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J学术交流,2010813田至美,李妍彬论生态旅游发展的持续性与利益化的制衡J生态经济,2006814彭斯震,施涵生态旅游项目的可持续设计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115章怡,朱晓媚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精神保障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1101216杨佳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四维目标模式探析J人文地理,2008517MATTHEWJWALPOLE,HAROLDJGOODWINLOCALECON

49、OMICIMPACTSOFDRAGONTOURISMININDONESIA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000318SVENWUNDERECOTOURISMANDECONOMICINCENTIVEANEMPIRICALAPPROACHJECOLOGGICALECONOMICS,2005,3219致谢历时将近半年时间终于将这篇论文写完,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障碍,都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度过了。尤其要强烈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郑老师,她对我进行了无私的指导和帮助,不厌其烦的帮助进行论文的修改和改进。另外,在校图书馆查找资料的时候,图书馆的老师也给我提供了很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在此向帮助和指导过我的各位老师表示最中心的感谢感谢这篇论文所涉及到的各位学者。本文引用了数位学者的研究文献,如果没有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帮助和启发,我将很难完成本篇论文的写作。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予我了很多素材,还在论文的撰写和排版灯过程中提供热情的帮助。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学友批评和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