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P卫生管理与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ppt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548390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5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MP卫生管理与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GMP卫生管理与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GMP卫生管理与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GMP卫生管理与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GMP卫生管理与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GMP卫 生管理 与 微生物基 础 知 识第一章 微生物概述 一 . 什么是微生物 微生物是一类肉眼不能直接看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几百倍、几千倍甚至几万倍才能观察到的 微小生物的总称 。 微生物 具有 形体微小、结构简单;繁殖迅速、容易变异;种类繁多、分布广泛 等 特点 。 二 . 微生物的分类: 根据微生物有无细胞基本结构、分化程度、化学组成等特点,可分为三大类。 1. 非细胞型微生物 无细胞结构,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由单一核酸( DNA/RNA)和蛋白质衣壳组成,必须在活细胞内增殖。 病毒 属于此类微生物。 2.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细胞核分化程度低,只有 DNA盘绕而成的

2、拟核,无核仁和核膜。这类微生物包括 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放线菌 。 3.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细胞核的分化程度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能进行有丝分裂。如 真菌、藻类 等。 三 . 微生物的作用及危害 1. 微生物的作用 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和动物是 有益 的,已广泛应用于农业、食品、医药、酿造、化工、制革、石油等行业,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如酸奶、酒类、抗生素、疫苗等。 2. 微生物的危害 微生物中也有一部分能引起人及动、植物发生病害,这些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称为 病原微生物 。如人类的许多传染病(感冒、伤寒、痢疾、结核、脊髄灰质炎、病毒性肝炎等

3、),均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 从药品生产的卫生学而言,微生物对药品的原料、生产环境和成品的污染是造成生产失败、成品不合格的重要因素。第二章 微生物的类群和形态结构 一 . 细菌 细菌是一类细胞细而短、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以二分裂方式无性繁殖的原核微生物,分布广泛。 1.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观察细菌最常用的仪器是光学显微镜,其大小可以用测微尺在显微镜下测量,一般以微米为单位。细菌按其 形态 不同,主要分为 球菌、杆菌和螺形菌 三类。 ( 1) 球菌 多数球菌直径在 1微米左右,外观呈球形或近似球形。由于繁殖时分裂平面不同可形成不同的排列方式,分为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 ( 2) 杆菌 形

4、态多数呈直杆状,也有的菌体稍弯,多数呈分散存在,也有的呈链状排列,分为棒状杆菌、链状杆菌、球杆菌等。 ( 3) 螺形菌 菌体弯曲,呈弧形或螺旋形。如幽门螺杆菌。 细菌虽小,仍具有一定的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等 。 2. 细菌的繁殖 二分裂繁殖 是细菌最普遍、最主要的繁殖方式。在分裂前先延长菌体,染色体复制为二,然后垂直于长轴分裂,细胞赤道附近的细胞质膜凹陷生长,直至形成横隔膜,同时形成横隔壁,这样便产生两个子细胞。 细菌生长速度很快,一般约 20min分裂一次。若按此速度计算,细菌群体将庞大到难以想象的程度。但事实上由于细菌繁殖中营养物质的逐渐消耗,有害代谢产物的逐渐积累

5、,细菌不可能始终保持高速度的无限繁殖。经过一段时间后,细菌繁殖速度逐渐减慢,死亡菌数增多,活菌增长率随之下降并趋于停滞。 3. 细菌的菌落 单个或少数细菌细胞生长繁殖后,会形成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堆肉眼可见、有一定形态构造的子细胞集团,这就是菌落。细菌菌落常表现为湿润、粘稠、光滑、较透明、易挑取、质地均匀以及菌落正反面或边缘与中央部位颜色一致等。 二 . 真菌 真菌是一类有细胞壁,无叶绿素,以寄生或腐生方式生存,少数为单细胞,多数为多细胞,能进行无性或有性繁殖的一类 真核细胞 型微生物。 真菌包括单细胞与多细胞两类。单细胞真菌呈圆形或卵圆形,称为酵母菌;多细胞真菌由菌丝和孢子组成,并交织成团,称

6、丝状菌或霉菌。 真菌生长的 最适的温度为 22 28 ,最适的 pH值为 4 6。其繁殖能力强,但生长速度比细菌慢,常需 1-4周才形成菌落。真菌对热的抵抗力不强,一般加热 6070 1小时即被杀死 ,但对干燥、日光、 紫外线 和一些化学消毒剂有 抵抗力 ,但对 2.5碘酒、 10甲醛则较敏感。1. 霉菌霉菌是 丝 状真菌的俗称,意即 “发 霉的真菌 “,它 们 往往能形成分枝繁茂的菌 丝 体,但又不象蘑菇那 样产 生大型的子 实 体。( 1)霉菌的形 态 、大小和 结 构构成霉菌 营 养体的基本 单 位是菌 丝 。菌 丝 是一种管状的 细丝 ,把它放在 显 微 镜 下 观察,很像一根透明胶管

7、,它的直径一般 为 3-10微米,比 细 菌的 细 胞 约 粗几倍到几十倍。菌 丝 可伸 长 并 产 生分枝, 许 多分枝的菌 丝 相互交 织 在一起,就叫菌 丝 体。( 2)霉菌的繁殖霉菌有着极 强 的繁殖能力,而且繁殖方式也是多种多 样 的。在自然界中,霉菌主要依靠 产 生形形色色的 孢 子 进 行 繁殖 。 孢 子有点像植物的种子,不 过 数量特 别 多,特 别 小。 霉菌的 孢 子具有小、 轻 、干、多,以及形 态 色 泽 各异、休眠期 长 和抗逆性 强 等特点,每个个体所 产 生的 孢 子数, 经 常是成千上万的,有 时 竟达几百 亿 、几千 亿 甚至更多。 这 些特点有助于霉菌在自

8、然界中随 处 散播和繁殖。 对 人 类 的 实 践来 说 , 孢子的 这 些特点有利于接种、 扩 大培养、菌 种选育、保藏和鉴定等工作,对人类的不利之处则是易于造成污染、霉变和易于传播动植物的霉菌病害。 ( 3)霉菌的菌落 由于霉菌的菌丝较粗而长,因而霉菌的菌落较大,有的霉菌的菌丝蔓延,没有局限性。菌落质地一般比较疏松,外观干燥,不透明,呈现或紧或松的蛛网状、绒毛状或棉絮状;菌落与附着物的连接紧密,不易挑取; 菌落正反面的颜色和边缘与中心的颜色常不一致。 2. 酵母菌 酵母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尤其喜欢在偏酸性且含糖较多的环境中生长,例如,在水果、蔬菜、花蜜的表面和在果园土壤中最为常见。 (

9、1)酵母菌的形态、大小和结构 酵母菌是单细胞真核微生物。酵母菌细胞的形态通常有球形、卵圆形、腊肠形、椭圆形、柠檬形或藕节形等。比细菌的单细胞个体要大得多,一般为 1-5微米 5-30微米。 酵母菌具有典型的真核细胞结构 ,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液泡、线粒体等。 ( 2)酵母菌的繁殖 酵母菌有多种繁殖方式,包括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有人把只进行无性繁殖的酵母菌称作 “假酵母 “,而把进行有性繁殖的酵母菌称作 “真酵母 “。 ( 3)酵母菌的菌落 大多数酵母菌的菌落特征与细菌相似,但比细菌菌落大而厚,菌落表面光滑、湿润、粘稠,容易挑起,菌落质地均匀,正反面和边缘、中央部位的颜色都很均一,

10、菌落多为乳白色,少数为红色,个别为黑色。 三 . 病毒 病毒属非细胞型微生物,在自然界分布非常广泛,可在人、动物、植物、真菌和细菌中寄居并引起感染。 病毒是体积最小、结构最简单的微生物,它仅有一种核酸( DNA或 RNA)作其遗传物质。病毒必须在宿主活细胞内寄生,依靠细胞提供的能量、营养物质及生物大分子合成机制,完成病毒的复制过程。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人类的传染病约 75是由病毒引起的。有些病毒传染性强,可引起世界大流行(如 流感、艾滋病 等)。 1. 病毒的大小、形态和结构 病毒体积微小 ,大多数病毒只有采用电子显微镜将其放大数千、数万倍才能看见。病毒的形态不一 ,基本可归纳为三种:

11、 杆状、球状 和这两种形态结合的 复合型 。 病毒没有细胞构造,病毒粒子的主要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在宿主细胞协助下,通过核酸的复制和核酸蛋白装配的形式进行增殖。病毒的结构通常有螺旋对称型、 20面体立体对称型和复合对称型。 2. 病毒的增殖 病毒只有在 宿主的活细胞 里才能进行增殖。病毒的增殖不是二分裂方式,而是以其基因组为模板,藉 DNA多聚酶或 RNA多聚酶以及其它必要因素,经过复杂的生化合成过程,复制出病毒的基因组。此时宿主细胞的生化合成受到抑制,病毒基因则经过转录、翻译等过程,产生大量病毒蛋白质,再经过装配,最终释放出子代病毒。病毒这种以核酸分子为模板进行增殖的方式称为自我复制。 3.

12、 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 1)物理因素 温度 多数病毒耐冷不耐热。在干冰温度( -70 )和液氮温度( -196 )下,病毒感染性可保持 数月甚至数年 。在 50 60 30分钟, 100 几秒钟即可灭活。 pH 多数病毒在 pH59范围内稳定,强酸或强碱条件下可被灭活。 射线 X射线、 射线和紫外线都能灭活病毒。 ( 2)化学因素 主要有化学 消毒剂 、 抗生素 及 中草药 等。除强酸、强碱消毒剂外,酚类、氧化剂、卤素类、醇类等对病毒均有灭活作用。例如 2003年非典时期,大家都用 84、过氧乙酸等来消毒, 84的主要成分就是次氯酸钠,就是刚才所说的卤素类消毒剂,而过氧乙酸的就是冰醋酸和过

13、氧化氢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的,属于强酸加氧化。 第三章 微生物的营养 一 .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 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有 水、碳源、氮源、无机盐 和 生长因子 等。 1. 水 水是各种生物细胞必需 的。水是良好的溶剂,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中的一切生化反应都离不开水的作用。 2. 碳源 碳源是合成菌体成分的原料,也是 微生物获取能量的主要来源 。整体上看来,微生物可以利用的碳源范围极广,分为有机碳源和无机碳源两大类。凡必须利用有机碳源的微生物就是异养微生物,凡能利用无机碳源的微生物就是自养微生物。 糖类 是最广泛利用的碳源。 3. 氮源 氮源主要是供给 合成菌体结构 的原料,很少作为能源

14、利用。与碳源相似,微生物作为一个整体来说,能利用的碳源种类十分广泛。某些微生物(如固氮菌)能利用空气中分子态的氮或利用无机氮化物如铵盐、硝酸盐合成有机氮化物。 4. 无机盐类 无机盐主要可为微生物提供除碳、氮以外的各种重要元素 。微生物需要的无机盐类很多,主要有 P、 S、 K、 Na、 Ca、 Mg、 Fe等,其主要功能为构成 菌体成分 ;调节 渗透压 ;作为某些 酶的成分 ,并能 激活酶的活性 等。 5. 生长因子 有些微生物虽然供给它适合的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类,仍不能生长,还要供给一定量的所谓 “生长因子 ”。其种类很多,主要是 B族维生素 的化合物等。生长因子可以从酵母浸出液、血液或血清中获得。 二 .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根据微生物对 碳源 的要求不同,可将其分为 自养菌和异养菌 两大营养类型。 凡能利用 无机碳 合成菌体内 有机碳 化物的,叫 自养 菌; 不能 利用无机碳而需要有机碳才能合成菌体内有机碳化物的,为 异养 菌。 根据其生命活动所需 能量 的来源不同,可分为 光能 营养菌和 化能 营养菌。前者是从 光线 中获得能量,后者则从 化学 物质 氧化 中取得能量。 因此,根据微生物所需的 碳源和能源 不同,可将微生物分为 光能自养菌、光能异养菌、化能自养菌、化能异养菌 等四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